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73|回复: 0

《邓力群自述(1915—1974)》出版始末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6-1-2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一部反映中共早期思想理论界领导人邓力群的传记——《邓力群自述(1915—1974)》,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书出版时,恰逢邓力群诞辰100周年。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出席了邓力群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这本《邓力群自述》作为纪念品,发给了与会者。”

邓力群1915年出生于湖南,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2015年2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在新华社发布的讣告里,称邓力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中共党内,胡乔木、胡绳、龚育之、吴亮平等人曾获得这一荣誉。

邓力群很早就开始准备出版此书,直到今年11月,距离他去世9个月后,此书方得面世。那么,这本书从萌生动议到正式出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本书中又有哪些值得回味的细节呢?

从何时开始筹划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些熟悉的同志就建议我写回忆录。我曾断断续续谈过几次,有时老伴罗立韵也参加,由儿子英淘录音并整理出一些段落的初稿。”邓力群在本书后记里说,直到十年前,经当代中国研究所领导的同意,他请了程中原等人组成编写组,对他在1915-1974年六十年经历的自述进行整理。


2006年暑期,邓力群在北戴河休假,每天上午他都跟编写组一起谈两三个小时。他自己记得很清楚,“从8月4日至20日,谈话十六次”。2007年暑期,邓力群又在北戴河同编写组交谈了十四次,“内容比上年更为具体,更加深入。在北戴河未能全部谈完,回到北京后又继续谈了几次。”

2008年,初稿完成。这时,邓力群视力已经很差,无力自己动手修改了。但他听读了各章文稿,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多次修改,直到2010年,大部分文稿都经过了邓力群的审定。

“2012年7月,我向中央办公厅呈送报告,请求将我的这个自述正式立项。”邓力群说:“中央批准了我的请求,并由中央宣传部将本书列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予以资助。对我来说,这是很大的鼓励和安慰,我深为感激。”

书名做过一次更改

2013年,邓力群将本书文稿送到了人民出版社。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早这本书叫《邓力群自述:六十年华》,后来我们建议修改。觉得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书名上写六十年华,读者可能不太明白。”

书稿正式进入编辑阶段时,邓力群尚在世,不过已经开始住在医院里了。本书责任编辑李春林告诉时务通讯,“我们也想尽量在他在世时就把书出版,但还是没赶上。”

在出版社拿到书稿时,内容已经得到编写组的仔细打磨。李春林说,“按规定程序备案后,基本没有删减。这说明编写组把握得非常到位。”

在李春林看来,“这本书不是一个普通的传记,书的内容都是他自己口述,编写组查证后才得以呈现的。”

“力群这个人,浑身骨头没有肉”

本书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作序。邓力群自己在后记里也有交待:“我和宋平同志相识,已经近八十年了。他为本书写了序言,使我感受到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另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任和深厚情谊。”

宋平在序言中说,读力群的自述,想起两位老一代革命家对他的评价。王震同志在新疆和他一道工作,称他是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两人相约,谁死得早,活着的人就负责把死者的骨灰撒到天山。他完成了王老的嘱托。“文化大革命”以后,先念同志说:力群这个人,浑身骨头没有肉。

宋平还透露,“我亲听小平同志说,力群是我们党的理论家。这是很高的评价。”

本书编写组的主要负责人程中原说,邓力群在这本书中谈自己也不是一味说好,很有自我批评精神,“邓力群讲了毛主席对他起草的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稿不满意,要胡乔木重写;讲了经整理修改重新发表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存在一个大的疏忽;讲了毛主席对由他起草的《关于市场和物价问题的报告(草稿)》的批评;讲了《红旗》发表过的错误文章;甚至还讲了自己在婚恋问题上的过失。表现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

程中原认为本书主要有四部分内容,一是叙述了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路历程;二是展现了作者鲜明的性格特点;三是总结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进程的宝贵经验;四是构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中共领袖人物画廊。

李春林说,这本书的看点之一是,邓力群以独特的经历和观察,展现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物的形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胡乔木等。很多回忆录里,集中不了这么多中共高层人物,“这个书要细细品读才能读出味道来。”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4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6:15 , Processed in 0.0332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