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346|回复: 0

胡绳读《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7-2 0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本论述毛泽东的信史——读《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一年前,在纪念胡乔木同志逝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我曾说过,乔木同志回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活动的著作是本很有价值的书,不久将会出版。现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已摆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大家和广大读者久已期盼的著作,我热烈祝贺它的出版。

  乔木同志在世时,不少老同志都希望他写本回忆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我也向他提过这样的建议。他跟毛泽东同志那么长时间的特殊关系,他在那个岗位上对毛泽东同志的特殊观察和了解,以及他个人在许多方面的深厚素养,使他对毛泽东同志的研究和回忆为任何人难以代替。

  遗憾的是,乔木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生前已动手写的回忆录未能如愿完成。他去世后,怎么处理他遗留下来的未了工作?尚昆同志、一波同志、力群同志都很关心。我跟乔木同志相识达半个世纪,曾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无论于公、于私,我都不能不为之尽一份力。

  我跟编写组的同志谈过,能否把他对你们关于写作这本书的多次谈话整理出来?这也许是读者感兴趣的。编写组的同志们研究后认为,再像原来设想的那样,用乔木同志的口吻写稿,署乔木同志的名来出书已不可能;但是无论乔木同志生前回忆毛泽东同志的多次谈话,还是在乔木同志指导下撰写的专题回忆文章,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文献价值,其中有几篇文章还经乔木同志审改过,并且乔木同志在病重时曾表示,其他各篇若能都写成这个样子,他就放心了。基于这个情况,他们提出了将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的方案:第一部分是乔木同志20多次谈话的记录整理稿,即我们见到的这本书中《谈话录》一编;第二部分是编写组按照乔木同志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多次谈话的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即现在的《初拟稿》这一编。这个方案上报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获得批准,这本书才以目前这样的形式出版。

  我看了编写组写出的全部书稿,赞同这样的处理方法。《谈话录》整理的乔木同志20多次谈话,较好地体现了乔木同志谈话的韵味和风格,保持了谈话特有的生动性与鲜明性。过去在与乔木同志接触中,也听他谈过一些有关党史事件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情节,但没有像《谈话录》这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谈话录》从大角度宏观地回忆毛主席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的许多重要历史活动,也记述了毛主席的一些活动的具体情节。例如,这里介绍了毛主席在皖南事变前写“佳电”的慎重思虑,苏德战争爆发后密切关注战争形势变化的紧张、沉重心情,以及在1946年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和在1950年抗美援朝这两个重大事件上难以下决心的情况。这些记述是乔木同志根据记忆中的深刻印象说出来的,所以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党的领袖的神情却跃然纸上。乔木同志对毛主席大量的正确观点和判断作了深刻的阐明和精彩的评论,也对现在在他看来毛主席的一些不合适的看法和做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认为毛主席对战后国际形势的估计也有些不准确的地方(即对当时人民的力量估计过高,对美国人民与美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对英法两国与美国的矛盾都估计过高)。对于这样的问题,尽管别人也有过一些思索,但只有乔木同志才能作出这样的判断,并说得适度。《谈话录》还说明了一些重要历史活动的原委,澄清了一些重大的历史疑问。如对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回忆,对陕甘宁边区领导人关于财经问题争论的介绍,以及对我们党同苏联、同美国关系演变的叙述,乔木同志作为这些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提供了许多重要情况。这对于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初拟稿》部分,在去年的9、10月间我陆陆续续地看过,并把一些意见写在编写组送来的清样上,供他们修改参考。跟乔木同志共过事的同志都有一个感觉:他在文章写作上善于“画龙点睛”。读了这部书稿,给我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如果说《谈话录》是“点睛”,那么《初拟稿》则是“画龙”。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在我看来,《初拟稿》部分大体分为四组。每组文章都披露了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

  一组是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方面的文章。这方面是过去党史中讲得分量不够的。《初拟稿》根据乔木同志的谈话,运用有关史料,说明了毛主席怎样重视并指导边区的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对边区有亲骨肉般感情的那种深切关系。这就使我们看到毛主席在革命时期已经注意积累建设的经验,并且使我们能体会毛主席为什么在1947年坚持留在陕北转战的深刻原因。

  二是有关延安整风方面的文章,这里包括从编辑党的历史文献到党的七大。这一组文章着重写了党中央领导层开展整风斗争的情况,提供了不少人所不知或知之不详的文献材料。虽然有些地方似稍觉琐碎,但也无妨。因为这些材料太珍贵了。这组文章根据乔木同志对整风运动的评价,以大量史实在充分肯定毛主席领导整风运动取得成功的同时,还分析了整风运动的某些缺点。可以说,这组文章是从总体上把对整风运动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是在党的对外关系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活动。有的文章包含很重要的内容,把一些事件讲得比较清楚,弥补了目前党史界在这方面研究的某些不足。

  四是关于党领导的国内政治斗争和革命战争方面的文章。有的文章写得很好,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一些历史过程的始末,而且还有一些评论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毛主席的一些政策思想、军事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形成与变化。

  去年10月看完《初拟稿》的全部文章后,我曾给编写组的同志写了个条子,认为“整个看来,这本书是有价值的。虽然有若干篇(或一篇中的大部分)读起来比较枯燥,但是篇篇都那么引人入胜怕也不可能(这里有很多篇是能引人入胜的)。再说,如能经过乔公自己的手,一定能多有增益,现在是没有办法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一篇,本来有理由企望乔公说出些新的东西,现在这一篇似觉不能令人满足,但这也可能是永远的遗憾了”。编写组对有的文章作了些修改,情况有所改善。

  总之,这本书在有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努力,整理成这个样子,实属不易。这是一部信史。今后,人们研究40至50年代党的活动和毛主席的活动,写党史,这是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摘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14:58 , Processed in 0.0222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