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05|回复: 0

沈昆  关于韩爱晶向毛泽东发问的回忆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0-24 08: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之一韩爱晶向毛泽东发问的回忆

沈昆


海壁先生在9月22日的文章《私有制是民主制度的灵魂——与王力雄先生商
榷》有一段提及毛泽东1968年7月28日凌晨接见北京五大学生领袖时韩爱晶
发问的情形,文中说:

1968年7月28日毛泽东从硝烟弥漫的武斗现场把北京的“五大左派”召
到身边,要他们停止武斗,接纳“工宣队”。韩爱晶曾趁机当面问毛泽东:“主席
还健在,我们就为‘什么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打得头破血流,那么主席百年之后
,两派人再为‘什么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而分裂,达不成妥协,怎么办?”在这
句话中,“毛泽东思想”一词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社会公正或民主。毛泽东的回答
是:“不是还有林副主席在吗?”(海壁引文完)

然而,无论所引韩的提问还是毛的回答,皆与我所知道的情形相去甚远,特将
我记忆所知叙述如下,以供参考。

1968年7月27日(或称28日)毛泽东的召见,起因于当天早上工宣队
进清华制止武斗,收缴武器,与学生发生冲突而被学生及部份清华居民(特别是一
些外地来京上访的被压群众,如广西四二二的人)赶出了清华。召见始自27日午
夜,蒯大富由于在驱赶工宣队之后已经撤出清华,很晚才得到通知,28日早7点
左右才赶到人大会堂。召见后,五大学生领袖(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
,王大宾)共同整理出一个召见纪录稿,在当时在校的一些学生中传阅。后被工宣
队发现,说是造谣,责令全部收缴销毁。说来荒谬的是,工宣队指为造谣的全部理
由只是纪录稿中有一段叙述蒯大富在被周恩来引入大会堂见到毛之后失声痛哭,江
青也哭了,毛在安抚他们“不要这样”的同时也流泪哭了。“伟大领袖怎么会哭?
”。然而这种理由当年却颇为一些人接受。

我当时虽然宁可相信蒯等人(五大领袖分属对立的“天”“地”两派,而能共
同整理一纪录稿,本身就不寻常)而不会相信工宣队及其那荒谬的理由,但由于当
时尚无复印机随时可用,传阅时间又短,未能抄录一分,终成恨事。但是由于韩爱
晶的问题正是当时许多学生开始思考的问题,印象很深。我的记忆中韩的问题是:
如果主席百年之后分成了两派,都说自己是代表毛泽东思想的,我们怎么办?

韩的问题并非指下面群众分成了两派斗争不止,而是指上面(中央)分成了两
派,如同文革中发生的,我们群众跟谁走?

“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并非“社会公正”更不是指“民主”,而是指“正确路
线”或“真理”,当时是阶级斗争主导的时代,“社会公正”这类阶级意识模糊的
观念是上不了台面的。文革是第一次由广大群众参与共产党内的路线斗争,第一次
在广大群众面前把共产党分成了正确与错误(革命与反革命)两大块,打破了任何
党组织都代表共产党都必须服从的传统观念,各级党组织和领导人第一次不得不经
受群众的审查,看其是否站在正确路线一边。正确路线自然就是毛的路线,因为毛
是久经考验的。因此,正确与否,真理与否,是以毛为判断依据的,或扩大一些,
以毛的司令部为依据的,即所谓跟随代表正确路线的人。实际上这是由毛一人的判
断标准作为全国人民的唯一判断标准,是由毛的司令部的人们转达的。

然而,经过两年多的文革,深深卷入文革的一些学生开始意识到这种运作方式
也是有问题的,首先,毛不可能事事过问表态,其次,毛的司令部内部也是不断分
化的,例如康生与陈伯达之间的矛盾在1967年就为许多学生所知。因而最直接
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毛百年之后怎么办?韩爱晶的发问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份学生在
两年多文革中的思考,是极具代表性的。

对于韩的问题,毛泽东始终没有给与正面回答,而只是不断地夸奖韩,说韩的
问题提得好,说韩想问题想得深刻,等等。毛没有说“还有林副主席”的话,这话
是康生说的。当时在韩发问之后,除毛之外只有康生讲了话,康当时很严厉地批评
韩,说韩是胡思乱想,大有压制韩爱晶不让说话的气势。康最后以主席百年之后还
有林副主席作为回答。记得当时传阅时,不少同学对康的讲话很不以为然,因为号
称“理论家”的康生竟然作了这样一种违背共产党哲学基础唯物主义的回答。后来
在九大的党章中写入了林彪是接班人的字句,显然是康生的思路在党内成了主流。
我们这些对康持批评态度的人,只好调侃说这只是为了运作方便而已。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韩爱晶的问题,自然会导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样的答案。然而,68年之后,几乎所有积极参与文革的大学生都受到不同
程度的整肃,再也没有他们的发言权了,他们的思考也只能藏于内心深处。这样一
个答案也就被延误了十年,由胡耀邦主持真理标准讨论而确定下来。然而,当年积
极投身文革的学生中(或按一些人的说法,当年的左派学生)几乎绝大部份都成了
改革开放的积极拥护者和实践者这样一个事实,大概也是当年韩爱晶发问式的思考
之必然吧。

韩爱晶的发问,对于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却在一开
始就遭到工宣队的封杀,自今鲜为人知。好在聂元梓,蒯大富和韩爱晶本人仍然建
在,真想总会大白于天下。

http://www.cnd.org/CR/ZK03/cr197.hz8.html#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4 07:54 , Processed in 0.035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