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17|回复: 0

志民:八一学校“井冈山”红卫兵活动纪略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5-5-12 07: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荣贵为什么会放过李全复?志民

1967年7月29日,星期六。午饭后,“西山帮”与往常一样,集合一起,骑自行车回家。当我们快骑到学校北门时,坐在车库附近的石荣贵等联总人员,突然起身向我们奔来,着急地嚷到,别让他们跑了!说时迟那时快,走在第一位的李全复刚推车出门,石荣贵也到了跟前,我急忙把小26抬起别住小门,车子推不出也拽不进。石堵在门口气急败坏,开了大门追到街上,人已经跑远了。石回过身刚要发泄,一看是我,认识,忙改口问,你是哪个组织的?我说是井冈山的。诸位联总的人说,那是好学生的组织。我急忙说,李全复也是。石荣贵说,人是你放走的,你负责给追回来。我一面答应,一面推车出门,骑了二十多分钟,直到了颐和园小南门,看见全复正等在那里。

为什么石荣贵和联总的人员一听说是井冈山的就放人呢?事情还得从年初说起。

1月25日联总勾引社会上几万人抄了八一,抓了二三十名学生后,红卫兵和纵队的领导和骨干多数被抓,学生的三大组织垮了。但是,还有一些学生领袖和骨干,在校庆前后又聚集在学校,反对解散学校。大概在四月初,以田建树为首,成立了井冈山,开始是以三一班为主,我记得有姚鸽、夏家海、王小明、张慕朝等十多人。后来又集聚了66届男生的代表,如李全复、梁迎利、梁万生、李振美等。

井冈山的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67.4-67.5初)争取学校开伙,学生返校。井冈山成立后,主要依靠支持保存学校的老师,我们在教职工食堂就餐,每天主动与包括联总在内的老师、联总红卫兵、在校办展览的三司人员、保护展览的解放军等在校的方方面面进行接触,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逐渐赢得他们其中一部分人的同情与支持,在中央释放联动分子后,掌权的联总领导人也同意开伙,让学生回校参加运动,观看一下。

第二阶段(67.5-67.8)融入新八一红卫兵。

1.5月初,协助成立新八一红卫兵。我们极力建议成立全体同学的组织,没有被接受,造成女生分别成立进军号、从头越,红卫兵也单独存在。井冈山的多数成员加入新八一,有的进入领导层。井冈山仍然存在。学生组织是一大四小。

2.召开成立大会。那天礼堂挤得水泄不通。梁迎利当时虽不是井冈山的领导,但因为他代表井冈山发表了长篇祝辞,联总就把他作为井冈山的形象代表。

3.在新八一的日常生活中,也出操、学习、与解放军接触,但同学更喜欢练拳、练跤、踢足球。刚成立,就向联总要车参加北展斗私批修大会(结果被骗),联总虽然派了车,也明白了学生是换汤不换药。后来因为外校学生参观照相问题与黄永生发生矛盾,引起双方极大不满。个别同学为游泳池问题与住校的三司冲突,导致学校停伙。联总让学生参加批斗李玉章,学生不仅不批,还在会议一开始问李,联总发言对不对,李一说对,就大喊“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把李拉到操场游街,乘机放走,让大会流产。凡此种种,联总实在不能容忍,于是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把同学户口转走。

4.围绕转户口的斗争。问题一出,外埠的同学首先反映强烈。我们召集同学在礼堂商议,提出:向中央文革反映、到北京军区请愿。。。同学们反映过多次,也知道不会有结果。没有什么办法,会议只好解散。会后有的同学提出抢户口,断绝联总企图。不少同学认为在没有办法时,是一个不得已的法子。根据这个提议,进行了详细的策划。最后的户口准备让李卫民藏起来,因为他是烈士子弟,没人知道他的固定住处。因为不少井冈山的人不仅赞同,而且成为主要组织者,就使得行动一触即发。我十分担心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后果,坚决反对,而且说服了主要组织者。从后来学校的档案中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户口都在7-8月份转走。

5。最后的努力。6月份,三夏期间,学生们步行到窦店参加麦收,回来开了庆祝会。联总不认可。社会上成立中学生红卫兵联合会,不吸收我们。我提议自己成立一个。正在与各个学生组织讨论名额分配时,池太岩无缘无故被朱文恒老师泼了一身石灰水。我们停下会议,召集在校学生到校务处理论,没想到会发生学校唯一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学生虽然占了点便宜,但因为动手,连陈广福这样支持同学的老师也公开对我们表示不满。继续对峙下去,联总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就有几十人。我们建议,脱离接触,由全复带队,到海淀区上访。这也就是联总把帐算在全复头上的原因。回来时就遇上文章开始的情况,接着发生平绥等二次入狱。

6.我们再次不能回学校。部分同学在玉渊潭碰头,想逐步渗透,再卷土重来。这时又出现“飞虎队”,扬言要再次血洗八一,我们只好放弃努力,通知同学们躲避。8月份,我和李旦生、金小丁、夏家海等冒着枪林弹雨到大连去了一趟。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学生的一举一动,联总是看得一清二楚。因为有的老师文革前确实对学生不错,尤其是外埠的、烈士子弟,这让同学们至今难以忘怀。在两军对垒时,有的同学自觉不自觉地把同学商量的事情告诉老师。也有的同学被抓、被打时,无奈招供。我们当时就发现了一些,也做过甄别,也许伤了几个同学的心。联总把同学分成不可救药和可教育好的两种,凡遇到前一种,坚决打击;遇到后一种,往往网开一面。在68年军训时,同学们也如法炮制,曾经对同学好一些的,即使揪斗也是做做样子;对同学恶劣一些的,就趁机抄家,把好书变为己有。

我在八一上学时间很短,不到一年半。文革时,因为父亲受冲击,同学们一邀,也就回校。经历了一些,时间久了,也许有误,见谅。

http://bayixuexiao.blog.hexun.com/59412713_d.html#lookPoi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15:22 , Processed in 0.0642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