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76|回复: 0

徐友渔:文革中全国各地群众组织情况概况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09-11-5 01: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友渔


  红卫兵组织和其它群众组织的斗争,一开始是在保守派和造反派之间,然后长期存在于造反派内部两派之间,这是文革运动中一个简单、基本的事实。卷入文革较深或对全国各地情况较为熟悉的人自然了解这一点。比如红卫兵理论家、清华大学学生周泉缨在其发表于1967年夏季的著名文章《四一四思潮必胜》中专门论述了派别划分和对立的规律性:『不仅全部成立革委员会的城市中造反派分成了两派,而且几乎95%地区的造反派也分成两支。』他还指出,造反派中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分歧既表现在原则上,又表现在组织上,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少数地区情况例外,原因较为清楚,不难作出说明。

  下面将在省级(含直辖市)水平对全国各地情况作一简略描述,以证明上述判断。据我的调查和统计,红卫兵的派别斗争在运动中始终表现为保守派与造反派对立的,在二十九个单位中只占六个单位。不难理解,由于情况错综复杂,而研究者调查了解和阅读材料的范围有限,更由于不同的人对本地情况有不同的描述,所以对某些地区情况的回顾不但可能是不准确的,而且可能是错误的。我希望错误是个别的,并且不十分严重,因此不影响总体判断。当然,我更希望我的说明能引来众多文革研究者的指正和周全、深入的说明。

  还有两点情况需要说明。第一,对各省情况的描述基本上以各省首府城市的运动过程为主,虽然有时同一省份中不同城市派别的划分、性质、结盟关系有所不同(例如福建省的福州市和厦门市),同一派别在不同城市的处境不同(例如广西的『四.二二』派在南宁和桂林),但大致说来,省府城市情况可以代表全省运动情况。第二,虽然本书研究的是红卫兵运动中的派别斗争情况,但在提到各地区的派别组织时,将依文革中的惯例称呼当地的各个大派。所谓大派,指立场、观点一致的,往往表现为省级规模的大型群众组织联盟。

  在全国二十九个省级单位(省、直辖市、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我将首先按惯常顺序和运动情况的相关性说明二十六个地区的简况,然后在下一节较为详尽地说明湖北、四川和广东的情况,从中概括出我的结论。

  北京。红卫兵组织于1966年初夏起源于北京某些中学,其中某些组织因反工作组而有造反的色彩,但总体上说因大搞血统论,保『走资派』而被视为保守。这部分红卫兵因在8月得到毛的大力支持,大搞『红色恐怖』而声威大振。在大专院校,造反的少数派在8至9月逐渐成立自己的组织,中学的造反组织在9至10月形成。从9月下旬到整个lO月,下列一系列事件使得保守派和造反派之间谁胜谁负大势已定:9月17—20日,中央文革小组连续四次召集大专院校造反派座谈汇报会;10月1日,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代表毛泽东、党中央、中央政府讲话,提出斗倒走资派和与资反路线斗争;10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第13期社论,号召批判资反路线;10月5日,中共转发军委、总政紧急指示,为被打成反革命的学生平反,销毁黑材料;10月6日,造反的『首都三司』发起全国在京师生十万余人的『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猛烈开火誓师大会』,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江青等受毛和党中央委托出席并表示大力支持;10月16日,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文革中两条路线斗争,批血统论;10月25日,林彪和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号召造反。在各大专院校,保守派组织到lO月底已大部分自动消解,而中学生保守的『老兵』与『三司』等造反派斗争到年底,到1967年1月公安部抓捕『联动』,二月初《红旗》第3期社论把『联动』定性为反革命组织,标志了保守派的彻底失败。 2月22日,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成立,3月25日,中学红代会成立,其中完全没有保守派的份额。但造反派从一成立组织起就有内部分歧,基本上形成两派观点。中学生在2、3月军训时就斗争激烈,终于形成激进的『四三』派和温和的『四四』派。大学两派的分歧由来已久,终于在4月8日和11日酿成武斗流血事件。在此之前和之后,几乎每个大学的造反派都分裂为两派或多派,大致的阵线是『天派』和『地派』。『天派』于5月10日发表<对首都大专院校目前形势的几点意见>,地派则发表<关于目前形势座谈纪要>作为响应,两派分歧从未弥合,直至全部退下政治舞台。

  上海。保守的红卫兵组织大致于9月在各校成立,大学和中学的全市性统一组织『红卫兵总部』分别于9月中旬和月底成立。大学生的造反组织大致在10月成立,如『红革会』、『炮司』等等,并在成立之后发展中学生造反组织。中学生自身的跨校造反组织于11月成立,如『红东北』、『红西南』等(以区为单位,对应于教育局辖区,故名)。『红卫兵总部』卷入工人中保守的『赤卫队』与造反的『工总司』之间的斗争,在12月底『康平路事件』、『昆山事件』中,『赤卫队』被打垮,保守的『总部』红卫兵也随之消散。在1967年1月的夺权浪潮中,造反派红卫兵因争权夺利和观点分歧而互相斗争,如『上三司』、『红三司』和『红革会』都各自筹划夺权,但由于张春桥完全排斥红卫兵自行夺权而未使分裂演化成分明的阵线。在上海,由于张春桥、姚文元的稳固地位和工人造反派势力强大,造反派内部的斗争虽从1967年初起一直存在,仍未成为当地运动的主线。但激进的反张春桥的『红革会』、『炮司』、『中串会』等与属于拥张主流派的其它组织之间斗争从未停止,比如1967年2月初上海铁道学院『红革会』与『红三司』爆发武斗,引起外校不少组织介入;又如拥张的红卫兵组织纷纷批判『中串会』等发表的<一切为了九大>等激进造反的纲领。

  黑龙江。 1966年8月初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造反派组织『红色造反团』成立,紧接着保守的『八八红旗战斗团』成立。8月下旬起,以此两组织为领导和核心形成全省性的『造反团』派和『八八』派。由于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亮相支持造反,林彪、毛远新公开表态站在造反派一边,到1966年底.保守的『八八』派处于不利地位。 1967年1月,造反派联合潘复生和省军区司令员汪家道夺权,保守派也针锋相对夺权,但遭潘和部队镇压,中央宣布几个保守派组织为反动组织,因此全省保守派在1月下旬瓦解。夺权后造反派中一部分人与潘复生发生矛盾,潘立即予以镇压,哈军工『造反团』公开支持炮轰潘复生后,潘和汪于5月下旬组织支持自己的『捍联总』,从此揭开全省『炮轰』派和『山上』派的斗争,尽管两派曾于9月初和12月初在京达成停止武斗和联合的协议,但潘复生不顾协议,用武斗等手段打垮了『炮轰』派。

  山东。从1966年8月起就有统一的造反派组织,后扩充成全省性的『红卫兵山东指挥部』 。到10月时,因内部权力争夺,该组织主力,激进的老造反派『山东大学毛泽束主义红卫兵』认为『指挥部』右倾保守而从中拉出,另立『山束省红卫兵革命造反联络总站』。在11月、12月、1967年1月的一连串事件中与『指挥部』发生纠纷和斗争,夺权时两派冲突,酿成大武斗。 2、3月『复辟逆流』时『山大主义兵』一派受到革委会和当地驻军压制,此时原保守的『济南红卫兵师』以新牌号复活,藉着批判『山大主义兵』大肆活动,直到5月经『反复辟逆流』后才彻底失败。山东省军区于5月底承认在2、3月犯了取缔造反派的方向路线错误,『山大主义兵』一派作为『犯过错误的造反派』被省革委和军区承认和受到『正确对待』。

  山西。长期由原来的干部、劳动模范、工人和军队左右运动局面,红卫兵作用较小。保守派很早就失利,红卫兵组织参加以工人为主体的『山西省革命造反总指挥部』,于1967年1月12日进行夺权。夺权后造反派马上因为对待参与夺权并获得要职的老干部刘志兰态度不同而分裂为两派,山西大学『红色造反者革委会』等属打刘派,而党校『东方红』、山西医学院『红革联』等属于保刘派,前一派后来发展成为以干部刘格平、程守创为首的『红总站』派,后一派发展成为受六十九军和军分区支持的『红联站』派。两派武斗不息,运动经历许多反复曲折。

  贵州。1966年8月底省委负责人买启允命令各行各业的人都当红卫兵,保卫省委,围攻造反派,但保守派在年底之前即彻底垮台。1967年1月25日,造反派统一组织『贵州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夺省市大权并得到中央承认。造反红卫兵有统一组织『贵阳市大中学校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司令部』,其中一批激进份子于1967年2月3日拉出一些人成立『贵州省大专院校革命造反联络站』。4月10日成立省红代会时,此派中若干组织冲击大会进行造反,理由是红代会由省革委会包办成立,且对参加成员不区分保守和造反派。此后形成『四.一一』派和『支红』派,武斗从5月延续至8月,由于中央支持掌权的李再含,『四.一一』派虽然被公认是造反派,但也遭到镇压。

  河北。石家庄市统一的造反派红卫兵组织『红卫兵石家庄革命造反司令部』(『红革司』)成立于1966年lO月25日,它迅速击败诸如成立于9月10日的『红卫兵石家庄总部』这样的保守组织。各行业造反派于1967年1月底组成『石家庄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进行夺权,但它在2月份就解体了,因为其内部分裂为反军派(『工联司』、『师大东方红』等)和拥军派(『红革司』、『十院联络站』等)。到1967年5月,当在2、3月份受到镇压的反军派翻身后,两派开始战斗。5月底,温和的拥军派联合为『大联指』,于7月与激进的反军派『狂人公社』发生一系列武斗。后由于陈伯达明确表态,致使『狂人公社』彻底失败。

  辽宁。到1966年底时,保守的『毛泽东思想八.八红卫兵』已垮台,造反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沈阳总部』占绝对优势。但在1967年1月下旬的夺权活动中,造反派发生分裂,辽宁大学『八.三一』等退出总部,另组『沈阳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从2月起沈阳市形成以辽大『八.三一』和以东北工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为中心的造反派内的两派尖锐斗争。『八.三一』派因攻击沈阳和辽宁军区而受到镇压。原『总部』于1967年2月16日联合其它组织成立『沈阳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辽联』),容纳了不少以前的基层保守组织,协助军区和复活的保守派镇压『八.三一』派。到1967年5月,以宋任穷为首的东北局干部发表三点声明,把镇压造反派的责任归之于渖阳和辽宁军区。军区遂与宋等反目,而『辽联』中一部分组织(以原保守派居多)在军区支持下打宋,从『辽联』中分裂出来,成立『辽宁无产阶级革命派联络站』(『辽革站』)。反『二月逆流』之后,尤其是在中央117号文件表态之后,『八.三一』派恢复活动,但『辽革站』在军区支持下与此派和『辽联』派不断武斗,直至1968年1月下旬,三大派均被中央定为革命派,实现大联合并进入革委会。『辽革站』被造反派视为保守派,因为它在军区支持下坚决与造反派作对,且其成员多为前保守派,但该组织自称造反派,因为它要打倒宋任穷等『走资派』。

  吉林。1966年9月初成立的保守派组织『红卫兵长春市总部』(又称『大庙总部』)于12月初垮台,造反派的『二总部』于9月2l日成立,但在10月和11月内部即出现分歧,因为省市委表面支持造反,拋出一些干部作为牺牲,引起造反派组织对省市委评价的分歧。在1967年1月夺权和是否支持军队镇压『工人造反大军』等三个组织问题上发生分裂,『地院兵团』、『工大造大』、『光机八.一五』、『人大红野』等退出『总部』,于2月8日成立『长春公社』,但3月即被镇压。『二总部』支持军区镇压『工人造反大军』和『长春公社』。公社派于4月份获得新生,但从4月中旬即与『二总部』发生武斗,持续到10月,两大派于1968年初达成大联合协议。

  江苏。保守派为1966年9月初成立的『南京红卫兵大中学校总部』,南京大学为著名的造反派根据地,但该省造反派分为『八.二七』和『红色造反队』两派。1967年1月3日保守派和造反派发生大武斗,保守派由此垮台,这时造反派有统一组织『南京地区革命造反派联络总站』。1月26日夺省市委权时,以『红色造反队』为首的夺权派排斥南京『八.二七』、『南京工学院东方红』等造反组织。造反派因此分成支持夺权的『好派』(因其口号为『一.二六夺权好得很』,主力为『红总』、『新工总』)和反对夺权的『屁派』或『P派』(得名于其口号『一.二六夺权好个屁』,以『八.二七』、『工院东方红』为主),两派在2月下旬因江苏电台播放『一.二六夺权好得很』的新闻稿而发生大规模武斗,后来,自5日起两派武斗不断,直至1967年底和1968年初各组织陆续实现联合。

  浙江。在1966年的8月底9月初,部分学生就对省委、杭州市委、金华地委等大造其反。在杭州,保守的『红一司』成立于9月4日,造反的『红三司』成立于11月15日,两派在支持还是打倒省委常委、文革组长陈冰问题上一直冲突,11月21日发生武斗。1967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十条决定』,表态支持造反派进驻省军区,使其声威大振。1月19日,『浙江省红色造反联络站』所属五十个组织讨论大联合和夺权问题时,有些组织提出『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形成分裂。 2月上旬,造反派分为打倒江华(省委第一书记)的『省联总』派和保江华(因周恩来接见群众组织时说毛泽东要保他)的『红暴会』派,两派斗争不已,『省联总』因得到中央文革、直属中央的空五军、二十军支持而占上风。而省军区则支持;红暴会』以及保守的『红一司』。1967年7月在京解决浙江问题,其决议称驻浙空五军、二十军正确,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支左犯方向路线错误,『省联总』应为大联合核心。『红暴会』被称为『犯过错误的老造反派』,但直至1968年底,它的一些组织还遭镇压。

  安徽。运动前期保守派力量十分强大,在1966年底、1967年初和造反派武斗时占居上风,这导致毛泽东下令军队介入运动,支持『左派』即造反派,此举使得保守的『合肥地区大中学校红卫兵总部』(『红总』)和『工总』、『军总』、『文总』等保守组织马上垮台。紧接着,造反的『八.二七』等组织在省军区支持下于1967年1月26日夺了省委及合肥市委的权,他们排斥和镇压其它造反派。参加夺权的一派说『一.二六夺权好得很』,称为『好派』,未参加夺权的造反派说夺权『好个屁』,称为『屁派』。1967年3月底中央关于安徽问题的决定批评了对『屁派』的镇压,此派翻身后,与夺权派的斗争不断。

  福建。保守派『东海前线红卫兵总部』一直活跃到1967年初,造反派两个组织『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革命革员会』(『红革会』)和『八.二九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在打叶飞(省委第一书记)时是战友,1967年1月底准备联合而未成。『红革会』等因冲击军区而遭镇压,『八.二九』派掌权,在2、3月中帮助镇压。到5月开始释放被抓捕的人,被镇压的一派要求平反,批判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八.二九』派阻挠平反并保韩。两派自6月起武斗,持续到年底,有的地区持续到1968年初,到1968年5月,各派均被承认为革命派而实施归口大联合。厦门的情况和福州有所不同,同触『八.二九』派,以『新厦大公社』为首的造反派分裂为激进的反军派『促联』和温和的拥军派『革联』,双方大打出手,背后有不同军队支持。

  河南。运动初期的保守派为『郑州市红卫兵总部』,由于省委主要负责人支持造反,力量并不强大。造反派红卫兵在1966年lO月11日召开批判『资反路线』大会时成立『河南省红卫兵造反司令部』。到1967年l、2月份,以郑州工学院『造总』(2月下旬发起成立『河南省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即『河造总』)为首和以郑州大学『联委』(1月下旬发起成立『二七公社』)为首的两派造反组织为争夺《河南日报》大打出手。3月,河南省军区在『河造总』和保守组织『十大总部』、『公安公社』支持下镇压[二七公社』,直至6月初才为其平反,造反的两派从5月初开始武斗,到1968年1月,『二七公社』以左派身分,『河造总』以『犯过方向、路线错误的造反派』身分实现联合。

  湖南。保守派和造反派的斗争在1966年12月之前以『红色政权保卫军』等保守组织的垮台而结束,此后除1967年『二月镇反』有一些反复外,主要事件一直是造反派之间的斗争和造反派不断的分化。造反的『高沙高司』于1966年12月初和原省委达成妥协,与激进的『工联』、『湘江风雷』发生分歧。后来,『高司』因协助军区镇压『湘江风雷』而在反击『二月逆流』之后偃旗息鼓。紧接着,『工联』和『湘江风雷』分裂,这既有权力之争的原因,也因为『工联』观点较为温和之故。当『工联』和『湘江风雷』实行造反派大联合共同进入权力机构时,更激进的在野派别『省无联』向暂时在朝派别提出了挑战。

  云南。保守派是『红卫兵总部』,造反派以云南大学『炮兵团』和昆明工学院『八.二三』为首。至1967年初,保守派完全失败。造反派在1967年1月初成立联合组织『昆明大联合指挥部』,1月8日冲进军区大院,之后对于是否撤出产生分歧,『炮兵团』等自行撤出,从此形成对立的两大造反派别。较温和的『炮兵团』派得到省军区支持,较激进的『八.二三』派得到中央文革小组和驻滇野战军十三军、十四军支持,两派从1967年5、6月起开始大规模武斗,8月达到高潮,直至1968年春才逐渐平息,1967年3月『八.二三』被军区镇压时,保守的红卫兵一度复活,但只是昙花一现。

  陕西。保守的『西安红卫兵司令部』在西北局、省委直接策划下于1966年8月3l日成立,但在1967年初失势。著名造反派领袖李世英领导的『西安交大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委员会』属于统一的『大专院校联合指挥部』,但在1967年1月中旬,李被指责为对保守派妥协、搞折衷而受到批判,从此,西安交大的造反派和以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为首的造反派公开分裂,不断斗争,前者组织的『工总司』和后者所隶属的『工联』从1967年4月至9月武斗不断,到1968年6、7月还在武斗,保守派一直想借造反派内斗之机复活,但终于没有成气候,被排除在大联合、三结合之外。

  甘肃。保守的『兰州市红卫兵总部』成立于1966年10月初,失势后加入『革联』(此派得到北京南下学生支持,但被中央定为保守组织)。造反的学生在10月中旬批『资反路线』中作跨单位联合,于1967年1月22日形成大派『红联』,但在2月5日夺权后分裂。被『红联』开除或后来自己造反杀出去的组织于5月成立『红三司』,被中央认为是左派,而『红联』被视为是犯了错误、但可以团结的革命群众组织。当中央于5月中旬发表关于甘肃问题意见后,『革联』与『红联』有大武斗,6月底,『红三司』与『红联』发生武斗。从8月起,『红联』联合『革联』与『红三司』斗争,此两派后来拒绝了为其保留的三结合名额。

  青海。1960年8月下旬,省委为了对付造反派的攻击,决定组织保卫自己的红卫兵,『青海红卫兵总部』于9月中旬正式成立,著名的造反组织『八,一八』于9月28日成立。到1967年1月底,以『八.一八』为主体的造反派统一组织『青海省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成立。青海军区在2月开枪镇压造反派,酿成全国著名的『二.二三』流血事件,经中央果断处置,造反派于3月28日得到平反,在2月复活的保守派随之土崩瓦解。之后造反派内部纷争不息,一方面,有『东方红公社』、『毛泽东主义红卫兵』以『打倒杨植霖』的口号来与『八.一八』作对,另一方面,『八.一八』内部有持激进观点的组织(比如『长征人』)鼓吹『左派分化论』,『青海需要第二次大乱』。直到1968年初,『八.一八』主流派还在批判『极左思潮』。

  天津。造反派红卫兵于1966年9月24日成立全市性统一组织『天津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部』,保守派于1966年底至1967年初大部分瓦解。但造反派由于内部的权力争夺和『一月夺权』过程中各自抓权而分裂,天津大学『八.一三』和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退出总部,双方大肆互相攻击。『二月逆流』中,天大『八.一三』和南开『卫东』等与保守组织一道,配合军队镇压其它攻击过军区的造反派,3月下旬开始反击二月逆流,但李雪峰等领导人和当地驻军继续支持在2月份恢复的保守派,此后造反派和保守派武斗不断,直到1967年9月在中央促合下造反派和保守派实现大联合。

  宁夏。保守的『银川市红卫兵总部』及所在大派『银川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筹备处』在造反派的强大攻势下于1967年1月瓦解。造反派『宁夏大学联合指挥部』、『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联合指挥部』及其所在的大派『宁夏无产阶级革命派总指挥部』联合一些造反组织于1967年1月27日夺自治区和银川市的权(有其它造反派反对),宁夏军区支持并参与夺权。但军区在2月11日撤回支持,压制造反派,大力支持在3月份复活的保守派『筹备处』。『总指挥部』4月在反击『复辟逆流』的浪潮中恢复,从5月初起与『筹备处』武斗,同时也与自称第三势力的温和造反派『宁总司』、『宁三司』发生武斗。由于宁夏军区司令员朱声达坚决支持保守派,而且8月8日『总指挥部』与『筹备处』(从7月底升级为『宁夏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筹备处』)在吴忠县的武斗中,造反派有人被枪杀,导致中央调遣第六十二师等部队到宁夏支左,即支持『总指挥部』派。『宁总司』、『宁三司』抱怨六十二师偏袒『总指挥部』,而『筹备处』在武斗中围攻支持造反派的部队,使得部队开枪,造成『八.二八青铜峡流血事件』。由于中央文革的坚决,反复表态,并调走朱声达,保守的『筹备处』终于在1967年底逐渐瓦解。1968年初,以下四派在中央主持下实现了大联合:『总指挥部』、『宁总司』、『宁三司』以及『筹革造』。最后一个组织是『经过教育、帮助从筹备处中造反杀出来』的,这种安排是为了表明所有各派的群众组织都参加了大联合。

  在描述保守派和造反派的斗争一直是运动中派别斗争主线的地区之前,有必要指出,天津和宁夏是一种混合过渡类型,即保一造、造一造两类斗争并存,而原因均在于当地驻军坚持支持保守派。由于情况不容易掌握得十分清楚而只能作简单分类,本书只把天津、宁夏当作这种类型,实际上混合、复杂型可能更多,派别斗争模式单一,界线分明的情况更少。

  在以下的几个省(自治区)中,保守派和造反派的斗争占居主导地位。当然,它们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其中有的地区造反派中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分化和差别相当明显,但两派之间的斗争与保一造的斗争相比处于次要地位,而有的地区则没有表现出造反派内部的分裂与对立。另外,在中央最后处理某地区的决定中,有的省(自治区)只有造反派取得合法地位,而有的地方保守派和造反派都得到中央承认,在大联合和三结合中共同取得地位。这几个地区的共同点是,由于保守派得到当地驻军顽强支持(原因多半是,中央出于特殊考虑而容忍了当地军区的所作所为),始终没有垮台,不论中央如何定性表态,他们一直有力量和造反派对抗。

  内蒙古。由于军区的支持,保守派没有像在其它地区一样因为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失败。1967年2月初,以『呼和浩特红卫兵第三司令部』(『呼三司』)为主的造反派因冲击军区而遭到镇压,但中央旋即于4月13日发出处理内蒙问题八条决定,全力支持造反的『呼三司』,改组内蒙军区。之后保守派和造反派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直至6月,造反派才支配局面。从1968年2月起,挖『内人党』的大规模迫害事件一浪高过一浪地进行,保守派趁机重新活跃,向造反派反攻倒算。而占居主导地位的『呼三司』内部发生分化,有人坚决支持挖『内人党』,有人消极甚至反对。

  江西。斗争几乎一直在保守派和造反派之间进行,第一次大冲突发生在1966年底,保守组织『工人赤卫队』、『省大专院校红卫兵总部』等在南昌与造反派冲突。1967年春天之后,保守派(统一为『联络总站』)在江西省军区及下面军分区支持下向造反派(『大联合筹委会』)发动武装进攻。中央在8月作出处理江西问题决定,改组省军区,鲜明地支持造反派,严厉点名谴责保守派。保守派未能参与大联合与三结合,但由于省军区以下许多军分区坚决支持保守派,因此两派斗争并未停息。值得注意的是,从1967年6、7月份开始,南昌市出现了一股由老造反派形成的『极左』力量,持激进观点,向『大联筹』挑战(批判其『右倾』),一些单位甚至发生武斗。

  广西。自1966年9月上旬造反派和保守派发生冲突以来,造反派一直较占优势,但从1967年2月中旬起,以韦国清为首的自治区党委和军区改变支持造反派的立场,实行支保压造的政策。自1967年4月两派在争夺《广西日报》社大打出手以来,保守的『联指』以军区为后盾,对造反的『四.二二』大举进攻,甚至发展到围剿和残杀。1967年底,中央在关于广西问题的决定中承认两派均为革命群众组织,虽然在8月底,周恩来代表中央表示过,『四.二二』是造反派,『联指』是群众组织(注意,在文革中,造反派等于革命派,而『群众组织』则含蓄地表示不是革命组织)。中央的让步实质上是对韦国清的让步,因为越南战争的关系,毛不打算搞掉他,这使得广西军区敢于逆全国形势而动,支持保守派残酷打击造反派.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广西,造反派也有不少分裂和斗争,只不过强敌压迫,这种分裂没有充分发展。这裹可举几例。第一次,1967年1月7日,『广西革命造反指挥部』等组织封闭了《广西日报》,但在15日,『工总』等组织重新封闭并接管《广西日报》,他们指责前一次封报是搞折衷主义、改良主义、温情主义;第二次,在1967年3月,造反派在是否应该砸烂『工总』问题上发生对立;第三次,在4月造反派分成打韦(国清)和保韦派,打韦派支持原省委干部伍晋南、贺希明、霍泛,而保韦派则要坚决打倒这三人;第四次,1968年3月底,『四.二二』派在对待大联合,抗击『联指』进攻问题上发生分裂,分成『老四.二二』和『新四.二二』两个组织。

  西藏。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状况,情况非常特殊。一是学生不是运动主要力量:西藏唯一的大学即民族学院设在陕西咸阳,拉萨只有两所中学。二是运动发展比内地晚得多,群众组织起来之时,内地各地『两条路线斗争』已见分晓,因此没有别处那种保守派和造反派初期的誓不两立的对抗。1967年1月形成两大派对立组织,一是『造反总部』,一是『大联合指挥部』,外地的人一般认为『造总』是造反派,因为它曾围攻《西藏日报>社、军区,成立『专打土皇帝联合委员会』,打张国华,而把『大联指』当保守派。『造总』在1967年『二月逆流』时受军区镇压,4月初获得平反,其后两派武斗,7、8月达到高潮。军区一直支持『大联指』。1967年9月中央表态,确立两派均为革命派,1968年3月达成大联合协议,但接下来又是武斗,直至1968年7月底还未平息。按文革中的标准,西藏的『两条路线斗争』未搞彻底,逭显然是因为中央害怕放纵造反而引起动乱。

新疆。文革前表面上的第一领导人是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实际上的第一把手是作为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第一政委、兵团第一政委的王恩茂,各群众组织以对王的态度划分派别。『二司』坚持打倒王恩茂,『三促』(『工促会』、『农促会』、『红促会』)提出『铁心死保王恩茂』,而『三司』、『红革联』提出对王『一批二保』。1967年夏天武斗时,保守的『三促』和温和的『二红』(『红革联』、『红三司』)联合对付『三新』(『新疆红二司』、『新疆职工总司』、『新疆农民总司』),结果是『三新』节节败退。尽管中央一直表态说二司是左派,但在实行大联合和组织建革委会时,中央让上述所有组织都进入权力机构,『三促』、『二红』还略占上风。造反派在新疆未获全胜,原因在于中央不希望新疆局势动荡,不打算打倒王恩茂。另外,当地群众造反热情低于内地(许多单位是生产兵团建制,便于控制指挥)。

(摘自徐友渔《形形色色的造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2 00:22 , Processed in 0.0335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