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36|回复: 0

舒云:关于毛泽东“空军才能炸平”庐山的探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7-2-5 2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庐山”非彼“庐山”也--关于毛泽东“空军才能炸平”庐山的探讨

舒云


读2016年9月30日《昨天》刊载的《以“列宁语录”为线索——《四一四思潮必胜》写作真相考(之二)》,意外发现几句“题外之话”:“有人专门考证,说毛泽东在1970年说‘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是因为空军在庐山上修机场,引起毛泽东的警觉。此考证忽视了毛泽东的话语风格。”请问,“大有炸平庐山之势”仅仅是毛泽东讲话的风格吗?抑或说毛泽东在庐山上高枕无忧了吗?

毛泽东两次提到“炸平庐山”

1970年庐山会议即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两次提到“炸平庐山”。第一次是在8月31日夜,毛泽东在他的秘密卧室脂红路175别墅,针对陈伯达编的《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批语,这是毛泽东在他最后十多年中亲笔写的最长文字。
9月1日,毛泽东为这个批语加上标题《我的一点意见》,并在陈伯达名字后面加了“同志”二字。在印发全会前,毛泽东删去了“陈伯达摘引林彪同志的话多至七条,如获至宝”一句,并把修改件送给林彪看。
9月6日,在毛泽东要林彪主持的九届二中全会闭幕式上,毛泽东讲到庐山会议这场斗争,进一步说:“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极而言之,无非是有那个味道。我说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听你的。你就代表人民?我是十几年以前就不代表人民了。因为他们认为,代表人民的标志就要当国家主席。我在十几年以前就不当了嘛,岂不是十几年以来都不代表人民了吗?我说谁想代表人民,你去当嘛,我是不干。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干。你有啥办法呀?”毛泽东反复说“炸平庐山”,表面上是指陈伯达,实际上暗指林彪。

“炸平庐山”并不是形容词

陈晓农曾问父亲陈伯达:“毛主席还用了这些话:‘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是不是会议开得很乱?”陈伯达说:“毛主席想象力强,喜欢用这些惊人之语。第一次庐山会议他批彭德怀时也说过这类话,说彭德怀‘把个庐山几乎轰掉了一半’。”
在陈伯达这位文人的眼中,毛泽东说“炸平庐山”是形容词,因为不管是毛泽东1959年说“轰掉”一半庐山,还是1970年的“炸平庐山”,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说“轰掉”一半庐山,确实是形容词,双方都没有任何军事行动。彭德怀只是写了一封信,既没有拉来“大炮”,也没有架起“机关枪”,而毛泽东也只是打打嘴仗而已,就降服了彭德怀以及总参谋长黄克诚。但是1970年的庐山会议等同1959年的庐山会议吗?毛泽东说的“炸平庐山”也是形容词吗?
毛泽东在《我的一点意见》中说:“我跟陈伯达这位天才理论家之间,共事30多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从来没有配合过,更不要说很好的配合。仅举三次庐山会议为例。第一次,他跑到彭德怀那里去了。第二次,讨论工业七十条,据他自己说,上山几天就下山了,也不知道他为了什么原因下山,下山之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了,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这些话,无非是形容我们的天才理论家的心(是什么心我不知道,大概是良心吧,可决不是野心)的广大而已。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得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上过庐山的一位古人说:‘杞国无事忧天倾’。我们不要学那位杞国人。……”
毛泽东提到三次庐山会议,却没有提到他1959年说过的“把个庐山几乎轰掉了一半”。如果“炸平庐山”是“轰掉”一半庐山的升格,毛泽东为什么闭口不提这个前车之鉴呢?更重要的是,虽然表面上毛泽东说“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是形容词,但实际上毛泽东是另有所指的。毛泽东认为林彪采取了军事行动,在他屋顶上修建直升机场,他感觉到了近在眼前的“威胁”,所以他也采取了相应的秘密行动。

毛泽东屋顶正炸石头建机场

九届二中全会会务组给毛泽东安排的是芦林一号别墅。1960年年底,江西省委得知中央决定1961年夏天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考虑1959年庐山会议毛泽东住的是蒋介石、宋美龄住过的“美庐”,应该赶在会议前为毛主席建筑一栋新别墅。于是就有了面积比“美庐”大得多的芦林一号别墅。芦林一号别墅建在人工修建的庐林湖旁,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环境幽静。因为毛主席喜欢到庐林湖游泳,所以在毛泽东卧室旁有一条暗道直通芦林湖。
芦林一号别墅为单层平顶式,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别墅主体为“四合院”式,中间有一个约340平方米的矩形天井花园,天井四边是内走廊,走廊外侧是房间,1985年芦林一号别墅改成庐山博物馆。
芦林一号别墅的卧室面积相当大,有两个极大的落地窗,还兼有会客室功能。卧室除了一张特制大床,还有一个单人床式的长沙发。大床和长沙发都是顺着摆放,再顺下来,是两个单人沙发和一个茶几,侧面还留有相当大的空间。但是因为刚刚建好建筑气味较重,所以1961年庐山会议,毛泽东只是白天在庐林一号别墅办公,晚上还是回“美庐”睡觉。
汪东兴回忆:在(1970年)庐山会议前,我提前到庐山看毛主席要住的房子。到了庐山一看,在安排毛主席要住的房屋上边正轰轰地炸石头,当时的江西省委书记程世清事先也没把这件事告诉我。我问程世清:“这是在搞什么?”程世清说:“在修飞机场。”我不解地问:“怎么能在这里修飞机场?”程世清说:“这块地方大,飞机(直升机)降落比较安全。”我又问他:“你们在这里修机场,是经过哪里批准的?”程世清说:“是军委批准的。”我说:“你是什么时候接到命令的?”程世清想了一下回答:“命令是前天收到的。”我又到现场去看了一下,飞机场已经修了大部分了,快修好了。我说:“这个机场就在主席住房的上面,这样会影响主席休息和办公的。”程世清说:“那怎么办?”我当时没有答复他,也没有做声。我回到杭州,就把修机场的事向毛主席报告了。
毛主席问我:“谁下的命令呀?”我说:“不知道。”毛主席说:“你打电话问问总理,他知道不知道。”我打电话问周总理,周总理说:“我也不知道。”我说:“这可就麻烦了,你也不知道?”周总理说:“我问一下。”周总理问了黄永胜(总参谋长)。黄永胜答复周总理说,他知道有这么回事,因为当时有些老同志要去庐山开会,坐汽车不行,坐飞机又快又安全,空军就准备了几架直升机。周总理问,你这么决定报告了中央吗?黄永胜说,他报告了林副主席。然后,周总理打电话告诉我说,是林副主席批准的。我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对我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一下头。
虽然修建直升机场的理由是接送年老体弱的中央委员,但建在毛泽东芦林一号别墅的屋顶上,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毛泽东感觉到了危险降临,所以他在庐山会议上说“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毛泽东的警卫中队长陈长江回忆:这几天,毛主席操心党内这场斗争,他睡不着觉,吃不好饭,常以出来散步恢复精神,在大门里值班的我,也常在这个时候陪毛主席走一走。有一次,毛主席边走边对我说:“有好几年不写文章了,现在不写不行了,要写文章反击。”还听到毛主席自言自语地说:“……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毛泽东明确说“空军才能炸平”

汪东兴回忆:“(1971年)8月25日晚,毛主席在武昌同华国锋同志谈话。我也参加了。”“毛主席继续说:庐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在庐山搞突然袭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发难不是一天半,而是23、24、25三天,是否定‘九大’路线,否定二中全会三项议程,要改成讨论天才和要设国家主席问题。他们名为反对张春桥,实际上反我。是我把天才划掉,是我提出不设国家主席。”“毛主席接着对华国锋说:说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是有用意的,空军才能炸平。”一年后毛泽东南巡对华国锋讲“空军才能炸平”庐山,“典故”难道不是出自修建在他屋顶上的庐山小机场吗?
毛泽东对华国锋说得如此直白,这显然不是他的谈话风格。从后来的事实看,毛泽东是在有意培养华国锋为接班人,而华国锋太老实,听话不会听音,想不到举一反三,所以毛泽东才直截了当提醒他:“空军才能炸平。”当然毛泽东这句话还是拐了个弯的,庐山会议毛泽东点了陈伯达的名,并把陈伯达看押起来,但陈伯达与空军没有什么瓜葛。谁能指挥空军呢?当然是军委副主席林彪了,不是有一句话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缔造的,林副主席亲自指挥的”。更重要的是林彪儿子林立果时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当年彭德怀可没有这条件。也庆幸有华国锋这么个老实人,才引得毛泽东口吐真言,自己为自己“考证”。
陈伯达之所以相信“炸平庐山”是形容词,是因为他虽身在庐山,却并不知道有人竟敢在庐山毛泽东的屋顶上修建机场,更不知道毛泽东在庐山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陈伯达得知,他还会说“炸平庐山”是形容词吗?

毛泽东夜宿脂红路175号

1970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异常警惕。负责警卫的汪东兴也异常警惕,他为毛泽东安排了“狡兔三窟”。九江供电局庐山分局的工作人员尹庆民回忆:1970年庐山会议前,接到上级指示,让把庐山上所有重要别墅的电气线路,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保证暑期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我被派到180别墅(美庐)去检查,第二天又让我们去东谷(脂红路)175别墅检查。我注意到卧室里有一个大木板床,知道这是为毛主席准备的。但我当时不太相信毛主席会住在那里,因为180别墅比起175别墅来,不仅宽敞很多,也安全很多。那时毛主席可能住的地方,还有芦林一号别墅。会议结束后,有次看管175别墅的老钟约我去那里玩,我就打听毛主席在会议期间,是不是住在了175别墅。老钟说,毛主席除了有两个晚上住在芦林一号别墅外,其余时间都在175别墅住。“那……180别墅呢?”老钟说,江青住在那里。我又问,毛主席为什么不住180别墅?老钟说,那是上面安排的。
1970年8月下旬的一天深夜,毛泽东突然对工作人员说,自己不想住在芦林一号别墅了,希望换一个清静的不显山露水的住所。汪东兴等人紧急磋商,决定选择脂红路175号别墅,当晚就秘密搬过去。毛泽东在175号别墅休息,除汪东兴和8341警卫部队的极少数人知道外,连中央高层和江西省领导都蒙在鼓里。
脂红路175号别墅是庐山目前有档案记载的最早的一栋别墅,1896年为美国亚丹姆夫人建造,原为二层,1970年改为一层,但仍保持原建筑的基本特色,朴实无华,有浓厚的乡间别墅风味。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时,彭德怀曾经住过。它位于“美庐”北面百十米的地方,属长冲河上段,地势平坦,树木茂盛。别墅的平面呈丁字形,入口大门设在丁字的结合部,外墙为乱石砌码,加工较细。屋顶采用瓦楞铁皮顶,斜面较大,坡度较缓。别墅门窗特点是门小窗大,尤以入口处最为突出,大门较窄,而两边的方窗却比门还要宽敞。整座别墅没有外廊,由内廊沟通各房,不但外部封闭性较好,内部也较容易限制各房间与客厅和主卧的来往,便于警卫。
脂红路175别墅建筑面积332.4平方米,庭园面积2464平方米,仅是芦林一号别墅的十分之一,而且又破又旧。毛泽东白天在芦林一号别墅办公,频繁找人谈话,凌晨2、3点秘密返回脂红路175号别墅。
陈长江回忆:随着会议的进程,汪东兴也及时向我们传达会议的主要情况,中心是要我们提高警惕,值班干部和哨兵,都要加强责任心。部队要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做到确保领袖的安全。根据汪东兴的这个意见和庐山的实际情况、地理环境,我们设想了可能发生问题的几种情况,搞了相应的应付突然情况的方案,其中也有对付最严重情况的准备,组织干部战士演练。
张耀祠回忆:会后毛主席找人谈话,开小会,这样持续了六天时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往往在凌晨1、2点钟离芦林一号楼回到住所。夜间庐山雾大,就像罩着蚊帐,浓雾滚滚,伸手不见五指,能见度极低极低,看不见路。毛主席要我多找几个马灯放在路上当路灯,有了马灯当路灯还是看不见路。只好找两个干部手提着马灯,在车头两侧一边一个行进,车速不能快,只能徐徐行进。
陈长江回忆:庐山夜间不是大风大雨,就是大雾,而庐山路面很窄,车子稍微开偏了就有掉下深谷的危险。毛泽东深夜回住处,乘坐汽车走这段路,并不比牛车快多少,驾车的司机也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即使把最大的灯都打开,仍然看不了多远,司机感到很不好办,只好硬着头皮冒着风险往前开。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我们就想了个土办法:就是用煤油灯为汽车引路。我们的做法是从管理部门借了一盏普通的防风煤油灯,每逢雨雾夜行车时,我就穿一件雨衣走在汽车前,手提一盏油灯在前引路。这样行车,当然谈不上什么快速了。这样慢的速度在山路上行车,后顾之忧就显得突出了。我便派出三个人编为一个小组,跟在车后,以防不测。在汽车里的毛主席看到这情景,笑着说:“这办法不错,提着红灯引路,我们这也是‘红灯记’嘛。”
笔者夜宿庐山深有体会。庐山那时没有路灯,也几乎没有住家的灯光,所以格外黑暗,说伸手不见五指一点也不为过。毛泽东每天在芦林一号别墅工作到深夜,为什么放着芦林一号别墅的大卧室不住,宁肯冒着摔下山涧粉身碎骨的危险,也要半夜驱车另寻脂红路175号的小卧室呢?毛泽东的早上起床是在每天的中午,他难道不害怕睡梦中的“炸平庐山”吗?

毛泽东对林立果格外警惕

毛泽东在庐山上对“天才”的提法格外反感。在《我的一点意见》中,他不仅讽刺陈伯达是“天才理论家”,还专门谈到:“我是说主要地不是由于人们的天才,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前林彪也多次提到过“天才”,但并未感觉到毛泽东的反感。或许是因为空军一些人对林立果的吹捧,让毛泽东深深厌恶了“天才”这个词。
汪东兴回忆:1970年7月31日,时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的林立果在空军干部大会上作“讲用报告”,被吹捧为“第四个里程碑”,林立果是“全才、帅才、超群之才,是第三代接班人”等等。毛主席知道这些事后,非常不高兴,多次提出批评。他说:“不能捧,20几岁的人捧为‘超天才’,这没有什么好处。”他还说,那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有些是开得好的,也有好多是开得不好的。
1971年8月27日夜间毛主席的专列到达长沙,当晚同华国锋、卜占亚谈话。谈到“一好带三好”时,毛主席说,你在那里搞什么所谓“超天才”(指有人吹捧林立果为“超天才”——汪东兴注)。有人说我是天才,我只读了六年土学堂,七年洋学堂,我算什么天才呢?青年人,哪有那么多天才呢?
8月28日晚上9点,毛主席找广东的刘兴元、丁盛、韦国清等人谈话。毛主席说,我们的干部,大多是好的,不好的总是极少数。不好的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好的要表扬,但不能过分。不能捧得太高,比如有人说“超天才”,对20几岁的人(指林立果——汪东兴注)就捧得这样高,这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是害了他。
9月12日13点10分,毛主席专列到达丰台车站。在与李德生等人的谈话中,毛主席再次说到,做好了工作要表扬,但不能捧。20几岁的人捧为“超天才”,这没有什么好处。
试想,如果仅仅是弱不禁风的林彪,毛泽东也许并不担心,当年彭德怀不是很好的例子吗?可是林彪儿子林立果在空军担任作战方面的要职,林彪加上林立果,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就在毛泽东讲林立果的12个小时后,“九一三”事件发生了,林彪、叶群、林立果同机死亡。


原载《新史记》2016年总第34期,2016年11月20日出版

http://www.linbiao.org/forum/viewtopic.php?f=2&t=22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3:42 , Processed in 0.0356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