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2|回复: 0

刘双整理:卞仲耘案文献资料索引

[复制链接]

0

主题

18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QQ
发表于 2010-8-16 0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卞案研究】卞仲耘案文献资料索引
刘双整理

1986年,胡志涛(原师大女附中校长)发表《“八.五”祭》一文。此文后收入她和其夫的文章合集《生活教育论》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是时胡志涛已经病逝一年。
1986年,王友琴(师大女附中高一三班学生)发表《女性的野蛮》一文。此文后收入作者的《女博士生校园随笔》一书(北京出版社,1988)。
1995年,王友琴《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一文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发表。(此文的英文版从1997年后一直印在美国哈佛大学麦克法夸尔教授的文革课读本里)。此后,王友琴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八月祭》。
1996年 冯敬兰(女附中老三届学生)发表文章《记忆的伤疤》。此文后收入《那个时代中的我们》下册(者永平主编,远方出版社,1998年)。
1999年,罗点点(师大女附中老三届学生)出版《红色家族档案——罗瑞卿女儿的点点回忆》(南海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
2000年 王友琴主持了《网上文革受难者纪念园》,上千受难者的简介按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其中“卞仲耘”是最长的一篇(两万字)。
2001年,伏生(女附中老三届学生)的文章《那天,我是残杀卞仲耘的目击者之一》发给“网上纪念园”发表。
2003年,卡玛拍摄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宋彬彬、叶维丽、刘婷婷(原师大女附中老三届学生,红卫兵)接受采访。
2004年,王友琴出版《文革受难者——关于迫害、监禁与杀戮的寻访实录》一书(香港开放出版社,2004)。全书52万字。“卞仲耘”是其中最长的一篇文章。
2006年,裕雄发表《良知与责任——纪念卞仲耘校长殉难四十周年》(《炎黄春秋》,2006年8期)。
2006年,王友琴发表《八月,让我们纪念受难者》,提出“四十年了。卞仲耘之死不能被忘却。8月5日这一天应该成为文革受难者纪念日。中国人将会从这个纪念日学到历史、正义和道德。”
2006年,叶维丽发表中英文文章。中文版的题目是《卞仲耘之死》(周子平译),署名“白芳”,该文发表在“二闲堂”网站上。英文版的题目是The Death of Bian Zhongyun,(《卞仲耘之死》) 署名Weili Ye, 该文发表在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中国历史评论》)上,Volume 13,Number 2, Fall 2006。
2006年,胡杰拍摄关于卞仲耘案件的电影纪录片《我虽死去》。原师大女附中的教师林莽接受采访,讲述了他看到的卞仲耘被打死的场面。
2006年林莽(师大女附中老师)发表文章《目击并身历其境者言——纪念卞仲耘校长殉难四十周年》,在国内无处发表,拿到海外。王友琴写了题为《艰难的诉说:卞仲耘被害40年后》的推介文章。
2006年,刘秀莹(师大女附中老师)发表《卞仲耘,一位令人深切怀念的好校长——纪念卞仲耘同志殉难40周年》,载《教育艺术》2006年10期。
2007年,陶洛诵(师大女附中老三届学生)写出《师大女附中学生陶洛诵2007年证词》(网络电子版)。
2007年宋彬彬被女附中90年校庆活动评为“优秀(知名)校友”,在展板上贴出她给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的照片。卞仲耘丈夫王晶垚发表声明抗议(网络电子版)。指出她献的那个袖章“浸透了卞仲耘的鲜血”。
2008年,美国人本杰明•哈里斯采访王晶垚等人后发表长篇北京日记,题为《沉默的中国长城》。
2009年10月,维也纳大学魏格特教授和她的丈夫把胡杰电影《我虽死去》翻译成德文,在柏林书展放映和出售。
2009年11月,卞仲耘铜像安放实验中学(室内)。碑文只写1918年—1966年。“被迫害致死”这个官方结论都没有刻上。刘自立在网上发表文章《存像废史》。
2009年12月12日,维也纳大学魏格特教授到北京访问王晶垚。后发表文章。
2010年1月16日,《记忆》网刊总41期文摘专栏,刊登本杰明•哈里斯著,贝苏尼译的《中国•沉默的长城:北京2008年11月》一文。
2010年4月,《记忆》网刊总47期推出“师大女附中文革专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8 13:39 , Processed in 0.0631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