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089|回复: 0

《吉林日报》大事记(1945-2015)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6-19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5 年
△1945 年 10 月 7 日,李之白以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名义接收了被国民党控制的吉林日报社,印刷工人全部留用,编采人员一律辞退。
△10 月 10 日,由中共吉林特别支部创办的 《人民日报》(《吉林日报》 前身,下同) 在吉林市创刊,周 6 刊,4 开 2 版。社长兼总编辑为李之白。
△10 月 10 日的报纸在 《发刊启事》 中说:“人民日报绝不是谁的发财工具,它虽处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但极力降报费到最低程度,每月报费五元,每份二角,不许高价卖出”,“除假日、星期日休刊外,每天续出。”
△10 月 12 日,《人民日报》 创刊的第 3 天,二版刊出了 20 行高的通栏广告。这是 《人民日报》 创刊后第一次刊登工商业广告。
△10 月 13 日,《人民日报》 2 版为“宇宙间”副刊,开始连载美国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写的“抗战史实”《人民之战》。
△10 月 14 日,报社成立总推销处,“承办推销事务及订阅”事宜,地址设在吉林市八经路同和隆内。
△10 月 16 日,《人民日报》 二版为“烽火”副刊,挂“烽火”刊头。这是《人民日报》 创刊以后的第一期副刊。
△从 10 月 17 日起,《人民日报》 的报头改为手书体,并在报头下方标有“吉林南大路人民日报社”字样。
△10月 20 日,《人民日报》 设立各地推销支社 9 个。
△1945 年 10 月,吉林分省委和吉林市委组建,《人民日报》 改由中共吉林市委领导。
△1945 年 11 月,周保中将军为支援报社工作拨来一架军用收报机,报社始有电台。
△11 月 6 日,《人民日报》 报头下的地址改为“吉林斯大林大路人民日报社”(斯大林大路即原南大路)。
△11 月 11 日,《人民日报》 刊登“启事”,招考记者若干名。16 日发表消息说,记者考试第一次合格 6 名。
△11 月 18 日,《人民日报》 一版刊登 《本报临时休刊启事》;“本报近因纸张未运到,暂时休刊十数日”。
△11 月 21 日,《人民日报》 一版报道,吉林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5 年,设报纸总推销处,管理发行业务。
1946 年
△1 月,杨子苍 (又名杨文元) 主持人民日报社工作。
△2 月,余平若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石果任总编辑。
△2 月 20 日,《人民日报》“报费每月 7 元,每份 5 角”。
△2月,人民日报社从苏联红军处接收吉林广播电台,纳入人民日报社机构内。
△2 月,新华社吉林分社在吉林市成立,实为 《人民日报》 的电务科。
△年初,人民日报社、广播电台、新华社建立党支部 (当时三个单位在一起办公)。人民日报社在东北最先实行以报为首,报社、广播电台、新华分社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机构。
△3 月 1 日,人民日报社向报社全体干部发工作证——“职员身份证明书”。
△4 月 30 日,《人民日报》 报费变动:每月 25 元,每份 1.5 元,外埠配加 1 元以下运费。《人民日报》 报纸发行量由初期的 1500 余份增至 8000 份左右。
△5 月 28 日,报社撤出吉林市。
△6 月 4 日,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转移到延吉市,与中共吉东分省委机关报《吉东日报》 编辑部合署办公。报纸改为对开 2 版,隔日刊。
△7 月 11 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撤销中共吉辽省委,成立中共吉林省委。人民日报社即在中共吉林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946 年 7 月,余平若逝世,萧林任社长。
△8 月 1 日,《人民日报》 在延吉复刊。报纸为对开 2 版,隔日刊。
△9 月,人民日报社第一次组建起 30 人左右的通讯员队伍。
△9 月 1 日 《人民日报》 恢复日刊,每逢星期日休息,星期一无报。
△9 月 1 日,《人民日报》 与 《吉东日报》 合并,出版汉文版和朝鲜文版。报头题字更换,报纸改为周六刊,4 开 4 版。
△9 月 3 日,《人民日报》 四版刊登 《本报重要启事》:“一切布告、启事、广告,一律收费,否则恕不刊登”。
△10 月 18 日,《人民日报》 四版第一次刊登歌曲 (带歌谱):《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1 月 3 日,《人民日报》 每逢星期一出版两版.
△11 月 30 日,《人民日报》 印刷工人出版内部刊物 《劳动先锋》 小报。
1947 年
△1 月 5 日,人民日报社和吉林新华分社、延吉新华广播电台的职工献金 12400 余元 (东北币) 及一部分牙刷、牙粉、肥皂等物品,慰劳东北民主联军战士。
△2 月 25 日,为开展通联工作,报社以通采科为主,抽调 5 名干部组成下乡工作组下到基层,并派两名记者赴吉南、吉北前线采访。
△3月 1 日,《人民日报》 的两种文版 (中文版、朝鲜文版) 均改名为 《吉林日报》。
△6 月 1 日,《吉林日报》 由 4 开 4 版改为对开 2 版,开辟了一周综合战报、妇女、星期、练兵等副刊和专栏。
△6 月 8 日,《吉林日报》 的“星期日副刊”和读者见面。该副刊每周 1 期,逢周日出版。
△10 月,报社撤销报纸推销处及在各地设立的报纸推销支社。
△11 月 11 日起,《吉林日报》 在省内 (除舒兰) 由邮局进行发行工作,并办理邮寄、代销、征订 《吉林日报》 等一切事宜。
△12 月 17 日,为指导与推动练兵运动,《吉林日报》 出刊 《练兵》 副刊,由吉林军区政治部编辑。
1948 年
△1 月 21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眼位置刊登本报聘请的 10 名延吉县贫雇农通讯员名单。
△1 月 25 日,吉林日报社创办汉文版的 《吉林工农报》,4 开 4 版,周报,社址在延吉市。该报 3 月 1 日停刊。同日,《吉林日报》 朝鲜文版停刊。
△2 月 23 日,吉林日报社开始从延吉市向蛟河迁移。
△3 月 1 日,《吉林日报》 改为 4 开 4 版。
△3 月 9 日,社长萧林为首的报社先遣人员抵达吉林市区,印刷厂厂长白尚德代表报社接收了国民党的吉林日报印刷厂。
△3 月 14 日,隔日刊 《吉林日报》 在吉林市出刊。
△3 月 25 日,报社全部迁入吉林市,社址位于吉林市重庆路。同日 《吉林日报》 改版,由 4 开 4 版改为对开 2 版。
△ 《吉林日报》 迁回吉林市不久,英国共产党的报纸 《工人日报》 记者阿兰访问吉林日报社。
△4 月 1 日,《吉林日报》 朝鲜文版改为 《延边日报》;《吉林日报》 朝鲜文版共出刊 382 期。
△6 月 1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 《增价启事》:“自 6 月 1 日起报价增加,零售每份 100 元,每月 2500 元。本报广告收费由 6 月 1 日起每行 200 元”。
△6 月 5 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吉林市,报社王玉和不幸牺牲,社长萧林、经理刘文辉、老记者苏宁等人受伤。
△5 月、7 月,吉林日报社先后接收国民党吉林省政府机关报吉林日报印刷厂和长白日报印刷厂,成立吉林日报社第一和第二印刷厂。
△8 月 15 日,吉林日报社根据省委的指示,创办 《农民报》。该报 4 开 4 版,周 5 刊,总编辑金远清。
△10 月 10 日,《吉林日报》 出版创刊 3 周年纪念专刊。
△10 月 21 日,《吉林日报》 一版以特大字号刊登:“东北名城长春,今日已完全解放”。
△11 月 4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在 11 月 2 日解放,至此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11 月 26 日,《吉林日报》 二版“青年生活”改为“吉林青年”专版,由吉林市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委会编。
△12 月 9 日,吉林日报社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总支部正式建立。
△12 月 10 日,吉林日报社第二印刷厂设立制版部,安装制版机,开始制作铜、镁、锌等各种网纹版和凸版。
1949 年
△1 月 1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标题套红,并刊登毛泽东主席的照片。
△3月,石果任吉林日报社社长。
△5 月 18 日,《吉林日报》 破例发号外,套红刊登了我第四野战军渡过长江、武汉三镇全部解放的消息。
△5 月 22 日,《吉林日报》 再发号外,报道西北第一大城市古都西安已获解放的消息。
△5 月 31 日,省委决定 《吉林日报》《农民报》《工人报》(省职工总会机关报) 合并,改出 《吉林工农报》。《农民报》《工人报》 及 《吉林日报》 停刊。
△6 月 1 日,《吉林工农报》 出刊。报头套红,4 开 4 版,并定 6 月 1 日为 “创刊号”,刊出 《发刊词》。《吉林工农报》 仍采取社长制,社长:石果,总编辑:金远清。
△10 月 1 日,《吉林工农报》 的 4 个版全用红色印刷。一版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闭幕的消息,二版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
△10 月 2 日,《吉林工农报》 出两版,全用红色印刷。一版刊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还报道了首都北京举行庆祝典礼、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1949 年的报纸发行数量达到 14792 份,是创刊以来发行数量最高的一年。
1950 年
△1 月 13 日,《吉林工农报》 四版刊发“工人生活”专版,该版由吉林省总工会 《工人生活》 编委会编。
△2 月 1 日,《吉林工农报》 改为 《吉林日报》。《吉林工农报》 共出刊 239 期。
△3 月 10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省农业劳模大会于 3 月 7 日闭幕。五、六版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大会的新闻照片。这种出照片专版的做法在《吉林日报》 的历史上是个开端。
△3 月 11 日,《吉林日报》 四版为“中苏友好”专版,由吉林省中苏友好协会编。 △4 月 20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本报员工一致响应上级号召,发扬阶级友爱精神,救济上海失业兄弟,全社 200 余人共捐助近 2000 万元 (东北币)。
△4 月 22 日,《吉林日报》 全文刊载中共中央发布的 《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从此,《吉林日报》 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宣传报道引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5 月 3 日,《吉林日报》 刊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报头。
△5 月 19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调整报价启事:自 6 月 1 日起,吉林日报每份售价 1500 元,每月 4.5 万元 (6 月以前报价为每份 1000 元,每月 3 万元)。
△7 月 25 日,《吉林日报》 二版报道,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举行奖励模范大会。本报第二印刷厂厂长曹昌庆为模范工作者,张福成、李明元等 5 人为一等先进工作者,常世全等 22 人为二等先进工作者。
△9 月,《吉林日报》 各版开始使用新闻照片。
△10 月,吉林日报社社长石果当选为吉林省第二届工会常务委员。
△11 月 7 日,《吉林日报》 一版开辟专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报道了扶余 15 区 300 多农民志愿赴朝作战、蛟河新站街各界人民一致志愿到朝鲜参战等新闻。
△11 月 19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吉林省分会成立,石果当选为委员。
1951 年
△1 月 17 日~29 日,美帝国主义的飞机数次侵入吉林省和龙县勇化区、崇善区和延吉县三合乡上空,盘旋侦察,投弹射击,炸死耕牛,摧毁学校。《吉林日报》 对此进行了突出报道,激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无比愤慨。
△4月 4 日,《吉林日报》 四版刊登本报启事:自 4 月 1 日起,本报报费按人民币结算。每份 155 元,每月 4735 元。
△8 月 2 日,吉林日报编委会决定:一是取消编前会,改为编委碰头会;二是实行周计划制度和编委分工每周联系一次省直机关的制度;三是聘请一批特约通讯员。
△9 月 20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吉林和长春两市市委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动员展开反贪污腐化、反官僚主义运动。
△ 《吉林日报》 1951 年的发行数量突破两万份,达到 23892 份。
1952 年
△6 月 26 日,省委决定:因工作需要,调吉林日报社社长石果同志去省委办公室工作,报社工作由金远清同志负责。
△8 月 1 日,《吉林日报》 上的“吉林青年”专版改为 《吉林青年报》,在吉林市正式出刊,由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
△9 月 13 日,吉林日报社党支部进行改选,新选出党支部委员 7 人,徐秉杰为党支部书记。当时吉林日报社共有党员 34 人。
△11 月 1 日 《农民报》 出版,8 开 4 版。
△ 《吉林日报》 1952 年发行数量突破 4 万份,达到 46463 份。
1953 年
△3 月,吉林日报社的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社长兼总编辑:金远清,副社长:李石常,副总编辑:陈大光、徐秉洁、李克。
△5 月,吉林日报社的小型轮转印刷机正式投入使用,工作效率提高 20 倍。
△7 月 28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金日成、彭德怀宣布停战命令。当日报纸全部刊登朝鲜停战协定书。
1954 年
△2 月 9 日,《吉林日报》 编委会提出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初步意见,强调做好群众工作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8 月 26 日,吉林日报社召开 《吉林日报》《长春日报》 两报合并大会,宣布副组长以上干部名单和各组人员名单。
△截至 8 月 31 日,《吉林日报》 共出版 1575 期,4 开 4 版的报纸从此终止,与 《长春日报》 合并后改为对开 4 版。
△9 月 1 日,合并后的 《吉林日报》 正式出版,出刊期号为 1576 号。此时报纸每期发行 56000 多份。
△9 月,吉林日报社出版了内部小报 《业务学习》 和 《报纸生活》。小报不定期出版。 △9 月,中共吉林省委对吉林日报社的领导体制和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领导体制由社长制改为总编辑负责制,刘敬之任总编辑。
△11 月,经省委批准,吉林日报社决定在全省各地区设立记者站。
1955 年
△1 月 2 日,《吉林日报》 的农村版—— 《吉林农民报》 创刊。创刊初期是 4 开 4 版,周 2 刊,后改为周 3 刊。总编辑:肖明。同年 8 月,陈大光接肖明任《吉林农民报》 总编辑。
△7 月 15 日,《吉林日报》 三版刊登本报启事:从 7 月 15 日起,本报开始试用第一批57个简化字。
△11月 8 日,省委印发了省委委员、吉林日报总编辑刘敬之在全省三级干部会议上的发言:《在合作化运动中,改进编辑部的群众工作和读报发行工作》。
△ 《吉林日报》 1955 年的发行数量突破 6 万份,达到 61501 份。《吉林农民报》 的发行量达到 24907 份。
△1955 年,《吉林日报》 开始使用海尔模写机接收新华社的电稿,减轻了报务员抄收电码的劳动强度。
1956 年
△1 月 17 日,吉林日报编委会就吉林日报社的干部情况给省委的报告中提出:同意调出 10 名干部给即将复刊的 《长春日报》。
△1 月 23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长春市 30 余万人大联欢,庆祝长春市进入社会主义。
△2 月 8 日,吉林日报社的内部小报 《报纸生活》 和 《业务学习》 合并改版,年末停办。
△从 2 月份起,《吉林日报》 和 《吉林农民报》,由立文立排改为横文横排。
△7 月 14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 3 周年前夕,试装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7 月 20 日,《吉林日报》 三版的“科学知识”专版改成了“科学生活”专版,并标出“本报编辑部、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编”,每周 1 期。
△9 月 29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新华社电讯:中国共产党举行八届一次会议,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邓小平。
△10 月 29 日,《吉林日报》 三版开辟“太阳光”专栏。
△11 月 18 日,《吉林日报》 三版开设“沃土”专版,以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特写、杂文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为主。
△ 《吉林农民报》 发行数量大幅上升,1956 年达到 44609 份。
1957 年
△1 月 1 日,《吉林日报》 创办内部刊物 《报人之家》,反映机关生活。
△1 月,《吉林日报》 的发行达到 5.3 万份。
△2 月,中共吉林省委指示:“ 《吉林日报》 应从第 2 季度 (即 4 月 1 日)起,缩减刊期,实行星期日休刊”,原因是纸张供应紧张。吉林日报社从 4 月份开始实行星期日休刊,10 月份开始,周日又恢复正常出刊。
△3 月,《吉林日报》 开辟“漫画园”专栏,半月刊,主要刊发漫画。
△4 月 1 日,《吉林日报》 由日报改为周六刊,星期日休刊。
△4 月 1 日,《吉林农民报》 改变出版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三、五、日出版,改为每周二、四、六出版。
△7 月 18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本报举行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和东北人大教职员一起批驳党内右派分子的反党言行。
△11 月 18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我省反右派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1957 年,吉林日报社从上海购买了一台国产高速轮转印刷机,又从人民日报社调来一台高速轮转印刷机。投入使用以后,其他附属设备也由手工操作变为半自动化,《吉林日报》 的印刷设备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1957年,吉林日报印刷厂对外承印了《红旗》《支部生活》《奋进》等刊物。
1958 年
△2 月 9 日后,《吉林日报》 发表多篇社论宣传大跃进,提倡大跃进。
△3 月末,吉林日报社有 26 名干部下放到双辽县三林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其中 21 名是编辑和记者;7 人下放土建工程队劳动,其中有 5 名是编辑和记者。
△4月 9 日,吉林日报编委会决定,除延边地区继续派驻记者外,其他市、地的记者站一律取消。
△5 月 6 日,《吉林日报》 一版开辟“图片新闻”专栏。一个标题,一篇短文,配一幅照片,既美化了版面,也增强了宣传效果。
△5 月 7 日,《吉林日报》 二版报道,农安县农村各种运动中的“灵丹妙药”——普遍推行大字报收效良好。
△6 月 14 日,《吉林日报》 报道,全省要办 414 个小型炼铁炉和土高炉,生产能力达 40 万吨。
△8 月 23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我省农村第一个人民公社——海龙县李炉沟曙光人民公社于 8 月 20 日建立。
△1958年,吉林日报社先后增添了十几种机器,有铸字机、压版机、烤型机等。
1959 年
△1 月 1 日,《吉林农民报》 改名为 《红色社员报》,由周三刊改为周六刊,星期一无报。
△1 月,《吉林日报》 的发行量达 106260 份。
△2 月 20 日,《吉林日报》 编委会在各地区恢复了记者站。
△春天,吉林日报社在长春市翟家富堡附近建立了农园, △5 月,《红色社员报》 由周六刊改为逢双日出版。
△12 月,《吉林日报》 副总编辑刘云沼随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吉林日报》 的发行数量 1959 年达到 77996 份。
1960 年
△1 月 30 日,根据中央压缩报刊的精神,《吉林日报》 的发行份数控制在 9 万份以内,周日出对开两版。
△2 月 26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省委决定,成立新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每个时期的报道方针和宣传计划。
△9 月 21 日,《吉林日报》 三版报道,省委宣传部召开全省新闻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要求进一步开展全党办报运动。
△1960 年,在开展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中,吉林日报社的职工共取得 63 项革新成果。
△1960 年,吉林日报社创办内部刊物 《跃进》。
1961 年
△2 月 1 日,《红色社员报》 停刊。
△3 月 6 日,《吉林日报》 开始每周一出两版,因为纸张供应不足。从 1962 年 1 月 4 日开始,每周的周四也出两版。
△6 月 10 日,刘云沼任吉林日报总编辑。
△9 月 4 日,吉林日报社创办内部刊物 《业务通讯》。
1962 年
△9 月 3 日,《吉林日报》 三版整版刊发纪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 10 周年的稿件。
△10月 1 日,《吉林日报》 三版开辟“长白山”副刊版,每周出 3 期。
△1962年,吉林日报社全年总收入达到 164.7 万元,比 1961 年增长 6.5%;创利润 24.2 万元,比 1961 年增长 94%。
1963 年
△从 1961 年 10 月到 1963 年 2 月中旬,吉林日报编委会根据中央和吉林省委关于甄别工作的指示精神,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处分的干部和党员共 18 人进行了甄别复查。
△3 月 6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毛泽东主席 《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题词手迹,从此开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宣传。
△5 月 1 日,《红色社员报》 复刊。复刊后的 《红色社员报》 4 开 4 版,周二刊。
△7 月 19 日,中共吉林省委批准,吉林日报副总编辑陈大光兼任 《红色社员报》 总编辑。
△11 月 18 日,吉林日报社对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组”改成了“部”。
△11 月下旬,吉林日报社第一届机关党委成立,选出党委委员 11 人,党委书记王建颖。
△ 《红色社员报》(原 《吉林农民报》) 1963 年复刊以后,发行数量大幅上升,达到 74747 份。
△1963 年,经省直属机关党委批准,吉林日报社党总支改为党委。
1964 年
△1 月 27 日,吉林日报社内部小报 《业务通讯》 停办,该报共出版 29 期。
△3 月 13 日,《吉林日报》 一版提出:外学大寨,内赶十面旗帜,刊登了《平原地区粮食稳产高产的榜样——榆树县弓棚公社长发大队增产经验》 的通讯,继续介绍吉林省农业战线上的十面旗帜的事迹。
△5 月 25 日,吉林日报社创办内部刊物 《业务学习》。
△9 月 15 日,《吉林日报》 一版报道,冰岛 《人民意志报》 主编抵达长春,吉林日报总编辑刘云沼等迎接并设宴招待贵宾。
△10 月,吉林日报社开通了照片传真机。此前新闻照片只能靠邮局传递。
△12 月,《吉林日报》 副总编辑关东镇随中苏友协积极分子代表团去苏联访问。
△1964 年 《红色社员报》 的发行量达到 75610 份,是“文革”以前的最高发行数。
1965 年
△2 月 2 日 (春节),《吉林日报》 报头套红。这天的 《吉林日报》 开始使用毛泽东主席为 《吉林日报》 新写的报头
△4 月 1 日,吉林日报社内部刊物 《业务学习》 停刊,共出刊 18 期。
△4 月 10 日,《吉林日报》 创办内部刊物 《本报消息》。
△4 月 20 日,《吉林日报》 三版开辟“理论与实践”专刊。
△5 月 19 日,《吉林日报》 的读者来信组改称群众工作部。
△10 月 1 日,《红色社员报》 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每周二、四、六出版。
△10 月 9 日,吉林日报社举行职工大会,庆祝 《吉林日报》 创刊 20 周年。省委领导李砥平等出席大会。
△10 月 10 日,《吉林日报》 二版刊登 《本报启事》。启事称:《吉林日报》曾经几次改换名称,每次改名时期数都重新算起。先后出版的情况是:《人民日报》 出 359 期;《吉林日报》 出 803 期;《吉林工农报》 出 239 期。现在的 《吉林日报》到今天出 5565 期,从创刊到现在共出 6966 期。从今天开始,我们把报头下注明的报纸期数改正过来。
△12月 24 日,《吉林日报》 在三版全文转载了上海 《文汇报》 在 11 月 10 日发表的姚文元写的批判 《海瑞罢官》 的文章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同时转载了 《人民日报》 针对此文所写的“编者按语”。
△1965 年,《吉林日报》 发行数量又创新高,达到 89650 份。
△1965 年,吉林日报社的编制是 477 名,其中编辑部 146 人,《红色社员报》 20 人。
△1965 年,《吉林日报》 的通讯员队伍发展到 8000 人。
1966 年
△5 月 31 日,报社编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批判影片 《独立大队》《两家人》 的文章如何处理的问题。
△6 月 20 日,报社成立了由 11 人组成的“大字报委员会”,到 26 日,已贴出大字报 260 多张,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文艺部的负责人和文艺编辑。到 7 月 7 日,大字报贴出了 736 张,批判对象也逐渐扩展到其他部门,被点名批判的人次达 34 人。
△7 月 24 日,“吉林日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委员会筹委会”(以下简称 “筹委会”) 成立,选出委员 26 人 (后补充到 31 人)。
△9 月开始,《吉林日报》 上陆续出现了 《给毛主席的致敬电》《×××通告》《××通电》《×××呼吁书》《告×××书》 等特殊政治环境下的文体。
△1966 年秋,吉林日报社“红卫兵”进京“串联”181 人。
△9 月至 11 月,吉林日报社各部门中一些“文化大革命积极分子”连续在报社策划和组织了所谓“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活动,先后揪斗了陈大光、关东镇、陈述等部主任以上的报社领导干部。
△12 月 26 日,“红色新闻兵造反纵队”选出 12 名“总部委员”,建立了斗争组、出版组、宣传接待组和后勤组等机构。
1967 年
△1 月 11 日,《吉林日报》 被“新闻兵”肆意改成 《新华社电讯》,停止出版 《吉林日报》。
△1 月 19 日,报纸恢复了 《吉林日报》 报名,报头下的连续刊号改为 “新××号”。
△2 月 2 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第二次为 《吉林日报》 题写的报头启用两周年,出刊了一期没有期号的“专号”报纸。
△3 月 12 日 《吉林日报》 出版上、下午版。这种出上、下午版的方式终止于 1971 年 7 月 24 日,共出刊 35 天。
△5 月 25 日,《吉林日报》 除正刊外,为纪念毛泽东主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 25 周年,出版了一张对开二版的“纪念特刊。”
1968 年
△1 月 26 日,吉林日报社“两大派三个组织”联合,成立了“大联合委员会”。
△6 月 24 日,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吉林日报社,同“大联委”一起领导报社工作。
△7 月 17 日,办报班子和“斗、批、改”班子成立。
△9 月 6 日,《吉林日报》 在一版头题发表了 《反右倾鼓干劲 狠抓阶级斗争 迅速掀起斗批改高潮》。
△10 月 25 日,长春市电炉厂的“工宣队”进驻吉林日报社。
△12月28日,吉林日报社革命委员会成立,报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革命委员会,主任由军宣队军代表队长董悦真担任。
△1966年至 1968 年三年间,吉林日报社亏损 54 万元。
1969 年
△1969 年,吉林日报社革命委员会下设编辑部、办事组、政工组、后勤生产组等机构,编辑部下设调查研究组、群工组、工交财贸组、农村组、上建组、出版组和红色社员报编辑部。办事组、政工组、后勤生产组各设组长 1 人,副组长 1—2 人。编辑部设领导小组。
△吉林日报社于 1969 年 12 月“抽调”106 名干部去农村插队落户,8 人去 “五七”干校“劳动”。
1970 年
△1970 年,吉林日报社社址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 68 号 (现人民大街 68 号)。
△1970 年上半年,吉林日报社从省直机关调入 20 多名干部,后又从部队复员战士中选调 20 多名同志,其中有少数充实到编辑部,多数分配到后勤和生产第一线工作。
△4 月,董悦真归队,胡绍祖同志接任吉林日报社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
△1969 年、1970 年,吉林日报社每年由省财政部门补贴 20 万元。
1971 年
△3 月,中共吉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出中共吉林省第三届委员会。自此,《吉林日报》 既是省革命委员会机关报,又是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
△4 月 1 日,《红色社员报》 报头改为印刷字体。
△4 月,根据“斗、批、改”的需要,吉林日报社把机构相应地进行了调整,即在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设政工组、编辑部、办公室、后勤组等职能部门。
△8 月,吉林日报社印刷厂开始代印 《人民日报》 和 《参考消息》。1971 年代印 《人民日报》 11.2 万份,《参考消息》 13.2 万份,实现利润 11 万元,利润全部上缴。
1972 年
△1 月 10 日,《吉林日报》 编辑部制订了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的报道提要》。《提要》 中强调,《吉林日报》 要结合“斗批改”实际,侧重抓“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报道。
△1972 年,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在各条战线培养了一批新的典型。如“农业学大寨”的典型是洮安县、珲春县;“工业学大庆”的典型是通化铜矿等。《吉林日报》 用大量篇幅做了报道。
△7 月 16 日,中共吉林日报社第一届委员会组成,胡绍祖担任中共吉林日报社委员会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吉林日报社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书记负责制,直至 1978 年 3 月撤销中共吉林日报社委员会和吉林日报社革命委员会为止。
△1972年,由于印刷厂代印 《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实现利润11万元。
1973 年
△7 月,吉林日报社对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即在党委、革委会领导下,设总编室、工商部、农村部、文教部、政治生活部、理论部、记者群工部、红色社员报编辑都、政治工作处 (包括组织、宣传、人事、民兵保卫和文秘等业务)、行政处 (下设行政科、财务科、发行科、供应科和印刷厂)。全报社总人数 492 人,其中干部 242 人,编辑部 165 人。七七5月,印刷厂代印的 《人民日报》 增加到 12.6 万份,《参考消息》 增加到 20.4 万份。因印刷任务量加大,印刷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改造,省财政部门允许更新改造设备时占用部分折旧基金。至 1976年,报社每年基本都未上缴利润。
1974 年
△年初,“四人帮”大规模发动“批林批孔”运动。《吉林日报》 转发“两报一刊”的“批林批孔”稿件,在连续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批儒评法、“批周公”、“批宋江”的文章。
△1 月,根据省委指示,《吉林日报》 重点宣传了农业战线上的九台县三台公社等 5 个生产队在“批林批孔”中的“典型经验”。
△3 月下旬,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全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吉林日报》 重点发表了大会上推出的吉林市油脂厂、通化铜矿、吉林市制锹厂、大兴沟林业局等 15 个典型企业的报道和文章。
1975 年
△从 1975 年开始,《吉林日报》 刊发“反击右倾专案风”的报道。
△8 月,胡绍祖调出。
1976 年
△年初,《吉林日报》 连续刊登了大量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报道和文章。
△8 月,刘云沼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持报社工作。
△10 月 22 日,《吉林日报》 一版套红,以大字醒目标题报道党中央粉碎 “四人帮”的消息。
△11 月 5 日以后,《吉林日报》 刊登大量的消息、文章、言论,集中力量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散布的反动观点。
△1976 年末,吉林日报社总人数 488 人,编辑部有编采人员 171 人,后勤管理干部和工人 310 人。编辑部的业务部门机构设有:总编室、工商部、农村部、文教部、政治生活部、理论部、记者群工部、红色社员报编辑部、政治处、行政处。行政处下设行政科、财务科、发行广告科、印刷厂。
△1976 年 《吉林日报》 每千张亏损 3.08 元,总亏损 34.4 万元。
1977 年
△4 月,《吉林日报》 在时事版创办国际专栏“学时事”。
△5 月 24 日起,《吉林日报》 以“彻底批判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王洪文”为通栏题,组织了批判王洪文的多块专版。
△6 月 12 日,《吉林日报》 发表短评 《乘胜前进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
△11 月 3 日以后,《吉林日报》 对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展开及时的报道。
△12 月,《吉林日报》 开设“第三世界在斗争中前进”专栏。
△12 月,《吉林日报》 在时事版开辟国内专栏“伟大祖国在跃进”。
△1977 年末,《吉林日报》 报道了对“四人帮”余孽、打砸抢分子许肇昌等人被依法逮捕、追究刑事责任的消息。
1978 年
△3 月,吉林日报社恢复了省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建立了编辑委员会,实行政治、业务一元化领导,撤销中共吉林日报社委员会和吉林日报社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吉林日报社机关党委,负责报社机关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李准任总编辑。
△从 1978 年 4 月到 1981 年 4 月,吉林日报社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完成,174 人重新复查、落实政策。
△5 月 18 日,《吉林日报》 全文转载了 《光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月 2 日,“卷巨澜”副刊恢复为“长白山”副刊。
△8 月 31 日,吉林日报编委会聘请宋振庭等 8 位省领导及一些部门的领导同志为 《吉林日报》 的特约评论员。
△11 月 27 日,《吉林日报》 报道了要求各级党委和公安司法部门彻底为天安门事件受迫害的同志平反的消息。
1979 年
△1 月 2 日,《吉林日报》 一版开辟“群众论坛”栏目。
△年初,《红色社员报》 连续发表 7 篇评论员文章,展开对农村改革的报道。
△年初,《吉林日报》 在落实农村责任制、为集体和社员家庭副业恢复名誉等方面的报道,在全国的省级报纸中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的。
△3 月,《吉林日报》 报道了省委为赵林等 152 名省直原部、厅、局级以上干部公开平反、恢复名誉及为史云蜂平反昭雪的消息。
△3 月 23 日,省新闻研究所成立,由吉林日报社代管。
△7 月份起,《吉林日报》 取消了邮局限额发行,这一年年平均期发份数为 285463 份。
△9 月,《吉林日报》 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全党动手,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各单位坚决按规定执行,大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0 月 5 日,吉林日报社成立了基建维修综合服务队。
△12 月 30 日,报社资料组编的 《各地报刊动态》(《文摘旬刊》 的前身)创刊,不定期出刊,开始时是 8 开 4 版,后改为 8 开 8 版。
△1979 年,吉林日报社政工处改为人事处。
1980 年
△年初,《吉林日报》 在计划生育宣传中明确提出,当年要把全省人口增长率降到千分之九,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
△7 月 18 日起,《吉林日报》 连续发表富裕社队如何富起来的经验和通讯。
△1980 年以后,基建维修综合服务队先后改为吉林日报社知青综合厂和吉林日报社印刷二厂。
△1980 年,报社开始对新到的同志进行专业培训。
△1980 年,《吉林日报》 副刊版除了“长白山”以外,又办了“文化生活” “舞台与银幕”两个副刊专版、专栏。后在“长白山”副刊的总刊头下,分为 “作品版”“周末版”“文艺评论版”“文化博览版”。
1981 年
△1 月,《各地报刊动态》 改为 《文摘旬刊》。10 天一期,8 开 8 版。
△8 月,《吉林日报》 编辑部在有关规定中对各业务部门提出了工作定额,实行责任制。
△9 月,《吉林日报》 开始宣传“联产到劳、包干到户”责任制。
△10 月,吉林日报社在机构调整中撤销了工商部和文教部,设立了工业部、财贸部、文艺部和科教部。
△11 月7 日,《吉林日报》“社会长廊”开篇。“社会长廊”专版办了 100 多期,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
△1981年,《吉林日报》 编辑部实行稿件记分和开展金牌、银牌活动。
△1981 年,《吉林农民报》(《红色社员报》) 被评为吉林省宣传战线的先进集体。
1982 年
△1982 年,报社编委会在“报纸工作设想”中提出:“要继续努力增加新闻报道,改变目前旧闻多、新闻少,经济新闻枯燥乏味,会议新闻充斥版面,报道面不宽的状况。”
△6 月,报社开始业务职称评定工作。
△9 月,《吉林日报》 开始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报道。
△10 月 11 日,《吉林日报》 刊登长篇通讯:《为科学事业献出全部光和热 ——记中年科学家蒋筑英的事迹》。
△1982 年,报社在南湖新村建成两栋 8000 平方米职工宿舍。
△1982 年,报社的固定资产为 700 多万元。
1983 年
△1 月起,吉林日报社在全国新闻单位中第一个实行自负盈亏
△1 月,吉林日报社共评出中级职称 48 人。
△1983 年,《吉林日报》 一版改版方案中提出,一版的新闻不少于四分之三,一版平均每天不少于 20 至 25 条新闻,并力争达到 30 条。
△1983 年,编辑部组织机构调整,原来的九部一室改为三大部二室,把工、农、商三部组成“经济宣传联合体”,把政法、文艺、科教、理论四部组成“政文宣传联合体”,各由一位副总编直接领导。两室为总编室和一版编辑室。
△2 月,《吉林日报》 一版开辟了“零点随笔”栏目。
△2 月 9 日,《吉林日报》 在二版开辟了“五味子”漫画专栏。 △4 月 14 日,《吉林日报》 开始对“君子兰花价奇高”的问题进行报道。
△5 月 1 日,《城市时报》 创刊,由省总工会、省经委和吉林日报社联合创办。初创时为 4 开 4 版,周三刊 (每周二、四、六出版)。
△5 月,《东西南北》 创刊,每期 48 页。
△1983 年起,报社开始办新闻专业人员培训班。
△1983 年,吉林日报社广告收入达到 113 万元,比上年几乎翻了一番。
△1983 年,《东西南北》 创刊后即实行自办发行,第一年发行 20 万册。
1984 年
△1984 年初,《吉林日报》 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乡镇企业大有可为》,论述了办好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
△3 月,《吉林日报》 创办“锦绣中华”专版,重新出刊“科学园地”专刊。
△6 月,《吉林日报》“学舟”专刊创办。
△6 月 23 日,《吉林日报》 在一版头题发表了 《一桩十年扯皮案》 的报道。
△7 月,吉林日报社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共招聘录用 39 名同志。
△7 月,报社制订了关于处理新闻报道失实问题的有关规定。
△7 月 23 日,省委宣传部批准了报社编委会关于 《吉林日报》 对国外公开发行的请示报告。
△1984 年,《吉林农民报》(《红色社员报》) 被评为全国新闻系统先进集体和省直机关先进集体。
△10 月 1 日,由吉林日报社主办的全国第一张武术爱好者的报纸—— 《武术报》 正式创刊。
△10月 ,作为“吉林日报新闻刊授讲习所函授”刊物的 《记者与作家》 月刊创刊。
△12月,《吉林日报》 发行 296888 份,达 《吉林日报》 创刊后发行份数最高峰。
△1984 年,《东西南北》 发行达到 83 万册。
1985 年
△1 月 1 日,《城市时报》 改为日报。周日出了一张丰富多彩,知识性、趣味性较浓,可读性较强的“星期天”专版。
△1 月 3 日,《北方信息》 创刊,由吉林日报社和省计经委主办,4 开 4 版,每周一期,周四出版。
△1 月,《农村专业户之友》《帮您富》《现代企业家》 创刊。
△1985 年起,《文摘旬刊》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4 月,《吉林日报》 一版栏目“群众论坛”改为“白山新语”,年底又改为 “读者论坛”。
△1985 年,吉林日报社开始在编辑部内部开展“十佳”(好消息、好通讯、好问题、好评论、好内参、好约稿、好照片、好插图、好版面、好标题) 评选活动。
△1985 年,报社引进两台日本住友胶印轮转机和一套胶印制版设备,解决了部分报纸的胶印问题。
△5 月,《红色社员报》 的报名停止使用,恢复 《吉林农民报》 的报名。
△6 月末,《武术报》 办了 9 个月、出版 29 期后停刊。
△1985 年,《吉林农民报》 年平均发行份数为 506363 份,全省平均 6.26 个农户有一份报纸。
△1985 年,《文摘旬刊》 发行量达到近百万份 (册)。
△1985 年以后,《东西南北》 发行突破百万册,除西藏外,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发行点。 △1985 年,吉林日报社广告收入达到 200 万元。
1986 年
△1 月起,《城市时报》 由日报改为周六刊 (周日无报),“星期天”改为 “周末版”。
△上半年,《吉林日报》“国际”专栏改成了“国际新闻”专栏。
△5 月 11 日,《吉林日报》“书谭”专刊创办。
△6 月 2 日,《吉林日报》 开始对四平市红嘴农工商联合公司进行报道。
△7 月 20 日,吉林日报社创办了“吉林日报海内外”专版。该报对开 4 版,每月一期 (每月 20 日出版),铜版纸彩色印刷。海内外专版在本省和香港同时印刷,向港澳、台湾和海内外广泛发行,发行范围达到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6 年夏季,报社开始用微机接收新华社电讯稿。
△1986 年,吉林日报社劳动服务公司正式成立。
△10 月 1 日,《吉林日报》 出版了历史上的第一张彩色报纸。
1987 年
△1 月 8 日,《吉林日报》 发表评论员文章 《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得人心》。之后,《吉林日报》 多次报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消息。
△5 月 8 日,《吉林日报》 开始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展开宣传。
△1987 年,《吉林日报》“党的生活”专栏改成“党的建设”专栏。
△1987年,实行改革五年以后,报社的固定资产翻了一番多,达到1500万元。
△1987年,《城市时报》 达到年平均期发份数140214份。
1988 年
△3 月,吉林日报社的领导体制由总编辑负责制改为试行社长、总编辑分工负责制。戴大兴任社长,万忆萱为总编辑。
△3 月 13 日,《吉林日报》“星期刊”创刊,开辟了“星期杂谈”“星期人物”“百叶窗”“你我他”“长镜头”“长白一叶”“地平线”等栏目。
△5 月 8 日,《吉林日报》 在一版刊登通讯:《党义,你在哪里?》。
△5 月,《吉林日报》 办“开拓与探索”专版。
△5 月 29 日,《吉林日报》“星期刊”改成了“星期版”。
△8 月 1 日,《海内外经济信息》 报正式创刊,4 开 4 版,每周一期。
△1988 年,吉林日报社对广告部、《北方信息》 报两个部门试行招标承包。
△1988 年,购置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电脑排版 (即激光照排) 设备。
1989 年
△1989 年,报社机构进行调整,一、四版和二版、三版分别成立了编辑室,撤销了文教、政法、调研部,成立了政教、文艺、理论评论、社会生活部,行政方面的发行、广告、供应、财会、总务等部门均升格为“部”(处)。
△5月27日,《吉林日报》发表《劝阻学生进京恢复教学秩序》等评论员文章。
△7 月 9 日,《吉林日报》 重新办起了“星期版”。
△12 月 11 日,《吉林日报》 发表 《致读者》:从今天起,《吉林日报》(包括报社所办的各种报纸和刊物) 结束了 40 多年的铅排铅印历史,实行电脑排版(即激光照排) 和胶印。
△12 月 31 日,《北方信息》 停刊。
1990 年
△1990 年,吉林日报社对所办的报纸 《吉林日报》《吉林农民报》《城市时报》 和 《海内外经济信息》 报开始实行自办发行。
1991 年
△1 月 1 日,《城市时报》 改为 《城市晚报》,由吉林日报社主办,省总工会、省计经委不再作为联办单位,仍然是 4 开 4 版,周六刊。
△1 月 6 日的“星期版”增加“一席谈”“显微镜下”“听诊器”“七彩虹” 等栏目。
△3 月,《海内外经济信息》 报停刊。
△6 月,吉林日报海内外专版停刊。
△7 月,《吉林日报》 恢复总编辑负责制,易洪斌任总编辑。
△9 月,报社撤销政教部,新设了政法部、科教部和公共关系部。
△1991 年,《文摘旬刊》 编辑部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报纸协会授予 “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集体”称号,此事被列为 1991 年度吉林省新闻出版十件大事之一。
△1991 年,报社广告收入突破了 400 万。
1992 年
△1 月 4 日,“东北风”创办,对开 4 版,报头套红,每逢周末 8 块版。
△1 月起,《文摘旬刊》 除了正常的每期 8 开 8 版外,每月又有 8 开 16 版的增刊。
△1月 ,《城市晚报》由周六刊改为日报取消了“周末版”,增加了“星期刊”专刊。
△3月,省纪委派驻吉林日报社纪检组开始工作。
△3 月 31 日,《吉林日报》 一版头题强势刊发长篇通讯 《东方风来满眼春》,详细报道了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12 月 31 日,《吉林农民报》 在第 5489 期的报纸上发表启事,宣布终刊。
△1992 年,《吉林日报》“党的建设”专栏恢复为“党的生活”专栏。
△1992 年,在全国“文摘十佳”评选中,《文摘旬刊》 名列第三。
△1992 年,在全国第一届文摘爱好者研讨会上,《东西南北》 被评为全国文摘类杂志十佳第三名。
△1992 年,吉林日报编辑部实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管理工作中。
△1992 年,报社广告收入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达到 920 多万元。
1993 年
△1 月 1 日起,《吉林日报》 由每日对开 4 版改为每日对开 8 版。
△1 月,《城市晚报》 的“星期刊”由原来的 4 开 4 版改为 4 开 8 版。
△1 月 4 日,《吉林经济报》 创刊,对开 4 版,周三刊,每周一、三、五出版,随 《吉林日报》 一起发行。
△2 月 17 日,吉林日报社由总编辑负责制改为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责任制,社长主持社长、总编辑办公会和报社全面工作,总编辑主要分管编辑业务工作。易洪斌任社长,侯树范任总编辑。
△2月,公共关系部撤销,与总编办的机动记者组合并。3月新设机动记者部。
△3 月 18 日,《吉林日报》 报道省委书记何竹康在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努力把吉林建成发达的边疆近海省。
△5 月,《吉林日报》 在一版开辟“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专栏。
△4 月 15 日,由吉林日报机关党委主办的 《吉报人》 创刊。
△6 月 16 日,吉林日报书画院成立。 △6 月 28 日至 7 月 8 日,应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 《新报》 邀请,以易洪斌同志为团长的新闻代表团,赴俄罗斯进行了为期 10 天的访问。
△7 月 21 日,以中央政治局委员 《前进报》 社社长卡洛斯·布里托为首的葡萄牙共产党领导人休假团一行四人来本报访问座谈。
△副总编刘兆玺参加省环境保护考察团,于 8 月 21 日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9 月 2 日,吉林日报社制订了 《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 “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9 月 4 日,应本报邀请,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 《新报》 总编辑斯米乐诺夫·维达利·伯利索夫等一行来本报访问。
△10 月 14 日,我社召开房改动员大会。
△11 月,报社给 1989 年前到编采部门工作并具有新闻专业职称的人员配备 BP 机。
△12 月 20 日,吉林省新闻广告实业总公司宣告成立。
△1993 年,本报记者王锐写的通讯《家规》获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3 年,编辑部实施新机制:合理优化组合,定编定员定岗定额定费用。
△1993 年起,报社“十佳好新闻”改称“吉林日报社新闻奖”,每个季度评选一次,设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五个奖项。
△1993 年,报社广告收入突破 1000 万元,达到 1636 万元。
1994 年
△1 月起,《文摘旬刊》 改为每期 8 开 16 版。《东西南北》 每期增至 64 页,内夹 4页精美彩页《吉林经济报》单独发行,开版刊期不变,由每周一、三、五出版改为每周二、四、六出版。
△1月,《吉林日报》 的版面调整为:每周一、四、日为对开 4 版,每周二、三、五、六为对开 8 版。
△1 月 14 日,著名旅美华侨作家 《北京人在纽约》 作者曹桂林夫妇来本报访问。
△2 月 7 日至 22 日,副总编辑周志先应邀出访日本。
△3 月,吉林日报社物资经营储运站建立。
△5 月,吉林日报社党组成立。易洪斌任党组书记,侯树范、周志先、夏世才、毕政、冯晨、刘兆玺、阎振起、赵亚计、王济昌同志任党组成员。
△5 月 4 日,副总编辑毕政出访韩国。
△7 月 1 日,应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记协的邀请,以易洪斌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美国。
△8 月,吉林日报社的领导体制由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责任制改为社长负责制,原报社编委会改为社委会。易洪斌任社长,原总编辑侯树范 (正厅长级)及其他副总编辑为副社长。
△8 月,在“首届春燕杯”全国晚报评选活动中,《城市晚报》 荣获“读者最喜爱的晚报”奖。
△9 月 7 日,吉林日报社增设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领导小组;财经领导小组;吉林日报社中级职称评委会。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6 日,应韩国江原日报社邀请,以副社长侯树范为团长的 《吉林日报》 代表团一行 7 人,对韩国江原道进行友好访问。
△1994 年,《文摘旬刊》 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报刊”。《东西南北》 在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共同组织的吉林省首次十佳期刊评选中,被评为十佳期刊。
1995 年
△2 月 2 日,江泽民总书记为 《吉林日报》 创刊 50 周年题词。
△2 月 15 日,应日本 《新潟日报》 之邀,副社长侯树范前往东京参加东北亚经济论坛新潟国际会议。
△1995 年初,吉林日报社的组织机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原总编办公室改为吉林日报社办公室,原总务处撤销归入社办;撤销工商部、机动记者部,新设工业部、财贸部;文艺部改为文体部。另外,经营管理处改为经营开发办公室,财务处改为计划财务处。
△4 月,制订了 《处级干部实行聘任制暂行条例》,对处级干部由任命制改为聘任制,其他人员均实行“双向选择”。
△4 月 1 日,“吉林日报社医疗费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5 月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以后,《吉林日报》 的版面调整为每周一、六、日为对开 4 版,每周二、三、四、五为对开 8 版。
△5 月 11 日,清产核资领导小组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全面铺开。
△7 月 5 日,韩国江原日报社代表团来我社访问。
△7 月 13 日至 19 日,社长易洪斌、副社长冯晨率报社代表团访问韩国最大的经济类报纸——每日经济新闻社。
△9 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省委书记张德江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我社视察工作。
△10 月 8 日,吉林日报社召开创刊 50 周年纪念大会,省委书记张德江到会并讲话。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从德国进口的印刷设备全部运抵报社,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9 月,报社开始使用北大方正“维思”报刊排版软件。
△12月,在“万报荟萃”报纸博览大点索活动中,《文摘旬刊》 被评为“读者最喜欢的报纸”。
△1995年,《东西南北》 杂志被评为“95 东北优秀社科期刊”。
△1995 年,飞达物资贸易中心成立,本部设在经营开发办,门市部设在解放大路 67 号。
△1983 年到 1995 年,报社在南湖新村、绿园和南关先后修建和购买了 6 栋宿舍楼,面积 2.36 万平方米。
△1995 年,本报编辑王熙元在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中,荣膺“百佳”光荣称号。
1996 年
△1 月 17 日—27 日,易洪斌社长率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新加坡。
△3 月,为了贯彻中纪委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精神,我社公布了 《吉林日报社接待管理规定 (暂行)》。
△5 月 13 日,新的 《吉林日报社财务管理制度》 正式实行。
△7 月 8 日—13 日,应韩国江原日报社邀请,我社以副社长刘兆玺为团长的一行 7 人赴韩进行为期 6 天的友好访问。
△从 10 月 1 日起,报社 630 人晋升一个工资档次,并于 1996 年 4 月兑现增发的工资。
△1996 年,报社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一体”指以办报工作为主体;“两翼”,指以发行和创收工作为两翼。
1997 年
△1 月 29 日起,根据中宣部等部门的部署,报社开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活动。
△3 月,报社开始实行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6 月,报社开展中层以上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 △6 月,兼并并改造了 《市场经济时报》。
△7 月 7 日—14 日,以崔乘益专务理事为团长的韩国江原日报代表团一行 7 人对我社进行了友好访问。
△7 月 1 日,《吉林日报》 出版彩色版,一版头题刊发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报眼刊发大幅照片,报道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场面活动。
△7 月 24 日,《吉林日报》 二版刊发社长易洪斌撰写的长篇纪念文章 《深深的海洋——为一位伟人而作》,悼念邓小平。
△11 月 12 日,八里堡库区两座新库房落成。
△12 月 25 日,侯树范、阎振起、林百石三位同志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1997 年,新闻大厦设计招标圆满完成,印刷厂厂房当年破土动工,当年投入使用。
1998 年
△2 月 6 日,报社成立经营管理委员会,蒋力华同志任主任;设立经理办公室,张天彪任总经理。
△3 月,社办一分为二,另成立总务处;供应处保留建制成立储运站,隶属于经理办公室;记者部长春记者站改称长春分社。
△4 月 23 日,在中共吉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易洪斌同志当选为中共吉林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5 月 12 日,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东侧、南邻民安路的吉林日报社报业大楼正式动工。
△6月 17 日,报社召开出售公有住房动员大会,房改正式开始。
△7月下旬至 8 月末,吉林省西部遭受了有水文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洪水灾害。《吉林日报》 组织记者到抗洪一线采写大量报道,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12 月 2 日、3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发了新华社和 《人民日报》 记者采写的通讯 《国有企业带头人傅万才》(上、下),12 月 8 日、14 日和 16 日,分别在一版刊出 《勇立潮头看素质》《追根溯源说责任》 和 《廉洁正气自生威》,对傅万才的事迹作了更深入细致的报道。
△1998 年,报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洪抢险模范集体”称号。
△9 月 12 日,在全国第四届民间文摘研讨会上,《文摘旬刊》 被评为“读者最喜爱的文摘报”第一名。《东西南北》 和 《读者》 被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文摘杂志”第一名 (并列)。
△1998 年,《东西南北》 杂志在长沙设立分印点。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报社正式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管理,从此结束了长期手工记账、结账的方式。
△2 月 1 日起,大报编辑部实行改革:通过定编、定岗、定量、双向选择等完善用人机制;实行 A 稿制;成立考评组;实行费用包干。
△3 月,八里堡部分仓库及油墨厂动迁。
△3 月 16 日至 24 日,应“中国时报”之邀,以易洪斌为团长的吉林省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
△6 月 28 日至 7 月 5 日,以韩国江原日报社社长崔乘益为团长的江原日报社访问团来我社访问。
△7 月 23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发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
△8 月 19 日,我社部分机构调整:一是长春分社从记者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部门,处级建制。二是评论组从社办分离出来成为评论部,处级建制。三是体育报道从文体部业务中分离出来,由要闻出版部负责;文体部改为文艺部。四是成立吉林骥影文化艺术中心。
△8 月 23 日,《城市晚报》 扩版、改版,周一、周六和周日出 16 版,周二至周五出 24 版。
△8 月 28 日,《吉林经济报》“现代老百姓”周刊扩版提价,每期由原来的 28 个版增至 36 个版,同时提价 0.50 元。1999 年,《现代老百姓·周刊》 实现长春周刊类报纸零售冠军。
△9 月 28 日,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11 月 22 日,吉林日报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始“三讲”教育。
△11 月 30 日,中共吉林日报社机关委员会做出决定,对执迷练法轮功、拒绝各级组织教育帮助的张杰子同志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1999 年,省委书记王云坤为 《城市晚报》 题写新报头。
2000 年
△2 月 26 日,《吉林日报》 一版头条刊发新华社 《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 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报道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0 年初,《长春房地产》 周刊创刊,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地域性房地产报
△4 月 5 日,报社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编辑部机构调整实行中心制,部门负责人实行聘任制,聘期为 3 年。 △5 月 18 日,报社召开行政管理部门改革大会,调整机构,干部竞聘上岗。
△6 月14 日,子报刊改革启动。
△7月,《东西南北》 杂志由月刊变更为半月刊。
△6 月 26 日至 7 月 3 日,我社代表团访问了韩国江原道及 《江原日报》。
△6 月 26 日、27 日,《吉林日报》 一版发表长篇通讯 《人民的好公仆——记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的先进事迹 (上、下篇)》。
△8 月 15 日至 19 日,《吉林日报》 集中报道了由农业部、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 (交易) 会。
△8 月 15 日至 17 日,日本新潟日报社社长五十岚幸雄一行访问了本报。
△8 月 22 日,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新闻文化领事裴士莲女士一行 2 人访问我社。
△10 月 17 日,我社隆重召开庆祝 《吉林日报》 创刊 55 周年大会,省委书记王云坤到会并讲话。
△10 月 31 日,报社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签约,标志着报社新闻采编系统、信息仓储系统、网站服务系统全部采用北大方正的软件来支持。
△2000 年底,吉林日报社报业大厦交付使用。
2001 年
△1 月 1 日,《文摘旬刊》 扩版,每周出一个印张改为两个印张。
△1 月 15 日,《文摘旬刊》 庆祝创刊 20 周年。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省委书记王云坤等为 《文摘旬刊》 题词。
△4 月 26 日至 5 月 5 日,在纪念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 8 周年之际,长春分社成功策划了 88 版的 《赛得潮》 特刊。
△6 月 27 日,社长易洪斌会见以常务理事金吉昭为团长的韩国江原日报社访问团。
△7 月 14 日,《吉林日报》 一版、四版推出彩色通版,以红色大标题 《北京申奥成功啦》 刊出新华社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数十万北京群众一起庆祝的图文报道,同时刊发 《今夜春城无眠》《吉林人民喜庆申奥成功》 等报道。
△9 月 18 日,我社公布 《吉林日报社职工调整住房方案》。
△9 月 20 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省第一家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投入运营,由省委、省政府主办、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中国吉林网同时投入运营。
△12 月 12 日,报社党组决定,社委委员不再任部门负责人,做专职社委。在职的中层干部男 52 周岁、女 50 周岁,从第一线上退下来。工人按男 50 周岁、女 48 周岁,工龄满 30 年,达到其中一个条件可以内退。
△5 月 24 日,《吉林日报》 一版头条刊登 《为开放型经济导航——全省开发区发展综述》,报道 1988 年 6 月吉林省第一批 5 家开发区成立,13 年全省共成立了 23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
△2001 年,报社购买了近 3 万平方米的土地,筹建了印务中心,投资兴建一栋职工宿舍楼。
△2001 年,除原有的五报一刊 (《吉林日报》《城市晚报》《吉林经济报》《关东周报》《文摘旬刊》《东西南北》 杂志) 外,又先后有 《东亚经贸新闻》《婚育周报》《机关生活报》《吉林朝鲜报》 四家报刊加入报业集团。
2002 年
△6 月 24 日,社长易洪斌同志会见泰国华侨团总干事访华团团长陈一平。 △6 月 27 日,印务中心新厂房基本完工,新安装的日本进口机器正式试运行。 △7 月 1 日至 8 日,我社代表团赴韩国江源日报社进行友好访问。
△9 月 16 日,《吉林日报》 推出了 《喜迎十六大数字看变化——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日新月异的发展》 主题报道。
△12月 20 日,毕政同志担任吉林日报社总编辑。
△2002 年,编务中心主任李文彪、摄影部主任潘永顺荣获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2003 年
△1 月 14 日,易洪斌同志在省政协第九届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担任政协第九届文教卫委员会主任。
△2 月 19 日,吉报集团培训中心成立。
△4 月 1 日,吉林日报再次改版,刊出彩版并实现每日套红 (报头套红,一、四彩版)。
△4 月,我省出现非典,吉林日报社及时成立了“防治非典新闻宣传报道领导小组”,圆满完成报道任务。特别报道组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吉林日报》 开始对国企改革改制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深入报道。
△12 月 10 日,蒋力华任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并兼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2003 年,按省里要求,《吉林日报》 接收了划转过来的 《市场与消费导报》《北方法制报》《统计信息》 两报一刊。
2004 年
△3 月,集团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4 月 1 日,《吉林日报》 第三次改版,由套红印刷变为每天单面彩色印刷,一版由 5 号字缩小为 6 号,《东北风》 以彩色印刷,不定期出“文摘”版。重新制定“编采人员工作定额”“新稿费标准及分数”“采编人员任务考核办法”,并成立了吉林日报社考评审读中心。
△4 月 28 日,吉林东亚经贸新闻有限公司揭牌。
△8 月 22 日,《吉林日报》 报道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在长春举行的消息。
△9 月 15 日,《吉林日报》 再次改版,实现了“瘦身”、扩版 (每周由 56 块增加到 80 块)、提价 (由 198 元提到 258 元)。
△9 月下旬起,《城市晚报》 改革起步,编辑部全员竞争上岗。
△9 月 29 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吉林日报社经营困难问题,包括技改债务问题、贷款贴息问题、税费问题等。
△12 月 2 日,《时尚女报》 创刊。
△2004 年,毕政、侯增文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2005 年
△1 月 8 日,旧办公楼转让置换协议签订。
△2005 年初,吉林报业城市晚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1 月 22 日,报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6 月 6 日,报业集团新闻大厦奠基。
△7 月,蒋力华社长当选新一届省报协主席。
△7 月,《吉林日报》 编辑部评选出“首席编辑”“首席记者”,任期一年,任期内工资浮动一级。
△7 月 1 日,《今日财富》 报社与上海世服玛特传媒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9 月—10 月,报社开展 《吉林日报》 创刊 60 周年活动。
△9 月 2 日,《吉林日报》 报道第一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新闻。
△10月,《东西南北》 创办的生态科学普及性杂志 《生态天地》 出刊。
△2005 年,《吉林日报》 对吉林省国企改制进行全方位报道。
△2005 年,印务中心技改成功,新的“北人”印刷生产线投产。
△2005 年,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关于吉林网建设实施方案》 获得通过。中国吉林网为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副厅级建制,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予以专项投资。
△2005 年,尹华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2006 年
△1 月 6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发 《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 消息,开始对吉林省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林业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进行全方位报道。
△7 月,报社实施 《员工“一日行为”准则》。
△9 月 11 日至 15 日,副社长张天彪一行 7 人访问韩国江原日报社。
△11 月,新报业大厦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中国吉林网全面升级暨 《吉林日报》 电子版推出。
△11 月 20 日,报业集团与海航集团合作,《东西南北》 实现资产重组,海南航空决定对 《东西南北》 投资 2000 万元。
△12 月 6 日,集团新报业大厦正式投入使用。
△12 月 19 日,报社召开物业中心、保卫处全体员工大会,《吉林日报》 部分后勤岗位实行社会化管理。
△2006 年,一大批多年“协助”正式走上处级干部岗位。
△2006 年,《城市晚报》 与亚泰集团合作,融资 3000 万元。
2007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4 日,《吉林日报》 对在长春、吉林两市举行的第六届亚冬会进行全方位报道。
△4 月 10 日,蒋力华当选中共吉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8 月 2 日,第八届长江韬奋奖揭晓,总编辑毕政获“长江奖”。
△8 月 3 日,《吉林日报》 一版推出 《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七大》 栏目。
△2007 年,中国吉林网全新改版,全面扩容,点击率由上年的十几万人次提高到 80 多万人次。
△2007 年,印务中心建成 ERP 平台,印刷管理全部实现电脑网络化,促进了印刷时效、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7 年,《吉林日报》 发行实现财政列支征订,2008 年度发行量创十几年来最高。
2008 年
△自 2008 年始,《吉林农村报》 被省委办公厅列入党报发行序列,并下达了报纸征订计划数。
△5 月 12 日,《城市晚报》 创刊 25 周年,晚报出版 208 版 25 周年社庆特刊,当日广告收入 315 万余元,同比增加 156%,创单日创收历史之最。
△4 月,《吉林日报》 举办以 《天翻地覆 30 年》 为题的大型征文活动。4 月 7 日起,不定期刊发文章,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
△4 月,毕政任社长、党组书记,李新民任总编辑、党组成员。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报社对此次地震的报道非常重视,并派出记者到地震灾区进行报道。
△8 月4 日,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吉林日报社 (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10月 16 日,集团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8 年,《吉林日报》 对 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奥运会、残奥会等报道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2008 年,中国吉林网全面推出我省 9 市 (州) 党报电子版。
△2008 年,吉报对采编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使用新的采编流程,在原有文字处理的基础上,开辟了图片处理和传输的全套最新功能。
△2008 年,伊秀丽在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获“长江奖”。李文彪获得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2008 年,在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毕政当选省记协主席,并被补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2009 年
△2 月 18 日,由吉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国吉林网承办的 《吉林手机报》 正式创刊。
△7 月 24 日,《吉林日报》 报道了建龙集团派驻通钢集团的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被工人围殴致死的消息。
△7 月 28 日,《吉林日报》 刊发 《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化钢铁股份公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8 月 27 日,《吉林日报》 一版推出 《辉煌吉林——喜迎新中国 60 华诞》 专栏,展开国庆 60 年宣传报道。
△9 月 3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发 《长吉图开放开发研讨会在长举行》,报道国务院已经批准把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11 月,中国吉林网日均点击量达到 100 万次,PR 值由 7 升为 8,标志着网站的页面等级和搜索排名地位又有较大提高。
△2009 年,《吉林日报》 对省政府整合各路安居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五路安居”工程建设进行了报道。 △2009 年,《吉林日报》 联合办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增了辽源、白山、通化、四平和白城等5个专刊,专刊总数达到了7个,占全省市 (州) 总数的77%。
△2009 年,吉报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活动,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重新建立、修改、完善了 11 项相关制度。
2010 年
△1 月 11 日,省委书记孙政才到吉林日报社调研,全面了解采编部门设置、采编人员数量、工资待遇等情况。
△3 月,《吉林日报》 开始历时三年的“暖房子工程”建设报道。
△5 月 6 日,《东北亚》 周刊创刊,主要报道东北亚各国时政、经济、文化、旅游、科教、人文地理、社会新闻,长吉图先导区建设、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我省第二松花江、鸭绿江、辽河等流域遭遇特大洪灾,报社组织 9 路报道组奔赴抗洪一线。
△8 月开始,《吉林日报》 加强对吉林省建设特色城镇化的宣传。
△9 月 2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发 《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周开幕》 的消息。
△10 月 28 日,中国吉林网朝鲜文版正式开通。
2011 年
△5 月,邴正任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
△5 月,吉林报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6月,以专务理事李仁宁为团长的韩国江原日报社访问团来访。
△7 月,吉报集团认真落实“三帮扶”任务,选派 13 名优秀处级干部到梨树县帮扶村进行帮扶。
△7月前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吉林日报》刊发大量成就报道。
△9 月末,吉林日报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2 月 22 日,吉林手机报社社长杨光同志在办公室逝世。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追授杨光同志“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并组织召开了“杨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同时号召全省新闻工作者向杨光同志学习。
△2011 年,《吉林日报》 改版,改变过去“一黑到底”的大黑标题,撤并整合专版,强化理论评论,强化舆论监督。
△2011 年,吉林日报社成功承办了中、韩、日、蒙四国参加的“东北亚地方媒体代表研讨会”。
△2011 年,赵培光同志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2 年
△3 月 20 日,《吉林朝鲜文报》 海外版在韩国首尔创刊。
△5 月 3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邴正当选为中共吉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6 月 18 日至 22 日,社长邴正带领的吉林日报社访问团对韩国江源日报社进行了交流访问。
△11 月 8 日至 1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吉林日报》 在会前会后做了充分报道。
△2012 年,吉林日报社盘活固定资产,启动新建印务中心和储运中心合作开发项目。
△2012 年,吉报集团职工双向选择和职称分级聘任工作顺利完成。
△2012 年,新闻研究所 (资料室) 对 《吉林日报》 创刊以来 67 年所藏各种报纸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
△2012 年,《城市晚报》 全新改版,“城市晚报辽源版”“白山版”正式创刊。 △2012 年,中国吉林网转企改制工作正式启动。
△2012 年,吉报自主开发建立的吉报数字存储应用系统形成,已刊发和未刊发的海量新闻信息得到数字化存储和应用。
△2012 年,吉林日报社第一编辑室主任李文彪在长江韬奋奖评选中获韬奋系列奖。
2013 年
△2013 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集团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4 月 2 日,《吉林日报》 刊发 《一线工人的梦想》,开始对“中国梦”的宣传报道。
△5 月 1 日,吉林日报社正式开通吉林日报官方微博,并荣获 2013 腾讯微博媒体排行榜年度机构大奖。
△5 月 28 日,城市晚报社举行创刊 30 周年庆祝大会。
△6 月份,《吉林日报》 开始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报道。
△8 月,《时尚女报》 与精品购物杂志融资合作成功,《时尚女报》 更名 《都市风尚周报》。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3 日,前郭县共发生 5 次 5.0 至 5.8 级地震,25 万人受灾,1.6 万多户房屋严重损毁,《吉林日报》 对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作了及时全面的报道。
△12 月 28 日,吉林日报社为推动非报经济发展,成立吉林省吉报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1000 万元。
△2013年,吉林日报社历时 5 个月顺利完成编制核查工作,被省编制委员会评为省直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先进集体,编制核查工作顺利完成。
△2013 年,报社与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首次组织子报刊负责人到上海学习考察。
△2013 年,吉林日报社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省直机关中唯一一家国家级的“职工书屋”示范点。
2014 年
△年初,《吉林日报》 启动新一轮改版工作。从改进一版、完善专刊、办好专栏、深化“走转改”、加快与新媒体融合等八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新闻采编改革创新力度,切实增强报道的时效性、鲜活性和针对性。
△1 月 28 日和 3 月 18 日,吉林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和“i 看吉林”移动客户端正式开通,标志着吉林日报新媒体发展和媒体融合工作取得新进展。
△3 月 26 日,《吉林日报》 一版头条刊登 《“五大发展”,定位吉林科学发展新坐标》,报道我省以“五大发展”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
△4 月 23 日,《吉林日报》 一版刊登 《褒奖凡人善举弘扬社会正气 我省评选出百位“吉林好人”》,报道 2014 年第一季度共有 200 名候选人参与“吉林好人”评选活动。
△5 月,八里堡吉林日报物资储运中心项目合作立项,房地产项目破土动工。
△9 月,省编办下发了 《关于吉林日报社分类意见的批复》,同意吉林日报社划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10 月 13 日至 17 日,邴正社长率吉林日报社新闻访问团出访韩国江原日报社,参加两报社建立友好关系 20 周年纪念活动。
△10 月 20 日,《吉林日报》 报道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的消息。
△10 月 20 日,印务中心新购进的高斯 (中国) Magnum4II 卷筒纸胶印轮转机正式投入生产。
△12 月 12 日,吉林日报社与吉林师范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12 月 30 日,吉林日报社 7 名同志受聘为吉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2 月,中国吉林网图片频道正式开通。
△2014 年,报社与吉粮地产合作开发的海南地产营销项目、吉林日报楼体 LED 屏新媒体开发项目落地。
△2014 年,按照省委“三帮扶”工作总体工作安排,吉林日报社开展“千名处长进千村”工作。
△2014 年,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开展的“吉林好人”评选活动中,白城记者站站长高大伟被评为敬业奉献类“吉林好人”。
△12月 23 日,省委组织部任命张育新同志为吉林日报社总编辑、党组成员。
2015 年
△1 月 23 日,李新民当选省记协第八届理事会主席。
△2 月,《吉林日报》 一版头条刊发 《向海而生逐梦行——珲春市加快推进 “五大发展”纪实》,报道珲春市开拓通道,发展大边贸,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借港出海”。
△4 月,《吉林日报》 着重报道李克强视察吉林省。
△5 月 1 日,《吉林日报》 对报纸版面版式进行调整改进:一是内文由 6 号字改为小 5 号字,除言论、图片等报道体裁使用楷体等字体外,其他报道体裁一律使用报宋体。
△5 月 11 日—15 日,《吉林日报》 与吉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研讨班”。
△5 月 20 日起,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
△7 月,《吉林日报》 着重报道习近平视察吉林省。
△9 月,李新民等采写通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http://jl.city.qq.com/a/20151010/02376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17:46 , Processed in 0.0588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