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28|回复: 0

淮阳大事记:1960-1979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2-8 18: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1
1月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动员开展以反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为内容的民主补课运动。对犯有“五风”错误的干部进行集训、特训,错误地批判处理了一批干部。
4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实行劳力、土地、牲口、农具四固定。
9月27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胡耀邦来县视察工作。
11月省、县拨专款维修太昊陵。
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商丘专员公署,县归属之。
1962
1月11日至2月7日县委第一书记乔慕东参加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
2月对自1957年以来在整风、整社和民主补课中处理的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甄别复议,对处理错的部分同志予以平反。
3月6日大风6至8级,持续11个小时,刮毁小麦27?4万亩,倒塌房屋40875间。
4月6日县人委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分别为太昊陵、岳飞书《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石刻、建党纪念地、金龙桥、弦歌台、画卦台、思陵冢、双冢、九女冢、鲁台遗址、石牛台遗址、范丹寺、黉学院。
5月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全县下放干部、职工2500人,教师600人,加强农业第一线。
本年国民经济经过一系列调整,全县农业生产虽然遭到严重水灾,粮食总产量达到14368?5万公斤,较1961年增产4235万公斤。
1963
2月麻疹病流行11个区(镇)的31个公社84个村。县组织医疗队及时防治,制止了蔓延。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县委、县总工会、共青团县委、县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在全县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使建国后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得以继续发扬。
8月2至12日连降大雨,降水量312?6毫米。河道串流决口,县城出入乘船。9个区(镇)一片汪洋,116万亩秋作物大部绝收,倒塌房屋13万间,霉烂粮食300万公斤,灾民132519户,616912人。省定淮阳为特重灾区。县组织工作队,深入灾区,开展生产自救。省、县拨救济款205?3万元,发放布匹53万米、单衣4700万件、棉衣4?7万件、木材988立方米,贷款70万元,供应粮食750万公斤。
10月为更好地安排灾民生活,县组织干部分赴云南、贵州、广西、山东等14个省、自治区购买代食品1125万公斤,及时供应灾民。
11月29日至12月1日县召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李繁庶当选为县长。
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绥定、巩留、新源、乌苏、察布查尔等县移民205户,572人。
1964
春县以工代赈组织灾区群众拆除阻水工程,平毁串流沟,疏浚黑茨河、李贯河、西蔡河、朱集沟、七里河。
7月1日国家第二次人口普查,县总户数为160936户,总人口为697029人,其中男347750人,女349279人,农业人口673402人,非农业人口23627人。
12月4日县奉命组成“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工作分团,县委第一书记苏华任分团长,赴项城县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塔城、沙湾、乌苏县移民234户,831人。
1965
2月5至20日县委召开991人参加的三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文件中提出了运动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久,全县进行揭干部队伍中的“阶级斗争盖子”。
3月改12个区为人民公社,增设白楼、许湾、葛店、刘振屯四个公社。
5月16日国务院批准增设周口地区,县归属之。
6月县人民电影院建成。
7月11至14日召开中国共产党淮阳县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苏华为书记。
9月24日周口地区“四清”工作总团,率九个分团千余人进县,全面开展“四清”运动。
10月推广种植小麦优良品种“北京8号”30万亩,“白玉皮”40万亩。
1966
1月全县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同时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通知学习。
4月7日县人委与省民航管理局签订协议书,首次使用飞机撒药,防治小麦吸浆虫。
5月修铺漯(河)商(丘)公路淮阳至周口段三级渣油路面。
同月县委召开机关干部和城内中小学教师会议,动员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拉开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县委根据中共中央《5·16》通知精神,建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
8月淮阳中学、淮阳师范“红卫兵”组织建立。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太昊陵伏羲塑像被捣毁,墓被炸,殿宇兽头被砸,多数古迹惨遭破坏。并在全民中大搞所谓“三忠于”(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席、无限崇拜毛主席)活动。
10月县“红卫兵”赴京,大串联开始。群众性的战斗组织纷纷成立,揪斗“走资派”之风席卷全县。年底,多数党政机构瘫痪。
本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05?2万元,总支出668万元,超支262?8万元,创建国后财政赤字记录。
1967
1月22日“淮阳县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总部”成立,25日,召开大会,批判斗争县委主要领导。
红卫兵组织“豫东总部”在淮师召开万人大会,县委主要领导人被游街示众。
同月乙型脑膜炎流行,患者万人,死亡173人,因及时防治,迅速控制了蔓延。
2月“造反派”组织纷纷向各阶级领导夺权、夺印,加剧了混乱局面。中国人民解放军介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县人民武装部使党、政职权,全县实行“武装掌总”。
7月在“文攻武卫”口号下,“造反派”竞相制造自卫武器,后有武斗发生。
10月郑州所谓造反派组织“四二○战团”30余人,进入县人民武装部,企图抢夺枪支,于县广大群众的威力未得逞而去。
同月县公、检、法机关被砸烂,成立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
1968
1月15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苏华任主任。县革委统揽全县党、政、财、文等一切权力。
18日起县直各单位及各公社、镇革命委员会和“三结合”革命领导小组相继建立。
4月县革委创办《新淮阳报》,9月停刊。
5月县革委在太昊陵主办“毛泽东同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展览馆”,日接待群众万余人次。1977年停办。
7月许(昌)郸(城)窄轨铁路淮阳至太康段动工,于次年7月1日通车。
8月18日至31日县工人代表会、红卫兵代表会、贫下中农代表会同时召开,各自选举产生委员会。
8月起城镇知识青年分批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1980年,全县下放知识青年13批,5138人(含外地1064人)。后陆续返城,安排工作。
9月按照上级指示,县首批工农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淮阳师范、淮阳中学和淮阳一中,领导学校斗、批、改。农村派贫下中农代表进驻各中小学管理学校,夺了知识分子领导学校的权。
10月1日县工人阶级宣传队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节观礼,毛泽东接见并赠给芒果两个。
17日集中党员、干部2000多人,历时78天,进行整党、建党,“吐故纳新”,错误地处理了一部分党员,把一些不够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
11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侯振民、王庆余把农村学校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建议”,县积极响应,将1475名中、小学国家教师下放,外籍的回原籍,本县的到生产队接受再教育,使县教育事业受到重大损失。
12月国家冶金部和广播事业局在县农场开办“五七干校”,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马季等曾在此劳动锻炼(该校1975年停办)。
1969
1月全县掀起所谓的教育革命高潮,淮阳师范改为师范学院,淮阳中学改为“五七”学院。大队办初中、小学,公社办高中。为解决师资不足,吸收大量民师任教。
同月县革委根据《人民日报》刊登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将城镇居民8000多人下放农村。1979年后,经落实政策,陆续返回城镇。
3月县革委做出《关于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决定》,社(镇)建立广播放大站,当年,实现队队通广播。
4月农村普遍实行合作医疗,配备“赤脚医生”,社员免费就医,后停办。
8月许(昌)郸(城)地方窄轨铁路淮阳至郸城段动工兴建,1971年10月1日通车。
10月县组织民兵7000余人参加焦(作)枝(城)铁路工程会战。
周口地区在安岭公社李庄筹建电视差转台,1971年建成转播,1986年停播。

1970
2月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县先后集中干部、教师3000多人进行查挖,10月结束。批判伤害干部、教师甚多。
3月全县分批开展整党建党工作,至次年春结束。当时突击发展一批“造反派”入党,突击提拔一批“造反派”干部。
11月28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革命委员会在王店公社召开5000多人参加的现场会。
12月人民银行将1961年底以前农村社队四项贷款510万元全部豁免。
25至30日召开中国共产党淮阳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江振华当选为书记。
1971
2月县委召开三级扩干会议,与会1300人,历时20天,开展思想上的“反骄破满,转弯爬坡”。
5月县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积极分子1070名。
9月县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中提出的所谓两个估计,后成为束缚广大教师的精神枷锁。
1972
1月23至26日因雨凇灾害,境内电力、电话线路毁坏严重,供电、通话大部中断。
2月6至10日县委召开三级扩干会议,进行批林整风。
18日奉周口地区革委会命,将搬口公社西张楼、马庄、赵寨、郭埠口、陈滩五个生产队划归周口镇管辖。
3月开展丝虫病普查防治工作。乙型脑炎和钩端螺体病流行,省、地、县组织联合医疗队进行防治。
5月县化肥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合成氨1985吨。
6月撤销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小组,恢复县公安局和人民法院。
7月县建电业局、农机局。
1973
2月县委做出向鲁台公社党委书记杜恒荣学习的决定。《河南日报》两次登载杜恒荣先进事迹。
引进玉米优良品种“新单一号”,播种26万亩,玉米产量猛增。
春一中学生周平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女子400米第二名。
秋京广公路淮阳至太康段、商(丘)周(口)公路淮阳至柘城段铺修渣油路面,国家投资158万元。
11月淮(阳)新(站)干渠(号称豫东红旗渠)施工,组织民工1?5万人,共投资540万元,次年竣工。因违背自然规律,效益甚低,后被群众平掉。
中共周口地委在刘振屯公社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会议,参观该社翻淤压沙、植树造林。
县投资27万元,重建人民剧院。
本年,全县新打机井1761眼,机井总数达到8313眼,配套柴油机2974台、电动机2773台。
1974
1月批判所谓旧教育制度回潮,查挖淮阳的“马振扶事件”,使刚刚恢复的教学秩序再次被打乱。
2月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突出“批儒评法”,一批干部和群众遭诬陷。
4月16日河南省消防总队建立淮阳县中队,驻白楼。
8月漯(河)双(沟)公路淮阳至郸城段铺设渣油路面。
全县组织干部、民工5000人,参加修建周口贾鲁河节制闸工程。
9月县投资15万元,修建县城至刘振屯渣油公路。
11月县组织民工2?1万人疏浚老黑河35公里。
1975
1月13至18日城关镇造纸厂工人董玉勤(女)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4月开展所谓与私有制观念决裂的教育,一些正当的家庭副业和小手工业当做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
兴建淮(阳)周(口)窄轨铁路,1979年2月建成通车。
8月初由于西部山区连降特大暴雨,沙河、贾鲁河水位陡涨,县组织20万民工日夜护堤抢险,安全渡过汛期。
9月县委书记刘文秀出席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
县组织民工10余万人,疏浚开挖西蔡河、朱集沟、白楼渠等11条河渠,做土方563万立方米。
11月15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传达贯彻邓小平在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与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讨论了《淮阳县关于全党动员,苦战三年建成大寨县的规划》。后各方面工作经过整顿,全县经济形势大为好转。
26日增设曹河、窦门、黄路口三个人民公社。
1976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干群自动佩黑纱、戴白花沉痛哀悼。
2月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使全县好转的政治、经济形势,再次陷入混乱。
1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十周年,县成立游泳指挥部,组织数万人参加游泳比赛。
大连公社高中学生严治安、淮阳中学学生刘兰荣(女)在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分别荣获男子少年标枪第一名、女子400米第6名。
9月9日毛泽东逝世,城乡普设灵堂,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历史性胜利。
10月24日城、乡举行盛大集会游行,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历史性胜利。
12月县委第一书记赵国珍、书记刘文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977
5月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第二书记胡立教来县视察工作,并批款5万元维修太昊陵。
同月建二轻工业管理局、社队企业管理局。县投资18万元修建新站至鲁台渣油公路。
8月学校招生恢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制度。
9月20日上午10时50分武汉军区一架直升机,在飞往商丘途中失事,坠毁于黄路口公社小何大队。机上三人全部遇难。
10月城关镇古城宾馆大楼竣工。门厅六层、主楼五层,建筑面积4060平方米。
组织民工6万人疏浚西蔡河、新蔡河,总长47公里,完成土方402?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0?4万元。
1978
2月26日至3月5日董玉勤(女)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一次会议。
4月起连旱80余天,秋粮减产约3000万公斤。
6月县委信访办公室设立“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办公室”,对错划右派进行改正。到1979年底,改正错划右派1174人,因右倾受处分的247人,并恢复了工作。对受株连的家属子女作以适当安排。
7月开展财经纪律大检查与“一批双打”(批判“四人帮”,打击反革命分子,打击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对“文革”中严重违法乱纪者进行了处理。
9月创办教师进修学校。
全县以打井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有所发展,新打机井948眼,机井总数达到16256眼,其中柴油机配套7074眼,电动机配套3011眼。
1979
1月23日至2月21日两次遭受雨凇袭击,通讯、供电线路损坏严重,电话中断,工农业供电基本停止。3月8日再降雨凇,20多万亩小麦被凌抬。
23日县组织力量为长期劳动守法的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其子女改变成分。至次年2月,共摘帽6558人,改变成分37680人。
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对越(南)自卫反击战报告团来县报告英模事迹。
7月县建立农业区域规划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农业资源进行普查和区划,历时一年半,完成了计划项目,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秋全县连降大雨、暴雨,汛期降水量达641?8毫米,秋作物受灾面积94?4万亩,占总面积的76%。县成立救灾办公室,至次年春发放救济款128?5万元,供应救济粮食1505万公斤,为灾民捐衣服11255件、被褥272条。组织灾民生产自救,收入146万元。
10月省、地、县文物训练班对平粮台试掘,至次年,在此发掘出一座完整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距今4000多年,经考,系古宛丘城址。
11月县成立纠正冤假错案落实政策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到1980年2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59起冤假错案予平反昭雪。
12月县组织民工疏浚流沙河,并对何楼洼、倒栽槐洼进行重点除涝配套建设。
http://www.huaiyang.gov.cn/thread-3670-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6:24 , Processed in 0.024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