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52|回复: 0

王凡、刘东平:红墙里的少男少女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8-22 17: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北平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子弟小学与育英学校合而为一,称中直育英小学,校长是原育才小学的教导主任、后来出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韩作黎。合并后学生一下增加到几十人,都是中共领袖、部分领导干部和部分中直机关干部的亲属子女。搬家和安顿并没费太久的时间,很快恢复了正常学习。

  学校实行供给制,一些生活用品,例如被褥、洗脸盆、牙具等,还有学习用具,都由公家发放。衣服由公家统一做,多用呢子或精细布料,都是缴获来的。

  最初的在校生,全部实行寄宿制,吃、宿在学校。显然是由于多为中共领导人子女的缘故,学校管理极其严格,订立了一大堆规章制度。校门把守得极其严格,门卫中甚至有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资格。学校管理如此严格,难为的是送孩子在这里读书,而本人却在外地担任领导工作,难得来一趟北京的家长。例如陈毅,他在上海任市长,却把孩子搁在北京的育英学校。

  一次,陈毅到北京开会,利用午休匆忙赶往育英,想看一眼多日不见的儿子。结果就被那位恪守规定、绝不通融的1935年的老资格,屏挡在校门外。下午继续开会时,陈毅看见名誉校长杨尚昆,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定的制度很好嘛,你的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也很认真嘛。”

  杨尚昆听得一头雾水。当他得知中午的故事后,有点过意不去,打算跟学校联系,让陈毅父子见上一面。可陈毅会议一结束,就必须赶回上海,遂以“下次再说吧”,谢过杨尚昆的好意。

  由于育英学校距市区较远,接送孩子们上学回家,家长们是各显其能。有的委托公务员接送,有的家长则派轿车接送孩子。毛泽东有时让机要秘书跑一趟,有时托保健大夫王鹤滨代接一下,因为王妻子的两个弟弟也在育英上学。

  后来,外交部亚洲司一位叫魏宝贵的服务员,为此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反映中央机关某些干部用公家小汽车接送在育英小学读书的子女,造成汽油等的浪费。他建议由育英小学设二、三辆汽车专送小孩,同时在西单附近设一联络点,由家长到那里接送孩子,以节省国家开支,节省家长时间。信送到毛泽东手里,他很重视,立即转批给担任育英小学名誉校长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尚昆同志查明酌办。这个建议值得注意。”

  从那以后,中央办公厅就专门拨了一辆中型的汽车,还从警卫处抽调了一位女同志,在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傍晚,接送家住中南海的学生回家和返校。坐车的孩子可不算少,刘少奇的女儿涛涛刘允丽,陆定一家的陆德德,李维汉家的李铁林,杨尚昆家的小二杨绍明,胡乔木家的胡胜利、胡幸福,金城家的金戈、金矛,汪东兴家的汪延群,康一民家的康辉,吴振英家的吴苏立、吴延立,钟步云家的钟晓兰、钟延辉,徐福静家的张纪宇,侯波家的徐小焱……毛泽东家的毛娇娇、李讷、侄子毛远新,有时和大家一起坐大车,但次数很少。

也许,对孩子来说,中南海的环境太好了,偌大一个可以游戏折腾的园子,到处都可以感到关爱的气息,所以孩子们都特依恋这里。平时,盼着星期六的下午早早到来;星期天的黄昏,总是不情愿地登上返回育英小学的班车。徐肖冰、侯波之子徐小焱回忆说:“妈妈动员我们回学校可是费了劲了,好说歹说都不见效,最后只好给我们塞点吃的,哄我们走。那时是供给制,也没有什么高级东西,或者是个苹果,或者两块饼干、一块糖。这些东西自己还不能独自享受,到学校全要交给老师,统一分给所有的孩子共享。自己得到的份额肯定是比原来少了,但消除了那种有人有、有人无的现象。”平等、友爱和互助的精神,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浸润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在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们进入中南海也就半年左右,中南海内的环境已经整治得大有改观。南海海底的淤泥,据说清出了16万立方米。沿海边用石块砌起了护岸,杂草和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伍绍祖回忆中,老延安们养的鸭子,绝迹了。金戈初进中南海时那空气污浊,蚊蝇孳生的感觉,也烟消云散。中南海的水,变得清澈;中南海的空气,变得透明。

  星期六,孩子们一回到中南海,就可以在瀛台、静谷的假山、奇石、古树间捉迷藏;晚饭后,可以在新砌的小码头解缆划船;再晚些,可以到春耦斋等着放电影。星期天,同班和同年级已经熟悉的朋友,可以互相串串门。张纪宇和杨小二、毛远新是同年级的同学,关系也比较好,有时就应他们之邀,到他们家里去玩。

  “我们家和菊香书屋挨得很近。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头脑里也没太多的禁忌。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歌唱得很熟,但那时的感觉是大救星也是非常亲近的人,而不是要敬畏十分的神,见领袖就见领袖,挺平常的,心理上从没有要郑重其事的准备,有时应邀,有时想找毛远新,就奔菊香书屋而去。”张纪宇的话就像他的人一样直白。

  毛远新住处给张纪宇的印象,是书比较多。到他那里玩,多半是窝在房间里看一阵子书。“还能记忆得起的是在那里看过一位著名德国漫画家的漫画系列,可这位漫画家的名字怎么也叫不上来了。再有就是一些鬼怪的故事,看得毛骨悚然,不看又忍不住要翻翻。”

  “在毛泽东的院子里也很随便,我爬过院子里的树,还摘过菊香书屋院落里的梨吃。卫士让我下来,我就不下来。他们也没办法,也不能大声训斥,怕惊动了毛主席。”

  也许是因为他母亲是负责中共领袖的保健的,和领袖的关系比较近,张纪宇还有印象和毛泽东及一组的人一起吃过饭,坐过毛泽东划的船。


  “毛主席对孩子很随和,见面总喜欢逗几句。他跟我说过什么我倒记不得了,但有一次我和杨小二一块儿遇到他,他逗杨小二说:‘你叫杨小二。你为什么叫杨小二,不叫杨小三啊’杨小二当时怎么回答的,我也忘了。”

  这是在平时的周末、周日,孩子们玩一玩、闹一闹,对大人工作的影响不太大。但在寒、暑假,孩子们玩耍吵闹得太厉害,就要影响大人的工作了。因此逢寒、暑假,中央办公厅警卫处,会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做假期的辅导员,组织管理孩子们。

  1952年,学校从宝钞胡同迁移到圆明园西边。

  和关心在小学读书的孩子们一样,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样关心着在中学上学的子弟们。1953年,周恩来专程去圆明园西边,看望在师大附中二部读书的干部子弟。

  这些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因为父辈的关系,都认识周恩来。周恩来来到这些熟悉的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聊得无拘无束。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聆听过周恩来一番言语的孩子们,如今已是“知天命”、“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然而他们仍能复述出不少语重心长的片段。


  《中华儿女》2000年第2期 71-80

http://edu.china.com/zh_cn/1055/20010515/10024596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16:05 , Processed in 0.0446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