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41|回复: 0

清华大学近现代史纲课报告:红卫兵为何起源在清华附中?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8-20 16: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史纲课的presentation 整理成了日志形式,虽然没有讲成也可以算是发表成功了~~

以下就是我和肖书阳同学合作研究的报告——红卫兵为何起源在清华附中?


首先声明下参考材料,主要是来自于唐少杰老师的推荐和清华附中老师的提供。唐少杰老师本学期开了一门课叫“1966-1976年中国文化史论”,推荐书目的清单被肖书阳给抄回来了,之后我们又回了一次附中从老王和老闫那里得到了一些东西。在此先对为我们提供资料的老师们和那些资料的原作者们表示感谢。接下来就进入正题~

题目的重点在于那个问号。红卫兵最初建立于清华附中是不争的事实。但若我们回顾近现代以来那些有名的各种运动,例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等,无一不是发起在大学生青年群体中或者是由政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体中,而这个在历史上写下重重一笔的红卫兵运动中为什么最先让那些未满十八岁的中学生扮演了主角?再有,既是中学生发起在,那为什么不是在底蕴深厚的四中八中,也不是在高干子弟云集的一零一中?而是在这“圆明园畔、清华一角”的附属中学?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现在就让我们简短回顾一下: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方针。

1960年,清华大学党委决定创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万邦儒任校长,明确提出把清华附中办成第一流中学。

1961年,死亡人数是抗战一倍半的三年自然灾害结束。

1963年,针对苏共提出的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等路线,中共中央复信指出,这是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中苏争论进一步公开化。

1964年,高等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试办预科,大学决定从附中高二学生中择优选拔,提高程度,衔接大学本科要求。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966年5月29日星期日傍晚,卜大华、骆小海等十多名清华附中学生在圆明园聚集开会。他们认为当时的局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了迎接阶级斗争暴风雨的来临,更有力地与校方进行斗争,有必要成立自己的学生组织,并一致同意将其命名为——“红卫兵”。从此,红卫兵运动的序幕揭开了。

6月8日,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四中、六中、八中等学校300余人相约来到清华附中声援红卫兵,并且进入校园刷贴大字报。此后,红卫兵的名称很快在北京传开,以其命名的学生组织大量涌现。

6月24日,清华附中红卫兵才子骆小海执笔,发表文章——《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后来这篇文章被一再模仿,成为文革时代的新八股。

8月1日,毛泽东复信清华附中红卫兵。这封信很快传遍全国,引起强烈震动。此后,红卫兵不但在北京各中学得到迅速发展,而且在全国各高校、机关也发展壮大。

8月18日,天安门广场召开 “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一千五百名学生代表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与领导人一起检阅游行。八一八大会后,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遍布全国城乡。

8月26日,被称为“清华附中模式”的校园暴力首次出现。校长万邦儒被打得遍体鳞伤、内脏出血。团委副书记刘树华老师不堪毒打而选择自尽,高二女生郭兰蕙服毒自杀。此后,文革局势愈发混乱。

上述的这些历史事件记述了红卫兵运动的起源历程,通过分析相关材料,我们先跳过过程给出一个总体结论,那就是“红卫兵运动起源于清华附中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借用林立果的一句话,这场运动的兴起是“历史地落在清华附中”。而至于为什么是“历史地”?在我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卫兵运动的瞬间兴起肯定不是平白无故的,而为其埋下伏笔的正是那一时期国内的历史和政治环境。

刚才说过,57年底开始的大跃进使得中国的国民经济在59至61年间遭受重创。我想,那时要想搞什么运动应该是不大可能的,人们连肚子还没有填饱,大搞运动根本无从谈起。而自从61年对国民经济调整以来,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又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直白的说,人们又有力气去搞运动了。

有力气去搞运动是一方面,而具体搞什么运动还是要看领导人的。63年中苏矛盾进一步公开化,而此时在国内,50年代末期的左倾错误还未完全纠正就又走入了新的歧途。阶级斗争被一再的扩大化和绝对化,“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了当时的指导思想。有了指导思想,人们搞运动的精力和激情就都被合拢到了一个方向上,可以想象这个力量会是多么强大。而红卫兵一经建立便大显神通,这一事实对它的起源早有征兆也算是个有力的佐证。

国内的大环境预示了红卫兵兴起的必然性。也许,就算没有清华附中这所学校,红卫兵运动也迟早会开展。而接下来,便是许多小地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清华附中这个地方才是最适合并且最容易搞起红卫兵的地方。

六十年代初期,清华附中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两园环拱,一校独立”。说“两园环拱”是因为清华园和圆明园一南一西围绕附中,说“一校独立”是因为除了上述这两个建筑外,附中周围基本是荒地一片,距离市中心非常遥远。

而“一校独立”并不只是地理上的意义。清华附中于1960年成立,领导权直接交由清华大学,并不像其他中学隶属北京市教育局门下。这一特殊性便为以后清华附中的“离经叛道”提供了可能。反观当时的清华大学,自从蒋南翔校长掌权以来,始终推行着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阶级路线。可以说,在一个如此左倾大学的带领下,附属中学一定是“右”不起来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清华大学这么“左”,那为什么红卫兵还是先让旁边的附中学生搞起来了呢?我想应该是由于中学生年龄还小,心中的理想主义很是充沛。而大学生已是成年,沉稳有余而理想不足,所以能够萌发出这种造反精神的更应该是中学生。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们接下来再说其他的。

分析过了南边的清华园,我们再来看看坐落在西门外的圆明园,或者叫做圆明园遗址公园,这样称呼它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用多说。作为清华附中的学生,如此近距离的历史遗迹更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天然课堂。在圆明园的这个大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民族沧桑感无疑都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而这种强烈的民族沧桑感,也逐渐转化为了日后他们发起红卫兵运动那股胸中的激情。

当然,清华园和圆明园起的作用只是辅助的,主要原因还是存在于清华附中内部,那就让我们逐一地来分析一下。

首先看看当时的学校里都有些什么人。从成分来说,附中的学生以高级知识分子子弟和中层干部子弟为核心,剩下的大多是平民子弟。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附中学生中的干部子弟来自于中层而并非高层。如果真正换成了那些根红苗正的高干子弟,这个反恐怕他们也造不起来。

此外,当时的清华附中是北京市录取分数最高的中学,没有之一,附中的中高考成绩也远超当时北京市内各大名牌中学,64年预科班的创立更是加大了这种反差。当然,群英荟萃意味着这里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下,未成年学生们思想被扭曲的概率也许会变得更大。总之,学生出身复杂且相互竞争激烈是附中的两大特点,而再将那些头脑聪明、思维活跃的高材生们放到了这个环境中,不闹出点事儿来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附中学生不仅学习出色,体育也是首屈一指。在65年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清华附中包揽了四个组别中的三冠一亚。当时附中的许多学生经常去学校北边的北京体育学院切磋技艺。我想这一点或许为以后“清华附中模式”校园暴力的产生奠定了一定基础。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附中的硬件环境。这其中有一点很具有代表意义:当时学校为保证附中学生健康成长,给学生们配备了丰盛的伙食,其中甚至包括有各种肉类和牛奶、酸奶等在当时看来极为奢侈的食品。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周围生活穷苦的百姓们。久而久之,每当清华附中食堂开饭时,窗外就常常有周边人家的小孩在旁窥视。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时附中的学生,看到这些会怎么想?

伙食条件如此之好,其他条件也一定不差。所以说当时附中学生一边在上学,内心却也一边在承受着一种煎熬。在他们心中,当时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可他们看到的却与自己的印象截然相反。此时,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只会有一种天真的想法,那就是——去解放那些劳苦的大众,去改造这个畸形的世界。

特殊的物质条件让附中学生的内心萌发出这种冲动,而当时附中的教育环境更加速了这个冲动的爆发。早在64年教育改革时,毛泽东下令削减课程。学生们读的文化课少了,附中老师就安排了更多的思想讨论课,本意也许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但实质上这却让他们能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的造反理论。比姚文元的文章还早半年,附中预642班学生便起草了一份题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的资产阶级办学方向应当彻底批判》的汇报材料,并还提交到了党中央毛主席手里。不出所料,造反言论果然还是被那些头脑聪明、思维活跃的预科班学生最先发表出来了,这与我们之前的分析完全一致。

到这里我们可以大致进行一下小结了。对于红卫兵为何起源于清华附中这个疑问,我们是这样解释的:国内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为红卫兵运动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并且指明了方向,而在清华园和圆明园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的围绕下,清华附中因其特殊的人员结构、教学条件和教育理念成为了红卫兵运动最适合的起源地。

找到了这个树状的关系图,林立果的那句话就不难理解了,红卫兵运动的兴起应该是“历史地落在清华附中”。曾经有不少人怀疑是有人给这棵树浇水施肥,也就是说红卫兵在清华附中的成立是受到了某些人物的暗中指使。但这一说法从我们这次考证的资料看来,应该是不成立的。

说起文革,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说不知道,但同样也没有一个人敢说一清二楚。研究文革,就不能不研究红卫兵运动,而研究红卫兵运动,也就不能不研究它的创始人——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它自从1966年5月29日定名之日起,就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名词,永载史册。

其实,作为一个从清华附中毕业的学生,我也不清楚自己是以怎样的一种态度来看待母校这段历史的。红卫兵的始作俑者的确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是那一代附中人的某些精神还是令我们钦佩不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请大家来看一首词,这是摘自《清华附中红卫兵诗抄》中的作品,名字叫做《梅花引·迎第三次世界大战》:

决战日,声声近,国际歌飞半天云。一死拼,定乾坤,最后斗争我辈喜逢临。人类枷锁今朝断,早打大打如我愿。史页翻,心如煎,挥手高唤一九七零年。

当年志,发心胸,敢做国际红卫兵。主席信,记叮咛,不捣黄龙誓不返圆明。此生换取大同涯,万里江山万里霞。愿战后,普天下英雄陵上,怒放五月花。

不知道大家读过这首词以后是什么感觉,在我看来,我体会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敢于牺牲、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取天下大同的精神。能够做出这首词的人们,他们的心中是蕴藏着怎样的一种激情,怀揣着怎样的一种理想。这种激情是多么的热烈,这种理想又是多么的坚定。只可惜,这个巨大的力量用错了方向。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让当时的人们看看他们这样革命的后果,我想大多数人应该是不会做下去的,但历史不可重来。然而,不可重来的历史未必不会重演,认真总结历史教训才是我们眼下应该做的事,以史鉴今永远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

曾听高中的老师说,要客观地研究一个历史事件,必须要等到六七十年后,也就是那一代人们基本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若是以这种观点看来,我们现在来研究红卫兵运动的起源还算不得上是完全客观,涉及这一领域的很多角落仍然还是禁区。那么,就让我们把更加客观的评判留给后代吧。

再次感谢~

http://rongll23.blog.sohu.com/15443109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07:43 , Processed in 0.0491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