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43|回复: 0

1966-1976年安徽省大事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8-27 2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ah.xinhuanet.com/jg60 ... ontent_16568501.htm


1966-1976年安徽省大事记

1966 年
    1月5日至12日 安徽省贫下中农和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在合肥召开,有5000多名代表参加。成立了安徽省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选举李葆华为省贫协主席。
    6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指示》。
    27 日至3 月5 日 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马鞍山钢铁公司被推荐为全国70 个大庆式企业之一。
    2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的报导和《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 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安徽省党员和干部中逐步兴起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3月5日至12日 安徽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选举朱光为安徽省副省长。
    17 日至4 月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会议。会上学习了毛泽东有关思想革命化、民主集中制、领导方法的一些著作,着重研究了县以上干部如何学好毛泽东著作和领导好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4月7日 经国家科委发明局审定,安徽省水电厅金寨梅山水库建筑安装工程处郑相美发明的“液压式循环阻塞器”、芜湖市竹器生产合作社研制的“手摇立式水瓶竹壳编织机”、省地质局326 队和试验站发明的“安徽省联动移管器”,省地质局发明的“黄铺站”,列为国家发明项目。
    11 日至5 月7 日 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视察黄山、芜湖、马鞍山、六安、合肥等地。
    4 月至11 月 安徽省江淮北部、淮北地区少雨,出现春、夏、秋三季连旱。江淮南部、江南地区7 月中旬到10 月少雨,夏秋连旱,秋收作物损失严重。
    5月18日 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指示的通知》。省委决定,成立省委文化革命小组,李葆华任组长。
    23 日至6 月1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有省直厅局党组书记参加的地市委书记会议。6 月6 日起,县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对照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了检查;对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凡夫反对林彪的“顶峰论”及其所著《革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一书进行了错误的批判。会议确定,当前“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重点放在县以上机关,学术、教育、新闻、出版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要求放手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字报。
    30 日 淮北矿务局杨庄煤矿竣工投产。设计能力年产90 万吨原煤。
    6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陈伯达授意、修改和审定的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同日,康生授意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7 人写的诬陷、攻击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和中共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向全国广播,安徽省省直一些机关和大专院校、中学迅速掀起贴大字报的高潮。有些大专院校学生贴学校党委的大字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造修正主义的反”,发生了一些混乱现象。
    6 月上旬 中共中央在刘少奇、邓小平主持下,决定向北京市大学和中学派出工作组,领导“文化大革命”。随后,中共安徽省委向各大专院校普遍派出工作组领导“文化大革命”。一些市也向中学派出工作组。
    1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改组《安徽日报》编委会。
    26 日 谭震林视察阜阳、宿县等地。
    7月1日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狮子山铜矿建成投产。设计能力日采选2000 吨矿石。
    △ 符(离集)夹(陇海铁路夹河站)铁路竣工通车,临管运营。该线是淮北原煤外运的支线,全长84.2 公里。
    4 日 《安徽日报》发表署名高启文的文章:《彻底揭露李凡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对李凡夫进行错误的批判,并将李凡夫定为安徽省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主帅。在此前后,各大专院校也都错误地批判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
    18 日 安徽省建国后最高气温次高值出现在亳县,为42.1℃。霍山县于8 月9 日出现最高气温最高值,为43.3℃。
    25 日 毛泽东在接见各中央局书记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说: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动”。中共安徽省委于8 月上旬决定,从大专院校撤出工作组。各市也先后从中学撤出工作组。
    8月17日至19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精神,学习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要求领导干部引火烧身,“炮打司令部”。
    24 日 合肥地区一些大专院校和中学的红卫兵,以破“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名,盲目地焚烧古典著作、古戏剧服装,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一些受到错误批判的人开始被“抄家”。破“四旧”之风迅速波及全省。
    26 日 下午,合肥百货大楼出现《炮轰安徽省委司令部—— 造李葆华的反》的大字报,署名“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六七级全体革命同学”。
    27 日 合肥地区一部分机关干部、职工和市民与一部分高等学校学生因对《炮轰安徽省委司令部—— 造李葆华的反》的大字报认识不一致,在大街上争论,发生了扭打事件,即所谓“八•二七”政治事件。8 月30 日,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合肥地区“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李葆华号召大家为解决合肥地区“八•二七”事件,加强团结。
    29 日 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各市建立接待站,接待北京市和外省、市到安徽进行“串联”的学生。
    9月1日 上午,北京清华大学和陕西工业大学学生百余人到中共安徽省委机关大院,为进办公楼看大字报与机关干部发生争执,在大楼前静坐示威。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等院校的“造反队”千余人涌进省委机关大院,静坐示威。示威者与前来省委报喜的工人、学生队伍发生冲突,一直辩论到凌晨4 时。
    16 日 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革命学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发出《关于组织我省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赴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安徽省大专和中等学校的师生开始进行全国“大串连”。
    27 日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安徽省分会成立。安徽省中苏友好协会改称安徽省中苏人民友好协会,与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安徽省分会合署办公。
    9 月 安徽省公安部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区建制。
    10月3日至6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会议主要是交流各地“文化大革命”情况,解决思想问题。李葆华号召大家到学生里面去,欢迎“炮打司令部”,团结一切革命的左派,团结绝大多数,完成一斗二批三改。
    5 日 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根据林彪建议发出紧急指示,宣布取消“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在撤出工作组后由院校党委领导的规定”。中共中央把这一紧急指示转发全党。从这以后,安徽省各地掀起“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中共地方组织逐步陷于瘫痪,党的基层组织停止活动。
    9 日 安徽省合肥工人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简称“工联会”)成立。
    10 日 出生在安徽省肥东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蔡永祥,在守卫浙江省钱塘江大桥时,为抢救飞驰而来的旅客列车英勇牺牲。中共安徽省委于11 月19 日发出通知,号召全省人民向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学习。
    13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几个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十六条”,认真劝说工人、农民、市民不要干预学生运动等。
    18 日 合肥地区大中学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即安徽八•二七革命造反兵团成立。随后,各专区、市、县也都成立了造反派的各种联合组织。
    11月9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中心内容的中共中央10 月工作会议精神。李葆华代表省委作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路线错误的初步检查》。当晚,部分“造反”群众冲进会议住地稻香楼,围攻、批斗李葆华等省委主要领导,冲散了三级干部会。此后,“造反”群众连续冲击省委机关,李葆华、李任之等省委领导人和其他一批领导干部被围攻、批斗。省委领导机关及其工作机构已无法正常工作。
    14 日 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中共安徽省委两位书记被连续批斗的情况反映上批示:“请陶铸同志以电话找安徽省委一谈。如情况属实,请找八•二七造反团负责人以电话交涉,无论如何要放出李葆华、李任之两同志,让他们回家休息”。
    16 日 下午4 时,合肥市4 个工厂的六七百名职工,与进驻中共安徽省委机关礼堂的合肥师范学院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发生严重冲突,互相扭打。冲突持续到17 日晚,双方多人受伤。
    11 月 横贯豫、皖、苏3 省淮北平原的大型水利工程—— 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全面开工。
    是年 安徽省农业继续得到发展,农业总产值30.56 亿元,比1965 年增长6.5%。工业总产值33.61 亿元,比1965 年增长17.7%。
    △ 座落在定远县西部的炉桥电力灌溉工程基本竣工。炉桥灌区共六级七站装机42台套13200 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0.85 万亩。
    △ 安徽省成品钢材产量达到22.41 万吨,比1965 年增长41.5%。
    △ 安徽省棉布产量达到2.05 亿米,比1965 年增长27.3%。
    △ 安徽省合成氨产量达13.17 万吨,比1965 年增长2.8 倍。
    △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957.6 万吨,比1965 年减产0.93%。
    △ 合肥仪表厂试制成功LCD 50 定量椭园齿轮流量计,为国防工程火箭导弹试验提供条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大会奖。
    △ 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制成3CH 型3 吨叉车。
    △ 机械工业部第十六研究所在合肥创建。以低温电子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研究领域。

1967 年
    1月11日 《安徽日报》改名为《新安徽报》。
    1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印发《关于欢迎和支持革命师生下乡下厂进行革命串连的通告》。
    23 日 安徽省与合肥市“造反”组织举行所谓“斗争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李葆华之流大会”。在此前后,省直和各专区、市、县的一大批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干部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24 日 中共安徽省军区委员会召开紧急扩大会议,传达贯彻毛泽东对中共南京军区委员会转报的安徽省军区的报告批示:“应派军队支持左派广大革命群众”。省军区随即派出大批干部、战士“支左”。军队奉命“支左”,对稳定当时局势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军队“支左”只能是执行“文化大革命”的总的错误方针,从而带来许多消极的后果。
    26 日 在上海刮起的所谓“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合肥地区28 个造反派联合组织宣布夺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的党、政、财、文大权,成立“安徽省革命造反派总指挥部”,进占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机关。同日,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委员会被夺权。自此,省、市党政领导机关瘫痪。“一•二六”夺权和《新安徽报》发表的《群众罢官好得很》的社论,使“夺权”、“罢官”之风席卷全省。各专区、市、县党政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乃至农村社队、城镇街道等基层单位,也先后被造反派夺权,各级领导干部被批斗,受到迫害,加剧了混乱局面。
    27 日 安徽省军区及驻合肥部队举行坚决支持革命“左派”誓师大会,会后武装游行。
    2月7日 安徽省合肥工人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因对“一• 二六”夺权发生分歧而分裂,一部分人退出“工联会”组成安徽省合肥工人第一革命造反司令部。随后,合肥地区“造反派”组织,围绕“一•二六”夺权出现的分歧,逐步分裂成相互对立的两大派。全省各地造反派组织,也围绕着夺权问题分裂成两大派。
    3月1日 安徽省革命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由军队干部、地方领导干部、群众组织代表参加,程业棠任组长。到3 月15 日,全省各专区、市、县先后成立了军队干部、地方领导干部、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的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安徽省军区奉命派出大批干部和战士,参加“三支”(“支左”、支工、支农)工作。
    11 日 安徽省军区对省公安厅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公安厅军代表办公室”,行使省公安厅职权。
    23 日至25 日 安徽省革命生产领导小组召开工业交通三级干部会议,要求努力完成当年工业交通计划。
    27 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安徽问题9 条决定,否定了安徽的“一•二六”夺权及其权力机构。决定安徽省“立即成立以钱钧同志为首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把省的领导权掌握起来。”并提出省军管会要“集中揭露和打击以李葆华为首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4 月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钱钧任省军管会主任,严光、宋文、廖成美、杨广立任副主任。
    4月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重新派出21 名军代表接管省公安厅,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驻安徽省公安厅军代表办公室”。
    14 日 安徽省军管会召开各“造反派”组织代表、省市机关干部和驻军干部大会。钱钧作报告:《紧急动员起来,向以李葆华为首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展开总攻击!》
    17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第四号通知:要求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的若干规定》,加强对敌专政,维护社会治安。
    26 日 安徽省直机关厅局干部会议即所谓“揭开省委阶级斗争盖子”会议开始举行。6 月13 日,省直机关厅局干部“揭盖子”会议,因对揭发“一• 二六”夺权问题有严重分歧而中止。
    31 日 安徽省军区共抽调干部、战士18023 人(含南京军区和驻军支援的)参加“三支”、“两军”(军管、军训),分布在82 个县(市)、179 个区、1291 个人民公社、624 个机关、159 所大中小学校。
    4 月下旬至6 月中旬 安徽省淮北地区少雨,午季减产3 至7 成。
    4 月 安徽省军区成立“三支两军”办公室。省军区所属六安、阜阳、宿县、滁县、芜湖、安庆、池州、徽州、巢湖军分区和合肥、淮南、淮北、蚌埠、铜陵、马鞍山市人武部,相继成立支左领导小组,协调驻军,担负起所在专、市的“三支”、“两军”工作。
    △  根据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指示,陆军第六十军进驻安徽参加“三支”、“两军”工作。
    5月4日 淮南市、铜陵特区、蚌埠铁路分局实行军事管制。
    17 日 淮南两派对立的群众组织发生全市性的大规模武斗,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致使淮南矿务局所属各煤矿停产数日,矿井设施、机关办公用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震惊全国。5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淮南市军管会并淮南矿务局全体革命职工发出指示信,希望淮南人民立即恢复抓革命促生产的秩序。
    6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关于坚决执行中央六•六通令的通知》,要求各群众组织和群众,立即制止武斗,刹住打、砸、抢、抄、抓的歪风。由于党委、政府、部门和公安、检察、法院等均被“夺权”,“造反”组织自行其是,武斗局势无法控制。
    14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的通知》。
    21 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南山矿因武斗停产。公司所属炼铁、炼钢、轧钢等厂也先后停产。6 月29 日至30 日,芜湖市发生大规模武斗。7 月15 日,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煤矿发生武斗,矿影剧院、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大院等建筑物被炸。武斗已蔓延全省。
    7月12日 马鞍山市实行军事管制。
    7 月中旬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调陆军第十二军入皖参加“三支”、“两军”。
    22 日 江青肯定“文攻武卫”的口号是对的。23 日,上海《文汇报》公开发表“文攻武卫”的口号。从此,安徽省许多专区、市、县武斗急剧升级,造成“全面内战”的局面,工厂、矿山大多停工停产。
    29 日 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了重大调整,李德生为主任,张文碧、廖成美、杨广立为副主任。
    31 日 六安地区征集新兵8000 多人。这是1967 年全国范围内唯一征兵的地区。
    8月7日 谢富治在公安部全体人员会议上讲话,号召“把原来那一套政治、理论、组织方面的坏东西彻底砸烂”,“把旧机器彻底打碎”。随后,在安徽省公安、检察院、法院部门工作的广大干部受到残酷迫害。
    8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部率九十一团、工程建筑第一一四团进驻合肥市。
    18 日至9 月5 日 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召集安徽省赴京汇报的部队代表和群众组织代表,解决安徽省“文化大革命”中的问题,要求合肥和全省各地两派群众组织实行大联合。
    20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进一步节约闹革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资金、物资和物价管理的若干规定》,提出“各地方必须根据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的管理。不合理的价格和地区差价、城乡差价,一律放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处理。”根据这个规定,“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省全面冻结了物价。
    8 月 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军事管制委员会改组。
    9月12日 合肥地区两派群众组织联合召开拥军爱民大会,并肩游行。会后出现了大联合的高潮。到9 月28 日,合肥市780 多个单位实现大联合。
    20 日 安徽省军区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奉命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建制。
    10月6日 由安布鲁瓦斯•努马扎莱总理率领的刚果(布)全国革命运动和政府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陪同,访问了淮南市,参观了淮南煤矿。
    10 日 安徽省合肥、淮南、安庆、芜湖、蚌埠、马鞍山、六安7 个市和专区赴京汇报代表团,在周恩来主持下,达成了《关于制止武斗,抓革命、促生产,拥军爱民等问题的协议》。两派协议立即解散所有武斗组织,实现大联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所谓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其在安徽省(地、市)的代理人。自此,安徽省各地武斗事件暂告停息。
    25 日 合肥市已有130 多所小学复课。到1968 年1 月8 日,安徽全省多数大、中、小学开学。
    11月11日 李德生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张文碧任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
    12月9日 安徽省各专区、市、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先后实行军管。
    18 日 安徽省军管会举办合肥地区两大派群众组织主要负责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有172 人参加。经过形势任务、阶级教育和斗私批修等几个专题学习,学习班于1968 年2月13 日结束。
    是年 “全面夺权”和“全面内战”,使安徽省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安徽省社会总产值降为84.86 亿元,比1966 年减少了6.6%。国民收入总额50.86 亿元,比1966 年减少了2%。工业总产值23.58 亿元,比1966 年减少了29.8%。农村比较稳定,农业总产值32.45亿元,比1966 年增长了6.7%。
    △  安徽省财政收入仅53621 万元,比1966 年减少了37.9%,财政支出63630 万元,比1966 年减少了9%,财政赤字10009 万元。
    △  安徽省钢产量降为12.64 万吨,比1966 年减少了68.43%。生铁产量降为31.88万吨,比1966 年减少了47.83%。
    △ 安徽省生产原煤653.76 万吨(7 月份仅生产22.6 万吨),比1966 年下降45%。
    △  安徽省出版部门印制《毛泽东选集》100 万套、《毛主席语录》1600 万册、《毛泽东著作选读》40 万册。
    △ 由于无政府主义泛滥,安徽省一些地方林业乱砍滥伐事件不断发生,使森林资源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1968 年
    1月1日 宋佩璋增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
    3 日 蚌埠市实行军事管制。
    5 日 安徽省与合肥市18 万军民举行誓师大会,誓夺“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6 日 安徽省举办的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学。学员为各专区、市、县“造反派”组织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代表和一些领导干部,时间一个月。
    8 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对公安机关实行军管的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从1 月至6 月,安徽省军区先后派出600 余名干部、战士对全省95 个县以上公安机关实行军管。
    13 日 长丰县陶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1 月15 日,皖安机械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安徽省成立最早的两个基层革命委员会。
    2月12日至18日 安徽省军管会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农业会议。会议讨论了进一步开展农村“文化大革命”问题,研究部署了当年农业生产任务。
    3月1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恢复生产。
    15 日 马鞍山市革命委员会成立。金寨县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
    18 日 合肥工业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
    19 日 安庆专区两派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至此,安徽省15 个专区、市两派群众组织全部实现大联合。到4 月17 日,全省64 个县(镇)、市两派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
    4月10日 合肥市文攻武卫指挥部成立。这是安徽第一个群众专政组织。5 月11 日至17日,第一次全省人民保卫工作会议要求已成立革命委员会的地方,要在工矿、企业单位组织“群众专政队伍”,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组织“群众专政小组”。12 月31 日,安徽省各地群众专政队伍已达100 万人以上,被“专政”的群众达16.4 万人。
    14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批准成立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李德生任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廖成美、宋佩璋、李任之、杨效椿、徐文成、张秀英、张家云任副主任。省革命委员会设委员159 名,实有146 名,其中群众代表90 名,军队干部24 名,地方领导干部32 名。设常务委员39 名,实有29 名,其中群众代表17 名(内含造反派头头10名),军队干部7 名,地方领导干部5 名。4 月18 日,在省体育场举行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
    21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下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
    21 日至5 月7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通过了《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乘胜前进,向阶级敌人发动更猛烈的进攻,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决议,通过了《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实现革命化的暂行规定》。
    4 月 巢湖汽车配件厂研制出80 匹马力的HF 270 型发动机和2.5 吨的HF 130 型江淮牌载重汽车。
    5月23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革命大批判领导小组转发省革命大批判联络站《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清理阶级队伍若干问题的意见》。25 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转发《北京新华印刷厂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随后,“清理阶级队伍”在全省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
    6月26日 芜湖市连续发生严重打砸抢事件。一周内抢走大量枪枝和子弹、炮弹,200 多人被打伤。6 月30 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动员全省人民向芜湖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发起强大的政治攻势。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于7 月15 日正式宣布芜湖事件为反革命事件。
    29 日至7 月18 日 安徽省沿淮、淮北出现4 次较大面积的暴雨。6 月30 日暴雨面积最广,18 个县、市日降水量均在100 毫米以上,其中凤台县达320.4 毫米。加上上游客水,淮河水位猛涨,王家坝水位高达30.35 米,超过1954 年最高洪水位。沿淮、淮北受涝面积为340 万亩。
    6 月 安庆、淮南等地又发生武斗事件。
    8月19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砀山、亳县革命委员会。至此,全省15 个专区、市,75 个县(市、镇),14 所大专院校,全部批准建立了革命委员会。
    20 日至27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淮南市召开大批判经验交流会,推广淮南市厂矿、农村、机关、街道开展大批判的“经验”,总结交流各地开展大批判的“经验”。
    26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办公会议决定:组织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14 所大专院校和一些中学、剧团、医院和原省直机关,“占领上层建筑”,参加领导斗、批 、改1969 年底,全省已有1.15 万名工人组成宣传队,进驻学校、文艺、新闻、卫生等1184 个上层建筑单位和“老大难”单位。
    9月2日至11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为完成伟大的斗、批、改历史任务而奋斗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清理阶级队伍”的“成绩”,指出大多数地区和单位还刚开展,揪斗了浮在面上的“敌人”,要深批深挖隐藏的“敌人”。会后,全省“清理阶级队伍”的斗争全面开展。革命委员会成立较早的一些地区和单位,斗争已向深入发展,大部分地区和单位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斗争正在展开。
    10月上旬 安徽省各地已有201 个基层单位进行整党试点,“吐故纳新”。11 月,全省各地基层单位整党工作普遍展开。
    19 日 原中共安徽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及原中共合肥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首批3000 余名干部去“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搞斗、批、改。随后,全省绝大多数机关干部也去了“五•七干校”。
    25 日 合肥市首批5000 余名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到年底,安徽省已有20万名城镇知识青年下放农村。
    28 日 合肥发电厂第一台2.5 万千瓦机组竣工投产。
    11月8日至14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合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传达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讨论安徽省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等问题。会后,各地对代表名单进行了多次协商。12 月13 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产生“九大”代表工作小组向中共中央报送安徽省出席中共九大代表36 名。
    12月上旬 安徽省14 所高等院校1.3 万名师生,步行到农村、厂矿,进行斗、批、改。
    14 日 原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各厅局所属中等技术学校,全部下放给所在地革命委员会管理。
    12 月中旬 安徽省各地开始组织贫下中农宣传队,进行农村斗、批、改。全省共组织贫下中农宣传队90 多万人,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起,完成了清队、整党、整顿和更新领导班子等任务。到翌年春,对480 个公社、4490 个大队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改组。
    26 日至1969 年1 月23 日 安徽省首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合肥举行。
    31 日 安徽省从5 月份开展“清理阶级队伍”以来,全省共揪出“阶级敌人”和“其他有问题的人”43 万余人。清队中出现严重逼供,以霍邱县最为严重。
    12 月 安徽省在农村的公办中学和小学,分别下放给公社、大队办,由贫下中农管理。
    是年 安徽省国民经济继续下降。社会总产值83.64 亿元,比1967 年减少0.6%。国民收入总额49.69 亿元,比1967 年减少1.5%。农业总产值33.13 亿元,比1967 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23.4 亿元,比1967 年增长0.3%。
    △ 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33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0.81 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仅34.7%。这是建国后安徽省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最低的一年。
    △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为1068.6 万吨,已恢复到1957 年的生产水平。

1969 年
    1月1日 安徽省第一条110 千伏水下高压过江电缆,在安庆市附近敷设成功。
    10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举办的第三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学习班的是全省各专区、市、县原两派群众组织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共1.26 万人。学习班“以阶级斗争为纲”,揭各个地区的“阶级斗争盖子”。学习班于5 月底全部结束。
    11 日至17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对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建党、教育革命、干部下放劳动等项工作以及工农业生产和建设作了安排。
    16 日 合肥市12 所中学下迁长丰县、阜阳专区农村办学。4 月17 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通知,学校下迁后的人权、财权、文权均交给所在县统一管理。
    18 日 原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与原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首批5000 余名干部下放农村,插队劳动。到4 月下旬,全省机关干部、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城镇居民等上山下乡的人员已达56 万多人,其中国家干部、职工3.8 万人。
    28 日至30 日 安徽全省大雪。2 月3 日至5 日,全省再次普降大雪,淮北部分地区伴有雨淞。雪深一般15 厘米到25 厘米,地面积雪长达14 天。淮北地区最低气温零下20~22℃,淮河封冻20 天;淮河以南除江南南部外,均在零下14~18℃。交通受阻,通信中断农作物和山区茶树、竹木受冻严重。
    1 月 煤炭工业部第四十三工程处采用ZZS—1 型钻机首次在淮北矿务局朔里矿南风井进行工业性试验,经过160 天的施工,完成了钻井直径4.3 米深达90 米的井筒,填补了中国建井技术的一项空白。
    2月1日 濉溪县蔡里人民公社南庄大队在全省率先兴办农村合作医疗。
    6 日 在一次强寒潮中,固镇县出现安徽省建国后最低气温,为零下24.3℃。
    3月5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清队定案处理的审批权限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3 月 钟国楚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 安徽省电视台恢复播出电视节目。大蜀山电视调频发射台同时投入使用。
    △ 安徽省大专院校师生分别到有关厂矿、社队参加劳动,举办业余和脱产短训班,进行所谓教育改革试点。
    4月11日 安徽农机一厂试制成江淮40 型拖拉机。
    5月7日至19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党员代表会议,传达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7 日至20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继续强调抓阶级斗争,部署完成斗、批、改任务。同时,对1968 年以来农村撤区并社、改变基本核算单位、执行政策方面的问题以及铺张浪费、布置忠字化环境等作了检查,对参加革命委员会的群众代表闹派性的错误行为采取了限制措施。
    6月15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转发省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全省清队定案工作会议纪要》。规定“清队”定案的对象是“九种人”,即“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富农、历史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随后,全省清队工作进入定案处理为主的阶段。7 月6 日至8 月初,省革委会举办“清队落实政策学习班”,参加学习的都是乱揪乱斗、刑讯逼供比较严重的地区的代表。7 月下旬省革命委员会第四次常委扩大会肯定“清队”方向“完全正确”,只是一些地区出现扩大化的缺点错误。到1973 年6 月,历时6 年的“清理阶级队伍”斗争在安徽结束,清队中出现大量冤假错案。
    24 日至7 月17 日 安徽省淮河以南不断出现暴雨、大暴雨,以7 月14 日至17 日暴雨最为集中。不少地方14 日降水量超过200 毫米,庐江、桐城、岳西、霍山均在280 毫米至340 毫米,引起山洪暴发,长江及内河水位猛涨,洪涝严重。岳西县总降水量达1153.6 毫米。霍山县20 座库容4 万立方米的水库全部破坝;佛子岭水库漫坝1.5 米,冲毁厂房和大桥。全省受涝面积1031 万亩。
    24 日 合肥市卫生系统200 多名医务工作人员下放农村,插队落户。省属卫生系统和其他市卫生系统的医务工作人员也于6 月下旬到7 月中旬相继下放农村。在下放医务工作人员过程中,城市撤并医院和卫生机构,损失严重。
    6 月 娄学政、李胜利、王有香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8月9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编制7 年(1969—1975)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编制7 年规划要贯彻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并提出:力争在7 年内实现农业全面超《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建立一个小而全的适合安徽情况的独立的工业体系。
    9月5日 合肥发电厂5 万千瓦发电机组竣工投产。
    17 日 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9 月 在整党中,安徽省已有99.7%的中共基层支部进行了初步“整顿”。经过“整顿”,重新建立了支部,已有90.1%的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但有一大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当时因尚在被审查,没有被“解放”,或因被定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
    10月10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整顿交通秩序加强交通管理的布告》。
    10 月 根据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第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决定,结合战备,继续进行整党建党。到1970 年5 月,有90.3%的中共基层支部经过了再整顿。
    11月1日 安徽省新马桥五七干校成立。
    6 日 安徽省原副县长以上干部已解放的人数,已占原副县长以上干部总人数的75%。为此,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善始善终做好解放干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争取在年内尽可能把应解放的干部解放出来。到年底,原副县长以上干部已解放人数为80%左右。
    13 日 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会堂因电器故障发生重大火灾,烧毁1226 平方米建筑。在调查火灾原因时,断定是“阶级敌人纵火”。通过刑讯逼供追查出一个所谓“反革命纵火集团”,株连几百人,成为“文化大革命”中马鞍山市一起最大冤案。1972 年,中共马鞍山市委检讨了办理该案所犯错误,将非法关押人员全部释放。1979 年8 月1 日,中共马鞍山市委予以彻底平反昭雪。
    15 日 中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李德生任组长,张文碧、李任之、宋佩璋任副组长。到1970 年底,全省各专区、市、县革命委员会都建立了党的核心小组。
    11 月中旬 安徽省农村斗、批、改由点到面,全面展开。省、专、县共抽调3 万多人到457 个重点公社、5066 个重点大队抓阶级斗争,抓班子革命化,于1970 年春结束。农村斗批、改中,不少干部、群众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30 日 受到残酷迫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陶铸,在合肥含冤去世。
    11 月 第一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迁到合肥,改名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化肥、石油化工、国防工程等通用机械与化工成套设备的技术设计、试验研究。
    12月18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调整大专院校。原有14 所大专院校,撤并8 所,保留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工农大学(原皖南大学)、安徽劳动大学、安徽医学院。院校在撤并、下迁过程中,损失严重。
    27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转发合肥市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战备、疏散人口、物资、工业的报告》。
    31 日 安徽省城镇中学中,已有141 所下迁农村,7000 余名教师到农村分散办学;110 所由工厂接管。另有302 所城镇小学由工厂、街道接管。
    △ 安徽省农村人民公社已有10.8%的生产大队办起合作医疗。
    12 月 刘奎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是年 安徽省农业因灾减产,农业总产值为30.22 亿元,比1968 年减少了9.4%。工业开始回升,工业总产值为34.14 亿元,比1968 年增长了40.2%。
    △ 在和县和无为县接壤的裕溪河口上4 公里处,建成裕溪闸枢纽工程。设计过闸流量1170 立方米/秒。裕溪闸是裕溪河及巢湖梯级开发工程之一。
    △  巢湖汽车配件厂(1970 年4 月改名为江淮汽车制造厂)由生产汽车配件转向生产汽车。同时,设计成功HF 440 型6 缸汽油发动机、HF 140 型3 吨江淮牌载重汽车,成为安徽省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 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创造“两槽三罐”出钢法。这项新工艺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一只副槽和由天车吊起出钢的两个罐,可使钢产量提高54%。
    △ 合肥气象台安装了安徽省第一部国产天气雷达。随后又在9 个专区、市气象台安装了3 厘米波长的711 型天气雷达,用于探测云层、含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分布等。

1970 年
    1月8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1970 年第一季度工作纲要》,要求这个季度的工作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出发,以战备为中心,正确处理战备和各项工作的关系。
    11 日至21 日 安徽省省、专区(市)、县领导班子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在萧县朔里公社郭庄大队召开。
    19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第七次全委(扩大)会,部署了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资本主义经营,深挖隐蔽的阶级敌人的运动(即“三清、四反、一深挖”运动),要求“主动进攻,猛烈进攻,持久进攻”。随后在全省开展了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
    1 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北京迁至合肥市,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
    △ 淮北矿务局芦岭煤矿竣工投产。设计能力年产150 万吨原煤。
    △ 安徽省派出首批医疗队,赴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到1987 年,共派出9 批400 多人。
    △ 安徽省各级革命委员会派出1.32 万人,对956 个较大的集镇进行斗、批、改。集镇斗、批、改分批进行,于1971 年全部结束。
    2月16日 安徽省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的运动(即“一打三反”运动),并很快形成斗争高潮。8 月1 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一打三反”运动定案处理中几个问题的意见》。当时,全省已有85%的单位进行了“一打三反”斗争。随后运动进入定案处理为主的阶段。“一打三反”运动中出现了大批冤假错案。
    20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大力开展创造四好单位运动的决定》。随后,在全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政治思想好、完成任务好、三八作风好、生活管理好的“四好”运动。
    4月7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制定了1970 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以战备为纲,狠抓阶级斗争,实现1970 年国民经济新飞跃;加快步伐,建设“小三线”;狠抓淮北,促进全省;以钢为纲,高速发展工业等。
    20 日至25 日 安徽全省首次统一行动,清查治安危险分子。清查的重点是“一打三反”中的重点对象。
    28 日 梁辑卿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谭友夫任省军区副司令员。
    29 日 合肥钢铁公司转炉车间基本建成,首座转炉炼出第一炉钢水。设计能力年产10 万吨钢。
    4 月 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建成一条水运航线。航线从六安县横排头至长丰县双墩集,共143 公里。双墩集建成年吞吐量48 万吨的机械化港口,港区设有铁路专用线与淮南铁路相衔接,实现水路铁路联运。
    △ 杭埠河灌区渠首工程、龙河口水库竣工。最大库容为7 亿立方米。
    5月15日 宿县专区举行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竣工大会。1971 年6 月完成新汴河建筑物工程。新汴河起自宿县七岭子,至江苏泗洪县境内的溧河注入洪泽湖,是一条贯通皖、苏两省,具有排洪、除涝、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人工河道。全长129 公里。
    6月18日 安徽省中共专、市、县核心小组第一期学习班开学。参加学习班的有徽州专区和13 个县(镇)领导班子。学习班于8 月18 日结束。12 月,中共专、市、县核心小组第三期学习班结束。至此全省已基本上把74 个专、市、县的负责人共1008 人轮训了一遍。
    27 日 合肥工业大学试制成安徽省第一台单晶炉,拉出第一炉单晶锗。
    28 日 合肥钢铁公司61 型焦炉建成投产,炼出第一炉焦炭。设计能力年产20 万焦炭。
    6 月 铜陵机车工厂开始兴建,当年部分投产。1979 年完成厂修机车162 台,建厂工程基本完成。
    7月3日至10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大搞路线分析,以领导思想新飞跃推动革命生产新跃进。会议认为,一个比1958 年“大跃进”规模更宏伟的新的跃进高潮正在各条战线蓬勃兴起。会后,一些地方和企业大搞所谓路线分析,生产翻番。
    11 日至14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化肥建设会战会议,确定从当年国庆节前到翌年3 月,分3 批制造出65 套小化肥设备,实现每县都有化肥厂。到1973 年底,全省已新建成37 个小化肥厂。
    12 日 和县复员军人石仁祥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惨遭杀害。他于1968 年12月26 日写信给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揭发批判林彪的问题而被捕。1974 年12 月18 日,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为石仁祥同志平反的通知》。1978年11 月20 日,中共安徽省委作出决定:为石仁祥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
    15 日 合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701 型黄山牌电视机。
    7 月 王枫、陈玉才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熊玉坤任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工业座谈会,提出“全省保马钢,马钢带全省”和“两条腿走路”发展冶金工业的方针。会后,全省再次掀起冶金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潮。
    8月28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安徽省军区发出《关于加强防空战备工作指示》。由此在全省8 个城市和阜阳、六安县城进行了构筑地下防空工事的设施。
    8 月 淝河汽车配件厂(1971 年8 月改名为淝河汽车制造厂)试制成江淮HF 150 型8吨重型载货汽车8 辆。到年底,又制成江淮AH 360 型8 吨自卸汽车2 辆。
    9月27日 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试制成国内第一辆3 吨侧式自动装卸车。
    10月1日 青(龙山)阜(阳)铁路建成,开始临管运营。1973 年7 月1 日正式运营。全长141 公里。
    △ 陈村水电站第一台5 万千瓦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 安徽电视台第一次转播了从武汉、岳西鹞落坪转播台传来的北京电视台的节目。
    △ 黄山电视调频转播台,在海拔1820 米的白鹅岭上建成。1973 年以前,该台担负向华东各省、市转播北京电视节目的任务。
    10月 王羽中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安徽省6 所高等院校开学,招收工农兵学员3496 人。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学中,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这种所谓改革,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11月5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报送1971 年和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
    15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革命委员会抓好“学大寨,赶郭庄,超《纲要》”的群众运动,苦战两三年,使全省社队变大寨,县县变昔阳。以后,连续6 年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省“学大寨”会议,以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修正主义开路,致使学大寨成为推行“左”倾政策的政治运动,使学大寨的消极作用超过了它的积极作用。
    11 月下旬 安徽省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破坏山林现象仍然严重。提出苦战三五年,实现《纲要》规定的绿化任务等口号。
    12月3日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合肥成立。主要从事激光光谱技术、大气光学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等基础研究,新型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
    31 日 安徽省原公社以上领导干部已解放12066 人,占原公社以上领导干部总数的96.5%。
    △  安徽省中等技术学校大部分停办或改为普通中学,仅有10 所学校,在校学生614 人。
    12 月 在安庆市前江口长江水上敷设110 千伏水底低油压电缆建成投入运行,使安徽省西部大江南北110 千伏电网相通,提高了安庆地区供电可靠性。
    △ 余光茂、廖辉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是年 安徽省社会总产值为115.52 亿元,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5.9%。国民收入总额65.06 亿元,年平均增长5.3%。农业总产值37.43 亿元,年平均增长5.3%。工业总产值44.4 亿元,年平均增长14.2%。财政收入111435 万元,年平均增长7.8%;财政支出105176 万元,年平均增长12.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0.06 亿元,年平均增长6.8%。但人均消费额年平均仅增长0.2%。
    △ 安徽省社会总产值的部门构成:农业46.1%;工业39.3%;建筑业5.1%;运输业2.9%;商业6.6%。
    △ 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额为6.65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3 亿元。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8.73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2.19 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5.1%。
    △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263.8 万吨,创1955 年以来安徽省粮食总产量的新纪录。
    △ 安徽省生铁产量达124.51 万吨,比1969 年增加96.1%。钢产量达44.57 万吨,比1969 年增加52.5%。成品钢材24.41 万吨,比1969 年增加47.9%。
    △ 淮北矿务局生产原煤首次突破500 万吨,实现利润1705 万元。
    △ 安徽省卷烟产量达56.04 万箱。
    △ 安徽省县以上单位兴办的小钢铁、小矿山、小煤矿、小水泥、小机械、小化工等小型企业有1200 多个,部分建成投产。
    △ 安徽省棉纱产量达55876 吨。
    △ 跨越淠河的佛子岭公路桥竣工。该桥是安徽省境内跨径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254.6 米。
    △  安徽省疟疾暴发流行。全省发病人数约有1152 万人,发病人数占人口总数的29.3%。
    △ 国家建材局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由北京迁至蚌埠市,主要承担国内玻璃工业、其它建材工业、耐火材料工业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

1971 年
    1月1日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铜矿正式投产。采选和电器成套技术设备均从瑞典引进。设计能力日采选3500 吨矿石。
    14 日 宋佩璋任安徽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5 日至21 日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合肥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050 人,列席代表有61 人,代表全省党员944237 人。李德生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向大会作了《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79 人,候补委员12 人。委员和候补委员中,不脱产的党员(群众代表)33 名,地方领导干部30 名(第二届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12 名),军队干部28 名。这次代表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6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转《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纪要》。指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投机贩卖竹木等破坏山林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要求全省林业战线学大寨,赶鄢陵,苦战三五年,实现《纲要》规定的绿化任务。
    21 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一次全会举行,选举产生该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5 人,其中军队干部7 名,领导干部5 名,不脱产党员3 名(2 名为“文化大革命”中造反起家和帮派思想严重的人)。该届委员会未设书记处,设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选举李德生为省委第一书记,宋佩璋为省委书记,李任之、梁辑卿、郭宏杰为省委副书记。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省委革命化建设的决议》、《关于开展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运动的决定》。
    2月1日 安徽省直机关和合肥市直机关逐步开展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运动。随后在全省各地机关开展了这一运动。
    10 日 零时,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自行组织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为39396457 人。
    3月2日 中共安徽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开始在全省县以上党的领导机关分批开展“批陈整风”运动。到6 月底,全省已有9 万多人听了传达,有8.8 万人已经参加“批陈整风”学习班的集中学习,揭发、批判陈伯达的反革命罪行。
    24 日 芜(湖)铜(陵)铁路全线通车。全长87.4 公里。
    29 日 安徽省阜阳等9 个专区改名为地区。
    △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了《淮北20 个后进大队第二次赴京座谈会纪要》。指出,只要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改造人,任何后进大队都可以很快向先进转化。
    30 日 濉溪市改名为淮北市。
    4月7日 为保护森林资源,遏制乱砍滥伐歪风,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颁发《安徽省木竹管理试行办法》。
    22 日至30 日 安徽省第三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首次四好单位、五好个人代表大会在合肥举行。
    4 月 安徽省第一条220 千伏淮(南)合(肥)输电线路投入运行。
    5月17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农村收益分配的讨论纪要》。强调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逐步增加集体积累;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家庭副业等。
    18 日 张春森任安徽省军区第四政治委员。
    23 日 将军山大型渡槽竣工。这是淠史杭灌溉工程中的一座双曲拱大跨度渡槽,槽内可通过20 吨船只。可引长江水系灌溉安徽江淮分水岭两侧90 万亩土地。
    5 月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主体工程及主要配套工程基本完工。2 条总长145 公里的总干渠、30 条总长1238.9 公里的干渠和分干渠,以及大量支渠已全部通水。
    △ 合肥钢铁公司炼铁厂第一座100 立方米高炉竣工投产。10 月,公司炼铁厂第二座100 立方米高炉也竣工投产。设计能力年产10 万吨生铁。
    6月1日 合肥大蜀山电视调频发射台新组装的7.5 千瓦电视发射机开始工作,使安徽电视台的覆盖面扩大到全省1/3 地区。
    7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宣布撤销全省各级群众专政指挥部。对关押的5 万余名“群众专政对象”进行清理:有一般“问题”的人教育释放;“问题”较大的交回本单位作党纪政纪处理;有严重“问题”的人,交当地人保机关依法惩办;纯属外流人员,交民政、劳动部门处理。
    13 日至23 日 安徽省外事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全国外事会议精神,讨论贯彻《毛主席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周总理在全国外事会议上的讲话》。
    22 日至28 日 中共界首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界首县第三届委员会。至此,全省9 个地区、6 个省辖市、73 个县(市),全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重新建立了党委。全省88 个县以上党委,共有成员3479 名。其中,军队干部占19.8%,地方领导干部占40.5%,基层党员占39.7%。
    7月1日 座落在和县境内的驷马山引江灌区工程引江道提前竣工通水,引江道全长27.5 公里。可通行百吨轮船的乌江船闸同时建成通航。1973 年,驷马山引江灌区开始发挥效益。
    △ 淮北矿务局朔里煤矿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60 万吨原煤。
    1 日至6 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宋佩璋代表省委常委会作《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带动各项工作前进》的报告。
    8月11日 徽州地区港口煤矿3 号井发生透水事故,23 人遇难。
    16 日至9 月18 日 安徽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否定建国后安徽17 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左”的政策,使知识分子长期受到严重压抑。
    22 日至26 日 中共铜陵特区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发布关于开展夺铜大战的动员令。会后,掀起了“学大庆,鼓大劲,大战9 月万吨)迎国庆”的高潮。是年,铜陵特区矿山铜料产量猛升到30325 吨,比上年增加11818 吨,造成采掘比例严重失调。1974 年,铜陵市铜料产量降至11558 吨,比1970 年产量下降了37.5%,比开展“夺铜大战”的1971 年的产量下降61.9%。
    8 月 安徽东风塑料厂建成正式投产。引进联邦德国的大型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生产线,年产能力1.2 万吨薄膜。
    9月15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全面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决定》。决定把加强企业管理作为学大庆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学根本,抓好典型,在全省掀起一个“学大庆,赶大通,夺取工业新胜利”的新高潮,加快安徽省工业建设的步伐。从这一年起,连续5年每年召开一次学大庆的会议。
    10月1日 《新安徽报》恢复原名《安徽日报》。
    2 日至6 日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有关林彪叛党叛国事件的文件,对林彪反党集团进行揭发批判。随后,全省逐级进行传达,开展批林整风。
    10 月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组织各地、市革命委员会对40 个工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11 月上旬,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座谈会,交流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随后,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抓紧建立健全厂矿企业规章制度的指示》,要求各地抓紧搞好试点,尽快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 陈村灌区开工建设。
    11月6日至1972 年1 月17 日 举行安徽省文艺创作会演。共有20 个专业文艺团体,演出创作剧目50 余个。
    19 日至2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如何深入开展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推动今冬明春工作。
    26 日 经国务院批准,将合肥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各专业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迁往淮南市,与原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成淮南煤炭学院。1981 年6 月,改称淮南矿业学院。
    12月1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特区,设立铜陵市,由省直辖。
    26 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二轧钢厂630 轧机工程基本竣工,投入试生产。
    31 日 安徽省普通中学达到2178 所,在校学生106.34 万人,比1970 年增加了87.6%。中等技术学校15 所,在校学生0.15 万人;中等师范学校25 所,在校学生0.11 万人。中等学校的结构比较单一。
    △ 安徽省社队林场已有6807 个。
    是年 安徽省社会总产值为132.95 亿元,比1970 年增长11.7%。农业总产值56.4亿元,比1970 年增长3.8%;工业总产值56.5 亿元,比1970 年增长24.6%。
    △ 安徽省有15 个县、市办起了合肥钢铁公司炼铁厂、慈湖钢铁厂、芜湖铁厂、铜陵钢铁厂、繁昌铁厂、当涂铁厂等18 个中小铁厂,先后恢复和兴建高炉29 座,总容积1129立方米。18 个铁厂从投产的1971 年到1978 年,累计亏损4.41 亿元,而生铁产量一直在27 万吨左右徘徊。
    △ 安徽省钢产量突破50 万吨,达到59.69 万吨,比1970 年增长33.9%。
    △ 花凉亭灌区扩建。冬季,太湖、宿松、望江、怀宁4 县组织6 万人上工,扩建总干渠道,兴建渠首枢纽工程。1973 年,4 县又上民工5 万人,开挖太湖至宿松县境的太宿分干渠和太湖至怀宁县境的太怀分干渠。
    △ 座落在涡阳县城郊涡河中游的涡阳闸枢纽工程竣工。设计过闸流量3000 立方米/秒。该闸是涡河梯级开发的第二级控制工程。
    △ 安徽省铜产量达11330 吨,比1970 年增长1.4 倍。
    △ 安徽省出版发行系统图书报废金额达1000 万元以上,有1/3 的新华书店亏损。

1972 年
    1月12日 淮南发电厂第一台12 万千瓦机组投产。这是安徽省境内首次拥有10 万千瓦以上超高压机组,火电建设转入安装高温高压机组阶段。
    23 日至2 月5 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以三项基本原则(即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为重要内容,开展批林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会议总结了中共安徽省第三届委员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着重总结了加强党的领导的经验。会议强调继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1 月 郭卓辛任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2月11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批转省商业局《关于明确公私合营企业已改为国营企业的性质问题的报告》。凡资本家定息已经取消,资方代表已撤销,资方人员的工作已另作安排的公私合营企业,其性质属于国营企业。
    15 日 中共安徽省委转发中共池州地委《关于玉屏大队解决超支户问题的第二次调查报告》,介绍玉屏大队解决超支户问题的做法和成效。
    3月29日 中共安徽省委印发了《关于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针对当时农村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兑现、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以及一些地方出现了不适当地扩大社队规模、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的状况,强调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农业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规定了使集体增产个人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和使分配兑现的一些具体政策。
    5月14日 安徽省电信局所属工程队两名驾驶员酗酒后开车,运送工人和器材到舒城县晓天,汽车坠入59 米深的山沟,车上14 人全部死亡。
    7月2日 安徽省沿淮和淮北地区降特大暴雨,界首县日雨量达440.4 毫米,为全省日雨量最大纪录;临泉、太和到蒙城一带日雨量也普遍在200 毫米以上。暴雨集中的界首、临泉、太和一带,平地积水1 米左右。阜阳地区淹没农田897.3 万亩,其中重灾507.5 万亩。
    13 日至31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批林整风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召开的批林整风汇报会议的精神,要求继续把批林整风作为头一位大事抓紧抓好。会议还要求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克服经验主义。
    7 月 淮南至合肥一回线和桥头集变电所投入运行。这是安徽省第一个200 千伏输变电工程。
    △ 座落在霍邱县王截留村的城西湖闸竣工。设计过闸流量为6000 立方米/秒。为城西湖蓄洪控制工程,总容量29.5 亿立方米。
    8月7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抓好县以上领导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意见》。
    21 日 安徽省原县以上干部已解放人数,占原县以上干部人数的91%。在已解放的干部中,已安排工作的为80%以上。
    8 月 淮北矿务局淮北选煤厂正式投产。设计能力年入洗200 万吨原煤。
    △ 合肥气象台、淮北气象台利用配置的71 型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接收极轨气象卫星云图资料。通过大气探测和接收气象卫星云图,用以预报天气和科学研究。
    9月2日 合肥气象台改名为安徽省气象台。
    4 日 淮南发电厂第二台12 万千瓦机组投产。
    9 月 阮贤榜、董毓湘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黎钊、布翰襄任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0月27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通知,恢复各级人民法院。此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各级地方人民法院陆续恢复。
    11月8日至23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传达了北方14 个省、市、区抗旱会议精神,提出了今后8 年加快发展安徽省农业的规划。提出1974 年实现全省粮、棉、猪超《纲要》;1980 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省农业生产主要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等要求。
    18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颁发《安徽省农林特产税征收办法(试行草案)》。
    12月8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意见》。
    △ 12 时45 分,黄山天都峰鲫鱼背处,因游客乱扔烟头引起火灾,烧毁山林400 多亩,其中黄山古松4000 余棵。
    15 日 安徽工农大学改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30 日 国务院批准,芜湖市由省直辖。
    31 日 安徽省统计部门按统一的标准划分工业企业规模。有工业企业8162 户。其中,大型企业14 户,占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的22.5%;中型企业83 户,占工业总产值的18.8%;小型企业8065 户,占工业总产值的58.7%。
    △ 安徽省人口密度达到302.1 人/平方公里,比1949 年底增加了101.6 人/平方公里。
    △ 安徽省猪的存栏量突破1000 万头,达到1102.79 万头,比1971 年底猪的存栏量增加19.2%。
    是年 安徽省人口出生率为35.2‰。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达28.6‰。
    △ 安徽省境内的19 家军品专业生产厂和配套厂相继建成。
    △ 蚌埠平板玻璃厂4 机窑垂直引上玻璃生产线竣工投产。设计能力年产44 万重量箱。
    △ 安徽省农村人身触电死亡472 人,列全国农村触电死亡人数的第三位。其中,无为县死亡58 人,和县死亡48 人,在全国2000 多个县中分别居一、二位。为此,水力电力部和有关部门曾多次组织农电安全检查团到安徽省进行检查。经采取措施,全省农村触电死亡人数连续4 年降到400 人/年以下。
    △ 安徽省运动员刁文元在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和双打冠军。

1973年
    1月1月 安徽新闻图片社成立。发行省内新闻展览图片,制作、发行新华社编发的新闻展览图片。
    △ 恢复公安机关建制,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公安局成立。1973 年5 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公安局改称安徽省公安局。
    2月8日至15日 中共安徽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批林整风为纲,批判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加强各级党委建设,把各项建设事业促上去。
    4月4日至9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举行第十二次全体会议,要求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16 日 冶金部批准马鞍山钢铁公司扩建初步设计。设计规模为年产钢200 万吨,铁250 万吨。
    18 日至23 日 共青团安徽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共青团安徽省第五届委员会。会后共青团安徽省委五届一次会议选举郭宏杰为团省委书记。
    24 日 青阳县九华公社胡某因报复看庙和尚,将九华山十五殿纵火焚毁,共烧毁瓦房22 间、大小佛象20 尊,经济损失折款30 万元。
    27 日至5 月1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在淮南市召开政治工作会议。
    4 月 合(肥)芜(湖)220 千伏过江输变电工程建成。5 月底,220 千伏宁(南京)芜线建成,使皖苏实现联入220 千伏输电系统。
    4 月至8 月 清理座落在合肥大兴集的北宋包拯(999~1062 年)家族群墓。发现6 方墓志,共7000 余字,记载包氏百余年家史。
    5月1日 合肥大蜀山电视调频发射台,成功地转播了北京电视台的彩色电视节目。
    30 日至6 月5 日 安徽省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省总工会第五届执行委员会。省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选举吴从树为省总工会主席。
    5 月 在淮北治淮工程中,发现淮河古象化石,运抵安徽省博物馆研究修复。淮河大象骨骼化石于1978 年正式对外展出。
    △ 李任之、梁辑卿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郭宏杰、王光宇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6月5日至8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5 月工作会议精神。全委(扩大)会议于6 月20 日至30 日继续召开。会议提出,在批林整风推动下,要大干快上,在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后3 年争取国民经济各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会议选举安徽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32 名。
    20 日 煤炭工业部党组同意“开发两淮,以松动华东”的报告。为加快两淮矿区的开发,煤炭工业部确定将三十六、四十二、七十一工程处调到安徽,加强基本建设力量。6 月    29 日,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成立淮南、淮北两个煤炭基本建设局。由此,开始两淮新矿区建设。
    28 日 淮北市沈庄煤矿一辆汽车从炸药库拉32 箱(32 万发)雷管回矿,行至萧县城南8 公里处突然发生爆炸,炸死4 人,伤2 人。
    30 日至7月7日 安徽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出安徽省妇女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省妇联执行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选举强玉凤为省妇联主任。
    6 月 安徽省在清队、整党和“一打三反”运动中立案的,已有90.4%的案件结案。定为敌我矛盾的占结案处理的13.4%,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占86.6%。运动中出现大量冤假错案。
    △ 高朗亭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8月10日 新建淮北发电厂第一台5 万千瓦高温高压机组竣工投产。
    17 日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安徽省分会改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安徽省分会。1987 年1 月又改名为安徽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9月7日至14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宋佩璋作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沿着党的十大路线奋勇前进》的报告。会议确定,全省城乡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分期分批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当年冬季和翌年春季着重抓好农村社队和工矿企业中的后进单位。
    14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十大文件的决定》。
    9 月 李平任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0月1日 国家一级干线北京至上海960 路微波通信工程安徽段建成开通。长340 公里。担负传送北京至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的彩色电视传输,还利用微波电路开通合肥至北京、上海、广州等8 个城市直达电路28 条。
    △ 合肥钢铁公司第一轧钢厂630 车间正式投产。
    4 日至11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文化领域抓点工作座谈会,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推动文化领域斗、批、改。
    30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转发了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规定提出了“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要求,增加了农村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的内容。
    11月14日 阜南县蒙洼退水闸主体建筑工程竣工。
    12月22日 马鞍山发电厂5 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竣工投产。
    31 日 安徽省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基本结束。全省应清产核资单位4501 个,已全部结束;应清核固定资产单位1995 个,已完成1819 个。清出积压物资和有问题商品38650 万元,其中已处理利用20300 万元。
    △ 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4.5 万千瓦特。
    12 月 合肥铝厂年产4500 吨石墨电极和万吨糊类的炭素车间建成投产。
    是年 安徽省农业总产值60.6 亿元,比1972 年增长2.7%。工业总产值73.7 亿元,比1972 年增长19.5%。
    △ 安徽省人口出生率为32.7‰;人口死亡率为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8‰。至此,安徽省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已延续了12 年,12 年中每年增加100 万人以上,平均每年增加110.79 万人。人口盲目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553.9 万吨,比1972 年增长13.6%,迈上了一个台阶。
    △ 安徽省棉花产量达到16.28 万吨,比1972 年增加了20.1%。
    △ 安徽省发电量达到51.09 亿千瓦小时。
    △ 安徽省水泥产量首次超过100 万吨,达到115.62 万吨,比1972 年增长19.4%。
    △ 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干旱严重。省气象局在长丰、肥东、肥西3 县进行高炮人工降雨试验,取得初步效果。

1974 年
    1月3日 中共安徽省军区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军区三支两军办公室的通知》。
    6 日至11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永贵视察濉溪、涡阳、萧县和淠史杭灌区。
    20 日 合肥电机厂制成TDL 325/36-40、1600 千瓦、6000 伏3 项交流立式同步电动机。
    25 日 江青一伙在中央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抛出河南“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煽动“反潮流”、“反复辟”。随后,安徽省中小学对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回潮”、“复辟”进行揭露批判,致使中小学秩序混乱。
    29 日 安徽省省、地、市、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
    2月4日至12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抓好批林批孔这个头等大事。随后,全省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许多单位建立所谓“评法批儒”理论小组,建设“理论队伍”。
    18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当前批林批孔运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电话通知》,要求各地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充分发挥各个群众组织的作用;抓革命,促生产;大字报不提倡上街,也不要外出串连。
    19 日 安庆市煤建公司防修路门市部一干部,以“安工串连会筹备处”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并冲进中共安庆市委大楼。随后,安庆市一些人组织“造反队”,在大街上张贴大字报,冲击机关,造成严重混乱。
    2 月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颁发《安徽省工商税征收办法(试行草案)》。
    3月1日至16日 安徽省举行1974 年文艺调演。
    14 日 中共安徽省委就安庆市批林批孔中出现的混乱局势发出6 点指示:牢牢掌握批林批孔斗争大方向;相信群众,发挥工农兵主力军作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严防阶级敌人的破坏等。
    31 日 安徽省总工会、合肥市总工会决定:4 月1 日上午8 时在省体育场召开“批林批孔批李(德生)批宋(佩璋)彻底揭开省、市委阶级斗争盖子誓师大会”。4 月1 日凌晨,中共中央电话指示:安徽省总工会、合肥市总工会组织召开群众大会,未经党中央的同意,就否定省、市委的领导作用是不妥当的,最好不要先开这样的大会。从而制止了正在酝酿中的一场大混乱。
    3 月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直接领导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大检查。抽调3400 人,组成13个检查分团,赴各地市县的1296 个厂矿、社队、镇、医院、街道和直属单位进行检查。随后又组织全省各地分期分批培训计划生育工作技术人员。
    4月3日 上午,六安县凤凰台镇南头,居民刘某烧火做饭时烟囱冒烟引起火灾,因大风仅一小时烧毁整个街道。商业站、税务所、学校、医院等10 余个单位和328 户居民共1500多间房子被烧毁,损失折款120 余万元。下午5 时,舒城县千人桥区粮站因电线漏电发生火灾,32 分钟大火烧毁了粮站等12 个国营和集体单位、40 户居民的房子共274 间。
    5 日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检查了在前一段领导批林批孔运动中所犯方向路线性错误。
    18 日 《安徽日报》发表社论:《深入批林批孔,彻底揭开省委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盖子》。强调安徽并不“特殊”,而是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非常激烈,要切实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首先是省委的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
    23 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开始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委员和省革命委员会委员共182 人。会议进一步清查了林彪反党集团在安徽进行的反革命阴谋活动以及有关的人和事,着重揭发了省委领导的问题,于7 月18 日休会。
    29 日 淮南矿机厂工人李庆云因现行反革命罪被依法逮捕。当天及次日,淮南铁路工人袁炳礼等借此煽动、指挥300 余人冲砸中共淮南市委机关、公安机关和法院,毁坏办公设备,焚烧、抢走、毁坏法院诉讼档案材料1 万多件和大量机密材料,劫去枪13 支、子弹714 发,打伤公安干警等31 人,直接经济损失37 万多元。5 月1 日,中共中央电话指示:淮南市近日发生的少数人冲击市委机关、公安局、监狱、法院等,在市区打人、抓人、抢枪支行为,是极其错误的,应立即加以制止。李庆云、袁炳礼等依法受到惩处。
    4 月 淮南矿务局、淮北矿务局因批林批孔引起的动乱,煤炭产量急剧下降。
    △ 在批林批孔的冲击下,安徽省几个城市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工业生产逐月下降。
    5月1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二铁厂2 号高炉在停炉处理时,因水进入炉体而发生爆炸。炉体被炸坏,死3 人,伤3 人,损失227 万元。
    △ 铜陵化纤厂年产250 吨涤纶短纤车间建成投产。
    1 日至31 日 安徽省城乡各地举行革命样板戏影片汇映。
    6 日 淮南铁路望峰岗车站2568 次列车7 车皮焦炭在车站被抢劫一空。5 月7 日,2568 次列车8 车皮焦炭又遭到抢劫。
    8 日 蚌埠崔兴友、靳子遴为首打着“反潮流”旗号,聚众闹事,破坏交通,制造卧轨事件,使津浦铁路停车11 小时。5 月10 日,崔等再次制造拦车事件,造成14 次特快列车停车4 个多小时。
    6月4日 经国务院批准,在安徽医学院蚌埠分院的基础上恢复蚌埠医学院;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改建为皖南医学院。
    17 日 安徽省7 个地区55 个县、市(除安庆地区和淮北西北部)下了冰雹。这是安徽历史上出现范围最广的一次降雹过程,造成严重损失。
    22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的意见》。
    6 月 安徽省文物总店建店。1976 年开业。通过商业手段收集流散文物,为博物馆和有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提供藏品和资料。同时,开辟文物市场。
    7月5日至9月27日 第三届安徽省运动会在合肥等地举行。全省共有男、女运动员3979 人参加比赛。有31 人50 人次打破田径、游泳、举重25 个单项省纪录。
    18 日至24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7 月1 日发出的《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会议指出,当前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是工业生产完成计划不好,特别是煤炭大幅度减产,拖了全国的后腿。会议研究了贯彻落实措施。随着中央通知精神的传达贯彻,全省严重混乱的局面开始得到制止,工业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8月1日至9月19日 中国乒乓球队一行12 人(其中安徽省运动员、教练、领队7 人)出访马达加斯加、扎伊尔、突尼斯、西班牙,在出访4 国进行了访问比赛。参加了在突尼斯举行的6 国乒乓球邀请赛,取得了7 个项目的4 项第一名。
    12 日 泗县刘圩出现大暴雨,降水量为553.6 毫米。这是建国后安徽省局部地区24小时内最大的降水量。
    8 月 上海在安徽建设的“小三线”配套工程,宁国、泾县、贵池县境内的3 个电厂全部建成。总容量8.6 万千瓦。
    10月27日至11月5日 召开安徽省民兵工作会议,学习上海民兵工作的所谓经验,改造和建设民兵。到12 月,全省已有8 个市、65 个县成立了民兵指挥部,组建了6745 个民兵执勤小分队。
    11月3日 蚌埠第二空压机厂建成投产,是生产石油、化工和国防方面需要的高压压缩机专业厂。设计能力年产3080 吨大型压缩机。
    28 日至12 月3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长丰县召开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会议,要求1975 年全省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
    12月10日至16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继续举行。参加会议的有470多人。会议指出,林彪反党集团与安徽有关的人和事已经查清。会议要求1975 年全省粮食产量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工业总产值比1974 年增长15%。会议根据毛泽东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初步总结了经验教训,要求“大力组织国民经济的新跃进”。
    31 日 安徽省农业机械修造企业已增至149 个,每个县都有了农机修造厂。
    △ 安徽省社队林场达到11025 个。
    是年 因批林批孔运动冲击,安徽省国民经济又一次出现曲折。社会总产值157.8 亿元,比1973 年减少了1.6%;国民收入总额82 亿元,比1973 年减少了1.4%;工业总产值69.84 亿元,比1973 年减少了5.7%;农业总产值61.95 亿元,比1973 年增加2.2%;财政收入133727 万元,比1973 年减少35289 万元;财政支出133298 万元,比1973 年增加8053 万元。
    △ 安徽省人口出生率降为27.9‰,比1973 年减少了4.8 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数为970042 人,自然增长率降为22.2‰,比1973 年减少了4.6 个千分点。
    △ 安徽省原煤产量降为1458.94 万吨,比1973 年减少了19.75%。
    △ 安徽省发电量为46.12 亿千瓦小时,比1973 年减少了9.3%。
    △ 安徽省钢产量63.65 万吨,比1973 年减少了15.5%;生铁产量121.07 万吨,减少了26.9%;成品钢材产量38.28 万吨,减少了10%。
    △ 安徽省油料总产量27.64 万吨,恢复到并超过了1957 年的生产水平。
    △ 安徽省卫生部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疟疾病防治工作。这项工作连续进行了多年。

1975 年
    1月28日至2月1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传达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坚持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根据20 世纪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制订10 年长远规划、5 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31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撤销。在此前后,全省地、市、县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也分别撤销。
    2月2日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有线广播大会,要求全省各地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搞好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
    2 月下旬 安徽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主义尾巴”。
    3月11日至21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工业书记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关于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的指示,着重讨论如何落实安定团结的方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问题。
    4月1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布告》。全省组织公安法院干部、民兵、基层治保人员139.2 万人,以铁路沿线和市、镇为重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路内路外一齐动手,开始整顿铁路运输秩序。捕获一批在铁路沿线和城乡之间作案的犯罪分子,破获各种案件3240 余起。
    16 日 马鞍山钢铁公司二米三轧机工程竣工。9 时23 分,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轧出了第一块钢板,结束了安徽省不能轧制钢板的历史。
    18 日至5 月14 日 中共安徽省委举办省、地(市)领导干部读书班,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随后又举办中共铜陵市委、省公安局、省交通局等单位领导班子学习班。学习班给一批领导干部扣上“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定新生事物”、“否定‘三支两军’”的帽子。到1977 年上半年,全省共有20 个地、厅级单位举办了所谓领导班子整风学习班。
    4 月 安徽省工业生产开始全面回升。工业总产值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26.6%,钢产量6 月份比5 月份增长29.8%。原煤产量稳定上升。
    5月22日 宋佩璋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25 日至6 月4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霍山县召开会议,推广朝阳农学院的所谓“朝农”经验,要求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会议决定,安徽农学院和安徽劳动大学的农科招生,实行“社来社去”;其它大学和安徽劳动大学的其它科系,部分试行“社来社去”。
    30 日 桐城、怀宁、枞阳、望江4 县和安庆市受冰雹袭击,在冰雹经过的120 公里长、35 公里宽的范围内,60 个人民公社受灾。桐城县降的冰雹,最大直径16.6 厘米,重3 公斤,龙卷风风力12 级,造成重大灾情。
    5 月 钟嘉华任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6月1日 津浦铁路(蚌埠)淮河双线铁路大桥建成。全长1169.6 米。
    2 日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财贸部门深入开展学大庆、学大寨运动的通知》。
    4 日 安庆大件码头建成投产。
    5 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
    8 日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广播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抓好钢铁生产的指示,号召全省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完成当年钢铁生产和整个工业生产计划。
    14日 中共马鞍山市委制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抓好钢铁生产指示的措施,提出“全市保马钢,马钢带全市”的口号。目标是3 年内实现铁矿石750 万吨、生铁230 万吨。
    7月1日 陈村水电站第三台机组安装投产。至此,全站3 台总容量15 万千瓦机组全部投入运行。
    17 日至24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号召全省学理论,抓路线,促进安定团结,推动大干快上,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会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总结所谓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解决班子中存在的问题。
    8月5日至8日 淮河上游河南省驻马店、许昌等地陡降特大暴雨,板桥大型水库倒坝,有130 亿立方米特大洪水奔泻淮北,通过阜阳地区境内的淮河、洪河、颍河、泉河下泻。8月12 日,在阜南县方集上下炸坝行洪。洪水淹没临泉、界首、阜阳、阜南、颍上、凤台等县大片村庄、田地及沿淮所有行蓄洪区。阜阳地区组织100 万民工、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5 个师的部队参加抗洪抢险。经过军民20 多天的奋战,确保了颍河大堤、淮北大堤和津浦线的安全。
    12 日 余光茂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
    16 日 教育部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于1976 年12月正式从安徽医学院分出。
    17 日 因受台风影响,嘉山县自来桥24 小时最大降水量达到539.2 毫米,其中1 小时最大降水量为192.2 毫米;来安县24 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42 毫米,造成严重涝灾。
    18 日 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撤销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所属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省委、省革命委员会仍合署办公。省委除保留办公室(与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仍同一机构)外,设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等工作机构;省革命委员会设41 个委、局、行、室等工作机构,1976 年底增加到48 个。在省直机关机构调整的同时,全省地、市、县级党政机关均作了相应的调整。在调整机构配备领导干部中“突击提干”。到1976 年4 月底,全省从工人、农民中提拔了253 名新干部到省级领导机关和各地、市、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其中造反派头头78 人。
    8 月 安徽省农村人民公社已有75%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有5100 多名赤脚医生,25 万名卫生员。
    9月12日至28日 在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安徽省运动员取得10 个项目的54 个单项前六名。其中,6 个第一名,9 个第二名,10 个第三名。陈道云获武术女子全能、女子自选枪术、女子自选剑术3 个第一名。获得其他3 个第一名的运动员是:杨承冰(男子自选枪术)、吴守德(体操男子跳马甲组)、茹军(游泳男子100 米蛙泳乙组)。
    15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增产节约生产救灾的指示》。
    11月5日至11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会议提出,到1980 年,全省最少要有半数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县(市)。要求县以上领导班子进行整风,解决学大寨真学假学的问题。会议还制定了《关于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原则上也适用于城市和各条战线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25 日 芜湖长江汽车轮渡由四褐山—裕溪口迁至二坝—弋矶山,并于12 月1 日正式通航。
    11 月 安徽省城乡开展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全省组织了11 万多人的工作队,重点抓了800 多个公社、9000 多个大队以及800 多个企业、机关、街道、学校。1977 年4 月,全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结束。
    △ 萧县革命委员会搞所谓“商业革命”,派出大批人员,“围剿”农村集市贸易。在20天内,强迫关闭全县所有的集市,强迫农民赶“社会主义大集”。
    12月9日至10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根据11 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打招呼会议”精神,以思想学习汇报座谈会形式,就教育战线“反击右倾翻案风”问题,向地市委书记“打招呼”。随后,又向大学党委书记、省直机关领导干部“打招呼”。
    19 日 国务院批准,将阜阳县阜城镇改建为阜阳市(县级);屯溪镇恢复为屯溪市(县级)。
    23 日 淮南发电厂第一台12.5 万千瓦发电机组投产运行。
    31 日 安徽省已有7 个自动电话局,有门式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4 万门,比1965 年的0.8 万门增加75%。
    12 月 张文彤任安徽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 属安徽省军区建制的县、市中队,全部移交公安机关建制领导。
    是年 安徽省社会总产值为176.46 亿元,第四个五年计划的5 年中年平均增长6.9%;国民收入总额87.44 亿元,年平均增长4.2%;农业总产值61.28 亿元,年平均增长2.6%,工业总产值83.94 亿元,年平均增长12.9%;财政收入157417 万元,年平均增长7.2%,财政支出132564 万元,年平均增长4.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79 亿元,年平均增长9.7%;人均消费额年平均增长1.3%。
    △ 安徽省社会总产值的部门构成:农业38.5%;工业46.4%;建筑业4.4%;运输业2.3%;商业8.4%。
    △ 安徽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额9.87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38 亿元。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5.67 亿元,新增固定资产25.09 亿元。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仅有54.9%,是建国后各个五年计划期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最低的时期。
    △ 安徽省人口出生率降至23.9‰,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8.2‰。这是1962 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在20‰以下。
    △ 安徽省原煤产量为1925.57 万吨,比1974 年增长32%。
    △ 安徽省钢产量为72.74 万吨,比1974 年增长14.3%;生铁产量为161.41 万吨,增长33.3%;成品钢材产量为46.23 万吨,增长20.8%。
    △ 安徽省发电量为55.46 亿千瓦小时,比1974 年增长20.3%。
    △ 安徽省肉猪出栏量为640.4 万头。

1976 年
    1月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逝世,安徽全省人民沉痛哀悼。
    16 日至18 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加强省委革命化,带头攀登新高峰》的工作报告。
    2月1日 淮北矿务局石台煤矿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60 万吨原煤。至此,淮北矿务局11 对矿井全部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771 万吨原煤。
    3月8日至15日 中共安徽省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作的“批邓”的讲话,研究如何搞好“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5 日,省委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的意见》。随后,安徽省“反击右倾翻案风”逐渐升级。
    28 日 深夜,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胡功符、芜湖市一中教师唐灏、芜湖市缝纫机厂工人徐金荣,在安徽师范大学附中墙壁上刷出悼念周恩来、为邓小平鸣不平的大标语。在此前一段时间直至4 月5 日,合肥、芜湖、蚌埠等市的群众,自发进行悼念周恩来、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这些活动遭到压制或镇压。
    4月7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常委紧急扩大会议,拥护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天安门事件作出的错误处理,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决议》。
    20 日至24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中共肥东县委、省交通局介绍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所谓经验,并研究了把运动引向深入的部署。
    4 月 安庆热电厂5 万千瓦发电机组建成投产。1977 年3 月划归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5月8日 安徽省暨合肥市召开“打击反革命破坏,追查反革命谣言誓师大会”,参加大会有5 万余人。提出查清所谓“天安门事件”的支持者。
    21 日 中共安徽省委批转中共肥东县委《关于在集中火力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中紧密结合现实阶级斗争,认真搞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报告》,推广肥东县打击新老资产阶级的所谓经验。6 月25 日至7 月4 日,省委又在肥东县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经验交流会。会后,在全省各地基层进行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造成大批冤假错案。
    7月1日 国家一级干线京沪杭中同轴电缆1800 路载波通信工程全线正式打通。途经安徽段的工程为460 公里。1977 年合肥开通与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京、上海、杭州之间长途半自动拨号业务及部分传真、快速电报、数传业务。
    6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全省人民处于巨大悲痛之中。
    25 日至8 月20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省、地(市)委领导成员理论学习讨论会。宋佩璋作了《搞清楚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专题发言。以“民主派”、“走资派还在走”等,继续对老干部进行迫害。讨论会研究了“坚持同党内资产阶级作斗争”、“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措施。
    8月26日 安徽省教育革命经验交流会在萧县郭庄大队举行,推广所谓“朝农”经验。
    9月9日 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 岁。18 日,安徽省与合肥市30 万军民在省体育场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10月23日 安徽省与合肥市20 多万军民集会,庆祝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
    25 日 中共安徽省委下发《关于复查平反冤假错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县委督促公安机关进行清查。到12 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对纯属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案件基本清理完毕,共清理37 人,其中释放22 人,撤销案件3 人,解除审查8 人,撤销刑期3 人,解除劳教1 人。
    10 月 梁辑卿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王文模任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张春森任第四政治委员。
    △ 在安徽省体育场西部建成看台手球场。建筑面积9108 平方米,观众席位8045座。
    11月12日至18日 安徽省建设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经验交流会召开,推广揪“走资派”和“突击提干”的经验。中共安徽省委于1977 年4 月21 日转发了会议纪要。
    11 月 马鞍山市兴建的安徽省第一个管道式民用煤气工程,向823 户居民送气。
    12月14日 中共安徽省委撤销全省各级民兵指挥部。
    15 日 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传达中央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部署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仍提出要继续“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自此,全省逐步开展了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运动。
    31 日 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22282 公里。
    △ 马鞍山钢铁公司已形成年产钢50 万吨、生铁120 万吨、钢材37 万吨、焦炭108万吨、铁矿石385 万吨的规模,发展成为一个中型钢铁联合企业。
    △ 安徽省有高等学校11 所,比1965 年减少4 所,在校学生1.83 万人,比1965 年减少5.2%。普通中学3199 所,在校学生220.56 万人,是1965 年的8.2 倍;但中等专业学校仅72 所,在校学生1.94 万人,仅为1965 年的47.6%,形成中等教育的畸形发展。
    △ 青弋江灌区溪口引水枢纽和40.5 公里长的总干渠建成,1977 年4 月通水。
    是年 安徽省原煤产量首次超过2000 万吨,达到2082.02 万吨。其中,淮北矿务局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 万吨,跨入全国千万吨级大矿区行列。所属张庄煤矿原煤产量达到131 万吨,成为该局年产量第一个超过设计能力1 倍的矿井。
    △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1684.2 万吨。
    △ 安徽省中共各级基层组织共发展新党员59292 人,相当于1975 年底全省党员总数的4.7%。连同1967 年到1975 年新发展的党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共发展新党员338452 人。年底,党员总数为1356304 人。批林批孔运动以后,安徽出现“突击入党”,一些造反派头头大都在这期间钻入党内,造成党组织的严重不纯。
    △ 合肥重型机械厂试制成CPCD —25 型串杆叉车和CPCDJ—20 尺集装箱叉车,均属国内先进水平。
    △ 芜湖市水泥船厂建成中国第一艘日供水2 万吨的水厂船。
    △ 安徽省小氮肥厂增至71 个,生产规模平均年产合成氨8000 吨。小氮肥厂发展过急过快,管理混乱,亏损严重。1976 年全省小氮肥行业净亏5623 万元。
    △ 安徽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50.6 亿元。
    △ 安徽省有城乡农贸市场1599 个。全年农贸市场成交额3.98 亿元。
    △ 安徽全省发生火灾5553 次,死亡372 人,伤479 人,火灾损失折款657 万元。这是建国以来安徽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10 , Processed in 0.0499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