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学术论坛 作者:程广云
主持人:首先请嘉宾进行主题陈述,稍后大家再一同讨论。
程广云: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我们聊天的主题是革命往事——红色经典中的历史记忆。革命之所以成为往事,因为现在我们都在谈论告别革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李泽厚先生就提出了告别革命,现在又提出了告别辛亥革命。现在我们正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次革命。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革命主要是指红色革命,也就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或者叫做无产阶级革命。同盟会,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它的旗帜无论是最初的十八星旗,还是五色旗,还是青天白日旗,都不是单一的红色。资产阶级革命,例如英国、美国和法国大革命的旗帜,特别是法国革命的旗帜是红、白、蓝三色旗。因此,我们今天讨论的革命是红色革命,其他颜色的革命,不在讨论之列。
红与黑: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啊?
程广云:我们所谓红色经典,是指在红色革命历程中出现的深刻地影响了红色年代人民心理和意识的经典作品。当然包括一些理论著作和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列举十大红色经典,根据其影响力,按照时间序列,应该包括:1《共产党宣言》2《国际歌》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5《西行漫记》(《红心照耀中国》)6《东方红》7《红岩》8《雷锋日记》9“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10“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红与黑:但据说其中革命文学作品中的故事都只是虚构的,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服务,不知道程老师怎么看?如果这样革命的浪漫情调就被削弱了
程广云:所谓虚构革命文学故事,按照当时说法,叫作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我们不管它虚构不虚构,虚构的东西你相信它,它就有影响,你不相信它,它就没影响。
Heonerd:我赞成程老师的说法,虚构的东西,有人认同就有影响。问题不在于虚构。
teaport8:李泽厚先生的“告别革命”是什么意思
程广云:告别革命,就是革命已经成为往事。李泽厚说,改良总是比革命好。但是,历史不管你好不好,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往往是残酷的。革命是残酷的,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teaport8:革命是残酷的。深有同感。现在重提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红与黑:但在革命之后,我们发现了历史的真实,红色经典就变得不再那么吸引我们了。因此红色经典如何成为真正的经典,这是一个问题!
春天在哪里:革命是残酷的,但是革命文学是浪漫的。
程广云:现在有个现象,许多历史作品只是描写革命战争的政治和军事谋略,而不着力于对于革命合法性的认证。因此现在的革命文艺作品往往不如当年的文艺作品有感染力
知者:革命合法吗?
Heonerd:革命的合法性取决于两个:一是旧制度旧社会罪劣深重,二是革命者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
ken0526:胜利者会对革命合法性进行定义。
teaport8:提到革命,我首先想到学和批斗
红与黑:革命曾经是残酷的,现在依旧是残酷的。革命文学曾经是浪漫的,现在是虚假的。
程广云:毛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造反有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论证革命的合法性,就是回答革命的原因和革命的意义。
红与黑:说 程老师:共产党宣言是不是第一个提出革命合法性论证的文本?
程广云:1968年5月法国五月风暴,当时人们认为,革命首先是一种本能。这是新左派的一种观点。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提出革命合法性论证的文本
瞧月亮:在革命合法性的认证在革命成功后还有必要吗?如果没有,能不能解释称老师所说的“现在的革命文艺作品往往不如当年的文艺作品有感染力”
teaport8:革命是否等同于武装斗争,意识形态的革命?
pan:告别革命这个选题的背景是否与目前国内官民关系紧张、世界新自由主义盛行、贫富分化加剧导致世界危机有关?
红与黑:现在流传 白毛女、雷锋日记都有造假之嫌,那么这样的经典还能流传下去么?
qhlming:造假无所谓,重要的是这种红色经典已经载入历史,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程广云:马克思晚年,有所谓马克思学生否定革命。马克思说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针对这一思潮的。革命,最早的意思是顺乎天而应乎人
红与黑:革命与宪政,有点相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吧? 革命的结果是立宪缔结合约,最终建立国家。爱情的结果是办理手续登记结婚。所以革命与爱情应该是最浪漫的故事。
程广云:红色经典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反映革命年代战斗生活的经典作品,这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记录下来的,是真正的红色经典。其中的主题有对革命合法性的认证、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新社会的向往、对牺牲精神的描写、对战斗生活描写等;第二种类型是革命胜利以后对革命成果的歌颂与赞扬。其中的主题有对美好时代的赞颂、对革命英雄、政党,特别是对领袖的歌功颂德;第三种类型是对革命的怀疑、批判、反思和解构。比如红色摇滚等等。
蜡笔:说得好,关键是现在看到的红色经典真实么,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
啊南:即使红色经典不真实,精神总是真实的吧
teaport8:我对革命的合法性很感兴趣。革命的合法性是不是需要根据重新阐释啊
程广云:关于革命合法性的问题,首先,革命是一种本能;其次,加以意识形态动员;最后,造成革命形势
随便看看:如果革命是一种本能,那么,革命就是一种欲望,实际上,革命一定是某一立场的人为了自身的立场而不断地争取所作出的行动,甚至不惜采取暴力行动.
程广云:革命既有暴力的又有和平的。不光红色经典,任何经典未必都能保证它的真实
瞧月亮:如果将革命定义为本能,倒感觉是一种顺乎自然的行动,革命就代表了一种合理的秩序
红与黑:经典之所为经典不在于真实,既呼应了时代,又推动了时代,并为不同的时代所记忆。
蜡笔:我觉得革命好像没有和平解决的,恐怕只有暴力,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层面的都存在暴力
春天在哪里:最近高全喜老师提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但是其影响放在整个辛亥大潮中,如沧海一栗。确实在中国,革命注重的就是后者,所谓“革命就是流血牺牲”
程广云:各位朋友,有关革命的抽象讨论,应该结束了。还是进入红色经典的具体讨论。
《共产党宣言》与其说是一部理论著作,不如说是一篇散文。它的艺术魅力和激情,比起理论更能赢得人心,从而列如红色经典行列。
红与黑:在中国读老三篇的人要多于读共产党宣言的人
程广云:《国际歌》表达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据说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它的历史影响,超过《马赛曲》,其中最后三句叠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三句话,表达了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
红与黑:但是国际歌和东方红这两个红色经典存在内部矛盾,国际歌唱从来都没有救世主,东方红唱中国出了个大救星。程老师怎么看?
qhlming:国际歌和东方红是为不同的初衷和历史背景而做的,放在一起矛盾很正常
程广云:八十年代,就有人说,国际歌表现的是工人阶级的意识,东方红表现的是小农意识。
红与黑:不管是工人阶级意识还是小农意识,这两首歌都在大会上作为经典播放,是不是非常的吊诡?
程广云:文革时期,东方红通常是会议的开始曲,国际歌通常是会议的结束曲。
红与黑:“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的一段话。它是针对当时“中派”所谓农会举动“过分”的言论而讲的,其本意在于告诫人民群众,革命不能温文尔雅,必然坚决彻底。
teaport8:因为暴力只会带来暴力,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要用和平方式解决。
蜡笔:毛的这个话比较客观
程广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了一个革命者的成长历程。最有名的那句话表达了革命人生观的精髓。
知者:冬妮亚真的就错吗?
红与黑:刘小枫先生就写了纪念冬妮娅,怀念红色经典中的另类人物,这种对红色经典的另类诠释正蕴含了经典的多种可能性。
程广云:刘小枫曾写过一篇文章,十分怀念冬妮娅,她的形象在当时的小资的形象。和保尔的形象是对立的
红与黑:还有林海雪原中的白茹,都是被压抑的革命青年所憧憬的对象。
程广云:《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是苏联时期的两部电影,反映了列宁的革命生涯。戈尔巴乔夫时代由于其中对于历史的歪曲,而禁映。
红与黑:我的问题是,红色经典本身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而这正是经典的特质。
60年代生人对《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这两部电影有很深的印象,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就作为片段出现了。
程广云:列宁是历史上有名的演说家
屈黑:中国经典的是样板戏,最近重看,更坚定了。尤其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qhlming:《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国际上曾产生广泛的影响
程广云:《东方红》是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革命歌曲。《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延安生活的记录,很有影响。
蜡笔:如果影片客观真实反映了历史,还允许称为红色经典吗?是否是上层建筑的独家命名
teaport8:现在不拍样板戏了,说明红色经典也有不足。而这正衬托了邓小平后来改革的伟大
程广云:《红岩》是中国红色经典非常突出的一部代表作品。它反映了地下党人的战斗生活和牺牲精神,塑造了红岩英雄群象,号称红岩精神。
红与黑: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追求红色经典是否真实的问题,也不是要探讨重庆唱红打黑的问题。我们关注的红色经典中的革命叙事,是如何吸引和影响一代民众的。
程广云:重庆唱红,说明了回归红色经典的一种趋向。但是红色经典,主要是指战斗性的,不是歌颂性的
qhlming:重庆唱红只是一种无意义的形式,充其量算得上红,但绝对不经典
春天在哪里:对重庆唱红的争论就可以看出当下对红色经典的不同认同
程广云: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红色歌曲,有的配上摇滚乐曲,这是一种解构方式
红与黑:用摇滚来唱红色经典,其实正好把摇滚中的激情元素和红歌中的激情元素结合起来了,用现代的形式更好的传达了原曲的观念。
777:红歌只是一种反映拥和共党的形式
999:摇滚乐本来就是下层民众的音乐
红与黑:主题是红色经典中的革命叙事
qhlming: 红色歌曲有了新的传播形式和演绎方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程广云:在商场里,经常将红色经典娱乐化,也是一种解构方式
保丹:解构有什么深层含义?意味着什么?
999:我倒觉得红色经典娱乐化、摇滚化更符合其工人阶级的属性
红与黑:唐朝乐队曾经演唱过国际歌,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作品。
蜡笔:应该承认,那个时代革命都的革命激情是有的
屈黑:那些经典的旋律让人振奋,那个时代需要,它们肩负着一种使命
程广云:《雷锋日记》虽然经过改写,但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影响深远。
春天在哪里:当下对雷锋日记的质疑,可以看成对红色经典的质疑,是不是也可以看成是对红色革命的质疑?
红与黑:其实有没有雷锋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有雷锋日记,作家为我们塑造了红色的想象空间,激励了无数大众为之奋斗。
程广云: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红色信仰的一个经典表达
屈黑:当时的一个破烂的中国,如果没有那些红色经典,不可能有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民
teaport8:红色时代需要造就英雄神话。
蜡笔:像雷锋这样的人,生活在其它年代也是会这么做的,与后面的无关
红与黑: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是对个人和事业的一种最为典范的表达,雷锋、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形象都是以此为模式锻造出来的。
程广云:一切信仰都涉及到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有限如何安置到无限中,是精神家园的建筑方式。毛在《愚公移山》中说,人民就是上帝,在文革中喊人民万岁,这几乎是一种类似宗教的信仰。
qhlming:红色信仰是不是与所有信仰一样,仅仅是一种精神诉求?与宗教信仰没有区别吧
777:程教授 请问为什么叫红色经典 而不能用其他颜色代替,比如说绿色
知者:红色是流血的革命
春天在哪里:红色是血的颜色,以为着红色革命就是暴力革命,要流血牺牲
777:流血意味着暴力 那么红色革命是否意味着流血的革命
蜡笔:红色是生命的色彩,党需要你的生命投入
999:请程老师谈谈革命经典与普通民众经典的关系
程广云:我不知道什么叫普通民众经典,是否指一般经典
程广云:“老三篇”是文革的产物,是林彪提出的三篇毛泽东的文章。文革时期,人人背诵,甚至谱成歌唱。当时非常流行。
红与黑:老三篇歌颂了张思德、愚公和白求恩,古今中外都包括了。其实愚公移山也是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张思德里面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下,但只要。。。,就是一个。。。。 这也体现了有无之境
瞧月亮:人民是最强大的力量,刚好又读不懂典籍,红色经典就是告诉革命者该动谁
红与黑:林彪能提出这三篇经典,都在于这三篇树立了一种红色英雄的典范,他们最终都死了,都融入到无限的人类事业中去了。
布衣卿相:红色经典的作用就是宣传。能被宣传鼓动的人,就是愚昧。现代说法叫做洗脑
程广云:“样板戏”是江青倡导的,样板戏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因为艺术应当百花齐放,不应当搞什么样板。但是,京剧的现代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样板戏试图反映现代生活,这个试验基本是成功的。当然,其中有些反人性、非人性的东西,比如不许表现男女爱情、夫妻生活等等。高大全、三突出(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等等艺术表现方式是可以商榷的。其中我认为有五部可以称为经典作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红与黑:老一代人读红色经典,就像我们这代人读金庸一样,我们知道金庸小说里面的武术有很多是假的,但是我们依然喜欢她所营造的情景。红色经典是要传达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叫情绪。
程广云:艺术无所谓真假
蜡笔:与金庸小说可能还不大一样,红色经典所展示的是对公众有伤害性的,无论是敌人还是战友都是有牺牲这样的这样一个事实,而金庸小说完全虚构,构不成伤害
红与黑:艺术无所谓真假的事实,但有所谓真假的情绪或情景,如果没有这个真实,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斗志。
程广云:还想告诉大家,红色经典与中国传统的关系,中国远古时期,有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后来散落了。例如蚩尤,这是一种铁血精神,影响到了我们所谓红色精神
红与黑:红色经典的产生有他的历史原因,在那个时代,红色经典不仅是无害的而是有益的。
qhlming:红色经典和金庸小说都是艺术加工的产物,只不过依托的现实背景不同罢了,至于造成情感上的伤害,这是红色主题无法避免的。之所以红色经典长盛不衰,确实与我国的红色文化密切相关
程广云:还有一个源头,从《斯巴达克斯》到《牛虻》都是描写一种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这也影响到了我们所谓红色精神
红与黑:红色经典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弱小的反叛、斗争的一支,这和以和为贵的儒学大异其趣
小林飞刀:红色经典跟艺术加工恐怕没有关系吧,红色经典是激发行动的,艺术典籍恐怕起的是反作用。
红与黑:对,红色经典就在于残酷斗争和无私奉献。在这里,以高扬的道德主体,把自我献给伟大的事业。用鲜血铺红了通向美好社会的道路
程广云:其实,红色经典有许多有趣味的话题,比如对敌人和叛徒的描写。最著名的叛徒是蒲志高和王连举
红与黑:用什么样的词汇来描述叛徒呢?叛徒可怜么?叛徒是不是因为无法抗拒的因素做了叛徒?因此不应该获得更多的道德谴责?
程广云:叛变和变节是两个概念:变节只是改变信仰,叛变则是出卖同志
红与黑:变节可以叫改宗吧。
qhlming:我觉得叛徒是彻头彻尾的投敌行径,变节却不一定在程度上那么严重
红与黑:叛变与变节最大区别在于,叛变直接导致危害。
知者:当时写作经典和大张旗鼓,声嘶力竭的宣传所谓经典的人,也有的竟被定性为叛徒,甚至在监狱度过晚年
红与黑:改变信仰不意味这出卖同志,看看瞿秋白《多余的话》他基本上是放弃信仰了,但是他并没有出卖同志,而是坦然赴死。
qhlming:嗯,放弃信仰基本上也是变节的意思吧
程广云:在红色经典中,叛徒往往是参加革命的动机不纯,掺杂个人私利。所以革命要求大公无私
999:红色经典中的人物是不是有点人物形象单一化的特点啊?
qhlming:这个很难做到,我觉得人不可能真的大公无私
程广云:革命是对人性的考验。普通人几乎不能成为真正革命者
红与黑:红色经典中 关于叛徒动机不纯的叙事风格其实 已经为现代宣传机构所继承,如果谁贪污出事,一定从根源上把这个人打到。我认为这是红色经典的消极层面。
程广云:当时有一句话,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红与黑:敌我区分是革命的前提
程广云:参加革命的人很多,真正的革命者很少。只有在血雨腥风中,才有敌我关系,敌人必须被消灭,否则就是我们被敌人消灭
999:是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
程广云:革命是往事,是遗产。千秋功罪,需要我们认真地清理,认真地总结。革命首先具有自身的合法性,逼上梁山,革命的罪恶首先应当由制造革命的社会罪恶来承担。其次,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革命是争取生存的斗争。生存是正当的,但是总有极少数极个别人们怀着个人野心投机革命。野心家往往加深了革命的罪恶性。革命中的英雄能够献身于历史的事业,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在古代,这就是神。我们不能亵渎英雄,革命本身的错误不能抹杀英雄的业绩。
qhlming:是的,红色经典让我们能够把对英烈和叛徒的爱憎都呈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也将革命的初衷无限放大
小林飞刀:革命是超善恶的,所以任何野心家都可以免罪,在这点上我不赞同老师的看法
啊南:革命中大家都是恶人,但野心家们的罪恶更大
恶:请注意:野心家不是英雄
程广云:革命的敌人,不论成败,都是历史的牺牲品。随着革命成为往事,敌人也应还原为人。
小林飞刀:革命就是革命,而且仅仅是革命,不能以平常善恶来评判
程广云:变节分子由于人性的软弱,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小林飞刀:敌人也是超善恶的,叛徒也是超善恶的
程广云:叛徒比变节分子更可恶一些。他们为了保全自己,出卖别人,但是也是基于人性的软弱。
qhlming:对,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叛徒的行径用善恶来归纳,叛徒的选择只不过是人性的一个极端方面吧
恶:革命可以看作是一种宗教
红与黑:革命需要无私的奉献,宗教也是一样。但在现实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宗教徒又是革命者
程广云:革命成为往事,我们应当饶恕所有的人。但是,尤其应当纪念革命英雄,即使革命本身是错误的和罪恶的。英雄仍然是值得纪念的。革命具有美学意义。
红与黑:还请程广云教授总结一下红色经典中的叙事模式是怎样的?这样一种叙事模式是否为当代文学所继承?
程广云: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是一种意识形态叙事,它总是讲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光明,二者对照起来,从而揭示革命,意即改变现实,实现理想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红与黑:这样一种红色叙事有意无意为新闻联播宣传题材无保留继承。
程广云:具体地说,我在前面说过,红色经典具有三种类型,一般地说,战斗性的红色经典其意义和价值高于歌颂性的红色经典。解构性的已经是它的末流了
红与黑:先有斗争 才能有典型,这是按照革命的顺序来排的
算命师:典型 是偶然的,精心挑选的,被二次塑造的
程广云:最后请大家表达一下是否赞成我关于十大红色经典的提法
恶:我觉得归纳的挺好的。
红与黑:赞成!
蜡笔:恩,总结赞成
主持人:感谢嘉宾和网友,我们今晚的网聊结束。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c/html/51750/2011/10/24/60933.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