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3|回复: 0

郭于华:故乡记忆 家国历史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1-10 02: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鄉記憶 傢國歷史
郭於華


【東書房特稿·轉載請註明】



作者簡介丨郭於華,1956年7月生於北京。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獲博士學位;2000-2001年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做博士後研究。1990-200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人員;2000年至今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母親的老傢似乎是忽然出現在我眼前的。兒時隻聽母親講過川陜鄂交界處的大巴山、雞心嶺,神秘的原始林和各種充滿誘惑人又令人害怕的動物、植物;而關於人、長輩、親屬、關系,關於生計、生活、事件卻不存在;所謂老傢,仿佛隻是一個虛幻的、童話般的世界。直到上個月,一位表親因病去世,埋葬骨灰時親戚們聚在一起,偶然談及老傢的人和事,猶如一聲炸雷轟醒瞭我的好奇、渴望,迫不及待地想要瞭解故鄉故人,想要知道前輩故事。



夜不能寐,腦中縈繞著一連串的問號:為什麼我50多年中從來沒有對前輩、故鄉發生過興趣?他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有過怎樣的經歷?他們的後代、我的兄弟姐m們及其傢庭又怎麼樣?我感到內心的震動巨大,充滿內疚、自責和反思:我為什麼從來沒問過這些?甚至沒有過好奇?而我同時卻是一個社會學研究者,尤其專註於20世紀下半期農民的口述歷史並在超過15年的時間裡走過許多村莊,做瞭不少口述史的記錄和研究,還出版瞭專著。我也不止一次地在上課、講座時強調:“將文明落實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們卑微瑣碎的經歷和講述便具有瞭非凡的意義,可以成為宏大歷史的有機部分。就此而言,每個人的經歷都是歷史,每個人的苦難都有歷史的力量,每個人的故事都彌足珍貴,每個人的歷史都不應遺忘”。而我卻獨獨忽略瞭自己傢族、前輩的歷史。我也曾多次講到:“記憶和歷史是由權力控制的,決定什麼被記住和什麼被忘卻的是權力、是治理的產物

”。而現在我卻發現,有意忘卻、掩蓋歷史,作為當事人和我們自身也參與其中。



我能夠理解母親的不講述往事,那是因為特定的時代、特殊的環境和工作,不能講,不敢講,甚至不能也不敢去瞭解。從上個世紀40年代母親和舅舅分別回過老傢之後,直到他們去世再也沒與故鄉親人有過聯系。血肉至親,遠隔天涯,生死不知,這會是何種心理感受?他人無從體驗。而今天,仿佛天意,冥冥中先人的魂靈在召喚我,他們要傾訴,他們需要被聆聽,而我是最合適的人選。作為後代,我唯有從認識前輩、瞭解他們的生活開始,記下並傳遞和分析他們的歷史,方能完成一份後人的心願和學者的責任,也算是對先人的一個交待和紀念。



獲知老傢消息後,說走就走,驅車前往。老傢親朋,故鄉山水,我來瞭。



我的外祖父於懷廉,字文卿;祖上來自於湖南省石門縣田傢坪二龍崗;居住地為今陜西省鎮坪縣(三省交界處,歷史上曾經屬蜀、屬楚、屬秦)曙坪鄉;傢有田產;兄弟四人中行二,分傢後定居於上竹(文竹)鄉大壩村。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三民主義,曾常年在外(西安、武漢)奔波,難以顧及傢庭,非但不能掙錢養傢,每年還需傢裡補貼銀兩若幹。外婆袁氏,出身待考,非常精明能幹,除操持傢務、耕種土地外,尤其善長經營藥材生意。分傢後比起其他兄弟不算富有,主要原因是除瞭供外爺在外花銷,還要供舅舅於振瀛在外讀書(1921年中學畢業後到北京就讀,後考入國立醫科大學,學習醫學),母親後來也隨舅舅到北平讀書,並參加12.9學生運動,進而入黨並於1937年奔赴延安。



大約在1923年左右,因外婆去世,外爺回到傢中。適逢當時比較兇惡的縣長被造反的農民(土匪?)殺死。外爺去到西安談此鄉間情況,之後受省黨部之委托回鄉安撫百姓。他在一段時間中幫助打理縣府工作,並擔任地方武裝民團的總團職務。然而就是這一段經歷造成瞭他後來的命運,在鎮反運動中作為鎮壓對象被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與土地有關,1947年,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四屆立法委員和中國民主革命同盟中央常委的舅舅回鄉與父親長談,勸阻父親不要參與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並勸說其放棄土地:“時局動蕩,世道要變,不要保留土地瞭,都分瞭,誰種就給誰”,但遭到父親拒絕,父子不快。舅舅於是匆忙離傢(前往設法營救杜斌丞、王菊人,但未能成功)。自此父子再未相見。


(讀書時的舅舅)             (中年的舅舅)



據鎮坪縣志載:1950年1月鎮坪解放;同年8月15日全縣即開展辦理國民黨黨、團、軍、特人員登記(查閱民國檔案1941年縣黨部黨員名冊280人中並無外爺姓名,他並未加入過國民黨)。外爺曾躲到女兒傢中暫避,但終於無奈地回到自己傢中。其間經常召開鬥爭大會,每次外爺會由孫子(我二表哥)背上背下(祖屋在半山被稱為杉樹坡的地方)被鬥爭。1951年外爺被捕入獄,傢人不清楚罪名為何(估計一是曾為“偽政人員”,二是擁有土地。),沒有通知書,沒有判決書,沒有檔案記錄(本人查閱過縣檔案館檔案,1941至1948年檔案較齊全,連鄉務會議的記錄都有保留。而1949年至1956年的檔案全無)。



1951年(其時監獄設在牛頭店鄉)、1953年(監獄隨政府遷至縣城所在地)二表哥兩次前往探視,第一次精神尚可,第二次探望時行走需拄拐杖。外爺隻對他孫子說瞭“你們要好好生活,我活著不得出去瞭”。1954年接到於文卿死亡通知,二表哥前往收斂;沒有人知道他的死因,死亡時沒有傢人在身旁。據二表哥回憶:鼻孔有血,不知是怎麼死的。獄方隻用瞭薄薄的四塊板拼瞭個匣子(手指寬的縫隙,從外面能看到裡面),草草埋瞭。二表哥將人起出帶回傢中,用一棵杉樹整木,剖開掏空,做瞭一副“大材”,葬於老屋後面山坡上,與外婆墳墓相依。鑒於當時情況,沒有敢立墓碑,隻是一座石墓,而今已被草木覆蓋。墓地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視野開闊,林木蔥蘢。





據鄉裡親戚回憶,當地山高林密,土匪猖獗,通常抓到土匪必殺。但外爺擔任總團代理縣務時,抓到土匪都問一下是什麼原因當瞭土匪,如果是因為貧窮走投無路的,隻要保證不再為匪回傢好好種田的,都給.錢放瞭,故手上沒有人命。唯一讓人害怕的是他痛恨賭博,經常手上拿個棒棒,見到打牌賭錢的就打,說“輸光瞭又去當土匪?”鎮反運動中未被槍斃概與“沒有血債”有關,也和鎮坪解放之前於佑任(與舅舅相熟)曾經打招呼有所照應有關。



追隨國民革命,並為革命貢獻瞭一兒一女的地方紳士於文卿,卻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死於非命。享年80歲。



於文卿的後人,凡留在傢鄉的,皆在歷次政治運動中歷經磨難。我的二表哥,一介普通農民(受過完整的基礎教育,1949年初中畢業),被打成反革命集團首犯,1964-1974年入獄十年,在陜北黃陵縣勞改;二表哥的親傢祁傢表哥(其父為西北大學畢業之高材生,回鄉創辦瞭全縣第一所公辦學校),因包庇反革命罪被判刑十一年,致使其兩個孩子年齡相差瞭二十歲。我的大表姐,嫁給當地號稱第二大的“地主”傢族,運動年代丈夫被判刑送往新疆勞改,她作為被稱“大小姐”的人,一人操持全部傢務,自己犁田耕作,把孩子拉扯大。……每個傢庭的經歷都充滿坎坷,幾乎都是一部苦難史,而講述者至今仍存有顧慮,對話時常欲言又止。



短短四天,匆忙走訪,尚不及瞭解詳細。本文根據傢鄉親戚口述記錄,隻算開篇,未完待續。



2014年12月22日 冬至 於北京



補記:我二表哥已經83歲,似乎繼承瞭外爺的倔強,他說到,上世紀70年代在監獄服刑時,本來是在外做農活,相對比較自由。林彪事件時突然把他們都收監瞭,並開大會訓話,管教幹部說,“你們這些反革命高興什麼?你們的總後臺林彪垮臺瞭”。二表哥不解,舉手提問:“林彪不是你們的副統帥嗎?咋成瞭我們的總後臺?”管教幹部站在臺上楞瞭半天沒答上來。



二表哥大約是90年代初來過北京,我大表哥帶他去參觀紀念堂,開始他不明就裡跟著走,一聽說是m紀念堂,扭頭就走,不肯進去;好說歹說(包都存瞭,票也買瞭,大傢得一起走出口)他才勉強進去,然後看也不看,徑直走向出口。我想這其實是正常人的反應。



二表哥聊天時對我說:m老漢如果不死,土地永遠到不瞭農民手裡。經歷瞭慘痛的運動過程,仍然保持正常心智的人,更值得尊敬。



-結束-

關於征集《長輩的故事》的公告



各位朋友:



根據北京東書房創建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於建嶸教授提議,北京東書房計劃開展《長輩的故事:一代人的口述史》征文活動。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1、宗旨:本活動以口述史的方式,記錄我國近六十多年的變遷及親歷者的人生感悟,保存和積累歷史研究資料。



2、要求:A、講述者年齡應在七十周歲以上;B、講述者身份不限,講述內容可以是對其一生最具影響的人和事,也可以是親歷的各次社會運動及其反思;C、要求以文字方式記錄,歡迎同時提供錄音錄像或其它原始歷史資料;D、可以由本人親自寫作,也可以由他人記錄;E、文本應有講述時間、地.、講述者和記錄者詳細信息(姓名、x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住所、聯系方式。如有記錄者還應標明與講述者的關系,公開發表時上述信息可以用代碼替代)。



3、成果:本次活動將評選其中優秀作品編輯成《長輩的故事:一代人的口述史》(暫名)公開出版,作品入選者送樣書五本並付稿酬;未入選作者將給予一定獎勵,其中部分作品由“於建嶸的東書房”公眾號獨傢發表;提供的原始錄音和資料由北京東書房負責保管並對特定研究者開放。



4、投稿郵箱:dsftg2016@163.com



5、郵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南街七十一號,北京東書房。



北京東書房



2016年2月12日

http://www.gegugu.com/2016/02/17/232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10:50 , Processed in 0.1278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