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4-23 16: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总目录(1969-2019),共一百零六期
【第一期(1969)】
郭廷以:缘起小志
⧠论文
黄嘉谟:中国对欧战的初步反应
王尔敏: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
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
李国祁: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德租借港湾的洽商与德璀琳(G. Detring)上德政府建议书
吕实强:义和团变乱前夕四川省的一个反教运动──光绪二十四年余栋臣事件
李恩涵:中美收回粤汉路权交涉──晚清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研究之一
张朋园:黄遵宪的政治思想及其对梁启超的影响
王聿均:舒尔曼在华外交活动初探(1921-1925)
金承艺:关于同治帝遗诏立载澍为帝一事的辩证
金承艺:奕欣受封恭亲王始末
⧠书评
张存武、林明德:《韩国近代史》评介
张朋园:《张南通(謇)日记》
张朋园:朱著《现代中国改革家张謇》
王家俭:评介Rawlinson著《中国海军发展史》
⧠学术报导
李国祁:西德近代中国问题研究之概况
陈三井:法国的近代现代中国史研究
张存武:韩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现状
李毓澍:日本东京有关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收藏及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概况
【第二期(1971)】
⧠论文
梁敬錞:序
王尔敏:清季知识分子的自觉
黄福庆:清末的留日政策
郭正昭:王光祈与少年中国学会(1918-1936):民国学会个案探讨之一
李国祁:一八九五年列强对中国偿日战债借款的竞争
张玉法:福州船厂之开创及其初期发展(1866-1875)
汪荣祖:梁启超新史学试论
陈三井:法国与辛亥革命
陆宝千:倭仁论
沈云龙:张謇、程德全对辛亥开国前后之影响
李云汉:冯玉祥察省抗日事件始末
王 萍:清初历算家梅文鼎
赵中孚:一九二○~三○年代的东三省移民
林明德:安奉铁路改筑与抵制日货运动
王树槐:基督教教育会及其出版事业
张朋园:广智书局(1901-1915):维新派文化事业机构之一
吕实强:周汉反教案
张存武:清代中韩边务问题探源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布政使的人事嬗递现象
Erh-min Wang:China’s Use of Foreign Military Assistance in the LowerYangtze Valley, 1860-1864
⧠书评
张朋园:高著《中国知识分子与辛亥革命》
李健民:魏斐德著《西方对华南社会的冲击与反应,1839-1861》
蓝旭男:评介《总理衙门的组织与功能》
⧠学术报导
申淑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简介
【第三期上册(1972)】
⧠论文
梁敬錞:开罗会议之背景
王树槐:庚子地方赔款
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潮之动向
张玉法:外人与辛亥革命
黄福庆:五四前夕留日学生的排日运动
李国祁: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
陶英惠:蔡元培与大学院
李陈顺妍:晚清的重商主义运动
Lee En-han:The Chekiang Gentry-Merchants vs. the Peking Court Officials:China’s Struggle for Recovery of the British Soochow-Hangchow-Ningpo Railway Concessions, 1905-1911
Thomas L. Kennedy:The Kiangnan Arsenal in the Era of Reform, 1895-1911
【第三期下册(1972)】
⧠论文
赵中孚:移民与东三省北部的农业开发(1920-1930)
王 萍:清初的历算研究与教育
张朋园:维护共和:梁启超之联袁与讨袁
陆宝千:刘蓉论:清代理学家经世之实例
苏云峰:康有为主持下之万木草堂(1891-1898)
吕实强:重庆教案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按察使的人事嬗递现象
张存武:清韩陆防政策及其实施:清季中韩界务纠纷的再解释
林明德:论第二次「韩俄密约」
陈三井:略论马建忠的外交思想
郭正昭: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晚清学会运动(1895-1911)──近代科学思潮社会冲击研究之一
⧠书评
张朋园:徐著《中国近代史》
郭正昭:评介布拉克著《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
⧠附载
张朋园编辑、沈怀玉助理:民国职官年表初稿(元年至五年)
【第四期上册(1973)】
⧠论文
王尔敏:清代勇营制度
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张玉法:民国初年对政党移植问题的争论
张朋园:时报──维新派宣传机关之一
金承艺:慈禧太后的家族
王树槐:清季的广学会
苏云峰:清季武昌学界的革命运动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督抚的人事嬗递
黄嘉谟:马沙利使华的活动
陈存恭:列强对中国禁运军火的发端
吕实强: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反教言论的分析之一──反教方法的倡议(1860-1898)
陈三井:华工参加欧战之经纬及其贡献
【第四期下册(1974)】
⧠论文
林明德:民初日本对华政策之探讨(1911-1915)
蒋永敬:罗家伦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
陆宝千:嘉道史学──从考据到经世
张存武:清代中国对朝鲜文化之影响
王 萍:阮元与畴人传
赵中孚:近代东三省移民问题之研究
C. Martin Wilbur:Problems of Starting a Revolutionary Base: Sun Yat-sen and Canton, 1923
San-pao Li:Letters to the Editor in John Fryer’s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1876-1892: An Analysis
Thomas L. Kennedy: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Military Industry in China, 1860-1868
Samuel C. Chu:The Grand Council in the T’ung-chih Kwang-hsu Periods(1860-1900): A Preliminary Study
Alan R. Sweeten:The Mason Gun-running Case and the 1891 Yangtze Valley Anti-missionary Disturbances:A Diplomatic Link
【第五期(1976)】
⧠论文
王尔敏: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学政的人事嬗递
张玉法:民初政党的调查与分析
金承艺:从「胤祯」问题看清世宗夺位
王家俭:旅顺建港始末
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917-1923)
赵中孚:清末东三省改制的背景
黄福庆:东亚同文会──日本在华文教活动研究之一
陈存恭:从「贝里咸合同」到「禁助中国海军协议」(1911-1929)
张存武:朝鲜对清外交机密费之研究
李恩涵:China’s Struggle for a Native-Financed Railway System
⧠书评
张朋园:贾著《俄罗斯与辛亥革命》
【第六期(1977)】
⧠论文
刘凤翰:荣禄与武卫军
金承艺:胤祯:一个帝梦成空的皇子
李健民:颜惠庆与停止旧俄使领待遇
张朋园:近代湖南人性格试释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山东地方自治
黄福庆:欧战后日本对庚款处理政策的分析──日本在华文教活动研究之二
吕实强: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发生的影响
陈存恭:民初陆军军火之输入
王树槐:清末江苏地方自治风潮
Chin-tung Liang:Patrick Hurley, the China Mediator
Charles H. Hedtke:The Szechwanese Railroad Protection Movement: Themes of Change and Conflict
⧠书评
张朋园:姚著《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
张朋园:黎著《北洋政治:派系政争与宪政不果》
【第七期(1978)】
⧠论文
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
王树槐:江苏民性与近代政治革新运动
李恩涵:同治年间陜甘回民事变中的主要战役
罗炳绵:近代中国典当业的社会意义及其类别与税捐
王尔敏:胡林翼之志节才略及其对于湘军之维系
吕实强:近代四川的农民生活
郝延平:晚清沿海的新货币及其影响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山东社会:宗教信仰与人物崇拜的变迁
林崇墉:林敬纫与乞援血书
黄嘉谟:英人厦门小刀会事件
王业键:近代中国农业的成长及其危机
陈存恭:中国航空的发轫(1906-1929)
苏云峰:湖北省咨议局与省议会(1909-1926)
张 灏:晚清思想发展试论──几个基本论点的提出与检讨
王 萍:广东省的地方自治──民国二十年代
赵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
郭正昭:从演化论探析严复型危机感的意理结构
Min-chih Chou:The Debate on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n 1923
Tao Tien-yi: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1850-1864: A Police State, A Reign of Terror
Bernd Martin:Germa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German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Interwar Priod
Britten Dean: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 Incident in the Career of
Minister Charles Denby
Alan Richard Sweeten:The Ti-Pao as Bottom-level Bureaucrat: Evidence from Local Criminal Cases in South China, 1860-1877
Thomas L. Kennedy:The Coming of the War at the Kiangnan Arsenal, 1885-1895
San-pao Li:K’ang Yu-wei’s Shih-li Kung-fa Chüan-shu: A Complete Book of Substantial Truths and
Universal Principles
【第八期(1979)】
⧠论文
王尔敏:湘军军系的形成及其维系
张玉法:民初国会中的保守派政党
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城市的发展
李恩涵:剿捻期间湘淮军间的合作与冲突
金承艺:胤祯、非清世宗本来名讳的探讨
沈怀玉:清末西方地方自治思想的输入
Su Yun-feng: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Emergence of Heavy Industry in China, 1865-1911:A Comparative Study of Hupeh and Kiangsu Provinces
Chao Chung-fu: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Manchuria, 1668-1911
Frank A. Lojewski:Ting Jih-ch’ang in Kiangsu: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urmounting Dysfunction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Late Ch ing Period
Richard C. DeAngelis:Jacob Gould Schurman, Sun Yat-sen, and the Canton Customs Crisis
⧠书评
张存武:杜婷娜著《儒士与夷使:韩国的开放,1875-1885》
【第九期(1980)】
⧠论文
王尔敏:中国近代之自强与求富
黄嘉谟:石达开幼子的结局问题
赵冈:明清地籍研究
黄福庆:论中国人的日本观──以戴季陶的日本论为中心
李国祁:闽浙两省制度、行政与人事的革新
张玉法:清末民初山东地区的中外交涉
苏云峰:湖北近代工矿业之发展
王树槐:鸦片毒害──光绪二十三年问卷调查分析
刘凤翰:晚清新军编练及指挥机构的组织与变迁
赵中孚:绿营积弊与所谓名粮问题
陈三井: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对华政策
沈怀玉:清末地方自治之萌芽(1898-1908)
李恩涵:同治、光绪年间湘淮军的冲突与合作(1870-1885)
李念萱:「哈乱」与中东铁路
林满红:清末本国鸦片之替代进口鸦片(1858-1906)──近代中国「进口替代」个案研究之一
Murray A. Rubinstein:The Northeastern Connection: American Board Missionar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Opinion Toward China, 1830-1860
⧠书评
张朋园:劳著《清代教育及大众识字能力》
陆宝千:评介翁之镛著《中国经济问题探原》
⧠史料介绍
王聿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档案之重要内涵与评价──「经济档整理编目计划」⧠工作报告
张存武:中国海关出版品简介
【第十期(1981)】
⧠论文
苏云峰:近代中国教育思想之演变
王尔敏: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之生态环境及社会功能
张玉法:国民党与进步党的比较研究
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的灾害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驻防将军都统之人事嬗递
张秋雯:清末巴塘变乱之探讨
李健民:五卅惨案后的反英宣传
赵中孚:清代东三省的地权关系与封禁政策
黄嘉谟:马君武的早期思想与言论
Kang Chao:Demographic Development in Manchuria, 1924-1941
Murray A. Rubinstein:Go Ye Unto the World: The Defining of the
Missionary’s Task in America and China, 1830-1850
Richard C. DeAngelis:Resisting Intervention: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Lin Ch’eng Incident
Thomas L. Kennedy:The Peiyang Arsenal and the Evolution of Warlord Logistics,1895-1911
F. Gilbert Chan:Liao Chung-k’ai and the Labor Movement in Kwangtung, 1924-1925
⧠书评
张存武:读金基赫著《东亚世界秩序的结局:一八六○~一八八二间的朝鲜及大清帝国》
【第十一期(1982)】
⧠论文
王聿均:清代中叶士大夫之忧患意识
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之自觉及国语运动
苏云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
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的财政,1860-1916
张朋园:清末民初湖南的军事变革
赵中孚:辛亥革命前后的东三省
范毅军:汕头贸易与韩江流域手工业的变迁,1867-1931
李孝悌: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运动──四大教育
Ramon H. Myers:Society and Economy in Modern China: Som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David D. Buck:Imperially Inspired Philanthropy in the Ch’ing:The Case of Granaries in the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Murray A. Rubinstein:Propagating the Democratic Gospel: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Western Thoughts in China, 1830-1848
Susan A. Capie:James B. Angell, Minister to China 1880-1881:His Mission and the Chinese Desire for Equal Treaty Rights
Arthur Rosenbaum:The Railway Controversy of 1911: The Bureaucratic Perspective
Lin Min-te:Yuan Shih-kai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书评
张存武:读《排华与门户开放之争:1900-1906》
张玉法: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案例──评介包德威著《中国城市变迁》
蒋永敬:贾著《鲍罗廷》评介
李恩涵:评入江昭《超越帝国主义:一九二一至一九三一年远东新秩序的寻求》
⧠学术报导
王树槐: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研讨会
李云汉: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会的召开及其成果
吕实强:「孙逸仙博士与香港」国际学术会议
陈三井:简记横滨「三民主义与中国──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研讨会」
毕昂高:法国对近代及现代中国之研究概况简介
陆宝千:略记近史所庋藏于润生所赠文件
【第十二期(1983)】
⧠论文
李恩涵:左宗棠的经世思想
王尔敏:滦州石佛口王氏族系及其白莲教信仰的传承
赵中孚:近代中国军事因革与现代化运动
张秋雯:光绪三十二年的南昌教案
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
张玉法:民初对制宪问题的争论
范毅军:广东韩梅流域的糖业经济,1861-1931
张瑞德:平汉铁路营运状况分析,1906-1935
Samuel C. Chu:Early 20th Century Chinese Christian Writers and the Church Indigenization Movement
Young-tsu Wong:Chang Ping-lin and the Rising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1900-1905
Lee Kuo-chi:Social Changes of the Frontier Areas of China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Chang P”eng-yuan:Provincial Assemblies: The Emergenc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1909-1914
Wang Shu-hwai:The Effect of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in China,1912- 1927
F. Gilbert Chan:Sheng Shih-Ts’ai’s Reform Programs in Sinkiang: Idealism or Opportunism?
⧠书评
蒋永敬:吴著《孙逸仙先生传》评介
张朋园:骆编:《中国的现代化》
李孝悌:评介贾祖麟著《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与国家》
⧠学术报导
何丙郁:何丙郁博士在本所讲述对李约瑟和「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认识
艾 恺:论目前在西方的中国地方史研究的趋向
苏云峰:「辛亥革命研讨会」记略
李国祁、王树槐、张朋园:参加全美中国研究协会年会及访问各大学观感报告
陈三井:法国所藏勤工俭学运动史料介绍
吕实强、李孝悌、孙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及台中市收藏有关台湾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张玉法、张瑞德:台南市和高雄市收藏有关台湾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第十三期(1984)】
⧠论文
金承艺:关于李连英的记述
王尔敏:经世思想之义界问题
李齐芳:清雍正皇帝两次遣使赴俄之谜──十八世纪中叶中俄关系之一幕
陈三井:新民学会之成立及其在法活动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国会(1912-1913)
谢国兴:塘沽协议的由来及其意义
苏云峰:广雅书院(1888-1902)
黄福庆:甲午战前日本在华的谍报机构:──论汉口乐善堂与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
陈永发:从Ralph Thaxton 的研究论抗日时期中共在太行山地区及其附近的活动
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驻防副都统之人事嬗递
⧠学术报导
吕实强、黄嘉谟、王玺、李健民:台中县及南投县有关台湾史料史迹的初步调查报告
张玉法、赵中孚、范毅军、张瑞德:台南县和高雄县收藏有关台湾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苏云峰、朱浤源:花莲县和台东县收藏有关台湾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王 萍、罗久蓉:宜兰县有关台湾史料史迹初步调查报告
吕实强、陆宝千、陈三井、朱浤源:彰化县收藏有关台湾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第十四期(1985)】
⧠论文
熊秉真:从唐甄看个人经验对经世思想衍生之影响
黄嘉谟:清季的广西边防
张存武:清季中韩关系之变通
许雪姬:二刘之争与晚清台湾政局
罗久蓉:康有为的历史观及其对时局与传统的看法
王树槐:江苏淮南盐垦公司的垦殖事业(1901-1937)
陈三井:周恩来旅欧时期的政治活动(1921-1924)
张忠栋:胡适从「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论
王聿均:战时日军对中国文化的破坏
Samuel C. Chu: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rom U.S.A.
⧠史料介绍
王尔敏:一八五四年上海「泥城之战」原图
⧠书评
张朋园:周著《胡适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
李健民:评介Clifford 著《一九二五年的上海:中国的城市民族主义与外人特权的维护》
K. S. Liew:Chong, Americans and Chinese Reform and Revolution, 1898-1922
⧠学术报导
沈云龙、李国祁、王聿均、王树槐:「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座谈会发言纪录
张朋园、熊秉真、许雪姬、罗久蓉、谢国兴:云林县有关台湾史迹史料初步调查报告
陈三井、陆宝千、范毅军、朱浤源:屏东县有关台湾史料史迹初步调查报告
黄福庆、魏秀梅、张秋雯、张瑞德:苗栗县有关台湾史料史迹初步调查报告
【第十五期上册(1986)】
⧠论文
熊秉真:十七世纪中国政治思想中非传统成份的分析
刘广京、周启荣:皇朝经世文编关于「经世之学」的理论
王尔敏:近代史上的东西南北洋
汪荣祖:康有为章炳麟合论
陈三井:张继与勤工俭学
谢国兴:民初汉冶萍公司的所有权归属问题(1912-1915)
张玉法:二次革命:国民党与袁世凯的军事抗争(1912-1914)
王树槐:国人对兴建铁路的争议(1859-1889)
杨翠华:历史地质学在中国的发展(1912-1937)
李恩涵:九一八事变前中美撤废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北伐后中国「革命外交」的研究之三
黄福庆:论后藤新平的满洲殖民政策
蓝旭男:收回旅大与抵制日货运动
【第十五期下册(1986)】
⧠论文
赵中孚:清代东三省北部的开发与汉化
李国祁:道咸同时期我国的经世致用思想
陆宝千:论罗泽南的经世思想
张朋园: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的亲和与排拒
张忠栋:在动乱中坚持民主的胡适
沈松侨:五四时期章士钊的保守思想
陈昭璇:日本与北京关税特别会议
张 力:一九三○年代中国与国联的技术合作
刘凤翰:论太原会战及其初期战斗──平型关作战
【第十六期(1987)】
⧠论文
魏秀梅:清代科场回避制度,1645-1906──以文场乡会试为例
黄克武:理学与经世──清初「切问斋文钞」学术立埸之分析
陆宝千:爱日草堂诸子──常州学派之萌坼
张存武:中国对西方窥伺琉球的反应,1840-1860
张秋雯:古田菜会的反教事件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外资工业
吕实强:民初四川的省议会,1912-1926
韦慕庭:孙中山的苏联顾问,1920-1925
李健民:北京三一八惨案(民国十五年)
王树槐:浙江长兴煤矿的发展,1913-1937
苏云峰:罗家伦与清华大学
李云汉:卢沟桥事变: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开端
陈慈玉:抗战时期的四川蚕桑业
刘凤翰:论「百团大战」
王聿均:抗战时期诗歌之形式和内容──「抗战文学」论之一
Suzanne Wilson Barnett:Foochow’s Academies: Public Ordering and Expanding Educ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第十七期上册(1988)】
⧠论文
陈志让:试论边缘地区的农业商业化
黎志刚:轮船招商局国有问题,1878-1881
张朋园:理性与傲慢:清季贵州田兴恕教案试释
陈三井:基督教青年会与欧战华工
黄福庆:邹鲁与国立中山大学
李国祁:民国十四年汪精卫的争权
李恩涵:九一八事变(1931)前中英撤废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北伐后中国「革命外交的研究之四
陈永发:中共早期肃反的检讨──AB团案
Ursula Richter:Did Yuan Shih-kai’s Son Dine with the Kaiser? Some Evidences for Yuan K’o-ting’s Journey to Germany in 1913
C. Martin Wilbur:The Beginnings of the Farmers Movement in Kwangtung, 1924-1926
【第十七期下册(1988)】
⧠论文
陈存恭:张之洞在山西,1882-1884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官督商办工业
何汉威:清末赋税基准的扩大及其局限──以杂税中的烟酒税和契税为例
吕芳上:清末的江西省咨议局,1909-1911
陆宝千:章炳麟之儒学观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
林明德:伪满洲国与反满抗日运动
王树槐:张人杰与淮南煤矿,1928-1937
杨翠华:蒋梦麟与北京大学,1930-1937
朱浤源:1930年代广西的动员与重建
刘凤翰:论抗战前日人对中国军事之调查
【第十八期(1989)】
⧠论文
魏秀梅:清代任官之籍贯回避制度
熊秉真:清政府对江西的经营
王尔敏、吴伦霓霞: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香港处士翁仕朝生平志行
Chang P’eng-yuan: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朱浤源:近代广西的交通建设
张 力:近代国人的开发西北观
沈松侨:从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层政治的演变,1908-1935
吕芳上:民国初年的江西省议会,1912-1924
杨翠华:中基会的成立与改组
李恩涵: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屠杀令问题
张玉法:清末民初的民营工业
【第十九期(1990)】
⧠论文
朱浤源:近代广西货币的变革(1662-1937)
Chang P’eng-yuan: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1860-1949
黎志刚:轮船招商局经营管理问题,1872-1901
周明之:王国维的教育思想
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之图说形式──点石斋画报例
Chang Yu-fa:Societ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 1890s-1980s
吴伦霓霞:兴中会前期(1894-1900)孙中山革命运动与香港的关系
黄自进:犬养毅与孙中山的革命运动──援助动机的探讨
陆宝千:章炳麟之道家观
陈仪深:太虚法师的政治思想初探
李孝悌:从中国传统士庶文化的关系看二十世纪的新动向
黄福庆:满铁调查部的调查事业
陈三井:民初西南大学之倡设与弃置
李健民:民国十五年四川万县惨案
林明德: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1933-1945)
胡国台:抗战时期教育经费与高等教育质量:1937-1945
张淑雅: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
【第二十期(1991)】
陈秋坤:平埔族岸里社潘姓经营地主的崛起,1699-1770
王尔敏:宁波口岸渊源及其近代商埠地带之形成
吕实强:论洋务运动的本质
张存武:韩俄接触与中韩关系,1862-1874
许雪姬:台湾中华总会馆成立前的「台湾华侨」,1895-1927
苏云峰:清华的人文教育传统
Ursula Richter:Richard Wilhelm──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mage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
李宇平:试论梁启超的反通货膨胀言论
陆宝千:章太炎之论墨学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党,1911-1913
黄自进:吉野作造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与态度的转变
张启雄:「独立外蒙」的国家认同与主权归属交涉
王树槐:首都电厂的成长,1928-1937
李恩涵:日军南京大屠杀所涉及的战争国际法问题
Su-Ya Chang:Unleashing Chiang Kai-shek?:Eisenhower and the Policy of Indecision toward Taiwan, 1953
谢国兴:安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变迁,1877-1937
【第二十一期(1992)】
⧠论文
王树槐:江苏武进戚墅堰电厂的经营(1928-1937)
赖惠敏:社会地位与人口成长的关系──以清代两个满洲家族为例
张寿安:凌廷堪的礼学思想──「以礼代理」说与清干嘉学术思想之走向
熊秉真:传统中国的乳哺之道
王尔敏:传统中国庶民日常生活情节
李恩涵:中英收交威海卫租借地的交涉(1921-1930)
魏秀梅:清代审案回避制度
李达嘉:五四前后的上海商界
苏云峰:清华学校──美国早期(和平演变)中国的重要孔道
张秋雯:清代雍干两朝之用兵川边瞻对
张启雄:中华思想下的「外蒙主权」谈判──民初陆库北京会议
黄嘉谟:广西新军与辛亥革命
朱浤源:广西教育的初期现代化(1902-1937)
沈松侨: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
洪秋芬:日据初期台湾的保甲制度(1895-1903)
许文堂:中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建与没落(1924-1930)
林明德:日俄战争后日本势力在东北的扩张
张玉法:民国初年山东省行政制度的变革(1912-1937)
翟志成:熊十力在广州(1948-1950)
黄自进:吉野作造对孙中山的认识与评价
陆宝千:章太炎对西方文化之抉择
张瑞德:抗战时期陆军的人事管理
Chang Su-Ya:The Limited War Controversy: U.S.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s Intervention in Korea, Summer 1950-Spring 1951
【第二十二期上册(1993)】
⧠论文
王树槐:设立沪西电力公司的谈判,1932-1935
赖惠敏:清代皇族的过继研究
范毅军:走私、贪污、关税制度与明清国内货物流通税的征收——明清时代关税数据性质的检讨
林满红:银与鸦片的流通及银贵钱贱现象的区域分布(1808-1854)──世界经济对近代中国空间方面之一影响
李宇平:试析三○年代中国的经济恐慌论
李达嘉:上海商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1905-1911)
张朋园:立宪派的「阶级」背景
吕芳上:寻求新的革命策略──国民党广州时期的发展(1917-1926)
朱浤源:再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李健民:清嘉庆元年川楚白莲教起事原因的探讨
张秋雯:清代嘉道咸同四朝的瞻对之乱──瞻对赏藏的由来
沈怀玉: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之创设、演变与功能
魏秀梅:琦善在豫鲁的政绩,1814-1829
黄自进:吉野作造在五四时期的对华文化交流
【第二十二期下册(1993)】
⧠论文
李恩涵: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对晋东北、冀西、冀中的「三光作战」
陈在正: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后
张淑雅:安理会停火案:美国应付第一次台海危机策略之一
张启雄:钓鱼台列屿的主权归属问题──日本领有主张的国际法验证
黄福庆:满铁调查部检肃事件之背景探讨
苏云峰:清华校长人选和继承风波(1918-1931)
罗久蓉:抗战胜利后教育甄审的理论与实际
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制度化
王尔敏:清廷「圣谕广训」之颁行及民间之宣讲拾遗
李孝悌:民初的戏曲改良论
张寿安:凌廷堪与清中叶的崇礼学风
陆宝千:马浮之六艺论
【第二十三期上册(1994)】
⧠论文
熊秉真:中国近世士人笔下的儿童健康问题
王尔敏:中国传统记诵之学与诗韵口诀
赖惠敏:清代皇族的家族结构与财产分配
陆宝千:述马浮之以佛释儒
魏秀梅:琦善在两江的政绩,1825-1827
林满红:嘉道年间货币危机争议中的社会理论
李恩涵:左宗棠与清季政局
李达嘉:从「革命」到「反革命」──上海商人的政治关怀和抉择,1911-1914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
黄自进:从「二十一条要求」看吉野作造的日本在华权益观
游鉴明:日据时期的台籍护士
【第二十三期下册(1994)】
⧠论文
陈慈玉:日本对山西的煤矿投资(1918-1936)
张春兰:顾维钧的和会外交──以收回山东主权问题为中心
许雪姬:台湾总督府的「协力者」林熊征──日据时期板桥林家研究之二
王树槐:上海浦东电气公司的发展,1919-1937
马文英: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德军火贸易关系的推展
李宇平:恐慌之救济与与法币政策的形成(1932-1935)──货币改革说与贸易平衡说的对立与消长
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
陈仪深:国共斗争下的自由主义(1941-1949)
罗久蓉:抗战胜利后中共惩审汉奸初探
张淑雅:台海危机前美国对外岛的政策(1953-1954)
谢国兴:企业发展与台湾经济:一个历史学的研究法
Ursula Richter:Historical Scepticism in the New Culture Era: Gu Jiegang and the’Debate on Ancient history’
【第二十四期上册(1995)】
⧠论文
陆宝千:马浮之易学──儒学新体系之基础
黄克武: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以严译《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为中心之分析
程一凡:经世家顾炎武的史学精神
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
王尔敏:王韬生活的一面──风流至性
熊秉真:疳──中国近世儿童的疾病与健康研究之二
杨翠华:任鸿隽与中国近代的科学思想与事业
张启雄:民初中俄蒙恰克图会议的名分论争与交涉──外蒙国号帝号年号及政府名义的改废
黄福庆:九一八事变后满铁调查机关的组织体系(1932-1943)
张淑雅:金马撤军?──美国应付第一次台海危机策略之二
【第二十四期下册(1995)】
⧠论文
赖惠敏:清代皇族的经济生活
王树槐:江苏省第一家民营电气事业──镇江大照电气公司,1904-1937
唐启华:北洋政府时期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之初步研究
李宇平:一九三○年代中国城乡问题的思想渊源──所得全面低减说与所得分配不均说的争议
林满红:台湾与东北间的贸易(1932-1941)
陈慈玉:战时日本对华北煤矿的统制(1937-1945)以太原集团和胶济集团为例
张瑞德:抗战时期国军的参谋人员
李恩涵:日军在山东的「扫荡战」与「三光作战」(1937-1945)
罗久蓉:历史情境与抗战时期「汉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郑州维持会为主要案例的探讨
Alexander G. Larin:Chinese Immigration in Russia, 1850’s-1920’s
【第二十五期(1996)】
⧠论文
熊秉真:小儿之吐──一个中国医疗发展史和儿童健康史上的考察
王尔敏:明清以来民间之文字游戏与庸俗诗裁
胡国台:皇权、官僚与社会秩序──清代乾隆朝张洪舜兄弟盗案研究
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与津海关道
张秋雯:丁宝桢川督任内对藏局的因应
王树槐:上海闸北水电厂商办的争执,1920-1924
叶其忠:从张君劢和丁文江两人和〈人生观〉一文看1923年「科玄论战」的爆发与扩展
李恩涵: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对东北(伪满洲国)的毒化政策
黄自进:犬养毅与九一八事变
王大刚:The USS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astern Turkestan Republic in Xinjiang
张淑雅:文攻武吓下的退缩:美国决定与中共举行大使级谈判的过程分析,1954-1955
⧠研究讨论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
【第二十六期(1996)】
⧠论文
黄一农: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绛州的发展及其反弹
黄克武: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
王世宗:「新帝国主义」中的逆流﹕莎士保理与英国的远东政策
陈慈玉:抚顺煤矿的发展,1907-1931
叶其忠:1923年「科玄论战」评价之评价
余敏玲:国际主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1925-1930
张 力:从「四海」到「一家」:国民政府统一海军的再尝试,1937-1948
马幼垣:抗战期间未能来华的外购舰
陈仪深:政权替换与佛教法师的调适──以一九四九年前后的明真、虚云、道安、印顺为例
【第二十七期(1997)】
⧠论文
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
李恩涵:日本在华北的贩毒活动(1910-1945)
李达嘉:袁世凯政府与商人(1914-1916)
王树槐:九江映庐电灯公司:自营与政府的整理(1917-1937)
吕芳上:北伐时期英国增兵上海与对华外交的演变
李宇平:一九三○年代中国的救济经济恐慌说(1931-1935)
⧠书评与书评论文
周婉窈: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by Dorothy Ko
姚开阳:《中国战史大辞典──兵器之部》,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印
孙隆基: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by Xiaobing Tang
蒋永敬:《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五卷,杨天石、牛大勇、习五一等编著
王克文:The Shanghai Green Gang: 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by Brian G. Martin
余敏玲:ВКП(б), Коминтерн 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в Китае: Документы, т. 1,1920-1925,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编《俄共中国革命秘档(一九二○~一九二五)》,郭恒钰著《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运动(1920-19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1920-1925)》,李玉贞译
张淑雅:The Practice of Powe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49, by Rosemary Foot
陈永发: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 by Jasper Becker;《人祸:「大跃进」与大饥荒》,丁抒著;《庐山会议实录》,李锐著;《大跃进亲历记》,李锐著
【第二十八期(1997)】
⧠论文
刘祥光:中国近世地方教育的发展──徽州文人、塾师与初级教育(1100-1800)
巫仁恕:明末清初城市手工业工人的集体抗议行动──以苏州城为探讨中心──
王俊中:「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
赖惠敏:乾隆朝内务府的当铺与发商生息(1736-1795)
王树槐:国民政府接管民营电厂的政策与实践──以南昌开明电灯公司为例
⧠研究讨论
岸本美绪:评林满红〈世界经济与近代中国农业──清人汪辉祖一段乾隆粮价记述之解析〉一文
林满红:与岸本教授论清乾隆年间的经济
⧠书评
吴蕙芳:小川阳一著《依日用类书谈明清小说的研究》(日文书)
郑永昌:评介岸本美绪著《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变动》(日文书)
许世融:滨下武志著《近代中国的国际的契机──朝贡贸易制度与近代亚细亚》(日文书)
赵佑志:杉原熏著《亚细亚间贸易的形成与构造》(日文书)
陈国栋:The Origins of Chinese Kongsi by Wang Tai Peng
郑晓时:The Soldier and the Citizen: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Taiwan’s Development by Monte R. Bullard
刘士永:Economics and the Historian by Thomas G. Rawski et. Al
【第二十九期(1998)】
⧠论文
张秋雯:清季鹿传霖力主收回瞻对始末
林满红:「大中华经济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时期台商之岛外经贸经验
余敏玲:俄国档案中的留苏学生蒋经国
朱浤源:救亡兼启蒙的良方:雷沛鸿训政式普及教育改革思想
李恩涵:日本在华中的贩毒活动(1934-1945)
林美莉:抗战时期法币的大小票问题:通货发行与物价上涨史实的一个观察
⧠书评
林美莉:评介戴建兵著《金钱与战争──抗战时期的货币》
【第三十期(1998)】
⧠论文
张存武:朝鲜人所知的盛世琉球
吕妙芬:圣学教化的吊诡:对晚明阳明讲学的一些观察
李勤璞:白喇嘛与清朝藏传佛教的建立
黄克武:梁启超与康德
张朋园:安福国会选举──论腐化为民主政治的绊脚石
苏云峰:抗战前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1929-1938
潘光哲:郭沫若与〈甲申三百年祭〉
【第三十一期(1999)】
⧠论文
巫仁恕:明清之际江南时事剧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
魏秀梅:曹振镛政绩考
王树槐:政府接管前后的广州电力公司,1909-1938
李恩涵:日本在华南的贩毒活动,1937-1945
许雪姬:皇民奉公会的研究──以林献堂的参与为例
叶其忠:张东荪生卒年记载误差之省思: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关系间的一个小个案
⧠问题与讨论
王俊中:与李勤璞先生商榷入关之前满洲藏传佛教「建立」的问题
李勤璞:敬答王俊中先生
【第三十二期(1999)】
⧠论文
林满红:日本政府与台湾籍民的东南亚投资(1895-1945)
游鉴明: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讨论
赖惠敏: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旗地政策与典卖(1644-1820)
吕妙芬: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金观涛、刘青峰: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从晚清到《新青年》
陈仪深:自由民族主义之一例──论《独立评论》对中日关系问题的处理
李达嘉:1920年代初期上海商人的民治运动──对军阀时期商人政治力量的重新评估
【第三十三期(2000)】
⧠论文
游鉴明:日治时期台湾学校女子体育的发展
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张秋雯:赵尔丰与乡城之役(1905-1906)
冯筱才:江浙商人与1924年的「齐卢之战」
叶其忠:1923年「科玄论战」前张君劢对欧战四个看法之嬗变及其批评
⧠书评
Li-Min Liou: Print ad Politics:‘shibao’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by Joan Judge
【第三十四期(2000)】
⧠论文
曹天忠:国民基础教育与广西基层社会建设
余敏玲:蒋介石与联俄政策之再思
张 宁:在华英人间的文化冲突:上海「运动家」对抗「鸟类屠害者」,1890-1920
巫仁恕:节庆、信仰与抗争──明清城隍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行为
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芦墩区保甲实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讨(1895-1909)
许文堂:十九世纪清越外交关系之演变
【第三十五期(2001)】
⧠论文
金观涛、刘青峰:从「群」到「社会」、「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变迁的思想史研究
叶其忠:张东荪是何意义的「唯心主义者」?──张东荪的「唯心主义者」标签及其自评析论
张朋园:国民党控制下的国会选举(1947-1948)
吕妙芬:明代吉安府的阳明讲会活动
【第三十六期(2001)】
⧠论文
黄克武、洪温临:悲剧的历史拼图──金山乡二二八事件之探析
林满红: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与香港经济关系的变化──亚洲与世界关系调动中之一发展
张建俅:抗战时期战地救护体系的建构及其运──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为中心的探讨
翟志成: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
张淑雅:台海危机与美国对「反攻大陆」政策的转变
【第三十七期(2002)】
⧠论文
黎志添:民国时期广州市「喃呒道馆」的历史考究
王晴佳:白璧德与「学衡派」——一个学术文化史的比较研究
叶其忠:「知识即生活」:从张东荪与张君劢间的一场辩论看张东荪早期认识论的核心
林美莉:日汪政权的米粮统制与粮政机关的变迁
张 宁:跨国公司与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互动: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华冷冻蛋品工业的发展为例
【第三十八期(2002)】
⧠论文
巫仁恕:明代士大夫与轿子文化
赖惠敏:铁杆庄稼?清末内务府辛者库人的家户与生计
王树槐:武昌竟成电气公司,1911-1937
陈平原:「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胡适述学文体研究
【第三十九期(2003)】
⧠论文
洪传祥:荷兰人统治下大员港埠体系的形成与空间开发
胡 成:礼教下渗与乡村社会的接受和响应——对清中期江南农村地区的观察(1681-1853)
黄自进:利用与被利用: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运动与日本政府之关系
Kai Yiu Chan & Yeh-chien Wang:China’s Grain Trade Networks in the Interwar Years, 1918-1936
【第四十期(2003)(专号:1950年代的海峡两岸)】
陈永发:导言
⧠论文
张淑雅:一九五○年代美国对台决策模式分析
梁镇三: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及其解决——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研究案例之一
余敏玲:学习苏联:中共宣传与民间回应
黎汉基:重点发行与强迫摊派——中共建国初期出版政策研究
李福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
⧠书评
汪荣祖:追寻半世纪的踪迹:评王晴佳,《台湾史学50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向》
杨奎松:孙中山出让满蒙权益问题的再探讨:评李吉奎,《孙中山与日本》;俞辛淳,《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
陈永发:评马继森,《外交部文革纪实》
沙培德:Joan W. Scott and Debra Keates, eds., Schools of Thought: Twenty-five Years of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Paul R. Katz:Barend ter Haar, Ritual and Mythology of the Chinese Triads: Creating an Identity
【第四十一期(2003)(专号:生活、知识与中国现代性)】
黄克武:导 言
⧠论文
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
巫仁恕:晚明的旅游活动与消费文化──以江南为讨论中心
汪荣祖:章太炎对现代性的迎拒与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述
黄克武:梁启超与中国现代史学之追寻
⧠书评
张淑雅: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By Jian Chen
汪荣祖: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By Joan Judge
孙慧敏: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 By Xiaoqun Xu
【第四十二期(2003)】
⧠论文
陈慈玉:案牍研究与田野调查:日本东洋史学方法之一面向
沙培德:「利于君,利于民」:晚清官员对立宪之议论
张 宁:是运动还是赌博?:跑狗论述与现代上海的成型,1927-1933
⧠研究与讨论
金观涛:观念起源的猜想与证明──兼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响应与讨论
王晴佳:对汪荣祖先生〈追寻半世纪的踪迹〉的回应
汪荣祖:汪荣祖对王晴佳回应的回应
⧠书评
Peter Zarrow:From Subject to Citizen Changing Meanings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
Edited by Merle Goldman and Elizabeth J. Perry
陈耀煌: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y Lucien Bianco
吴姿颖:葛壮,《宗教与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
【第四十三期(2004)】
⧠论文
王树槐:张人杰与杭州电厂
李宇平:1930年代初期东亚区域经济重心的变化──日本扩张输出与中国经济萧条
林玉茹:战争、边陲与殖民产业:战时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在东台湾投资事业的布局
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9
⧠书评
汪荣祖: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
赵树冈: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
何炎泉: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y Qianshen BaiAaron
William Moore:Chinese Reportage: The Aesthetic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By Charles A. Laughlin
【第四十四期(2004)】
⧠论文
张哲嘉:「中国传统法医学」的知识性格与操作脉络
黄贤强:海外华人与近代中国:1905年抗美运动研究的新视角
许文堂:第二次大战时期中、日、法在越南的冲突与交涉
张启雄:1960年前后中华民国对国际奥委会的会籍名称之争
⧠书评
孙隆基:论中国史之傅柯化──评冯客(Frank Dikotter)
汪荣祖:未完成的系谱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陈永发:关于满洲国之建构
沙培德: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By Prasenjit Duara
李里峰:国民党党史新论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第四十五期(2004)】
⧠论文
李玉尚:传染病对太平天国战局的影响
刘增合:清末禁烟时期的鸦片统税纠纷
林孝庭:战争、权力与边疆政治:对1930年代青、康、藏战事之探讨
黄自进:抗战结束前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以德报怨」真相的探讨
⧠响应与讨论
冯 客:对孙隆基先生〈论中国史之傅柯化〉的回应
⧠书评
徐叡美:电影与历史:评介史家费侯、戴维斯与罗森史东
【第四十六期(2004)】
⧠论文
陈学霖:刘伯温与「八月十五杀鞑子」故事考溯
赖惠敏:清乾隆朝的关税与皇室财政
金观涛、刘青峰: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生产力」-知识体系和文化关系的思想史研究
毛文芳:情欲、琐屑与诙谐--《三六九小报》的书写视界
⧠响应与讨论
孙隆基:答复冯客先生
⧠书评
杨维真:陈进金《地方实力派与中原大战》
陈景彦:北一辉有无「革命情结」?黄自进,《北一辉的革命情结:在中日两国从事革命的历程》
【第四十七期(2005)】
⧠论文
杨久谊:清代盐专卖制之特点──一个制度面的剖析
张哲嘉:「大黄迷思」──清代制裁西洋禁运大黄的策略思维与文化意涵
张建俅:近代中国政府与社团关系的探讨──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
游鉴明:当外省人遇到台湾女性:战后台湾报刊中的女性论述(1945-1949)
⧠书评
黄宇和(J.Y.Wong):读史札记——论冯客的鸦片赞歌及其他
【第四十八期(2005)】
⧠论文
吕妙芬:晚明《孝经》论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论及其文化脉络
许慧琦:训政时期的北平女招待(1928—1937)——关于都市消费与女性职业的探讨
张 宁: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上海跑马厅收回运动,1946—1951
陈永发:中共建国初期的工商税收:以天津和上海为中心
⧠书评
张朋园、黄克武:评介日文版《梁启超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编,岛田虔次编译,《梁启超年谱长编》
潘光哲:「拯救」被「遗忘」的人物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教育及社会》
【第四十九期(2005)】
⧠论文
黄克武:走向翻译之路:北洋水师学堂时期的严复
李达嘉上海商会领导层更迭问题的再思考
Kwan Man Bun Market and Network Capitalism: Yongli Chemical Co., Ltd. and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1917-1937
连玲玲: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转型:以民国时期的上海永安公司为例
⧠书评
萧小红: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国资本家 Parks M. Coble, 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n’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
更正小启
【第五十期(2005)】
巫仁恕:导 言
⧠论文
王鸿泰:迷路的诗──明代士人的习诗情缘与人生选择
邱仲麟:天然冰与明清北京的社会生活
王正华:乾隆朝苏州城市图像:政治权力、文化消费与地景塑造
赖惠敏::寡人好货:乾隆帝与姑苏繁华185
巫仁恕清代士大夫的旅游活动与论述──以江南为讨论中心
⧠书评
蔡慧玉:Steven E. Phillips, Between Assimilation and Independence: The Taiwanese Encounter Nationalist China, 1945-1950
何淑宜:Michael Szonyi,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第五十一期(2006)】
⧠论文
吴方正:上海格致书院与「博览会」的经验
胡晓真:知识消费、教化娱乐与微物崇拜──论《小说月报》与王蕴章的杂志编辑事业
胡成:现代性经济扩张与烈性传染病的跨区域流行──上海、东北爆发的鼠疫、霍乱为中心的观察(1902-1932)
翟志成:集体记忆与历史真实:「平型关大捷」的建构与解构
【第五十二期(2006)】
⧠主题演讲
许倬云:中国现代学术科目的发展
张寿安:导 言
⧠论文
王尔敏:晚清实学所表现的学术转型之过渡
张寿安:打破道统•重建学统——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个新观察
Peter Zarrow:Liang Qichao and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ace” in Late Qing China
孙慧敏:清末中国对律师制度的认识与引介
⧠书评
陈永发:Jung Chang and Jon Halliday, Mao: The Unknown Story
陈秋坤:近代中国的契约与产权 Madeleine Zelin, Jonathan Ocko, Robert Gardella, edited, Contract and Proper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王克文:通敌:战时中国的日本特务与地方菁英 Timothy Brook, Collaboration: 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
【第五十三期(2006)】
⧠论文
潘光哲:画定「国族精神」的疆界:关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思考
郑会欣:从统制经济到开放市场:论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
林孝庭:冷战边缘:二次大战后美国在中国边疆地区的秘密活动(1947-1951)
余敏玲:从高歌到低唱:苏联群众歌曲在中国
⧠研究与讨论
冯启宏:战争与文化:近十年抗战时期文化史的研究回顾
⧠书评
王成勉:一个在革命中国的美国编辑 Neil L O’Brien, An American Editor in Early Revolutionary China: John William Powell and the China Weekly/Monthly Review
林满红:赤岭守,《琉球王国》
许慧琦:Shuei-may Chang, 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 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
【第五十四期(2006)】
⧠论文
Paul R. Katz:“It is Difficult to be Indifferent to One’s Roots”: Taizhou Sojourners and Flood Relief during the 1920s
黄自进:战后台湾主权争议与《中日和平条约》
⧠研究与讨论
康豹(Paul R. Katz):导言
张隆志:国家与社会研究的再思考:以台湾近代史为例
陈世荣: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近代社会菁英的研究典范与未来的研究趋
高万桑:近代中国的国家与宗教:宗教政策与学术典范
⧠书评
洪长泰:北京的新政治广场 Wu Hung, 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a Political Space
江勇振:研究留学生,先摆脱思想框架 Stacey Bieler, “Patriots” or “Traitors”?: A Hi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张 宁:消费文化与中国药商 Sherman Cochran, Chinese Medicine Men: Consumer Cultur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231
谢柏晖: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in Early Modern China
陈耀煌:中国在战争与革命之中 Peter Zarrow,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第五十五期(2007)】
⧠论文
苗延威:从视觉科技看清末缠足
敖光旭:革命、外交之变奏——中俄交涉中知识界对俄态度之演变(1919-1924)
黄克武:民国初年上海的灵学研究:以「上海灵学会」为例
连玲玲:日常生活的权力场域:以民国上海百货公司店职员为例
⧠书评
张淑卿:卫生的现代性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
Paul R. Katz:Richard Belsky, Localities at the Center: Native Place, Space, and Power in Late Imperial Beijing
【第五十六期(2007)】
⧠论文
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不同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
陈俊启:吴宓与新文化运动
邢福增:反帝爱国与宗教革新──论中共建国初期的基督教〈革新宣言〉
⧠研究与讨论
汪荣祖:后现代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走向
⧠书评
巫仁恕:Antonia Finnane,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何汉威:Linsun Cheng, Banking in Modern China: Entrepreneurs,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nks, 1897-1937
赵学功:朝鲜停战谈判的新研究 Pingchao Zhu, Americans and Chinese at the Korean War Cease-fire Negotiations, 1950-1953
【第五十七期(2007)】
⧠论文
潘光哲:美国《独立宣言》在晚清中国
许雪姬:是勤王还是叛国──「满洲国」外交部总长谢介石的一生及其认同
冯启宏:花溪论英雄:侍从室第三处的人事工作析探
黎汉基:中共建国初期邮电业务研究
⧠书评
孙隆基:Yuehtsen Juliette Chung, Struggle for National Survival: Eugenics in Sino-Japanese Contexts, 1896-1945
王玉茹:直接税与中国财政体系的近代化 林美莉,《西洋税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陈永发: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第五十八期(2007)】
⧠论文
赖惠敏:清政府对北京藏传佛寺之财政支出及其意义
章清:「策问」与科举体制下对「西学」的接引——以《中外策问大观》为中心
刘龙心:从科举到学堂——策论与晚清的知识转型(1901-1905)
敖光旭:失衡的外交——国民党与中俄交涉(1922-1924)
⧠书评
汪荣祖:晚明消费革命之迷: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
陈耀煌:高地的革命:中国的井冈山根据地
Stephen C. Averill, Revolution in the Highlands: China’s Jinggangshan Base Area
任育德:松田康博,《台湾におけるー党独裁体制の成立》
【第五十九期(2008)】
⧠论文
关晓红:殊途能否同归——立停科举后的考试与选材
王秀云:不就男医:清末民初的传道医学中的性别身体政治
潘淑华:民国时期广州的粪秽处理与城市生活
张宁:阿司匹灵在中国——民国时期中国新药业与德国拜耳药厂间的商标争讼
⧠书评
熊熊:e时代的两头蛇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Peter Zarrow:Limin Bai, Shaping the Ideal Child: Children and Their Prim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imin Bai:Ping-chen Hsiung, 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第六十期(2008)】
⧠论文
吕妙芬:做为仪式性文本的《孝经》:明清士人《孝经》实践的个案研究
黄克武:胡适与赫胥黎
朱丽双:现实与表述:国民政府的特派大员与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认证
范郁文:荣民成为农民:退辅会农场的历史分析(1954-1989)
⧠书评
赖建诚:李明珠论华北饥荒Lillian Li, Fighting Famine in North China: State, Market, and Environmental Decline, 1690s-1990s
江勇振:「无用之民」有碍观瞻 Zwia Lipkin, Useless to the State:’social Problems’and Social Engineering in Nationalist Nanjing, 1927-1937
【第六十一期(2008)】
⧠论文
巫仁恕:江南园林与城市社会──明清苏州园林的社会史分析
郑会欣:关于孚中、扬子公司套汇数目的争论及其真相
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解释争议──以创伤研究为角度
⧠研究与讨论
陈仪深:为何考证?如何解读?——评论黄彰健著《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证稿》
⧠书评
吕妙芬:明代社学与政治Sarah Schneewind,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康豹(Paul R. Katz):Barend J. ter Haar, Telling Stories:Witchcraft and Scapegoating in Chinese History
Peter Zarrow:’China on the Couch: Psychologizing the Nation’: Jing Tsu, 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
【第六十二期(2008)】
⧠论文
黄克武:新名词之战:清末严复译语与和制汉语的竞赛
付海晏:安世霖的悲剧:1946年北平白云观火烧住持案研究付海晏
杨翠华:美援对台湾的卫生计划与医疗体制之形塑[摘要]
⧠研究与讨论
黄一农:明末至澳门募葡兵的姜云龙小考:兼答熊熊先生对「e-考据」的批评
陈永发:反贪污与近代中国国家建造——与Patricia Thornton教授商榷
⧠书评
祝平一:巴别塔之砖Liam Matthew Brockey,Journey to the East: The Jesuit Mission to China, 1579-1724
【第六十三期(2009)】
⧠论文
赖惠敏:苏州的东洋货与市民生活(1736-1795)
张循: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
王宏志:马戛尔尼使华的翻译问题
沈志华:「唇齿相依」还是「政治联姻」?——中朝同盟的建立及其延续(1946-1961)
⧠书评
Richard Lufrano:Helen Dunstan, State or Merchant?: Politic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1740s China;Man-houng Lin, 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
Peter Zarrow:Robert Culp, Articulating Citizenship: Civ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Politic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12-1940
简宜君:李约瑟的精彩人生 Simon Winchester,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The Fantastic Story of the Eccentric Scientist Who Unlocked the Mysteri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第六十四期(2009)】
⧠论文
汪荣祖:记忆与历史:叶赫那拉氏个案论述
王宪群:蒸汽推动的历史:蒸汽技术与晚清中国社会变迁(1840-1890)
刘龙心:通俗读物编刊社与战时历史书写(1933-1940)
⧠书评
郭美芬:「白澳」时代下的华裔澳洲人John Fitzgerald, Big White Lie: Chinese Australians in White Australia
余敏玲:斯大林政权下的私领域 Orlando Figes, The Whisperers: Private Life in Stalin’s Russia
【第六十五期(2009)】
⧠论文
黄自进:青年蒋中正的革命历练(1906-1924)
陈聪铭:1920年代末梵、法在华保教权之争——以教宗驻华代表刚恒毅为中心的讨论
吴启讷:民族自治与中央集权——1950年代北京藉由行政区划将民族区域自治导向国家整合的过程
⧠书评
汪荣祖:梦忆里的梦呓Jonathan D. Spence,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史景迁著,温洽溢译,《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孙慧敏:清末民初的司法改革Xiaoqun Xu, Trial of Modernity: Judici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1901-1937
何汉威:宋广波编著,《丁文江年谱》
【第六十六期(2009)】
⧠论文
邹怡:产业集聚与城市区位巩固:徽州茶务都会屯溪发展史(1577-1949)
刘增合:前恭后倨:清季督抚与预算制度
胡平生:行色匆匆:1947年蒋中正的两次北巡
张启雄.郑家庆:中华民国(台湾)参与WHO∕WHA会籍的「国际名分」认定─「加盟模式」观点的分析
⧠研究与讨论
高华:对拙著《红太阳》一书批评的总响应
⧠书评
张宁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1930-1939)》
陈耀煌:Kevin J. O’Brien, ed., Popular Protest in China
【第六十七期(2010)】
⧠主题演讲
王赓武:「党国民主」与三代海外华人的进与退
⧠论文
黄克武:蒋介石与贺麟
张瑞德:「钦差」使命:沈宗濂在西藏(1943-1946)
邢福增:革命时代的反革命:基督教「王明道反革命集团」案始末考
⧠研究与讨论
吴启讷:新疆现代史研究述评
⧠书评
简宜君: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六十八期(2010)】
⧠论文
祝平一: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明、清的医疗市场、医学知识与医病关系
张仲民:清季启蒙人士改造民众阅读习惯的论述
小滨正子:计划生育的开端─1950-1960年代的上海
⧠研究与讨论
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
⧠书评
萧明礼:建国大业的光与影 泉谷阳子,《中国建国初期の政治と経済:大众运动と社会主义体制》
【第六十九期(2010)】
⧠论文
游博清•黄一农:天朝与远人─小斯当东与中英关系(1793-1840)
樊学庆:「剪发易服」与晚清立宪困局(1909-1910)
叶其忠:西化哲学家张东荪及其折衷论论证析义
陈永发:毛泽东与七千人大会:民主发扬还是文革预演?
⧠书评
Andrew Morris:游鉴明,《运动场内外:近代华东地区的女子体育(1895-1937)
郭忠豪:Mark Swislocki, Culinary Nostalgia: Reg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Shanghai
陈秋龙: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
【第七十期(2010)】
⧠论文
张淑雅:「主义为前锋,武力为后盾」:八二三炮战与「反攻大陆」宣传的转变
李文杰:总理衙门章京的日常生活与仕宦生涯─《惩斋日记》与杨宜治其人
陈聪铭:1930年代罗马教廷结束「礼仪之争」之研究
黄自进:诉诸国际公論: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讨论(1931-1933)
⧠研究与讨论
叶高树:「满族汉化」研究上的几个问题
⧠书评
汪荣祖:卞僧慧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陈耀煌:李怀印两本中国农村史研究的商榷:Huaiyin Li, Village Governance in North China, 1875-1936;Huaiyin Li, Village China under Socialism and Reform: A Micro History, 1948-2008
【第七十一期(2011)】
⧠论文
李达嘉:左右之间:容共改组后的国民党与广东商人,1924-1925
张瑞龙:天理教事件与清中叶文化政策的转变─以嘉庆朝为中心的考察
邱正略•康豹:日治时期乌牛栏庄的人口结构与族群关系
郭美芬:二十世纪初澳洲都市化下华裔社群的「华侨」叙事与政治结社
⧠书评
李铠光:张生,《上海居,大不易:近代上海房荒研究》
陈圣屏:Mark Harrison, Legitimacy, Meaning,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 of Taiwanese Identity
【第七十二期(2011)】
⧠论文
赖惠敏:从宗教场所到庙会中心─清代北京藏传佛寺的演变及其与喀尔喀蒙古王公朝觐贸易的互动
李启彰:近代中日关系的起点─1870年中日缔约交涉的检讨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生存─以北伐时期山东中兴煤矿为中心的考察
陈耀煌:统筹与自给之间:中共陕甘宁边区的财经政策与金融、贸易体系
⧠书评
卢汉超:巫仁恕、康豹、林美莉主编,《从城市看中国的现代性》
谢放:民国公务员俸给福利制度研究的新成果何家伟,《国民政府公务员俸给福利制度研究(1928-1949)》
【第七十三期(2011)】
⧠论文
蒋宝麟:中央大学的国民党组织与国共斗争(1927-1949)
李宇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日海运在亚洲国际海域的竞争(1936-1939)
黎汉基:公债下的社会冲突─1950年广州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研究
张启雄:中华民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法理主张与事实论述─墨西哥奥运会的正名交涉(1965-1968)
⧠书评
王超然: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连玲玲:Danke Li, Echoes of Chongqing: Women in Wartime China
夏松涛:李国芳,《初进大城市:中共在石家庄建政与管理的尝试(1947-1949)》
【第七十四期(2011)】
⧠论文
张 宁:脑为一身之主:从「艾罗补脑汁」看近代中国身体观的变化
林孝庭:朝贡制度与历史想象:两百年来的中国与坎巨堤(1761-1963)
钟欣志:晚清「世界剧场」的理论与实践─以小说《黑奴吁天录》的改编演出为例
雷祥麟:习惯成四维:新生活运动与肺结核防治中的伦理、家庭与身体
⧠书评
陈耀煌:Mary G. Mazur, Wu Han, Historian: Son of China’s Times
吴蕙芳:酒井忠夫,《中国日用类书史の研究》
林敬智:Micah S. Muscolino, 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第七十五期(2012)】
⧠论文
赖毓芝:图像帝国:乾隆朝《职贡图》的制作与帝都呈现
韩承贤.廖振旺译:文治之下的抗议:嘉庆四年苏州士人的集体抗议与皇帝的反应
周 健:陋规与清嘉道之际的地方财政─以嘉庆二十五年清查陋规事件为线索
罗士杰:地方宗教传统与「去中心化」的地方政治:重探温州金钱会事件
⧠书评
汪荣祖:王震邦,《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
陈永发: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二)》
【第七十六期(2012)】
⧠论文
翟志成:毛泽东对明代历史文化的吸取和应用
关诗佩:翻译与调解冲突:【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方译者费伦(Samuel T. Fearon, 1819-1854)
曹南屏:玻璃与清末民初的日常生活
⧠书评
汪正晟:Ho-fung Hung, Prote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ions, Riots, and Petitions in the Mid-Qing Dynasty
张哲嘉:高晞,《德贞传:一个英国传教士与晚清医学近代化》
【第七十七期(2012)】
⧠主题演讲
张 灏:五四与中共革命: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激化
⧠论文
张淑雅:困境重现之因:1958年台海危机与美国的外岛政策再思考
林志宏:旧文物,新认同─《四库全书》与民国时期的文化政治
段 炼:「世俗时代」的公共伦理:文化认同与国家忠诚─以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公德观为中心
⧠书评
汪荣祖:Viren Murthy,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Zhang Taiyan: The Resistance of Consciousness
Joseph Lawson:Hsiao-ting Lin,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陈耀煌:Ezra F. Vogel,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Maurice Meisner, The Deng Xiaoping Era: An I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m, 1978-1994
郭美芬:Chiou-ling Yeh, Making an American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in 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第七十八期(2012)】
⧠论文
沙培德:民权思想与先锋主义: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封越健:十八世纪徽商典铺的经营管理与典当制度─以休宁茗洲吴氏典铺为中心
杜丽红:清季哈尔滨防疫领导权争执之背景
李达嘉:敌人或盟友:省港罢工的商人因素与政党策略
⧠响应与讨论
慕唯仁著•任致均译:重新思考章太炎与现代性:对汪荣祖教授的响应
⧠书评
王克文:金以林,《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曾锐生: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
【第七十九期(2013)】
⧠论文
赖惠敏:十九世纪恰克图贸易的俄罗斯纺织品
张启雄: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差异─「宗藩体系」对「殖民体系」
林兰芳:战后初期资源委员会对台电之接收(1945-1952)─以技术与人才为中心
黄宗鼎:越战期间中华民国对越之军援关系
⧠书评
江勇振:Tong Lam, 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
罗 周:Thomas S. Mullaney, James Leibold, Stéphane Gros, and Eric Vanden Bussche, eds., Critical Han Studies: The History,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of China’s Majority
白若思:O. E. Nepomnin, Istoriia Kitaia: Epoha Tsin, XVII-nachalo XX veka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17th-early 20th centuries]
【第八十期(2013)】
⧠论文
赖毓芝:清宫对欧洲自然史图像的再制:以乾隆朝《兽谱》为例
蔡龙保:产、官合作下的殖民地经营─以日治前期鹿岛组的在台活动为例(1899-1926)
彭贺超:北洋新军会操研究
⧠研究与讨论
李林:「开化」与「殖民」两套诠释话语的论争与困境─兼与John E. Herman教授商榷
⧠书评
侯彦伯:任智勇,《晚清海关再研究:以二元体制为中心》
张继汝:朱英,《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
【第八十一期(2013)】
⧠论文
关诗佩:翻译政治及汉学知识的生产:威妥玛与英国外交部的中国学生译员计划(1843-1870)
杨琰:工部局主导下近代上海电力照明产业的发展,1882-1893
刘熙明:国共内战期间国军的指挥权问题:南麻战役的个案研究
陈耀煌:社会主义进山村:闽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变革及其困境,1949-1965
⧠书评论文
傅大为:网络与涟漪 李尚仁,《帝国的医师:万巴德与英国热带医学的创建》;刘士永,《武士刀与柳叶刀:日本西洋医学的形成与扩散》
⧠书评
王大刚: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1930年代至1940年代》
【第八十二期(2013)】
⧠论文
李达嘉:从抑商到重商:思想与政策的考察
潘光哲:「殖民地」的概念史: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萧明礼:资源运输与占领区航运垄断体制:以中日战争前期东亚海运株式会社的成立与经营为中心(1937-1941)
刘晓鹏:敌前养士:「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前传,1937-1975
⧠书评
林桶法:吴淑凤等编,《不可忽视的战场——抗战时期的军统局》
李福钟:陈耀煌,《统合与分化:河北地区的共产革命,1921-1949》
【第八十三期(2014)】
⧠论文
巫仁恕:逃离城市:明清之际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难经历
潘淑华:国葬:民国初年的政治角力与国家死亡仪式的建构
邵佳德:传统佛寺的近代转型:民国泰县光孝寺培安和尚个案研究
陈仪深:台湾主体、中国属岛、或其他?——论葛超智《被出卖的台湾》所揭露的美国对台政策
⧠书评论文
陈耀煌:国家的内卷化
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
魏文享,《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书评
林志宏:铃木仁丽,《満洲国と内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兴安省统治へ》
【第八十四期(2014)】
⧠论文
赖惠敏:清代库伦商卓特巴衙门与商号
徐天基:「标准化」的帷幕之下:北京丫髻山的进香史(1696-1937)
皇甫秋:实经济危机中的中国卷烟市场(1931-1936)
刘亚娟:「张顺有事件」:一个典型的「树典型」个案
⧠书评
陈计尧:Sherman Cochran and Andrew Hsieh, The Lius of Shanghai
王震邦:黄自进,《蒋介石与日本:一部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缩影》
汪朝光:Harold M. Tanner, The Battle for Manchuria and the Fate of China: Siping, 1946
【第八十五期(2014)】
⧠论文
陈亚平:雍正时期江浙风暴潮与政府应对
赖毓芝:清末石印的兴起与上海日本画谱类书籍的流通:以《点石斋丛画》为中心
黄克武:何谓天演?严复「天演之学」的内涵与意义
张仲民:晚清上海药商的广告造假现象探析
⧠书评
尤淑君:陈维新,《清代对俄外交礼仪体制及藩属归属交涉(1644-1861)》
段炼:Gloria Davies, Lu Xun’s Revolution: Writing in a Time of Violence
王超然:笹川裕史、奥村哲,《铳后の中国社会:日中戦争下の総动员と农村》
【第八十六期(2014)】
⧠论文
杜丽红:制度扩散与在地化:兰安生(John B. Grant)在北京的公共卫生试验,1921-1925
连玲玲:从自我书写到公众展演: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战时日记
苏瑶崇:战后台湾米荒问题新探(1945-1946)
翟志成:唐君毅对民主政治的想象与批评
⧠书评
唐启华:Chihyun Chang, 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
侯坤宏:学愚,《佛教、暴力与民族主义: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佛教》
吴政纬:夫马进著,伍跃译,《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使节视野中的中国•日本》
【第八十七期(2015)】
⧠论文
林志宏:殖民知识的生产与再建构——「满洲国」时期的古物调查工作
刘本森:清末威海卫华勇营研究,1899-1906
徐鹤涛:日常中的国家——晚清民国的北京小贩与城市管理
冯建勇: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与民族国家统合方略之纠葛——1944-1947年国民政府治理新疆政策研究
⧠书评
齐锡生:William G. Grieve, The American Military Mission to China, 1941-1942: Lend-Lease Logistics, Politics and the Tangles of Wartime Cooperation
梁加农:Mary Brown Bullock, The Oil Prince’s Legacy: Rockefeller Philanthropy in China
刘 杰:马陵合,《外债与民国时期经济变迁》
胡学丞:志贺市子著,宋军译,《香港道教与扶乩信仰:历史与认同》
【第八十八期(2015)】
⧠论文
陈耀煌:国家与群众:北京市城区基层街道体制的建设,1949-1962
裴丹青:清代「省友」初探
赖德霖:一种公民建筑的产生:晚清和民国早期中国图书馆话语与实践
蓝弘岳:「明治知识」与殖民地台湾政治:「国民性」论述与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
⧠书评论文
叶毅均:在中国发现近现代史:李怀印教授近著相关问题商榷 Huaiyin Li,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书评
汪荣祖:戴景贤,《钱宾四先生与现代中国学术》
唐屹轩:新村容子,《アヘン戦争の起源―黄爵滋と彼のネットワーク》
常 成:Barbara Mittler,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第八十九期(2015)】
⧠论文
巫仁恕•王大纲:乾隆朝地方物品消费与收藏的初步研究:以四川省巴县为例
刘增合:粮台纷争与咸同战时财政:以江南与江北粮台为中心
李培德:日本仁丹在华的市场策略及其与中国人丹的竞争
王超然:抗战时期中央控制地方之再思:以蒋中正对杨全宇、吴肇章囤积案的处理为例
⧠书评
陈昀秀:佐藤仁史,《近代中国の郷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の在地指导层と地域社会》
徐佳贵: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
【第九十期(2015)】
⧠论文
黄丽君:一枝独秀?——道光朝以后内务府完颜氏家族的当差与经济状况
朱玛珑:「港际工程」:1875年来自日本的两位荷兰水利工程师对上海吴淞内沙的调查
刘彦文:荒政中的政治生态:以西兰会议前后的甘肃应急救灾为中心(1960.10-1961.3)
⧠研究与讨论
孙隆基:清季「世纪末思潮」之探微
⧠书评
马 勇:江勇振,《日正当中•1917-1927》
王奇生:蒋永敬,《蒋介石、毛泽东的谈打与决战》
金冲及,《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第九十一期(2016)】
⧠论文
丘为君:革命与国家的想象——《甲寅杂志》、《新青年》与五四启蒙运动(1914-1919)
彭贺超:清末新政伊始地方督抚编练新军研究
钟延麟:彭真和中共东北局争论——兼论其与高岗、林彪、陈云之关系(1945-1997)
⧠书评
颜清湟:Mei-fen Kuo, Making Chinese Australia: Urban Elites, Newspap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Australian Identity,1892-1912
张 蒙:Sean Hsiang-lin Lei,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戚轩铭:陈怀宇,《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第九十二期(2016)】
⧠论文
王正华:清代初中期作为产业的苏州版画与其商业面向
游博清:中国贸易与利润分配: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职员的薪资与福利(1786-1834)
刘素芬: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与国营事业——以广西纺织机械工厂为例
⧠书评
杨正显:George L. Israel, Doing Good and Ridding Evil in Ming China: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Wang Yangming
张一楠:Andrea S. Goldman, Opera and the C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
【第九十三期(2016)】
⧠论文
朱瑪瓏:外交情报与港际报业:以1874年台湾事件日、中两国轮船运兵消息为例
陈耀煌:陕西地区的共产革命,1924-1933——一个组织史的考察
李金铮:「理」、「利」、「力」:农民参军与中共土地改革之关系考(1946-1949)——以冀中、北岳、冀南三个地区为例
⧠书评
魏文亨:李达嘉,《商人与共产革命,1919-1927》
苏圣雄:Yukiko Koshiro, Imperial Eclipse: Japan’s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Continental Asia before August 1945
梁加农:Jeremy Brown, City versus Countryside in Mao’s China: Negotiating the Divide
【第九十四期(2016)】
⧠论文
邱仲麟:清代北京用煤及其运销体系
张继莹:积弊与时弊:乾隆初期甘肃仓储的经营(1736-1755)
陈熙远:共和国里的皇室婚礼——宣统大婚与帝制王朝的最后挣扎
附表一、二
⧠书评
张仲民:吴咏梅、李培德编著,《图像与商业文化:分析中国近代广告》
蓝适奇:Barak Kushner, Men to Devils, Devils to Men: Japanese War Crimes and Chinese Justice
【第九十五期(2016)(城市指南与空间再现专号)】
⧠论文
康 豹:近代中国寺庙破坏运动的空间特征——以江南都市为重心
潘淑华:城市、避暑与海滨休旅:晚清至1930年代的北戴河
马树华•赵成国:城市指南与近代青岛的空间变迁(1898-1949)
⧠书评
张孟珠:Matthew H. Sommer,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阎昱昊:段志强,《顾祠——顾炎武与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
【第九十六期(2017)】
⧠论文
张 力:学者外交官:义大利人罗斯在中国,1908-1948
姜智恩:朝鲜儒者中华认同的新解释——「天下」与「国家」的整合分析
雷祥麟:公共痰盂的诞生:香港的反吐痰争议与华人社群的回应
⧠书评
常 军: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译,《国旗•国歌•国庆——近代中国的国族主义与国家象征》
萧雅宏:汤晏,《叶公超的两个世界:从艾略特到杜勒斯》
【第九十七期(2017)】
⧠论文
林满红:亚太历史、台湾与南海——《中日和约》中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
裴广强:近代上海的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探析——以煤烟为中心的考察
王 皓:陈垣史学与教会因缘
⧠书评
黄雪蕾:Christopher G. Rea and Nicolai Volland,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1900-1965
陈雅苓: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
【第九十八期(2017)】
⧠论文
雷祥麟:以公共痰盂为傲?香港、纽约与上海的反吐痰运动
陈耀煌:二十世纪中国华北农村基层领导特质的演变——一个口述历史的考察
刘洁:抗战初期华东沦陷区亲日群体研究─以「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为中心的探讨
⧠书评
Johnathan Farris, Enclave to Urbanity: Canton, Foreigners,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沈志华,《最后的「天朝」:毛泽东、金日成与中朝关系(1945-1976)》
【第九十九期(2018)】
⧠论文
吕妙芬:耶稣是孝子吗?明末到民初汉语基督宗教文献中论孝的变化
王龙飞:改造动员:太行根据地的纠「左」
⧠研究讨论
傅 扬:思想史与近代史研究:英语世界的若干新趋势
⧠书评
丘文豪:范广欣,《以经术为治术:晚清湖南理学家的经世思想》
【第一百期(2018)】
⧠论文
巫仁恕:士、商文化的冲突与调和——从广告字纸看清代消费社会与文化史之一面相
廖小菁:「仙居古庙镇蛮邦」:拉律战争与何仙姑信仰在英属马来亚的开展
黄相辅:居家必备:《妇女杂志》在五四前的通俗科学启蒙(1915-1919)
⧠书评
任天豪:吕迅,《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第一百零一期(2018)】
⧠论文
赖毓芝:「铸造」疆域: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藏乾隆时期二匣回疆钱币研究
陈以爱:王国维与胡适文学革命论
林文凯:日本治台经验取鉴:战前福建官方的台湾调查与考察活动之分析(1911-1933)
⧠书评
安劭凡:巫仁恕,《「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
【第一百零二期(2018)】
⧠论文
李文良:清嘉庆年间湖南苗疆的「均田屯勇」
汪正晟:中央政治学校公共行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徐鹤涛:中国大陆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955-1961
⧠书评
王学深:William T. Rowe, Speaking of Profit: Bao Shichen an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第一百零三期(2019)】
⧠论文
王宏志:「著名的第十三款」之谜:围绕1843年中英《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的争议
罗晓翔:晚清江南社会的绅权与信任危机:以常熟为中心
翟志成:钱穆的院士之路
⧠书评
毛升: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传与苏联经验>
【第一百零四期(2019)】
⧠论文
谢晓辉:当直接统治遭遇边疆风俗:十八到十九世纪湖南苗疆的令典、苗俗与「乱苗」
姬凌辉:医疗、法律与地方社会:民国时期「刘梁医讼案」再探
梁馨蕾: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研究——以组织、人事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4)
⧠书评
吴启讷:赵树冈,《星火与香火:大众文化与地方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国家形构》
【第一百零五期(2019)】
⧠论文
徐世博:科举制度与清末上海书业市场:以崇德公所和书业公所为中心的探讨
周月峰:另一场新文化运动——梁启超诸人的文化努力与五四思想界
汪正晟:青年政治运动之底蕴与两难——以浙江各县战时政治工作队为例(1938-1940)
⧠书评
吕迅:林孝庭,西藏问题:民国政府的边疆与民族政治(1928-1949)
【第一百零六期(2019)】
⧠论文
陈耀煌:近代日本农村体制的建立——兼论与中国农村的比较研究
李在全:党国边缘的私立大学——黄尊三与北平民国大学(1928-1930)
张 雷:南胡北黄:民国地理学的分野(1936-1952)
⧠书评
许秀孟:Jia-Chen Fu, The Other Milk: Reinventing Soy in Republican China
原网址(已无)
本文在原文基础之上略有改动标点等错误。
https://www.haijiaoshi.com/archives/66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