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参】
雷宗兴,李银苏,刘钟瑞,韩清,周雯,祝赫,杨卓琳,李佳艺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0级4班)
指导教师:侯晓燕宋淑英
【摘要】针对文革历史时期产生的左派、右派现象,以及对后代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了收集历史资料,小组人员分别采访了具有不同背景的5个文革当事人。并按照极左思维的传递和极右思维的产生与传递两个方面对搜集到的历史事例进行了分析。文革虽然结束了,但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而是对以后的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使社会更加健康地发展,需要人们时刻对文革进行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文革;历史事件;现代思维; 影响
0 引言
由于去年我们小组研究性学习的《百姓眼中的文革》一文,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好评,加之小组组长雷宗兴同学上学期的《被找回的家族记忆》获得了中学生全国历史写作大赛一等奖。于是这学期我们小组决定,继续进行历史方面的研究。但今年的研究更为深层次,不仅是研究一种现象,而是研究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
同去年形式基本相同。在寒假期间小组成员对家中经历过文革的老辈进行了采访,之后又进行了讨论及查阅资料,加上小组人员开会时对事例资料的讨论,最后成文。
1 采访记录
1.1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小组成员祝赫(左派历史)
我爷爷有三个兄弟,其中他的三弟弟,也就是我的三爷爷生于1960年,在他上高中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文化大革命。 我的老家地处沂蒙山区,什么经济文化肯定是相对滞后的。我三爷爷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在老家相当于现在研究生的待遇,过年用的对联全靠他来书写。中国爆发文革之后,三爷爷作为学生,再加上性情比较激进,被选为了红卫兵队长,成为老家第一批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卫兵。
回来后,他和他的同学更加激进,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给乡里的民众划分贫农,中农,富农,地主。之后富农和地主便被毫不留情的批斗,被斗成什么样也没有人敢管。因为在村民心中,红卫兵代表的是毛主席。乡里的斗争结束后,他们转战县里市里,政府的大门被他们一把火烧掉,这让他们看起来如同暴徒般。
我记得三爷爷说完这一段后轻轻摇了摇头。我想他应该也觉着那段时光太疯狂了吧。三爷爷现在是乡村小学的校长,他说那些日子可能是他一生最难忘的片段,但当时人人都被冲昏了头脑,所以那当时一定是个错误。"我要好好教书育人,偿还当时犯下的错误。"三爷爷在饭桌那头,轻轻地对我说。
1.2 听姥爷讲那过去的事情——小组成员李银苏(左派历史)
我姥爷今年74岁,在山东省威海市育黎镇龙角山村。
姥爷在1966年28岁,一二十年后任过一段村支书,带着村里群众修水库,给大家盖新房子。1966年毛主席写了第一张大字报,文化大革命开始。人民拥护毛主席,认为要是毛主席不斗,刘少奇邓小平就要夺权,要搞阶级斗争,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村里主要是反对旧思想,反的是旧社会、孔老二、三纲五常等等。
村里一群青年当红卫兵,“谁干头子啊,那就你干吧”,姥爷成了村里的红卫兵头子。
红卫兵成的造反分好多派,一个村一个名,姥爷村的叫“二二零”。二二零这个名字不知是谁先说起的,之后大家慢慢就叫这个名。其他派还有南京造反派……不同派系的造反派之间会吵架,因为“正的是走资派”“副的是走资派”样的问题两派人大吵。
每天组织红卫兵去别的村搞串联;乡镇开会,叫哪个派名字的会就哪个派的人去开。
每个系统的管自己系统的。比如教师系统老师斗老师,授课方式孔夫子、旧社会、三纲五常。有的老师认为别的老师教孔夫子那套,封建主义旧思想,就去斗那个老师,把他斗倒了。回头那个老师起来了认为斗他的那个老师不好,便反过来去斗他,再把斗他的老师斗倒。
当时造反派专权,当官的如村委书记、县委书记等等,叫他们就得立马去某地点被批斗。
“走资派”的家属特别是子女,基本都受了坏影响。
被批的,挺可怜挺惨的,有实在受不了自杀了的,但姥爷强调说,村子及附近村的没有一个是被打死的。
人们大多数是为了毛主席到处活动,也有一些人跟被批的人有仇的,打的时候就特别狠。有的甚至在被斗的人的脖颈上放大石头,“为了让他低头”;往脖颈上放大冰块扎(二声)他。
谈到斗人的情况的时候,姥爷的嗓门略微更大了。我问姥爷,假如你那个时候就当了村支书会怎么样,“那肯定三天两头被斗,见人都得点头哈腰的……”
我问姥爷对于毛主席的看法,姥爷说:“毛主席的总路线是对的,毛主席说了要文斗不要武斗,是下面实行的有问题。大家都拥护毛主席,害怕邓小平刘少奇夺权,害怕毛主席不干。村里被斗的人其实也拥护毛主席,但不给他们机会说。后期,被批倒的一般都平反了,有一个被斗下去的校长当回校长了,罢的官也基本都回去了。”
采访时我的姥爷嗓门也比以前大了,腰板也挺直,话语中带着激昂,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而我也内心久久激荡,不得平静,我只不过和他聊了一会便好像快被带动起来了,那他身边的人呢?那每一个这样的人身边的人呢?在这样文革式语言的熏陶下,又怎能逃离极左的思想?不但是过去,就是现在,人们的知识财富大大提高了,可灵魂跟上了吗?在这样个知识财富与思想文化脱节的时代,左的思想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一经激发便更为可怕……
1.3 侯晓燕老师家的故事
我的一个表妹,把想要结婚的消息告诉老人时,老人神色一变,拍案而起,厉声问道:“他是什么成分的?”全家一片肃然,都甚觉莫名其妙。老人这才悠悠说道:“咱可是贫民,他要是成分不好,是个地主,咱怎能让这种人进家门!”全家顿时石化。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在当今社会,文革思维犹然不绝。许多老人的思想没有改变,也正影响着后辈的言行与生活。
1.4 自己寻找那过去的故事——小组组长雷宗兴(右派历史)
我外高祖父为山农大校长,市长秘书,县长,还作为代表编过宪法。这样一个在当时还算显赫的一个家族,却在建国后一场场运动中破败一空,郭葆琳长子郭宪聪留日回国,本可为中国农业做出巨大贡献,却在文革时被批为历史反革命,臭老九,崇洋媚外,一直深受迫害,死后才得以平反;二子郭宪敏在平反时便因情绪激动而脑溢血而死;三子郭宪达空怀技术,却久久不得重用。在我写那篇文章时(《被找回的家族记忆》),受到重重困难,很大程度上便来自于长辈的阻拦。在长辈们看来,我的文章一是会让老人内心痛苦,二是没有任何现实价值,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便是担心我会有危险,担心在下一次“革命”中我会像祖辈们受到打击,每天电话不断,劝我放弃。我告诉他们不用担心,却也不起作用。在真相大白之后,郭宪达却泪流满面的说:“又有何用?又有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文革的打击何止一朝?这些让郭家人至今心有余悸,并且他们这种胆小怕事的心理正通过语言、行为,一代代传下去。这不但会对儿女有影响,身边的人也会被这种心理感染,时间长了,便成为了一种思维方式。
1.5 姥爷过去的故事——小组成员刘钟瑞(右派历史)
我的姥爷叫谢希远,原名刘存善,庆云县魏家洼村人,生于1914年,14岁时,他到庆云电话局当学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抗日救国军,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四区区长。当时,四区环境恶劣,日军在任家安了据点,伪顽势力猖獗,他深入发动群众,逐渐打开了四区的抗日局面。1940年秋,谢希远在清河经过短期训练,回县担任了敌军工作站站长。庆云县的敌工工作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赞许。老爷之后又为党为国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最终,姥爷1978年3月1日病逝于济南。
由于我姥爷长期做敌伪工作,在文革时期,被“打”为了“叛徒”,所以被打压。在这段时期,他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摧残。在这十年浩劫中,我的姥爷被“整”了八年之久,之后才被平反。因在这八年的“打压”过程中,患了骨髓癌,最终于1978年逝世与济南。
本来这些事情我也不知道,但通过此活动我了解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家里人提起这些事不住地摇头,他为我们国家献出这么多,却……,唉……。
的确,当时敌后工作相当惊险,一不留意,便成刀下亡魂。可是他虽然成功地躲开了敌人的枪口,却死于自己人的压迫,真是令人感慨。
2我的分析
我们小组把文革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
2.1极左思维的传递
极左思维是文革的主旋律,也是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一种思想,我们看到在刚才的两份采访中写到,第一份的采访写到李银苏的姥爷在文革之后,还是认为毛泽东的发动的文革是对的,这种思想也是最为常见的,别忘了大多数家庭在当时是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呀;他们有的人认识到了错误,如第一篇祝赫采访资料,但他们面对这些问题往往选择逃避。
更多人还是老路子,有一次去医院看病人,听到了一段对话
老头:“怎么这么贵啊,唉,要是毛主席还在,要是在文革那时候,就有人管我了。”
医生笑道:“要是在那时候,您老人家还能有机会看病?我们这些医生早被关起来了。”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特别是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们,他们其中很多人在当时是都是愤青,容易冲动,充当打手,而他们早再把这些当做信仰,信仰是难以彻底清除的,而这些早已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融入他们的语言行为当中,而他们的这种语言行为不会单单对他们造成影响,而对于他们的后代,对于他们身边的人都会有影响。如语言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种理论叫“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大意是人的语言会对思维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它是说,如果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相成的,语言就可能对思维产生影响。因为理论思维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一种语言模式使用久了,当然就会对思维产生影响。这也不难理解极左思维的传递的原因了。首先便是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再者就是一些书籍,影视作品,娱乐节目,里都带有这种的激进的文字。其特点为为以下几点(后面是范例)
①违背条件原则的言语行为;(可以类比套话,官话)
“你们今后一律不许给那些资产阶级狗崽子、流氓、阿飞、小瘪三们理怪模样、妖里妖气的头发,什么无缝青年式、青年波浪式、螺旋宝塔式、鸭子屁股式……(以下略去约100 字)
②违背诚意原则的言语行为。(一般是被逼的)
“到现在,我仍然承认我所检讨的全部内容,并且再次肯定我对中央的保证,永不翻案。”(给毛泽东的信,一九七二年八月三日)
③违背文化对应原则(违背文化传统,也就是中国人不说符合中国人思维的话)
“关于阶级路线的问题,你们来一百人,我一个也能对付!(掌声)老实告诉你,我们的根子硬,我们的根子在哪?(群众:毛主席!)你看,这还怕什么?(大笑,热烈鼓掌)有人说共青团要打烂,连党也算上,该砸烂的就砸烂(掌声)。连这个学校我看都得砸烂!(热烈鼓掌)有人跟我讲什么黑格尔,费尔巴哈,我不懂那一套,我只知道毛泽东!(热烈鼓掌)
④违背平和原则
“我们什么也不怕!这个反我们造定了。不反到底,死不瞑目!谁他妈的敢反“自来红”就让他尝尝我们“自来红”的厉害!
⑤违背准确原则 (说着不符合逻辑的话,觉着很正常)
“当代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是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当震撼世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即将以雷霆万钧之力从东方兴起的前一刻,毛主席以他气吞山河的无产阶级伟大胸怀向世界宣告… ”
·资料一
我爸是李刚 新闻(来自西安晚报)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在事情发生后的早上,我在公交车上便听到一首首唱着我爸是李刚的歌曲,听起来是很振奋人心,让我对李启铭深恶痛绝,但想了想,在舆论暴力如此之强的今天,不免提出疑问,这会不会又是一场闹剧呢?经过查资料,发现能确定的事情是这样的,李启铭醉酒驾车撞上两名女生,在马路上玩轮滑的重伤,后抢救无效死亡,李启铭逃逸未遂,被拦截,后对保安小声了些表明身份的话,但当时语境并非如此,没有说“有本事你们告去”这句话,(旁观者口述),很多细节无从考证,而我爸是李刚的后被演绎为网上及新闻版本。本来就是个车祸,可经过了一个个人的演绎,竟闹得满城风雨,人们没有冷静的分析,便擅发言论,跟风形式,一味仇视权贵,他们做的不对自有法来惩治,而我们常常是被蒙蔽的,在真相大白之前,千万别当一个比李启铭更残忍更嚣张的一个网络暴民。
而这些思想了来源,与文革不无关系,首先改编者可能只图一时痛快,巧变语境,语境一下子变得狂傲无比,违背平和原则,违背文化对应原则。我们可以有一个点出发,在一个小县城里,一文革时期的青年,热血沸腾的跟着毛主席干起来革命,结果最后一团糟,但对在革命中那种高度纯化的文革式精神产生信仰,把文革的思维带到了行为语言中,人到中年没法也不想在进行教育了,思想还停留在那个阶段,而外界环境变了,改革开放后,没有了高度纯化的思想,有了棘手的社会问题,加上文化不高,无法适应新社会,只有无限怀念吃大锅饭的日子,这便成了思维方式,而他通过语言行为感染着身边的人,接着有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或多或少带点革命味,在其父的强烈思想感染下在上学前便有了一些思维定势,这些思维方式又通过它继续传下去,听起来有点邪乎,但当这不是一个人时,便合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用语言行为去感染,相互尤其在些小县城,清醒的人本占少数,”熏陶”一会也红的发紫了。这些带有极左思维一遗风的人,在面对人行为道德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出现问题时,便把他打到,全社会集结起来闹“革命”,用舆论的暴力“批斗”这些人。
(评析是依据三联周刊的调查而发的感想)
·资料二
史上最毒后妈
2007年7月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帖子,“天理何在?六岁小女孩被后母打得在医院狂吐血,流了一地,六块脊椎被打断。亲生父亲却称是孩子自己摔的,家属报警后,事件在进一步调查中,犯罪嫌疑人仍未落网。”愤怒的网友纷纷指责“这样的后妈简直禽兽不如”,“她父亲也不是个善类”等,还有网友发出网络通缉令来通缉恶毒后妈。很多网友抑制不住自己的气愤,“要发网上通缉令,让这个后妈不能出门!怒斥丁香小慧的继母是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帖子源源不断。而记者采访时,小慧的后妈跪地喊冤。此后,官方也澄清:小慧并非继母所伤。而最终此事件被曝光是治不起病的人为炒作。
这又是一个群众被利用的例子,反映了国人对新闻资料,网络缺乏质疑,一味地相信,没有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客观的分析,非要以一种激进的网络暴力的手段处理问题,这不但是一种极左的思想表现,并且会因此感染更多的人,造成社会道德危机,其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危害本身,由此构成二次伤害。而最为担心的并不是无目的的网络暴民,最可怕的是其幕后有人策划,利用了广大青年群众的狂热心理,去完成他私人的目的,这还算是个小事,要借着某话题精心策划,借助青年们一定的盲目性,与狂热的心理,搞破坏国家稳定和谐的事,后果便是可怕的了。
2.2极右思维的产生与传递
这种案例虽不占大多数,但也是文革引起的一大问题,同样可以用上面的逻辑思考一下,一个文革中常常受到迫害的人,他的心理又会是怎样的呢?敏感,间歇的恐惧,行为的举足无措,对政治革新的漠然等等这样,这些心理虽受到迫害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对于那些受害极其严重的,我相信他们对文革会非常敏感,比如雷宗兴的采访中受到重重困难,老人对这些东西极其忌讳,但更为严重的,根据心理学原理,他们的大脑甚至会选择性遗忘,当然这种案例并不多见,最为常见的便是对政治生活的漠视,如果他们在当了官,便成为了有名的官员无作为状态了,这样的人的确实属少数,但他们的经历却在流传,他们的言行会影响身边的人,这样社会无作为风气便渐与盛行,其势其为可怕。有如下事例。
·资料三
海南打砸事件
由于学生打架让学生受伤,村民再也忍不住对政府的不满,很长时间政府管理较差,一直处于无作为状态,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323 325事件,下午5时许,该学生家长纠集亲朋好友20余人到感城镇政府上访,要求镇政府处理此事。晚7时30分,聚集感城村村民达数百人,其中有人开始打砸镇政府办公大楼并纵火。这些人又冲到镇政府大院对面的感城边防派出所,对该所打、砸、烧。
随后,情绪激动的感城村村民们迅速向感恩河桥头聚集,打砸烧宝上村地界的宾馆“宝珠楼”部分客房及设备。宝上村村民担心感城村村民入村,也在桥北集中了数百村民。两村村民在对峙过程中为方便打架,还破坏当地电力,他们向变电器投掷钢管,导致变电器短路停电。
据东方市政府初步评估,在当晚的群体事件中,财物损失100多万元。
25日12时,宝上村几十名村民拦住过路的一辆由感城村村民驾驶的大卡车,当场追砍司机并焚烧大卡车。此举激怒了感城村村民,他们集合起上千人,拿起自制的汽油弹和各种器械,冲入宝上村口,与集合在此的1000余名宝上村村民发生激烈冲突,冲突双方12时50分被防暴警察驱离。该次冲突造成两村村民1死6伤。
虽然是冲突对立双方,但感城村和宝上村的群众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时却惊人地相似。他们认为,当地政府和派出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麻木不仁,镇政府、边防派出所就成为“3·23”事件中群众发泄不满的对象;镇村两级组织和派出所一些干部、干警或贪污堕落,或为当地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在群众中失去了公信力、影响力,难以说服劝阻群众。
总结文革,可以想象一下,文革时多少为新中国发展而奋斗的的仁人志士,却在派系斗争中受到打击,而有很多什么也不做,只会喊口号的高度纯化分子获利,这不能不使人心寒。他们会觉着干再多也不是自己的,倒是干得少没人管,实为可悲。
3小组结论
通过上面的采访事例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文革结束30多年了,但是文革中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方式仍然对我们当代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其深入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回顾历史,面向未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胡锦涛同志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强调了文化对于民族的影响,习近平同志又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中写到当年邓小平在文革时对不良文风的打击,努力倡导开短会,将短话,讲实话,讲新话的的方针,这说明我们的党对我们的民族文化非常的重视我认为要想成功地让中国长期稳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文化大繁荣,便要首先根除文革的思维方式,有的是左的思维的传递,导致人们不做实事,只讲大话空话,严重了会导致“多数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所以我们认为根除文革思维的开端便是真正认识文革。德国原是法西斯大国,给犹太人带来了灾难,但他们肯于认错,在道路上都设有绊脚石,让人们时时刻刻不忘国耻辱,我相信德国不会在这样了,这不但需要国家的努力,还需要我们这些学生的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社会注意优良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金立鑫. “文革”语言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书屋,2001年第03期
【2】航亿苇. 要高度警惕“文革”思维死灰复燃,
http://www.lawtime.cn/news/fzsp/20110509/81657.html
【3】李水山. 树立现代公民意识,远离文革思维和行为方式,
http://awww.chinaelections.org/
http://www.fuzhong.sd.cn/2012/0316/137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