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703|回复: 0

朱永嘉:毛泽东与谈儒法斗争——读毛泽东年谱札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7-16 0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永嘉:毛泽东与谈儒法斗争

作者:朱永嘉
毛泽东与谈儒法斗争——读毛泽东年谱札记之五(上)


  (一)

  毛泽东年谱在1973年的8月5日记载:“同江青谈话,谈到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情况时说: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则满口仁义道德,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接着念了新写的《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一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次日,江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毛泽东有关儒法斗争谈话及所写七律诗,并要求将此内容写入十大政治报告。周恩来表示:对此需理解,消化一段时间,不必马上公布。周总理所言对诗要理解,毛主席所作这首诗的起因是什么?首先是对林彪事件,那个《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口号中,有“打倒当代的秦始皇——B52”,那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批陈整风工作会议上,黄永胜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唐人章碣的题为《焚书坑》那首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那是黄永胜借章碣那首《焚书坑儒》来诅咒毛泽东的内心表白。也正是由于黄永胜所书章碣这首《焚书坑》才引出《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的前二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两者完全针锋相对。毛泽东为什么以这首诗呈郭老,因为郭老的《十批判书》是吹捧孔子和否定秦始皇的,“孔学名高实秕糠”与“十批不是好文章”是对着郭老《十批判书》来的,而“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是正面讲道理,全诗有破有立,这样便把批林与批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些都在诗的字面上可以理解。然而诗的结尾所言“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又是指什么呢?《封建论》是唐人柳宗元的作品,那为什么会要大家去熟读唐人的《封建论》呢?“莫从子厚返文王”这句又作何解呢?这就有一点令人费解了。

  (二)

  毛主席这首诗,我在8月6、7日间,便被姚文元的秘书通知到兴国路市委招待所读毛主席的这首诗,并告知不许抄,只准记。我印象是看的用铅笔写在日历纸上的大字,胡鼎君后来告诉我说是铅印的单张纸,可能时间久了,记忆上有误。这里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凭直觉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要把这首诗呈郭老,是因为郭沫若有一本《十批判书》,其中有二篇文章,一篇是《孔子批判》,他是肯定孔子的,另一篇在全书之末,题为《吕不韦批判》,那是全盘否定秦始皇的。需要注意的是郭沫若这些文章都是抗日战争后期在重庆时写的,有的文章还曾发表在中共的《新华日报》上,我记得郭沫若围绕荆轲刺秦还写了话剧剧本呢!那时他骂秦始皇实际上是对蒋介石的指桑骂槐,至于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那是两回事了。柳宗元写的那篇《封建论》确实是一篇好文章,至于那时毛主席要大家“熟读唐人封建论”的意图究竟在哪里,我还不明白。记得在那时,章士钊写过一部著作《柳文指要》,全面系统地剖析柳宗元的文章,文革以前章士钊曾把此书送给毛泽东看过,书中也曾说到过柳宗元《封建论》那篇文章。

  年谱上记载1973年8月上旬,毛主席又指示有关人员注释和印制大字本的柳宗元《封建论》,而姚文元在8月5日便给我们下达了标点柳宗元《封建论》一文为大字本的任务,而且要得很急。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毛主席找江青谈话以后,即在钓鱼台找张春桥、姚文元谈了,次日才向政治局汇报,所以姚文元在当天即向我们下达了指令。我把任务交给自己老师谭其骧赶做注释,在8月11日便上送了。这件事谭其骧在日记中亦有记载:

  “1973年8月5日,又是一个星期天,晚上朱永嘉找到历史系,要谭其骧立即着手注释柳宗元《封建论》。为了抓紧时间,谭其骧、胡裕树与中文系的顾易生等集中在复旦大学四号楼注释,连续两天日夜突击,至7日下午四时完成。9日上午八时半,谭其骧、胡裕树、顾易生乘吉普车往中华印刷厂,由董进泉(朱注:历史系教师,当时借调在写作组)及历史研究所借调的人员(朱注:指刘修明,亦是复旦历史系毕业,我的学生)校对《封建论》,至下午二时半校毕。”(葛剑雄《谭其骧后传》)

  我与王知常只是在校译本上最终校读一遍,即让中华印刷厂付印,在8月11日我们便通过市委机要交通上送北京姚文元那儿了。至于北京在政治局如何分送及阅读的情况,我们便不知具体情节,这件事在当时我们是全力以赴了。这次上送,姚文元要求印了二十三份,这是要我注释和印制大字本比较多的一次,那是为了让政治局同志都能看到这篇文章,以便于理解毛主席的这首律诗。柳宗元这篇文章的中心主题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争论的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当年在秦统一以后废除西周以来分封诸侯的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始皇一去世,不数年天下便分崩离析,而西周行分封制有天下八百年,这就引起后人的争论。柳宗元认为“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的办法并不好,实际上“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最终的结果是:“(王室)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故分封制也不可能长治久安,只会引起纷争。故他认为“周之败端,其在于此矣”。换一句话说,领主封建制下的分封制只会给全国造成战争兼并的乱局,百姓不可能有太平日子过。关于郡县制,柳宗元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那么秦的统治不几年便崩溃的原因是什么?与郡县制有没有关系呢?柳宗元是这样回答的,他说:“(秦)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这里柳宗元认为秦所以不数载而天下大坏的原因,是由于徭役的征发太急太剧烈,那时几个大工程同时进行,如筑驰道,修长城,建阿房宫,造秦始皇的皇陵,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但最后是民众起来造反的,那时的地方官并没有主动起来造反。接着柳宗元分析继秦之汉,柳宗元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还说:“(汉)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毛主席那句“百代都行秦政法”之典便出于此。接着柳宗元又以唐为例:“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柳宗元这话是指中唐以后所以出现藩镇割据,是因为将领不听号令,地方的军政大权、人事权,都集中在藩镇手上,结果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他这是指斥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地区若今之河北、山东、河南这些地区都成为藩镇的势力范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提出要大家去读柳宗元《封建论》的实际意义了,因为文革开始后,各地军队支左,地方革委会的负责人,大多数都是当地军队首长兼任的,军政合一,加上林彪在军队的影响,将来要出乱子。毛泽东便在这一点上,指出地方上一定要军政分开,这是国家保持统一的一个重要条件。地方上如果军政合一,如许世友那样在南京军区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他又兼着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如果地方不听中央号令,就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毛主席这篇文章便为此后八大军区司令换防作了铺垫。故毛主席这首律诗,在题目上是“呈郭老”,实际上不是对着郭老的,而是对各大军区司令长期在一个地方久驻不放心,这个话不好明讲,只能悄悄地让大家去领会了。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表示,对此需理解,急不得,当时的任务首先是保证中共十大的顺利召开,所以急了反而添乱,江青在这一点上就不如周恩来沉着了。我在当时有所感觉,但也不可能很清晰,要待形势发展以后,才慢慢明白过来,这一点也正是毛主席高明的地方。

  (三)

  据年谱记载,1973年12月17日,圈阅周恩来、王洪文12月16日夜报送的关于15、16日两次政治局会议讨论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情况的报告。到了12月21日圈阅周恩来、王洪文本日晨二点报送的19、20日两天政治局成员参加中央军委会议议事情况的报告。当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处接见参加中共中央军委会全体成员。由此可知,从当年8月5日吟咏《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到12月21日接见军委扩大会议成员,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联系,最终实现八大军区司令员调防,经历了非常复杂的酝酿过程。

  1973年10月23日下午四点,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埃及副总统莎菲,周恩来、王洪文在座。年谱记载这一天,毛泽东说:

  “我们过去叫CHIN(秦),加一个A,变为CHINA(中国)。秦始皇在中国是有名的,就是第一个皇帝。中国历来分两派,讲秦始皇好的是一派,讲秦始皇坏的是一派。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

  这就把柳宗元那篇《封建论》的要旨通俗易懂地说到底了。“百代皆行秦政法”,我们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中央在地方的派驻机构,以维护中央集权的国家统一。地方官是流官,几年一换,不是世袭的土司,所以我们没有地方直选的传统。地方官不能长期居守一地,那会把地方变成自己的地盘,它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地方长官与军队的长官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调动,其道理就在于此,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做的,在香港搞占中的那些人就是不懂中国的历史传统。

  12月12日,年谱载晚七时到八时,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同周恩来、王洪文谈话。八时半,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讲话。毛泽东说:

  “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你(指邓小平——编者注)呢,我是喜欢你这个人的,咱们中间也有矛盾啊,十个指头有九个没有矛盾,就是一个指头有矛盾。你(指叶剑英——编者注)以后胆子大一点吧。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军委不议军,政治局不议政,以后改了吧。你们不改,我就要开会,到这里来。我毫无办法,我无非是开个政治局会,跟你们吹一吹,当面讲。我主张各大军区的司令员来,议什么事,要议军。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你(指叶剑英——编者注)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我先找了总理、王洪文两位同志,他们也赞成。第一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1])步调一致,不一致就不行。陈锡联当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志到沈阳军区去;杨得志同志跟曾思玉同志对调;许世友同志跟丁盛同志对调;韩先楚同志跟皮定钧同志对调。新疆、成都、昆明,他们都刚去,不要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我想了好几年了,主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调动,政治委员不走。”

  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把读《封建论》的谜底都讲透了,所谓“军委不议军,政治局不议政”的问题所在,也就此道破了,至于几个大军区都有司令员讲话才算数,政治委员起不了大的作用。这些话都有所指,听话的人也心里有数,而且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强调步调一致,然后宣布调防的方案,所有人都没有理由起来反对,更没有理由反对他作为军委主席的命令,在场的大军区司令员虽然都口服了,是不是都心服,那可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还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这是一件好事,它既打破了军事指挥官在一地久任的问题,也打破了文革以来军政合一的局面,从根本上防止毛主席身后任何分裂主义的倾向。也许这就是要大家熟读《封建论》的原由吧!

  第二天,也就是1973年的12月13日,毛泽东同志继续耐心地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年谱记载那一天他同几位政治局委员谈话,他说:“在一个地方太久了,不好。相互调动,又不开除你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军区司令员,照样做官嘛,照样革命嘛,换个地方革命嘛。再次强调,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而且要议政,不议政,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就提不起纲来。”次日,毛主席再次召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年谱记载:

  12月14日,上午,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召集周恩来等开会。晚上,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同部分政治局成员谈话,谈到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毛泽东说:大军区司令员调动你们商量了吗?看有没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做久了,就不大好了。一调动也有问题,各省都要做工作,各省分两派的地方,要打一点招呼。我看呢,要招呼各地的政治委员,要欢迎呢。军事机关干部,找来一二百人,不要太多,总之要欢迎。不然,“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大好呢。要开一个军长、政委,师长、政委见面的会吧。不认识一下呢,也不大好吧。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吧,你(指邓小平——编者注)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他们(指各大军区司令员——编者注)到了,开门见山,讲互相对调,不要吞吞吐吐。共产党员不要吞吞吐吐,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呢?就是直说。

  毛泽东同志13、14日的讲话,是在同政治局委员们讲话,其中有的大区司令员便是政治局委员,如许世友与李德生。14日的讲话便更进一步了,讲了调动时可能产生的矛盾如何应对,调动时如何欢送与欢迎,换防的工作如何交接。到了15日,毛泽东把大区司令员都找来了,大家一起谈了。年谱记载:

  12月15日,晚上,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部分政治局成员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参加。谈到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问题时,毛泽东说: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也不大好。要革命,哪个地方都可以革命嘛。从一个地方一走,有一派就要起梗子,要贴大字报。这个事情,要好好研究。互相对调,这个办法就是河南人发起的。(朱注:纪登奎在河南)这个军分区呆不了,就调得远一点去,那个军分区就欢迎。从那个军分区调到这里,也欢迎。谈到听不同意见时,毛泽东说:老吹不是一个好办法,要少吹多批。有些同志专批人家,人家批他一句都不行,像挖了他三代的祖坟呢!动不动就说人家是“三反分子”、“五一六”。真是三反分子也不要紧嘛。中国人有那么多,有那么几万、几十万坏人,让他去吧,人民会管他们的,有什么要紧。我们这个党不要杀人,包括反革命。犯点错误呢,改掉就好。……会上,毛泽东再次指挥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并向大家介绍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他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

  同日,圈阅周恩来本日晨五时报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毛泽东十三、十四日两次谈话讨论情况的报告。报告说:到会同志均表示完全拥护主席指示,坚决执行。会议商定,拟电十一个大军区和广西,约司令员和第一政委于十六日来京开军委会。关于大区司令员兼省委书记问题,拟乘此调动机会,确定一律不兼。关于调动执行时的欢迎、欢送和向各群众组织代表人物打招呼等事,当按主席指示精神落实。

  12月17日,圈阅周恩来、王洪文十二月十六日夜报送的关于十五、十六日两次政治局会议讨论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情况的报告。(未完待续)



  [1]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初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http://wg516a.tk/read.php?tid=42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00:51 , Processed in 0.1808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