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王宁教授、Deborah Davis教授、杨国斌教授和徐建华博士对本文提出的批评与建议,文责自负。
【注释】
①Simmel G., “Fash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6, No. 21, 1957, pp. 480-498; King, Charles W.,“Fashion Adoption: A Rebuttal to the ‘Trickle Down’ Theory,” in Stephen A., Greyser(eds.), 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1963, pp. 108-125; Field, George A., “The Status Float Phenomenon: The upwar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Business Horizons, 1970, pp. 45-52;Steele, Valerie, “Fashion,” in Steele V.(ed.), Encyclopedia of Clothing and Fashion, Farmington Hill, MI: Charles Scribner’s Sons, 2005, pp. 12-13; Blumberg, Paul,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Status Symbol: Some Thoughts on Status in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Social Problem, Vol. 21, No. 4, 1974, pp. 480-498;[美]坎贝尔:《求新的渴望》,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页。
②[美]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252~253页。
③参见Davis, Fred, “Fash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Wilson, Elizabeth, 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④Bourdieu, P., “Haute couture et haute culture,” in Bourdieu, P.(ed.), Questions de sociologie, Paris: Minuit, 1984, pp. 196-206.
⑤Blumer, Herbert, “Fashion:from class differentiation to collective selection,” Sociogical Quarterly, Vol. 10, 1969, pp. 283-287.
⑥郭于华:《克服社会恐惧症》,载《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2辑。
⑦图1在王宁提出的“中国消费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基础上,针对“文革”时期的特殊情况有所修正。
⑧有关国家的研究,可参照国内外学者Schwartz,1968; Tilly,1978;Skocpol,1979; Tsou,1986; Walder,1986;Shue,1988;Wank,1998;萧功秦,2002;张静,1998等的著述。
⑨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⑩Denzin, Norman K., “The Comparative Life History,” in Denzin (ed.), The Research Act,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8, pp. 214-255.
11Bernstein, Thomas P.,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转引自周雪光、侯立仁:《文革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毕向阳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 《中国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12按照恩特维斯特尔(Entwistle)的观点,狭义的时尚特指特殊的衣着系统。参见[美]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郜元宝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郑也夫将时下流行的风尚定义为广义的时尚,或者说是特定时期流行的着装和行为方式,参见郑也夫:《论时尚》,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
13有关服装色彩和服装面料/质地这两个维度的大量实证资料生动而有趣,但囿于篇幅,笔者将在其他文章中呈现这些方面的研究。因为按照当时的实际状况,服装的款式与本文着重探讨的着装者的阶级出身、政治面貌和职业的关系最为紧密;而服装面料最能体现其家庭的经济状况,从一个侧面也能体现着装者的家庭成员,主要指其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在某些情况下,服装的色彩是着装者表达顺从或者超越的感性道具。
14安东篱(Finnane)分析“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的时尚时将着重点放在军装、“红卫装”、“干部服”和“江青裙”上。事实上,就广东地区而言,情况有所不同:首先,“干部服”分男女两类,男式“干部服”又分四种,女式“干部服”分两种;其次,无论从文献还是实证资料上来看,“江青裙”在广东不曾流行。参见Antonia Finnane, Changing Clothes in China: Fashion, Nation,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227-255。
15北京市政府新闻处:《京津卫戍司令部严令市民等勿穿军服》,载《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5日。
16北京市政府新闻处:《非军人不得穿军服 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说明军服式样颜色》,载《人民日报》 1949年11月24日。
17于兴卫:《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缘起》,载《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5期。
18《毛主席同百万群众共庆文化革命》,载《人民日报》1966年8月19日。
19逢先知、金冲及(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4页。
20金大陆:《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197页。
21卜伟华:《“砸烂旧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1966-1968》,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版,第802页。
22笔者于2005年9月8日在广州对S5-CXQ的访谈笔录。
23[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15卷,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24同注⑨,第18页。
25笔者于2005年8月23日在广州对S4-LXS的访谈笔录。
26笔者于2005年5月3日在广州对S2-HGX的访谈笔录。
27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4页。
28正值“文革”拉开序幕的1966年6月,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有所思》:“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这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唯一一首有关“文革”题材的诗词,生前曾反复修改并审定,可见其本人对此诗的重视。此诗的基调是歌颂“文革”。参见梅振才:《文革诗词见证历史》,载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香港田园书屋2007年版,第636~637页。
29同上。
30孙沛东:《裤脚上的阶级斗争——“文革”时期广东的“奇装异服”与国家规训》,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
31笔者于2005年8月19日在广州对S3-CHT的访谈笔录。
32史云、李丹慧:《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从批林到批邓(1972-1976)”》,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8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33“毛装”(Mao suit)是西方对毛泽东所穿服装及仿毛服装的总称。
34参见《广州市志》,广州市地方志网站,http://www.gzsdfz.org.cn/dqzlk/gzsz/。
35同上。
36同注14,第183页。
37笔者于2006年10月5日在广州对S45- LWZ的访谈笔录。
38这里专指男式“干部服”,因为女式“干部服”是“列宁装”。
39笔者于2006年10月27日在广州对S50-CHJ的访谈笔录。
40笔者于2005年9月8日在广州对S5-CXQ的访谈笔录。
41笔者于2005年9月15日在广州对S9-HJF的访谈笔录。
42笔者于2006年8月10日在广州对S23-BM的访谈笔录。
43“工人装”同时搭配的,一般是圆顶有前檐的工作帽和胶底布鞋,布鞋多为手工制作。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这种鞋而得名“解放鞋”,它成为这一时期城乡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
44同注⑨,第77页。
45“文革”中对人的尊称是“师傅”,这个原来在工厂内对有一定资历工人的尊称,随着工宣队进驻各领域而流行,一度代替了“同志”,为显示革命性,报纸也争相使用工人的日常语言。此外,在老百姓中,和工人结婚是婚嫁的首选。参见李逊:《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文革”中上海“工人造反派”及工人阶级的地位》,载宋永毅(主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第181页。
46笔者于2006年4月13日在广州对S14-FJW的访谈笔录。
47李小江:《“男女平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失与得》,载《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48徐岚:《女大的劳动生活》,载阎明诗:《延水情: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六十周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笔者认为20世纪初,为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共产国际派来马林、李德等外国革命者进入敌后根据地工作和生活,同时引入前苏联及东欧的一些着装习惯和服装款式。当时,共产国际掌握着中国革命的主导权,这大概是“列宁装”开始在延安时期就成为时尚的原因。
49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50新中国成立初期,宋庆龄作为国家副主席,接见外宾或者出访国外时,通常穿着旗袍。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时也是身穿旗袍。王光美身穿旗袍,胸前悬挂着一长串乒乓球做的“珍珠项链”被清华附中红卫兵批斗的场景是“文革”时期“着装反革命”的一个记录。
51在访谈资料中,极少数女性被访者提到自己的单位当时也曾流行穿“红卫装”,可以肯定的是:“列宁装”老少咸宜,“红卫装”似乎更适合年轻女性干部。
52参见葛万青、张春宁:《服装:一去不返的列宁装》,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w/2006-03-20/12578483737s.shtml。
53笔者于2006年10月29日在广州对S53-ZLK的访谈笔录。
54笔者于2006年4月13日在广州对S15-LXL的访谈笔录。
55杨瑞:《吃蜘蛛的人——一份关于文革的个人记忆》,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新浪爱问·共享资料网站,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485759.html?from=like, 2011年6月10日访问。
56同上。
57同上。
58同上。
59笔者于2005年8月19日在广州对S3-CHT的访谈笔录。
60同注25。
61同注11。
62同注14,第245页。
63杨国斌:《红卫兵一代的认同转变》,载宋永毅(编):《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第319~326页。
64同注32,第62页。
65[美]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1页。
66[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67同上。
68参见Croll, Elisabeth, Changing 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 Rhetoric, Experience, and Self- percep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Wolf, Margery, Revolution Postponed: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69参见Evans, Harriet, “Past, Perfect or Imperfect: Changing Images of the Ideal Wife,” in S. Brownell and J. N. Wasserstrom(eds.), Chinese Femininities, Chinese Masculinities: A Rea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70被访者S60-LPL曾对笔者谈及,当时有些女知青用白布自制文胸,达到与男性一样的平胸效果,才会觉得内心自在和踏实。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女性的发型还比较多样化。“文革”前期,社会鼓励中性化的装束,女性的长发或辫子也被要求剪短,甚至被红卫兵或者农村里的村干部强行剪短,齐耳短发代表着昂扬的革命激情和饱满的革命干劲。
71这里强调“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区分似乎有过度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之嫌,笔者同意“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二者不一定对立,可以同时兼备,但是在“文革”时期,“社会认同”被凸显,“自我认同”受抑制,对个人着装影响更大的是“社会认同”,这也是笔者强调国家在时尚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72笔者于2006年10月6日在广州对S46-LQL的访谈笔录。
73笔者于2005年5月1日在广州对S1-HFH的访谈笔录。
74同注72。
75同注30。 孙沛东: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