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7|回复: 0

唐洲雁、熊华源、卢洁谈毛泽东著作编辑过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8 15: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借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之机更好的宣传毛泽东思想,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邀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唐洲雁、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原主任熊华源、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编审卢洁做客本网,谈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每到12月底我们总会想起纪念一位伟人,这位伟人改变了中国近代史,在他和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曙光,这位伟人就是毛泽东。再过三天,也就是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的日子。
  [主持人]: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使网友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邀请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位专家和大家就“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这样一个主题做一个在线交流。
  [主持人]:今天到场的三位嘉宾分别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唐洲雁老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原主任、研究员熊华源老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编审卢洁老师。欢迎三位老师来到人民网,首先请三位老师和网友们打声招呼。
  [唐洲雁]: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多提问题。谢谢。
  [熊华源]:很高兴和各位网友在一起交谈、交流思想。
  [卢洁]: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线交流,请大家多提问题。

  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不再神秘 一编部主任为您解析

  [主持人]:众所周知,中央文献研究室是编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一个部门,也是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和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机构。第一编研部承担着研究毛泽东思想、著作的一个重要的职能,先请唐老师介绍一下第一编研部最近几年开展工作的情况,有什么新的科研成果?
  [唐洲雁]:中央文献研究室到明年就成立30周年了,30年来,围绕编辑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做了很多工作。就我们第一编研部来说,我们的前身过去叫“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组”,近30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如果大致要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类:首先,著作的编辑。近30年来,我们编了一些大的著作,有《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一共是四卷,《毛泽东文集》一共八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共13卷,还有《毛泽东军事文集》六卷,这是大的、综合性的。
  [唐洲雁]:另外还有专题文集,毛泽东的哲学批注集、毛泽东的书信集、毛泽东外交工作文选、新闻工作文选、农村工作文选等等加起来十几种。另外还有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也是上下册,100多万字。近30年来我们编的著作相当多,为全党学习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唐洲雁]:另外在年谱这方面,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撰写了毛泽东的年谱,建国前的部分,就是上中下三卷,将近100万字,我们现在正在撰写毛泽东年谱的建国后部分,这个量还要更大一些。还有撰写了毛泽东的传记,建国前部分大概60万字左右,建国后部分大概100多万字。在研究这方面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另外我们出了很多论文集,研究毛泽东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
  [唐洲雁]:在电视片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最早的毛泽东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最早就是从毛泽东开始的,还有电影《走近毛泽东》,我们第一编研部还和各个省市党研室拍了反映很多毛泽东的电视片,比如《毛泽东在上海》、《毛泽东在浙江》、《毛泽东在湖南》。最近我们还拍了一个《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这是我们最近和湖南韶山合作的,在电视片这方面我们还是收获颇丰的。
  [唐洲雁]:另外我们办的展览,早期我们办的“毛泽东与文艺”的展览,毛泽东110周年的时候我们办的“领袖家风”的展览,今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和香港《文汇报》一起联合办的“开国大典”的展览,在香港展出,影响非常大,董建华先生两次参观这个展览,在这些方面我们也是做了很多工作。
  [唐洲雁]:我们还出版了毛泽东的画册、画传、游传。以上介绍的是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近30年来做的一些主要工作,有一些具体的工作请熊主任做介绍。

  熊华源:中央文献研究室每天审外稿量达15万字

  [熊华源]:近年第一编研部的工作,每年大的项目、综合性的项目大概都在10项以上,有时候十多项,大致可以分以下五个方面。
  [熊华源]:第一方面,室里面长线重点项目。比如这几年我们正在编写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年谱,部里面一直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来安排,有重点突出地抓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室里面分管领导李捷主任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这个项目的主编是我们室里面的老主任逄先知同志,他是研究毛泽东的一个资深专家。大部头的有300左右万字的著作,明年可能基本完成。
  [熊华源]:第二方面,根据室里面安排的完成短期的项目。比如我们参加编辑出版老一代革命家论调查研究,再一个,修订再版了《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诗词手书真迹典藏》、《毛泽东手书历代诗词曲赋典藏》,还有参加韶山一号工程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方案的设计、修改、审查。
  [熊华源]:第三方面,部里面安排的工作。第一编研部工作有一条经验,就是注意把长线的项目和短线的项目结合起来,同重大节庆结合起来,安排适量的同外单位合作,由我方起主导作用的短线产品。比如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们就和一家公司联合举办了“数风流人物——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先后在广州、西安、贵阳展出,最后又回到北京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又比如我们在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同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合作编辑出版《军事统帅毛泽东画传》,这部书成为新闻出版总署建军80周年的重点图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熊华源]:再比如,我们编辑出版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论文集》上下集。再一个就是《毛泽东游传》上下册,还有我们部里面毛泽东研究专家张素华撰写的《变局——7000人大会始末》,出版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熊华源]:第四方面,我们审阅外稿。这也是第一编研部常年工作的一大任务,这部审阅的外省稿,大约可以分为大年、平年和小年。大年三千多万字,平年两千多万字,小年也在一千多万字。
  [熊华源]:如果是大年的话,就是按3000多万字,一年365天,每天审稿量在7万字左右,还不包括送审毛主席的文稿,还有电影、电视片、画册等等。一部审稿量一般要占到全室审稿量的50%左右。
  [熊华源]:第五个方面,组织并参加室内外的学术活动。近两年在李捷主任的领导下,我们室里面同湖南湘潭大学韶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迁”这么一个学术讨论会,今年九月份又在“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的时候,在长沙召开了研讨会,同时部里面很注意支持并积极安排大家写研究文章,进行室内外的甚至是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第一编研部的同志写文章都在10万字到20多万字之间,这些年发表的成果还是很多的。我们发表的文章,参加评选的,有的获得了我们室里面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唐洲雁:保持一个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原则去做研究
  [主持人]:正如刚才熊主任谈到的,研究室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研究,还有编辑的职能。说到学术研究,有一个问题就是学术研究最讲客观公正,但是我们这个研究室的研究员研究领袖人物往往会被领袖人物身上的气质所折服,作为研究人员有没有这么一种情况,越深入的研究,就越把个人的情感和历史人物关联起来,这种客观公正就很难体现出来?
  [唐洲雁]: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面对伟人你不能不被他的精神所折服,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他的品格、人格这些方面,受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有一句话,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毛泽东思想本身就是真理,就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当我们面对毛泽东思想,面对毛泽东这个伟人的时候,我们受他的影响,带着感情编他的著作,研究他的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
  [唐洲雁]:但是,正像历史做出的评价一样,毛泽东不是神,也是人,他在整个革命生涯里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因为各种方方面面原因影响造成的客观历史事实。我们编辑过程中,总的还是保持一个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原则去做研究,去编辑。
  [唐洲雁]:比如他的著作,从我们来说,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将最原始、最准确的东西编出来让大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把握它的科学体系。
  [唐洲雁]:我们本职的工作是这样。我们个人的研究其实也是这样,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我今年出了一本书叫《毛泽东的美国观》,这本书基本上是从毛泽东早期到晚年,将近70年,他接触了解、认识美国的思想发展的脉络,在这个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比如他早期的时候,他接触的很多的美国的民主思想,他读的一些书,《世界英雄豪杰传》,这里面讲了很多美国的名人,像华盛顿、富兰克林这样的一些人,而这些人的品格、人格在他身上有很多的影响,毛泽东特别崇拜富兰克林这个人。
  [唐洲雁]:另外,早年他在北京的时候,接触到一些社会思潮,更多的也是美国的,比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等等这样的思潮,这些思想在他心里面也是有影响的。还有早年在湖南,比如湖南自治这些东西,他也受到了国外一些思想的影响。他在早期也提出了“联美制日”这样的思想观点。从这些方面来说,都是很客观的东西,我们无法回避的东西。
  [唐洲雁]:到了抗战的时候,斯诺到了陕北,采访了毛泽东以后,毛泽东成为一个世界上了解的民族英雄,我们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通过这样一些新闻记者的视线去传播的,包括后面美军派观察组到延安,都受到毛泽东热情的接待。毛泽东对美国也有很多的评价,比如说他是民主的典范等等这样一些。这都是当时一些很客观的,从当时具体实际出来的东西,这从我们学术研究来说是毫不隐讳、毫不回避的东西。
  [唐洲雁]:当然到了内战以后,美国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在这里面,也有很多帝国主义的政策,毛泽东也直接进行了抨击,在建国前后,抗美援朝,和美国发生正面的对抗,这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我们也用不着有任何的隐瞒。在我们的研究中完全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一直到晚年,到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乒乓外交”等等。我觉得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很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才能将领袖人物的思想研究做得更好。
  [主持人]:卢主任,刚才熊主任也提到了,今年以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开展工作一个重大的进展,是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了,您觉得这个机构对于未来更好地研究毛泽东思想、弘扬毛泽东思想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个分会给毛泽东思想、著作的研究和传播能够带来什么新气象?
  [卢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今年二月份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了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立以后,室里一直酝酿成立四个研究分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这四位老一辈的研究分会。在我们室、我们部的分管领导李捷同志的主持下,我们这个分会一直在筹备,今年9月份,在长沙召开了成立大会,刚刚熊主任也谈到了,在成立大会上,我们召开了第一届的会员代表大会,在会员代表大会的基础上产生了理事会,在理事会上又产生了研究分会的领导组织机构,我们聘请了分会的四位荣誉顾问,也聘请了分会的名誉会长,在理事会上选举出来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以及秘书长。研究分会的会长是由李捷同志担任,在座的两位:熊华源同志是常务副会长,唐洲雁主任是副会长。
  [卢洁]:现在这个分会具体的主管部门就是我们文献研究室的第一编研部。我们成立这个分会的目的就是为毛泽东思想生平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聚集在我们这个学会的旗帜下,使学会成为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地。
  [卢洁]:在分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召开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们评选出80篇论文入选研讨会,也进行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为主题的研讨。现在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每年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每年年会以不同的主题进行毛泽东思想生平方面的研讨,或者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和网友进行交流,宣传我们最新推出的著作、研究成果,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展开的工作。我们每年也开展一些课题申报,不同领域的,比如高校的、研究机构的,有志于这个领域的青年学者都可以申报我们的课题,通过评选,我们也提供一定的资金赞助和支持。
  [卢洁]:总之,我们想通过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这样一个平台,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毛泽东思想生平的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薪火相传。
  [唐洲雁]:毛泽东思想不仅有一个学习、宣传的问题,实际上还有一支研究的队伍。在高校要讲《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个课,在党校需要讲《毛泽东思想》这个课,另外,各个省的党史研究室系统都要研究毛泽东建国前的理论和实践。另外现在的干部学院,比如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都要讲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另外毛泽东纪念地等等这样一些单位,还有高校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都有很好的热情,实际上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有一支很大的队伍。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将这支队伍组合起来,大家一起形成一种合力,开展一些研究,这是我们成立这个学会的初衷。
  [唐洲雁]:我们要设立课题,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引导大家加强研究,就是哪一些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目前研究得还不是很深入的问题,我们通过这方面的引导让大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学会在这方面组织力量会有更多的便利的地方。比如最近中央领导同志视察验收韶山一号工程,就提出来将韶山建立成毛泽东思想生平的研究基地,但是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仅靠韶山的力量是不够的,靠湖南的力量也是不完全够的,所以还是需要全国方方面面的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人投入进来,我们学会可以在这个方面联系学者、组织力量等等发挥自己的作用。

  卢洁:读者要有鉴别力 最好通过权威媒体了解党史知识

  [主持人]:说起领袖人物,可能一般的老百姓往往喜欢通过轻松、愉快的故事,领袖人物的逸闻趣事的方式来了解领袖人物。其实在我们党史频道里有很多逸闻趣事,这种文章在网上特别受欢迎。同时现在热播的,特别是今年60周年热播的影视作品里也都是通过领袖人物的细节表现领袖人物的。几位老师是党史研究的专家,你们几位怎么看这个现象?党史宣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做好党史宣传,针对更广阔的对象应该是普通百姓,怎么在老百姓中把领袖人物传播、宣传好,你们在这个方面有什么好的意见?
  [卢洁]: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老百姓、大众更易于接受。前些年有一些描写领袖的风范、业绩,以一些青年读者更容易接受、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推出的图书,可能很受图书市场的欢迎。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媒体的介入,在网上传播面更快捷、更易于接受。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表明老百姓对我们领袖人物的关心度始终是很高的,而且他们也愿意看到一些这样宣传普及的书籍、故事。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卢洁]:包括刚刚两位主任也讲到了,无论是一编部还是研究分会这一块,今后也在尝试以不同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宣传的空间和途径,怎么有效地满足这方面读者的需求,也把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好地宣传普及出去。
  [卢洁]:我这里也想讲一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如在我们研究分会成立的时候,人民网也有在线直播,介绍了我们研究分会的成立,当时,也采访了很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我想给大家提一个建议,最好通过人民网这样权威的网站来发布,可能他们的消息更权威一些,也更准确、更真实一些。当然,其他网站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奇闻轶事,但希望读者有鉴别力地去分析、客观地看,更多的还是应该看一些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推介的图书,可能在这方面更加权威和准确。
  [唐洲雁]:刚才我说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一方面他是伟人,留下了很辉煌的事业,让大家很钦佩。另外一方面他非常具有人格的魅力,他是非常人性化,非常有影响力的伟人,他的很小的一些生活中的细节的事情,都会让一般的人感觉到很具有传奇的色彩,都很想去了解,这个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我们第一编研部来说,我们每年审毛泽东的书稿,就是外面作者写的书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毛泽东的生活经历、奇闻轶事,我们第一编研部每年审的毛泽东的书稿量大概在100本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量,其中关于毛泽东故事的比例也不小,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很爱读毛泽东的这些东西,他确确实实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生活细节都是很充满魅力的,大家都很想了解。不可否认的,在咱们的媒体上,在其他方面也好,包括境外的媒体,确实有一些利用这样所谓的奇闻轶事歪曲攻击毛泽东这样的东西。我觉得他们是抱着一种别有用心的目的,是完全不可取的。宣传领袖一定要真实。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稍微理论化的问题。网友提到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与后来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前些年提出来,现在正在开展活动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之间的关系。请专家再谈一下毛泽东思想的独特魅力在哪里?
  [唐洲雁]:我们党的历届代表大会上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很科学的回答。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各种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这个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们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他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觉得,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但是,讲起来它又是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
  [唐洲雁]: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比如历史决议总结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这些方面的东西,这些方面是历史决议总结出来的,但是说的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这个历史决议又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来的,是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一个认识,它是将毛泽东思想精华的东西总结出来了,这样一些东西总结出来了,本身就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发展的一个特别具体的表现。
  [唐洲雁]: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在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仍然有它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方面。
  [唐洲雁]:另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指导我们一些具体的原则,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毛泽东哲学著作,实践了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等这样一些著作,它里面精髓的东西至今对我们来说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唐洲雁]:还有正处里面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它们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推动了我们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就是以这样一个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改革,来搞开放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这么一个科学的关系。
  [主持人]:每年到毛主席纪念日的时候,很多群众都自发地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毛主席。网友就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第一编研部作为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著作的重要部门,对于每年毛泽东纪念日,以怎样的形式纪念和缅怀呢?
  [熊华源]:的确,每年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这一天,有很多的人民群众要到毛泽东纪念堂缅怀、追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刚才主持人讲了,我们作为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网民的心情也是一样的。我们一编部全体同志每年都会来到纪念堂,追忆和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给毛主席他老人家献上一个大大的花圈。
  [熊华源]:有的年份我们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版发行毛主席的著作和有关他的图书。比如2006年,我们就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共同筹备,并且在12月中旬召开了主题为“长征精神万岁、延安精神万岁”的缅怀座谈会。又比如,今年毛主席诞辰116周年之际,我们还会出版一部三卷本的反映军事家毛泽东建国后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毛泽东军事文集》,以此缅怀毛主席。
  [熊华源]:这是我们领导李捷主任亲自抓的重大编制项目,是我们同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合作编辑的。在逢十的年份,作为党中央的专门编辑研究机构,我们都会推出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一些作品,有声有色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在毛主席老人家诞辰110周年之际,除了党中央举办纪念座谈会以外,我们文献和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党研室、教育部、社科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我们还出版一些重头的图书和摄制播出重头的电视片,比如出版了两卷本130万字,是我们室两位主任:一位是逄先知主任、一位是金冲及主任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再比如出版的分上下册,共有180万字。
  [熊华源]:由杨胜群、汪裕尧主编的《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还有摄制播出了20集的电视文献专题艺术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另外我们部还同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分别联合摄制播出了《走近毛泽东——我眼中的毛泽东》等多项影视作品。我们还出版了《毛泽东书信选集修订本》、《毛泽东诗词全集》、《毛泽东画传》,还同中央档案馆联合举办了“领袖家风”大型展览、毛泽东档案展以及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书画展。
  [熊华源]:总之,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怀念、追忆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唐洲雁:枯燥工作中的有趣经历 从抄毛主席手稿开始

  [主持人]:网友提到人们往往觉得中央文献研究室各个部门非常权威,而且非常神秘,网友们说,研究领袖人物的思想精神是一件非常严肃而且学术性很强的工作,今天各位老师能够来到演播室走到前台和各位网友讨论这些问题,大家感觉到非常亲切。网友们想了解一下,在日常的编辑研究工作之余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唐洲雁]:正像主持人说的,做编辑、做研究这个工作,确实是一个非常枯燥,非常辛苦的工作,某种意义上就是坐冷板凳,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和故事打交道,确实是非常枯燥的。我记得我刚到文献研究室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参加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编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本,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操作,我们的编辑工作程序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我们要到档案处抄档案,就是根据毛泽东的手稿将他的这些内容先用笔抄下来,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必须认识毛主席的字,当然毛主席的字写得非常好,但是有时候要辨认出来,刚刚接触的时候也是不容易的,这是我们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抄毛主席的手稿。
  [唐洲雁]:抄好以后,到打字室打印出来,然后校对,校对出来的稿子才是我们的工作用稿,工作用稿出来以后,我们再在工作用稿上拟标题、做编辑工作,做注释等等这些方面的处理。这是第二道工序。完了以后送给副主编看,副主编把完关以后再送给主编看,主编审完把关以后,送给主审看。这个程序是非常复杂的。这样完了以后,最后定稿了,定稿以后,我们再拿着稿子和主席的原稿对一遍,千万不要主观地出现错误。
  [唐洲雁]:这样以后才送到出版社,这叫发排稿。出版社有专门的编辑校对,给文字上的校对,他们校对完了给我们,我们还要五校,进行五次校对,完了之后还有核红,就是修改工作,这些工作加起来是非常琐细的。一共13本书,毛泽东文稿,每一本书编起来都要花一年左右的工夫。确实是非常辛苦、非常枯燥的工作,做得非常慢的工作。
  [唐洲雁]:但是我感觉做这个工作的里面也有很多乐趣。乐趣在什么地方?第一,毛主席的书法非常漂亮,我们抄毛主席的手稿的过程中,在认他的字过程中,本身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有时候一边抄还一边模仿一下,是很幸运的事情,一般人还做不到这个呢。
  [唐洲雁]:第二,毛主席的文章,有很多是美文,文采非常好,一边抄一边读一边编的时候就是在欣赏、在学习,一般人这种机会也很少。
  [唐洲雁]:第三,毛泽东很多文稿都是批示,他是处理一些国家大事,给一些很高级的领导人写信,给他很亲近的人写信,你读他的这些东西,你本身跟着他看那些事情,怎么处理这些事情。你觉得跟他一起能够了解很多国家大事,也能够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新颖的事情。
  [唐洲雁]:书编的过程中虽然很辛苦,但是精神上的愉悦确实是无以言表的。往往这本书一年编完了,共和国那些大的事情,我脑子里也有印象了,这一年怎么走过来的,我好象也跟着走了一遍。这种成长的经历也是内心丰富的经历,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
  [唐洲雁]:再有,我们编出来的书籍,在社会上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受到研究者们的欢迎,对我们本身也是一种鼓励。我记得我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一个云南昆明市的中学老师,70多岁了。他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他退休以后,非常关注我们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关于毛泽东的书,隔一段时间就给我打一个电话,你们最近出什么书了,你们这个书什么时候出啊,什么时候到我们昆明,什么时候发,如果出来了,如果时间周期比较长,能不能给我寄啊?非常关心我们的事情。
  [唐洲雁]:所以以后出了书,我们及时给他寄过去以后,他及时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这个书我认真读了,你们编的真的不错等等,同时给我们编辑提一些意见。编辑和读者交流过程中成了一种心灵的交流、成了一种朋友。时间长了以后,云南有各种各样的茶,他都给我寄一小盒,甚至有云南白药,给我寄一点。我觉得他这是表达感情的方式,表达对我们事业的认同。虽然是很枯燥的工作,但是我们当作事业去做,是很有成就感的。
  [熊华源]:像唐主任讲的,我是1981年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搞周的研究,后来搞了五年的邓小平研究,到今年年底,搞毛的研究也五年了。接触老一辈革命家,看材料,搞研究,开始可能觉得很苦,实际上时间长了以后,就觉得很快乐,苦中有乐,苦中有很大的收获。往往就是非常愿意做这个工作,每当工作一段时间,有了成果以后,自己心里面很舒畅、很高兴,不觉得做这个工作是一件苦差事。
  [熊华源]:比如我们搞这个工作,有时候基本上是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但是,都是自己很自愿地做这个工作,我们双休日、节假日加班,没有节日补助,也没有加班费,但是都是大家自愿的,我们文献研究室搞毛主席研究的这些同志,都是尽量挤时间,挤出时间来从事毛泽东的研究工作,把这件事当成一件乐事来做。
  [主持人]:有网友提到,领袖的经典著作往往非常有深度,专家的学术著作学术性很强,其间蕴含着很深刻的启示。作为研究者,几位老师怎么看待使领袖的思想和著作通俗化这个问题,让更多的人读得懂、读得轻松,而且易于接受?
  [熊华源]:我们在研究、编辑的过程中,也为了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进入千家万户,所以,现在室里面在重视研究的同时加强宣传。宣传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多写一些通俗化的、可读性强的著作,比如,我们部张素华写的《变局——7000人大会始末》,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出版以后就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印数很多,把毛泽东的思想,把我们党的那一段历史通过可读性很强的写法写作、出版,让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众了解我们党的历史,了解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带领全国人民走出困局的。当然,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今后还要加强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的写作和出版。
  [卢洁]:从另一个角度讲,毛泽东本人也是一个把高深的理论问题通俗化的一个典范,比如在延安时期,他就倡导哲学如何走出书斋,让老百姓都能接受,他著名的“两论”,就是把高深哲学问题,甚至在过去真正是书斋里的哲学问题,用老百姓也读得懂的方式写出来,他的代表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再比如我们知道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篇很简短的文字里,把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宗旨很酣暢淋漓地表现出来。刚刚唐主任讲,我们在读他的著作中,为什么受到感染。他就是有一种很简约、很大众、很中国化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实现了大同化,让老百姓容易接受。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宣传努力的一个方向。
  [唐洲雁]:毛泽东不仅提倡大众化、通俗化,实际上他本人也在身体力行在做。他写的东西都非常的通俗易懂,他的文章里有很多的名言、警句,琅琅上口,让大家读了以后觉得毛泽东自传是非常精品的东西,毛泽东很多的警句、很多格言至今大家还在诵读、流传,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更多研究毛泽东,首先要读毛泽东本人的著作,这是一个问题。
  [唐洲雁]:我觉得我们长期以来有一个不太好的倾向,就是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包括从建国初期开始,往往我们讲的很鲜活的理论都放到一个呆板的体系里面去,就制约了这个思想的精华,淹没了灵魂的东西。我们有一句话,理论是枯燥,而实践是鲜活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这些高深的理论,我们首先要结合实践,结合生活,结合毛泽东本身这个辉煌的历史,他的各种经历,他的斗争实践,也结合他本人的生活经历,这样来研究。同时,我们也要做的像他一样的文风,通俗易懂,入情才能入理,才能将这个研究做得切合我们本人的实际。

  宣传毛泽东思想应简约、大众、中国化

  [主持人]:网友提到,请问嘉宾,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的确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毛泽东思想是否过时了呢?有一种观点是这么认为的。在我们当前怎么把毛泽东思想的精华发挥出来?
  [唐洲雁]: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一样的。首先毛泽东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来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如果它是来自于实践的正确的东西,它如果是真理的话,它永远会流传下去。但是,我们不否认,毛泽东本人的一些观点、一些看法等等这样的东西,有一些已经不符合现实的需要了。但是这并没有从总体上否认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唐洲雁]:另一个方面,毛泽东思想里面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需要永远继承和发扬的。我们改革开放的今天处理现实问题,处理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理论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持人]:党情、世情、国情都在变化,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就会持续地推动下去。有一个网友提到,新中国诞生前期,周恩来就提出了学习毛泽东这样的口号,从过去到现在,毛泽东思想闪耀着光辉。请问专家,作为一个普通的网友,学习毛泽东思想怎样入手?
  [熊华源]:学习毛泽东”这个口号是周恩来1949年5月份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当中明确提出来的,距今天已经60年了。他在报告里面,接下来就强调,“学习毛泽东”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极其丰富内容的。
  [熊华源]: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周恩来讲,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毛泽东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的确,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作为旧中国的掘墓人、新中国的创始人,在他那里确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要一下给出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应该从何入手,要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我觉得是很困难的。
  [熊华源]:我觉得是要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去逐步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比如41年前,就是在1968年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有求知欲的解放军战士开始走上了对毛泽东思想学习的一个比较长的路程。当时没有别的毛主席的书,我们手头只有一本袖珍本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我还是很喜欢看。
  [熊华源]:刚才唐主任、卢洁同志讲了,毛泽东的著作包括哲学著作,都浅显易懂。我最初就从头到尾一篇一篇看,重要的文章或者段落或者费解的地方反复看两三遍,对每一篇要读到真正理解,并且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后,再去读下一篇,不要一知半解。这样读下来,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毛泽东选集》四卷读完了,我感觉它对我这一生影响都很大。
  [熊华源]:然后我再有重点地把相关的文章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等若干类,再重新学习,大概又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两次这样的学习可以说使我受益终身,直到今天还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熊华源]:前些年我到一编部工作以后,我就翻阅了我们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卢洁同志参加了。我感觉,这是编辑得实在是不错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反映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大型工具书,它是从毛选二版、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几十本专题文集以及少量文稿当中精选出来的重要论述6000余条,分八编,还对若干历史事件、人物、文献著作的评述作为附编收到了里面。这不仅是研究人员、理论工作者的工具用书,而且我认为这对初学者学习和了解毛泽东思想,对进一步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也是一部重要的图书。
  [熊华源]:我学习毛泽东的著作,现在已经40年,现在仍然深深地感到,学习毛泽东学无止境。应该是过去学,现在还要学;工作学习他,个人的修身养性,也要学习他,将来仍然要学习,总之常学常新,每学一次都会有新的心得体会。因此,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唐洲雁]:学习毛泽东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毛泽东本人的著作。我们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同志是大理论家,他写文章的时候就跟我说到这个情况,因为他写的一些问题都是研究我们党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每当我这个文章写的卡壳的时候,写不下去的时候,他说我就去看看毛主席的著作,我就去翻翻毛选四卷,看看主席对那些现实问题怎么分析,最后得出什么结论。翻完这个以后,再来写我的文章就很顺。
  [唐洲雁]:像他这样的理论家都有这样的观点、这样的看法,我觉得我们普通老百姓、我们的网友们,我建议大家要向学习毛泽东就读毛泽东著作,喜欢他的诗词,就读他的诗词,如果想搞调查研究,就读毛泽东的农村调查文集。如果想写新闻稿,就去看看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读读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工作绝对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告一段落了。在过去的一个小时里,三位专家就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同时也分享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再次感谢三位嘉宾做客人民网,也感谢网友们关注此次访谈。我们下期再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2:54 , Processed in 0.0311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