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3|回复: 0

武振荣  1966年的革命:毛泽东的“迷路”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4-11-6 23: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我写作的《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和毛泽东的“无字遗 嘱”》一文,在《独立评论》上刊登后,引出了网友们十多条评论, 有的持赞成态度,有的反对,其中网友“闲话”:“毛的目标是权力 斗争还是社会革命?”

    邓韫璧:“应该说毛发动文革是一场社会革命,因为毛曾当面对刘 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把你打倒!’。试想 想:毛说这句话是多么地霸道!毛如果是为了权利,他不会打倒中共 党内那么多的中下层干部,得罪一大批人。更何况毛还掌握着军队, 而刘在军队中毫无基础。”

     我基本同意邓韫璧的意见,也就是说我认为毛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中的确存在着一种追求革命的动机,因此,文化大革命在他那里,可 以说是一场革命。这样一来,我就反对在邓小平把持下出笼的《中共 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中的观 点:“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 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作为一个多年研究文化大革命的人,我认为上述《决议》中所说的: “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话不符合事实, 因为,我作为从文化大革命中过来的人非常清楚地记得,文化大革命 一开始是一个共产党政治运动,如果说这个运动同以往的共产党运动 有着不同之点的话,那么毛是用个人的方式开始对它施加影响,以至 于最后使一个共产党的运动突然变成了毛泽东运动。1966年5月25 日,毛泽东对于聂元梓大字报的批示是对中共中央这个“集体”的当 头一棒,到8月5日,他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写出 后,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权”就由中共中央“集体”控制转到了毛泽 东“个人”手里。因此,准确地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 和领导的”话里隐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从中国共产党“集体”“脱 开”的意思,如果说这一切都可以理出一个完整的观点的话,那岂不 是说毛泽东应该对文化大革命负“个人责任”。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就寻找到了研究问题应该遵循的一个共同点: 毛是撇开共产党搞文化大革命的,可见文化大革命中一个非常流行的 口号:“踢开党委闹革命”原来是有“后台”的。“与建国以后的历 次运动不同,文化大革命不仅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领导下, 依靠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的,反而在一开始就把斗争的矛头指向 各级党委。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荒谬口号下,从中央个部委、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普遍受到冲击,都被夺了 权。广大党员(除人民解放军系统外)也被停止了组织生活”(金春 明教授:《文化大革命史稿》)。

    我的问题是:1966年,革命在毛泽东的脑海中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图 像?意义是确定的、还是游荡的?它在诉诸于社会和人民时,“响 应”的人是可以轻易掌握它的、还是难以掌握?

    导致人们对文化大革命产生非常严重的误解在于,人们普遍以为在毛 泽东那里,文化大革命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工程”,在文化大革命开 展前,毛已经把它“设计”好了,“亲手描绘”出了文化大革命的 “宏伟蓝图”,“七亿人民”参加文化大革命的行为也不过是“按图 施工”。可是,在我的研究中,情况并不是这样:别说在文化大革命 前毛泽东对于文化大革命没有成熟的主见,就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 爆发”之后,他也是昏昏然然的;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毛本人 在1966年5月16日制定《五.一六通知》(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通知》)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使“设计”中的这一场共产党政治 运动变成一种革命。问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革命”是一个非常 火爆的词,但是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好象谁也弄不清楚:普通 人弄不清,毛泽东也弄不清。开始于1966年的毛泽东革命,从“革” 刘少奇(“文革”中的“头号走资派”)、邓小平(“二号走资 派”)的“命”那一刻起,到毛泽东死前“革”到社员家养的母鸡的 “屁股眼”时,它就走到尽头!“新毛派”人物看不到这一点,认为 毛的革命应该“继续”“革”,是不是要“革”到鸡的“肠子”里去 (那里有很长的“道路”的),吾不得而知?

    《五.一六通知》的“文化革命”一词的“文化”是指与它平行的 “政治”、“经济”而言,就时间来分析,共产党1956年完成了“经 济”领域的革命,1963年又开始了城乡“政治”上的“四清运动”和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被看成是“政治”的革命),在此之后进 行的这一场革命,当然是“文化”的。就它首先在“文化部门”兴起 ,而“文化部门”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吴晗、邓拓、廖抹沙、夏衍等 文化名流)最早成为“文化革命”的“祭品”这一点分析看,它的性 质是“文化”的。

    但是,仅仅过了二个多月,在1966年8月9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中,“文化大革命”越出了 “文化界”,成为一场全民运动,《十六条》指出:“广大的工农 兵、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干部、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 而文化大革命被重新定义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这就赋予了 运动以“宗教”的性质)。在《十六条》发表的同时,人们“响应” 《十六条》的号召又把它当成一场“破除”“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 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 俗,新习惯”的“社会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它又被毛泽东解 释为“深入到一切领域”的革命……,接着生产出了“教育革命”、 “医疗卫生革命”、“文艺革命”、“电影革命”、“京剧革命”、 “斗私批修革命”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总之一句话,在毛泽东那 里,它的意义是四面开花的,一会儿是这,一会儿又是那,飘忽不 定,别说是别人捉摸不透,就是毛泽东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

    起先,文化大革命可能是搞“几个月”,毛泽东在1966年8月23日谈 到“对各地所谓‘乱’的问题采取什么方针”时,说“我的意见乱它 几个月”(引《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言下之 意,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以“月”计算的,但是过了一年,在1967年 8月16日,毛与阿尔巴尼亚专家谈话时说:“我们这次运动打算搞三 年,第一年发动,第二年基本上取得胜利,第三年扫尾”。1968年10 月在中共八届12中全会上,毛说:“现在不是都讲要把文化大革命进 行到底吗?究竟什么叫‘到底’啊?我们估计大概要三年,到明年夏 季就差不多了”(王年一:《毛泽东逼出来的林彪出逃事件》)。

    1969年4月1日召开的中共“九大”会议上,林彪所作的《政治报告》 用“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的话实际上为文化大革命划上了一个“句号”(见林彪《中国共产党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是没隔多久,于1971年9月13 日发生的“林彪自我爆炸”的事件之后,毛泽东不得不修正“文化大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提法和内容,于是,就产生了把“挖出林彪 反革命集团”当成“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的毛泽东新方法,这个 “新方法”传到华国锋那里,华把“粉碎四人帮”又当成“文化大革 命”的“胜利成果”算是一脉相承,一直延续到1977年8月召开的大 会上,中共中央通过华国锋之口,才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是,在中国就有了“十年文革”的说法。

    在过去写作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十年文革”对毛来讲,好比是 “七宝楼台”,打眼一看,巍峨璀璨,拆了开来,却不成片段。事实 的确如此,经人一吹,它的意义好象非常宏大,但是,仔细研究,就 变得非常渺小和非常含糊,好比是一种“走迷”的东西,失去了方向 和目标,何谈指导人民?

    因此,我对于1966年毛泽东“亲自领导文化大革命”的说法一种是持 怀疑态度的。我认为1966年毛泽东同“七亿中国人民”的联系是“宗 教”而非“政治”的,在“宗教”上人民受毛的影响和控制,以为自 己的一言一行都是“按照”毛的“伟大战略部署”“办事的”,实际 上,“毛泽东的伟大战略部署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不仅当时没有 人知道,而且今天尚未研究清楚”(金春明教授:《文化大革命史 稿》),所以,我说文化大革命中的“七亿人民”在“政治”上是 “自治”的话,不是没有根据。关于这一点《十六条》自己也承认: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只能是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采用任何包 办代替的办法”。

    论述至此,我可以说在1966年的革命中,毛泽东个人的精神和思想开 始了“迷走”,到最后形成了毛的“迷路”,但是,广大中国人民却 并没有“迷走”和“迷路”,他们的行为可以用“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话来形容,那“青山”不是别的,就是“权利”──打倒“我”不 喜欢的政府的权利──和“我”观点相同的人结合成自治组织的权利 ──并且在自治组织的单位上进行政治上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表演的权 利。一句话,1966年革命中被激活了的一个“我”字使普通人用自己 参与运动的“实际行为”踏出了“权利之路”,并且因着“派性斗 争”而无意识地“维护”了“权利之路”。

    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对于行动的1966年人民来讲缺乏一种政治上 的“自觉”,于是,政治运动和政治行为的意义就被毛泽东的“宗教 性”“外衣”给“包裹”住了,因此,要整理出66运动的价值,就必 须“剥去”那一层毛泽东“宗教性”“外衣”。1985年5月,作为解 放军政治教员的我,在写作《66运动论说》时就建立了这个观点,到 今天为止我一直是坚持它的。

    论述至此,读者们若不接受我的观点,那么,请你们分析这一句话: “搞社会主义,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 ──谁说的呢?不是反对共产党的民运人士说的,而是毛说的,但 是,你要是因为这一句话,就得出毛是反对共产党的结论,那也不 对。毛是要把共产党“搞好”的,只是他在“搞好”的愿望的指导下 可给“搞砸”了──这就是本文中“迷”字的意义。按照《现代汉语 词典》的解释:迷:“分辨不清楚,失去判断能力:迷了路,迷了方 向”。

    换一句话说,毛在主观上非但不反对共产党,反而想把共产党革命推 进到极端,欲使它上升到人类革命的最高水平,只是他的“推进”行 为和方式事实上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伤害”,并且 因着此种“伤害”使党受了永远难以治愈的“严重内伤和外伤”(现 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带伤”的统治者)时,毛的“伟大和英明”才 变成了愚蠢和“迷糊”。

    文章的末了,我得作一个声明:我虽然和“新毛派”人物一样地主张 在“晚年的毛”那里,的确存在着某种可以关乎我们今天所用之价 值,但是,我认为毛是在“走迷”的情况下捉捕到价值的,用我们陕 西人的土话讲,叫“瞎猫捉住了死老鼠”;而“新毛派”人物则不是 这样,他们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毛在清醒状态下作出的“英明”事情, 所以继续“伟、光、正”,他们硬是要用已经“砸”了的“锅”去 “煮饭”,有什么办法哩?

    (2007-12-10)

    民主论坛 _(博讯记者:武振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14:28 , Processed in 0.1033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