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7|回复: 0

赵群:对文革北图开馆往事的说明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5-12 02: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在北图读书的往事,我原想屡着当年的脉搏,用“记实”的笔触写下来,以飨网友。因而没有多想在我的记述中,是否存在不存在、以及会不会侵犯到人家“隐私”等问题。不过由于写完后,贴了两次没贴上,即引起了我的自省和疑惑——看来,还是有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吧、、、
于是为了谨慎起见,就给当年“抓住”过我和王山在北图“刷夜”的常务副馆长的公子,打了个电话,想征询一下他的意见。他郑重地提示我,希望我对当年的北图、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出言谨慎。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他父亲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老干部嘛,保晚节重要,我也就决定了,将北图一文结尾的最后3000字,暂且引弩不发了、、、
另外,我在吧里看到了下面这么一段文字,姑且作为当事人之一,尽可能地从侧面给予说明和解释。
有网友问:
“四横竖先生出差不知道回来没有呀?有一件事情急于向您请教。您在为赵群先生的长篇小说“布罗肯幽灵”作的叙中讲述了那件文GE往事,在极左路线最猖獗、文化专制最严酷的1967年冬天,北京图书馆突然对社会公众开放,而且所有图书(封资修甚至是黄色读本)不加甄别、限制,一律对公众开放,随意阅读。这件事情真是令人感到震撼,匪夷所思。问了几个专搞文GE历史的学者,他们听了也是一愣,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对文GE发动者的内心动机,不是要重新认识了吗?我想问的是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您推断说,做出这个指示的,不是毛,而是在毛的支持下由令一位大人物做的。这个人是谁?如此胆大包天、逆天行道的人,谁呀?您说,他肯能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难道,四人帮?如果是,怎么可能?到底怎么回事呀?急死我了,无论如何,您得给个明确的说法,对历史负责呀。第二,当时去北图读书的都是些社么人?这些人与十年后西单那堵墙下的人,有什么关联吗?第三,顽主也去北图读书?怎么可能?那还是顽主吗?我知道您去了,还在腰里揣着刀子,抢夺每天限量发放的那二百张阅览正。别的顽主呢?也有去的?谁?他们后来干什么呢?第四,后来为什么又停了?谁的指示呀?还有很多问题,怕您嫌繁,不说啦。
我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您不仅在这篇序文中说了,还在小说“天祭”中对北图开馆这个事件有详细描述。阮平津就是在北图门外被边亚军劫走的。四先生,无论如何,给个答复吧。您要是一惊(已经)回来了,不吭声,就那么潜着,就太不够意思啦。”

针对该问题,司衡树先生是如下回答的:
“西施先生(女士?)您好。您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感兴趣的,故而几十年来一直念念不忘,屡次提及。但念在我当时不过是一个未成年的“土顽”,如此重大的历史问题,特别是还涉及到决策层的政治隐秘,我怎么能知道,能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把一件历史事实公开说了出来,让那些有良知的历史工作者们去研究吧。能给个说法,当然更好。他们要是闭眼看不见,假装没这件事情,也就算了。玩历史,图的是进身,能理解。”
下面,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一、的确1967年,属于极左路线最猖獗、文化专制最严酷的冬天。北京图书馆突然重新对社会开放,并且所有图书(封资修甚至是黄色读本)不加甄别、限制,一律随意阅读,这件事情听起来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尽管真实的历史,是人民和英雄一起写的,每一笔,都是真真实实的浓墨重彩,并没有用隐形墨水。但是个别的人民也好,英雄也好,为了生存和野心,都有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痕迹”,像点“删除”一样地删除掉。
不过,如果对1967年的6月至1968年的春季,去北图看书的人,粗略地统计一下,至少有不下4万人次在北图看过书,这段历史是涂抹不掉的,我曾在网上公布过当年看书的索书单,我也在网上看见过,还有人在拍卖当年的索书单。
至于开馆一事,是哪一位大人物支持的,文革档案公开之年,才可见分晓。
二、王山有把藏刀,很漂亮,在北图里用它起过罐头。我们中午常和林建成、林曼丽兄妹一起将各自带来的“干粮”混搭着吃,当时的情境让人难忘。不知他们今日在何方?根据他们的出身,很可能改革开放后去了日本。
三、北图再次封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看书人中,撕书、撕页,撕图的人太多,防不胜防,都以为自己撕下的,将是万劫不复的唯一,不能不说其中有破罐破摔的成分、与你同归于尽的成分——人,到了万念俱灰的状态,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四、在北图茬架的场景、拍婆子的场景也有过,稍纵即逝,当时没当回事,也不太“著名”,就得过且过了。
最后只补充一句:目前专搞文GE历史的学者,比猴都机灵,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你是套不出话来的。我曾经有过跟你一样的困惑,知道求人难,所以才又回炉北师大,读了中国史专业课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03e6101014fpm.html#cmt_30079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09:11 , Processed in 0.0377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