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代的前历史(从“百花齐放”到“黑帮”)
a. “百花齐放”运动(1956年)。1957年6月,这场运动成了对“右派知识分子”的严厉谴责和迫害,他们后来被说成是“邪恶的天才。”1958年5月开展“大跃进”运动,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8月,批判这场集体化运动的彭德怀被撤职(任国防部长)。林彪继任。
b. 1961年,一场自愿的经济运动开始产生灾难性后果。中央决定“调整”目标。刘少奇代替毛泽东当选共和国主席。1962年到1966年间,刘少奇的著作在中国出售一千五百万册,而毛的著作只出售六百万册。吴晗(北京市副市长)的历史著作《海瑞罢官》出版(影射彭德怀的被罢官)。1965年9月,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要求惩罚吴晗,但没有得逞。吴晗引退到上海。
2. 发动文化大革命(从姚文元的文章到十六条决定)
a. 与毛的妻子江青合作,姚文元在上海发表了一篇激烈攻击吴晗的文章。目标是北京市市长彭真,当时的“黑帮”头子。1966年1月和2月,第一个“文化大革命中央委员会领导小组”成立,来审判自相矛盾地指派彭真领导的案子。这个小组(称作“五人小组”)发表了微不足道的“二月纲领”,其目的只是为了限制批评。
b. 同时,在林彪和江青授意下,另一个小组在上海成立,开展“军队内部文学和艺术活动的讨论”。文章都呈交给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重要的机构)。党的分裂似乎已经铸成。
c. 1966年5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任命新的中央委员会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发表对所有后续事件都至关重要的一份文件“五·一六声明”,强烈谴责彭真集团。该文件说,有必要“批判钻进党内、政府内、军队内和文化领域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到5月25日,北大7名学生写大字报抨击北大校长。真正的学生运动开始了。
d. 毛离开北京。当局派“工作组”到大学控制这场运动。从5月底到7月底,即所谓的“50天”,“工作组”采取残酷手段控制了局势。
e. 7月18日,毛回到北京。撤消了工作组。从8月1日到8月12日,中央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不是按规则进行的。林彪动用军队阻止正式委员进入会场,而允许来自学校的革命造反派入场。在这段时期,毛派暂时赢得了大多数。毛公开支持北大的大字报。7月9日,他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颁布革命的政治宪章:“十六条决定”。决定特别写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只能是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采用任何包办代替的办法。”这就是说,对学生的首创精神不能给予任何压制。
3.“红卫兵”阶段
a. 到8月20日,从高中到大学,城市里到处都是积极的红卫兵组织,他们的目的就是“彻底推翻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尤其是对知识分子和教授们的非常严酷的迫害,甚至毛也亲口说他们是“邪恶的天才”。北京连续举行盛大的红卫兵集会,接着就是为了“交流经验”而开始的大串联。用大字报、小册子、漫画、小字报等形式批判刘少奇和邓小平。
b. 11月,与红卫兵干预生产而引起的政治事件开始发生。反毛派利用工会和民兵与造反派对峙,造反派阵营内部也开始分化(“宗派主义”)。暴力遍布各地。
4.工人的进驻和“夺权”
a. 上海当局挑起事端,要求提高工人的各种“经济”待遇。尤其是一些敏感的问题:临时工的工资和奖金问题。运输业停工停产,追逐学生团体。1967年1月,一组红卫兵和“革命造反派”组成“工厂委员会”,占领了领导办公室、宣传工具等。他们推翻了党委,决定成立“上海公社”。团体之间无休止的谈判。占统治地位的工人组织,还有数量非常有限的军队和国家干部。
b.1967年2月,“夺权”已经在整个国家普及开来。国家和经济一片混乱。这种非常不平等的政治化说明了新的权力机构开始时总是无政府的和危险的。要打倒和“审判”所有老干部,或从反面来看,让或多或少假冒的“革命”团体掌握政权。清算和革命热情混合在一起了。
c. 中央政权呈三分鼎立之势:一部分是文化大革命中央委员会,另一部分是周恩来领导的国务院,最后是林彪控制的军事委员会。恰恰是这样一个当局决定了新的权力形式,称作“三结合”:革命群众的代表,经过考验或已经自新的党干部,军队代表各占三分之一。革命“群众”组织必须首先联合起来(当时的“大联合”)。新的机构叫做“革命三结合委员会”。第一个省级委员会于2月13日在贵州成立。
5.动乱,暴力,各种分裂
a. 与此同时,官方报纸开始批判刘少奇(没有公开提名),混乱遍及全国。无数暴力事件,包括武装暴力,使毛派与保守派对立起来,公安和武装力量时而与前者对立,时而与后者对立,最后,毛派内部也产生了分裂。群众组织频繁地分裂。革命领导权也开始瓦解。有一种倾向要把革命组织尽快联合起来,呼吁委员会给老干部留有一定的位置。事实上,这股倾向很快就要求党的重建。的确,周恩来负责国家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转,因此是这股倾向中最活跃的分子。另一股倾向想要撤消大部分干部,把清洗扩大到政府,包括军队。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王力和戚本禹。
b. 7月,武汉事件最终使那个地区乃至全国笼罩着内战的气氛。武汉的军队公开保护老干部以及与老干部联合的工人组织。随中央代表团来到武汉的王力试图支持“造反派”,却被遭了禁闭,挨了打。于是有必要调动外省军队干预武汉事件。军队统一受到了威胁。
c. 出现反对周恩来的大字报。整个8月,到处发生无政府的暴乱事件,尤其是广州。武器库遭到抢劫。每天有几十人死亡。人们放火烧了驻北京的英国大使馆。
6.秩序的恢复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a. 1967年9月,在视察几个省之后,毛决定支持“重建”。他支持周恩来,并给军队一个额外任务(凡是各派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就有“军管”)。极左派(王力)被逐出中央领导小组。“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组织起来,有时是在军队的控制下,每个人都必须参加。根据毛的报告:“工人阶级没有本质的矛盾”提出了“支持左派,反对分裂”的口号。
b. 在许多地方,这种矫正是通过镇压红卫兵、甚至造反工人来进行的,因而构成了政治报复(这就是二月逆流)。结果,毛于1968年3月再次采取行动:有必要保护革命委员会,而不怕动乱和宗派主义。
c. 然而,这是最后一次群众运动了。中央政府决定捣毁学生造反派的最后堡垒,这在分裂的团体之间已经酿成血腥的战争,同时又避免在北京进行直接军事管制。工人小分队进驻大学。文化大革命的核心小组接收最著名的“左派”学生,而这些学生实际上反对这些工人的进驻。结果这证明是聋子之间的对话(臭名昭著的“造反派”蒯大富将被逮捕)。
d. “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号召宣告了红卫兵和革命造反派的末日,接着以“斗争、批判和改革”为名开始了党的重建。大批的年轻革命者被派到乡下或遥远的兵团。
7.后果
a.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央的领导权,大部分由林彪领导下的军队干部组成(占中央委员会成员的40%)。
b. 这个军队当政时期由于其压制性而导致了党内新的暴力冲突。1971年林彪被清除出党(可能是被暗杀的)。
c. 在毛逝世前的一个漫长时期里,经历了无休止的斗争,一方是在周恩来保护下恢复官职的邓小平,另一方是体现文化大革命记忆的“四人帮”(姚文元,张春桥,江青,和王洪文)。
d.1976年毛逝世后,四人帮被逮捕。邓长期当政,主要是在保持党领导国家的前提下大部分实行资本主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二号当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