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52|回复: 0

吴起文  “文革”时期上海重要档案大转移始末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6-30 17: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时期上海重要档案大转移始末

吴起文

1965年4月12日,针对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的趋势,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1965年9月18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同意采取“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措施。为了确保我国各类重要档案的安全,从1964年9月开始,中央领导曾多次指示要加强档案战备工作。周恩来总理亲自给中央某工业部门的负责同志打电话,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把该系统的重要科研档案送到安全地带保管起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等许多部门选择山区腹地建立后方档案库。地处沿海的各省市档案部门,也相继择地建立档案后库。上海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国家档案局部署,到1969年底,把全市9500余箱重要档案和国家一二级文物、珍贵图书等转移到地处安徽的后方档案库保管。如此大规模的重要档案转移,在上海档案工作历史上尚属首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和1964年9月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处)负责人会议关于“平时工作着眼于未来,战时工作促进平时”的精神,上海市档案管理局(以下称市档案局)于1965年6月18日向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递交《关于加强战备建立后方档案库问题的请示》,提出在交通方便又隐蔽的山区建立后方档案库。1965年7月4日,市委批复同意在安徽建立上海市后方档案库。

  按照市委批示,1966年5月15日由市档案局负责牵头,组成档案后库筹建工作组。参与筹建工作的有市档案馆、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高级人民法院(包括市检察院)、市城建局、人民银行市分行、市机电一局、市化工局、市仪表局等机关单位。经过选址,并经上海市后方档案库领导小组核定,确定在安徽省太平县谭家桥地区(上海市黉山茶林场第二生产队所在地)两座大山中间的一条狭长地带建设档案库房,距离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总部5公里。

  1966年8月档案后库开工建设,由市建四公司派工程队负责施工,总损资125万元,1969年12月基本建成。对内定名“皖南后库”,对外称“红卫林场”,1970年改称“上海市五一五单位”。共建大小房屋31幢,总建筑面积6060平方米。其中库房楼15幢,建筑面积共5019平方米。库房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似安徽民居,灰墙、黑瓦、马头墙。生活辅助用房是砖木结构。按照地形条件,两山中间是一条山民、知青走的乡路。乡路左侧的山坡上建造库房,有的建在较高的山坡上,有的建在较低的坡上,很是分散。库房是单体建筑,没有围墙。每幢库房设二上二下四个大间,建筑面积334.6平方米。公路右侧是生活用房(宿舍楼、厨房等),生活用房旁边是一条数米宽的溪流,溪流旁边是大山。山上大部分是毛竹、杉木,也有少数大枫树,还有许多杂树。

  这条位于两山之间的长形地带,从库区算起,总长1.5公里。分成三个区块,区块与区块之间相距约0.5公里。每个区块建有5幢库房和宿舍楼、厨房等。三个区块为了便于称呼,就叫一区、二区、三区。从黄山茶林场二队进入后库便是三区,往里是二区、一区。一区上面有一条人行小路,平时很少有人上去。从三区到一区这段路稍有坡度,一区地形最高。溪水就从一区顺势而下,常年不断。从上而下急流的水冲击着溪中大小石头,发出一种像有很多台织布机开动时的轰鸣声响,初到这里的人是睡不好觉的。这种溪水是日常生活用水,经市卫生防疫站检测,属于弱碱性水质,含有钙镁成分,可以作饮用水。据工作人员反映,长期饮用这种水,会感到饥饿。而且洗澡、洗衣服可不用肥皂,毛巾、白色衣服会越洗越白,还有一种“滑”的感觉,似乎衣物中的肥皂水还未漂干净。这种水温度常年不变,冬天有刺骨的冷感,夏天长期用冷水洗澡可能要得关节炎。

  随着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推动了战备工作的实施。1969年3月市革会决定成立档案文物组,负责全市重要档案的转移工作和后库的日常管理。各机关档案部门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多转移一些档案到安全地方保管。这就出现了原来划分为永久的档案数量太少,划分为长期的档案中也有重要部分。如果把全部永久档案加上部分长期档案转移,另一部分长期档案留在上海,就打乱了原来的档号,造成不便于管理的矛盾。为此市革会办公室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把要转到后库去的永久、长期档案,重新统一编档号,称为一类,留在上海的那部分长期档案重新编档号,称为二类,原来划为短期的档案,称为三类。这个方案经市革会档案文物组考虑,认为可以采纳,并多次召开档案部门人员座谈会,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取得了一致意见。各机关就按照档案一、二、三类划分,重新编档号。把要转移的一类档案装人5节柜的战备箱,外面用草绳包裹好待运。

  经市革会档案文物组对各机关需要转移的一类档案统计数量,皖南后库库容量有限,放不下需要转移的全部档案。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从上海港务局得悉交通部北方区海运局在安徽岳西县天堂镇(县机关所在地)有一处闲置库房。该幢库房楼由交通部投资,在1965年1月18日施工,1966年8月建成,二层楼共2000平方米。库区外建有8套家属宿舍,生活设施齐全。离岳西县委、县政府只有15分钟路程。库房中只存放少量待毁的会计档案,90%的房间都空关。由于北方区海运局1970年初撤销,当时市革会决定由市革会档案文物组代表市革会接管使用。这样一来,终于解决了档案后库库房容量不足的问题。这座位于岳西天堂镇的后库对内称“皖北后库”,对外沿用原名“六五一八单位”。

  各机关需要转移的一类档案准备工作就绪后,运往皖南后库的一类档案在1969年12月18日起运。运输车辆由上海汽车运输五场解决。该场抽调13辆车况较好,适宜跑长途的交通牌载重4吨的卡车,由政治可靠、技术熟练的驾驶员执行任务,其中12辆装运主要档案,1辆为油料车。17日下午车队到有关机关装车,每车约装载80箱~90箱档案。档案箱上面用防雨油布盖好,绳子扎实。18自清晨6时出发。每辆车上有上海警备区派一名战士持枪押车,还有市革会档案文物组和被转移档案机关档案人员随车同往。车队浩浩荡荡驶出上海金山嘴,到浙江乍浦稍作停留休息,解放军战士持枪下车警卫,当地民众以为是运送军用物资。中午简单用餐后,车队出杭州到昌化已是下午4时多,就在昌化住宿。19日晨6时继续出发。沿杭徽公路经歙县到黄山脚下的汤口,直达后库已是傍晚。当时的公路路况很差,没有柏油路,都是沙土路。如果18日当天到达,路程需12小时以上,为了避免驾驶员过分疲劳,所以分两天走。

  车队到达后库的一区,解放军战士持枪封锁道路两头,天色已暗,后库尚未通电,只能点燃蜡烛,工作人员把一箱箱档案搬进库房,劳累得人人汗流浃背。卸完车没有吃住的地方,车队只能开到后库60公里外的黄山宾馆住宿。12月20日返回上海,休息一天。21日继续到有关机关装车,22日清晨出发。就这样不断地往返运输,到1970年1月上旬终于把6800余箱运往皖南后库的档案全部运完,圆满安全地完成了转移任务。

  运往皖北后库的一类档案、一级文物(书画、青铜器、漆器、古钱币、陶瓷)、善本、孤本图书于1969年12月22日起运。首批由上海港务局派一艘轮船运到安庆,再从安庆装车(上运五场的车)到岳西要走3个多小时。这样的运输方式,一是时间长(至少三天),二是卸货装车很不安全。从第二批起由上运五场派4辆4吨卡车,从上海出发,经南京、合肥、舒城到岳西,只要两天时间。至1969年12月28日运往皖北后库共1901箱,1970年7月10日~19日又有861箱运往后库。

  使用皖北后库存放档案的单位是市工交系统各局、市教卫系统各局及高校、市宣传系统各报社电台、市文化系统的文化局和五大博物馆、纪念馆等。各单位派驻工作人员20人,市革会档案文物组一人。日常管理工作由市革会工交组一人,上海博物馆一人负责。
  
  随着各机关重要档案转移任务陆续完成,后库的工作转入以日常管理为主。市革会领导明确两个后库的日常开支由市机管局负责。皖北后库在城区,日常生活不成问题。皖南后库在山区,交通不便,市革会档案文物组便将日常管理的重点放在皖南后库。

  皖南后库启用后的用电、通讯问题,1970年初由后方供电局、后方电信局解决了,临时用杉木架设电线的电杆,换成了10米长的水泥电杆。

  至关重要的是后库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于库房分散,又没围墙,为了安全起见,1970年3月市革会决定配备枪支,由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军械处调配六三式全自动步枪21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5支,五四式手枪5支,木柄手榴弹267颗。其中:配备给皖南后库六三式全自动步枪15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15支,五四式手枪3支及手榴弹267颗。配备给皖北后库六三式全自动步枪6支,五四式手枪1支。另一支五四式手枪用于路上防卫。子弹、擦枪布、油等消耗品,每年按需向军械处领用。

  在皖南后库,各个区块夜间有两人通宵值班。在这样毫无隐蔽的环境下,值班人员的精神压力是很重的。在进库初期,对周边环境不够熟悉,曾发生了一次“事故”。山区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有个晚上值班人员发现库区山上有一个不明的亮点,由于“警惕性高”,马上想到可能有敌特机关派遣空降特务。在这样紧张的状态下,无法准确判断,于是立即向茶林场民兵和当地联防队报告。组织了几十人上山搜索到半夜,毫无结果而收兵。后来在市粮食局档案干部协助下,库区从上粮五库领养了一条刚出生两个月的雄性狼犬,起名“小狼”。一年后,小狼长得非常高大健壮,夜间参加巡逻。一天晚上笔者值班,听见不远处一块南瓜地里传来小狼的叫声,过去一看,是一只豪猪偷吃南瓜,我一面照手电一面开枪,可惜都没有打中。豪猪大小似猫,满身长有八九厘米长、二三毫米粗的尖刺。有次小狼与豪猪搏斗时,有三根刺刺人其腹部和背部,早上工作人员发现后拔出。说来也怪,小狼对上海去的人,即使初次去,也从来不叫,看见当地老百姓,甚至常来送信报的邮递员,却叫个不停。它站起来有一人高,老乡看见小狼都很害怕。

  为了方便后库与外界联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配给后库美式吉普车一辆,同时购买上海牌二吨载重卡车一辆,用于运送档案、物资及搭载人员,每月沪皖之间往返一次。

  后库工作人员生活枯燥、单调。电视节目只能在晚上收看到中央一台这唯一的频道,还经常会出现“雪花飞扬”的状况。收音机要用灵敏度高的三波段,也只能收听短波电台,而且噪声很大。因而,工作人员在工作、劳动之余,就地取材,各尽所能地做出笔筒、笔架、筷笼、衣架等生活用品。个别“能工巧匠”,还会做竹躺椅、小方台、圆台面、小板凳等,所用杉木板材向当地山民购买。清明前后,有野茶树可采摘茶叶并自己制茶。笔者曾尝试过,采一斤新鲜茶叶,经过烘揉炒制成约二两绿茶,可达“特级”毛峰规格。有竹笋的季节,大家还会挖竹笋改善伙食。
  
  鉴于当时台海形势紧张,在“深挖洞”思想的影响下,考虑到两个后库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可能给档案安全保管带来不可预测的隐患,经市革会批准,档案部门着手选址建造洞库。皖南、皖北两座洞库各投资300万元,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上海隧道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皖南洞库地处安徽旌德县白地乡高甲大队三面环山的地方。山体为坚固的花岗岩结构,毗邻上海三线厂。1970年5月施工,1971年11月建成,离皖南后库20公里,称“皖南洞库”或“上海市五一五单位”。该洞库形状似一条平面长裤,从洞口到洞底长110米。裤腰是进洞的引道,长35米,宽1.5米,装有三扇10厘米厚的钢板水泥防护门,据说可防原子辐射。引道底部似二条裤脚,左右两侧是两个主洞。每个主洞长75米,宽9米,高5米。主洞之间横向不相通。主洞入口处各有一套冷冻机组,是用来降低洞内相对温度的唯一设备。洞内温度常年在18℃~20℃之间。

  由于洞内相对湿度过高,一直没有使用,档案馆技术室工作人员多方寻找解决的办法。1978年初从上海建筑科学研究所得到重要信息,说采用上海燎原化工厂生产的水溶性无色氯偏乳液涂料,可解决这个难题。这种新型涂料经某海军部队洞库使用,达到预期效果,解决了部队存放枪械、弹药的防潮问题。1978年6月经请示市委办公厅同意,7月上海警备区派了33名工程兵赴洞库施工,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任务。经过一年测试,洞内相对湿度稳定在65%以内,终于达到了存放档案的要求。1979年11月11日正式启用。

  此外,市档案局馆还在皖北建有一座涧库,位于安徽岳西县石关的大山里,离皖北后库20公里,中间隔着一座大山,毗邻三线厂。1971年由上海隧道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72年底建成。沿用皖南洞库的设计图纸,一样的规模,一样的形状。不同的是洞库外紧贴山体多了一幢二层楼工作用房,造得较高,是根据悬挂字画的要求,参照博物馆的标准设计的,总建筑面积380.17平方米,有16间大房间,每间23.76平方米。在三线厂附近建有二层楼6套家属宿舍,建筑面积共298.86平方米。
  
  1972年,市博物馆发现,由于保管条件不到位,存于皖北后库的一级文物有被损坏的可能。经市革会批准,将文物全部运回上海。1976年后其他单位的档案、图书也陆续撤回上海。1978年4月24日,皖北后库正式归还交通部。

  1979年11月11日,尚存在皖南后库的市公安局、市档案馆、市委组织部的全部档案迁入洞库保管。后库的全部建筑移交给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改建成上海市黄山干部疗养院。

  1986年26月25日,经市政府批准,皖南洞库档案全部运回上海。1998年11月10日,将洞库地面建筑无偿借给白地乡高甲村村民委员会使用。

  皖北洞库由于洞内相对湿度高,一直没有使用。1986年7月12日,市档案局将该洞库及附属生活设施无偿移交岳西县经委使用。


《档案春秋》2010年第6期



_文革_时期上海重要档案大转移始末.pdf (1.6 MB, 下载次数: 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0:17 , Processed in 0.0286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