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6|回复: 0

于含英:关于《朱之闻、刘顺元与附中教改》一文的几点说明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25 1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朱之闻、刘顺元与附中教改》一文的几点说明

                  于含英(高三丙 )

1. 陈光等引言的出处

我在《朱之闻、刘顺元与附中教改》中引用了陈光、彭冲等对附中教改的批评,其出处是张人则文革中去教育厅所抄录的朱之闻揭发省委领导的大字报。根据现有的笔记记录,朱之闻写过如下一些大字报:

揭露江渭清、彭冲反对春节指示的罪行(1967,1,21)
粉碎彭冲修正主义教育路线(1967,2,19)
彻底批判陈光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1967,3,19)
我对刘顺元的认识和揭发(1967,4,9)…

朱之闻批判陈光大字报的第三部分,是批判省委领导脱离劳动,脱离群众,其中提到前文所引用的陈光、彭冲、许家屯等对附中下乡劳动的批评。

2. 马明老师的一节课

马明老师不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为什么他会给我们上那一节课,已记不清。我们班高一的教室是在教学大楼一楼,东北角,讲台在教室东头;高二的教室,在教学大楼二楼的南侧,甲、乙、丙、丁四个班从东排到西,讲台都在教室的西头。在我的记忆中,那节课是在二楼教室上的,马明老师是站在教室西侧的讲台上,所以,如果我的场景记忆不错,那就应该是高二的事。

3.前文的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毛泽东把他们统统打成‘统治我们学校’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使刘顺元、朱之闻和沙尧更多地注意了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亦难有成效。”这是一个虚拟语气的句子,意思是,朱沙并没有注意此事,而且,即使他们注意了,或者他们打算注意,因为毛泽东已经给老师们带了“帽子”,也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看来话没有说清楚,抱歉。


4. 关于刘顺元

戴相陵的一个评论,使我觉得对刘顺元多了一些理解。他说:“汪遐义老师曾在班上说:某领导言,如果三大差别不消灭,总有一天,农民会举着锄头,浩浩荡荡地杀进城市来。”在附中教改的具体环境中,可以判断,该领导是刘顺元。类似的话,印象中杜润生在主持国家农委工作时说过,现在讨论三农问题的学者们也说过。这是一个警告。在文革末期,毛泽东的合作化政策和“让农民为工业化进贡”的政策,使农村经济破败凋零,农业生产难以为继。杜润生他们认为,若不改变政策,农民不会继续忍受下去。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农民改变现状的要求是合理的,应得到满足;二是如果农民像在历史上一样被迫“揭竿而起”,那是一种被动的力量,对社会将起破坏作用,所以应当尽量避免。杜润生他们之所以要把话说到这种程度,是因为自有一帮在位者,到那时仍不能体认问题的严重性。

刘顺元讲了和杜润生他们相同的话,所不同者,刘比他们早讲了十年。可见我们1966年去马坝时,所看到的那种惊心动魄的贫穷,刘顺元是知道的,或者说,他比我们知道得更清楚。历史教授高华的文章,对此提供了证据。他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刘顺元对浮夸风多有尖锐抨击,他曾公开批评时下尽多‘三六九干部’和‘风马牛’干部。‘三六九’者,指嘴上高唱‘三面红旗’、‘六亿人民’、‘九个指头’(即成绩为九个指头,缺点为一个指头,此为毛泽东所创的名言);‘风马牛’者,指顺风转舵、溜须拍马也。刘顺元这番切中时弊的‘名言’不胫而走,竟传到毛泽东那里。毛在打倒彭、黄、张、周后,一不做,二不休,正待将所有敢于表示异议的干部一网收尽,于是,刘顺元成了撞上枪口的靶子。”

高华下面所写的细节,几乎像是电影剧本:“考验江渭清与惠浴宇道德良知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据惠浴宇回忆,为了商讨如何应对来自毛泽东的直接压力,江渭清与惠浴宇相约,在南京巿郊的高级招待所中山陵五号的草坪上,‘搬两把藤椅,避开闲人,从早晨直谈到暮色苍茫’。在‘全党上下噤若寒蝉’(惠浴宇语)的大气候下,江苏省两位主要领导的意见完全一致:向柯庆施求援,全力保护刘顺元。经过江渭清的力保,柯庆施默认了江渭清的要求。此时已是1960年后,大灾荒已成为明摆的现实,毛泽东似乎已无兴致再抓‘右倾份子’,刘顺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见http://gaohua.coldwarchina.com/ztlw/rwyj/000037_2.htm



“三六九”,“风马牛”这样的话,不是一个趋奉者可以说得出来的。几年后,到我们教改期间,刘顺元个人所处环境或许依然险恶,更何况那时颂圣的“时代的最强音”比以往更加铺天盖地,举国上下,谁敢为“大好形势”抹黑?在那样的时候,敢于大声疾呼“总有一天,农民会举着锄头,浩浩荡荡地杀进城市来”,我看,那是一种为民请命的情怀。1984年,我们曾重回界集,村里的“老社员”说,连着几年,年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讲农业问题。杜润生名字,在那样偏僻的乡村,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倍受尊崇。那么,比杜润生早十余年站出来说话的刘顺元呢?凭这一点,可以说李锐对他所做的评价,其实并不过分。

我在前文中引了据信是刘顺元的另一句话:“知识青年下乡,建设革命化的农村,等同于再搞一次‘以农村包围城市’。如果城市变修了,他们就应该率领农民,浩浩荡荡地杀回城市来。”这句话和上面所引汪遐义老师所说,不是一个意思。在这里,农民好像成了主动的、先进的社会力量,而且会有意识地反对“修正主义”。这就成了神话了。“贫下中农革命形象动力论”,同样是一种神话。用这样的神话去论证教改中的“上山下乡”主题,如前文所说,是我所完全不能理解的。八年的插队经历,只能让我们得出那是脱离现实政治的诓语的结论。知青在农村是飘泊无根的群体,对农村事物的发言权,只能是还在农民以下。

http://nsfzlsj.blog.163.com/blog/static/4191027620071131221479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19:06 , Processed in 0.0284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