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就是这样万象纷呈和千变万化。与骆思典、安德佳等同行相似,美国学者瓦尔德(Andrew G. Walder)也回到利益视角,在《北京红卫兵运动》一书中指出,“文革”中的各种政治态度通常受制于当事人的社会利益,包括“与权力结构中的关系”,“更好生活水准与前景预期”,“那些旨在掩盖自我利益的毛式修辞下隐形的群体利益”等4。 相对于很多人把“文革”看成疯子的胡闹,一大堆电脑中的乱码,这些学者辨识利益动机,梳理行为逻辑,表现出更多的细心,已有很大的改进。正常人—— 或说“利益理性人”的面目轮廓开始在这种叙事下浮现,一出僵尸剧重现人的体温和脉跳,还有真切可辨的面容。
几个圆相切,一个圆心可能同时是另一条圆弧的切点,一条半径可能同时是另一个圆的直径。因此在彼此交错的 N 个利益关联圈里,利益理性人很难是单面人,总是依据不同的逐利策略,呈现出N个面孔。《芙蓉镇》一类电影囿于那些天使∕撒旦、文明∕野蛮、进步∕反动的传统二元模式,描述一种单色的、恒定的、绝对的“造”或“保”,乃至“善”或“恶”,无助于人们看清多面和多变的真实。
4“……group interests were submerged in a Maoist rhetoric that masked self- interested aims.”引自Andrew G. Walder:Fractured Rebellion — The Beijing Red Guard Movement,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