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82|回复: 0

文革知青地下流行歌曲(歌詞)創作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10 0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知青地下流行歌曲(歌詞)創作

  從總體上看,知青運動是從激情、高昂向消沉、悲觀以及覺醒的趨勢轉變發展的。具體說是從七十年代初起招工、招生(工農兵學員),尤其是林彪事件後,知青們對現實產生困惑、懷疑乃至思考、叛逆,這樣的轉變迅速產生並蔓延開來。體現在知青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情緒中,就是原先被否定的所謂封、資、修的東西如小說、音樂、繪畫等重新得到知青們精神上的普遍認同。在知青中流傳、影響都更為廣泛且另類的「地下詩歌」——即所謂「知青地下流行歌曲」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在文革期間大陸文壇一片蕭條的情形下,知青地下流行歌曲的產生與流傳,既是對文化專制的反彈,也極大彌補了知青們空虛荒蕪的精神生活;當然,更為直接的就是反映了知青的生存狀態與精神面貌。

  文革期間知青中的流行歌曲,不外乎三類:一是外國(主要是蘇俄)歌曲;二是文革前的一些民歌味道較濃的老歌,三是知青自創的。這三類皆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知青的精神情感世界。這些歌曲雖然「流行」,卻不能公開,甚至遭受當局的打壓,摧殘,其作者甚至被逮捕、判刑坐牢。
在這裡要介紹的,是「自創」一類。所謂「自創」,包括詞曲皆自創,但不少是自己填詞,套用其他原有的曲。無論何者,我們需要關注的只是知青自己所填的歌詞——詩歌的一種類型。

  這些知青地下歌曲(歌詞)的基本特徵可歸類為以下四點:

  一、「反主流」格調

  也就是跟當時社會(官方)主流歌曲的高昂格調不同,知青地下流行歌曲(歌詞)頗有拒絕崇高、拒絕雄壯、遠離政治、遠離理想的意味,大多傾向於軟性抒情、感傷沈鬱的類型。比如:

    望斷蓉城,不見媽媽的慈顏;
    更殘漏盡,難耐衣食寒。
    往日的歡樂,方映出眼前的孤單。
    夢魂何處去,空有淚漣漣。
    幾時才能回成都,媽媽呀!
    幾時才能回到故鄉的家園……
    (〈望斷蓉城〉)

  這首歌的歌詞顯然是成都(俗稱蓉城)知青所創作,其曲卻是套用了1937年電影《古塔奇案》的插曲〈秋水伊人〉(賀綠汀詞曲)。雖然時間相隔三十多年,但那哀怨、迷茫、憂鬱的格調與心境全無二致。又如:

    晚霞散去滿天的星星,
    整個大地月照明。
    一位青年獨自徘徊,
    走在那寧靜的小路上。
    他在凝思,他在嚮往,
    對著遠方歌唱;
    他在嚮往,他在歌唱,
    快來信吧好姑娘……
    (〈嚮往〉)

  這首〈嚮往〉歌詞的情調跟當時同樣流行於知青中的蘇俄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小路〉等頗為相似。或許是知青那代人大多經歷過所謂「中蘇友好蜜月」(五十年代前中期),當時傳入的蘇俄歌曲十分盛行,而且蘇俄歌曲又天然有蒼茫、感傷、憂鬱、黯淡、深沉、悠揚的情韻,這跟知青當時普遍的心態甚為契合,因此,包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與〈小路〉在內的不少蘇俄歌曲便自然而然地被知青們在各種場合中「移唱」了,知青們自己創作的歌曲也自然而然秉承了蘇俄歌曲的情調。這首歌的意境還體現了知青歌曲的一個特點:晚上(或黃昏)的昏暗背景。這大概是更能契合上面所說的蒼茫、感傷、憂鬱、黯淡等氣氛與情調,同時也似乎恰好能配合知青唱歌時的背景氛圍——知青白天要幹農活,唱歌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在傍晚和晚上。傍晚收工後,知青們就常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當然也有自己一個人的),或清唱,或用各種樂器(如二胡、小提琴、手風琴、笛子等)伴奏,在暮色中,在月光下,唱這些感傷、憂鬱的歌,那氣氛是很能感染人的。

  二、愛情主題

  事實上,前面所引的〈嚮往〉就有這麼個的特點,這也正是當時所謂反主流意識的具體表現之一。在那個時代,愛情幾乎是罪惡的代名詞,知青(以及任何年輕人)中是不允許談戀愛的;當時主流的革命文學與藝術也是排斥愛情的,尤其是所謂革命樣板戲[1],無一例外,都沒有任何愛情、甚至家庭的描寫——任何主要正面人物都是孤男寡女,即使是有家庭表現,也是殘缺的(如阿慶嫂)或假的(如李玉和)[2]。因此,說是反主流也好,補償心理也好,知青地下流行歌曲中最顯著的主題就是愛情。如〈重慶知青之歌〉從下鄉知青的角度抒發與情侶離別相思的情懷:

    盼不到彩雲歸,
    留不住南飛燕,
    秦嶺大巴山,
    一山高一山,
    你讓我們天各一方。
    啊,親愛的姑娘莫為我悲傷;
    啊,親愛的姑娘莫為我悲傷。

  〈小小油燈〉則以男女對唱及合唱方式表達同樣的相思苦戀之情:

    (男)
    長夜難眠想姑娘,
    你和我天各一方。
    不知何時才能見面,
    共訴說心中的夢想。

    (女)
    心上的哥哥在何方,
    可知我無限的惆悵?
    只盼早日再見情郎,
    同回到可愛的故鄉。

    (合)
    心上的哥哥[妹妹]在何方,
    可知我無限的惆悵?
    只盼早日再見情郎[情妹],
    同回到可愛的故鄉。

  當然,表達愛情的知青地下流行歌曲也並非全是悲傷痛苦的,也有歡快情調的歌曲,比如一首在廣西河池地區流行的〈龍江大橋〉亦以男女對唱的方式,表達知青跟女友相思重逢的喜悅:

    (男)
    龍江的江水清又清,
    龍江的大橋多美麗,
    我趕馬車回城咯,
    阿妹在橋頭等著我。

    (女)
    龍江的江水清又清,
    龍江的大橋多美麗,
    我在橋頭等阿哥,
    阿哥今天回城咯。

  河池地區境內有壯族、漢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等八個世居民族,龍江是當地的一條主要河流,民風淳樸、景色優美。知青生活在這種環境,或許所感受的會更多些遠離塵世的和平與寧靜。這首〈龍江大橋〉旋律輕快、語言素樸、情感率真,很有民歌風味,也很能體現年輕人的浪漫純真情懷。在那一個年代,這樣一種風格情調的知青歌曲並不多見。

  然而,無論何種情調的愛情歌曲,愛情主題本身就很令當局反感,認為是腐蝕知青思想的靡靡之音,知青地下流行歌曲受到當局的查禁也與此有關。

  三、思鄉主題

  知青情緒的低落消極,不僅僅是理想信仰的失落,更直接體現了知青生存狀態的困境,這表明知青們是「無根的」,沒有農民那樣的歸宿感和安全感。知青在少小年齡遠離親人遠離家鄉獨自在外,精神上情感上的被損害被壓抑,這也正是知青思鄉情緒特別強烈也特別普遍的重要原因。

  對家鄉的思念,往往結合著對前途的茫然與對命運的悲觀,渾然而成為知青地下流行歌曲中最為突出的主題,這在知青自己創作(填詞)的歌曲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如〈昆明知青之歌〉、〈重慶知青之歌〉、〈我的故鄉在瀋陽〉、〈年輕的朋友你來自何方〉、〈告別南京〉、〈望斷蓉城〉、〈山西知青〉、〈告別廣州〉、〈邕江之歌〉、〈相逢在北京〉、〈松花江水〉、〈媽媽別流淚〉、〈望家鄉〉、〈人生旅途〉、〈火車慢些走〉、〈小小油燈〉、〈在遙遠的地方〉、〈從地角到天邊〉、〈小路彎彎〉、〈傷感牛車〉、〈精神病患者〉、〈夢團圓〉、〈四季流浪〉、〈流浪之歌〉、〈流浪的人歸來〉、〈知青戀歌〉、〈囚歌〉、〈眼波流〉、〈菜花黃〉……這些知青自己創作的歌曲(大多佚名),基本上是知青思鄉懷親的心情流露。因有切身體驗,往往特別能感染人。

  比如有一首流行於雲南知青中的歌,歌名就叫〈望家鄉〉:

    站在高黎貢山望家鄉,
    滾滾的滇池水就流進我胸膛。
    自從那天離開昆明,
    我就告別了我的爹娘。

    站在高黎貢山望家鄉,
    可愛的春城喲在遙遠的地方。
    來到這裡一年又一年,
    不知家鄉可變了樣?

坐在盈江邊思故鄉,
    美麗的姑娘喲不知在何方。
    好久不曾收到家中來信,
    我的媽媽身體怎麼樣。

  這是一首雲南昆明知青創作的歌曲。高黎貢山位於怒江西岸,中緬邊界的雲南省騰沖、保山、瀘水三縣交界處。盈江發源於騰沖縣東北部高黎貢山,流經盈江縣出緬甸。騰沖縣屬保山地區,盈江縣屬德宏州,均在雲南西部,離雲南中部的昆明有六百多公里。那一帶匯集了相當多的昆明知青。作者用插隊地方的高黎貢山與盈江,遙接代表家鄉的滇池、昆明、春城,思鄉之外亦增添懷人——尤其是父母與女友。思鄉懷人——尤其是懷念父母與女友——似乎成了知青思鄉歌曲的一個模式,流行於廣西的〈邕江之歌〉便是如此。

  〈邕江之歌〉相信是南寧知青原創的歌詞,曲譜套用了五十年代初根據新疆舞曲改編的〈送我一枝玫瑰花〉。雖然原歌譜是歡快愉悅的,但知青移唱時卻轉換為哀傷遲緩,跟知青原創歌詞的情感抒發非常相配,能深刻真實地反映了知青遠離家鄉思念親人的悲苦心境:

    我站在邕江邊,
    俯瞰著邕江水,
    邕江的江水後浪推著前浪,
    奔向那遠方。

    忘不了那一天,
    媽媽她安慰我:
    不要想那家鄉,
    不要想那爹娘,
    不要想那心上的姑娘。

    啊……我怎能不想我衰老的爹娘?
    啊……我怎能不想我心上的姑娘?
    滿臉的淚水,
    滿腔的悲傷,
    我離開家鄉。

  這首歌的抒情方式頗具匠心:由邕江帶入。邕江是流經廣西首府南寧的主要河流(因此南寧有「邕城」之稱),自然就引出了南寧知青的家鄉所在地——南寧市,由此便點出了思鄉主題。江水滔滔似思鄉之情延綿不盡,再以流向遠方的江水轉進對往事的回憶——下鄉當日與親人話別的場景。親人話別千言萬語,只凸現媽媽不要想家鄉與親人的話,此乃以退為進、欲揚先抑之法,很自然就引發知青「怎能不想」的悲苦反問。最後以知青滿臉淚水滿腔悲傷離開家鄉的特寫鏡頭結束,由此亦交代並強化了思鄉情的緣由。

  四、地域性特點

  所謂地域性特點,就是不同地方的知青創作的流行歌曲,基本上都能體現出那個地方的地域色彩,如前引〈邕江之歌〉就是體現了廣西知青的地域性特點。此外,上面所介紹的〈昆明知青之歌〉、〈重慶知青之歌〉、〈我的故鄉在瀋陽〉、〈告別南京〉、〈望斷蓉城〉、〈山西知青〉、〈告別廣州〉、〈相逢在北京〉、〈松花江水〉等,從題目就可以看出其地域性的特色。有的歌曲從內容、風格上顯示出的與特色(如〈龍江大橋〉),有的歌曲在語言運用上就體現出其地域性特徵。例如,有這麼一首用粵語演唱的〈命運之歌〉(用廣東音樂「彩雲追月」配曲),流行於廣西粵語地區的知青之中:

    含淚仰望上天,
    天啊,我問你是否註定了
今生(我)該受此一災禍?
恨歲月無情,
恨青春虛度過,
    恨蒼天擺布愚弄我!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前程難估量,豈能待?
天不會將福降落,
總係靠自己雙手創造
總之有日幸福屬於我。

愁見花常開,
    使心空惆悵,不知佢去向,
    天天等待令我失望。
    那年花開時,
    相約在今日,
    可是卻不見你到來。
    發、啦啦啦
    多、唆唆唆
    愁見花落花再開,
    花叢中不見你所在,
    仰望翠樓外,細心等待
    等到幾時一(啊)樣空。

  廣東音樂「彩雲追月」的曲調本是抒情、悠揚的,配上這些歌詞,卻凸顯為哀怨惆悵;第二段「那年花開時,相約在今日,可是卻不見你到來」幾句,反而是用國語唱的,不過轉換頗為自然,似乎也更受當地粵語不太靈光的知青歡迎。

  這些地域性強的歌曲,基本上只在某一區域流傳。不過例外的是,有一首〈南京知青之歌〉,是在全國範圍內廣為流傳的,各地知青都唱,影響也就最大,作者因此還被逮捕判刑。在流行過程中,其歌詞屢被改寫,但以下兩段歌詞基本得到一致保留:

    藍藍的天上,
    白雲在飛翔,
    美麗的揚子江畔是可愛的南京古城,
    我的家鄉。 
    啊……啊……
    彩虹般的大橋,
    直上雲霄,橫斷了長江,
    雄偉的鐘山腳下是我可愛的家鄉。

    告別了媽媽,
    再見吧家鄉,
    金色的學生時代已轉入了青春史冊,
    一去不復返。
    啊……啊……
    未來的道路,
    多麼艱難,曲折又漫長,
    生活的腳印深淺在偏僻的異鄉。

  此歌原名〈我的家鄉〉,又名〈南京知青之歌〉或〈知青之歌〉。知青自創的歌曲(歌詞)一般上是佚名的,但是這首〈南京知青之歌〉卻是例外。這首歌的作者任毅,男,生於1947年,南京市五中六六屆高中畢業生,1968年12月26日到江蘇省江浦縣插隊。1969年5月的一個晚上,任毅譜寫出〈我的家鄉〉。此歌以驚人的速度在全國知青中流傳開來,並被命名為〈知青之歌〉。1969年8月,莫斯科廣播電臺以〈中國知青之歌〉為名播放了這首歌。過後不久,批判這首歌的文章就出籠了。1970年2月19日(陰曆正月十五夜),任毅在知青點終於被捕,罪名是「創作反動歌曲,破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干擾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戰略部署」。同年8月13日作為「現行反革命犯」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1979年獲平反出獄。

  事實上,這首歌在知青中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北京知青林小仲在網路文章中記述:「那時知青中流傳著許多知青歌曲,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的是『南京知青之歌』,我還記得其中的歌詞……杜鵑每當唱起這首知青壓抑的思鄉歌曲,常常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掛滿臉頰,身體緊緊地靠著我,雙手緊緊拉我,好像怕我跑了一樣。」[3]湖南知青羅嘯回憶道:「流傳在南京知青中的一首創作歌曲,不脛而走,飛快地在我們當中流行起來。詞、曲都不錯,歌詠了故鄉、愛情、命運和理想,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鳴。」[4]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則曾有人唱此歌,引起女生宿舍哭聲一片,事後被召開批判會進行批判鬥爭。[5]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自序》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套用此語,則可稱「一代有一代之歌曲」。即某一個時期/某一種群體的流行歌曲,便反映那個時期/那個群體的生活、文化與心態。通過當年知青這些地下流行歌曲,確實可以用比較直接的方式,瞭解當年知青的生活狀況、文化形態與心理狀態。總體上來說,知青地下流行歌曲(歌詞)雖然在語言藝術上還不甚成熟,但的確是體現了知青一代人的生活與感情,寄寓了知青一代人共同的歷史與記憶。




[1]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江青樹為樣板的幾個現代題材的戲劇,包括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海港》、《龍江頌》、《杜鵑山》等,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
[2]阿慶嫂:京劇樣板戲《沙家浜》的女主角,其丈夫阿慶在戲中始終沒有出現。李玉和:京劇樣板戲《紅燈記》男主角,與母親、女兒組成一家庭,但三人來自三個家庭,無任何血緣關係。
[3]林小仲〈消失在白桦林中的爱情〉,http://www.hxzq.net/Essay/2315.xml?id=2315
[4]羅嘯〈田野裡的歌聲——知青流行歌曲漫憶〉,韓少功等編《我們一起走過——百名知青寫知青》,頁163。
[5]見史衛民、何嵐《知青備忘錄——上山下鄉運動中的生產建設兵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299-300。



(摘自《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4:44 , Processed in 0.0381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