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11|回复: 2

马文魁笔记:江青等人接见“联动”时的讲话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7-17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文魁笔记是我从旧货市场上收集到的八个笔记本。它们的原主人马文魁先生从1967年至1969年期间在北京市革委会“接待筹备组”工作。这些笔记本的价值在于,它们如实记录了文革初期北京市领导机关的一些具体工作,以及文革中一些重要的文件、讲话和“内部精神”。
, j4 F* P) z. O3 F, S# ]1 u4 F4 f    整理这些老旧的笔记本是一件挺吃力的事情。除了马文魁笔记,我手里还有其他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个人笔记。好在有了博客这一写作和传播方式,我将不时抽出空来,一段一段的整理上贴。0 a# t% k4 d3 G% }
    1967年初,文革运动进一步蔓延,在“斗争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口号下,各地开始揪斗老干部,并很快引起部分干部子女的强烈反弹。“首都中学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简称“联动”)这时喊出了“打到中央文革”的口号。4月,北京市公安局拘捕了“联动”的骨干分子,关押在公安部,不日释放。当年4月22日,江青、陈伯达、康生、周恩来接见了这批被释放的“联动”成员。
2 \8 U1 A% M! `% C" v& ?    文革初期那些初涉世事的毛孩子们对于江青的态度是挺复杂的。他们一面喊“打到中央文革”,一面又希望通过江得到主席的恩宠。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联动”当时被关押在公安部游泳池更衣室,他们被释放以后,更衣室的衣柜上还可以看到“联动”书写的“江青阿姨不爱我们”的字样。在这个讲话记录里,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 Z# s. Y( u8 ~4 |9 K' D2 _  Y# y/ D    江青等人接见被释放的“联动”,这是文革史研究者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这次接见都有谁讲了话?讲了什么话?却是鲜为人知的。我们这位马文魁先生当时显然就在现场,他的字迹和缩略用语以及笔记本前后的顺序说明,这是他在现场的记录稿。比如,陈伯达的福建话很不好懂,所以记录就不恨联贯。然而正因其是第一手的现场笔记,构成了它难得的历史价值。
/ C4 Z# A, Y! q: l. o% D' @% N7 C    因为是原始记录,有些字迹我无法辨读,有些语句不能连贯,当然也会有些可以判定的连缀字眼,我会用括号注明的。注脚是我作的,对史实作一点解释。5 L$ E; g" r9 o3 }' b2 p8 j
    今年是文革发动40周年。有精神不希望媒体去回顾它,可是历史能够被忌讳所遮蔽吗?. ?5 T$ z( x- W
! ]+ F( c5 b  m' n% ~$ _

6 m0 q% ^( B3 B+ \+ V, k9 ]5 Y+ `1 A3 W; N2 j7 d* @2 D) F
(这张图即使在文革时期也不太多见,现在挂在北京潘家园二楼一家店面里。画面上毛、林身后顺序为周、陈、江、康,这是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后的排位,江青尽管不在常委里,但因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所以公开报道的位子很靠前。)
* c$ y; G; w: H5 |3 O- H 3 V# y) z7 [$ K9 n% g
 
: V/ Q4 ~" [4 N& ?" O, B, O    4,22  中央文革接见 140 多联动分子 " S  X  c1 q1 u* r2 q& O' K% N5 q
 
" V- i; q: i9 H( O江青讲话: 5 x7 }; @9 C9 k" R4 K1 z
    听说你们在骂我(答,没)。有点不好,接近少了,没及时帮助。毛主席说立即接见你们(欢呼)因为有病,委屈你们了。 / a% X3 U9 }% L# ^2 U' t, V
如搞联动,可挂出牌子,回去恢复原红卫兵组织。我们有责任,要搞革命,就会犯错误。 3 t( E" n6 w9 M5 u
    请来总理。打动。别的会。不要自我检查。 " S- Q" D  o3 d
    有个叫彭小蒙 (注 1 ) ,写了三次信,清华附中。。。和我说刘万明问题,派记者了解(一)下,我责任大。去八宝山,半夜,飞猫,喝酒,门(闷?)多少天了(?) ) p' B, p! N# D% l
    (答)学主席著作,为革命招之即来。。。 7 n1 z5 o( `5 x' b% ^
    对联 (注 2 ) ,不知主席意见传达怎样?(欢呼)
/ q) c7 C' _- M- P    希望和刘邓路线划清界限。 ( W" u( c3 }+ K2 k
 
" e0 t3 W8 O. g4 m伯达讲: 7 i9 Z! v. \7 c- B- ~, J0 m% ]
    主席下令放出来。江青讲了放出来。 6 b2 I: p: R0 k2 K' g9 i5 `
    昨天讲了, 4.3 、 4.4 两派( 注 3 ) ,怕想不通,大家不要用主席命令压他们,在座我和打过交道。西纠开始有贡献( 注 4 )。犯了改了,允许犯错误。刘邓血统论,老子英雄儿好汉,有思想基础,社会思想。与党内最大走资当权派。。有相当人。因为你们不了解,扣子没搞好。走资当权,代表各界阶(级),薪水高,反对无产。。。暴露出来   随便打人 打反革命。主席,自己解放。。。(首先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不能把群众当)阿斗,把国民党训政。。教育老百姓。。。中国共(产党)救了中国,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不能记某人身上,看广大群众,阶级。。。 . B) ]# O" ?/ U1 D0 R
    江(青同志)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人民(的)江山。。。老子革命儿子不(一)定革命。刘把群众打成反革命,高干子弟要掌权,(这是)刘邓路线的,(权利)不是自己封的。是口反动思想害了你们,见面少,帮助少,毛驴,养了狗。八一学校破坏多 (注 5 ) ,破坏很多是干部子弟学校,不知桌子椅衣服是哪里来的。接群众少,只在干部中来谈,受反动思潮书本(影响)。特别八一十一学校害了你们,脱离了群众。大(众)语(言),浪子回头。你们能不能(成为)宝贵财富,看你们态度。对劳动人民子弟不能那样,旧小说中学来的,搞打砸抢。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学习领会思想。愿望是好的,客观作用不好,联动(江青插话:给汽车)。(有没有)污(蔑)你们?(答)没。父母有问题不要紧,要给出路。祖父母大官僚军阀,看自己行动,不要把父母功绩吃一辈子,区别两回事。
" r- Z' o: e+ U( @3 @反动血统论,触及人们灵魂。江口 犯错误,应我们负(责),主席反对请罪,可以整风,强调,整风,过去犯错误一笔勾销,今天晚上即可出去。 9 m- H; M0 ?; r/ H6 o% }
 
5 T/ Q4 s& e" G% \/ o8 H) n康生:
, L; Z6 Q9 F; T2 Y  f: W4 F    没更多话讲了,同意以上讲话,毛主席宽大政策,真幸福。要珍惜,看看领袖伟大,有没有信心勇气改呀!敢改,就是勇于承认错误。过去看医生,三个不,敢说好医生。第二,看改正错误。回去后不许说闲话,不会放鞭炮欢迎你们。有的人不敢接近你们,要有勇敢。主席一看二帮,列宁左(派幼稚)病 (注 6 ) 。犯了改正,只要改,会革命,可以承认口口口一代青年。 4 p9 E' k0 }3 H% ^8 v0 }
 
! G/ D- M% a4 K8 N总理:
5 Q8 Q: b9 ^1 l    毛主席宽大,借口,家庭社会学校关系,我们有责任。清华附中写了三论,主席说好文章,对西纠评价有功绩,(我)没儿女。。。
! l% k* O: R) d' c2 \# C' d3 `    侄女在八一学校,(你)就是你把解放军抓起来(的)同学(?)回家父母打两下,要受得了,另(一)种,疼爱你们,找来一块谈谈。
. ?. g. U: D5 x" {, a    到学校(会)更困难了,扭送公安部。你们不(要)自卑,要平心静气,不要请罪,是封建产物,要自我批评,接受别人批评,在学校成革命造反派。 + y1 o7 d& B7 f# A5 J0 ?
分享到/ X, W& g5 u' N* g% k+ N
 
0 E: n5 G4 Q1 S  ( L# n7 z5 q7 U" f5 N( Y
   注 1 :彭小蒙,女,清华附中红卫兵,文革初期著名的“三论无产阶级造反精神万岁”的作者之一。她在被羁押期间给毛泽东写过三封信。彭现在某学术杂志做主编。 4 A. \* g% A; i; ~3 L- r" W6 H
   注 2 :文革中据说由“老红卫兵”撰写的一幅著名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反映了鲜明的血统论思想。后来“老红卫兵”的父母们开始遭受运动冲击,这是导致“联动”反对中央文革的直接动因。
1 @% ^; J+ ^9 q  M4 N# Z   注 3 :“四三派”以江青4月3日讲话命名,江青在这次讲话中,批评1966年最早的中学红卫兵组织执行了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江青的讲话受到文革初被运动排斥、受到冲击的一些中学生的欢迎。“四三派”的组织成员不少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属于文革中的激进派。由于江青的讲话打击了众多红卫兵组织,反映强烈。在4月4日,北京卫戍区政委李钟钰在工人体育场的大会上(江青在场),又肯定绝大多数红卫兵组织是好的。以此观点,组织集合了—批中学生,名曰“四四派”。主要由平民子弟组成,属于愿意复课的保守派。曾活跃于文革初的红卫兵则形成“老红卫兵派”。“四三派”与“四四派”在中学内形成尖锐对立。文革中北京中学分为“ 4.3 ”、“ 4.4 ”两派,其区别大体上“44”更倾向“老红卫兵”及“血统论”,“43”则相对平民化一点。8 I( v0 D( Z) e& ^
   注 4 :西纠,全称“首都中学红卫兵西城区纠察委员会”,当时也有“东纠”、“海纠”。成立初期的目的是制止打砸抢, 但“西纠”以后也介入了一些暴力行为。" }# d* @" q  }- X* l, n& w9 U
  注 5 :八一学校,位于海淀区的一所干部子弟学校,文革初期红卫兵的发源地之一。在北京,八一学校、十一学校、 101 中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干部子弟学校。
3 ]3 H* @) \. ]# Y2 W   注 6 :列宁一篇著作名《共产主义运动与“左派”幼稚病》
; z8 J' H& X+ V% E; M! W6 ]8 D# N2 n; t4 S- P1 j' I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3716_p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注 5 :八一学校是军队干部子弟学校(军队干部子弟与其他种类的干部子弟有区别,否则不会有《血色浪漫》专讲军队干部子弟的故事了。),101中与其不同,干部子弟虽然比例较高,但也招收平民,北京四中、北京师大女附中、育才学校等与101中类似。确定文革初期红卫兵发源地的标准是什么?是代表人物、代表事件和代表文件的产生。按此,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京四中是也,八一算不上!( q( h: u1 X2 i
& S0 u; o6 x) |
1967年“4·4”讲话者是李钟奇(非李钟钰也非李钟琦);他当时应该是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而非政委。李钟奇简历如下: 李钟奇(1913-2003),辽宁省建平县人。1936年率东北军所部加入红军,同年加入中共。历任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团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副教育长、华北军大副教育长,军委军训部军校局副局长、军委军校管理部助理部长、军委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军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 另:彭小蒙是北大附中“红旗战斗队”(不是清华附中红卫兵)领袖之一。她应该没参加撰写“三论造反精神”。文革初给毛泽东写过信,但不知后来被羁押期间是不是又写过。
+ z! h0 S3 q; u- h$ }5 V* Y% k+ q3 m
“清华大学井岗山造反派”在记忆中太深了。我们那里的文化大革命之火就是清华大学井岗山造反派的人回家乡点燃的,那是6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胳膊上带着红箍的一伙人先是把广播站里里外外砸了个稀烂,又跑到政府了揪出走资派,自那时起,整个城市都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街上到处都是舞枪弄刀的,造反派与保守派开战。。。。( ?  ]4 L# b8 _4 X
( i. k% T. H& ]7 M, |3 K, I
谢谢卧龙村民!深揖---的确功课不够,请多指教。放上马文魁笔记就是想提供一点材料,会不断整理的。还有佘世光笔记十余册,反映80年代初期的许多高层讲话,适当时候会贴。请常来座座,像您这样的讨论恐怕还是有些必要的----这也是纠错机制。:)
! [$ d( v5 n8 z+ L! m8 Q" Q  ?; D, [' G8 ?$ b; G- C& b7 X! K
杨浪,地图已经扫描,可以电子邮件传给你。你的邮箱是? 文革中,有一次我们部队一个首长的女儿带着同学从北京回沟里玩,在我们眼里是大姐姐。都传说她俩是联动的。感觉她特别利害,什么也不在乎,酷的很。又有同学看见她有一把蒙古小刀……我们部队另一位首长是老红军,传说他的大儿子也是联动,联动历史有没有真实的?也需要后人考证吗?十一学校太熟悉了,离我们部队在北京时所在太平路13号好象就隔条马路,学校组织去看过什么阶级教育展览,印象是过于严肃沉闷不太好玩的地方。
/ z( P% y3 U. ^0 H6 H6 z3 Y/ L
fhr,李钟琦是当过北京卫戍区政委,但好像是在文革的后一段。杨浪的李钟钰好像没错。杨浪,四三、四四的根本区别是四三都是出身不好的子弟,四四多是红五类子弟,而且和老兵有种合作关系。你的注释稍稍有点小误。
+ v) `4 W6 c+ A/ |# V& C& Z 2 [1 i% _) z* ~4 z6 P% Z
发布者 :鲍昆 (2006-03-05 00:27:49)  回复  / A' W- @4 L* D1 ]
' ?0 D5 t( V2 n  U
/ R$ n8 m1 a1 m" ^" @3 H  ?  T

/ @4 ~# X: I' N( Z3 U! D+ ` % d" z% d2 I3 W4 p7 t
是啊,十一学校的前身的确是一所著名的干部学校。1984-1986年间,老校长身着不带帽徽和领章的军装每天都在学校运动场边上散步,与来这里锻炼身体的人们聊天。据老校长(记得姓李)说,以前,这所学校的是党的高级干部的子女读书的地方,她们有的用的是真名,有的用的是假名,每到周末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专车接走的。学校任教的老师都是部队的干部,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来这里工作的。学校的纪律是很严格的,半军事化性质。铁道兵文工团的编剧焦乃积(文革时期是铁道兵部队文工团的副团长,担任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2005年底突然病逝)曾经打算写一本反映中学教职员工题材(以十一学校为原形)的剧本,那时他天天坐在学校运动场的边上与老校长聊天,只是不知道剧本后来的结果。十一学校目前是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升学率极高,现在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联合办学。学校坐落在复兴路玉泉路地铁口南边的一条马路(太平路)上。北门门前是一条马路,对面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机关大院;东面紧挨着是空政文工团;南门门前是一条马路,对面是总后勤部卫生学校;西门正对着玉泉路地铁口南边的一条公路,对面是大众音响城。学校北大门那里已经盖起了一栋十几层高的教师公寓楼,南大门那里靠东边是学校原来的化验室,现在改造成新的教学楼,开办了一所贵族学校(初中),收费昂贵。西边是学校的实验室和电气化教学楼(90年代盖的最早的新教学楼);再往西边是西大门,那里原来有两排房子,80--90年代期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部的一部分教室所在地(社科院在北京东郊建起新的校址后搬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都在这个部位。最近这里正在起建一座新楼。只有院内中间地带还保留着部分过去的老校舍的样子。
( V& X: L! B* b$ h, v2 e
2 A) p6 [& e' I% W  j; C* r/ H+ l发布者 :老军 (2006-03-04 22:50:43)  回复  
: R: o. \4 a: i# p# ^2 i 0 M% T2 t, ]5 h; s

8 E% I) l7 I+ X7 b
  D6 ^) e8 x( ~7 ?' m' r
2 A3 M$ b4 f* A 1967年夏,北京各大专院校的红卫兵开始重新组合,形成跨校际体系,当时有天地派之说。天派:北大的“新北大公社”、北航的“红旗战斗队”;地派:地院“东方红”、北师大“井冈山”、清华“井冈山”。 在中学,各红卫兵组织也已经分裂,形成三大派:“四三派”、“四四派”、“老红卫兵派”。 “老红卫兵派”由文革初期最先组建红卫兵的一批人构成,成员的家庭出身多为干部和红五类,以高干子弟为核心。不久,文革运动迅速波及到了老干部,这些人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已成为运动对象,便也着手组织跨校际的组织“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即:联动),口号是“踢开中央文革闹革命”,矛头直指江青等人。江青下令捣毁联动据点,逮捕各据点头目,关押到公安部,“联动”曾六次冲进公安不以示抗议。由于老红卫兵派在文革初期宣扬“血统论”,且打、砸、抢也迫害了不少平民,丧失人心,所以“镇压”一至,就受到整个社会的孤立和反对。当时,我们也被市委党校撵了出来。 (博主看看日记,当时北京卫戍区政委是不是叫李钟琦呀?也许我记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3: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注 5 :八一学校是军队干部子弟学校(军队干部子弟与其他种类的干部子弟有区别,否则不会有《血色浪漫》专讲军队干部子弟的故事了。),101中与其不同,干部子弟虽然比例较高,但也招收平民,北京四中、北京师大女附中、育才学校等与101中类似。确定文革初期红卫兵发源地的标准是什么?是代表人物、代表事件和代表文件的产生。按此,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北京四中是也,八一算不上!
" c- Z4 Y: E/ I' E1 C' P) o* O) z2 h/ O- ?* {* Z
1967年“4·4”讲话者是李钟奇(非李钟钰也非李钟琦);他当时应该是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而非政委。李钟奇简历如下: 李钟奇(1913-2003),辽宁省建平县人。1936年率东北军所部加入红军,同年加入中共。历任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营长、纵队参谋长、团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副教育长、华北军大副教育长,军委军训部军校局副局长、军委军校管理部助理部长、军委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军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少将军衔。 另:彭小蒙是北大附中“红旗战斗队”(不是清华附中红卫兵)领袖之一。她应该没参加撰写“三论造反精神”。文革初给毛泽东写过信,但不知后来被羁押期间是不是又写过。
. A6 H* q6 G( A1 z. E: b0 ~' E( n, B; @/ S; h3 M+ L
“清华大学井岗山造反派”在记忆中太深了。我们那里的文化大革命之火就是清华大学井岗山造反派的人回家乡点燃的,那是6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胳膊上带着红箍的一伙人先是把广播站里里外外砸了个稀烂,又跑到政府了揪出走资派,自那时起,整个城市都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街上到处都是舞枪弄刀的,造反派与保守派开战。。。。
- @* E+ u0 A% f( d8 L" c) O2 i/ d5 @4 {9 T! E2 ]7 T9 I
谢谢卧龙村民!深揖---的确功课不够,请多指教。放上马文魁笔记就是想提供一点材料,会不断整理的。还有佘世光笔记十余册,反映80年代初期的许多高层讲话,适当时候会贴。请常来座座,像您这样的讨论恐怕还是有些必要的----这也是纠错机制。:)/ @( C+ F( U# q. @# r  E( @2 V
' Y0 f+ ?/ H5 m1 \: H
杨浪,地图已经扫描,可以电子邮件传给你。你的邮箱是? 文革中,有一次我们部队一个首长的女儿带着同学从北京回沟里玩,在我们眼里是大姐姐。都传说她俩是联动的。感觉她特别利害,什么也不在乎,酷的很。又有同学看见她有一把蒙古小刀……我们部队另一位首长是老红军,传说他的大儿子也是联动,联动历史有没有真实的?也需要后人考证吗?十一学校太熟悉了,离我们部队在北京时所在太平路13号好象就隔条马路,学校组织去看过什么阶级教育展览,印象是过于严肃沉闷不太好玩的地方。
- c) T- d- r4 C& S  P! `, }! Y9 s9 L5 o
fhr,李钟琦是当过北京卫戍区政委,但好像是在文革的后一段。杨浪的李钟钰好像没错。杨浪,四三、四四的根本区别是四三都是出身不好的子弟,四四多是红五类子弟,而且和老兵有种合作关系。你的注释稍稍有点小误。3 q1 l8 O8 _4 |6 l0 b' h! o

1 m# k9 Y! {( n% U" c9 }发布者 :鲍昆 (2006-03-05 00:27:49)  回复  ! n1 U$ K6 d$ n) O4 ]" w+ m) ]

! V. W* V' R) d2 S! x6 \6 F2 u4 Y5 `
$ l$ {2 m$ [0 E% |   K) a2 n4 G9 h( p3 f$ E

1 p% S1 Y0 N2 ?$ K  V1 R 是啊,十一学校的前身的确是一所著名的干部学校。1984-1986年间,老校长身着不带帽徽和领章的军装每天都在学校运动场边上散步,与来这里锻炼身体的人们聊天。据老校长(记得姓李)说,以前,这所学校的是党的高级干部的子女读书的地方,她们有的用的是真名,有的用的是假名,每到周末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专车接走的。学校任教的老师都是部队的干部,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后来这里工作的。学校的纪律是很严格的,半军事化性质。铁道兵文工团的编剧焦乃积(文革时期是铁道兵部队文工团的副团长,担任过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2005年底突然病逝)曾经打算写一本反映中学教职员工题材(以十一学校为原形)的剧本,那时他天天坐在学校运动场的边上与老校长聊天,只是不知道剧本后来的结果。十一学校目前是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升学率极高,现在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联合办学。学校坐落在复兴路玉泉路地铁口南边的一条马路(太平路)上。北门门前是一条马路,对面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机关大院;东面紧挨着是空政文工团;南门门前是一条马路,对面是总后勤部卫生学校;西门正对着玉泉路地铁口南边的一条公路,对面是大众音响城。学校北大门那里已经盖起了一栋十几层高的教师公寓楼,南大门那里靠东边是学校原来的化验室,现在改造成新的教学楼,开办了一所贵族学校(初中),收费昂贵。西边是学校的实验室和电气化教学楼(90年代盖的最早的新教学楼);再往西边是西大门,那里原来有两排房子,80--90年代期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部的一部分教室所在地(社科院在北京东郊建起新的校址后搬出);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都在这个部位。最近这里正在起建一座新楼。只有院内中间地带还保留着部分过去的老校舍的样子。
+ t( x. Y: C$ _- R; h5 n7 N, d ! y( {* s" Q, ?# n
发布者 :老军 (2006-03-04 22:50:43)  回复  
# P. a' e6 ^* Y# e" t! B" ]: D
! m. p3 ~9 c4 Y% y9 ~6 h % v$ h1 b3 z0 {; q
: r* J" D6 r  x% I

& {* @, v4 h$ z) H6 X2 E; Y6 \ 1967年夏,北京各大专院校的红卫兵开始重新组合,形成跨校际体系,当时有天地派之说。天派:北大的“新北大公社”、北航的“红旗战斗队”;地派:地院“东方红”、北师大“井冈山”、清华“井冈山”。 在中学,各红卫兵组织也已经分裂,形成三大派:“四三派”、“四四派”、“老红卫兵派”。 “老红卫兵派”由文革初期最先组建红卫兵的一批人构成,成员的家庭出身多为干部和红五类,以高干子弟为核心。不久,文革运动迅速波及到了老干部,这些人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已成为运动对象,便也着手组织跨校际的组织“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即:联动),口号是“踢开中央文革闹革命”,矛头直指江青等人。江青下令捣毁联动据点,逮捕各据点头目,关押到公安部,“联动”曾六次冲进公安不以示抗议。由于老红卫兵派在文革初期宣扬“血统论”,且打、砸、抢也迫害了不少平民,丧失人心,所以“镇压”一至,就受到整个社会的孤立和反对。当时,我们也被市委党校撵了出来。 (博主看看日记,当时北京卫戍区政委是不是叫李钟琦呀?也许我记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8 05:35 , Processed in 0.1273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