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9|回复: 0

刘复之:我参加“信阳事件”调查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6-1-1 08: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参加“信阳事件”调查
刘复之

1960年冬天,我参加了王从吾、徐子荣率领的工作组,到河南省信阳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我们到了浮肿病、饿死人最为严重的地方。在村庄现场,真切感受到了“左”倾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整个地说,是浮夸,高指标,高征购,购过头粮造成了严重的人祸,许多农民没有粮食,饥饿,得浮肿病直至死亡。

还在1960年春天,公安部三局就从人口统计中发现信阳地区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情况异常。三局局长于桑率领工作组到当地调查。1960年6月18日,于桑写出关于河南信阳地区人口死亡和粮食问题的报告。报告反映,在1959年10月至1960年2月,河南信阳等地区发生了人口大批非正常死亡,死因主要是得了浮肿、紫疳病。

对于桑的这个报告,谢富治不但没有足够重视,反而批评报告不政治挂帅。但是,信阳地区饿死人问题还是引起了党中央特别是刘少奇的重视。11月底,中央派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王从吾、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徐子荣率领的工作组到河南进行凋查。中监委的处长李坚、我和公安部办公厅研究室主任陆石等人参加了工作组。

我们察看了受害严重的村庄。这里人口外流,人烟稀少,坟头累累。面对凄惨的现场,大家都很难过,心情沉重。王从吾、徐子荣回到北京要我主持起草给毛主席、党中央的报告。写出后我自己手抄好,由徐子荣送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上报。徐子荣悄悄告诉我,毛主席看了报告,有几天连饭都吃不下。

这是一段痛心的历史回忆。我对于一些干部严重违法乱纪、弄虚作假的事件十分气愤。后来错误严重并有犯罪行为的少数干部,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理。但我仍然对光山县委一把手的胡作非为表示强烈愤慨,认为处分过轻,应该受到严厉制裁。徐子荣冷静持重,不愿意用工作组名义反映我的激烈意见。他说,你一定要提的话,可以个人向中央写信。于是,我曾以个人身份向中央写过一封信,但没有下文。

回想起来,从总体上考虑,中央的处理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不“开杀戒”是对的。信阳事件的教训是什么?突出是一个“左”字。在处理信阳事件过程中,又“集训”了一批基层干部,“集训”类似“文革”中的学习班;还“特训”了有严重错误的干部,相似“文革”中的隔离审查。
回顾历史,“左”的倾向继续发展,刹不住车了,发展到社教、“四清”以至“文化大革命”。


来源:刘复之著 《刘复之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03,第200—201页。

http://hulaobian6316.home.news.c ... 1&aid=217579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6 01:33 , Processed in 0.0391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