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15|回复: 0

孙怒涛《清华十年文革回忆反思集》前言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5-4-19 0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拒绝遗忘——清华十年文革回忆反思集》前言

孙怒涛

一,历史拒绝遗忘

  文革,离我们将近有半个世纪了。
  文革历史正在被社会所淡忘。
  对于个人,选择“快乐”地遗忘还是痛苦地记忆,那是自己的权利,他人无可非议。
但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于生生不息的后代,这是一件必须直面,攸关千秋的
大事情。

  现在,有些人筑起了一道厚厚的、绵绵的遗忘之“墙”,牢牢地、密密地、有时是选
择性地把文革真相“围圈”起来,不许窥视记录;“掩埋”起来,不准追根溯源。

  作为国民,我们的回答是明确而坚定的:历史,拒绝遗忘!
  因为遗忘,意味着放弃对文革发动者、领导者、加害者的问责;
  因为遗忘,意味着引发文革的体制性弊端不再被深究;
  因为遗忘,意味着亿万文革受难者的苦白受,血白流,命白丢;
  因为遗忘,意味着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本书,是一群清华文革亲历者、研究者的集体记忆和思考,也是我们拒绝遗忘文革历
史的高声呐喊!
  历史拒绝遗忘,历史不属于遗忘!
  拒绝遗忘历史,拒绝遗忘文革历史!

二、文集的几个特色

1、作者分属于当年各个不同的阶层或群体

  清华十年文革,从1966年6月开始,到1976年10月结束,以1968年的
“七二七事件”为标志,分为清华文革的前期和后期。

  前两年的清华文革无疑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作为那时期运动主力军的学生自然
是这段历史的主要回忆者。老团与老四,当然不会缺席。作者中有小兵,也有头头。两位
沉寂多年的著名“蒯派”令人惊喜地“浮出水面”。更为难得的是几十年来不现身影的老
红卫兵中,也有一位重量级的总部委员参与到回忆反思的行列。当年的教师已近耄耋之年
,他们对过去的记忆依旧清晰。遗憾的是,当年颇为活跃的干部群体,如今提笔回忆者寥
寥,显得有点孤单。

  清华文革的后八年是由军人主导工宣队领导学校的时期。表面上狂暴稍敛,暗地里浊
流涌动。曾在鲤鱼洲“劳改”农场走“五七”道路的新老教师们,诉说着当年的不幸和苦
难。在四五运动的天安门广场上,显现有工农兵学员顽强抗争的身影!

  有意思的是,一位当年才是初中生的清华子弟,记录了一个青涩少年心灵中的文革感
受。

  本书最年轻的作者是一位目前尚在学校读书的“小清华”。作为九零后的青年,他对
文革的思考给我们这些老者以欣慰,为新生代树立了好榜样。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位作者都很难说是当年或现今哪一个阶层或群体的代表。他们叙
述的是个体的经历,有的经历比较另类,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是,这本由六十
余位作者完成的集体记忆,足以反映文革年代清华园的政治生态和众生命运。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清华十年文革中还有许多重大的事件没有在文集里得到反映,某
些时段尚属空缺:如清理阶级队伍、整党、一打三反、反击右倾翻案风、教育革命、“梁
效”写作组、“罗文李饶专案组”等等。有些小群体,如高干子女、武斗中的枪手、派战
中的打手、教职工中的推手,都未能约到稿件。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只能留给以后的有
心人来弥补了。

  清华文革的回忆和反思,如果仅由几个派头头,几支笔杆子来写,是远远不够的。既
然文革是全民参与的运动,那么对于文革的回忆和反思也应该是全民都应做的功课。鼓动
尽可能多的人一起来回忆思考,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文集中,虽然某些回忆只是凡人小事,有些思考可能不够深刻,但它们构筑了文集的
厚实基础,并从中涌现了众多的精品佳作。作者们参与文集的本身就是他们拒绝遗忘历史
意识的强烈表达。作为亲历者和研究者,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尽了自己应
尽的历史责任。

2、收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专为文集而原创的

  编撰文集的目的之一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对清华文革历史的回忆和研究。仅把
已经发表在各处的文章收集出版,虽然也有意义,也有影响,但作用毕竟有限。

  文集收录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作者专为文集而原创的。一篇篇文章都是我们一顾再
顾约来的不易之稿,一篇篇力作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成果。这七十余篇新鲜佳作,代
表了当今清华文革研究的最新水平,是清华文革亲历者和研究者给读者的悉心奉献。它的
集中推出,相信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3、反思与回忆并重

  依编者之愚见,文革资料可以包括三个大类:

  第一类是原始资料,即在文革年代形成的资料。文革资料虽然汗牛充栋,但由于人所
共知的原因,这些资料正在被岁月所淹没。巴金老人提议的文革博物馆,在他去世后那么
多年依然毫无动静。这类原始资料是现代文物,只能被发掘,不可能再生。挖掘、收藏、
整理、保存原始资料的工作已有人做了一些,有待继续努力。

  第二类资料是亲历者的回忆。虽然几十年后的回忆可能会有缺损,会有差错,但依然
是十分宝贵的。它留下了当年生动鲜活的时空场景,对原始资料所起的订正、解释、补充
、完善作用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第三类资料是亲历者的反思。因为是亲历者,他们的文革经历、心路历程,他们的观
点观念变化以及对现今的认知,于后人来说无疑是一份生动而宝贵的资料。尽管他们的反
思可能会带有某些局限性,如时代局限、派性残余、记忆偏差、个人经历有限等等,但依
旧宝贵。

  随着文革亲历者的老去或离世,如果说第一类资料还能如发掘文物那样继续挖掘的话
,第二、第三类资料势必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断绝。因此,当前尽可能多地留存这类资料
就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4、对各种观点兼容并蓄

  社会上对文革的态度有多少种,清华校友中对文革的态度也有多少种:既有否定的,
也有肯定的;既有彻底否定的,也有全面肯定的。

  文集对各种政治观点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文集录用的基本要求是:(1)尊重事实
;(2)平和说理;(3)条理清楚。我们没有把“观点正确”或“必须彻底否定文革”
作为录用的标准。

  清华团四两派由唇枪舌战到血腥武斗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恶斗的结局是两败俱伤,
同归于尽。社会问题只能靠和谈、协商、妥协才能取得长效的解决。

  我们提倡各种观点在文集这一平台上尽情展示。我们鼓励原属于不同派别的成员从不
同视角进行回忆和反思。我们允许不同观点的争辩和交锋,理解偶尔流露的一些派情绪,
但不提倡点名批评(公众人物除外),不使用“五毛”、“汉奸”等贬称,禁绝人身攻击
,力戒派性残余。目的就是要保持文集平和说理的氛围,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在对观点的评
判、辨析上。

  我们组织了两篇这样的文章:一篇是多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回忆,另一篇是多人对同
一资料的不同解读。文集里还有一些文章曾在校友网上为征求意见发表过,我们选用了各
种不同观点的跟帖附在其后。这类文章不仅形式新颖,同时彰显了包容精神。

  实践民主始于足下。我们把贯彻兼容并蓄、倡导包容精神作为践行民主的第一步。当
然,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不少遗憾。譬如,在我们校友中有一些持有肯定文革观点的
,虽然我们坚定地否定文革,我们仍然非常想收录几篇肯定文革的文章。只是,由于种种
原因终未能如愿。

  本书主编和顾问郑重声明:我们录用某篇文章,并不表示我们赞同文章的观点,认可
作者的立场。事实上在评审稿件的时候,大多数录用的文章都有一部分顾问持否定的态度
。文集录用的所有实名文章(包括序言、导论、前言、后记等),一律文责自负。文责自
负的含义是:作者对文章负责,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5、广义清华文革的概念

  清华文革,一般是指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文革。这是狭义的清华文革。

  清华文革对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外界对清华文革也给予高度的关注,这些都是客观
的事实。因此,文集所涉及的清华文革也就具有了广义的概念。

  凡是清华人的文革经历和对文革的评述反思以及非清华人在清华文革中的经历和对清
华文革的研究评论,都属于文集收录的范围。这里说的清华人,既指文革期间在清华的学
生、教师、干部、职工,也包括文革前后毕业离校、在国内或海外的清华校友,还包括正
在清华求学的在校学生。此外,一些不同身份的非清华人在清华文革中的经历,为文集增
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他们对清华文革的研究与评论,展示了崭新的角度、宽阔的视野和
理论的深度。

  在文革中,既有非清华人对清华文革的领导,也有清华人在外地对当地文革的干预;
既有非清华人深陷于清华文革的泥潭,也有毕业离校的清华人在外地文革中遭受的迫害。
这些内容在文集中都有所反映。

三、板块介绍

《岁月印迹》

  清华十年文革中,重大事件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有好些事件的影响是全国性的。

  这一板块的作者全是所述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些
兼及所想、所思。

  无论记录的是大事件还是小片段,无论其收录价值是高还是低,只要是真实的,都反
映了当年的社会生态,再现了难忘的历史场景。

  这一板块的作品大体上按事件发生的时序编排。有些时间跨度较大的文章,在编排上
则比较随意。下面这几个板块,以作者姓名的拼音排序。

《人物春秋》

  文革,几乎影响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这个板块中介绍了几位文革人物。当年他们可能是上层的大人物,也可能是基层的
小百姓。从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可以看到,文革是怎样改变了中国,也改变着个人的命
运。

《亡灵祭坛》

  据统计,清华文革期间共有58位死难者,其中包括在1968年7月27日“工宣
队”进校制止武斗时遇难的5位工人师傅,但不包括毕业离校后在外地死难的清华校友。

  文革死难者是最不幸的群体。我们要记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只留下一个名字,更不能
只是一个数字。我们应该让后人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学习、生活、为人、家庭
,以及同学朋友对他的印象,还有他在文革中的表现,最后因为什么原因、受过怎样的折
磨,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失了。正是这些确凿的、血淋淋的例证,让后人相信并记住文
革确实在神州大地,在高等学府,在我们这代清华学子身边发生过、横行过、肆虐过、祸
害过。

  文革,是清华百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残暴、最不堪回首的一页。我们坚信,无论还要
等待几年,或者几十年,在清华园里必定会建立一座文革死难者的纪念碑。我们今天所做
的工作,就是率先在我们的心里竖起这座无形而永存的墓碑!

  因武斗伤残而早逝的以及毕业离校死于外地文革的清华校友,同样都值得我们缅怀和
纪念。

  文革亡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人亡友,特设此板块以表达我们的沉痛祭奠。

《校园内外》

  这一板块的文章虽然不多,但是每一篇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这里既有非清华人参与了清华文革,也有清华人介入了外地文革。其参与的程度之深
,介入的影响之大,是在其他单位里很难见到的。

《思辨研讨》

  这是文集的一个重点板块。

  作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人性的视角,对文革进行
了认真而深刻的思考。

  除个别作者以外,绝大多数作者都是文革的亲历者。亲历者思考文革,虽然不免会有
一些局限性,但由于他们曾亲身感受过文革岁月的狂躁氛围,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年代,
有些人目前生活在海外,前后对照,中西对比,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视野是未曾亲历过
文革的研究者所不能企及的。

  尤其是,他们现已年近古稀,敢想敢言。再过二三十年,可能再也不会有这些亲历者
的思考了。因此,他们的思考尤为珍贵!

  可以看到,各人思考的结果不太一样,有的观点甚至相当对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可贵在于,他们都是在平和地说理论道、评史观今。

  对与文革密切相关的后文革时期的研讨与批判,是文革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有一篇
文章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文集中收集了几位非清华学者对清华文革的深度研究和精辟论述,在
此深表感谢!

《资料拾零》

  收集整理清华文革资料并非是文集的主要任务。但在集稿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有价值的
文革资料,不忍遗弃,本着“能拾一点是一点,将来总会有用的”想法,故而有了这个板
块。

  读者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原来捡拾在这里的不全是“贝壳”,还有“珍珠”。

四、封面上的二校门

  与清华有缘之人,都会对二校门情有独钟。

  二校门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清华的百年历史,包括十年文革历史。它
本身的历史就是清华百年、文革十年历史的浓缩。

  为让后人记住这段难以忘却的岁月,我们将二校门选为文集封面的主图案,并以相机
胶片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二校门的历史:

  左起第一张照片是解放前的二校门。那时,周边还有围墙。围墙虽存,不挡“独立精
神、自由思想”之扩延,成为养育清华学子心灵成长的信条。后来,围墙拆除,校园扩展
。传统的清华精神却在慢慢销蚀,清华变成了一所培养听话出活工程师的加工场。

  第二张是文革期间,1966年8月24日下午,12所学校的老红卫兵开进清华,
推倒二校门。有人在升降机上用大锤砸向“清华园”。这是野蛮对文明的宣战,是党化教
育酿成的残暴恶果。其实二校门早就在缓缓地“倾倒”,它此时徒具华丽的外表,实体已
被“蛀”得千疮百孔。

  庄重典雅的二校门倒塌不久,文革发动者的塑像原地竖起。这第三张照片是那样的突
兀、不协调,凸显了文革时期的荒诞与反常。

  文革结束,塑像移走。第四张是重建后的二校门。它风采依旧,受人景仰,但本质上
只是一个仿制品。何日能接续传统,唤起生气?且待“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大学灵魂
慢慢苏醒!


□ 原载《历史拒绝遗忘——清华十年文革回忆反思集》,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15:08 , Processed in 0.0761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