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21|回复: 5

周雪光/侯立仁  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7 1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雪光/侯立仁
[align=justify]
  [摘要]从1967年到1978年,中国实行的"上山下乡"政策强迫1700万城市青年到农村生活工作。我们考察了文革的孩子们,也就是那些在这一时期参加工作的青年们的生活经历。上山下乡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naturalexperiment)——一个研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政策对生命历程影响的机会。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两个论题:(1)不利的国家政策如何通过社会分层结构对生命历程产生影响;(2)上山下乡的经历又是怎样影响到个人后来的生命历程和经济状况。我们比较对照了下乡的青年和那些留城的青年的就业模式、后来主要的生活事件及经济状况。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受到不利的国家政策的负面影响,但官僚阶层具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子女造成的冲击。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个人生命历程具有持续的影响,这体现在后来生命历程事件的发生模式以及决定个人收入的因素之中。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的子女送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毛泽东,1968

  1968年,当巴黎大学生走上街头、抗议法国政府增加学费的时候,当加州伯克利大学和其他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们正从事反越战抗议的时候,中国的中学和大学里的学生们则乱作一团。文革中经过了两年的"红卫兵造反"后,政府机关和教育机构已经陷入瘫痪:大多数政府官员被打倒,学校也停了课(Pepper,1996;Unger ,1982)。学校里的学生们无法毕业或升入高年级。他们在城市里也不会被安排工作。[1]在这种情境下,毛泽东的指示(见上,经常被作为"上山下乡"政策的标志)开启了文革中最深入的政治和社会运动之一(Bernstein ,1977)。在为期12年的一段时期里,1700多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大多数只是初中或高中毕业)被强迫到农村地区去生活和工作。上山下乡政策对一代中国城市青年的生命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文革的孩子们(也就是那些在1967年至1978年之间参加工作的城市青年)中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被送到农村;许多人在那里呆了十多年。

  我们从20个城市的居民中抽取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对这个样本生命历程事件的分析,我们考察了这个具有戏剧性的历史阶段。我们处理了关于社会分层和生命历程的社会学分析中两个主要的论题:首先,我们研究了涉及广泛的社会政策事件如何经由社会分层结构与过程产生间接的影响。大多数社会分层研究已经集中讨论了稳定的制度结构与过程。然而,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环境与国家政策多变无常,这赋予了社会分层过程与众不同的特征。上山下乡这一历史事件在一个绝无仅有的历史情境中,戏剧性地展现了国家政策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互动。

  其次,我们考察了国家政策如何形塑和改变了个体生命历程的机制。晚近对于工业化市场社会中生命历程的研究,强调了国家和社会政策在形塑个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对此的回顾可参见Mayer 和Schoepflin,1989)。我们将研究置于中国的情境之中,希望借此阐明由政策导致的生命事件,诸如上山下乡的经历,如何影响到个体后来的生命历程及经济状况。

  国家与生命历程:理论回顾

  埃尔德的重要著作《大萧条的孩子们》(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开创了把大规模的社会变迁与个体生命周期联系起来的社会学研究传统,并设立了通过研究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经历的影响来研究变迁过程的一套方法(Elder ,1974)。在后来的20年中,社会变迁与生命历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了社会学文献中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Elder ,1985,1995;Hogan ,1981;Moen,1985;S φrensen,Weinert 和Sherrod ,1986;对此的回顾参见George,1993)。对于这个研究传统,我们的贡献在于,集中探讨了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政策、生命周期以及社会分层过程之间的联系。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已经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国家在形塑生命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上。在工业化的市场社会,正如马耶尔和马勒所指出的,"对于社会中个体的生活,国家已经担当了越来越多的责任"(Mayer 和Muller,1986:225)。他们探讨了国家行为影响个体生命历程的三种模式:规则与法律(如义务教育法),各种财政政策(如社会安全),以及服务供给(如与老年有关的社会计划)。通过这些社会政策,福利国家试图在工业化的市场社会中生产出一套制度化的生命历程(Meyer ,1986)。正如马耶尔和斯克费林所观察到的:

  福利国家通过医疗和失业保险,防止出现收入突然间大量丧失的情况;通过老年保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从而为生命历程提供了连续性。

  并且,福利国家还为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们提供了特有的教育-职业联接、稳定的雇佣关系,以及有条不紊的、带有可靠且不断增长的收入的职业生涯。(Mayer 和Schoepflin,1989:203)

  研究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者们早就认识到,国家政策既形塑着机会的结构,也形塑着社会地位的结构,对社会群体的生活机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Whyte 和Parish,1984)。然而,与工业化的市场社会中福利国家扮演的角色相比,中国国家政策的变化经常戏剧性地打断和改变着个体的生命历程。由此立场出发,怀默霆考察了生活机会的政治学。他发现,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策的变化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机会结构,而且显著影响到不同同期群的生活机会(Whyte ,1985)。利用取自中国两城市城市居民生活史的数据,戴慧思向人们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中官僚主义的实践,尤其是文革时期激进的国家政策,导致中间阶层子女的"下向流动",并且造成代际之间明显的地位差异(Davis ,1992)。

  沿着相似的脉络,周雪光、图玛和摩恩(Zhou,Tuma和Moen,1996)考察了中国两座城市中的就业率,发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各具特色的就业模式(另参见Deng和Treiman ,1997;Elder ,Wu和Yuan,1993)。在匈牙利,正如泽林尼和曼钦所观察到的,早些年国家的集体化政策,严重地打断了那些在农村地区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人的生命历程(Szelenyi和Manchin ,1987)。

  我们首要的目标是,考察既存的社会分层过程如何起到中介作用,使得国家政策对生命历程产生影响。在研究生命历程的社会学中,有一个中心问题,这就是戏剧性的社会事件与政治事件(如经济萧条、战争、社会运动),何以能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埃尔德发现,大萧条对工人阶级子女和中产阶级子女的影响有着显著的不同。占据优势社会经济地位的社会群体往往能保护他们自己免于灾难性的事件,或者使这些事件的负面影响最小化(Elder ,1974)。

  从这些不同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有关社会分层、作为中介的社会过程、特别是通过资源代际间转化而实现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重要信息。

  毫无疑问,上山下乡政策对文革的孩子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一方面,这项政策可以被看作一个庞大的国家旨在"消除阶级差别"的尝试之一部分,这种尝试影响到了所有的社会群体(Parish,1984)。另一方面,不管怎么说,上山下乡政策并没有整齐划一地贯彻执行——不是所有在这个同期群中的城市青年都去了农村。除了在政策实施的头几年外,大多数城市青年还是留在城市当中,在城市里面找到工作;一些知青比另外一些返回城市要早。因此,由上山下乡这一历史事件,产生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不同社会出身的群体如何应对国家政策?如果有某些群体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子女,免于受不利的国家政策的侵害,那这些群体是什么群体呢?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官僚阶层处于政治权威和资源再分配的核心。理论上讲,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官僚在保护他们的子女不受不利的国家政策侵害方面,处于有利位置。然而,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激进的领导者们一心想摧毁既存的官僚机器,消灭官僚阶级(Whyte ,1980)。在这个时期,官僚机构中的许多官员和管理者遭到清洗和撤换,这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在不利的国家政策下,官僚们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护他们的子女?在这样一个波诡云谲的政治环境中,我们怀疑这些官僚们只能取得有限的成功。特别是,由于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价值取决于宏观的政治过程(Davis ,1992;Zhou,Tuma和Moen,1996),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持有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官僚子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言。

  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估计一下上山下乡经历对这些文革的孩子们所产生的后果。大规模的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要形塑和改变个体的生命历程,并对他们后来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持续的影响(Alwin ,Cohen 和Newcomb ,1991;Elder 和Clipp,1998;McAdam,1989)。特别是成年早期的生命历程事件,至关重要。正如埃尔德所观察到的,"在向成人过渡过程之中发生的变更,会给以后的历程留下持久的影响"(Elder ,1985:35)。对于知青来说,在农村耗费时光,打断了他们受教育的过程,也使得他们无法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中积累技能和工作经验。因此,随后的生活事件,诸如婚嫁生子的时间安排,可能也会被打断或贻误。在农村耗费时光,也可能剥夺了知青作为城市居民可以得到的其他机会,比如进入称心的职业,在合意的单位里安排工作。我们认为,下乡的经历对个体的生命历程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而且,长期呆在农村地区,加剧了这种消极的后果。

  我们强调历史事件对生命历程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尤其关注到同期群所具有的分析上的重要意义。正如赖德所指出的,"每一个出生同期群(birth cohort),都从其构成各具特点的发展中,从其自身在宏观分析层面所具有的恒久特征中,获得一致性与连续性。前后继替的各个同期群,由于所受正规教育内容的变化,由于在同辈群体所受的社会化,由于与众不同的历史经历,因此呈现出差异"(Ryder ,1965:843)。中国上山下乡的政策针对的是那些完成了中等教育,正在成为劳动力的城市青年——正在处于向成人过渡过程之中的青年同期群。因此,下乡的经历是特定同期群具有的,而且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之下。

  所以,我们分析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同期群——那些在1967年到1978年之间参加工作的青年们的生活经历。我们比较对照了被遣送下乡的青年和留在城市里面的青年。首先,我们考察了影响被送到农村去的概率的因素,以及在那些被送下去的青年中提早返城的概率。其次,我们比较了知青和留在城市里面的青年后来的重大生活事件,以及个人收入的决定因素。

  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下乡经历

  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情境下的产物。文化大革命严重地扰乱了各方面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在教育制度方面。在文革的早些年,多数教育机构和政府机关都陷入停顿。结果,到了1968年,超过600万的中学生,多数是所谓"红卫兵",都呆在学校里面,等着毕业,由政府安排工作(史卫民,1996:3)。城市经济停滞不前,失业问题尖锐突出。

  尽管毛泽东1968年关于上山下乡的指示标志着这项国家政策的正式开始,在中国发起了一场从城市到农村声势浩大的运动,但实际上,上山下乡这段历史一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1967年的时候,一些学生红卫兵就自愿到农村地区去,帮助农民在地里干活,很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发布了一个文件,从官方立场赞扬了他们的这种尝试(邓贤,1993:55)。到1967年底为止,各地一些部分履行政府职能的机构就已经积极地从事上山下乡运动的组织工作了。

  这项国家政策在文革不同阶段也各不相同。早些年深入的运动过后,政府开始允许更大比例的高中毕业生在城市就业,后来几年,上山下乡政策有所调整,允许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留在城市。断断续续地,政府还有选择地招募知青进入高校或军队,或者让一些知青回城工作。政策也允许由于健康原因无法胜任体力劳动的知青返城。1977年底,择优录取的高考入学考试恢复,这给许多知青通过上大学返城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证据表明,1977年以后,政府放松了其下乡政策的强制性,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把我们对上山下乡事件的研究限定在1967年至1978年这段时间之内,而把对于返城时间的分析限定在1967年至1977年这段时间里。

  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的政策性移民在文革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了。例如,在1960年代早期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在1961年至1963年之间下放了2600万城市人口。

  然而,这些政策针对的主要是那些不久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家庭,因此受影响的城市人口比例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在上山下乡运动期间,所有有孩子中学毕业的城市家庭都要求遵从毛主席的指示,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指定的农村去。一些是"自愿的",但大多数在政治压力下被迫就范。下乡政策尤其针对那些在文革期间遭到歧视待遇的社会群体。正如20多年后两位知青描述他们的经历时所讲的:

  我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是摘帽"右派".毛主席指示一下达,父亲根本不用学校动员,主动替子女报名下乡……回到家里,父亲一下子搂着我们姐弟三人老泪纵横。父亲说:"不是我不想留住你们,是不敢哇……"我始终忘不了父亲那双被痛苦折磨的眼睛:惊惧、内疚、悔恨、悲哀……子女下乡不仅仅不能使他灵魂获得赎罪,反而增添了沉重负担。他于一九七一年冬天死于肺病。

  阿拉(我)莫啥好讲,下乡那年才十五岁,一点点大。谁愿意下乡?莫办法哇。侬要不去,居委会婶婶大娘就天天来做动员,学毛主席语录,工宣队师傅把被盖搬到来侬家里办学习班。阿拉父亲是干部,科长,单位就把他关起来住学习班,啥时辰子女下乡啥时辰放回家。侬想想,鸡犬不宁,一家人过啥光景生活?

  眼看躲不过去,姆妈哭着恳求阿拉:囡囡就去锻炼两年吧,侬爹心脏有病,再办学习班就会不来啦。阿拉咬咬牙,就去了云南。(邓贤,1993:60)

  上山下乡的经历是一场戏剧性的事件,而且对许多人来说,是一场造成了创伤的事件。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环境差别很大,许多城市青年在他们下乡之前从来就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他们被遣送到指定的农村,远离他们原来居住的城市。

  一般只允许每3年才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星期的时间回家探亲。他们在地里干粗笨的农活,经常一周7天,每天多于12个小时(姜昆等,1996;杨智云等,1992;余夫、汪卫华,1993),许多知青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了几年。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在农村驻留的平均年限为6年:19.3%的人在农村呆了10多年,39.3%的人呆了5至10年,41.4%的人呆了5年或5年以下。

  留在城市的机会或者下乡后返城的机会十分稀缺珍贵。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这些机会,取决于社会分层过程,尤其是政治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布情况。比如,有证据表明,高级干部通过各种"后门",成功地让他们的孩子回到城市(史卫民,1996)。根据邓贤的记述,1972年至1976年,70%通过推荐入学的大学生都是高干子弟,或是那些有政治关系的家庭的孩子(邓贤,1993:163)。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了城市。

  1979年,也就是毛泽东逝世3年以后,在知青们连续不断地抗议和闹事的巨大压力下,具有改革意识的领导人取消了上山下乡的政策,允许所有知青返回他们原来的城市(除了那些与当地人结婚的人,或者在当地从事非农活动的人)。

  这标志着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的正式结束。

  上山下乡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国家社会主义经济伟大改革的开始。几个方面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勾勒了城市经济的基本轮廓,知青们正是试图从中重新找到他们自己的社会位置。经济改革显著改变了机会结构,而且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渠道(Nee ,1989)。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城市中失业的压力迫使中央政府将个体经营合法化,由此产生了一个不断扩张的私营部门(劳动政策法规司,1990a:159)。而且,在方兴未艾的市场经济中,与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组织相联系的经济收益模式(如个人收入)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私营企业主和那些在非国营公司工作的人的收入,明显高于受雇于国有部门的人。我们正是在这个历史情境下,来解释上山下乡经历所产生的结果。

  数据(略,请下载原文)

  研究设计(略,请下载原文)

  模型和方法(略,请下载原文)

  "上山下乡"事件的历史模式(略,请下载原文)

  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不同的影响(略,请下载原文)

  下乡经历的后果(略,请下载原文)

  讨论

  历时12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代城市青年的生命历程。对于研究国家政策如何影响生命历程,研究社会分层过程如何传递这些影响,以及大规模的社会变迁如何能影响到以后的生命历程和经济状况,这个历史事件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背景。

  我们的研究指出,国家及其政策变化对于中断和重构个体生命历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有关就业模式和从农村返城的证据表明,当一个集权的国家通过高度动员去贯彻其政策时,没有哪个社会群体能抵制其对他们生活的入侵。在不同社会出身的孩子们中间,被遣送下乡的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上山下乡政策对所有社会群体不加选择地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官僚阶层抵制国家政策的能力实际上也受到限制。知识分子家庭和"剥削阶级"成分的孩子尤其成为主要目标。这与当时的国家政策是一致的。

  不过,社会出身对于较早返城的概率也存在显著的影响。当政治高潮消退之后,与其他职业群体的孩子相比,高级干部就占据了优势,可以通过让孩子尽早回到城市,减弱国家政策不利的影响。较早返城非常重要:我们的研究发现表明,与那些下乡时间较长的青年相比,那些下乡时间较短的青年在后来的生命历程事件中境况显著要好。1977年以后,干部和专业人员的孩子在升学方面尤其占优势(Zhou,Moen和Tuma,1998)。既然在改革时期,学历文凭对于地位成就和经济状况来说很重要,那么,由此观之,文革中戏剧性的政治事件似乎只是暂时打断了社会阶级再生产的过程。这些研究结论让我们认识到,在沟通国家政策和个人生活机会的互动中,社会分层结构与过程一向十分重要,即使是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环境中也是这样。

  国家政策诱致的社会变迁对个体后来的生命历程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把没有下乡经历的中国青年和那些在农村忍受了长短不一的时间的青年相比较,我们在他们主要的生命历程事件中发现了显著的差异。上山下乡这一历史事件对那些具有长期下乡经历的人尤其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结婚生育都明显被耽搁了。与那些只在农村呆了较短时间的人相比,当回到城市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很少处在有利的位置(就职业类型和单位性质来说)。至于个人收入的决定因素,总得来讲,下乡经历好像在我们分析的3年中都没有产生重要影响。然而,1993年,单位性质和下乡经历交互作用的显著效应表明,下乡经历不利的后果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而且有可能变得更加突出。

  更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结论也揭示出下乡经历所具有的某些积极后果。比如,当与城市青年比较时,知青们在1977年后完成了高等教育的比例显著较高。

  部分是由于他们所取得的教育成就的原因,这些知青,尤其是那些在农村呆的时间较短的知青,更有机会在城市中找到称心的工作(职业类型和单位性质),尽管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经验较短。有下乡经历的妇女也比那些留在城市里的妇女拥有更高的收入。

  我们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因素,可以解释下乡经历产生的这些积极后果。首先,在经济改革时期发生的重大社会变迁,对于重塑知青回城后的生命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城市经济的扩张,也为知青们在城市重新定位铺平了道路。方兴未艾的市场经济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私营企业)和新的经济部门(服务部门的发展),这可能减轻了下乡经历的某些消极影响。

  其次,在农村的经历可能激发了知青们对生活强烈的憧憬,鼓舞了他们在面对新的机遇时采取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态度。特别是,我们认为下乡的经历尤其可能使他们适应了发生在今日中国的大规模的社会变迁,他们因此而受益。尽管一般而言,在有和没有下乡经历的人之间,单位性质和收入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重要的可能不是平均的情况,而是每个群体内部的差异。很有可能,一部分知青在回城之后,努力奋斗,去改变他们的不利的社会位置,并且利用了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机会。在此过程之中,他们变成了打破再分配体制,刺激私营部门在中国产生的催化剂。尽管我们没有系统的信息去进一步探讨这些论题,但是,在中国的媒体上,报道了大量关于知青投身私营企业获得成功、受到高度赞扬的故事,这些故事支持了这个推断。相比较而言,到了1978年的时候,那些免于被送下乡的城市青年则可能一直被"套牢"在国有部门当中,这使得他们很少可能抓住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机会。[10]

  或许,下乡经历更微妙也更深刻的影响是在中国的经济改革期间对城市青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这个群体中,历史影响和个人反思存在很大不同。一位知青是这样讲的:

  (我要)感谢生活。要不是十年知青生活的摔打锤炼,我们这一代恐怕远没有今天这样成熟。(邓贤,1993:354-55)

  然而,其他人则流露了痛苦心酸。一位妇女诉说道:

  我们这一代,生生给耽误了。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后来又上山下乡。去的时候,有些女同学连来月经都不懂,回来一个个成了小老太婆。(邓贤,1993:355)

  一部描写下乡历史的书的编者是这样评述的:

  如果下乡的知青们生在牧民、农民,或者农业工人家庭,他们可能还不会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幸。但是相反,他们受过所谓教育,有城市生活的经历。他们去的都是那些与贫穷斗争的蛮荒之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满怀伤心地离开城市,个人或者家庭蒙受了损失。这让他们更深切地体味到艰难困苦的意义,体味到生命中的曲折沉浮,体味到青春的冷酷。(李广平,1993:5)

  由于这些文革的孩子们现在变成了中国城市劳动力的主要部分,由于这个同期群中的许多人现在成为著名的作家、知识分子,或者成为政府部门和工业组织中的官员和管理者,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国家政策、管理实践和集体行为之中。知青们已经通过各种重要的方式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做出了贡献。

  例如,最初关于农村改革的建议书就是由一群在文革期间下过乡的青年学者制定出来的。这个建议书顺应了1970年代后期出现的由农民发起的非集体化运动,正是这个运动导致政府在1979年采取农村改革政策,并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的开始。

  中国青年被打断的生命历程和艰苦的农村生活体验,可能也导致他们对某种幻想的抛弃,并激发出一种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务实取向。上山下乡运动的遗产可能还会继续影响这些文革的孩子们的生命历程,更重要的是,影响未来中国社会变迁的进程。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阅读全文请下载WORD文档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doc (347.66 KB, 下载次数: 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5-17 2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雪光/侯立仁  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

周、侯这篇文章的结果显得乐观了些,数据也有些问题。其后有研究者(Yu Xie , Yang Jiang, Emily Greenman)应用更有说服力的数据表明下乡的经历确实未对城市知青带来持久的负面社会经济影响,但也更没有收益。两个可能的解释是1.当时大学的招生少和城市就业难使得留在城市的年轻人相比下乡知青也没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2. 反弹。知青下乡当然是吃苦了,但人类有适应苦难从而避免持久伤害的本能。这正适合下乡知青的例子。
参见Xie, Yu, Yang Jiang, and Emily, Greenman. 2008.  “Did Send-Down Experience Benefit Youth? A Re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Forced Urban-Rural Migration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7: 686-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2: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或许有必要增加一个英文文献的专门栏目,但不知是否会遭到 JSTOR 的追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5-18 1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雪光/侯立仁  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

版权问题,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不是小问题。没有经验,不知如何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3: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雪光/侯立仁  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

还好这个网站只是个人行为,没有机构背景,大不了删除或关掉就是,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法律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2-10-31 12: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英文原版论文~

2657275.pdf

3.25 MB, 下载次数: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22:52 , Processed in 0.0584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