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杂杂谈往事
——师大附中二部1950年暑假至1952年暑假
进北京
1949年初,我们学校迁北京(时称北平),暂住和平门外北师大学生宿舍。上级决定与最好的中学北师大附中合并,名为附中二部,我校女生较少,都并入师大女附中。
随后,接管了在宝钞胡同的私立东方中学(规模小),更名附中三部。和平门内的私立中华中学,更名附中四部,各部设部主任。
二部暂选的校址在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南北走向)内的王佐胡同(东西走向),据说是一所王府,面积较小,房屋破旧。初中部在此,高中仍在和平门外。
二部和三部紧相比邻,大部分教务工作由三部教务处代管。
二部只有几个班的学生,教职员约十六人,大部分住校,师生同一厨房,在校吃饭的教职员及家属,成人每月交一百斤小米饭费,吃大锅饭。
当时,分配来的新教师,月薪三百斤小米,按市价折合三十万元(今三十元)。
食堂副食甚佳,有米粉肉、红烧肉、狮子头、鱼虾,肉包子每个有半斤重,另有青菜及汤,每周如此。剩下的饭菜喂猪,有位老师曾说:“猪的伙食超过普通人家。”拟外迁
我校重新建校,最初选址在天坛公园西门内,建筑蓝图已向师生公布。后因朝鲜战争爆发,上级估计美军很可能轰炸北京,为保护革命的后代,准备外迁至山区。为此,给师生赶做一批服装,灰色棉衣,黑色棉鞋等。
外迁准备,当时保密,除校长,党总支书记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后来,不知怎么考虑的,不迁山区了。即由中央教育部司长赵长文、校长郝人初、书记兼二部主任马奇等勘查,选址圆明园。
圆明园当时已远离城区,出西直门至颐和园的土路两旁全是农田。沿途有农业研究所(今农科院)、海淀镇、燕京大学。迁新址
1951年暑假二部初中部迁至新校址。校内仅有两座二层楼房,南边的称南楼(今科技楼址),搂下层是教室、教务处,楼上是办公室。北边楼房(今操场南边)称北楼,楼下是学生宿舍,楼上是单身教工住房。
生源是中央科级以上,北京市处级以上及外地党政军干部子弟。内部招生,无入学考试。也有少数是随校进京的普通子弟。
实行供给制,一切生活、学习用品、医疗费全由学校供给。文体用品有中西乐器、滑冰鞋等等。
学校无围墙,周围拉铁丝网,校园内无一棵树,地面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晚上外出需持手电筒。
有警卫班,长短枪十多支,分日夜班在校内巡查。周围铁丝网以外,夜间由海淀公安分局巡逻,保卫学生的安全。大约1955年之后,警卫班撤销。其他
当时学校的党团组织关系隶属中共前门区委,人事业务属师大。与市教育局仅有教学业务联系。中央教育部办公厅主任郝人初兼任师大附中的校长,学校办公在和平门外师大附中(即一部),时称“校部”。
二部教职员中五、六人有家属,由学校出钱租学校附近的民房居住,如大有庄、福缘门、燕京大学(今北大)东门外的蒋家胡同(今不存)、成府(化工研究院对过偏南,今旧房已不存)。
教职员虽是工薪制,学校仍无偿供给家庭用品,床、桌椅、煤炉、烟筒等,并帮助安装。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四部校址卖给了中央水利部,三部转让市教育局,改为市财经学校。
1952年初,三反五反运动后,二部增建校舍,在学校北楼西门之西南处,少年湖之北,建十多排平房宿舍及学生食堂(今改为礼堂)、音乐教室(今仍用)等。
1952年暑假,二部高中部迁到圆明园。
注:张流柱老师毕业于北师大,1950年到师大附中二部教语文,后又在我校教过政治、书法,今年九十岁,已离休。1954年时的张流柱老师(前排左一)在校与政治组老师的合影
http://www.beijing101.com/article/2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