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西户社区http://www.xhume.com/thread-18984-1-1.html
【原帖中有许多网站的水印乱码,整理一一去除很耗费时间,我们将分章节逐日贴出】
天鉴——小城文革乱象录
时光荏苒,文化大革命发端距今已42年了,作为关中一隅的户县,在文革中也发生了许多事,在当时都很有影响,但现在人们却逐渐忘却了,一些青年人根本不知道。从今天起,我将在这个栏目发表再现当年户县文革乱象的《天鉴——小城文革乱象录》,敬请关注,将不断更新。
夏兰秋菊
天 鉴——小城文革乱象录
第一回青松怒发文革肇始败叶纷飞乱象丛生
艺界挨批文士游街剧团遭殃书记投井
诗云: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此首《七律•有所思》乃伟人毛泽东写于“文革”初期的惟一一首表现和赞扬“文化大革命”的诗词也。此时“文革”将起,乱象已生,作者正蛰伏南方,静观事态,匠心独运,蓄势待发。
“诗言志”,毛泽东者,二十世纪之巨人也,其所创作的绝大多数诗篇都与其政治理想和报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样一首政治诗篇,绝真地透露出伟人发动文革之复杂运思。
诗的第一联:“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神都即首都,此段时间,确实“有事”:
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揪出了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等组成的阴谋反党集团”。 5月18日,林彪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大讲古今中外的政变事例,危言耸听,制造党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搞颠覆的恐怖气氛。林彪在讲话中还竭力鼓吹个人崇拜,宣称“毛泽东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此次会议标志着“左”倾方针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矣。
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了诬陷、攻击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的一张大字报。 1966年6月1日,刚刚改组的《人民日报》以通栏标题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将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精神迅速传向全国。2日,《人民日报》发表支持聂元梓的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次日又公布北京新市委成立的消息,影响所及,北京及几个主要城市的大学首先陷于动荡之中,继北大的陆平、彭佩云被宣布为“反革命黑帮”之后,北京和各地众多大学的书记、校长纷纷倒台。
这一切在全国以至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全国各地,从大城市到小乡镇,到处掀起了横扫“牛鬼蛇神”的高潮。正如作者在诗中所写的:“—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毛泽东泽东赞扬这一切是“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其意为“革命造反派”像青松一样,冲击着旧世界的“苍天”,而难以计数的“牛鬼蛇神”则像“败叶”,被横扫得落花流水。在全国范围内,中国人民正处于大动荡的时刻,毛泽东泽东在“凭阑静听潇潇雨”的情景中,深深地感受到“故国人民有所思”。
若细细阅读伟人的这首七律,再看他在1965年前后的行迹,大致可以触摸到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初衷。毛泽东泽东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家,终生信奉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斗争哲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他仍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为此,不倦地领导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
人民是不会自发产生正确思想的,惟有人民的化身毛泽东,才能给人民以思想,所以“故国人民有所思”,实际上是毛泽东代表人民在思索。
毛泽东泽东选择了一处“世外桃源”——韶山滴水洞。毛泽东泽东在滴水洞住了11天,伟人之思,至此已有结果,就是要将这一场“革命”进行到底,这从他6月底在滴水洞写成,到武汉修改后,于7月8日发出的给江青的一封信中得到了证明。
在这封长信里,毛泽东泽东写了许多经过“有所思’’之后的肺腑之言。他在信中说道: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
……
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以后还要多次扫除……。
毛泽东回到了北京。8月1日他主持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会议期间还印发了毛泽东泽东《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信》和《炮打司令部——我的—张大字报》,把运动的斗争矛头引向谓党内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虽末点名,但明显地是指刘少奇等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一些领导人。八届十一中全会后,运动立即升级,终于在全国出现了天下大乱的局面。
对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至今有很多争论,有反修防修说,反对“官僚阶层”说,倒刘说等等。倒刘说是说毛泽东要打倒刘少奇,从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此说虽不全对,确是重大原因。
毛泽东在6月的思考终于点燃起冲天的文革烈焰。
什么“糟得很”还是“好得很”;什么“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什么“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这种说法还上了“中央文件”如此等等,此起彼伏,一刻也不停地震响在全国城乡的角角落落。当时谁对红卫兵、“造反派”的过火行动和乱来提出异议,红卫兵、“造反派”马上就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文质彬彬”等等。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说法,“革命”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干都应该、都合理……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一段话被到处滥用: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这段话传遍全国,震撼九州,后背引申成为整个红卫兵运动的宣言和纲领!
——革命就是造反,毛泽东泽东思想的灵魂就是造反。
——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造反!
——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万万岁!
“造反”至高无上!“造反”就是一切!“好得很”吼声震耳欲聋。从此“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殃及各个方面而又贯彻始终的最核心、最流行的口号,打人、抄家、批斗成为家常便饭,一时败叶纷飞,乱象一片。
有郭沫若写于文革伊始的《水调歌头 文革》此为证:
文革高潮到,不断触灵魂。触及灵魂深处,横扫几家村。保卫政权巩固,一切污泥浊水,荡涤不留痕。长剑倚天处,高举劈昆仑。
铲封建,灭资本,读雄文。大鸣大放,大字报加大辩论。大破之中大立,破尽千年陈腐,私字去其根。一唱东方晓,红日照乾坤。
文化大革命中,上层怎样斗争,我辈草民,自然一无所知,只是此次运动,长达十年,影响所及,遍及省县城乡,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老少妇孺。在下所居之处,乃一关中小城,古为京畿之地——户县是也。户原为鄠,为专用地名字,来历亦久远矣!其在周时,即为丰京故地。古时农事靠天,常有干旱之时,每每以王为首祷告上天,祈求降雨,仪式隆重严肃,是为雩祭,鄠县之名,当为雩祭而来。
却说鄠县乃关中膏腴之地,清时有大学问家王丰川有诗赞曰:
七言古
丰之山,云飞扬。丰之壤,厥田良。
面山望云作圃场,春稻剥枣供高堂。
供我高堂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丰之水,流悠扬。丰之俗,贻周王。
南邻北舍无暴戕!友助亲睦美意长!
美意长兮子孙良,无不足兮奚所望?
丰之山,云悠扬。丰之水,流悠扬。
结茅临水对山岗。合志同方诵虞唐。
弹琴学道乐无疆!无不足兮奚所望?
这首古风全诗一韵到底,一气呵成,读来顺气流畅、愉悦欢快,真是一首意气风发、心灵悠扬的颂歌;一首农耕时代庆丰安康的史诗。
今人有夏兰秋菊者,亦作《鄠赋》赞曰:
蕞尔小邑;千年古国。背踞秦岭,北临渭水;衣带双都,襟连两河。丰京故里;周城近畿。国史发轫地;温柔富贵乡。丈八梗稻 ,炭谷琼花;户杜竹林,南山檀柘。物产丰隆,号为陆海;土地肥腴,称为土膏。山蕴玉石,金、银、铜、铁,豫章之丰;原产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百工所取给,万民所昂足。此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史由夏启,发祥悠久;啟蟄而郊,龍見而雩。雄山秀水,孕育古代文明;地灵人杰,荟萃人文精英。
似此关中一县,亦经文革蹂躏十年之久。
却说文革初起,大规模的造神运动也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脚步,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本“语录”,当时叫“红宝书”。亿万人民手中的“红宝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红海洋”,户县的街道上,大门和墙都被涂上红油漆,真是山河一片红!伴随着“万寿无疆”的滚滚涛声,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奇异图景。
早在1964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已成风潮,户县县委已几次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大会,布置任务,树立典型。自文革初期林彪的带动,成了亿万人民必须每天必作之事。红宝书"随身带,随手拿,特别是在集会等重大场合,当全体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无数本被高高举起"红宝书"又汇成了"红海洋",景象颇为壮观。
在那个时代,手捧《毛主席语录》拍的革命照片,留下了无数中国人或者稚嫩天真,或者风华正茂的"倩影",成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标志。在那个时代,毛主席和《毛主席语录》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在一切仪式上或各种场合,“万岁”,“万万岁”和“万寿无疆”,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早请示,晚汇报”,雷打不动的“天天读”(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是学习毛主席著作),语录卡和传单,学习班,讲用会,经验交流会,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及“活学活用”,在礼仪化和形式化的过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一首当时的歌,凡当时经历过的人至今还有余音回响: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千遍那个万遍呀下功夫。
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那心眼里头热呼呼。
好象那旱天下了一场及时雨呀,
小苗挂满了露水珠啊。
毛主席的语录滋润着我呀,
我干起了革命劲头儿足。
如今看着这样的照片,哼着这样的旋律,走过这一程的人,心头都会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有史家咏曰:
新华书店尽红书, 举世嚣嚣闻禁符。
漫说诸家俱毒草, 惟余马列是真如。
户县文革,实始自对秦腔剧《万山红遍》的批判。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此词是伟人毛泽东1925年之作,1963 年12 月方始公开发表。此诗豪迈气派,内涵意蕴丰富,极富想象力。甫一发表,诗中“万山红遍”一词组即成为普天下之简洁、高度概括之政治用语。
却说户县人民剧团,50年代从旧“户县宣化剧团”脱胎而来,原来管理不善,收入微薄,演员生活都难以维持,在团党支部杨隆志、团长王德普等人的努力下,整顿组织,订立制度,认真培养青年演员,时至60年代,已是人才济济,一些青年演员已脱颖而出,如李九龙、李凤贤、王桂贞、山艳芳等一批新秀,名闻全县,誉满关中。
60年代,“千万不能忘阶级斗争”口号响满宇内,户县人民剧团自然不能例外,必须为政治服务,从1964年起就不能再演出传统历史剧,从此就大量演出了现代革命剧,如《红灯记》、《芦荡火种》等等,也积极配合运动编演了许多现代剧,在1964 年配合农村社教运动编演了“刘介梅”一剧,是说翻身农民刘介梅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群众批判了他的错误思想。刘介梅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认识到自己替资本主义扛了大旗、终于回头的故事;在1965年配合农业学打在运动编演了《政治队长》一剧,反映农村人民公社改肥、改土的斗争故事,这些现代剧无一不是从头到尾贯穿着阶级斗争。
1966年,户县人民剧团根据本县化中大队崔振海、管坪大队张桂芳的事迹编创了反映农民群众战天斗地、改造山河、斩断龙脖子的剧本《万山红遍》,已印出剧本,确定了角色,准备排练,岂料此时突然爆发文化大革命,按照文化革命先从文艺界开刀的路子,6月,《万山红遍》一剧未及演出,即遭猛烈批判,该剧主创人员—县文化馆干部刘滨海被揪出批判:
伙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王德普、敌伪人员袁多寿等人放出毒草《万山红遍》,极力丑化歪曲社会主义英雄人物,把党支部委员、劳动模范林竹英丑化成扒渠放水、破坏生产的反革命罪犯,把党和毛主席一手培养起来的党支部书记说成是林竹英个人培养的,故意抹煞党的领导”。
刘斌海被戴高帽游街批斗,成为户县文化大革命被批斗的第一个人!从此坠入苦难深渊。但此时的的揪人和批判还是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的,开批判刘的大会时,还是剧团党支部书记杨隆志主持,时间不久,烈火已烧到“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的身上,户县人民剧团过去上演的现代剧均被批为“歪曲阶级斗争、丑化人民形象”而大加挞伐。杨隆志被批斗的异常惨烈,走投无路,只得投井自杀,成为户县文革开始被批斗致死的第一人。
却说那户县剧团团长王德普酷爱书法,在1965年书写毛泽东诗词时,要写“恭录毛泽东主席诗词”,谁知他粗心大意,在毛泽下面少一东字,自己并未发现,也被人揭发出来,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揪斗、批判、戴牌游街示众,后还赶回农村,靠在火车站扛包、拉煤生活,直至1979年才获平反,这是后话。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被毛泽东泽东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的造反大字报,紧接着,中央改组了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撤销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陆平之职。中央这两个来势迅猛的决定,很快引发了全国各地的造反行动。
1966年6月,西安地区,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交大)学生首先造反,数日之内在校内贴出数万张大字报,锋芒直指校党委书记彭康。6月6日,交大学生又在省委静坐,反对省委向学校派驻工作组,并要求省委承认和检讨这一错误,由此掀起西安地区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郊县。
6月初,交大等院校学生来户县一中“煸风点火”。6月中旬,一中青年政治教师邢振宏为首的高二级部分师生贴出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字报,矛头对准校领导。这是户县文化大革命第一张有影响的大字报。此后几天,一中高中部学生纷纷在校园张贴大字报。当时正在省教师进修学院学习的二中语文教师邓振旅受西安交大学生的影响,回校贴出了把矛头对准该校领导的《评我校八怪》的大字报,二中高中部学生要求住在县城,同一中学生联合闹革命,县委只好给二中安装电话,便利让二中学生同一中学生及时通讯联络。
正是:
血火弥天举国狂,九州底事演荒唐。
城乡造反十年乱,朝野夺权百业伤
冤案广罗牢有限,神坛高筑寿无疆。
尧民既醒南柯梦,史鉴昭然幸勿忘。( 波月诗社社长,诗人李谟高文革诗)
且看下回。
文革中户县被批斗的第一人——刘斌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