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2|回复: 0

慕海源:1950年代院系调整与云南大学之衰落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2-8-31 1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71bc1010157wh.html
6 H! Q. g/ A9 r% \( k- V8 P9 y# N% z9 |8 O
1950年代的大学院系调整,是对中国大学发展的致命一击,最近一期《看历史》的主题便是《1952,中国大学的生与死》。两年前,我就说过,院系大调整直接造成了云南大学的衰落。
0 f( C, e, z6 u( Y6 D! \; G* q5 |2 d& _% R7 M( r9 b2 a. _+ m
根据历史记载和亲历者的回忆,院系调整时,国家曾专门请苏联教育专家来介绍苏联大学改革经验,而院系调整的目的就是将原先西方的办学模式改为苏联大学体制。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从1950年就开始了,到1952年基本完成,1953年则继续调整。云南大学的调整也是从1950年开始,并且延续了八年之久,到1958年才最后完成。
6 ^& U* e' V0 A- x& H
6 [  S. X& P* e9 }9 @7 o院系调整中,个别学校的院系并入云南大学,云大也增加了个别系科:1950年,私立昆明五华学院、云南省立英语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大学。同年暑假,农学院增设园艺、畜牧兽医两个系。1952年,重庆大学有色专修科并入云南大学。1953年,贵州大学及贵州理工学院的矿冶系、机械电机系、数理系、化学系及西昌技艺专科学校园艺科部分师生调入云大。
+ f% S, v# ^2 l3 @  J' Z& B! a5 @
  x% g3 o7 ?) l$ J. f8 O& W3 o然而,云南大学迁出的、停止的院系科要比并入的多得多。这些迁出去或停止的,恰恰是云大的特色与优势学科:) G- Y' m+ @0 o) N% C0 J+ w

) h0 i9 u) _/ V; X1950年7月,云大工学院电讯专修科最后两名学生毕业,电讯专修科宣告结束。呈贡的农林总场、弥勒木棉场、厂口林场先后移交当地政府。昆明农作物实验场和昆明实验农场合并,改名为云大附设实验农场。云大农学院开始逐步肢解。! f$ d. x! A$ y% O

8 Q+ g2 w) \: l0 X- q2 e* Y1951年,云大的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调出教师8人,职员3人,学生29人。
$ X, @) ]7 E8 T' {  _9 o8 i6 Y# W
  q8 J6 g4 N' b2 N& ~1952年,农学院部分农业及经济管理系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农学院部分专业并入四川大学。这一年,云大有五个学院20个系。也是这一年,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建设之急需,理工学院的采矿、数学、物理、化学、土木工程、机械等系学生原在1953、1954两年暑假毕业的,均提前一年毕业,并由中央政府人事部统一分配,其政治待遇、物质待遇与四年制毕业生同。国家开始将大学视作生产机器的机器。
+ v; G, O/ G; g! q  W5 ~
/ Y4 z4 u) G+ \+ Z& h$ t1953年,是云大院系调整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云大大伤元气的一年。这年3月,云大园艺系、蚕桑系并入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四川大学,调出教师11人,职员1人,工人1人,学生82人。工学院铁道管理系的管理组调入北京铁道学院,工程组调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调入四川大学水利系。政治、法律系调入西南政法学院。有着15年辉煌历史的“西南文化研究室”也因所谓的历史观问题被取消(一说是1952年)。它的被取消,是“云南文化研究被迫中断的信号”。(林超民)这一年,全校80%的课程采用苏联教材,以理工学院为最。
% a$ [2 x, Q" z0 Z- u4 p' `/ ]
; r! V7 M( [0 S7 C) ?7 w1 U1954年3月,云大社会系的民族、劳动两组分别调整并入历史系和经济系,社会系停办。至此,中国大陆社会学系荡然无存。8月,云大的学院一级机构撤销,各系直属学校。9月,工学院参与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今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土木水利部分参与合并组建成都工学院(今成都科技大学)。此时,云大共有中文、外语、经济、历史、生物、物理等10个系。而外语系、经济系已有三年未招生。1955年暑假后停办。& t, v2 t3 ^1 p- N. V( P

) V, M2 J% ~$ R( ^3 @. G; J1 Q1956年,云大医学院独立,成立昆明医学院。
. X( f; i6 B' `7 R8 t# U' y  h7 L* p( B+ L3 j# I( Q
1958年8月,云大农学系、林学系独立,成立昆明农林学院。这年,西南俄语专科学校33个学生转入云大,外语系(俄语专业)恢复招生。“外语系停止招生是不再学习英语(西方),外语系恢复招生是为了学习俄语(苏联)。外语系的变迁,正是从西风到北风大转变的标本。”(林超民)
8 a: `3 H4 Y& W* J& E0 b5 k, _+ R- ?3 y( q2 C0 j6 D) B- I
根据《云南大学志》(总述),1951年到1958年,云大共调出教师360余人,职员106人,工人110余人,学生1766人,共调进教师45人,职员24人,工人29人,学生38人。院系调整后,1958~1959学年,云大共有历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6个系,教职工共615人,学生2089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7.37。
* D9 d2 @9 i2 [
0 B0 Q( q$ A* T" \# U/ s在院系大调整的暴风骤雨中,云大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从贵州大学得到大量的珍贵古籍。此前,云大馆藏古籍3万余册,质量平平,无一善本。而贵州大学拨来的7万余册,使云大馆藏古籍量陡增至11万余册。其中不乏宋元明清之珍本、善本,还有高丽本、日本刻本,更有珍贵的抄本、稿本、写本、呈进本。(《云南大学志》)也正因为此,云大馆藏高丽本在西南地区馆藏量跃居第一,成为云大馆藏特色。由此,云大图书馆成为云南省庋藏善本量多的第二大馆,仅次于云南省图书馆。现在,当你走进云大图书馆古籍库,任意翻开一部古籍,你就有可能看到长方印章“一九五四年贵州大学拨交”,这些古籍正是贵州大学拨交给云南大学的。云大能有如此丰富的古籍,不能不说有院系调整的一大功劳。除线装古籍外,尚有平装书3万余册,其中日文本1.6万余册。
) j; e( O" y9 v+ M . u1 M5 `8 s, d
还要再说一点: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著名文学家李广田先生奉命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不久,任校长。他这一来,就再也没能走出云南。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广田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李广田自沉莲花池……
6 O7 G4 a' B$ m, a1 ~$ c# _4 B
- Y# m& y" O5 x& E) C  v不能不提的是,当年主政云南的龙云为了办好云大,请教育部将云大由省立改为国立,教育部允之,经费由教育部和云南省共同划拨。此后,云大在老校长熊庆来先生的努力下,声望日增。国立时期(1938~1949),云大有许许多多的名教授,如方树梅、袁嘉谷、吴晗、钱穆、顾颉刚、方国瑜、刘文典、姜亮夫、林同济、朱杰勤、江应樑、白寿彝、吴文藻、费孝通、张若名、游国恩、施蛰存、杨堃、向达、瞿同祖、冯友兰、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个个都是顶尖学者。翻开民国云大档案,你会时常看到全国各地图书馆、教育机构对云大的赞誉,如“蜚声国内外”“学术精深”“论证精审”等等,许多地方院校都愿意招聘云大培养的人才,山东、北平、天津、河北、江浙等地的人才愿意来云大任职,这些地方的学生也愿意报考云大。当时的云大图书馆,有着充足的经费和自由的购书制度。无论是学校图书馆还是院系图书馆都可以直接到书店买书,即使是外文书,也可以直接和外国书店联系购买,云大档案馆所藏数百页的英文信函即是明证。而当时的云大附中教师,不乏北大、清华、国立中央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还有“海归”。1946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大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而我们的熊校长和北大校长、清华校长并肩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云大之历史,何等辉煌!所以,我也曾提议云大应该给熊校长立像。然而,1958年,云大由国立而省立。加之此前院系调整的巨大冲击,云大不可挽回的走向衰败。如今,我们可爱的领导提出的口号是“挺进全国五十强”……& U2 ^* p4 O$ Y' V5 l  D4 C6 t  x2 r& v0 G
1 g# F% `4 G2 ~5 C
19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摧毁了云南大学原有的学科设置与办学体系,一边倒的模式彻底改变了高校的正常发展轨道。大学由通才教育转变为专才教育,立人之本不复存在。我们的大学不是在培育人,而是在制造机器。当年,没有人敢怀疑院系调整的正确性。现在,谁敢说院系调整是合理的呢?教育自有其发展的规律,人为的干涉只能摧残教育,摧残人。如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凸显:大幅的扩招使大学生就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产业化导致教育变质,毁人无算;官僚化气息弥漫在整个大学校园;学术腐败愈演愈烈,教授无行,学生无德……大学已没有自由独立可言,不能自由表达思想,不能自由创造。所谓学术只不过是政治的婢女,大学教授和学生的独立人格渐趋消失,这还是大学吗?大学真可怕。大学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接下来,会有人向教育开刀吗?中国的教育会好吗?
# _5 R8 B/ A1 X8 v
2012-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7 01:18 , Processed in 0.1103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