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9|回复: 2

刘继兴  毛泽东看《白蛇传》:不革命行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6-1-27 06: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ao.jpg

毛泽东主席在看琼剧《红叶题诗》时和演员握手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钻研颇深,兴趣十分广泛,尤其喜欢看戏曲。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主席遗物中,共有唱片和磁带2千多张(盒),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戏曲。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很喜欢看戏。当时条件很艰苦,文化娱乐活动很单调,只有周末舞会和偶尔的戏曲演出。而只要演戏,时间又允许,毛泽东总是争取去看。在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休息的方式就是听一段高庆奎的《逍遥津》,或是程砚秋的《荒山泪》,他尤其喜欢高派的唱腔。1949年,尚未进城的毛泽东连续两次看了梅兰芳和程砚秋的戏。其中毛泽东观看了梅兰芳演的《霸王别姬》,他向不懂戏的警卫员说:“梅兰芳是中国第一名旦,在四大名旦中,他可是排在第一!”

  建国后,有关毛泽东看戏的记载更多。如: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兴致很高的毛主席亲自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1952年2月,毛泽东在北京观看了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他说:“梅先生很会扮演,通身是白,惟上额头一个红缨,银装素裹一点红,美极了!”事后梅兰芳听说了主席的夸奖,非常激动地说:“这么多年,从未有人谈过白娘子的扮相。其实我是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的。”1958年毛泽东到上海视察。市委负责同志为主席准备娱乐活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还是看场《白蛇传》吧。”一次在湖北视察工作,他提出要看已流传不广的原始黄梅戏。他看了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有黄色之赚的传统戏《张二女推车》边看边说:“有意思,有意思。”1975年8月,毛泽东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上手术台之前,毛泽东让放一首岳飞的《满江红》,选的是上海昆曲剧院岳美缇的演唱版本,唱腔高亢、有力,毛泽东正是伴着激昂的旋律到手术室接受手术的。

  毛泽东看戏很专注,很容易入戏,与剧中人同悲欢。1953年到1954年,他连续看了几遍《白蛇传》,每次看都流泪。1958年他在看了李玉茹主演的《白蛇传》,几次为许仙和白娘子的生离死别所哽咽,当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毛泽东激动地站起来说:“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在演出结束的接见中,毛泽东热情地和演小青的演员握手,表扬其见义勇为、不畏强暴和助人为乐;和演许仙、白娘子的演员热烈握手,赞扬他们乐善好施、大胆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此时,完全沉浸在戏中的毛泽东是把舞台上的一切,都当成现实。故而,那个倒霉的“法海”演员,倍受冷落。毛泽东看了他一眼,立即“憎恨地”扭头便走,——根本不和他握手。

  毛泽东看戏动情之余,还进行很认真的理性思考,凡是不合情理的,违背历史的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他曾多次为传统戏曲“挑刺”,而且往往一针见血。

  一次,毛泽东看谭富英与裘盛戎合演的《捉放宿店》。陈宫有一段流水板的唱腔:“休流泪来免悲伤,忠孝二字挂心旁,同心协力把业创,凌烟阁上美名扬。”戏后毛泽东问谭、裘两位知不知道凌烟阁的典故,两人都答不上来。毛泽东告诉他们:“凌烟阁建于唐太宗时,是纪念开国功臣的地方。问题是汉朝的陈宫怎么唱出几百年后才有的凌烟阁呢?”两人一时语塞。毛泽东建议他们只要修改唱词的末一句,问题就解决了。

  谭富英感慨地对师妹王则昭说:“当初学戏是口传心授,师傅怎么教就怎么演,所以演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其所以然。看来真得钻研文化和历史,不然难免闹笑话。”此后几天两人按毛泽东的意见修改,把最后一句改为“匡扶汉室美名扬”。

  毛泽东不但对剧情、唱词很注意,对服装道具也看得很仔细。一次他看完谭富英演的《失空斩》,问起他在扮演诸葛亮时胸前佩带朝珠的来历。

  毛泽东听后点了点头又以商讨的口吻对谭富英说:“诸葛亮是三国时的大丞相,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他怎么能戴佛珠呢?当年令祖(谭富英的祖父谭鑫培大师)演戏佩戴,是表示对慈禧感念,并不是剧中人物诸葛亮应该佩戴。前人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后人也如法炮制,是不是于理不通?”

  毛泽东一席话,使谭富英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再扮演诸葛亮就不再佩戴佛珠了。

  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的王芳,是一位传奇式人物:早年,他担任锄奸科长、保卫部长、敌工部长。解放后,杭州是毛泽东最喜欢去的地方,当时王芳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肩负保卫工作重担,成了毛主席的“大警卫员”。王芳在回忆录中也曾提到毛泽东给戏曲挑错的趣事:

  “主席不仅爱听京戏,还懂戏,对京戏有不少研究。对京戏人物上场下场,锣鼓点子时间太长很有意见,说上场就那么几个动作,按按帽子,捋捋胡子,摆摆水袖,用那么长时间。下场呢,连抬轿子的轿夫都下场了,还一步一摆地慢慢走下去,而且骑马也是那个台步,走路也是那个台步。

  《苏三起解》中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到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纵使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其中‘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那两句台词,主席认为意思不通。苏三既然离开了洪洞县,怎么还在大街前?应当是‘苏三要离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才通。主席说得有道理,可是至今这两句台词仍然那样唱。

  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头上唱:‘城外的街道打扫净,准备这司马好屯兵。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买定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埋伏又无有兵。’对‘又无埋伏又无有兵’这句,主席说,‘兵’和‘埋伏’是一个意思,埋伏就是兵,兵就是埋伏。应该是‘内无埋伏外无救兵’或者是‘既无埋伏又无救兵’,不能说‘又无埋伏又无有兵’,这句话不通。

  主席讲《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穿白袍,不穿紫袍,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像杨延昭这样的官在家时应穿紫袍,而且他穿白袍同戏里唱的内容也对不起来。八千岁向杨延昭讲情时唱:‘那时节不是我将你来保,焉有你今日里玉带袍。’杨延昭唱:‘那一阵我杨家得到关照,论功劳才挣下这玉带紫袍。’这个事我后来还专门作过考证。‘文化大革命’中岳飞庙拆了,岳飞像砸了,‘文化大革命’后群众强烈要求重建岳飞庙,重塑岳飞像。我请杭大历史系教授查一查当时历史,岳飞应当穿什么衣服。他们说,应当穿紫袍。岳飞和杨延昭都是宋朝的一二品官,应当都穿紫袍。”

  王芳的回忆录中,还记载了毛泽东与他就京戏中的周瑜的真正死因,由此我们可看出毛泽东极为渊博的史学知识。“1959年三四月份,毛主席来往于沪杭之间,并于4月6日至10日在杭州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刘庄、汪庄还未改建好,于是主席办公、休息的地方都在南屏游泳池。一次,我陪主席游泳后吃饭时,他因为知道我喜欢京戏,在山东根据地时又演过京戏《黄鹤楼》中的周瑜,就问我周瑜是怎么死的。我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他说,不对。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被孙权气死的。孙策死后,他的老婆大乔年纪很轻,住在后宫很寂寞,因此,大乔经常请小乔去陪她,有时周瑜也陪小乔去后宫看大乔。他去的次数多了,在后宫留的时间又长,因此,孙权对周瑜很有意见,但又不能当面讲,就处处刁难他,给他脸色看。再加上军事上不断失利,一再败给诸葛亮,孙权对他的看法更大,脸色更难看。周瑜是个十分高傲、器量又小的人,哪里受得起这种屈辱,忧郁成疾,不久就病死了。”

  毛泽东还常常古为今用,将戏曲和现实结合起来。如1956年4月,浙江省昆苏剧团演出新本《十五贯》,毛泽东曾两次到剧场看戏,赞扬《十五贯》是个好戏:“这个戏全国都要看,特别是公安部门要看。这个戏反对主观和官僚主义思想作风,提倡调查研究,对于巩固新中国政权,警告业已滋生的腐化行为是大有裨益的。”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02-11/16468196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拍案而起:不革命行吗?



  毛泽东爱好戏剧,熟悉戏剧,并就戏剧的有关问题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还经常从戏剧中找出富有哲理性的事例,作为政治斗争、战略策略等方面的借鉴。  

  1958年,毛泽东来到上海。市委负责人为他准备文娱活动。征求其意见时,毛泽东想了想说。“还是看《白蛇传》吧。”于是,市委决定由一名叫李玉茹的演员领衔主演《白蛇传》。”

  晚上,李银桥随毛泽东驱车来到上海干部俱乐部礼堂。毛泽东就座的前排摆放的是单人沙发,李银桥照例坐在他的身边。

  演出开始了。毛泽东很快就入戏了。一支烟没吸完,便拧熄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却再也不曾抽烟。他就那么地睁大眼睛看着,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地变化,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情思悠悠,唱得好的地方,他就鼓掌。

  这是一曲悲剧,许仙和白娘子开始了痛苦的生死离别,毛泽东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神话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圈里悄悄累积凝聚,变成了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终于扑簌簌顺脸颊滚落,砸在胸襟上。

  毛泽东越来越激动,泪水已经是一道一道地往下淌。他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附近的市委领导目光朝他这边稍触即逝。李银桥觉得有责任维护主席的“领袖风度”,便轻轻地咳了一下,不想咳声没唤醒毛泽东,却招来几道目光。毛泽东终于忘乎所以地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眼泪,擤鼻涕。李银桥只盼戏快些演完。

  就在法海将白娘子收钵镇 压在雷锋塔下的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全场热烈的鼓掌声将毛泽东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他回到现实中了。

  毛泽东从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好恶。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同演员见面。他用两只手同扮演“青蛇”的演员握手,用一只手同扮演“许仙”和“白蛇”的演员握手,而没有理睬那个倒霉的饰演老和尚“法海”的演员。

  (摘自《文史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06: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一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他不但精通古典诗词,酷爱书法,也十分喜欢我国传统戏曲艺术。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主席遗物中,共有唱片和磁带2千多张(盒),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戏曲。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喜欢看戏。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延安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便是周末舞会和偶尔的戏曲演出。只要演戏,时间又允许,毛泽东总是争取去看。

  建国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娱乐活动形式日益丰富。但毛泽东仍是对戏曲,特别是京剧情有独钟。在中南海演出最多的是京剧,外出视察,各地招待演出,毛泽东也常常点京剧。

  毛泽东热爱戏曲,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1、改戏

  “诸葛亮”从此不戴佛珠

  毛泽东看戏很动感情,但他同时又很认真地思考,凡是不合情理的,违背历史的都逃不过他的耳朵。戏后,他常常跟演员们很平等地交换意见,谈出自己的看法。

  一次毛泽东看谭富英与裘盛戎合演的《捉放宿店》。陈宫有一段流水板的唱腔:“休流泪来免悲伤,忠孝二字挂心旁,同心协力把业创,凌烟阁上美名扬。”戏后毛泽东问谭、裘两位知不知道凌烟阁的典故,两人都答不上来。毛泽东告诉他们:“凌烟阁建于唐太宗时,是纪念开国功臣的地方。问题是汉朝的陈宫怎么唱出几百年后才有的凌烟阁呢?”两人一时语塞。毛泽东建议他们只要修改唱词的末一句,问题就解决了。

  谭富英回家后,感慨地对师妹王则昭说:“当初学戏是口传心授,师傅怎么教就怎么演,所以演了这么多年还是不知其所以然。看来真得钻研文化和历史,不然难免闹笑话。”此后几天两人按毛泽东的意见修改,把最后一句改为“匡扶汉室美名扬”。

  毛泽东不但对剧情、唱词很注意,对服装道具也看得很仔细。一次他看完谭富英演的《失空斩》,问起他在扮演诸葛亮时胸前佩带朝珠的来历。谭富英向毛泽东介绍,他的祖父谭鑫培进宫演戏,扮演诸葛亮,由于天气炎热,额头沁出了汗珠。慈禧把一串檀香木佛珠赏赐给了他,说炎热季节闻到檀香木香气,能消暑辟邪。从此谭鑫培每饰演诸葛亮必戴朝珠。别的艺人也纷纷仿效,朝珠便成了扮演诸葛亮的必有饰物。

  毛泽东听后点了点头说:“朝珠是清代的叫法,明朝称佛珠。明朝皇帝信佛,拜佛时多把佛珠垂挂胸前。到了清朝,皇帝常把佛珠赏给有功之臣。因为是皇帝所赐,获赏的大臣都把佛珠佩在胸前,所以又称为朝珠。”毛泽东讲完后,又以商讨的口吻对谭富英说:“诸葛亮是三国时的大丞相,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他怎么能戴佛珠呢?当年令祖演戏佩戴,是表示对慈禧感念,并不是剧中人物诸葛亮应该佩戴。前人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后人也如法炮制,是不是于理不通?”

  毛泽东一席话,使谭富英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再扮演诸葛亮就不再佩戴佛珠了。

  2、看戏

  动情落泪

  毛泽东看戏很专注,很容易入戏,随着戏中情节的发展时而高兴,时而激奋,时而悲伤,甚至掉泪。看戏时,他不再是思想家、政治家、更不是“伟大领袖”,而变成了一个痴迷的戏曲爱好者,一个普通的然而又是独特个性的观众,他的喜、怒、哀、乐甚至比普通观众表现得更强烈。

  1958年毛泽东到上海视察。市委负责同志为主席准备娱乐活动,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还是看场《白蛇传》吧。”

  看戏时,毛泽东坐在为他摆放的单个沙发中。毛泽东肚子大,坐下后皮带就勒腰,所以他一坐,卫士就照惯例帮他松了腰带。演出开始了,毛泽东专注地看着,脸上的表情不断地变化。法海一出场,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当许仙和白娘子生死离别时,毛泽东完全进入到戏的情节中,大颗大颗的泪珠顺脸滚下,毛泽东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已经是一道一道往下淌。他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卫士李银桥觉得有责任维护毛泽东的“领袖风度”,便轻轻地咳了一下。不想,毛泽东毫无所知,终于忘乎所以地哭出了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眼泪,擤鼻涕。李银桥只盼戏快些演完。

  就在法海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的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毛泽东突然愤怒地用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

  就在毛泽东起身的那一刹那,裤子一下子脱落下来。李银桥纵身扑向前,抓住裤子一把提上来。他带着自责与惶恐,匆匆帮毛泽东系好腰带。他为没有维护好领袖形象而深感不安。毛泽东对这一切仿佛毫无觉察,他仍沉浸在剧情中,当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才将毛泽东唤醒。他稍微一愣才鼓起了掌,回到现实中。

  剧后接见演员时,毛泽东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娘子”握手,而没有理睬那个倒霉的“法海”。

  3、戏曲演员

  宋保罗得免“牛棚”之灾

  毛泽东喜欢戏,常看戏,和许多戏曲演员成了朋友,梅兰芳、周信芳、谭富英等都和毛泽东很熟。毛泽东欣赏他们的艺术,也很尊重和关心他们。

  毛泽东和京剧名家宋保罗的情谊更是感人。宋保罗是杭州的京剧演员,他在江南和盖叫天齐名。

  1958年毛泽东去杭州,周恩来推荐宋保罗去清唱,毛泽东点了《二进宫》。他那高亢洪亮,婉约苍凉的唱腔一下子就吸引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得如醉如痴。此后每次到杭州总要请宋清唱,从1958年至1963年的6年时间里,宋为毛泽东演唱40多场。毛泽东对他悲凉委婉、如泣如诉的演唱风格极为欣赏,宋也没想到新中国的领袖

  竟成为自己粉墨生涯中的一位知音。

  1962年冬,毛泽东又来到西子湖畔。12月25日夜他的心绪特别好,宋保罗为他演出了《朱耷卖画》。这戏说的是明亡后,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后裔、我国明代大画家朱耷为保自己的气节,宁愿街头卖画,潦倒一生,而不愿投靠清廷的故事。演这出戏,不但要求演员唱、作功夫俱佳,还要求演员有一手绝活———能在演出中当场作画。

  毛泽东看得很感兴趣,他先是坐在沙发上,一边抽烟一边用手轻轻扣着节拍,待到宋边唱边作画时,毛泽东突然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轻轻地走到宋的身边,想看他究竟在画些什么。只见宋保罗提笔挥毫,不到10分钟,一只大公鸡已经立于青石之上,高吭晨曲。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话说:“落笔很准,画得好!你可题'一唱雄鸡天下白’么!”

  宋将这幅画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很高兴,将这幅画珍藏在中南海。

  正当宋保罗艺术生涯进入高峰时,十年动乱爆发了。他受到了冲击,开始还只是“三名三高”、“反动权威”等一般罪名,接着查出了他的“反动历史”,罪名升级。后来他为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演出,竟也成为罪行,是“把毒放到中国最高领导层那里,罪该万死”,毛泽东让他题为“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画也成了“给社会主义抹黑”。1967年秋,他被关进了“牛棚”。

  1970年夏,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杭州。林彪死党陈励耘向主席汇报浙江工作,听着听着,毛泽东突然问:“宋保罗情况怎样?到哪里去了?”陈励耘吃一惊,假装糊涂说:“您的话我听不懂。”毛泽东似乎对陈的所为已有所觉察,一板一眼地说:“听不懂?就是那个唱老生、会画大公鸡的宋保罗。”陈看瞒不下去,支吾地说:“他有严重的历史问题,他为大汉奸周佛海治过印。”是的,宋在15岁那年因倒嗓而辍演后,曾精心学习绘画和治印,成为治印好手。“人家是手艺人么,能不给人治印?”毛泽东回答。听毛泽东这么一说,陈觉得事情不妙,忙补充说:“他还给蒋介石演过戏,和蒋介石握过手,合过影。”这也确实是事实。宋在早年就艺名远扬,为许多当时的政界要人唱过堂会。1945年双十节,从重庆飞回南京的蒋介石,忽然派人通知宋保罗到总统府演出。历史竟是惊人地巧合,蒋介石点唱的和毛泽东14年后点唱的完全一样,也是《二进宫》。演出很成功,蒋介石和宋美龄与宋握手并合影。次日,当时的《中央日报》发了这一消息,并刊登了合影。毛泽东听了陈的汇报很不耐烦,反驳道:“唱戏有什么关系?当时是蒋介石的天下,蒋要听戏,他敢不唱?那是逼出来的么!今天我叫他唱,他也不会不唱么!”毛泽东的一番话,驳得陈哑口无言。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宋保罗的3年“牛棚”之灾得以解脱。

  4、地方戏

  越乡土越喜欢

  毛泽东特别喜欢京剧,但他并不排斥和轻视地方剧种。在他的遗物中有种类繁多的地方戏唱腔资料,包括湘剧、晋剧、越剧、昆曲、豫剧、秦腔等等,甚至还有广东潮剧、江西采茶戏、闽南高甲戏等很小的剧种。这反映了毛泽东偏于京剧,不废百家的戏剧审美观。

  毛泽东对地方戏的喜爱和重视促进了许多剧种的发展,甚至挽救了一些剧种。

  昆曲是很古老的剧种,解放前已濒于灭绝,上世纪50年代初,昆曲团排演了《十五贯》进京演出。1956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看了《十五贯》,对此剧大加赞扬,并由他们的倡导在文艺界引起轰动,形成“满城皆说《十五贯》”的盛况。由此,昆曲的命运发生转机。

  晋剧是一个山西剧种。有一次毛泽东看了晋剧《打金枝》,他很喜欢这个剧,曾几次同中央领导谈论这个戏说:“郭子仪的儿子与皇帝的女儿结婚后闹矛盾,两人都各自批评自己的孩子,矛盾很快解决了,这很好啊。”后来《打金枝》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很受欢迎,也促进了晋剧的发展。

  毛泽东希望地方戏保持自己的特色,越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他越喜欢。一次在湖北视察工作,他提出要看已流传不广的原始黄梅戏。他看了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有黄色之嫌的传统戏《张二女推车》,边看边说:“有意思,有意思。”认为这种土里土气的戏让人看了有亲切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而不是黄色。1969年秋,他在杭州看了经过改革的革命越剧《红灯记》,他不甚感兴趣,说:“我不赞成把越剧改成不像越剧。各地方剧种应有自己的特点,不然要那么多地方戏干什么,一个剧种就够了嘛。”  

(文章来源: 摘自《文史春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9:36 , Processed in 0.0282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