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55|回复: 0

武汉往事:那些1950年代的企业报刊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1-12-31 2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况 50年代,武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些大型企业编辑出版报纸,有《长江航运报》(1954年)、《桥梁工人报》(1955年)、《先锋报》(1956年)、《武钢工人报》,《人民长汀报》(1956年)、《武汉铁路报》(1958年)等。到60年代还有《一冶工人报》(1964年)等。这些企业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打倒“四人帮”以后陆续复刊。1984年7月1日由长江航务管理局承担创办的《中国河运报》半周刊,编委会由全国20多个省市航运局或公司以及交通部所属4所水运大专院校组成,在全国建立21个记者站,每期印数4万份。发行全国。

报刊选介
1,《长江航运报》 中共交通部长江轮船总公司党委机关报,1954年3月15日创刊,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刊,1977年3月29日复刊。4开4版,半周刊(星期三、六出刊)。历届总编辑为鲁开泰、富兆范、陈宗英、黄振亚、单战光、高鹏、黄守祥。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船员、船厂工人、基层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内部发行至长江沿线所属基层单位的班组、科室,期发行量为2万份。
《长江航运报》在“水”字上做文章,努力体现长江、航运、企业三方面的特色。一版为要闻版,主要有《大江快讯》、《海员论坛》、《激浪谣》、《今日长江航运》等专栏;二版为运输生产版,主要有《水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工作研究》、《水长情深》等专栏;三版为精神文明版。主要有《青春》、《新风》、《党的生活》、《读荇之友》、《读者来信》等专栏;四版为副刊版,丰要有《洪流》(文艺副刊)、《长江》(综合副刊)和《沁园春》、《美术与摄影》、《长江水系》、《江上新歌》等专栏。
2,《桥梁工人报》 原名《工地生活》,创刊于1955年元月,系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政治部机关报。1958年3月12日改名为《桥工报》,为中共大桥工程局委员会机关报,1960年夏,该报随大桥局党委迁南京出版,至1964年夏又迁回武汉。1967年2月被封停刊。1983年1月1日复刊,改名《桥梁工人报》。4开4版,原为5日刊、半周刊,后改为周刊,自行在本单位内发行,期发行数5 500份。历届负责人殷东山、李行、周慈栋。
3,《先锋报》 中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公司(中国东方工程咨询公司)党委和经理领导下的企业报纸。1956年元旦创刊,当时是中共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党委机关报。定名为《勘设生活》报,1960年停刊。1964年复刊,改名为《铁道设汁报》,1966年11月再度停刊,1980年1月复刊。更名《先锋报》。4开4版,周刊,自行在本单位发行,每期发行2 000份,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勘测设计生产版,三版为思想政治工作版,四版为《映山红》文艺副刊和《科技之窗》副刊,有“东方、铁路、勘设”特色。历次主要负责人为盛治民、王书华、吴荣民。
4,《武钢工人报》 中共武汉钢铁公司党委的机关报。其前身是中共武汉钢铁建没公司党委机关报《工人生活报》。创刊于1956年3月,1958年改名为《武钢工人报》。196l——1962年,因纸张供应困难,曾停刊一年多。1967年1月,群众组织夺权,报纸被迫停办,直至1969年3月,公司革委会成立后复刊。
《武钢工人报》4开4版,原每周出3期,后增到每周出4期,每月还增刊两期《学校青少年报》。报纸原为免费赠阅,发行到生产班组,每期印数为1,5万份。1985年开始,实行低微自费订阅,每张0,01元,实际发行量突破1.5万份。
《武钢工人报》的编辑方针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立足全局,面向基层,着眼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坚持典型宣传,交流_工作经验,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力争使报纸成为公司内外信息汇集的窗口,以推动企业“两个文明”的建设,根据这个方针,报纸版面分工为:一版内部要闻,二版企业管理,三版政工战线。4版文艺和科技副刊。报纸的宣传内容强调典型的思想性,工作的信息性,学习的知识性,生活的服务性,寓指导性于“四性”之中。各版先后开辟有《昨日调度信息》、《钢城简讯》、《矿山短波》、《钢城小议》、《无名卒》、《兄弟企业》、《四面八方》、《青年园地》、《班组生活》、《知识就足力量》、《工余》、《周末》等专栏。
《武钢工人报》实行社长负责制,设新闻、专栏、副刊、记者、群工等5个业务组和一个行政办公室,下属一个印刷厂,并代管冶金部的《冶金报》记者站。报社历届主要负责人是费永良、陈曙、董家骥、袁中夏、侯克成、陈家赵、胡体楠。
5.《人民长江报》 4开4版,创刊于1956年5月4日。它的前身是中国农业水利工会于1954年10月创办的《长江工人》。该报最初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巾国农业水利工会长江委员会合编,半年后改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编。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停刊3年多。1964年1月1日复刊后,又于“文化大革命,”中停刊。1978年5月1日复刊。总编辑张琏。
该报为中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委员会机关报,以本系统干部、知识分子、工人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向社会有关单位发送、交流。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江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措施;反映各专业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动态,介绍水利水电基础知识;报道基层单他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反映职工的意见与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彰好人好事。
该报创刊初期为周刊,以后曾改为3日刊、2日刊,复刊时为周刊。期发行数2 000份。
6.《一冶工人报》 中共冶金工业部第一冶金建没公司党委机关报。1964年3月20日创刊,原名《战报》,1969年4月1日改名为《一冶工人报》。原为周双刊,1979年1O月1日再次复刊时改为周刊。主要负责人为程贤华。每期发行5 000份,由公司收发室发往各工程公司及下属单位。
该报宗旨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本单位的生产建设和经济技术活动,交流传播先进经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该报加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内部实行一专多能、开拓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新辟了《改革信息》、《经济信息》、《工作研究》、《企业家》和《工程与科学》等栏目。
7,《中国河运报》 全国性内河航运专业报。1984年7月1日在武汉创刊。4开4版,半周刊,由邮局在全国发行,期发行份数4万。
该报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有关发展内河航运的方针、政策,报道河运战线各方面的改革,组织有关水运中重大经济政策问题的学术研究和讨论,报道河运科技和教育工作的新发展,提供水运信息、市场行情、科技情报,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
该报由交通部领导,委托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创办。报社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编委会由交通部有关部、局和全国20多个省市的航运局(公司),以及部属4所水运大专院校的领导干部、学者、专家、教授共30人组成,主要负责人刘云书、陆平煌、金跃风。报社在全国21个省市建立记者站。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遍布全国各主要河流。
企业报刊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10:04 , Processed in 0.0258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