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65|回复: 0

文革中的大连市街道的名称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5 0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4037930100cdp7.html

新中国成立后大连市街道的名称及变迁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提出“横扫旧世界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大破剥削阶级四旧、大立无产阶级四新”等口号,将带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色彩的旧街道名称,换上具有“革命意义”的新街名。
1966年11月1日,旅大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旅大市公安局、旅大市民政局发布了《关于改革旧街道名称的通告》,公告二批改革名称的街道235条。
公告中出现了大量的具有当时政治色彩的街名,如“文革”街(今世纪街)、兴无街(今大同街)、灭资街(今博爱街)、斗争街(今太平街)、反帝路(今联合路)、反修路(今白云山路)、东方红大路(今旅大南路)、太阳升大路(今西安路、沙周路)、红港街(今青尼洼街)、红卫街(今同泰街)、反右街(今保安街)、红卫兵大街(今甘周路)。
1973年,大连对“文革”中实施的街名的改正工作也开始进行。1973年4月13日,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向市革命委员会报送请示报告,请求恢复使用部分“文革”前的街名,改正“文革”中实施的街名。
1、对“文化大革命”前原有的街道名称,经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审核,除对个别带有封、资、修残余和敌伪遗留下来的街巷名称更改启用新名外,其余街道一律恢复原名。
2、凡以街道名称命名的单位名称(如街道革委会、商业网点和其他服务部门等),要按更改后的街道名称及时变更单位名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2 20:24 , Processed in 0.0211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