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76|回复: 0

萧婷:中苏交恶后备战工程人造山:臆想还是现实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3-6-21 0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前这里,光秃秃、一马平川,
  风沙弥漫,兽群流窜,无遮无掩。
  是我们双手把你平地拢起,
  从此,你才与祖国的山岭携手相牵……

1969年,济南军区工程兵宣传干事陈延华,在一本部队刊物上发表了这首《祖国门户的闩》。彼时,他正随部队在大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战天斗地。没想到诗作刚一发表,陈延华就被部队主要首长训斥了一顿:这是国家的一号机密,要是让外国间谍破译出来,看你吃不了兜着走!首长口中的国家一号机密就是陈延华在诗中欲说还休的人造山工程。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并没有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事实上,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备战,成为那一时期的关键词。建设三线,加紧研究两弹一星,恢复各级人民防空委员会,都是备战的一部分。当然其中也包括在华北、苏北和西北平原地区进行的人造山工程。

  有山的要打洞,没有山的要堆山

19684月,已经在山东章丘县休整了两个多月的济南军区工程兵第182团接到了新任务——开赴西北巴丹吉林沙漠设防。虽然,这支部队组建只有两年,但已经完成了在昆仑山区修建地下长城等多个国防工程。不过,这次任务让战士们感到有些新鲜——堆山。
  当时在该部队任宣传干事的陈延华记得,政委这样对大家解释: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有山的地方要打洞,没山的地方要堆山。堆山,并不是光把砂土往上培,要先在地面上浇筑一条条坑道,然后再培土,每培一层砂土,再碾压,直到把山堆好为止。
  既然堆山,就要堆得像座真山。政委强调说:要有主峰、次峰,还要用石子把它伪装起来,让人大老远看起来,不是座土包,而是座山。
  不但山要堆得像那么回事,四周还要挖人工湖,再建些明碉暗堡之类的防御工事。即便是见识过各种人防工程的工程兵们,也觉得这次的任务颇为古怪。在大沙漠上堆山、挖湖,这不是有点愚公的意思吗?
  据说这个修筑人造山的创意,最早来自于林彪。
19637月,苏联与蒙古签订了《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从标题就能很清楚地看出,这个协议是针对中国的。新中国长期以来背靠沙发(苏联)面向东的战略优势消失了。中共决策层甚至开始考虑苏联是否会入侵的问题。19647月,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们不能只注意东边,不注意北边,只注意帝国主义,不注意修正主义,要有两面作战的准备。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正式向中共中央核心层提出,中国有可能会跟苏联打仗的问题。这个仗怎么打?身为战略家的毛泽东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我们不要学蒋介石那样,让日本人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南京、武汉、长沙;不要学斯大林那样,让希特勒长驱直入,一下就逼到莫斯科、列宁格勒城下。所以我们一定要搞多条防线,防止敌人向纵深空降,不能让敌人长驱直入。
  然而,中国北方大多都是平原地带,怎样才能防止敌人长驱直入?为了落实主席的战略思想,主持中央军委的林彪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人造山。他认为人工堆几座山,形成隘口,派少量兵力以火力实行封锁,可以给前进中的敌人造成巨大障碍。这样争取了时间,有利于我军组织反攻。对此,毛泽东深以为然。
196412月,中央军委关于堆筑人造山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次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5个修建人造山的小组,率先在天津、苏北等地区进行试点。毛泽东在听取关于人造山工程的汇报时给予首肯,并说了那句后来传达到每个工程兵战士的最高指示:有山的要打点洞子,没有山的要堆山,做点工事。
  这到底要怎么个堆法?工程兵详细制定了设计方案。19675月制定的《人造山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中规定,人造山主要供远射程火炮试用,每一座山要管4050公里。为方便炮火交叉,两座人造山不能太近。山与山之间要建设连接工事,配置中、小型火炮。人造山与连接工事互为依托,以连接工事掩护人造山人造山还要担负炮兵观察所和指挥所的作用,一旦敌人越过,它可以作为炮兵要塞留在敌后。
  陈延华所在部队,担负的正是修筑在巴丹吉林沙漠导弹、原子弹基地周围的人造山。陈延华告诉记者:原子弹基地是苏联人帮忙给咱们选的址,地理位置他们最清楚,所以毛主席亲自圈定要在原子弹、导弹基地四周造10人造山
  兰州军区人手不够,因此中央特意从济南军区调集了5个整编工程兵团。再加上本区两个工程兵团和一个运输团,这8个团的工程兵战士要在3年时间堆起10人造山
  事关机密,上级要求所有中农以上出身的干部、战士一律不得参加。陈延华有好几个老乡都因为出身不好被刷了下去。而参加人造山工程的战士们,也只能给家人留下一个兰州市第19邮政支局跃进村反修街的虚拟地址。对于真实任务,则只字不能提。

  高天滚滚寒流急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19621226日,毛泽东69岁生日当天,写下了上面的诗句。诗中虽然充满着独有英雄驱虎豹的豪情,但当时中国所处的险恶环境,也显而易见。
  彼时的新中国,内忧外困,正面临着自成立以来从未有之困局。这边刚刚爬出三年困难的谷底,那边与苏联老大哥的蜜月期又走到了尽头。而与此相反的是,美苏关系却渐渐趋于缓和。当赫鲁晓夫收到艾森豪威尔给他的访美邀请时,毫不掩饰地说: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我们最后迫使美国承认了与我们建立更密切关系的必要性
  美苏关系缓和,中美关系却日趋紧张。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1962年蒋介石重提反攻大陆。中国深深陷于美国的新月形包围圈之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备战成为了中共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1962年,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抓吃穿用顺理成章地成为三五计划的核心。在一次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说: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其他的方面牺牲一点,是完全必要的
 但毛泽东不这么想。19625月,当他听了三五计划汇报后,不满意地说:第三个五年计划,原计划在二线打圈子,对基础的三线注意不够,现在要补上,后六年要把西南打下基础。他甚至还说:如果大家不同意,我就到成都、西昌开会。搞攀枝花没有钱,我把工资拿出来。面对毛泽东坚决的表态,三五计划立即转向为国防第一
  此时,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林彪迅速跟进,把毛泽东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做了理论化、具体化的阐述。而修筑人造山,就是落实主席指示的一大发明创举。

  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在现代战争中,人造山到底能发挥多大效用?时任兰州军区司令皮定均将军深表怀疑。1969年,刚刚上任的皮定均驱车来到巴丹吉林沙漠,亲自考察了正在修建的人造山
  据《皮定均传》记载,一号人造山建在绥(远)新(疆)大道上,是从呼和浩特经包头去乌鲁木齐的必经之路。它的北面是一片戈壁滩,南边是沿着弱水两岸铺开的林海,往东看是辽阔的平原,平原中间则是已经结冰的居延海。
  司令部副参谋长齐涛告诉皮定均,居延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成吉思汗四次进攻中原,都是从这里南下河西走廊,然后向东进攻银武平原的。汉朝霍去病攻占河西走廊,走的也是这条路。究其原因,则是古代军队行动离不开水草。居延海南临弱水,而且沿河两岸水草茂盛。之所以把第一座人造山建在这里,大概也总结了古人的经验吧!
  但皮定均不以为然。他说:你堆起沙山,敌人也不硬攻,放上一两个师从远处包围,时间久了不战自毙。成吉思汗率领的是骑兵,离不开水草,只能从这条绿色长廊走。现在是机械化部队,坦克、装甲车,可以沿着这条老路走,还可以选择很多别的路走。
  其实,林彪对人造山到底有没有用,心里也吃不准。一年夏天,他让秘书张云生打电话问问,北京东边和东南的两座山堆得怎么样了。工程兵报告,堆山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张云生回忆,开始林彪想亲自去看看,可犹豫再三,他还是决定派秘书张云生和李文普去瞧瞧,回来再给他汇报。
  于是,张云生和李文普乘车来到北京东边的人造山。可实地情况却让张云生大失所望。从远处看,在一片茫茫平原上,确有一个人造假山从地平线凸起,但到了近处看,这与其说是座山,不如说是一些丘陵。张云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张云生对负责接待的工地指挥员说:我想象中的堆山,一定堆得真像一座山一样,现在看并不像真山那样高。
  工地指挥员解释说:堆成现在这样,就已经很费劲了。这儿原来是个洼地,面积有几十万平方米,硬是要在上面搞一个人造山,工程量相当大。我们动用一个营的兵力,用机械施工,搞了几年才搞成目前这个样子。
  他还说,光是动用的钢筋水泥,从远处运来的石头土方,就够建一个大工厂的。要是换一个小国,是绝对堆不起的。的确,人造山的花费不菲。据《皮定均传》中记载,堆一座人造山要花5000万元。这在举步维艰的上世纪60年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这次考察中,张云生和李文普还发现了人造山的许多设计缺陷。比如人造山下的工事通道太窄,火炮很难通过。更何况如果敌人不从人造山方向打过来,那它就更派不上用场了。
  回到毛家湾后,张云生向林彪报告:人造山的总体感觉是不成功。听了汇报,林彪一声没吭,此后数年再也没提过人造山的事。
  其实军中对于人造山的不同看法颇多,曾经考察过西北边陲的粟裕大将就对这种荒漠上的孤悬小岛很不以为然。在现代战争中,面对敌人宽正面、大纵深的进攻,这种设防工程比二战中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又强得了多少呢?回到北京后,粟裕把自己的观感委婉地告诉周恩来。没想到,一向谨言慎行的周总理竟直言不讳地说:我同意你的观点。
  徐向前元帅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发表了自己对人造山的看法:(林彪)借革命以营私,表里不一,好走极端,越走越令人感到不对头。例如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他提出要在平原地带搞什么人造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但是,曾经为建人造山倾注过无数心血的老工程兵陈延华,却坚持认为他们建在原子弹、导弹基地四周的人造山还是挺有用的。如果苏联军队当真闯入此处,四周山上炮火齐发,对于敌人绝对是个重创。陈延华对记者说。
  毕竟,想象中的中苏大战并没有发生。人造山到底有没有用也只能停留在理论论争层面。上世纪90年代,当陈延华再一次随军队采访团重访戈壁滩上的人造山时,发现人工湖风化,工事废弃,当年的人造山早已成为黄羊和野兔的天下。


《国家人文历史》201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4 11:19 , Processed in 0.0420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