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67|回复: 7

海上旧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3-2-21 0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的上海,也有几许喧闹,也有几许繁华,但蜗居郊县,却有几分乡野的清丽,和田
园的宁静。不知道这算不算风水宝地,反正河汊缭绕,村落点点,朝闻鸡犬之声,暮睹
收工的农人。坟头上的袅袅青烟,和地平线上无声地划过的蓬帆,是今天生活在同一片
土地上忙碌的人们梦中都不会出现的景致。

这里当年应该算是近郊了,但郊就是郊,到市区是叫到“上海”。记得小时候,从“上
海”回家,公共汽车到“城乡结合部”就没有了,后面的路要坐在自行车的后面。当然
啦,这是“正规”的载人自行车,书包架上安一块木板,坐着稍微舒服一点点。但一路
颠颠地回家,倒也别有乐趣。我是乐此不疲,但父母要考虑囊中羞涩的问题,常常乐趣
问题就是次要的,一家三口(那时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年代,计划生育听都没听
说过,父母怎么就那么有远见呢?)就坐11路回家啦。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我小,可
以耍赖,这样老爸老妈就受苦了。后来公交延伸过来了,只要走40分钟就可以到车站了
。公交真正通道家门口,那是20年后的事情。

从小就喜欢汽车,什么汽车都喜欢,爱屋及乌,连过路一辆拖拉机也能使我兴奋半天。
喜欢闻汽油、柴油味,更喜欢柴油味。要是有机会坐汽车(也就是公共汽车或单位里的
大卡车啦),那更是兴奋莫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公共汽车是资产阶级的东西,革命群
众“喜爱”坐大卡车,于是公共汽车被带帆布篷的大解放代替。上下车爬上爬下的,大
人悄悄地抱怨几句,可我开心得很。还可以挤到前面去,从驾驶室后背的小玻璃窗里,
开司机开车。或者踮起脚,把车篷前面的帆布“窗”打开,吹着风,看着景,哇,那个
爽啊。不过好景一般都不长,后面的人不喜欢风(要不小资怎么就该好好改造呢?),
开不了多久就得关上。后来就乱了,有时是捷克的柴油公共汽车,开起来“突突”的,
浑身打颤,换档是一根长长的大铁拐;有时是国军手里缴获过来的老雪佛莱卡车,发动
机声音“呜呜”的,像细声细气的哭泣。还是喜欢解放。不过最喜欢的是用国产黄河底
盘的柴油公共汽车,听着就有劲。后来“复课闹革命”、“抓革命、促生产”了,原来
的正规公共汽车又回来了,我还失望了好一阵,那大卡车多好玩啊。老爸有时喜欢逗我
,公共汽车开过来了,但还在老远,他跑到路中间去,假装要被汽车压死了,我在路边
急得跳脚:“爸爸爸爸,你快回来呀”,又不敢过去拉。想想老爸也挺可气的,现在该
怎么治治他呢?

单位里的汽车队是我最喜欢泡的地方。那年头,汽车队是不同凡响之地,小孩不要说进
去玩,远远地看都要遭到呵斥,大概怕我们受到阶级敌人的利用,加害革命干部吧。小
车队里有仰首蹬腿的伏尔加,有贴木车身的老克莱斯勒,最惊讶的是有一辆乌黑油亮的
奔驰190,就是老上海模仿的那种,最不起眼的是一辆灰色的华沙。但这辆华沙的出勤率
最高,不知道是因为它可靠,还是中国人“差东西先尽着用”的老习惯。小时候不算顽
皮,但在小孩追逐嬉闹的时候,还是把腿骨折断了。说来惭愧,急转弯,人转过来了,
脚别住了,没有转过来,咔嚓,胫腓骨旋转性双骨折,还好没错位。保健科的女医生一
定要东按西按,确认位置后才肯拍片。其实骨折是肯定的啦,也就是为了能用小一号的
片子,所以一定要精确定位,节约嘛。结果“坏事变好事”,要送“上海”的华山医院
,考虑到挤公共汽车太不方便,就让小车队出车(送急诊是小车队容许的特例),坐华
沙,把我美得呀,腿也不疼了,车里这里摸摸,车外那里瞧瞧,跟一脸威严的司机套套
近乎,小心翼翼地拨开窗上的白纱看看外面。那年头小车窗上都挂白纱窗帘,大概是怕
阶级敌人把车里的革命干部看得太清楚了,好暗杀什么的。心里恨不得多摔几个骨折,
好再坐坐轿车。“活思想”刚一露头,就被老妈一顿臭骂。不过一年后还是又骨折了一
回,同一条腿,又捞到一次坐轿车的机会。不过这次不是故意的,打球玩酷,脚踩在皮
球上,球的气不足,又是旋转性骨折。以后老实了,玩游泳,总不成让水把骨头给折了
吧?还真没有再断过。

其实最早坐汽车还不是这一次。那时西郊公园门外是上海唯一有出租汽车的地方,别的
地方都要到出租汽车站预定,这里只要排队,排上就得。那时人们经济不宽裕,叫出租
是超豪华的事,结婚叫车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所以坐出租的人很少。西郊公园外的
出租是所谓微型汽车,现在想来应该是二冲程发动机,声音“嘣嘣”的。两门,后座的
人要把前座翻下来,爬过去。说它微型还真微型,大概只有老奥斯丁迷你的3/4大。老外
公在那年代算是高收入的了,为了宠小外孙一回,也发过豪兴,叫过一回微型,祖孙三
代挤进去,其乐融融。颠得很,声音和油味都大,但没人在乎。上海实在没有什么地方
好玩,很多仅有的地方还因为封资修给关了(像城隍庙、豫园),所以后来西郊公园的
游人越来越多,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常可以达到十万,等公共汽车的长龙简直恐怖,所以
偶尔也咬咬牙叫出租,不过这时微型汽车已经改成带帆布蓬的三轮车了。但我不在乎,
只要有轮子、带响的,都成。发动机好像是和轻骑一样的,声音尖利;不用方向盘,而
是摩托车一样的把手。人们常叫它“乌龟壳”或“蹦蹦车”。

http://www.longdang.org/bbs/view ... 6amp%3Btypeid%3D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在郊县,单位里幼儿园还是有的,我们这些小把戏不能在野地里瞎疯,还是要到幼
儿园里去看《收租院》,唱“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还
是要边跳边唱“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幼儿园的条件在那时应该算不错
的,一座两层楼的红砖房,连着一长条青砖平房。房前有一大片草地,边上是一溜高大
的冬青和松树,树后是一条小河。那时好像对小孩掉到河里也不那么担心,也没什么人
掉到河里。我们有时候顽皮,跑到树后,老师看见了,呵斥两声,也没有太大不了的。
草地上最好玩的是攀登架,横着爬竖着爬,正着爬倒着爬,可以爬出很多花样。我不大
喜欢跷跷板,滑滑梯也兴趣一般。草地前面是围墙。也就是小指粗的涂柏油的细竹竿交
叉起来编出来的,真正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孩子都可以把竹竿抽出来,抽掉几根,一
个洞就出来了,可以钻进钻出。不过那年头君子多,没人抽竹竿。

幼儿园每天要睡午觉,这是每天最痛苦的时光。为什么要睡午觉呢?睡不着啊。于是瞪
着眼,看空中飞来飞去的苍蝇,或飘飘忽忽的灰尘。有时老师连瞪着眼不作声也不让,
那就只好使劲闭着眼,看眼皮里面的红红绿绿的“虚空世界”。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放学前,小朋友可以到草地上只有活动,等父母来接。平时玩攀登
架、滑滑梯、跷跷板,老师在一旁看着,要排好队,也不能随心所欲胡乱玩出花样。放
学了,爱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老师在旁边,也就是笑咪咪地看着,并不管你。那时候
没有现在动不动就打官司的坏习惯,老师不用太担心万一小孩摔一下会如何如何,小孩
也比现在皮实一点,摔一下也就摔一下了,学解放军,不哭不哭,也就完事了。妈妈有
时会带一根棒冰,雪糕就比较少了,特别优待的时候会带一根紫雪糕,就是白雪糕外面
包一层巧克力的那种,那是非常稀罕的,高级得昏过去了,我也会快乐得昏过去了。更
多时候是什么也没有,只有妈妈的笑脸(或苦脸,要看那天单位里上班的情况了)。但
小孩子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好事情记得贼牢,所以每天等的时候总有盼头。

住在单位大院里有一个不好,从襁褓到老死都是眼对眼,肘抵肘,一点隐私也没有。几
十年过去了,走在路上,正陪着现任大小领导指点当年的革命疆场呢,就听到一声惊呼
:“哟,那不是什么什么吗?这么大了!哇,小孩也这么大啦!那年你在班里(此处删
去五十二字),我还没有告诉你妈妈哪”。这不,遇上当年的幼儿园老师了,苦心塑造
的高大光辉形象一下子就灰飞烟灭了,羞愧得我无地自容,还只好陪笑脸打哈哈,逃都
不敢逃。苦啊!

到大班了,很自豪,我们是最大的了嘛。幼儿园里来了新玩具,有用螺丝紧固的装配式
铁皮玩具,可以自己拼装汽车、吊车什么的,还有塑料的打针筒和听诊器。但这时。竹
篱笆外开始看到带高帽子游街的了,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新玩具手里还没有攥热,
就不得不一步三回头地放弃:要上小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了。那是一个充满了激情、悲哀和荒唐的年代。上海相对平静,所以小学的时光如
死水微澜,没有激情,没有悲哀,但不乏荒唐。细想起来,说没有悲哀是不对的。周围
纵横的河汊成了失去活下去的勇气的不幸人们的理想去处。第一次看到死人是在大院的
大门前不远。跟着嚷嚷着“看死人去喽”的小孩跑过田埂,看到一个中年女子的尸体,
已经捞上来了,横陈河边,衣服还是湿漉漉的,躯体有点浮肿,肤色泛出青灰,那是死
亡的颜色,看了不寒而栗。周围的喧闹退隐了,死亡像一种沉重的空气,笼罩着你,渗
进你的肺腑,沉坐在你的丹田,带来心底的恐惧。很多年我都不敢到那片河塘去玩。

既然在郊区,小学就是附近的农村小学。学校不大,才三四百学生,家属院里的子弟兵
、附近镇上的孩子和农村小孩都在一起上学。人还小,加上那年头大家都要和工农打成
一片,没有觉得有什么差别。一直要到中学后期,“人以群分”才有点显现。

小学像一个大四合院,四条粉墙黛瓦的平房,围着一个土操场,南房前面还有一个同样
没有草的前操场。说是粉墙黛瓦,那粉墙脏兮兮的,黛瓦也有残破不全。不知道什么黄
道吉日,会把墙用石灰水刷一下,那就精神很多了。不过精神不了几天,因为各种各样
的标语、毛主席语录、宣传画又上去了,粉墙又变成花墙。地上是青砖的,总是潮兮兮
的。教室不大,前面一扇小门,一扇窗,后面再一扇窗。大白天开灯那是不可能的,所
以教室里总是暗暗的。后来扩建了,在前操场边建了一座两层楼的教室,那是很高级的
,哪个班在那里上课,胸膛可是挺得高高的。旧平房是砖木结构,几根虎口粗的木梁柱
,一道砖,根本不结实,楞小子一撞就能把墙撞塌了。拆旧平房盖新楼时,把木柱一敲
,墙就稀里哗啦地倒了。那是第一次看到房子倒了,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房子,那么容易
就倒了,小小的心灵里咯噔一下,好象悟到什么道理。不过这道理五分钟后就挥发了,
直到现在才重新想起来。

文革了,“教育要革命”,考试不考了,“抄一遍也是好的” ,毛主席说的。毛主席真
体谅我们小学生。后来又要“复课闹革命”了,又要考试了。后来又是黄帅,又是张铁
生。反正读书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直到有一天,又要考试了,而且我的算术只靠了67分
,还连着两次。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大小测验,开始只有期末,后来算有期中了,但也
仅此而已,没有小测验这一说。所以两个学期67分,老妈急了。急也没有用,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天,上三角恒等式,突然发现数学原来可以这么优美,这么讲道理,才突然
开窍。从此数学开始有长进了,到加拿大后竟然可以“掼掼”洋鬼子。那位女老师,我
现在还记得,人不高,很精神,说话轻轻的,但很快。我们毕业后不久,正好拨乱反正
,她也不久后离开了。现在她该退休了吧?相信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经她开窍的傻小子,
正在遥远的地方感谢她,祝福她。

小学四年级开始,我们也有英文课了。这在当时大概是十分超前的。第一课的内容是Lon
g live Chairman Mao,第二课是A long long life to Chairman Mao。老师说第一句是
毛主席万岁,这大概是没错的。这第二句,老师说是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意思。哪天
去问问加拿大的老表们,到底有没有这么说的。这两句差不多学了一个学期。以后还学
过什么Hands up,正好是备战备荒的年代,要学着点,有备无患,万一美帝国主义要向
我投降呢?ccheree.com http://www.cchere.net/topic/349542/

革命了,学校这个无产阶级的教育阵地再也不能让资产阶级老爷们把持了。工宣队进驻
了城市里的学校,条件好的还有军宣队进驻,郊区的学校嘛,只好将就贫宣队吧。上海
近郊贫农很少,只好由下中农将就。好在对付我们这些臭小资的子女,他们的级别足够
了。至于农村子女,那就顾不上了,跟着一块受再教育。其实我们教育都没怎么受,受
的什么再教育呢?

贫宣队对我们这些臭小资的子女特别关照,经常教导我们不要有小资习气,可我们连小
资什么样也没有见过。但这无关紧要,贫宣队还是一定要把我们教育好,有事没事就把
我们揪到办公室去,放学后更是要“关夜学”,要我们好好思考。我们连要思考什么都
不明白,反正不管了,思考就是了。经常过了不知道多少时候,贫宣队的“老师”渡着
方步来到面前,问我们思考得怎么样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也大手一挥,回去
吧,明天再接着思考。

既然毛主席说了,那教育总是要革命的。到底怎么革命,谁也不清楚。学校里大字报总
是要写的,写什么呢?抄报纸。本来字就写得臭,还好写大字报把毛笔字练到相对不臭
的地步,这也算是文革的一大功劳。光写大字报是不够的,教育要深入革命,要触及灵
魂。我们这些小赤佬,灵魂里面空空如也,触及灵魂是真正的捣浆糊,所以只有老师出
花头了。语文老师看我写作文还算通顺,就叫我当小老师,上语文课。她帮我从头到尾
准备好,我上台当小木偶,也当过几回。

这时候,课程从语文、算术、政治开始扩充了。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太小资了,改成
工基、农基。牛顿定律、氧化还原反应不学了,学柴油机、农药和种子。我到现在也搞
不清细胞核、细胞壁和细胞的其他什么劳什子;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那电子不老实呆着
,乱跑什么?

小学快毕业时,贫宣队决定“我们也要有一个中学”,于是小学附设中学,正式冠名“x
x小学附属中学”。这大概是荒唐年代的荒唐事之一。凑巧附近有一所大学,我们就戏称
它为“xx中学附属大学”。

中学了,教育继续革命,不分初高中,只有中一到中四。毛主席说了,“书越读越蠢”
,十年够了,多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外面的世界还在继续革命,备战备荒,批林批孔,
批宋江,反回潮,运动一个接一个,我们反正跟着挥小旗,喊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口号。
秋季班转春季班,初高中转四年制中学,九年半后我们就被打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里是没有体育课的。劳动人民成天劳动,非劳动人民应该成天劳动,所以不需要体
育的。中学了,不知道哪一级领导想起来,毛主席也说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
体质”,所以我们也有体育课了。于是,土操场上支起了篮球架,照例是没有网的,只
有空篮筐。不过这没有关系,给我们一个橡皮球,照样高高兴兴地玩起来。偶尔可以得
到一个皮篮球,那是很高级的待遇,要受宠若惊的。我的篮球水平很臭(其实什么球的
水平都很臭),让我带球突破,拍着拍着,人跑了,球没了。但我有两个绝招:我会断
球,中投还有点准头。有一段时间我也不知怎么的,断球简直断神了,五尺之内,没有
断不到的,可惜断到了手,下面就没招了,一运球准丢,一传球准飞,所以还是白搭。
一投篮,呵,刚被断球的大老正怒火冲天呢,连人带球一个大盖帽,我就惨了。但是中
投准还是有点用的,至少可以帮同伴把对手拉出来,要是不看住我,不用突破就进球了
。不过我的带球突破的水平尽管臭,基本动作还是记住了。球场上没用到,挤公共汽车
派用场了,要用肩和肘拨开防守的人墙,然后乘虚而入,一气呵成。当然啦,公共汽车
上的动作要雅观一点,不要太穷凶极恶,但道理是一样的。打篮球练脚步,还有一个功
用:在公共汽车两脚成45度站立,不用扶把手,照样不会东倒西歪。青春年少,要装酷
,这是基本功之一。

不过自己打篮球没有看别人打篮球有劲。这别人,不是随便什么人,是中学的女篮。一
帮大女生,球是打得没什么好看的,好看的是人。穿上蓝的“线衫、线裤”(那时上海
人对运动衣裤的称呼),这在那个年代是最贴身、最性感的服装了。一个个身材惹火美
少女,在球场上蹦来蹦去,娇喘嘘嘘,波浪翻滚,把我们看得心潮激荡,暗呼过瘾。够
流氓吧。这里面就有后来和某院士唱出一场有声有色的活剧的那位。

老打篮球也不是个事,要换花样。踢足球吧。好在大院里有现成的足球场。照例没网,
所以射门是一件很为难的事。射狠了,进球了,要跑老远到后面去拣球。射轻了,又没
劲。我根本没耐力,麻秆腿也不是踢足球的料,足球玩玩也就不玩了。不过看足球还是
很起劲的。文革后最初的留学生是两个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一个叫杨尼,另一个名字叫
不出来了,好像是什么部长的儿子,很帅,有点苍白,但很少话,总是有点忧郁,现在
想起来应该是讨女孩喜欢的类型,但我们是男孩呀,所以还是喜欢杨尼。杨尼开朗,中
国话说得好,喜欢踢足球,个子矮壮,跑不死的,脚法也好,是主力。华纺才是上海高
校的足球重点,但有杨尼在,华纺算是碰上死对头了。每次比赛,我们这些子弟兵比工
农兵大学生还起劲,杨尼也不负我望,常常一脚定音。

那年头没什么电影看,庄则栋率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墨西哥的纪录片,是我
们看外面世界的钥匙眼。光怪陆离的外国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感情和看火星人差不多。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还有那文革年代唯一不是高大响的音乐,但那外国女人怎么头发
像金黄的大花菜(上海人叫菜花)一样?看来打乒乓球有出息,换乒乓球吧。架起一块
大木板,两块砖,一根细竹杆,场子就有了。练球更简单了,家里对着墙打。家里地方
小,只有大床边的墙是完整的,没有遮挡,那就是它了。结果把墙上的石灰打下来好多
,还有墙角的蜘蛛网,掉在床上,被老妈一顿臭骂。有时球从床边和墙的缝中掉到下面
去了。床底下堆满了老爸的书,找乒乓球把他的书搞得一塌糊涂,又被老爸一顿臭骂。
唉,当李富荣第二真难哪。用竹杆当球网,有时球是从竹杆上面过去的还是下面过去的
,双方可以争个不亦乐乎。翻网球就特别了,真球网的翻网球是在网顶上停顿一下,再
翻过去,轻轻地落下来;竹竿上就不对了,那是“梆”地一下弹起来。到底是往上弹、
往前弹还是往回弹,要看球打到竹杆的部位了。所以很长时间,我们没有翻网球的概念
,到用真球网时,看到翻网球,大家都口瞪目呆,不知道乒乓球还可以这样跑。用竹杆
当球网,最牛的时候,一板子抽杀过去,可以把竹杆打落了。要是这正好是决定性的一
分,就有得热闹了,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全扔到爪哇国去了。乒乓拍也简单,正
胶拍多,因为便宜,反胶拍很稀罕了。横板基本没有,一面贴胶已经够高级了,还要两
面?更多的时候,什么胶也没有,光板。光板打球也有光板的味道。削球、搓球就免了
,推挡吧。但那抽球,飘飘忽忽的,捉摸不定。中国队着实应该找我们取取经,这又快
又飘的形意球肯定可以把瓦尔德内尔气疯了。

夏天了,打球太热,游泳吧。当然啦,游泳不光强身,还养眼。有时分不清哪个更重要
了。呵呵,其实还是分得清的,但是就是不说,打死也不说,嘿嘿。大院里的老游泳池
在现在新图书馆的地方。有一个小伙伴是少体校学游泳的,游泳动作十分漂亮,我们就
缠着他教动作,什么大臂小臂夹角要120度啦,空中移臂要肩膀带动手臂啦,打腿要大腿
带动小腿啦,身体可以滚动但不能扭动啦,一板一眼的,煞有介事。过不多久,池子就
是我们的了,别人只有看着我们打出一道道白花花的浪迹的份。游泳是按时间的。为了
节约时间,可以早早跳进水里,更重要的是要可以从容地检阅袅袅婷婷地出来、顾盼若
干周才徐徐入水的女孩子,我们在家里就早早穿好了游泳裤,游泳池大门一开,买了票
就往里冲。出来的时候,则满满地享受冲淋凉水的快乐,听着隔壁女冲洗室(草棚屋顶
是连通的)传来的叽叽喳喳和嬉笑声想入非非,恋恋不舍得离去。有的时候,三分钱游
泳票我们也不舍得,就等游泳池关门了,再溜进去,反正那细竹杆的“枪篱笆”也是千
疮百孔,只要没人看着,钻进钻出是没有问题的。但那是水里已经放了明矾,我们也不
管,想想其实挺恶心的。游泳池是25米长的(现在的50米标准池是易地重建的)。有时
比潜泳,先比一口气横着潜,不久就可以直着潜25米了。潜泳比完了,比跳水。由于受
少体校的这个同学的影响,比扎猛子扎得深显得太土了,就比谁跳得远,潜行浅但是距
离长。琢磨的结果是要故意“吃大板”,跳得远远的,但不能太高,在空中一挺尸然后
再略一收腹,入水时基本水平,有点虾米。结果人人练得肚子让水给拍得红红的。

小时候的体育,到底多少是锻炼身体,多少是玩耍,多少是别有用心,只有天知道。只
有现在摸摸38?嫉难?围,想想也算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大院所在地,前后左右,车水马龙,热闹得很。那时,大院像一个孤岛,周围都是
农田,其间点缀着一些村落。人民公社化了,所以某村某庄的说法被某某六队、某某七
队代替,反正一个村里的人也基本是一个生产队的。大队则要大很多,大院周围的前面
属于一个大队,后面是另一个大队的,每个大队有一个小学,中学一般几个大队合一个
,一个公社至少有一个中学。

在农村小学,肯定有农村同学,也就有机会到农村同学家里去玩。上海近郊贫农不多,
组织贫宣队时都招不到多少贫农,大多是下中农在撑着。由于整个成分比较高,上中农
也轮不上阶级斗争的主要对象,所以农村同学大多是中农家庭。记得房子都是瓦房,就
是上海郊区普普通通的那种粉墙黛瓦的房子。几家人合住一个院子,院门本身就是一个
过厅,前后敞开,两侧各有一个耳房。一个同学的家就在耳房里。青砖铺地,房梁清晰
可见。过厅里堆放杂物,还有大量的柴草。上海郊区没有什么树,柴草主要就是稻秆、
麦秸。柴草堆起来的草垛,就是我们玩耍的地方。里院有厢房、正房,房主不认得,没
有进去看过。同学的家里有红木家具,光泽已经没有了,但威势还在,镂空鼓形的圆凳
,鼓形的圆桌(带大理石桌面的),背靠上带大理石的太师椅,当然还有红木的方饭桌
,边上带小抽屉的。不知道这是祖传的,还是打土豪、分田地分来的,没有问。

闲来没事时,也会到附近的村子里东转转、西看看。别的记不得了,但记得看到老妈妈
织粗布。这不是电影、照片里常见的手摇的旋转式织机,而是一个架子,将纺线像“绷
毛线”(小时候帮妈妈把特大麻花一样的一扎毛线绕到毛线团上去过吗?)一样绷起来
,然后一个手推着梳子来回梳,另一个手拿着梭子在纺线之间穿来穿去。织出的是蓝花
粗布,质地有点像帆布,但没有帆布密实。冬天农闲天气好的时候,老妈妈会推出木制
的织布机,坐在过厅前背风向阳的地方,带上老花镜,不紧不慢地、有节奏地推拉一下
,然后年迈的手指用不可思议的灵巧把梭子穿过来、穿过去,再推拉一下,再穿梭一下
,渐渐地,蓝花粗布就开始成形了。冬日懒洋洋的阳光下,微风中飘动的花白头发,刀
刻一样的皱纹,被岁月染得棕黑的木织机,并不绚烂的蓝花粗布,和倦卧一边、半醒半
睡的大黄狗,这是一幅难以忘却的童年图画。

另一幅难以忘却的图画就是田野花开得时候。棉花的花像月季花一样,大大的,粉色的
;油菜花的花不大,但金黄得耀眼。田野花开得时候,一片片的,间杂着返青的秧苗,
像印象派的画一样,散射着不经意的浓烈,和刻意的希望。那时节,上海的河汊里,还
有帆船往来。蓝的天,白的云,花丛绿野之间,无声地滑过一片洁白的或补丁打补丁的
脏兮兮的帆,这是一幅只有梦境中才能再现的图画。

春夏秋就是农忙季节了,好像一开春后就没有空闲的时候。那是一个以粮为纲的年代,
上海郊区普遍从单季稻向双季稻转换,部分公社还种上了三季稻,也就是说,从开春到
深秋,水稻从插秧到收割要来上三回。插秧前,田埂会挖开一小口子,水从不远的河里
抽上来,从灌溉渠里流进田里,田就成了一片片长方的浅浅的池塘,无风的天气,连天
的水田被尺把宽的田埂像棋盘一样整整齐齐地隔开,天是蓝的,田也是蓝的,只有天空
中懒懒地飘过的白云,搅动了天地之间蓝色的明净。灌水后的田里,有很多青蛙、泥鳅
、蝌蚪,偶尔有小鱼、蚂蟥、水蛇。我们不敢下水田里去摸鱼,怕蚂蟥、水蛇。夏季稻
插秧前灌水时,青蛙和癞蛤蟆正多,于是晚上癞蛤蟆就高一声、低一声地咕咕叫着,合
着蚊帐外饥渴的蚊子声,吵得人烦躁得很,睡不着觉。

插秧了,农民分两拨,一拨在地里插秧,背负青天,头戴草帽,一手托秧,一手有节奏
地母鸡啄米似地插秧。另一拨则在田埂上穿梭挑运秧苗,肩挑着重担,在窄窄的田埂上
哼着号子颤颤悠悠地健步飞走,很有一点本事的。秧苗运到了还没完,要扔到插秧的人
附近。只听一声声吆喝,一坨坨秧苗就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准确地落在下一步要插
秧的地方。两拨人配合密切,水平如镜的田里一会儿就盖上了一层嫩绿的地毯。

渐渐地,水退了,秧长高了,灌浆了,成熟了,收割的时候到了。学农的时候又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中小学,支农、学农是家常便饭,一年就要两三回。插秧是大事,秧插不好,一年
就毁了。农民不要我们在插秧的时候去支农、学农,怕添乱。收割的时候,就是“锻炼
”我们的时候了。

小时候,主要任务是拾稻穗、拾麦穗,要颗粒归仓。大人用镰刀收割后,会在地里留下
一些稻穗、麦穗。我们也真的就像小鸡一样,排开队,在宽广得无边的田野里,东啄一
下,西啄一下,颗粒归仓了。有时生产队没有正经事让我们做,或者想治治我们这些根
不红苗不壮的臭小子们,派我们去拣落地的油菜籽,也要颗粒归仓。油菜籽才多大,油
滑油滑的,根本拣不起来。但这还是轻松的,摘烂棉才是苦差使。好棉花摘完了,烂棉
花可以做次品棉,没有开出来的棉铃里面也可以扒拉出次品棉来。烂棉花自然烂兮兮的
,恶心得很。棉铃有的开了一半,一掰就掰开了;有的只开了一条缝,不容易掰开;最
可恨的是,有时好不容易掰开了,里面全烂了,爬出一条刺毛虫那样的棉虫来。

大一点了,就要做正经活了。先是拉割好的稻子、麦子。大人把稻麦割下来,就摆放在
一边,我们就去把稻麦捆成一虎口大小的捆。捆到一定数量了,再捆成一抱左右的大捆
,然后抱到拖车上,拉到打谷场。田间尺把宽的是田埂,四、五尺宽的就叫拖拉机路,
大拖拉机开不了,还是太窄,它们都是直接在田里开,从田埂翻过去,拖拉机路是给手
扶拖拉机和拖车用的,就是我们啦。拖车是两轮的铁管结构,底板上是木板,有人叫它
黄鱼车,但会和三轮脚蹬的黄鱼车搞混。农民有时会在自行车的三脚架后安一个铁环,
骑车拖黄鱼车拉东西,启动的时候要先连自行车带拖车推几步,然后一个鹞子翻身上车
再骑着走,否则车子起不动。我们没有这个本事,用手推。装车的时候要顺着装,否则
稻秆、麦秆卷到轮子里面,车子就拖不动了。更重要的是,装载一定要平衡,重心落在
轮子上,要不然,前轻后重,车头要翘起来,更本没法拉车,方向也是无轨电车;前重
后轻稳定是稳定了,但拉车的同时还要提车,太费劲。装载时平衡了,拉得时候还要小
心,一点破可能稻垛、麦垛就移动了,一起推车的哪一个人要赶紧站上车去,帮助平衡
,翻车了就惨了。我们试过拖车和推车。推车时轮子落在哪里看得清楚,方向控制也灵
活,但重车时掌舵的人使不上劲,太使劲了方向不好控制;拖车时总是使得上劲,但转
小弯时要控制还提前量,不然轮子跑到田埂下,就翻车了。去的时候哼唷嗨哟,回来时
就一个人辛苦点,其他人兴高采烈地坐在车上。拉车的人有时恶作剧,猛跑一阵再突然
急刹车,放倒一车人,大家嘻嘻哈哈。脏点累点没事,怕的是稻刺、麦芒,粘在汗叽叽
的皮肤上,风一吹,起一大片风疹,越挠越痒,越挠越是小片连大片,反而忍着不去刺
激它,过一阵子自己就退掉了。

再大一点,就要割稻、割麦了。两脚略略叉开,弯腰弯腿,左手一捋,抓住一握,镰刀
嚓的一下过去,就割下来了,随手往旁边一放,接着下一个。要诀是要有节奏,不要老
伸懒腰,老是弯上弯下的,反而腰酸。割到手的事情不多,割到右踝也不多,但割到左
踝是很容易的。一天下来,腰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但是我们很自豪,这是大人做的事
情呀!这时候,摘成品棉也够资格了,这时就要挑好的摘,不要把次品棉混到成品棉里
。新棉花球抓在手里,软软的,很舒服。采油菜籽的事也轮上了,像剥小豌豆一样,把
油菜荚一剥,手指在里面一捋,油菜籽就下来了,又好玩,又不费劲。

学农学够了,也要学工,毕竟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嘛。也开过车床,烧过电焊,给电热
管里装填填料,做的最多的还是搬运。印象最深的不是干了些什么活,而是工厂的食堂
。那是我们第一次“独立”在外面自己买饭菜吃,意义重大。工厂的伙食也比较好,我
们吃得乐不思家了。“上下班”要走三公里路,小伙伴们结伴走,一路有说有笑,倒也
不觉得远。

干活干累了,一伸腰,躺倒在田边,头枕着田埂,休息了。看着河塘里的水牛泡在水里
,不时甩一下脑袋,赶走苍蝇或牛氓,听着树荫下的羊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聊着小孩
子之间的小破事,我们没有电子游戏,没有名牌衣服,没有零用钱,没有明星大款可羡
慕。我们生活简单但快乐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紧挨着小镇的边上。小镇在旧时的江南很典型,周边有小河环绕,人家枕河而居,
一条不宽的石板小径穿越小镇,两旁是两层的红漆木板建筑,中间有的地方有过街楼连
接。走在小镇上,像走在峡谷里一样,总是暗兮兮的。镇口有一座小桥,是那种高高的
拱桥,面子是石台阶的,推自行车过桥很不方便,后来就拆了,被一座水泥的拱桥代替
,可以直接骑着自行车过桥了。那时人们很兴奋,对人们的生活是一个进步,但是现在
看看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咦,我们原来也有这样的桥的呀?”进步是有代价的


小镇的镇口有小城门楼把门,一头一个,像小天安门一样,不过是白墙黑瓦的。其实小
镇不是一直线的,而是T形的,中间伸出来的那条腿好像是后来建的,镇上都是木板房,
这里都是瓦房。三叉路口自然就是小镇的闹市,是小镇最显赫的地方了。有几家店铺,
都是《芙蓉镇》里那样的。小镇只有稀稀寥寥的几盏鬼火似的路灯,傍晚店铺上门板后
,小镇一片静谧,只有人家屋里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袅袅的炊烟,在诉说着生命的继续


绕镇的小河边是一条小路,路那边就是人家,河沿上有上下的台阶,就是周庄、同里照
片里的那种,人们到河边洗涮衣物、瓜果、蔬菜,污物也是往河里一倒了事。常常有船
过路。有帆船,机帆船,拖船队,最多的是当地人的摇船。“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就是这种船吧。船上没有浆,只有后尾一支大橹,船老大摇啊摇,手一推,腕一翻,再
一拉,又一翻,在水里划出一个8字形,“吱呀吱呀”,船就不可思议地向前进了。河边
有公社卫生院,卫生院隔壁就是屠宰场。有时候上课不好好上,溜到这里来看杀猪、宰
羊。猪聪明得很,知道形势不妙,又痛恨世道不公,在被杀前,奋力急叫,把对世界的
愤怒都吼出来。羊不是不聪明,但要逆来顺受得多,凄凄惨惨地呜咽几声,就蹬腿了。
本来河沿是没有栏杆的,大人老吓唬我们,不要掉到河里去。江南水乡的小孩,谁不会
在水里狗爬几下呢?不知道哪一年,建起了栏杆,安起了水泥??,弄得像公园一样,水
乡风味荡然无存了。

附近还有众多类似的小镇。一个小镇有一个紫藤架,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紫藤,盘根错节
地依附在一个同样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架子上,每年到时候就开花,放出幽幽的清香。另
一个小镇,镇口有一株千年老银杏树,远远望去,像一个招手的老者。那段乡间公路特
别低,和路边的田差不多齐平,路又特别弯曲,像镜面似的水田里的一条弯来弯去的水
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09: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一个斯文扫地的年代,知识分子必须不断地被改造,所以“斗批改”、五七干校这
些就是家常便饭。有时父母都下乡了,我也跟着下乡。单位的五七干校在奉贤。

那时没有浦江大桥,没有过江隧道,去奉贤的汽车要么从闵行西渡摆渡,要么从松江米
市渡摆渡。黄浦江摆渡轮是坐过的,但坐在汽车里摆渡还是第一次,很兴奋,老担心上
下船时跳板滑下来,汽车掉到黄浦江里去。汽车“咯噔”一下从岸上开上渡船时,有点
摇晃。心里又想多摇晃一点,刺激一点;又怕太摇晃了,掉到江里去。江水是灰黄的,
但这是黄浦江上游,不脏。

奉贤的公路一边种一排树,我们的卡车就在绿色的峡谷里行进。在原野里要很好辨认公
路在哪里,看哪里有一长条树墙就知道了。农民把公路当天然打谷场,稻、麦就摆放在
路上,任汽车碾压。

干校的营地有一个小水塔,这是附近的最高点,我们经常爬。不能被大人看到,看到要
被骂得贼死,但还是忍不住要爬。水塔上可以看得很远,但很远也没有什么可看的,田
野,河汊。不知道为什么,五七干校的日子很少看到蓝天白云,总是阴沉沉的。水塔上
有几个大喇叭,向四面八方报告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势。每天晚上食堂晚饭后,总是革
命歌曲节目,总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红星照我去战斗》《小小
竹排向东流》,或者就是样板戏,完了是节目预告,每天差不多内容,但我们还是认认
真真地听。有时有电影录音,我们就再听一遍《青松岭》,《地道战》,或者《创业》
。然后就是《东方红》,新闻联播,《国际歌》,这就该熄灯睡觉了。

干校附近有当地的小学,我就到那里插班上学。这里条件比原来的农村小学还要差,老
师是一个班一个人,不分课目。老师是一个老知青,大概从来没有“上海”来的学生,
很激动,对我重点培养,凑巧我的作文写得还通顺,他就使劲辅导,想要送一篇作文到
《红小兵报》。折腾了好一阵,送上去了,但后来没有回音,大概给毙了。

奉贤得水是咸的,还有点苦。离海近,所以就到海边去。这是什么样的海呀!一片黄泥
汤,沙滩还不如说是泥滩。除了大一点,实在看了扫兴。去赶过海,想挖黄泥螺,什么
也没有挖到。只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海草、海带。海边有很多芦竹,样子像芦苇,但要
硬挺一点,头上也是顶着白白的毛茸茸的“狗尾巴”。

干校的日子很沉闷,但也有亮点。每天早上,“鸭司令”就赶着一大群鸭子出门了。我
们很喜欢看赶鸭群。一大片白白胖胖的鸭子,摇摇摆摆、吵吵闹闹地占满了路面,鸭掌
噼哩啪啦地拍打着路面,唯恐人家没有注意到它们的来临。鸭司令照例顶着一定破草帽
,肩挎一根长竹竿,一步三晃地赶着鸭群。到了竹篱笆在河里隔出来的池塘,鸭子们争
先恐后地扑通扑通地跳进水里,然后就满意地游开了。四野归于宁静。鸭子在水里也不
安生,有时没事找事,扑扑扑地猛劲拍打翅膀,在水面上滑行出一道水波。有时一个鸭
子骑到另一个鸭子上,使劲地拍打翅膀,还快乐地大声叫唤。我们问鸭司令这是在干什
么,鸭司令笑笑,并不作答。这种黄色下流的东西,不能污染了革命下一代的心灵。每
天都要在河边草从里搜索一下,找鸭蛋,找到了,交给食堂,今天晚上有蛋吃了。

最开心的日子,是跟着干校的船回“上海”。干校的船是一条机动的水泥船,经常在奉
贤和“上海”之间跑运输,运的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干校的给养吧。有时大人和船
老大说好了,我就可以搭船。大河、小河,大桥、小桥,大芦苇荡、小芦苇荡,大十字
路口、小十字路口,甚至七叉八岔的路口,像高速公路一样,走岔了,就到不了家了,
真佩服船老大怎么认得路。转弯时,船有惯性,要算好提前量。最佩服那些拖船队,拖
了一大溜船,在弯弯曲曲的河道离扭来扭去。我们的船“嘣嘣”地往前进,河水垂手可
摸,看不见河岸上的远处,眼前和身后只有无穷无尽的河汊。很多河汊现在没有了,大
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与河争田时,填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11:06 , Processed in 0.0328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