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88|回复: 0

【中国记忆论坛】我们那个年代的曲艺和戏曲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2-3-15 0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曲艺
▲快板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单调的、刺耳的、干瘪的、毫无章法和韵律的撞击声,在门洞里、院子里回荡着;在清晨、中午、傍晚和毫无道理的时间里回荡着……
现在想起来,当时得有多少人――我们院里的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姑姑、婶婶们在心里骂呀!

终于有一天,邻居中有人冲我笑了,说:别光打板呀,说一段!这就是说,在他们眼里,我的竹板已经打得象那么回事了。
那时候脸皮也真厚,耍了一阵板后,便说将起来――

打竹板儿,板对板儿,
说说山东河北大老坦儿
……

邻居们大笑,都说好。
后来就说收音机里播过的了――

说八连,唱八连,
离了八连想八连。
努力学习好八连,
艰苦奋斗永向前!

这是文革前非常著名的一段数来宝:说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当时一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也是说的这个故事。
数来宝是两个人说的。两人以上的就叫群口快板了――一个人说的,就是快板书。
当时在全国流行的快板书是《奇袭白虎团》和《犟姑娘》。

一九五三年,美帝的和谈阴谋被揭穿,
它要疯狂北窜霸占全朝鲜。
这是七月中旬的一个夜晚,
阴云笼罩着安平山,
在这山上,盘踞着美李的王牌军――
号称“常胜部队”,美式装备的白虎团。
……

作品取材于样板戏《奇袭白虎团》,增加了许多利于快板书表现的元素,很有味道。
▲ 天津快板
它和快板书有一些血缘关系的。但它比较丰富,有乐器伴奏。伴奏的曲谱大家大都听过,就是郭东临和冯巩在春晚上表演天津快板时的背景音乐。
记忆最深的,是文革初年的一部作品《刘少奇访问印尼》――就是那个经常闹地震的印度尼西亚。

竹板这么一打呀,
咱们聚一起。
说一说刘少奇
访问印尼。
单说这么一天哪,
就是礼拜一,
雅加达的飞机场上
呱呱叽叽。
有的牵着狗,
有的抱着鸡,
还有那一帮人是流氓地痞。
……

后面的词就不再摘录了,因为它以极其低俗的语言,对按宪法规定仍旧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进行了无所不用其极的侮辱和诽谤,其语言之恶毒,之粗鄙登峰造极!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也是在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曲艺形式。一付铜制的半月形鸳鸯板捏在手上,就说将起来――

火车站里有火车,
火车里面有旅客,
旅客们手里提包裹,
不是上车就是下车,
(白)哎,大实话!

《紧急电话》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歌颂了几位为避免孩子误吃治疗牛皮癣的外用药而紧急报信的人的雷锋精神。对这个作品,当时的人们几乎没有一个不叫好的――残酷的阶级斗争已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扭曲,《紧急电话》勾起人们对文革前社会风气的美好回忆。即使拿到今天,它仍旧会感动我们――因为现在,冷漠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风气。

▲ 相声
相声在文革爆发后,即被打入冷宫。在北京,红卫兵批斗了侯宝林。香港报纸对此次批斗会作了创作性的报道――红卫兵斗侯宝林,侯宝林逗红卫兵。沈阳的版本是,红卫兵训斥侯宝林,说他头上的高帽不够高,侯宝林立刻弯腰低头――那帽子便抻出很长――拉杆天线原理――红卫兵忍俊不禁,大笑。

到1972年,相声复活了。 当然大都是以歌颂为主题的。我记得我是在沈阳文化宫看到的复活后的第一个相声,内容是沈阳南五马路两洞桥扩建、拓宽。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因为在今天,那点活儿都不够一个工程队干一周的!接着,在纪录72年国庆节的电影中,看到了久违的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友谊颂》。作品以我国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的“坦赞铁路”为素材,歌颂国际主义精神和坦赞中三国人们的友谊。

欣慰,中国人终于又可以笑了。
更为新鲜的是,中国大陆的人,竟然第一次在文艺作品中听到了英语!这可是帝国主义的语言哪!

甲:现在我们开始说段相声。
乙:We now begin a cross_talk.
甲:相声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乙:Cross_talk is a folk art in china.
甲:形式活泼,战斗性强。
乙:It lively and militant.
甲:这个形式是衲鞋不使锥子――真(针)好;狗撵鸭子――呱呱叫。
乙:这……
甲:翻哪!
乙:我翻不过来了,这么多俏皮话我怎么翻哪?!

尽管以讽刺为主的相声,已经蜕变为以歌颂为主,人们还是欣喜异常,因为毕竟可以听到相对轻松的语言了。和漫画比起来(注意,不是今天“动漫”这个概念!),它还是幸运的――漫画在整个文革期间,只在街头和造反派的小报上以及教科书上可以出现,内容却非常统一――批判刘少奇,批判林彪。

我向来佩服漫画家――因为漫画家就是把哲学形象化的魔术师。80年代,华君武携自己的漫画来沈展出,我忙三火四地赶到鲁美,饕餮了一番。美国一个著名漫画家看到一则新闻:约翰逊总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然掀开自己的内衣,让记者看自己刚刚动过的手术后正在愈合的刀口!

这位漫画家的灵感顿时电光火石般地闪烁起来――当时正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最痛苦时刻,也是约翰逊最焦心的时刻――一幅漫画诞生了――约翰逊掀着衣服,露出肚子上的刀口-―那个刀口的形状是越南地图……

相声是幸运的,就是说,它比漫画整整早回来4年――1976年,漫画归来――木乃伊归来――“四人帮”成为漫画里的主角了。
还有一段相声,是以讽刺为主的了,讽刺走资派的。很不幸,也是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鉴于大师已经仙去,就不再多说了――那个年代,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

▲ 单弦联唱
【曲头】
王国福家住在大白楼,
身居长工屋放眼全球。
无产阶级优秀战士,
是毛泽东思想哺育造就。
……

这就是在当时脍炙人口的北京大兴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创作的单弦联唱《铁打的骨头,举
红旗的人》(以下简称《铁》)。

【曲尾】
稻场上一片鼓掌声,
王国福精神振奋信心增。
贫下中农信任我,
我一定拉革命车不把套松。
……

《铁》说的是真人真事,歌颂坚定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好队长王国福,带领全体贫下中农抵制“三自一包”的事迹。对于那一段岁月,历史早已有了定论,我们也没有必要再去深究――当今中国农村的“联产计酬”便是脱胎于“三自一包”――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的第一大战役,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绿色革命”。

抛开上述历史,只说单弦联唱。
单弦联唱是由单弦发展演变而来,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也有人称它为“单弦牌子曲”,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对单弦联唱来说,最早知道它还真的就是从《铁》开始的。打小肯定听过单弦,但不可能有什么记忆,因为不可能感兴趣。小时候,说唱和戏曲在我的脑子里差不多是一个印象――咿咿呀呀,一听就头疼。

喜欢它的“曲头”的开板,圆润而铿锵的单弦合着演员手中的八角鼓,听起来很是振奋。也喜欢“太平年”的稳重矜持,“怯快书”的急促流畅――最喜欢单弦流水板,京腔京味,字正腔圆……

可别小看了《铁》,它成为那个年代没有加冕的“样板单弦联唱”。正因为如此,我当时效力的烟白铁路宣传队,便套用了它的基本曲牌,创作了单弦联唱《桦白线上战旗红》,写英雄的铁道兵建设烟白铁路中的感人事迹。

【曲头】
铁道兵筑路进山城,
桦白线上战旗红!
……

这个节目大获成功――六个女演员,都是我们队里的台柱子,也都是知识青年。她们骨子里透出的城市气质,可能损害了一些作品的风格要求,但却使铁道兵(我们亲昵而善意地称他们为“铁八路”)异常的欣赏。
一晃儿,这已经是32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是一群20刚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如果今天聚在一起,彼此注视一番,肯定是感慨颇多……

▲京东大鼓
1975年的秋天,在割过秋板柴后,大队就开始了学大寨、修梯田的会战。大队书记把我塞进宣传组。加上我,编制是3人――撰稿一人,播音一人,管理播音器材一人――实际上就我一个人。哈哈。很希望书记能给我配个播音员――当然,要女播音员。但又说不出口,只好硬着头皮坐在麦克风前,操着刚刚掌握的吉林普通话,白话起来。

放唱片是播音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贫下中农真正想听的。所以每当抽空走出广播室,来到工地上时,就会有人冲着我大声喊道――“金子,放大鼓书!”我赶紧点头,往回跑。一会儿,广播喇叭里便传来原汁原味的大鼓书――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
朝霞铺满了半边天。
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呀,
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哪啊――

张老汉今年他五十多岁呀啊,
后跟他的女儿叫张桂兰。
那桂兰要接扁担,
让爹爹歇会儿抽袋烟。
老汉说,这担子我怕你挑不动啊,
担心哪孩子你把路走偏哪啊――
……

当时,这部大鼓书我可以一字不差地哼唱下来。这就是脍炙人口的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张桂兰被贫下中农推荐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工农兵学员”(那时对大学生的称谓)了。爹爹担心女儿忘了本,偏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希望她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做一个“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优秀的工农兵学员,

学成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当时叫“社来社去”,就象我的小说《胎记》中的欧阳冬,学成后还要回到曙光厂――当然,那叫“厂来厂去”。不象今天的大学生,离毕业还有八杆子远就开始郁闷了。

《送女上大学》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国民间说唱。它的影响至今还能够找到痕迹――那年春晚,郭冬临和冯巩便惟妙惟肖地演唱了它的开篇。当时我就想,有多少人还记得它呢?还有,今天的孩子如果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提示,如何知道它是那个年代的一部“经典”呢?

行文至此,想起了骆玉笙老人。老人那优雅的气质和响遏行云的高歌,每每使我发出慨叹――是什么使她将一个民间说唱,推向辉煌的艺术高峰?

▲拉场戏(二人转)
其实在文革前,二人转就已经被打得屁滚尿流了。作为性文化的衍生物,二人转的名声一直不是很好。但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的机智、生动和表演上的灵活性、对舞台时空的转换能力等等,所以即使经历了文革严酷的扫荡,它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是活了下来。
1973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10周年,而且正逢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便应运而生了坐唱《祖国处处有亲人》(后简化为《处处有亲人》)。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不会忘记这个坐唱的,它就是拉场戏,二人转的曲牌,二人转的旋律,亲切中透着调皮,粗犷中透着细腻。

众 阳光灿烂照山河,
  江南塞北新事多,
  汽笛长鸣震天响,
  火车隆隆唱赞歌。

列车员 (白)各位旅客,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呼和浩特到了!

随着大幕的拉开,观众看到,主要演员坐在前排,后排是合唱演员,再后面是乐队。演员们手里都捏着“手玉子”(也就是竹板),随着节奏啪啪地敲打着,很是民族,很是地方,很是东北……

众 赵大娘走出火车站,
  人来人往似穿梭。
大 娘 我东边瞅来西边望,
  怎不见我儿赵志国。
(白) 志国!志国!幺娃子!幺娃子!
众 赵大娘正把儿来喊,
  走过来工人师傅大老郭。

记得我们风雨坛公社排演这个节目时,曾经在沈河工人俱乐部演出过,反响不错。那时,几乎没有文艺队不排演这个节目的。故事好、唱词好,旋律也美--更重要的是,它还使二人转活了下来……

最后,赵大娘在部队和各界的帮助下终于踏上了乌兰浩特的火车--

大 娘 我不是难过我这是乐,
  心里边一高兴眼泪就多。
  旧社会咱穷人受苦受难,
  讨荒要饭四处奔波,
  死在街头无人管,
  举目无亲有话无处说。
  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
    处处有亲人,事事暖心窝。

于是全体合唱--

众 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
    处处有亲人,事事暖心窝。

这时扮演列车员的演员又道--

  (白)各位旅客,乌兰浩特车站就要到了!

高亢的唢呐响起来了,整个乐队响起来了,全体演员引吭高歌--

众 时代的列车向前进,
  汽笛长鸣奏凯歌,
  社会主义无限好,
    毛泽东时代幸福多!

我在桦甸铁路大队宣传队时,队里也排演了拉场戏:《喜迎火车进山来》,写的是烟白铁路烟(筒山)桦(甸)段胜利通车祝捷会的事。

(女) 朝霞满天火样红,
(男) 松江两岸春意浓;
(女) 江山如画多美景,
(合) 跃进凯歌震长空!

随着起板,男女演员身着彩衣,舞动着大红绸子走上舞台--

(领)  桦甸人民喜事儿多,
(合)  桦甸人民喜事儿多!
   火车开进咱山城!

最后唱道--

火车开进咱山城,
城镇乡村大繁荣!
感谢亲人解放军,
山城连北京,
山城连北京!
  
时光荏苒,今天,二人转不但活了下来,而且更加普及,更加坚挺,仅在沈阳,就有几家传统的电影院和剧院被它占据着……

二.戏曲
在这一章里,我不谈京剧――我将在专门的文章中谈我所喜爱的京剧。这一章只谈京剧以外的剧种。
小时候,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是彻头彻尾的“看”――它的台词和唱腔你是听不懂的――绍剧,多么陌生的剧种!我是在许多年后才知道,孙悟空们唱的是绍剧!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的记忆中有许多只看不听的电影――《传枪记》、《追鱼》、《天仙配》……
又过了几年,就是想听也听不到了。又过了几年,就开始听样板戏了。

我在《舞蹈和芭蕾》一文中谈到的针织厂,在那一年排演了《半篮花生》。一个针织厂,怎么会有这样的资质?后来我知道了,在文革初期,有两个从沈空文工团下来的女演员分到了针织厂。很快,我就见到这两位专业剧团下来的人才――绝对是人才。一位体态丰满,为人豁达,拉一首漂亮的手风琴。后来又惊讶地听说,她的叔叔在台湾,是仅次于蒋经国的一位大人物!我的妈呀,那不是……另一位身材窈窕,面容妩媚,略显矜持;歌唱得很好,厂里许多节目都是她作曲、编舞并导演。

《半篮花生》是婺剧。“婺”?念什么呀?当时我不认识,虚荣心又使我不好意思去问――好在没人这么叫,都叫它“小戏儿”,报幕时称为“小戏曲”。使我目瞪口呆的是,拉琴的(我叫她Y师傅)扮演剧中的晓华娘,唱歌的(我叫她Z师傅)扮演少女童晓华。晓华爹和哥哥都是由厂里的男同志扮演了――演得也非常好。

剧情是――童晓华在收获后的田地里捡来了半篮“地脚”花生,准备去交公。晓华娘则认为捡来的花生应该归自己。为此,母子俩人争论起来,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晓华爹对半篮花生的来历进行了调查研究。查明摘帽地主王友财利用“地脚”挖社会主义的墙脚。晓华不了解王友财的用意,也随同他捡了“地脚”花生。

于是,晓华爹根据这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全家分析了半篮花生所反映的两种思想、两个阶级的斗争,教育全家要好好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
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地、富、反、坏、右特别猖狂,玩空心思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Y师傅一出场就把我震住了,这不活脱是个农村妇女了吗?而且还唱得那么好!Z师傅则一下子从实际的30岁年龄回到了少女时代,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被她演绎的活灵活现!特别是她抹着眼泪跺脚哭泣的表演,引起台下阵阵的掌声。
可她们为什么被贬到这里?

《半篮花生》由于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很快便拍摄了舞台艺术片的电影――但已经不是婺剧了,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越剧。电影海报上标明的是――革命现代越剧《半篮花生》。
婺剧的概念,许多研究中国戏曲的专家是不很认可的。我也觉得它叫“南剧”更切合一些。因为它函括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黄、时调六种剧种的元素,简直就是一座明清戏曲的博物馆!

1977年1月,我和我们公社代表队的全体队员和全县参加文艺会演的各公社代表队坐在县剧场里,观看一部“小戏曲”《园丁之歌》。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文艺会演,气氛明显同往年不同,解放了的感觉真好――尽管我们的思想还远远没有解放。所有参加汇演代表队的节目,仍旧充斥着“四人帮”时期的观念,唯一不同的是,解放了的一批文革前的歌曲可以登台亮相了。

《园丁之歌》是湘剧。1974年,我曾经在广播中听到了对它的声色俱厉的批判,批得最多的一句唱词就是――“没有文化怎么把革命重担来承担。”作者说,我们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根本没有文化,一样跟着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国!这种胡搅蛮缠的批判在当时屡见不鲜。这句台词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触动了谁呢?
江青。

去年,张铁生(白卷先生)“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已经让自己胜了一局,这个《园丁之歌》不是在向我挑衅吗?于是,她部署了对《园丁之歌》的围剿。甚至连剧中的女主角也没有逃过一劫,被迫在北京展览馆5000人的大会上作批判检讨。

江青还真的追查过始作俑者,但是,具体负责的人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不使她进一步深挖的阴谋得逞。江青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到了1976年3月,批邓开始后,得意忘形的江青私自召集12省区负责人开会,会上,她突然质问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张平化同志,谁叫拍的《园丁之歌》?”

有史料记载,张平化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回答干脆:“是我批准拍的。”“这个戏有问题,你知道吗?这一定有人幕后指使你这样做。是谁叫你这样做的?”张平化不愠不恼地说:“是主席叫我做的。他亲自点了《园丁之歌》的影片看,还鼓了掌,说演得好。如果是毒草,毛主席能说好能鼓掌吗?”这回该轮到江青发愣了,眼睛眨巴眨巴的,这是怎么回事?主席什么时候看过?我怎么不知道啊?

原来,毛泽东1974年10月来湖南长沙治病休养调看文艺节目时,湖南省委有意把《园丁之歌》列入节目单中。毛泽东看得很仔细,也看得很开心,精彩之处,他甚至带头鼓掌,连声称好。服务员曾彩谋轻声说:“主席呀!这是个受批判的片子呀!”毛泽东大为不解,追问为什么受批判?错在哪里?并说:“我看是出好戏。”说完,他继续观看,也继续拍巴掌。

在又对张平化进行了一阵威逼恐吓且不见收效后,江青摔门而去。
事后得知,毛泽东确实为《园丁之歌》鼓了掌,并且说是好戏,只好把气咽进肚子里。一部小戏,竟然以党的领袖是否鼓掌,来决定它的命运。

京剧以外的剧种,在那个年代称为地方剧种。而地方剧种移植样板戏,是当时最大的政
治任务。于是,那时我们经常在广播里听到河北梆子《红灯记》选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晋剧《红灯记》选段《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豫剧《沙家浜》选段《共产党就象天上的太阳一样》和豫剧《龙江颂》选段《毛主席把阳光雨露洒满人间》……

我们烟白铁路宣传队自然也不落后,排演了评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共产党员》。排练时遇到一些小麻烦――由于样板戏的深入人心,大家对每一个唱段几乎都烂熟于心了,所以一旦要用与之完全不同的音调再去唱它,唱着唱着就顺到京剧上去了――这时一定是演员和乐队都笑成一片。而且,还觉得评剧的唱腔有些好笑――其实这冤枉了评剧,实在是样板戏的大普及给闹的。

到了1976年,样板戏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人们让样板戏给弄得腻透了。
但江青岂肯甘心,于是,新一批样板戏又出台了。但我不知道江青是否又有指示――“地方剧种要抓紧移植!”因为还没过几个月,江青就进了秦城监狱――她以前经常关押她所迫害的人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第一个反映打倒“四人帮”的地方剧种是河南梆子,常香玉演唱的,就是郭沫若的那首《水调歌头》――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


今天,地方剧种(包括曲艺,特别是相声)的处境更加艰难,拯救地方剧种的雷声很大,但实际做事的雨点很小。就象现在大喊的素质教育一样――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抓应试。
呵呵。
借用绍剧故乡人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改一下――
救救她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4:57 , Processed in 0.0191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