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07|回复: 0

2005年四中校友会召开纪念杨滨校长逝世25周年座谈会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7-8 0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校长杨滨

  本报讯2005年12月26日上午,北京四中在老校长室召开纪念杨滨校长逝世25周年座谈会。校友会领导和部分离退休教师刘铁岭、王兆骥、燕纯义、赵绩敏、田佣、屈大同、韩茂富、顾德希、王修言、凌文伟、石磊、张智慧、王思敏及教育部原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副主任孟吉平出席了座谈会。
  校长刘长铭、书记张云裳也参加了座谈会,并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慰问。会议由校长助理、校友会秘书长黄汉文主持。
  校友会会长刘铁岭首先发言,介绍了我党优秀教育家杨滨同志的主要经历和她来四中的前后经过。他说:“杨滨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但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这位从老区来的老干部,懂教育,政策水平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1964年她随市委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到四中搞四清工作,四清结束后,解才民同志被调走,她留下当了校长,体现了当时市委对四中的重视。然而不幸的是接踵而至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她没有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被迫停止了工作,这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size=font-size: 9pt,9pt]  杨滨校长在四中工作的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在刘会长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认为,纪念杨滨同志有这样几点是应该提到的:“首先是杨滨同志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从未动摇过的革命信心。她一生经历坎坷,无论是在文革前还是在文革当中,都遭受过不公正待遇,甚至迫害,但始终革命意志不倒。即使是在文革受批斗时,她也能清醒的意识到这不过是暂时的颠倒,将来终会得到纠正,从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其次是她能够认真、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校长。在上世纪60年代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她团结学校的领导班子,抓教育改革,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主、健康是基础,全力支持俞汝霖副校长抓教学,这是很难得的。她工作踏实而且有魄力,在树立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典型这个问题上,她没有简单地照搬,而是结合中学教育实践,树立了像孔丹、高毅存这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典型。我记得当时为做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个要把四中迁到门头沟去的计划,我头脑比较热,跑去看了几次,认为可行,而杨滨校长的头脑非常冷静,直截了当地说对此不感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如果真的迁校了,那对于四中无疑是场灾难啊。第三是她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把学校的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干起工作来,非常深入细致。她是个资格老、有很高声望的干部,但从来不摆老干部的架子。记得我和老师们带领学生去桃山参加劳动时,她去慰问,并且事先作好家访,慰问时给老师捎去家里的口信,老师们有些具体的困难,也能尽力地给予解决,让老师们很受感动。”
[size=font-size: 9pt,9pt]   刘铁岭会长在发言中最后着重指出:“虽然这些都是40年前的事了。但她留下来的思想作风,值得我们怀念,更值得我们学习。”


  孟吉平副主任和杨滨校长有过两段时间不算长的接触,但给他的影响却十分深刻。他在发言中深情地讲起1964年杨滨校长刚到四中时的情景。“那时我是语文教研组的一个年轻教师,知道她是一个很有名的校长,可惜不久就赶上文化大革命,她被迫停职离开了四中。1978年我到教育部工作,她是我的直接领导,但也是时间不长,1980年她就去世了。她去世后,教育部曾宪林部长在追悼会上致悼词,指出:杨滨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这个评价十分恰当。”“作为从延安时期成长起来的党的教育家,杨滨同志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她能够吸取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有分析地学习国外教育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好主张。她认为一

杨滨校长与宋心鲁校友母子合影

个中学校长,一定要懂业务、要以教学为主,才能把学校办好。她一向团结和尊重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严格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培养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她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杨滨同志一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对学校里的教师、职工、干部以至家属都是关怀备至,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了实际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但她对自己的要求却是十分严格,包括自己的子女在内,从来都不搞特殊化。她是党的高级干部,但一直安心在基层工作,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朝气蓬勃的干劲。”“杨滨同志性情耿直,忌恶如仇,敢讲真话,几次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不改一个共产党员的不顾个人得失,坚持真理的革命本色。1958年,她对领导工作提出不同意见,对个别领导同志的工作提出批评,因此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处分,但她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对错误结论的不实之词,提出保留意见,又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决定。1962年甄别后,她毫无怨言,依然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对曾反对过自己的同志,也不计个人恩怨与他们团结共事。这一点在今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十年浩劫中,杨滨同志受到了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但她以极大的勇气,旗帜鲜明地对他们的反革命罪行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抵制和斗争。打倒‘四人帮’以后,她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敢于解放思想,表现出一个老干部极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

[size=font-size: 9pt,9pt]赵朴初先生为杨滨校长题写的挽辞

  孟吉平在发言的最后指出:“四中是所名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杨滨同志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担任校长,为四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是四中百年历史中的一个突出的亮点。”
  参加座谈会的老师都认为杨滨校长在北京教育界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她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在女一中。文革之前,大家都知道有一位把延安“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带到女一中的杨滨校长,是她把女一中办成北京市首屈一指的女中。在就任四中校长之后,她以抓教学为主,将学校的教学次序迅速纳入正轨,老师们对此感触很深。
  座谈会上,顾德希老师讲了两件让他很难忘的两件事,“一是那时的语文课本有篇课文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效果与动机这个问题上,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备课时我感到有些不好讲,恰巧碰到杨校长来教研室,我向杨校长请教,杨校长对我说:‘毛主席讲的这个问题要从政治、哲学上去考虑,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去套的,不能把它简单化、庸俗化。’这在当时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另一件事是我那个班上有个学生,只知念书,上高二时就念大二的书了,学习成绩也很好,但他从不关心其他事,有些同学认为这就是白专,我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可是杨校长却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的,还特地批准他上数学课可以去图书馆自学。她说:‘对待学生要能飞的让他飞,能跑的让他跑。’当校长的不能用生产队长的方法办学校,学生的个性、潜力应该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差别教育,有区别的对待学生,才是教学中实事求是的态度。”
  尽管参加座谈会的老师们年纪都很大,但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大家依然话犹未尽。大家对杨滨校长在四中只当了一年校长,却挨了两三年的批斗,没能发挥出她的才能,感到十分惋惜。但她先进的教学思想,对四中、对四中的教师队伍有着深远的影响,她对年轻老师的关怀与培养,老师们都是感同身受,一生难忘。
  王兆骥副会长的最后发言,说出了与会老师共同的心声:“杨滨校长有很强的党性,同时懂教育,尊重教学规律,是位十分难得的校长。她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善于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营造一个使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很现实的意义。我和杨滨校长接触不多,了解得也不够,但通过这次座谈,和大家一样,都重新感受到了杨滨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老师们的印象中,杨滨校长是永远乐观、积极、向上的,我们在缅怀她的同时,也是在重新回忆那个虽不堪回首,却又值得怀念的充满激情的年代,那个虽惊心动魄,却又不乏相濡以沫与世间温情的年代,因此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杨滨校长。”
  张乃久(62届初中校友)

座谈会现场

与会同志在老校门前合影留念

http://szxy.org/special/schmaster/yangbin/memo.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22:45 , Processed in 0.1241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