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61|回复: 1

王年一 何蜀 陈昭 林彪是“文化大革命”中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

[复制链接]

0

主题

9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发表于 2013-1-14 0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爱思想”, http://www.aisixiang.com/data/22380.html

文化大革命前,林彪在制造个人迷信上花了大气力;文化大革命中,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又说了许多阿谀奉承的话。这些都是事实,但却不是全部事实(比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的若干讲稿,就是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并经毛泽东审定的)。

综观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真实表现,我们认为他是一个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

三十多年来,由于政治需要,一直把林彪当作盛放文化大革命一切罪恶的头号垃圾桶,把林彪描绘成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源,灾祸之 首。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这个结论被重复了三十多年,被重复了不止亿万遍,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只知道这一个结论,许多经历过文化大革 的人也不明真相,大量接受了这样的宣传。所以,一般人根本没想过林彪还会是另外的样子。

林彪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态度

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之初,林彪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革命家一样,也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对文化大革命究竟如何搞 法,也一样是完全不清楚的。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中正确地指出了当时毛泽东对林彪、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四人的策略是联林、拉周、整邓、倒刘 (1)林彪不过是被毛泽东过去当了被借助的钟馗而已。

毛泽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而背着中央政治局常委,背着中央委员会,抛开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合法机构和程序,通过他那既非中央领导成员、甚 至连候补中央委员都不是的夫人江青,秘密策划推出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可是,这一炮没有打响。除华东局管辖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报纸均 迟迟不予转载。在北京,《解放军报》是最先转载并在编者按中称《海瑞罢官》为大毒草的(《北京日报》得知《解放军报》要转载后也在同日转载但编者按没 有提大毒草)。以往的宣传中强调《解放军报》积极响应批《海瑞罢官》,似乎这是林彪起的作用,实际上,林彪对此并不知情。据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刘志 坚回忆,真相是:“196511月下旬,罗瑞卿路过上海,江青问他,批《海瑞罢官》的文章北京没有转载,《解放军报》为什么也不转载?罗瑞卿即给我打电 话说:批《海瑞罢官》的文章很重要,《解放军报》应当尽快转载。《解放军报》这才于1129日全文转载了姚文元文章。(2)

接着,毛泽东又让江青到苏州请林彪支持召开所谓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林彪对此十分冷淡,直到江青说出主席让我请尊神,林彪仍然推 托不就。(3)据当时在苏州陪伴林彪的林豆豆回忆,林彪与江青那次谈话极不愉快,两个人差点打起来,江青一见林彪就问:我在上海,你为什么不来看看 我?林答:我身体不好,正在养病。江说:你该多关心一下文艺工作。林答:我不懂。江说:主席最近对文艺工作有两个批示,你知道吗? 答:我知道。江又问:你对建国十七年来的文艺工作怎么看?林答:方向问题已经解决了。主要是艺术水平的问题。江青搬出了毛泽东的批示,林彪不 吭气。江青说:在上海召开文艺座谈会,不是我要搞的,主席要我请尊神。林彪还是说他身体不好。江青看到林彪身旁放着几张京剧唱片,说:到了这时候, 你还听这种坏东西?林答:我只是用它来调剂一下精神。听上一段,对身体有些好处。谈话不欢而散。(4)

那个从始至终只有江青一人发言的所谓座谈会结束后,参加座谈会的刘志坚等人写出了一个约3000字的汇报提纲向林彪汇报,林 彪认为:这个材料搞得不错,是个重要成果。这次座谈在江青主持下,方向对头,路线正确,回去后要迅速传达,好好学习,认真贯彻。可是,江青见到这个汇报提纲后,却蛮横地认为根本不行,歪曲了她的本意没有能够反映她的意思给她闯了大祸,还说现在不要传达,不要下发。随后,她找 了陈伯达和张春桥来参加修改,报送毛泽东后,毛泽东又亲自作了不少修改,加写了一些重要文字,其中,毛泽东在标题上加了林彪同志委托’6个字。标题成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毛泽东还把稿子第一部分中江青同志在上海召集刘志坚……’改成江青同志根据林彪同志的 委托在上海召集……’”等等。(5)这样一来,不仅在政治上名正言顺,而且也趁势把林彪拉下了水。(6) 所以,座谈会”——名不副实,谈部队文艺工作”——名不副实,林彪同志委托”——同样是名不副实。

毛泽东这一手,可谓十分老辣。刘志坚回忆:林彪在座谈会召开之前,就通过叶群电话告知我说,是江青找林彪,要找部队搞文艺工作的同志 谈谈。并一字一句传达了林彪的一段话,开头就是江青同志昨天和我谈了话纪要定稿后,林彪虽不反对委托的说法。但在322日给贺龙等同志 的信说:送去江青同志319日信和她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也不说林彪委托。这些都是煞费苦心的。(7) 显然,这是林彪为了向历史作出交代,也为了证明自己是被动的,而特地立此存照,确实是煞费苦心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所谓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1966516日《通知》,是由周恩来向毛泽东提议:并拟按此方针,起 草一个中央通知,送主席审阅。(8) 然后由邓小平主持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以陈伯达为首的起草小组,按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大革命方针起草,再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其中的重要内容全 是毛泽东亲笔写成。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书可知,毛泽东在反复修改这一文件中,曾先后将文件稿批给江青、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康生等,(9)却从 未批给林彪。在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这个文件时,是全体到会者都毫无异议地表示同意的。


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是毛泽东强加的

经过毛泽东和江青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反复宣传,一般人都相信林彪当上接班人是他苦心钻营、篡党夺权的结果。其实,这是完全违背历史真实的。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毛泽东把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全党、全国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而林彪却一开始就不想参加,一再推托,请了 ,躲在大连疗养,是毛泽东强令他参加的。这次大会实际组织者是周恩来,名义上是陶铸。(10)在全会临时增加的改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过程 中,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候选人名单,他把林彪排列在紧靠自己的第二位。(11) 直到这个从81日到12日召开的全会已经开过了一半时间(86日晚),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已经由毛泽东安排好了,全会公报也已经由毛泽东修改审定了 ——公报中特地写进了歌颂林彪的话:全会认为,林彪同志号召人民解放军在全军展开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的群众运动,为全党全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直到这 时,林彪才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毛泽东下令召来。据林彪的生活秘书李文普回忆:是汪东兴奉毛泽东之命打电话叫林彪回京,由于天气热,汪东兴安排林住进有空调设 施的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林一到人民大会堂,毛就赶来看望,和他单独谈话。会后,林彪取代刘少奇,成为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12) ——另据高文谦《晚年周恩来》一书披露,只保留林彪一人作为党的副主席是周恩来的提议,以突出林彪作为接班人的地位,而原有的副主席自他以下以后不再提 及,改用政治局常委的名义见报。(13)

然而,林彪却并不想干取代刘少奇作毛泽东的接班人这种角色。林彪一度表现得诚惶诚恐,推辞再三,乃至正式写了(辞职的)书面报 。(14)在接班人已成为全会一致拥护的决定之后,林彪仍在几个重要场合——在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在接见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在全会后召开 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反复作了类似表示。比如,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表示:中央给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够,恳辞再三。但是,现在主席和中央 已决定了,我只好服从主席和党的决定,试一试,努力做好。我还随时准备交班给更合适的同志。(15)接班是他按组织原则被迫接受的,而随时准备交班则是他主动公开提出的。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原按毛泽东意图中央工作由林彪主持,但林彪仅主持过几次会后就不再管,中央日常工作由周恩来负责。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一般均由周恩来召集。(16)

为了大树特树林彪这个接班人的权威,由毛泽东发起对林彪进行了一系列空前的吹捧炒作。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 报,第一次在中共中央的正式文件上公开赞扬毛泽东以外的另一个人——林彪。这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又一个史无前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 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对林彪的吹捧便掀起了空前的高潮。

九一三事件之后,许多批判文章都认定是林彪当上接班人后便篡改历史,自我吹捧。实际上,林彪对这些吹捧他的做法并不都知道,知 道了也并不欣赏,他曾多次出面制止下面吹捧他的举动(详见《晚年周恩来》第262—263页和张云生《毛家湾纪实》第235—236页)。至于篡改历史, 林彪更没有责任,为了吹捧林彪而篡改历史的许多事,林彪本人并未授意和参与,而是无产阶级司令部中的其他人和下面吹喇叭、抬桥子的人干的。

1967
1121日,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将《中央关于征询对召开九大的意见的通报》稿(由康生、姚文元负责起草,20 晚文革小组扩大碰头会上讨论修改通过)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删去了其中大树特树……”“‘九大要大力宣传林副主席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好学生中的和好学生四字,批示:删掉了几句。请林彪同志阅后,退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而林彪则于1125日向秘书交待:他主张把第二页第三段全 文删去,或者改写得轻淡一些为好。他认为,原文对他的评价太高。林彪要求删去或改写得轻淡一些的内容是:许多同志建议,九大要大力宣传林副主席是 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是毛主席的接班人,并写入九大的报告和决议中,进一步提高林副主席的崇高威望。毛泽东当天对这个电话记录稿批示:删去不好,也 不必改写。(17)按照毛泽东这一指示,对林彪不再作好学生这方面的宣传,而只作亲密战友方面的宣传——显然,好学生的级别、档次嫌低了。于是,在中共 九大前后对亲密战友的宣传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

1968
10月,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由康生、张春桥、姚文元负责起草,周恩来主持讨论、修改的新党章草案,其中 明确写进了林彪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毛泽东对此草案作了多次修改、批示。康生在会上说:八届十一中全会确定林彪同志为毛主席的接班人,这是 百年大计,是关系到我党、我国今后命运,关系到我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大事。林彪同志很谦虚,他要求把党章草案中提到他那一段删去,我们的意见,这一段必须 保留。林彪同志是毛主席的接班人,这是会上公认的,是当之无愧的。(18)

最遭人诟病的林彪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一说,使林彪长期遭到不明真相的人们的耻笑和责骂,其实,林彪实在冤枉,因为这并不是林彪自己 胡吹或指使他人吹出来的。对这一篡改历史的说法风行一时,周恩来是有责任的。众所周知,在1969414九大全体会议上,周恩来有一个以 林彪为中心内容的发言,而其中最违背历史真实的就是有关南昌起义后上井冈山这一内容。作为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的周恩来,应该比一般人更了解那段 历史,但是,为了政治需要,为了紧跟毛主席,他却以无产阶级司令部第三号领导人的重要身份向庄严的党代表大会讲了这样的话:林彪同志成为伟大领 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林彪同志是南昌起义失败后率领一部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接受毛主席领导的一位光荣代表。从此,林彪同志一 直紧跟毛主席,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 随后,周恩来又于514日在国务院所属单位传达九大大会上传达毛泽东在九大期间的讲话时,谈到南昌起义的时候,再次说:林彪同志南昌起义失败 后,带领部队上井冈山,一直在毛主席身边战斗。所以我说南昌起义的光荣代表应该是林彪同志。(20)

难道这些账都该算到林彪身上吗?


林彪与文化大革命中诸多重大事件的关系

作为无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领导人、副统帅,林彪对文化大革命这场大动乱到底是什么态度?应负怎样的责任?有必要重新审视林彪与文化大革命中诸多重大事件的关系。

打倒罗瑞卿。现在一般都只强调林彪致信毛泽东要汇报情况,并派叶群送去告罗瑞卿状的材料,同毛泽东谈了近五个小时,之后,才有了打倒 罗瑞卿一事。但是,在林彪致毛泽东信中就有好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早就提议我向你报告(21)之语,而且,据林彪办公室(简称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叶群曾说过,是伟大领袖在上海把她召了去,想就罗瑞卿与林彪的关系问题问个究竟 (22) 叶群当时还只是个紧跟毛主席的小角色。从发生在19671月的批判萧华事件可知,叶群对秘书们说:首长(指林彪)本来是不同意打倒萧华的。但是一听到江青说一组(即毛泽东)已同意批斗萧华时,叶群即认为首长必须有个明确态度,并急匆匆代表林彪去京西宾馆参加批萧华的会议,会议中途毛 泽东把周恩来、叶剑英召去,会议停开。周恩来等回来后宣布毛泽东指示对萧华还要保。此后叶群便又在保萧华的群众大会上代表林彪讲话,说萧华是得到林彪 贯信任的,林彪认为萧华是总政历任几位主任中最好的一个主任。(23) 可见,若不是看到毛泽东有倒罗之意,叶群岂敢主动向毛泽东告罗瑞卿的状?何况,1965128日至15日在上海召开的批判罗瑞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主持人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自己。而这时,毛泽东已经(于122日)发表了关于罗的思想同我们有距离罗当总长以来,从未单独向我请示报告 过工作,罗不尊重各位元帅,他又犯了彭德怀的错误,罗在高、饶问题上实际是陷进去了。罗个人独断,罗是野心家(24) 等为罗瑞卿定性的评价。会议已经开了三天才被通知到会的罗瑞卿,到会后是由周恩来、邓小平出面代表组织谈的话。罗瑞卿要求见毛泽东、林彪,当面把问题说清 楚,但周恩来没有同意 。(25)196634日,邓小平主持在怀仁堂召开批判罗瑞卿工作小组会议。邓小平对会议的开法和指导思想作了明确指示(26) ……另据杨成武回忆:上海会议揭发了所谓罗瑞卿的问题,会后成立了罗瑞卿专案组,组长也由周恩来总理担任。(27) 总之,打倒罗瑞卿一案,尽管许多档案材料还未解密,但仅从目前已经公开的材料也可以作出判断:这个账不应算到林彪一人身上。

防止政变。林彪在通过五一六通知之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五一八讲话,一个重要主题是防止政变,后来被认定 是他大讲政变制造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搞颠覆的谎言在党内造成了极度恐怖的气氛。(28)其实,防止政变是毛泽东筹划已久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最早担心有人搞政变的是毛泽东。早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962年国庆节,毛泽东 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庆祝游行现场实况转播的播音员时,突然说:我们说话别人听不见,他们说话全世界都能听见,广播就是重要。哪个国 家搞政变,都要先拿广播电台,伊拉克一个坦克团和一个广播电台就把卡塞姆推翻了。要重视广播电台的安全保卫工作。中近东许多国家发生政变,搞政变的人开始 就要夺广播电台……”并当即吩咐周恩来要管广播电台,不要出问题,要从部队调一个强的干部去领导广播事业局。1013日,中央即根据毛、周的意见调丁莱 夫(某军政委)到中央广播事业局任一把手。(29) 可见,政变经是由毛泽东率先念起来的。1966515日(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遵照毛泽东保卫首都的指示精神,周恩来就加强首都警卫工作 与叶剑英联名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组成以叶剑英为组长,杨成武、谢富治为副组长,刘志坚、李雪峰、汪东兴、周荣鑫、郑维山、傅崇碧、万 里、苏谦益参加的首都工作组,负责保卫首都安全,直接对中央政治局常委负责。(30) 518日(即林彪发表五一八讲话当天),周恩来就加强首都警卫工作进行部队调动事,与杨成武和北京军区协商,并书面报告毛泽东:拟调六十三军驻石家 庄的一八九师和六十五军驻张家口的一九三师来京担任卫戍任务,卫戍司令由傅崇碧担任。部队到后,将对在京要害部门和广播宣传机关的保卫任务重新调整。毛泽 东阅后批:照办。(31) 这些都是当时防止政变的重大措施。而林彪的五一八讲话,正是根据毛泽东防止政变的部署精神讲的。据参加了那次会议的戚本禹回忆:这次会议,名义 上是刘少奇主持,实际上,起核心作用的是周恩来,周比刘更能领会毛的意图。林彪的五一八讲话是周恩来要他讲的,林彪说:常委的其他同志要我先 ,指的就是周。(32) 另据王力回忆:对林彪这个讲话,当时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都说要印发 。(33)中共中央于922日批转这一讲话时,批语中称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件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 的理论,根据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严重事实,根据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教训,特别是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篡党、篡政、篡军的教训,对如何巩固无产阶级 专政,防止反革命政变、反革命颠覆的问题作了系统的精辟的阐述。”“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全面的、正确的、科学的评价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是指 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文件。可见,政变经并非林彪一人在念,而是由毛泽东带头、整个中央领导集体一齐念起来的。

——
后来批判林彪时,把毛泽东196678日给江青的信抛出来,说这封信是针对林彪《五一八讲话》写的。林彪《五一八讲话》刚一出笼时……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已经看出林彪的《五一八讲话》不讲马克思主 义,不讲党的领导,专讲个人,讲宫廷政变,不讲阶级斗争,不讲人民群众,鼓吹唯心史观,抹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动本质。文革史专家金 春明认为,这样的批判是荒谬的,不错,信中谈到了林彪《五一八讲话》。如何说的呢?第一,我的朋友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这 里毛泽东是讲敌友关系,非常明确地把林彪称为我的朋友。毛泽东向来是敌友分明的,这封信中尤其如此。”“林彪是自己方面的头号朋友第二,他是 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这是信中最集中地讲对林彪《五一八讲话》看法的一段话,其 中确实表达了不满意和不安的心情,但用词的分量是很轻的。这样讲法过去没有过,大概是革命导师没有讲过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讲过的意思吧。 没有讲过,当然可以包含背离了、违背了的意思,但也可以是创造性发展了的意思。金春明认为从信的内容中无论如何得不出江青等人宣扬的那种论断 总体上看,(毛泽东)对林彪是信赖和依靠的,是作为帮助自己打鬼的朋友,即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基本依靠力量。所以,毛泽东给江青写信的目的,也绝不可能 是为了揭露林彪。(34)

打倒贺龙。据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196696日,林彪受毛主席委托,就贺龙问题在军委会议上正式打招呼’……林彪说, 军内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以来,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以及某些大军区都有人伸手,想在那里制造混乱,企图在乱中夺权。……林彪说他们的总后台是贺龙,因此主 席说要在军内高级干部中打招呼,对贺龙的野心有所警惕。到会的几位老帅(军委常委委员)纷纷表态,都拥护毛主席的决策和林彪的讲话。(35) 这是林彪假传圣旨吗?在座的元帅陈毅、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都是可以通天的,何以没有谁提出异议并挺身而出为贺龙辩护呢?何以周恩来最后也保护 不了贺龙呢?1967111日,林彪主持毛泽东提议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谈到外面有很多有关贺龙的大字报时说:主席说了,政治局不要公 开点贺龙的名,我们政治局的同志和常委的同志不要在公开的场合点他的名,只是要他去登门听取大家的批评……(36) 这不正说明打倒贺龙的整个部署是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吗?另据杨成武回忆:“1959年庐山会议,发生了彭德怀的问题,会后设立了彭德怀、黄克诚专案 组,当时由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负总责,具体的专案组长是贺龙兼任的。文革中,贺龙被列为专案后,组长仍由周总理接任。(37)除了毛泽东,还有谁能让周恩来担任这个组长?196723日,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来宾卡博和巴卢库的讲话中就明确说了:我们的军队也不 是没有问题的。像贺龙是政治局委员,罗瑞卿是书记处书记,总参谋长。”913日(正是贺龙在囚禁地盼着周恩来兑现秋天去接他回京的诺言时),中央正式批 准对贺龙立案审查,审查报告经过周恩来之手,他在上面亲自动手作了修改,写下了大段的批语。(38)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196610月,毛泽东发动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是导致大动乱的一个重要步骤。有的专著提到此事 时,称“101日,林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庆祝大会上首先抛出这个新罪名。(39)然而,这个新罪名虽然表面上是林彪宣布的,实际上却是毛泽东借林彪之口抛出的。据王力回忆,毛泽东在9月份就已经形成这一概念了。同时,毛主席决定,要在林彪的国庆讲话和《红旗》社论中提出这个问题。讲话由陈伯达、王任重、张春桥起草。社论由陈伯达、王力、关锋起草。按照毛泽东关于要 在林彪讲话中提出批判刘少奇错误路线的精神,原来定稿时用了资产阶级反革命路线的提法。在上天安门讲话之前,陶铸、王任重、王力向毛提出,反革 太重了。于是将反革命改为反对革命,成为资产阶级反对革命路线101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张春桥向毛提出,资产阶级反对革 命路线的提法不通。毛说改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40) 如此而已。应对抛出这个新罪名承担罪责的,依然是毛泽东。

全国全面阶级斗争。在毛泽东号召开展全国全面阶级斗争这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上,毛泽东居然未让副统帅林彪参与决策。《王力反思 录》中说:1966年)1226日毛主席过生日,晚上临时通知,毛主席和江青请陈伯达、张春桥、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到中南海的游泳池吃饭。 没有林彪、总理、陶铸、康生、李富春。……吃饭前毛主席说了很多话,吃饭后又说了几句。他从来不过生日,这次过个生日,实际上这是个比较重要的会。在这 比较重要的会上,毛泽东大段地、比较系统地讲了他关于开展全国全面阶级斗争大民主斗批改的想法 。(41)毛泽东的这次讲话和随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导致文化大革命进入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新阶段

打倒陶铸196714日,江青、陈伯达、康生等接见武汉专揪王任重革命造反团时,公开宣布陶铸是中国最大的保皇派,从 此,八届十一中全会后被提拔到位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第四号领导人陶铸被打倒。据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陶铸在东北解放战 争时期曾是林彪的老部下,被点名打倒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说他来京后辜负了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信任,工作没有做好,本想过年后离京去各地搞点调查研 ,但万万没想到顷刻之间变成了罪人。林彪见到此信后默默不语,叶群怕被钓鱼台发觉会招来大祸,赶紧叫内勤偷偷将此信烧掉。(42)林彪的默默无语,正表明了他对此事的无可奈何,因为这是毛泽东一手制造的。王力在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毛主席同陶铸的分歧是(1966年)九月就已开始了。九月毛主席就对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陶铸同志不满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是指刘邓,而批判不彻底,主要是指总理同陶铸,在毛主席 看来总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陶铸。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口号主要是对陶铸。(43)此外,陶铸想恢复中央书记处班子,主持起草工业十二条和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社论等,都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1114日以后,毛泽东开始收到 一些告陶铸的信,毛主席定了(十二月)六日会上要批评陶铸,要陶铸检讨。随后毛泽东又定了开生活会批评陶铸,这生活会是政治局扩大会,是十二月 下旬开的……这个会上的发言是一边倒,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一致批评陶铸……”(44) 196714日,在江青主持的会上主要由陈伯达讲话公开提出了打倒陶铸。虽然后来毛泽东表示过不同意这次公开宣布并指责了陈伯达和江青,但他并未重申 对陶铸要,而是在18日的会上就陶铸问题作了总结性的表态:陶铸问题很严重。陶铸是邓小平介绍到中央来的。这个人极不老实,邓小平说还可以。陶 铸在十一中全会以前坚决执行了刘邓路线,十一中全会后也执行了刘邓路线。在红卫兵接见时,在报纸上和电视里照片有刘邓镜头,是陶铸安排的。陶铸领导下的几 个部都垮了。那些部可以不要,搞革命不一定非要部。教育部管不了,文化部管不了,我们也管不了,红卫兵一来就管住了。”“陶铸的问题我们没有解决了,红卫 兵起来就解决了。王力出席了这次会,对毛泽东指责陶铸极不老实一语,他回忆说:我记得是说很不老实,有的历史学家把很字去掉,只说不老实。陶铸夫人曾志不相信毛泽 东会说陶铸不老实,认为可能是说的不老成,还写信去问毛泽东,但毛泽东却不明确表态。王力说:我记得毛主席还说过一句话:希望你们能开会把陶铸揪 出来才好呢!’”(46) 几个月后的9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陶铸的两本书》,这篇被陶铸认为是置我于死地的文章,也是毛泽东从8月中旬到9月上旬多次审阅修 改并在批示中称之为很好极好的,连文章标题也是毛泽东改拟的 。(47)

夺权。夺权也是毛泽东独自发出的号召。1967115日,在北京及外地造反派组织于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抓革命,促生产,彻底 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誓师大会(即欢呼中央给上海造反派贺电的大会)上,陈伯达和周恩来先后讲话,讲话中都强调了反对接管风。此时所说的接管,实际上就是夺权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统称为夺权)。陈伯达明确指责说,接管风是走资派的新花样,让造反派接管,他们跑到台后,让我们社会秩 序、经济秩序搞得不好,他们看笑话。他提出,除个别地点、机关外,应该大量采取派群众代表监督的方式。周恩来在讲话中也强调了不要形成接管风 。(48)据王力回忆:在那次大会上陈伯达说上海自下而上的夺权,这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形式,群众组织只能监督,不能夺权。……当天下午刚散会,毛 主席马上知道了,马上开了个会批评陈伯达……毛主席说,就是要夺权,就是要向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手里夺权。毛主席然后讲了一大篇的话,后来写成 《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题为《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这就是号召夺权口号的背景,这是毛主席的系统的思想,是第一篇公开号召夺权的文章。(49)毛主席的想法,是全面夺权,评论员文章根据毛主席的思想明确提出夺党权、政权、财权,而且分别讲为什么要夺这些权。(50) 可是后来却把林彪在此之后(123日)的一个讲话作为他策划夺权的罪证:无论上层、中层、下层都要夺。有的早夺,有的迟夺或者上面夺,或者 下面夺,或者上下结合夺。其实,在此之前,夺权已经作为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开始贯彻,据王力回忆:毛主席号召夺权,我没有反对,其他也没有一个 人反对,中央领导核心会议上没有一个人反对。(51)周恩来在121日(比前引林彪讲话还早两天)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中就传达了:关于夺权, 报纸上说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的权,不是这样的能不能夺?现在看来不能仔细分。应夺来再说,不能形而上学,否则受到限 制。夺来后,是什么性质的当权派,在运动后期再判断。王力还说明:这也有档案可查。并强调周总理传达的毛主席这段话后果很严重(王力以这句话作 为这段文字的小标题)。(52) 就连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也指出:夺权这样的战略性决策,这样大的举动,并没有在党中央进行过充分酝酿、讨论并作出正式决定,便迅速 在全国推开,这是很不正常的,进一步反映出中央的领导已由个人独断取代了集体领导。(53)

反击二月逆流。现在通常都把19671月中旬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军委常委碰头会(即大闹京西宾馆)和2月中旬在怀仁堂召开的 中央碰头会(即大闹怀仁堂)统称为二月抗争(即当年批判的二月逆流),在大闹京西宾馆中,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后来被称作林彪的心腹大 )的黄永胜,就公开发言提出:希望中央文革多听毛主席的话,特别是江青同志要多听毛主席的话!叶剑英把会议情况报告了林彪。林彪也表示对中央文革 的不满,说:叫他们也来打倒我好了。他还把江青叫到毛家湾家中,大发了一顿脾气,盛怒之下把跟前的茶几都掀翻了,还喝令叶群把江青赶走……(54) 毛泽东在听取江青等人关于所谓大闹怀仁堂的情况汇报后,大发雷霆,责令陈毅、谭震林、徐向前三人请假检讨,决定对他们三人进行批判。这个反击二 月逆流的决定又是毛泽东独自作出的。在所谓二月逆流高峰的217日,谭震林怀着满腔忿恨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痛斥江青手段毒辣丑化党真比武则天还凶。谁都能看得出来,谭震林的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他对林彪的信任。林彪无奈将此信转报毛泽东,说:谭震林最近之思想竟糊涂堕落到如此地 步,完全出乎预料之外。(55) 林彪用糊涂堕落这样的字眼,显然是在搪塞。据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谭震林分别写了给林彪和毛泽东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林彪和叶群在看到这封 信之后,大受震动。林彪沉默半晌,表情灰暗,但他还是什么都不说。叶群则感到这封信将给自己带来一场灾难:林彪对之表态不是,不表态也不是。因此她赶紧把 这封信从秘书手里收回去,一再叮嘱我们对谁也不要讲。’”“然而没过两天,林彪又把谭震林的信批给了主席。……主席阅后将原件退回毛家湾,林彪见到后将 原件撕得粉碎,扔在纸篓里。后来叶群又背着林彪将这些碎纸片捡回,并将它贴在一张白纸上,藏在自己的文件柜里。这是林彪发泄对毛泽东不满的真实一幕……” (56) 当毛泽东在219日凌晨召集严厉指责谭震林、陈毅等人的紧急会议时,本来通知了林彪参加,但林彪以身体不好为由请假,派了叶群作为他的代表……(57) 后来在反击二月逆流时,江青因大闹京西宾馆事非要压黄永胜作检讨,黄永胜在请示林彪后,始终顶住没有理睬。江青对此一直耿耿于怀。(58)可见,林彪一伙实际上直接(如黄永胜)或间接(如林彪)地参与了二月抗争。滑稽的是,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居然说出二月逆流是反林彪的这样 明显歪曲事实的话来。

武斗1967年夏,全国到处爆发大规模武斗,许多地方出现了群众组织抢夺解放军枪支用于武斗的情况。毛泽东正在这时巡视了南方 一些地区,对抢枪武斗等情况居然持乐观、欣赏态度。714日,毛泽东在同杨成武、汪东兴、郑维山谈话中说:我看湖南、江西九江、南昌、庐山、赣州经过 大武斗,形势大好,阵线也分明了。(59) 另据王力回忆:主席在718日晚上说:为什么不能把工人学生武装起来?我看要把他们武装起来。’……主席还夸奖钢工总在水院修筑工事好,还说自己要 亲自去看一看。(60) 另据林办秘书张云生回忆,当他把各地武斗情况向林彪汇报时,林彪似也牢骚满腹。他自言自语:文化大革命,变成武化大革命喽!’”(61) 7月下旬,林彪听到关于各地发生抢枪事件的汇报后,口述了给毛泽东的信,大意是:武汉事件后,亟待处理的一些问题正在处理。对于陈再道等人的问题,已按主 席指示的方针办。……当前的问题仍然是两派对立,武斗升级;特别是少数群众组织抢夺部队枪支的事,已在南方五省发生,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急需采取一些严厉 措施,否则……两天后从上海带来了毛泽东的亲笔批示,说,对于群众抢枪的事,不必看得过于严重。所谓群众抢枪,有些地方实际上是部队向他们所支持的一派发 枪。因此,对此事的处理似可不急,待时机成熟后再去从容解决。(62) 84日,在上海的毛泽东以润之的署名单独写信给江青,认为全国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军分区以上的干部支持右派,因此要武装左派,决定发枪,好像部队 不可靠了,要搞第二武装。(63) 如此涉及军队的重大决策,毛泽东不与林彪商量,却写信告诉江青。此信提出应大量武装左派和实行群众专政两个问题,称如此左派声威大振,右派气 焰就压下去了(64) 就在同一天,张春桥、王洪文指挥上海工总司向上海柴油机厂群众组织联司发起武力进攻,对联司一派实行了血腥镇压。而这一公开的大规模武斗就在 毛泽东的眼皮下进行。没有毛泽东的首肯或默许,张春桥之流能这么胆大妄为吗?这可真是左派声威大振……”啊!825日由毛泽东批发的《中共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开展拥军爱民运动的号召》中,就按照毛泽东这一思想公开提出:关于武装革命群众,必须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当地人民解放 军弄清情况,通过协商,报告中央批准,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65) 毛泽东有关发枪武装造反派(即所谓左派)的想法,造成了给武斗火上加油的严重后果。全国被群众组织抢去的部队枪支和民兵枪支共有多少?后来总参有关 部门上报了一个大概统计数字:500多万!这就是说,被抢去的枪支恰巧与当时全军兵力的总数相等!(66) 然而,毛泽东对这一期间(1967789月)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武斗的全面内战情况居然给予高度评价:七、八、九三个月,形势发展很快,全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67)

打倒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在杨、余、傅问题上,林办秘书张云生明确写道:1968324日(即中央在人 民大会堂召开军队干部大会宣布对杨、余、傅的处理那天,书中错排为“2“23(68) )下午,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汪东兴4人来见林彪,据说,他们是奉毛泽东的指示,来向林彪通报中央碰头会的情况,就处理杨成武等人的问题征询林彪的意 见。中央的决定已经作出,现在来征求林彪的意见只是一个程序。(69) 此外,林彪在大会上讲:中央在主席那里最近接连开会,开了四次会,主席亲自主持的。会议决定撤销杨成武的代总长的职务。要把余立金逮捕起来法办。撤销北 京的卫戍司令傅崇碧的职务。(70) 此时毛泽东正在幕后,林彪、周恩来等讲完话后,毛泽东才走出来与全体与会者见面。据参加了那次大会、后曾在林办帮助工作的官伟勋回忆:事后林豆豆从外地回 到北京,去问林彪:杨成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打倒他?林彪竟回答:是啊,杨成武有什么问题?林豆豆说:是你发表的讲话,下边都传达了,你怎么会 不知道杨成武是什么问题?林彪说:是啊,我讲了些什么来?把叶群叫来,杨成武到底有什么问题,让她讲讲!林豆豆出来就对秘书们讲:你们看,这就是 我们的副统帅,他自己讲的话,拿掉了杨余傅,他还说他不知道杨成武是什么问题。971) 目前虽不清楚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刚打倒了王、关、戚三个文人后接着又下决心打倒杨、余、傅三个军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这笔账也不能算到林彪一人 身上。

打倒刘少奇。众所周知,打倒刘少奇的决策是毛泽东独自一人作出的。当他196685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写出《炮打司令部 ——我的一张大字报》时,林彪还躲在大连养病没有到会,对此一无所知。据杨成武回忆:党中央于1967年春成立了对干部的专案审查小组,组长是周恩 来,副组长是陈伯达,成员有江青、康生、谢富治、汪东兴等人。下辖的王光美组,实际上是负责审查王光美和刘少奇二人的所谓问题……中央专案审查 小组指定康生、江青等人分管该案。(72) 1967113日夜,毛泽东突然派秘书徐业夫把刘少奇接到人民大会堂去谈话。但毛泽东却并没有明确表示什么,刘少奇向他提出辞职,愿意承担这次路线 错误的责任,以尽快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毛泽东却不置可否,而莫测高深地建议刘少奇读法国海格尔的《机械唯物论》、狄德罗的《机械人》 和中国古代的《淮南子》等书。王光美当时对刘少奇的秘书说:毛主席见到他第一句话就问平平的腿好了没有,可见毛主席对我们这里的事还是很了解的。(73) 这句可见毛主席对我们这里的事还是很了解的真是意味深长。因为此前在中南海刘少奇住地已经连续发生了造反派以平平受伤为名把王光美骗出中南海去接 受批斗、中南海造反派高呼着打倒刘少奇的口号进入刘少奇住地贴批刘大字报等事情。此后不久,316日,毛泽东就批准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薄一波、刘 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出狱问题的批示》,其中特别写明:薄一波等人自首叛变出狱,是刘少奇策划和决定,张闻天同意,背着毛主席干的。出狱后,由于 刘少奇等的包庇重用,把他们安插在党、政、军的重要岗位上。(74) 接着,33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和41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同时发表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进一步掀起了对刘少奇展开革命大批 的浪潮,这篇文章向刘少奇提出咄咄逼人的八个为什么(即八条罪状),并自问自答地公开宣布答案只有一个:你根本不是什么老革命!你是假革 命、反革命,你就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而此文就是由毛泽东亲自于3月下旬修改定稿并称为写得很好(75)的。刘少奇读到这篇在毛泽东看来写得很好的文章时,气愤地说:戚本禹的文章是栽赃!并把刊登文章的《红旗》杂志摔到地板上 。(76)紧接着,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在58日由《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等同时发表的《〈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公开批判刘少奇的重 要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是经毛泽东多次审阅修改并亲笔加写了一些文字后批准发表的 。(77)但毛泽东并不以此为满足。828日,毛泽东在上海审阅修改姚文元及其写作班子写的《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时,在批示中要求:还宜在二三个月 内写几篇批刘文章,你是否有时间担负起来。明后日拟和你一谈。(78) 真是一心痛打落水狗9月下旬毛泽东回到北京后,亲自召集会议,把给刘少奇历史问题定案一事正式提了出来,要求把它作为召开九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且一直抓得很紧。因周恩来对抓这一专案不卖劲,一直无法取得重大突破,毛泽东决定由江青接管此案,并由康生在中央常委分管此事,从旁协 助,尽快把刘的历史问题定下案来……(79)而林彪呢?除去在几次公开会议上按照中央的安排和毛泽东的意图作过批刘的讲话外,看不到有什么作为。对于将刘少奇定为所谓叛徒 工贼的中央专案组审查报告,林彪的批示是完全同意向出色地指导专案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志致敬!(80)林彪在这里又一次向历史表明,此审查报告是江青一手包办的,与我无关。林彪私下里还对林豆豆说过: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有道理。(81) 19678月(正值首都红卫兵揪刘火线在中南海西门外安营扎寨掀起打倒刘少奇高潮中),一天秘书张云生给林彪讲一份中央文革关于清华大学 造反派学生领袖蒯大富的材料时,林彪随口说了这么几句令我当时颇为惊奇的话:刘少奇是党中央的副主席。蒯大富反刘少奇,实际是反党!’” (82)

清查五一六首都红卫兵五一六兵团本来只是一个受极左思潮影响而自发建立起来以炮打周恩来为主要目标的青年学生组织。1967 97日,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次日发表)姚文元《评陶铸的两本书》,公开提出了批判反革命组织”“五一六的问题。毛泽东为此文加写了一段话:这个反动组织,不敢公开见人,几个月来在北京藏在地下,他们的成员和领袖,大部分现在还不太清楚,他们只在夜深人静时派人出来贴传单,写标语。对这类人 物,广大群众正在调查研究,不久就可以弄明白。此后,清查五一六逐渐扩大成为全国范围的一场大运动,其罪名扩大为三指向(即斗争矛头指向无产阶 级司令部,指向新生红色政权革命委员会,指向人民解放军),其打击面之宽,清查时间之长,成为文化大革命中一大冤案。《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 义时期》中的清查五·一六运动辞条中说:“1970124日,林彪、江青等人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就抓·一六问题作了新的指示。林彪 号召: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一六彻底搞出来。(83)但据林办工作人员所了解的情况,196910月至19704月,林彪一直在苏州 。(84)因此林彪这个召开大会号召是否准确?除去这一句话外,在整个清查五一六运动中,看不到林彪有什么具体作为。倒是毛泽东和其他人有 不少具体指示。

一打三反。从19701月开始,无产阶级司令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凌厉的一打三反(即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反对铺张浪 费,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运动。这一运动实际上以一打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为中心,而所谓现行反革命又主要是指反对或破坏” “文化大革命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的人。《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一书记载:据统计,19702月至11月共10个月捕了反革命分子 28.48万多名,许多案件属于冤假错案。(85) 这一年成为文化大革命中大恐怖的一年,许多地方都有像遇罗克这样的思想先驱者被枪毙,像张志新这样的优秀共产党人被判处重刑……而这一运动是怎样开展 起来的呢?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30 (周恩来)将中共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的讨论修改稿报送毛泽东、林彪,并提出:我们几经讨论,认为现在需要发这样一个指示,给在备战动 员中一小撮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以打击。毛泽东批:照办。三十一日,指示发出。(86)

……

总之,客观地回顾文化大革命的具体过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林彪在总的方面,其实只算得上一个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所谓亲密战友副统帅,不过是毛泽东用于一时的摆设而已。

不过,林彪这个观潮派、逍遥派,又不同于一般干部和民众中的观潮派、逍遥派,而有其特殊性。因为林彪的地位特殊,是无产阶级司令部 第二把手、副统帅,许多事情显得像是他在直接领导、发号施令。周恩来上报的或毛泽东批示下发的文件,一般都要到林彪那里走一趟,由他批几个字或画一个 圈。长期以来,特别是从江青一伙操纵舆论的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故意把毛泽东和别的领导人的批示和表态隐去,而对林彪的画圈或批 示、讲话则取其所需大肆渲染,从而给人造成一种只有林彪在制造动乱的假象。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对毛泽东与江青、林彪与叶群这两对当代中国政坛上特殊 政治夫妻,对江青和叶群这两个特殊身份的人物,又采取了显著的双重标准:对江青所干的坏事,尽量说成是与毛泽东无关,尽量为毛泽东洗刷、开脱,尽量 渲染毛泽东对江青的一些批评、指责;而对叶群所干的坏事,则尽量说成是林彪的授意或林彪的责任,尽量笼统归罪于林彪集团”……这样,尽管文化大革命已被彻底否定了几十年,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林彪还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江青一伙借批林批孔运动妖魔化的那个形象。

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他说:事实上,毛泽东在文革中的不少重要决策,林彪都被蒙在鼓里,只是在事后才 打了招呼,以致林彪对毛的意图不甚了了,不知文革运动怎么搞法。见各级领导人像走马灯似的垮台,而作为副统帅的林彪却对运动的前景茫然无底,处境着实 难堪。(87) 杨成武后来也这样回忆:林虽是副统帅,但常委碰头会、军委、国务院;国防、外交、经贸等等,都是周恩来管,具体事没给林彪权。(88)林办秘书张云生在谈到林彪对开始出现武斗的态度时说:也许他并不赞成这样做,因为他多次在背地流露过对武斗的不满,但他的接班人 色却形同虚设,没起什么作用。(89) 文化大革命中震动一时的打倒王(力)、关(锋)、戚(本禹)一案也可以看出林彪接班人地位之虚空。19678月,毛泽东眼见他的文化大 革命路线到处碰壁,他的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谎言无法掩盖全国大动乱的现实,特别是各地支左部队与左派群众组织关系紧张甚至冲突不断,便独自作 出了打倒中央文革小组要员王力、关锋(不久又加上了戚本禹)的决定,以抛出替罪羊来转嫁罪责。他叫杨成武从上海回北京向周恩来传达他的决定。杨成武回北京 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又叫他去向林彪汇报毛泽东的这一决定。杨成武说:在上海,主席特意交代,让我只单独向您一人汇报。并让我转告您,这件事让您一个 人单独处理。周恩来说:这样大的问题,事先不让林副主席知道不好。回去对主席讲时,说是我让您向林副主席通报的。杨成武遂飞赴北戴河向林彪通报,林 彪听后只是微微地点了个头,杨成武问有什么指示,林彪答:没有了。(90) 毛泽东不但不与林彪商量、讨论,甚至根本不向林彪通报。连周恩来都认为这样大的问题,事先不让林副主席知道不好。

对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观潮派、逍遥派表现,曾担任审查林彪专案组重要成员的纪登奎也有生动的回忆。纪坡民在《上台下台,任职辞职 ——听父亲纪登奎谈往事》中是这样说的:中央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都听不到这位副统帅的意见。毛主席的意见很多,各方面的问题都能听到他的指示。可是这位 副统帅,中央讨论工业,没有他的意见,讨论农业,没有他的意见,讨论财贸,还是没有他的意见,讨论政治问题,比如整党,也没有他的意见……我想,也许林副 统帅在考虑什么重大的军事战略问题吧。可是,后来我到军队工作以后,发现还是这样:中央和军委无论讨论战备、训练、科研、军工,还是讨论军队的政治工作, 都没有这位副统帅的指示,听不到他的任何意见。纪登奎当面向林彪汇报军队工作,提出军队副职太多、形成冗员的问题,林彪听说后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啊, 那怎么办呢?(91)纪登奎的回忆,活脱勾画出了一幅逍遥派的画像。

其实,毛泽东早就看穿了林彪想在文化大革命中当观潮派、逍遥派的意图,曾当面斥责他想当明世宗,并说:你不想介入运动是假 的!(92)明世宗即明代嘉靖皇帝,他迷信道教,求长生,二十多年不见朝臣,不问政事。说林彪想当明世宗,不正是说他想当观潮派、逍遥派吗?综观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整体表现,他并非只是想当,而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当了观潮派、逍遥派。

当然,作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副统帅,林彪也不可能完全站在岸上观潮不下水,完全逍遥事外一点不介入,不可能什么坏事都没干过,不可 能什么人都没整过。在当时的体制和政治环境里,政治运动的领导者有谁能完全置身事外?有谁的手能保持干净?目前史学界已广泛认同这个观点:政治运动中的不 少受害者,往往同时又是加害者。正如夏衍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根据清代一首《剃头歌》改写的《整人歌》所说: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须整,不 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林彪自然也难逃这个历史局限。我们说他是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就是从他对文化大革 所抱的总的态度和所起到的总的作用来看的。我们希望澄清史实,分清历史责任,是谁的责任,有多大责任,不要按一时的政治需要去加以剪裁、取舍,既不要为尊者讳,也不要搞妖魔化


林彪成为观潮派、逍遥派的原因

林彪为什么在文化大革命中要抱观潮派、逍遥派的态度而并非像他口头上、表面上对毛泽东表示的紧跟?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笔者认为有这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林彪的病。林彪并非运动来了才无病装病或小病大养,他是真有病,早在文化大革命前,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病倒了,1953 就病得很重。后来始终未能痊愈。林办秘书张云生询问了对林彪病情最了解的两个人:林彪的生活秘书李文普和保健医生蒋大夫。两个人的说法分别是:林彪 精神系统有毛病林彪的精神系统确实有病。(93) 作为病人,林彪最关心的是怎样治好自己的病,对接班人副统帅并无什么兴趣,更不要说什么篡党夺权了。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一书中写道:林 彪身体不好,毛泽东大肆接见红卫兵的举动,实在让他吃不消,但不陪又不行,有时到了难以支持的程度,有一次甚至从金水桥下走不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林彪 实在不大想干这种名为接班人,实际上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曾几次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流露过这种想法。(94)而且,凭林彪的聪明和敏感,他不会不明白,毛泽东选他这样的病人来做接班人,决不会像宣传上说的那样是因为他高举紧跟,而只不过是 便于一时的利用。林彪知道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只是一个傀儡,他不想多管事,也不能多管事。遗憾的是,评论界很少注意林彪的病,林彪过去大力宣扬突出 政治,他自己也就深受突出政治之害,他的病,总是被人看作政治问题,实为一大悲剧。

林彪成为观潮派、逍遥派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接班人地位的恐惧。接班人不是他想当的,不是他争来的,是毛泽 东强加给他的。但是,亲历了中共党内的历次政治斗争,林彪不会没有高处不胜寒伴君如伴虎的感觉。张云生回忆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19669 (即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刚刚结束,林彪刚被封为接班人不久),张云生在人民大会堂亲眼见到毛泽东把两本线装书《郭嘉传》、《范晔传》推荐给林彪看,林 彪看后还口述了感谢主席和简谈读后感的信。张云生后来查阅史籍,才明白郭嘉与范晔都是古代重臣,权位与林彪相似,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因参与谋反被判杀头 罪。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95) 对毛泽东这样的借古讽今,林彪能不深刻领会吗?1967年元旦前夕,陶铸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林彪特地接见了一次陶铸,向陶铸作出了言简意赅的忠 告:要被动被动再被动。(96) 其实,这个忠告正是林彪自己奉行的明哲保身原则。

高文谦在《晚年周恩来》一书中也写道:林彪索性顺水推舟,继续称病不出,当甩手的二掌柜,对运动中的大小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从不 主动表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大事不麻烦,小事不干扰,叶群则把它总结为三不主义,即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这样既可免遭毛泽东的猜忌,又可 落得超脱,在政治上不负责任。”“深知毛泽东为人猜忌的林彪还多次出面制止下面吹捧他的举动,反对诸如副统帅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一类提法与此同时,林彪又煞费苦心地营造自己在政治上紧跟毛泽东的形象,以掩饰他在政治上的消极态度。(97)

作家权延赤写道:毛泽东的一位卫士长曾对笔者说:老帅里敢顶主席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彭德怀,一个就是林彪。林彪当上接班人之后就再 不当面顶撞毛主席了。当接班人之前,他总是正襟危坐于毛泽东面前,力陈己见,有不同看法敢讲出来也敢坚持。特别是在战争年代,谈正事没见他笑过。可是毛主 席不在场时,他又全力维护毛主席和毛主席的意见。可以说是当面敢顶撞,背后喊万岁;私下敢说不,公众场合又全力维护。当上接班人后,林彪变了。当面再 不顶撞,甚至谦卑地笑……”(98)

林彪的这个变化,不正是出于对接班人地位的恐惧,为了让毛泽东放心吗?

然而,对于已经习惯于大权独揽、唯我独尊的毛泽东来说,对任何重臣、权臣、亲密战友,他都是不可能真正放心的。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的先后命运,甚至周恩来的命运,不都证明了这一点吗?


注释:
(1)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第97页
(2) 刘志坚《〈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载《为中华之崛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网站 
(3)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 第259页
(4)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200
3年7月第一版 58-59页
(5) 刘志坚《〈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
(6)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259页
(7) 刘志坚《〈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产生前后》
(8)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107页
(9)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38
-39页
(10)《王力反思录》 香港北星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一版 第617页 
(11) 金春明《一篇奇特的自我解剖--〈毛泽东致江青的信〉试析》,载《金春明自选文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第126-127页
(12) 李文普《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中华儿女》1999年2期
(13)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131页
(1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260页
(15) 张聂尔《风云九一三》,解放军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第101页
(16)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下卷 第51页
(1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446-448页
(18) 叶永烈《江青传》,作家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第453页,
(19) 《周恩来等九位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四川人民出
版社革命委员会翻印, 1969年5月7日
(20) 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2年出版
(21) 罗点点《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 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1月版第182页(书中此句错排为好几个月重要的负责同志……”);林彪此信全文见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22)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64页
(23)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127-131页
(24) 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25) 罗点点《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记忆》 189-195页
(26) 范硕《叶剑英在非常时期》 华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32页
(27) 杨成武《我知道的中央专案组二办》,载《纵横》2000年第一期
(28)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
月第一版341页
(29) 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120页;另见邵燕祥《回首往事说梅益》 载《炎黄春秋》2004年第一 期(文中1962年错写为1963年);参见余汝信《林彪五一八讲话前后的防政变措施》 载网络杂志《枫华园》总第436期,2004年2月 6日出版
(30)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 第31页
(31)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 第31-32页
(32) 余汝信《与戚本禹面对面》,载网络杂志《枫华园》总第432期,2004年
1月9日出版
(33) 《王力反思录》 592页
(34)  金春明《一篇奇特的自我解剖--〈毛泽东致江青的信〉试析》,载《金春明自选文集》 
(35)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95-96页
(36)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 第111页
(37) 杨成武《我知道的中央专案组二办
(38)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 第191页
(39)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119页
(40) 《王力反思录》 282、625-626页
(41) 《王力反思录》 693-708页
(42)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79页
(43) 《王力反思录》 656页
(44) 《王力反思录》 656-673页
(45) 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
(46) 《王力反思录》 678页
(4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401-404页
(48) 清华大学《井冈山》报,1967年1月17日第11期
(49) 《王力反思录》 797-798页
(50) 《王力反思录》 802页
(51) 《王力反思录》 807页
(52) 《王力反思录》 808页
(53) 《毛泽东传(1949-197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1471页
(5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195-197页
(55)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第234页 
(56)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163页
(57)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166页
(58)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66页
(59) 《毛泽东传(1949-1976)》 1491页
(60) 《王力反思录》 1012页
(61)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183页 
(62)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230-233页
(63) 《王力反思录》 853、1012页
(6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32页
(65)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 323页
(66)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233页
(67) 《毛泽东传(1949-1976)》 1506页
(68)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270页从2月19日晚到22日晚2月应为3月;272页23日下午23日应为24日
(69)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第272页
(70) 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第291页(71) 官伟勋《我所知道的叶群》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第225-
226页
(72) 杨成武《我知道的中央专案组二办
(73) 刘振德《我为少奇当秘书》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年8月第一版283页(74)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 258页(文中引号有误);另见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19页
(75)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292页
(76) 刘振德《我为少奇当秘书》 291页
(7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322-324页
(7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402页
(79)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46-247页
(80) 《历史的审判》 2000年10月第二版 285页
(81) 官伟勋《我所知道的叶群》 215页
(82)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239页
(83)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社会主义时期》 264页
(84) 张云生对笔者谈
(85) 《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330页
(86)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下卷 346页
(87)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62页
(88) 权延赤《微行--杨成武在1967》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第175页
(89)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50页 
(90) 《杨成武将军自述》 303、305页
(91) 原载网络杂志《华夏文摘增刊347期·文革博物馆通讯184期》 2003
年7月8日出版; 另见《南方周末》2003年11月6日
(92)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60-261页
(93)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410-411页
(9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62页
(95) 张云生、张丛堃《文革期间,我给林彪当秘书》 445页
(96) 权延赤《陶铸在文化大革命中》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11月
第一版 214-216页
(97)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第262-263页
(98) 权延赤《微行--杨成武在1967》 2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8-16 07: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彪真的是文革中“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吗?

作者:大海之声    2013-08-17 18:18

   近期,王年一 、何 蜀、 陈 昭三位先生在其合写的文章标题中,为林彪进行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定位:“林彪是文化大革命中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这个定位不仅推翻了中共官方对“林彪集团”的审判结论,而且颠覆了林彪在中国大多数老百姓心目中的“奸臣、谄臣”的形象。据我所知,此文的三位作者中,至少已故的王年一先生是全国知名的文革史、林彪的研究权威,此文如此立论,显然应有充分的史料和论据支撑。然而,纵观全文,笔者难免有些失望。倒不是文中所引史料并无新意,而是作者在史料和结论之间主观臆断太强,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笔者无意评价全文,只想对林彪在文革中的讲话这一小小的“口子”挖掘一下,看看林彪在文革中究竟是不是“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
  文章开宗明义,就把立论推向读者:“‘文化大革命’前,林彪在制造个人迷信上花了大气力;‘文化大革命’中,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又说了许多阿谀奉承的话。这些都是事实,但却不是全部事实(比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的若干讲稿,就是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并经毛泽东审定的)。 综观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真实表现,我们认为他是一个特殊的观潮派、逍遥派。”
   恕直言,这个开场白就有破绽数处。首先,何为“观潮派”?何为“逍遥派”?“观者无语”,这是旁观者置身事外的底线;而“逍遥者”,则游离于物事人事之外,尤其对其诸多“是非”一律不予“置喙”,以免卷入其中,两相对照,在文革前文革中为毛泽东制造个人迷信“花了大力气”,说了许多“阿谀奉承”的话的林彪,即便前面加上“特殊”这个形容词,也难和“观潮派、逍遥派”扯上关系吧?其次,就因为林彪吹捧毛泽东制造个人迷信不是全部事实,只是部分事实,就能推翻在这些“部分事实”基础上成立的“部分”结论、判断和评价?第三,不错,林彪在文革中相当一部分公开讲话,不是他本人的作品,是按别人的稿子照本宣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公开讲话是他本人的创意,也就是说,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位的林彪,即便在部分公开讲话中表达出自己的“创意”,也会为文化大革命的“推波助澜”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这一点,我想文章的作者不会否认吧?既如此,以林彪的部分讲话不是他本人所作就得出林彪是一个观潮派逍遥派的结论,是否显得太轻率了呢?
   好吧,我们就从林彪在文革中的“讲话”说起。
   文章认定林彪是“观潮派、逍遥派”最有力的证据,是林彪的接班人地位是毛泽东强加给他的:“经过毛泽东和江青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反复宣传,一般人都相信林彪当上‘接班人’是他苦心钻营、篡党夺权的结果。其实,这是完全违背历史真实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毛泽东把‘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全党、全国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而林彪却一开始就不想参加,一再推托,请了‘病假’,躲在大连‘疗养’,是毛泽东强令他参加的。‘在全会临时增加的改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过程中,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候选人名单,他把林彪排列在紧靠自己的第二位。’……然而,林彪却并不想干‘取代刘少奇作毛泽东的接班人’这种角色。‘林彪一度表现得诚惶诚恐,推辞再三,乃至正式写了(辞职的)书面报告’ 。在‘接班人’已成为全会一致拥护的决定之后,林彪仍在几个重要场合——在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在接见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在全会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反复作了类似表示。比如,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表示:‘中央给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够,恳辞再三。但是,现在主席和中央已决定了,我只好服从主席和党的决定,试一试,努力做好。我还随时准备交班给更合适的同志。’ ‘接班’是他按组织原则被迫接受的,而‘随时准备交班’则是他主动公开提出的。” 
   不错,这是一段经多方论证可算确凿无疑的史实。然而,运用这一段史实来证明林彪是文革的观潮派、逍遥派,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因为这段史实同时包含一个逻辑反证: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急切、如此执着、如此不容置疑地选定林彪作为支持他文革的一号“种子”?难道周恩来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如果是借助于林彪在军队中的统帅地位,那么当时老帅们还没有死,其中就没有一个能代替林彪者?毛泽东何等精明,何等深谋远虑,他会选择一个只愿意做甩手掌柜的“观潮派、逍遥派”来当自己的“二把手”?显然,只有当林彪在文革中能够起到任何人无法起到的作用,只有当林彪能给毛泽东以旁人无法做到的鼎力支持,毛泽东才坚定不移地选定他。当然,毛泽东对林彪的疾病缠身,对林彪的“不问事”、“不做事”,是心知肚明的。可见,毛泽东起用林彪,并非指望他在文革去做什么诸如起草“五一六通知”之类的具体事务,而是让林彪为他去做文革旗手,让林彪以党内军内“二把手”的身份,为他在文革中进行政治上的“担纲”。那么,如何当“旗手”?怎样“担纲”?对毛泽东来说,也许只需林彪像在七千人大会上那样发表几篇“精彩绝伦”讲话,就能基本达到目的。至于文革中其他具体事务,林彪做或不做,都无所谓。当然,由林彪管着的军队,也令毛泽东放心,因为军队毕竟是文革的中流砥柱。 
   那么,林彪对毛泽东意图,是否领会呢?回答是肯定的。其实,林彪的政治嗅觉极为灵敏,文革之初,他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规模巨大非同凡响的政治风暴,就在“五一六通知”通过的第三天,他就迎合毛泽东,抛出了那篇著名的“五一八”讲话。说老实话,笔者看完这篇半个世纪前杀气腾腾的“文献”,仍然感到惊心动魄。不妨摘引几段:“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有了政权,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都有了一切;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我想用自己的习惯语言,政权就是镇压之权。……社会上的反动派,混进党内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都要镇压,有的杀头,有的关起来,有的管制劳动,有的开除党籍,有的撤职。不然,我们就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的根本观点,我们就要丧失政权,就是糊涂人。……毛主席最近几个月特别注意防止反革命政变,采取了很多措施,罗瑞卿的问题发生后,谈过这个问题,这次彭真的问题发生后,毛主席又找人谈这个问题。调兵遣将,防止反革命政变,防止他们占领我们的要害部门、单位,广播电台、军队和公安系统都作了布置。毛主席这几个月就是作这个文章,这是没有完全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印成文章的毛主席著作,我们就是要学这个没有印出来的毛主席著作。?……?政变,现在成为了一种风气,世界政变成风。改变政权,大概是这样的:一种是人民革命,从底下闹起来,造反。如陈胜、吴广、太平天国,我们共产党都是这样。一种是反革命政变。反革命政变,大多数是宫廷政变,内部搞起来的,有的是上下结合,有的和外国颠覆活动或者武装进攻相结合,有的和天灾相结合,大轰大乱大闹。历史上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世界上政变的事,远的不说,1960年以来据不完全的统计,仅在亚非拉地区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先后发生了六十一次政变,搞成了五十六次。把首脑人物杀掉的八次,留当傀儡的七次,废黜的十一次。……六年中间,每年平均十一次。”
    “有一批王八蛋,他们想冒险,他们待机而动。他们想杀我们,我们就要镇压他们!他们是假革命,他们是假马克思主义,他们是假毛泽东思想,他们是背叛分子,毛主席还健在,他们就背叛,他们阳奉阴违,他们是野心家,他们搞鬼,他们现在就想杀人,用种种手法杀人。陆定一就是一个,陆定一的老婆就是一个,他说他不知道他老婆的事!怎么能不知道?罗瑞卿就是一个。彭真手段比他们更隐蔽更狡猾,使人家不容易看出来。他冒充拥护毛主席,他在晋察冀是在百分之百的王明路线,比王明路线还王明路线,超王明路线。一九三八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路线,他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他还把蒋介石说成是‘最有政治眼光的人’,‘要竭诚的拥护蒋委员长。’他说,‘抗战最坚固的中心是蒋委员长。’他还说,‘国共两党之间,要互助互爱互让,反对利用困难,与政府(即国民党政府)为难。’他在延安装着反对王明路线,到东北又搞王明路线。彭真在东北拒不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炮火连天的时候,他幻想和平,幻想和国民党蒋介石谈判,没有战争打算,幻想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他没有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味道,不搞阶级斗争。他不把重点放在农村,不把干部和主力派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恋恋不舍大城市,不愿离开大城市。撤出沈阳,还赖在郊区不走。搬到本溪,搬到抚顺,又搬到梅河口,不肯在农村安家,不准备打,只准备和。在东北,他想把主力孤注一掷,和敌人硬拼,以军事上的冒险主义掩盖他政治上的投降主义。他借口照顾山头,实际上是培植他个人的实力。他不注意补充主力,只是从散兵游勇中收编和建立一些地方部队,后来这些部队都叛变了,成了‘座山雕’。他说反山头,就是他在搞山头,招降纳叛,搞他自己的军队,搞小圈子,搞‘桃园三结义’。北京市水都泼不进去,针也插不进去。党内搞党,党内搞派。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同志都有感觉,我也有感觉。”
   林彪这篇讲话,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呢?笔者略为总结,归纳如下:其一,在理解、领会、探究、揣摩甚至发挥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思想、思路、立场、目标等等方面,费了大力气,花了大功夫,且理解“深刻”,运思独特,发挥超然,其“政治战略眼光”确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度、广度和气魄,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正是林彪这种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旗手”高度;其二,林彪极为聪明,对毛泽东在这次运动中要整的那些视为心腹大患的“政敌、宿敌乃至假想之敌”,表达出极端的“革命义愤”,不仅剥其“画皮”,而且挖其“老根”,大有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煞气”和决心,不过,也顺手对他和叶群的私敌陆定一夫妇放出一箭,其“诛心之论”中闪烁的刀光剑影和切齿大恨,哪有“观潮派、逍遥派”那一份与已无关的“冷眼”和淡定?倒像阎罗殿中那个只知催命的崔判官。我想,以林彪当时的身份,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样的场合讲出这样一番惊心动魄、咬牙切齿的话来,其“杀伤力”有多大“当量”?文章作者大抵不会和“观潮派、逍遥派”们的闲言碎语等量齐观吧?其三,非常可惜,林彪这惊天动地的一炮,却没有打中靶心,打偏了。不仅如此,犹如“擦枪走火”,弄不好会引来“自伤”天来横祸。正是这篇讲话,不仅没有“正中”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下怀”,反而引起毛泽东的猜忌。原因很简单,其时文革的序幕还没有完全拉开,文革“主攻方向”的敌人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林彪将文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作防止“政变”,尤其是宫廷政变,显然是自作聪明,把毛泽东的“圣意”全然弄错了。事实上,文革之初打倒的那些人,根本没有任何“政变”意图,而文革最后的主攻目标刘少奇那个所谓的“司令部”,也根本没有任何“政变”的迹象,这一点,毛泽东心里清清楚楚,毛泽东要“修理”的,是党内由上而下的那一帮“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
   不过,总算有惊无险,毛泽东将自己对这篇讲话的不安和猜忌,及时向林彪进行了“坦诚”的暗示。请看这一段史料。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66年)7月11日、12日到毛泽东处谈话。看了毛泽东7月8日给江青的信后,建议找林彪谈谈。经毛泽东同意,7月14日,从上海飞大连与林彪谈话,转达毛泽东的意见。林彪表示接受,答应回京后修改5月18日的讲话。15日,周恩来返京向刘少奇作了汇报。”
    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写给江青的信,想必大部分网友已经看过,现将其中对林彪五一八讲话感到不安的主要段落摘引如下:“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我的朋友(指林彪)的讲话,中央催着要发,我准备同意发下去,他是专讲政变问题的。这个问题,象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觉得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看来不同意他们不行了。……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今年四月杭州会议,我表示了对于朋友们那样提法的不同意见。可是有什么用呢?他到北京五月会议上还是那样讲,报刊上更加讲的很凶,简直吹的神乎其神。这样,我就只好上梁山了。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我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了共产党的钟馗了。”
   中国的“君臣关系”,其凶险程度难以估量,深得其中三味的林彪,如果看了毛泽东的这封信,会作何感想?其内心的震撼、惊悚和恐惧,还用得着去“推测”吗?我在上篇博文《破解林彪事件须有相应的逻辑框架》一文中写道:在“权位”面前,林彪委实是一个“两面人”、矛盾体。林彪多年来饱经病痛折磨,苦不堪言,加上他性格孤僻、喜静厌动,对官场博弈权力迷径早已心灰意冷,“敬而远之”,这的确是林彪真实的一面;但林彪决不因此彻底甘于寂寞,只要机遇到来,他仍然经不住权位的诱惑。否则,他就不会悉心揣摩、迎合毛泽东,就不会苦思权谋之术、“为臣之道”。也就是说,林彪时常处于“两个魂儿”轮流值班的矛盾之中:当“病痛难忍、伴君如虎而红尘皆看破”的魂儿值班时,他对“临肩大任”的一推再推,至少一半是真实的;当“有权就有一切、得一人而得天下”的魂儿值班时,他对“临肩大任”的另一半推诿,就是“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韬晦”之计了。
   因此,有理由相信,林彪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对“接班人”、“二把手”重任的反复推诿,和周恩来向他转达的毛泽东的这封信有关,林彪的心思极重极深,惊魂未定之际,“第一个魂儿”跳出来值班,也在情理之中。其实,林彪性格中有两样“硬货”,一样是强硬,一样是决断。这两样“硬货”,完全可以帮助林彪彻底了断对权位的“非份之念”,可惜,在高位重权的强烈诱惑之下,这两样“硬货”往往被其击得粉碎。这正是林彪的悲剧所在,这不,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接受了“中央决定”不久,他的另一个魂儿就在值班了。其重大表现,就是他在当年十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抛出的讲话。可以说,这个讲话凝聚了林彪“全身解数”的思考和大量的心血。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林彪酝酿这一类至关重要的讲话的习惯和过程。
   关于这篇讲话的起草过程,林办秘书张云生有着完整的回忆,摘引如下:“1966年10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叶群从外边回来,急匆匆地召集秘书开会。她说:‘主席决定最近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各大区和各省、市委的第一书记参加。主席让首长在会上讲讲话,另叫陈伯达代表中央文革在会上作两个月运动的总结。首长要讲话,讲什么?负责讲文件的老赵和老张要帮助‘拉’个‘条子’。你们要抓紧,不要误了事。’ 会后我问老赵:‘主任讲拉条子,拉什么条子?’‘拉条子就是写简要的讲话提纲’,赵秘书解释说,‘因为提纲用的语言非常概括,是一条一条式的,所以首长和主任都习惯说拉条子。’‘你过去拉过条子吗?’‘我也没真正干过。首长讲话不愿用稿子,向来喜欢自己顺口讲。听说1962年七千人大会时,军委办公厅费了好大的劲给他准备了一份讲话稿,他根本没用。他后来在大会上的讲话,就是自己的条子,一发挥就是一大篇。‘518’讲话时我赶上了。主任叫我们几个秘书帮助拉条子,结果是白费劲。只有主任找人帮助搜集的那些古今中外政变材料,倒还用上了。’‘我们这次帮助拉条子,不又是白费劲吗?’‘肯定白费劲。’‘那为什么还要搞这种无效劳动呢?’‘都是主任张罗。她说,不管用不用,反正得准备。就是用不上,对首长讲话有点启发也是好的。’‘咱们干吧!干什么样算什么样。’……‘把条子念给我听听。’林彪坐在他的会客厅的沙发上,看来情绪还好。……我和赵秘书坐在林彪对面的沙发上,由我开始念那已经拉好的‘条子’。‘都是些废话!’我只念了一部分,就被林彪拦住。他显然对这个‘条子’很不满意:‘这是在作官样文章,不是拉条子。你们写的那些,可以去掉百分之九十九,留下百分之一就够了。不要写那些连成片的话,不要抄报纸上的那样官样词句。真正有用的话,有几句就够了。’…… 在林彪即将出场讲话的那天早晨,叶群才叫我们把新拉的‘条子’给林彪送去。林彪看后的反应如何,我们不便去问。但听内勤透露,林彪在那个早晨是够忙乎的,他守着一叠白纸,自己冥思苦想;想了一阵,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几个别人弄不懂含义的大字,然后将这张白纸推到地毯上;他再接着想,想好后又在另一张白纸上写几个字,同样推到地上;……地毯上到处是林彪散扔着的白纸,最后由林彪命令内勤将它们拾起,并由他自己重新排列一下顺序。这就是他的讲话‘条子’。林彪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记录稿,我在不久后就看到了。正如原来所料,我们准备的东西他根本没用。只有一句像是我们‘条子’上的话,那就是他开头讲的:‘这次会议,是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继续。’”
    都说林彪是一介武夫,不懂理论,其实非也。林彪读书,涉猎甚广,政治的,军事的,哲学的,历史的,尤其对马列经典著作,精研细读的也有不少。拉几张“条子”就能作出一篇洋洋洒洒、条理清晰、通俗生动、别开生面的讲话,说明林彪的功底不凡,这个本领,连林彪身边的秀才们都望尘莫及。而最重要的,则是林彪对毛泽东历次政治运动的思想、理论、动机、思路的独特领会和深刻阐释,具有相当的“开创性”,深得毛泽东赏识。这篇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显然避开了“五一八讲话”的偏差,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深远历史意义”深入浅出的“开掘”,的确达到了“别有洞天”、“炉火纯清”的境界。因此,用“制造个人迷信、无原则的吹捧”来概括林彪的这类讲话,实在流于肤浅。为了节省读者的时间,这里从林彪的这篇讲话中少许摘几段“精彩”的。
   “广大群众轰轰烈烈,从学校到社会,从文化的领域影响到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各方面,收获很大,尤其是政治上的收获。党内揪出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社会上搞臭了很多资产阶级的反动“权威”,还挖出很多潜藏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破获了很多反革命案件,搞出了很多武器、电台、黄金等等。但是,最主要的是在思想上,确实是触及了人们的灵魂。大破旧思想,大立新思想,这是一个深刻的大革命,社会面貌,人的精神面貌都有很大的变化。毛主席的思想在这次运动中得到很大的宣传,很大的普及,深入人心,对整个社会的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都是很大的。经过这次运动,不少青少年可能培养成为革命的可靠的接班人。”
   “思想,社会意识,世界观,风俗习惯,政治观点,法律观点,艺术观点,艺术中间的电影、戏剧、造型艺术、文学,以及教育制度,等等,概括起来叫做文化。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文化革命呢?要搞这个社会意识领域里面的革命呢?决定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思想是从那里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贯认为,思想是从物质来的。社会意识是从社会的存在来的,从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占有制度来的。全国解放以来,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我国社会的占有制根本变化了。原来是地主的田地,我们没收到农民手上,以后又转到集体化。这是农业所有制经过的两个变化:地主所有制变为农民个体所有制,又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制。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经过种种的过渡阶段,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现在要准备取消定息。经济基础既然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个上层建筑,一定要跟着变化,一定要赶上去。如果我们不赶上去的话,就妨碍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就会使我们进步缓慢,就会使新的社会生产力不能得到发展,就会使革命既得的成果不能巩固,就会走到资本主义复辟,就会使保护社会公有制的人民民主政权遭到颠覆,就会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度被推翻,就会走到修正主义统治中国,使中国退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所以,搞不搞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关系无产阶级政权能不能巩固、革命成果能不能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们同修正主义领导的国家不同。他们片面地搞机械化;我们搞革命化,也搞机械化,我们用革命化来领导机械化。……由于文化革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样,两条路线的问题就必然产生。关于这两条路线的斗争,大家这两天都清楚了。一条是以刘、邓为代表的路线,是压制群众,反对革命的路线;另一条路线呢,就是毛主席的敢字当头的路线,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路线,也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一个是群众路线,一个是反群众路线。这就是我们党内两条路线的尖锐的对立。在一个短时期内,刘、邓的这条路线是取得了一个差不多统治的地位,全国照他们的这条路线执行嘛。可是,归根结底,毛主席的路线总是要胜利的,因为它是真理。”
   “革命的群众运动,它天然是合理的。尽管群众中有个别的部分、个别的人,有“左”有右的偏差,但是群众运动的主流总是适合社会的发展的,总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创造性。这次运动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规定多少章程。毛主席一再说的红卫兵,不是我们规定的,是群众创造的,随后就变成全国性的了。很多东西都是群众搞起来的。我们先当群众的学生,向他们学习,集中他们的意见,然后再来推广,再当先生。先从群众中来,再贯彻到群众中去,这就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一贯的做法。这一代青年,是我们革命胜利十七年教养出来的孩子。他们现在二十岁左右。他们大多数思想很敏感,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正确革命路线的领导下,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世界观,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在文化革命中间,应该信任这批青年群众,他们这批闯将,小闯将。这种闯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想不到的事,很多“老大难”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一闯,情况就清楚了,决心就好下了。”
    请看,林彪如此“创意”、如此精彩、如此“虔诚”地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毛泽东能不欢心,能不赏识,能不“重用”吗?而通过林彪这样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的人物之口对毛泽东发动文革的意图进行概括力、号召力、感召力极强的诠释,对毛泽东而言,这就是“政治担纲”。

http://hhm9312181.blogchina.com/158937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00:40 , Processed in 0.1309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