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53|回复: 0

赵汀阳访谈:在今天我们如何看革命?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8-9 2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宾简介:赵汀阳,广东汕头人。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著有《天下体系》、《论可能生活》、《坏世界研究》、《第一哲学的支点》等。


  近日赵汀阳新作《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出 版,这是他与雷吉斯•德布雷的对谈。德布雷(Régis Debray)是法国媒介学家、作家、思想家,切•格瓦拉当年的战友。2010年6月曾来中国讲学,主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在中国的知识界造成轰动。 2011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两人相识,此后展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通信讨论,而主题就是革命。在今天这个后革命的时代我们如何来理解革命?带着这个问题,共 识网对赵汀阳先生做了一次专访。


  共识网王淇:可以首先聊一聊您是怎么对哲学产生兴趣的吗?

  赵汀阳:或许是从读康德的书开始吧,因为读不懂,于是就多读了几遍。

  共识网王淇:1978年人大复校不久您就考入了哲学系,跟着苗力田先生读过康德,后来又去了社科院跟着李泽厚先生学习。这两位老师对您有什么影响?可否分享一下您求学时代印象深刻的故事?

  赵汀阳:大学期间苗力田老师给我们班讲西方哲学史,用了一多半时间讲康德,印象是讲得仔细。

  李泽厚只是老谋深算地纵容你敞开思想

  赵汀阳:李泽厚老师不是一般老师,从不做指导状,只是老谋深算地纵容你去敞开思想。和李老师讨论问题,都是直接切入问题,他也并不在乎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每当我说让我再想想的时候,他就得意地大笑。一个回合结束了,原来讨论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收获了更多问题。李老师似乎很满意让问题结束在新问题那里。的确,哲学问题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问题所敞开的可能性。

  和李老师讨论问题也不限于哲学。李老师不仅是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就在前几天,我还向他请教了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和夏朝的一些文物问题,还有《归藏易》的问题,之后又跳到章学诚的历史观点。即使是这些知识性的话题,李老师也更愿意使之问题化。

  闲聊的时候我曾让李老师预测未来,虽然不可能真的预知未来,但李老师的卓越史识和历史感使他更能够体会历史之“势”。“势”是历史分析的一个关键词,大概指过去和现实对未来的一种影响力。“势”虽非必然性,却是发现多种可能性的机会。

  我的无立场,是否认任何价值立场有批判豁免权

  共识网王淇:09年您曾出过一本书《坏世界研究》,认为古代到 现代都是尚未摆脱残酷性的坏世界。坏世界之坏不只是制度问题,而是整个游戏规则的问题,包括博弈者的品质、思维定式、实践运作、价值观和思想方法论。您似 乎对“制度设计能改善这种处境”相当质疑。那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赵汀阳:一个良好社会游戏的建构大概是人类最难的事情了。对此,哲学至多能够反思问题和理念,却不太可能提供具体行动方案,别忘了,哲学只是“爱智慧”,却未必就因此“有智慧”。

  共识网王淇:现在的中国似乎是一个价值多元的国家,自由主义、新儒家、新左派等等思潮风起。您觉得这些都是意识形态,说自己是少数派,不属于任何一派。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汀阳: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定论。哲学是一个天生开放的思想领域,不会排斥多元的价值。对于一个社会,价值 多元不是坏事。相反,这意味着一个更丰富的思想空间。不合时宜的观点往往成了少数派,这可能是个缺点,但我觉得也有个好处,就像阿甘本说的,“不合时宜” 就有机会与时代拉开距离,以便凝视这个时代。所谓不属于某个派,只不过是尽量坚持“无立场”而已。

  “无立场”这个说法有时会引起误解,我不妨再次解释一下:无立场不是拒绝立场,而是说,任何一种立场都不能成为否定另一种立场的理由。因为每个立场都有着在某种语境下相对于某种存在的某种理由,就是说,每种立场都可以在特定条件的约束下成为有道理的。无立场就是否认任何一个立场的特权,否认某种立场具有批判豁免权,而要求必须考察任何一种立场的约束条件,根据不同条件而承认不同立场的特定有效性。

  无立场不是立场,只是方法论

  共识网王淇:那么是否可以说“无立场”的立场,就是“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得以成立的,所以都要经过检视和批判”?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那就没有普遍适用的理论了。无立场这个立场又如何能适用于其他理论呢?

  赵汀阳:的确有时候会有人问,无立场是不是也是一种立场?我想不是的。无立场是一种方法,不是立场。比如 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式”诘问法、西方哲学常用的怀疑论、黑格尔以来西方哲学常用的辩证法等等。这些都是方法,不是立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 义、市场决定论、制度决定论等等,这些才是立场。

  “无立场”的方法主要来自3个启示:

  (1)希腊怀疑论,即一种无信念的理解方式,只承认有限特定的事实,不能无条件地相信绝对本质;

  (2)休谟关于事实推不出价值的观点,也就是“本是”(to be)推导不出“应是”(ought to be)。这不是否定价值判断的有效性,我的理解是:一种价值判断越接近事实判断就越具普遍性,或者说,一种价值判断只有在“应是”(ought to be)的条件稀薄到约等于“本是”(to be)时,才是几乎普遍有效的;

  (3)易经和道德经。这两部经典都讲述了万物生生之道。只有当一个世界的万物是丰富而互补的,每种存在才有充足的生机。这个道理与莱布尼兹论证 上帝创世的选择理由是一致的,他相信,最好的可能世界必须是一个有着丰富多种“共可能”(compossible)事物的世界。不妨想想,“存在”的本意 是什么?“存在”的本意就是永在。那么,“一切存在”的本意是什么?就是“共可能”的存在。最基本的价值就是最接近存在本意的价值,也就是有利于一切存在 的生生之道的价值。

  因此,无立场只是一种尊重一切存在及共可能存在的思维方式。

  至于一般意义上说的价值立场,每个人都会有,我也有。问题是,在哲学研究中,我不能引用私人立场来充当价值标准,因为研究不是在表达个人利益诉求,也不是文人抒怀,而是在分析问题。打个比方,围棋比赛的解说员可以分析双方的每一步棋的得失,但不能表达他希望谁赢。

  我更信任“演化”而非“革命”

  共识网王淇:您的新书《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缘起 于2011年5月在法国举办的第一轮法中文化圆桌会议。与您通信的雷吉斯•德布雷先生,是格瓦拉的战友,你们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围绕着“革命”展开。德布 雷有没有向您讲过一些拉美革命的故事?告别革命的您对革命的态度反而谨慎,相比之下投身过革命的德布雷态度更加乐观。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反差?

  赵汀阳:我倒没有看出德布雷先生对革命有多么乐观。他对革命的态度比较多面,既认同那种能够保持人“活得带 劲”的革命精神,但也已经不再相信革命所预期的激进效果。简单地说,他认同的大概是作为一种精神的革命性,但对作为行动的革命则有所保留。这种态度是否与 他的亲身革命经历有关,我没问过,但他说到过,当年与格瓦拉一道在玻利维亚革命,虽然他们试图解放那里的人民,却很少获得当地人的支持,因此革命很快就陷 入绝境。可见,革命行动是否合适,是否是人们所需要的,还要看具体情况。

  很难说我完全赞成告别革命,但我肯定更信任水到渠成的“演化”(evolution),而不是激进强行的“革命”(revolution)。革命有可能加速演化,但革命的人为强行提速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出于理性的风险规避原则,演化似乎更安全一些。当然,在特定的“天时”或者说非革命不可的临 界点,革命也是需要的。而且,需要“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而革命”、“革谁的命”,依然是值得想的问题。

  我和德布雷都倾向于同情那种非政治革命,比如科学技术的革命,或思想的革命。当然,技术革命并非没有风险,所以我也就是“倾向于同情”而已。

  积极自由只是在消极自由范围内可以做的事

  共识网王淇:您之所以对革命持谨慎态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看 到了集体行动产生的非理性后果。您在书中区分并比较了“个人理性汇合而成的集体非理性结果”和“理想引导的集体非理性结果”,说前者只是达不到好结果,后 者却可能导致最差结果。革命就属于后者。现在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福山的社会资本研究等等破解了前一种困境。您觉得后一种困境(革命的困境)有办法破 解吗?革命的结果是否一定是非理性的?

  赵汀阳:请原谅我对你的说法表达一点怀疑。你提到“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福山的社会资本研究等等破解了 前一种困境”,“破解”的用词会不会有点大了?社会资本只是有助于形成集体选择,且不说仍然难以克服根本的利益冲突,关键是“集体选择”并不等于“理性的 集体选择”,这两者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至于革命的问题,我没有说革命必定是非理性的。那可不一定,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就是很理性的。不过,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认为,英国革命其实属 于演化。我仅仅是说,演化貌似更安全。需要分析的是,革命到底要干什么?革命是要解放,解放(liberation)是要让人获得自由 (liberties)。关于自由,似乎应该重视柏林对积极自由的警告。当然,柏林把自由划分为两种,似乎过于强硬,以致让人误解好像我们能够单独拥有其 中一种自由。这一点比较可疑。我在《坏世界研究》里大概是这样分析的:自由不是两种,而是一体两面,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消极自由,另 一面是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自由的面值,规定了个人有多大的自主空间,即个人权利的范围;积极自由是行为可选项,是在自由面值的可能范围内可以任意做的事 情。如果明确了积极自由只是在消极自由范围内可以做的事情,就像100元面值只能用于购买任意价值一百以内的物品,那么积极自由就不至于越界而变成柏林所 担心的非理性的或者专制的行为。

革命创造了反革命的现实

  共识网王淇:在书里,您有一个有意思的判断,认为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就再也没有革命了。后现代自此开始,而后现代的批判只有反讽的作用,没有推翻体制的能力。想问下您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阿拉伯之春”不算是革命吗?

  赵汀阳:说到68革命,这个类型的革命属于现代社会语境。或可这样理解:“现代”本身就是包括方方面面革命 的革命运动。现代性就是革命性,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艺术等等一切方面的解放。大工业、自由市场、选举、福利制度、累进税、飞机、计算 机、互联网、手机、杜尚、策展人、美容院、避孕套等等都是革命。

  悖谬的是,所有这些革命联合起来的结果,却造成了某种消解革命能力的现实——一个人人都必需高度依赖才能生存的现实,从而抵消了革命的积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革命创造了反革命现实。

  68革命是现代革命成为强弩之末的隐喻。那种打倒权力、权威、体制而求解放、自由、平等、进步的革命魅力已经充分展现,而继续革命就很可能危及 革命所取得的成就。显然,资本主义不断让步吸收社会主义因素,福利、平等之类的制度安排因此变成了众人高度依存的生活条件,于是,政治革命的余勇就主要转 化为文化反讽和解构。

  至于阿拉伯之春,我所知的材料太少,也没做过研究。除了被报道的,还需要知道不被报道的;除了看见的,更需要知道不被看见的;除了自己的立场, 还需要了解别人的立场;除了外人的看法,更需要倾听当地人的看法;除了一时的新闻和口号,还需要观察长期的后果。我比较赞成布罗代尔的历史看法:激动人心 的新闻,与生活细节的实质改变相比就是泡沫。历史判断需要时间,假如觉得布罗代尔的“长时段”太久,那也最好等等看更多的研究。

  “双票民主”能更准确反映偏好

  共识网王淇:您和德布雷在书信中似乎有这么一个共识:“今天的这个世界取代了革命的关键词是民主。”但是其实民主和革命一样是被滥用的词汇,革命是现代迷信,民主未尝不是。革命和民主都解决不了问题。那民主的局限性究竟在哪里?

  赵汀阳:假如其中有迷信的话,迷信也是期望太高所致。大多数事情本来就是好坏因素搭配的,或者说,事情都必 定有其局限性。想象一种处处都好的事情恐怕只是一厢情愿,也就难免事与愿违。一种事情,如果不说出限定条件,就无从说好还是不好。比如说,就革命可以推翻非法政权这一点而言,革命是好的,但推翻非法政权这一点并不能保证不会产生新的非法政权,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民主是用来解决集体选择的一种有效技术程序,就像青霉素是治疗感染的一种有效药品,因此效果怎样取决于如何使用。关于民主的局限性,民主专家已 经有深入研究,我没有特别的看法。我不是民主问题的专家,仅仅写过一篇关于民主的论文“双票民主”。因此确切地说,民主的局限性不是我要研究的问题,我的 兴趣在于民主概念的开放性。几乎每个观念都不是完成时的概念,而是具有发展演化余地的开放概念,我感兴趣的是,民主概念还有什么理论余地和潜力可以开发。 我那篇论文讨论的是,或许另一种投票制度能够更好地表达众人的偏好,比如说,如果投票制度改进为“一人两票”(赞成票和反对票)可能比“一人一票”(赞成票)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公民的偏好。细节就不说了,万一你有兴趣可以查看。

  欧盟模式不能普遍化为世界政治的模板

  共识网王淇: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你们对欧盟的评论。虽然都认为 欧盟那种协商式的经验并不成功,但您认为不成功之处在于欧盟经验没法推广,毕竟是由相似的文化和价值的国家组成的联盟,解决不了多元文化国家的问题。德布雷则认为欧盟不成功之处在于它本身不具有妥协能力,以超越单纯的利益分歧。而超越性的信仰才有助于解决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吗?

  赵汀阳:无论如何,欧盟的形成都是一个壮举。当然,正如许多欧洲学者自我批评的那样,欧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问题。从理论上说,欧盟实现了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康德模式,具有超越现代性的探索意义。

  我从来没有认为欧盟自身不成功,而是说,欧盟作为一种地区政治的模式并不具有普世性,无法化为世界政治,因为这个地区模式没有能力化解亨廷顿所 说的文明冲突问题。欧盟可以是地区政治的范例,却不是世界政治的模板。准确地说,这是康德普世模式的局限性,却不是欧盟的局限性。因为欧盟本来就只是欧洲 自己的联盟。

  至于超越性的信仰,也要看是什么样的信仰。假如世界上存在着多种超越性的信仰,而且又都是一神论的,那恐怕无助于普遍的合作,可能反而会深化或强化冲突。

  中国的个人工程迟了不止一步

  共识网王淇:德布雷有一个判断——涉及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国迟了一步;涉及到天地之间的关系,中国领先了一步。您认同这个判断吗?

  赵汀阳:“个人”是一个现代产品,是一个由权利和意识所定义的概念,并不是每个人的肉身。形成个人需要很多道工序,我在《坏世界研究》里有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最简化地说,一个人成为“个人”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1,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权,这是洛克论点;

  2,自主意识(autonomy),这是康德论点。

  个人的其它特性可多可少,但这两个基本性质缺一不可:有了私有财产权,才有可以自由支配的个人领地;有了自主意识,一个人才成 为主体,成为自己的主人。按照康德的观点,有了自主意识,人就是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理性进行判断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奴隶,不是被肉身欲望所支配的奴隶, 不是被自身利益所左右的奴隶。自主意识是自己给自己立法,所以,自主意识也翻译为“自律性”。

  中国的个人工程尚未完成,私人财产权等待宪法规定,这一点显然“迟了一步”;自主意识却是每个人自己给自己的,别人帮不上忙,这一点恐怕迟了不止一步。

  关于人与天地关系,中国甚至在《易经》时代就有了相当成熟的意识,自不待言。

  要在全球化条件下重新理解“天下理念”

  共识网王淇:接着上一个问题,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天下体系。您 认为周朝创立的礼乐制度经过充分改进是一种可以普遍化的资源。您的“充分改进”指的究竟是什么?而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有对周礼进行损益加以推广的想法,历史 上他并没有成功。那您的天下体系在何种意义上是可推广的?

  赵汀阳:我所理解的“天下”是作为世界制度的天下体系,与周朝的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具体制度几乎无关。具体 一点说,周朝制度只是“天下理念”的一种古代实践,是“天下理念”的一个特定语境个案,并非“天下理念”本身。在哲学意义上,我关心的是“天下理念”本身的意义,以及天下理念的未来时而不是过去时,尽管在解释天下理念时我会对天下体系的历史渊源有所叙述。

  但所谓“改进”,要改进的不是周朝制度,那是孔子的事情。我说的“改进”,改进的是“天下理念”的思想空间和潜力,要使之能够摆脱古代语境而进入全球化语境。也就是,在全球化条件下重新理解“天下理念”。

  这种“改进”其实是“重构”,不是修补维修。所保留的,只是“天下理念”本身的思想原则,比如生生原则、无外原则、协和原则、天下人之天下原则、以天下观天下原则,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观念,比如,共在存在论、关系理性和孔子改进(一种普遍受惠的帕累托改进)。

  全球市场和共治政治或将是新天下

  赵汀阳:天下理念当代化至少有两个理由——

  (1)全球化。全球互相依存的生存链已经基本形成。在过去,人在世界之中;而在今天和未来,人是世界的一部分,只能世界化地生存。就是由海德格 尔说的being-in-the-world的状态变成了being-worldly,或者说being-of-the-world。全球资金、资源、市场、信息、知识、交通、物流的全球网络形成了世界各地空间都必须依赖的一个共同空间。于是出现了世界内在化,或者说,世界开始形成内在性,世界中的对立性 正在退化为内部矛盾。将来,当全球金融一统,信息和技术一统,信息普遍平等共享,形成全球共同市场,形成全球服务体系,估计离新天下就不远了;

  (2)国际政治的困境。现代的民族国家体系发展了国际政治,而今天的全球化所导致的世界内在化状态进一步要求全球政治,或者说,世界的内化要求 世界共治政治。现代发展出来的国际政治模式,尤其是大国争霸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全球化的互相依存状态,因为在互相依存的条件下,争霸的坏处大于好处。当国 际政治无法解决和平问题,就需要新的方法来思考。当然,新天下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想象。未来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新天下或许能够是一个像莱布尼兹所说的“最好的可能世界”。

http://site.douban.com/229318/wi ... 253/note/3928920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4:24 , Processed in 0.0284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