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27|回复: 0

读《牛棚杂忆》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7
发表于 2011-12-4 18: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eghmao

2010-05-10 20:29 | 阅读(681) |

尽管老眼昏花,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

在这本书里,季先生把自己在北大文革中的遭遇,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总结为“折磨论”。可谓经典,准确。佩服!

文革中,我是个学生,虽然“根正苗红”,家庭出身:贫农,也尽量积极过,但还是有过受窝囊气的经历。季先生的那些遭遇,我完全理解。

北大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全国带了坏头,是最坏的典型。

我在这里要补充的是,像北大这样中国最高学府以外,那些偏远基层“黑帮”们的遭遇,就更惨了。我虽没有亲身经历那些地方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我出身在大西北的农村,我家里的情况,和我在农村的老同学告诉我的情况,农村那些造反派们的所作所为,在“活学活用”北大的“折磨论”方面,其残忍、野蛮血腥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比如,他们给“黑帮”带的高帽子,不像大学里那样文明,是纸糊的,而是用很粗的钢筋焊的,或者是用装屎尿的尿桶作的,往往连屎带尿,一下子就扣在“黑帮”们的头上(在我所在的大学里,我看到给“黑帮”们头上扣的是痰盂,里面的痰还流到脸上)

还有夏天暴晒。批斗“黑帮”时,“革命群众”坐在树荫下,“黑帮”们站在烈日下;冬天站则站在冰冷的水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挨斗的人除了挂牌子,坐“喷气式”,被煽耳光,拳打脚踢外,还有跪凳子,头顶手磨盘(圆石块,陪斗的亲人扶住,免得掉下来),膝盖下跪的是玻璃渣、碗渣,我们那里叫跪“磁瓦子”,一场斗下来,膝盖早已血肉模糊。

还有让“黑帮”们在烂稀泥塘(田)里拼命的奔跑,直到累得“黑帮”们精疲力竭,倒在泥塘里,然后再拖上去一顿毒打,直到“黑帮”扒在地上,奄奄一息,造反派们便兴奋地高唱语录歌:“凡是反动派,你不打,它就不到!”,“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坳呼!”。这时,不知有多少只脚都去踩“反动派”。

有的被折磨死了,还要对着尸体批斗,声讨他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有个中学校长不堪忍受凌辱,投井自杀,全校还批斗、声讨了他一个礼拜。

农村的所谓“黑帮”范围很广,中小学校长,教师,基层干部,地、富、反、坏、右,及他们的家属子女,还有所谓历史“有问题”的人,搞封建迷信的人,在旧军队里当过兵的所谓“兵痞”等等,分别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阶级敌人”、“黑五类”等等,等等一些莫须有的帽子,许多家庭许多人都被卷了进去。人人提心吊胆。真是触及到了每个人的灵魂。

比如我父亲,应该说没有任何辫子可抓,但村里“清理阶级队伍”,凑不够上边分配的“阶级敌人”数字,就把我父亲也揪出来了。原因是,他旧社会当过几天保丁。保丁,大概就是给保长跑路的,属于“狗腿子”之列,保,相当现在的村,保长,大概就是后来的村长,多大的官?而保长的小使,算什么?可以说没有任何级别,更不是什么“上线人物”。但只要大小有个“点点”,就跑不了,就要把他们扩大到“敌人”的队伍里面去。

这时候碰巧我回去了,看见父亲胳膊上扎了个白布条,上写“残渣余孽”。我大惑不解,他是什么残渣余孽?不党不团,旧社会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大字不识一个,是最穷最穷的人。为躲国民党抓兵,晚上不敢在家,一直在河边的芦苇丛中睡觉。解放后也是规规矩矩的良民,大小没犯过事,多一句话都不说,一辈子和黄土打交道,成天发愁的是全家人的生计,怎么也成了敌人?

这,敌人也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我那时在学校也属于“造反派”之列,但不是家乡的派,和他们一点不沾边,所以也不敢问,不能问,只能忍气吞声,劝慰父亲好好“配合”人家。父亲只是流泪,一句话也不说。除了参加劳动改造(做义务工),那些同样目不识丁的造反派,每天还要叫他去背语录。背不下去就受折磨。为此,我在家期间,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教父亲背语录。可怜已经快满花甲的父亲也很愚笨,对伟大领袖的语录理解不了,一句话前背后忘,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附带说一句,我觉悟也低,不像有些人为显示自己革命,就和亲人划清界限,甚至大义灭亲。我做不到,我太重亲情,我太爱父亲。因为母亲死得早,是他把我拉扯大,又供我上学,一直供到大学。我怎能无情无意呢?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安慰父亲,要他坦然面对,不要在意那些家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幸运的是,对造反派来说,父亲没有什么价值,最终还没有把他关进牛棚,除了不准乱说乱动,随叫随到,还没有限制其他自由。如果关进去,他那单薄的躯体,也许走不出来了。

他算是幸运的。熬到文革结束,过了10多年安稳日子,过了80高龄后辞世。

这里对他的点滴回忆,也算是一点纪念。

到文革后期,我和越来越多的人一样,对那样的革命,消极了,厌恶了,成了“逍遥派”。

既然大家没有勇气,没有能力改变当时的情况,那只有保持沉默。

文革中的铁杆人物,真正的跳梁小丑,实际没有几个。

后来“四人帮”跨台了。中央把文革定为“十年浩劫”,这千真万确。那些不可一世的家伙受到了惩罚,还经过了一段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大刀阔斧搞改革,激动人心的年代。

但后来给人的印象是,这些都已经过去了,而且渐渐地变得微妙了,甚至敏感了。

文革的性质,中央早已盖棺论定,是不折不扣地“十年浩劫”。

但如何对待文革?为什么会发生文革?

这应当是全民反思的事,更应该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似乎能看到的很少。

不知道这个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读了季先生的书,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所以还是用季先生在书中的话来结束我的啰嗦吧。

在《牛棚杂忆》的133页到138页,节录入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
我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吸取教训了没有?
……
我的回答是:没有,一点也没有。

我思考的其次一个问题是:“文革”过去了没有?
“文革”整知识分子,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是怎样花言巧语也掩盖不了的。对广大的受过迫害的知识分子来说,“文革”并没有过去。
……

第三个问题,受害者抒愤懑了没有?
…….
留在国内的知识分子和被迫离开的知识分子,哪一个人抒过愤懑呀?

我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像也不喜欢别人回答。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抱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那些从监狱里出来的文革风云人物,没有一个服罪的。他们都在为自己辩解。季先生在书中说的那位“老佛爷”,最近就在一家颇为有名的政论杂志发表文章,为自己当年的勾当开脱,把自己说成一个无辜的人。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的老祖宗还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0多年前发生的动乱,离现在愈来愈远了,但它会消亡吗?历史还会重演吗?


(注:本人阅读的《牛棚杂忆》系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20 14:34 , Processed in 0.0446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