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98|回复: 0

新京报:成都84卷知青档案被卖废品站流入收藏市场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帖子

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
发表于 2011-7-7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07月07日02:24  新京报
" K$ k6 b3 F+ c7 V& ~5 ]# {6 N5 {, i. r' X
1.jpg 5 |. z8 I% K+ I% A# n; Z
8 `# Y/ F* A2 s  [
成都收藏者们经常去文殊坊收藏市场,寻找与知青相关的藏品。本报记者 陈宁一 摄3 J+ m3 p0 u. W* u

* f4 `" H" T) K 2.jpg ! U, l" j7 s  j9 ]  Q  x
$ E( n& k) ]" _7 H/ f
成都市人保局流失的档案凌乱地堆放在贩卖者家中。
# {( D" r: _8 F3 Y- `! C2 Y, c& [+ E% `5 j9 R% c# l6 v$ d% W/ x4 L0 B  G$ ~  b2 P
! r. N- r; W& z1 }5 X7 J* w$ h- {/ a' j
  成都市84卷知青档案被挂于网上叫卖。虽然今年5月,警方已将档案追回。但成都市档案局至今未查明,是谁将档案当作废品卖于回收站。+ j& Z( t+ r$ ?  T( |& c
8 S* k4 I/ L5 Y9 z- S- z/ k
  这些档案原由市人保局管理。人保局出具的调查情况称,因年代久远已查不清这些档案如何流失。
3 T4 j+ m9 U3 H
8 S! Z0 q, \" i% }! n" e  成都市档案局副局长赵建强认为档案流失根源在于,一些机关单位对档案管理不重视,并缺乏专业人才。有收藏者也表示,不少机关单位曾将知青档案当作废品卖。如今这些知青档案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抢手货。
( Z& y1 W2 u! [" Y# o; K7 H& e# ?2 f: p) h3 l" ?0 v
  而同时不少老知青因找不到档案,无法核算工龄,而不能办理社保。, B9 \4 H, _; h) p

3 \' {. Q3 B# b# J) @8 C  成都市副市长批示,要求彻查。赵建强称,令人保局自查,直到查清为止。
7 B6 b! o/ E( d9 D1 m
) i9 O  @, F$ V5 v  [# O* P; r  □本报记者 陈宁一 成都报道2 |/ [3 Y" [7 d) I$ |6 F, Q

3 M; E  W0 S  ^# ^- h  84卷知青档案究竟从何处流出,最近赵建强常困惑于这个问题。
- N) t* |  D" t+ Y* b+ C5 H8 J8 E( l3 S  N
  今年4月,一家旧书网,售卖成都知青档案,共84卷,标价12500元。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听闻后批示,要求彻查。
& Q6 k% c( A8 L* ?! T% }/ S3 a; _" W% d# ^/ F
  赵建强是成都市档案局副局长。此次事件令他感到责任重大。  g, D8 [- W: e
8 n3 [, V7 T- [2 o* L; v
  成都市档案局接收的知青档案一直不完整。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旬,有近七成的知青未能在市档案馆找到自己的档案。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办理社会保障。甚至有知青为此去市政府请愿。* \' X( j: k6 G: q" D
2 W& e% r5 F0 S: {  U; z0 m( A
  市档案局的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每个机关部门在处理知青工作时,都会形成知青档案。有些单位不将这些档案移交档案局,而直接卖给废品回收站。
; k7 ]! X( {$ `7 C5 x6 e' _9 N7 x* v( i' J
  赵建强开始派人调查,他发现,此次的84卷知青档案,是原成都市知青办的工作文件。如今知青办早已撤销,所有文件都归由人保局(即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管理。于是联系人保局,令其自查。
% B3 c+ e  G, ^( [3 r0 R4 G# h, g6 m5 L/ L
  6月21日,成都市档案局接到人保局传真,有新的自查结果。但这个结果,出人意料。
6 g; y2 Z8 \7 s/ c  T
1 \- U, c7 B8 }0 G: y  人保局的调查结果,非但没有清晰档案从何处流出,反而将其推入更深的谜团。8 v: [' Q: z1 y) K

. C5 ^' t5 ?% w" z$ L! P  网上叫卖知青档案
, S0 R& r- C. ?' u* H+ }- c- E3 z5 e7 \7 {  \) ?" t! {2 H2 E
  钟家强在旧书网售卖知青档案84卷,标价12500元;国家档案严禁倒卖,警方将档案追回
* r* Y; v7 s+ p3 N) v8 L* B& o+ Q# F( I5 @2 i! a# `
  旧书网上售卖知青档案,是徐东升发现的。他是成都市档案局接收征集整理部的工作人员。0 m  K3 t+ n/ H" ^
8 l# S# K1 _# I3 C' U) L# Z& {# s
  4月13日,他在网上浏览,看见一家旧书网贴出8张照片,全是成都知青上山下乡的资料。每份资料都用牛皮纸封包裹着。
  n7 f- M9 `- d1 ?6 ^  c4 p/ s
7 J8 \$ f, i! \. z  它们的标题分别是,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安置办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和支边的报告、1964年知青返蓉的发言稿、1977年知青回老家农村插队落户的介绍信存根,以及成都市革命委员会知青办(简称“成都知青办”)1979年至1980年的知青名册等。, {, E) o$ [; F4 G

% j$ e# X$ t7 S1 m5 W9 u0 e* Z  当时徐东升认为,这些资料可能是原成都市知青办的工作文件。按法律规定,政府机关的工作文件属于国家档案,任何组织、个人严禁倒卖牟利。: N$ T% r- \% ^

1 r  |9 d! r6 q( I. z8 A  徐东升于是自称“老知青”,与档案卖主钟家强取得联系。
$ Q( s$ S! k2 A6 l
- @3 Z0 W$ f2 c( U2 \4 Y! U  4月15日上午,徐东升到其家中,一进屋,看到那些卷宗,堆放在床边凳子上。翻阅后,徐东升确认,这些卷宗均属国家档案。0 R! k4 f3 C2 j0 F1 r

  g! P& i$ J, b0 J9 L9 c& b/ V0 k  4月20日,徐东升带工作人员再去钟家,并告知贩卖国家档案属于违法,要求他将卷宗赠给档案馆可给予适当奖励。钟家强提出奖捐励9000元。双方未达成一致。* U% d; N# W/ y2 ]/ A

) M$ _1 \1 @; f/ l. [& O  此后,钟家强依旧将档案挂在网上贩卖。! \# j5 }; E6 c4 Y

. ^- B# A* D, v* C' G( n1 k  他还曾对扮成买家的记者保证,“绝对都是原始档案,如果是再版,就没有价值了。档案局的人联系我,不准在网上出售,还让我捐赠,但我没同意。”$ ?: `* z% L4 C5 x5 }/ `& H

0 Q* ^8 @! {5 U: ~  5月5日,当地媒体披露此事。6日,档案局向派出所报案,将档案追回。
6 E% O8 d- o9 Z& n; S3 i8 e5 g- n& V* t/ q# C
  钟家强对警方说,他是从一个废品收购站购得这批档案。当时他们有4人,每人分了一部分。其他人手中还有类似的卷宗。
3 y; T% A. [, v/ g/ x9 D+ |7 z2 t& j: {" b8 U2 w& J: Z- r: }
  后来,警方又先后4次前往钟家。其家人说,他已外出打工。
8 _3 d5 X. N7 P1 `
% P) t3 Y1 V% j9 r; S. _* ^/ q2 j  成都市档案局一名知情人说,“因为警方没有拘留当事人,导致追查不到那个卖废品的,并且也不知道剩下档案的去处。”4 O, L3 S( t0 Q3 d2 x" |

3 f/ h2 p. k& x2 e+ n1 k  谁将档案作废品卖?
8 c. D) v3 f  E# z- P0 b) L0 {! o
8 n5 p/ v, p2 h* u# U: g  这些档案由人保局管理,人保局“调查情况”称,因年代久远无法详细说明档案流失情况/ ~# k6 h1 x. Z9 _- H) Q6 R8 Q
; }4 _) Y: ~, r4 q$ o
  5月6日,市档案局接到领导批示,要求严查档案如何流失。
; J' ~1 O) h. s: _+ g7 a" V1 o) z# t7 F: ~% Y/ d
  成都市档案局着手调查,究竟是谁把知青档案卖给废品回收站。但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查清。- {- N8 Z8 F' [8 [9 j

2 L9 b5 Z( ]( W  成都市知青办在1981年已并入劳动局,交接人员未对档案登记造册,导致知青档案数目不清。这期间就有可能出现档案流失。( B4 n% U. k# F

: H# X3 y& V+ t3 Q1 {3 i% ^' P  劳动局又于2010年与人事局一同,合并为成都市人保局。
; p$ e0 E/ n9 F" y9 d/ V  B% _  S3 @8 s( \) T: A
  5月20日,人保局出具了一份《知青工作文书档案调查情况》。该“调查情况”称,关于当时的两位经手人,一位年事已高,记不清状况,一位长期不在家,联系不上。现在无法对档案流失情况做详细说明。. J; N% A0 Z) V2 H5 @0 E

/ O+ k( @% Y" X8 R  知青档案流失后,市档案局和人保局有过一次会谈。市档案局一名知情人说,会上人保局表示,这两年他们曾销毁过一批知青档案。2 B( O$ [: ?% ?& ?8 p" A6 [

6 I" g5 {8 s3 M) D. W4 D  按法律规定,机关单位必须将档案分为永久档案、长期档案和短期档案。前两者必须移交档案局,只有短期档案可以自行销毁,但必须留有销毁记录。
, `! O, |7 Q3 b) ?) ?( _) A* `7 T
' U. i, [9 Y8 M, J' l  上述知情人说,流失的84卷知青档案当时被定为短期档案,而人保局拿不出那份销毁记录。
: Y) e, \. H( U4 j; _) @. p5 O, T, I: S1 d2 _* ~8 H! d
  他认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原劳动局错分了档案,将应移交的档案归入短期档案,又将其当作废品,卖给回收站。4 Y) M/ O" G2 ^! X2 v; }! \

# c; @' U# ~* W" D' R4 X1 w  6月8日,记者到成都市人保局了解情况。该局宣教处副处长杨海云称,这是30年前的事情,中间工作人员换了几拨,情况还不清楚。目前市档案局正牵头调查中,到一定程度会有说法。
. G, k9 a4 V2 r8 j9 q- S8 r4 ?' ?8 L; C
  市档案局的上述知情人告诉记者,他们曾于1999年,从劳动局“抢救”回了一批知青档案。
" x0 ]& }' z1 n  b
. B, U# z! @# o2 v& ]5 X/ E  1979年全国档案系统工作恢复,规定机关单位每20年须移交一批档案。1999年,市档案局接到劳动局的移交档案申请,派人去接收。* {% y. H% l" C, n; y4 D, z

4 g( ~6 D7 n, X1 j2 P1 Z  当时去接收档案的是杨晓蓉和她的同事。他们在接收档案时,发现一些随意堆放的散乱档案,经询问得知是原知青办的档案,正准备处理;杨当即指出这批档案很重要,应该移交给档案馆保存。
# }+ X' L# @; C. s/ ]2 O& W; {2 f! c# D4 O/ I, Z0 |5 o% B4 r1 c3 L
  由于这次“抢救”,档案馆有了知青档案166卷。这是档案馆从劳动局处,接收的唯一一批知青档案。
& I5 V3 R2 \, }3 L) V% [
- [/ _, q9 `) ?( W9 s3 H' f  私卖档案不止一家# d3 G2 Y- s7 o- J5 x2 ~
/ V2 w$ o( j0 Q8 g4 g; v/ P
  一名收藏者称,他曾从许多机关单位回收过知青档案,价钱五百、一千、两千不等1 ]; d; V  P+ Z: y& z

, j0 N5 j1 z  Z9 |* k2 g& d  6月21日,人保局给档案馆发去一份传真,令整个调查峰回路转。
7 j5 V8 Y4 o  l: n9 v* \! i
& _/ r$ j( G( s6 n" Z3 h5 z  传真的大致内容是,人保局找到一张原劳动局于1999年出具的收条,当时他们交给档案局的知青档案是500多卷。收条上是杨晓蓉的签字。
2 m# g8 B+ e) y0 h: `" u
8 ~& @9 A9 H" C4 v3 c: n  记者电话联系杨晓蓉。杨承认从劳动局拿回过这些知青档案。但为什么拿回500多卷,档案馆只保留166卷,剩余的300多卷哪儿去了?5 r1 p# m3 p+ N
! l0 c  M, \" e7 _
  杨晓蓉说,如果有剩余的档案,一定是退回给劳动局了。对于在整理中,是否见过这84卷知青档案,杨晓蓉表示,时间太长,她也不记得了。
4 K$ z3 @: I4 B# u
# I6 |. w9 G2 f( b  档案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其实按照正常接收程序,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收条。
4 q8 D. S! ^% w/ Y1 i+ P/ R! p
: ~- j7 X& r( ], I  正常的接收程序是,档案局工作人员去劳动局,检验他们整理得是否合格。若合格了,劳动局会再派人,将那些档案送至档案局。
& r* L6 ~' i. n% O2 @- M* H% J: Z# {, a' I0 v) _* K
  档案局的知情人告诉记者,但在现实中,一些机关单位常会缺乏专业的档案整理人员,他们就会把档案私下交给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忙整理,并支付一定费用。  Q. R& a7 x5 h* y
$ m3 w6 G' A# Y" ]- v6 F
  “现在就很难查清,究竟是谁错分了档案,又是谁将其卖给废品回收站。如今对方也可以认为是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做的。”这名知情人说。2 H& z% c) B$ Z0 k" N3 x
& S" j1 L! V: t+ f3 z6 [. d
  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其实很多机关单位都会将一些国家档案也包括知青档案,卖给废品回收站。“比如到移交时,若一时忙不过来,有的就当废品处理;有的就移交一部分,扔一部分。”
- p/ y& a2 s, }9 f) L8 U7 p( ?' e0 Y) P8 ~" L
  王宏(化名)是一名知青档案的收藏者,他曾先后从原成都市糖酒公司、前进机械厂等单位,买到过完整的知青档案,“他们把我叫过去,一次性处理给我。价钱三百、五百、一千、两千不等。”
4 n8 _0 h5 k8 o/ n1 @/ Z" S  Y7 Y/ I+ B4 M
  2002年,他从原成都市某公安分局买了一部分档案。“当时对方是作为废纸卖给我的,几毛钱一斤,我花了200元买了一千多份知青档案。”
, ]' C4 e9 N# J  q- Q7 \' Z+ A) e5 J) n' g
  赵建强认为,造成档案流失的根源在于,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和缺乏专业的人才。
7 a% {4 {+ T" V' @5 q' i; c4 A0 j9 l5 m( K. s! F1 t5 R
  据档案局相关人士介绍,档案局每年都要给各单位培训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人员流动速度太快,有的刚培训完就被调走,来年又要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呈两极化,要么年纪特别小,要么年纪特别老。
$ w/ [& p3 T1 F5 i  p  R2 e8 Q" g6 t9 S- q, l% B; [* i& v
  “档案一旦流失,就会对社会造成影响,比如会影响知青办社保。”赵建强说。0 X# P" d$ X+ ~; E: g( x! t/ Q
+ x; k9 n' w6 x1 B! M" m8 l
  没档案办不了社保
- l2 e# U6 Y3 k) u. ^2 d* x
$ w( E4 [" @. p! \* F  老知青饶克诲为办社保四处找档案,终因档案缺失少算8年工龄;还有知青为此去市政府请愿
# n8 d$ ]9 n# _9 ^8 ~9 P" T8 a! l2 I. A; z: @, L6 w( h+ a
  饶克诲是一名老知青,他曾为找自己的档案而费尽心思。
1 @2 t8 B5 C8 P1 d( l( T, S" z9 G& @; U) ~# i
  他是成都市水印工艺厂的工人,1992年退休。2006年,他去申请社保,发现没有证明自己工龄的材料。
* U* ^2 o6 U- C$ e$ N: l% n# B! f- w/ R9 j# O2 P3 q4 z
  饶克诲找到原来的水印厂,厂领导一直给他道歉,水印厂在1998年改制时,把一些职工的档案弄丢了。
' ?4 K( ?5 Q; f0 G* }( C" u6 X8 D/ x. W& ?* d8 u) M) O. _/ A/ C
  厂领导对他说,无论是饶克诲的个人档案,还是该厂其他的知青档案,都找不到了。! d& P. H/ m1 w1 A$ C5 P$ r7 u

8 C5 `2 N; f9 |: Y5 d" }1 v* O  相关部门给饶克诲出了个主意,让他去告原来的单位,饶克诲想了想,还是算了。“不但麻烦,还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7 [2 S  X9 s! W# J) a- h7 K% K$ N" i, B
  饶克诲去曾经下乡过的西昌县。但西昌县知青办曾遭抢,知青档案都被人烧了。6 N2 ^0 O) @0 w+ p/ t. a$ y# R

9 H, i1 `' ?' R% j3 U  他决定去市档案馆碰下运气,看看能找到些什么。他在市档案馆待了两个月,由于眼睛不好,还叫上读大四的女儿帮他找。他们从一些简报等下乡资料中,找到了一份西昌县农场的花名册,发现其中有饶克诲的名字。
/ f' x+ M% R* P) T& {4 n3 l) T, `( R8 t, O& f- m
  由于水印厂属于成都市二轻局,饶克诲又跑到局里,翻出当时整个系统的招工手续,又找到了他的名字。
5 x* X' C8 \: _# t2 g2 }$ P% @% v
  饶克诲这才把社保办下来。但下乡前的8年工作经历,再也找不回来了。为此,他每月少领近百元。: _7 \$ d4 w# o

# W1 h. c$ \% P7 R5 O7 j  “当年,很多老知青与我一起在档案馆里找档案。我算幸运。很多人至今还没找到。”饶克诲说。$ a1 f+ v( g  L7 P: U- p
1 P* e( Q/ n# Y) F' ^
  一名老知青记得,2008年,成都金牛区曾有个老知青,每天在成都市政府请愿,然后又去街道办,人保局。因为他的档案丢失,导致无法办社保。最后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为他办了社保。
# T' O0 [7 m* U& H  g5 N9 w4 y9 L9 c5 j1 o
  还有老知青称,这甚至催生了一种生意,每当有老知青去社保局因档案丢失办不了社保时。门外就会有各种陌生人凑过来询问。他们都是做假档案的。有人就花了3000块做了假档案办了社保。& u; m$ ?9 O  \; D4 A+ u- V6 w1 m+ d' A
* m$ v2 J& Y* q" _7 ?) d
  档案交易形成市场
" T0 |# H! q1 ^2 x% S- N; v+ t7 W7 F; O' c' _
  知青档案是收藏市场抢手货,每份交易价50元到500元;有老知青会去收藏者处找自己的档案
7 k2 _. s. L$ L6 T, ~( }2 s9 M2 Z( P. w. @
  饶克诲目前是西昌地区知青团体的串联人。他周围有很多知青在寻找档案。他听说,有人甚至会推荐老知青,去找档案收藏者碰碰运气。$ u! Z9 B$ Q# g3 G8 {" X; r& a7 B

0 ]0 s% q$ M" R" O$ ?7 m  收藏者王宏手中就有大量知青档案和文件,他从1983年开始收藏,还曾办过一次知青文物展。一位前去帮忙的老知青,无意中发现同学的档案也在展品中。而她的同学正在寻找档案。王宏得知后,共从那些展品中找到7名知青的档案,并帮助他们办理了社保手续。+ P( P; n( A4 @% l( t

* O) p! W5 t9 e0 H% z4 C" e  随后,很多找档案的知青都慕名来找王宏。( W$ N6 j/ W$ e  I" ?' Z" w
' u2 B! A3 o; k2 A9 T  c6 c7 f
  曾有个下岗女知青,花了半年时间,找遍原单位和相关部门都没找到档案,无法办社保。
& B- B) H7 T' w* R9 G, v+ ], Q
4 K$ l5 A" x( C  “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当年插队的云南农场去碰运气,但农场取消了,只有找当地政府。而她甚至没钱支付来回的路费。”王宏说。
* K* y3 v8 ?3 c# U" I. \* x) [8 `6 B9 j5 d. t" Y" |
  女知青找到王宏。王答应试一试,但让她别抱希望。王宏花了6个小时,从一万多份知青文件中,找到了那个女知青的档案。3 A" b% ]; O- V, }- a6 G

# g' f$ F, p! F* |  王宏说,“就是从公安局卖给我的那堆档案里找到的。”
. i2 ~" Y  {/ j9 b% k& c3 [* F) _( i  c
: x# Z$ f& u7 b  兴奋的王宏当晚11点打电话给女知青,电话那边的女人,激动万分。女知青拿不出钱报答王宏,便执意请他吃了一顿火锅。王宏说,“就在那个老知青火锅店。”5 I( `2 B3 Q' N1 T5 t$ z* [/ l2 Z

2 X! H# j7 T" k8 N' O) w$ j9 ?  知青档案多数是通过废品收购者转卖给收藏者的。; E* A% b4 E1 `  K, V- G& O7 v

( N# d# a( |  V6 Z. n  “一些收废品的人对带字的纸张特别敏感。”收藏者陈兵说,他们不会把那些古老的文件当废纸处理,而是会主动向我们兜售。
- ^3 ~) Q% X* E; C4 L: }$ a) G& `5 ^
  知青或“文革”相关的文件档案目前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市场价值,但价格并不固定。比如说,专门针对知青的红头文件一般在50元到500元一份。一些特别的东西价格会更高。
* j, d5 \) B2 v1 X) y8 G' C0 |. Q4 v2 r8 J
  “档案的价格在于内容、成色、年代、品相,和当时的背景,以及这份文件所起的作用。”王宏说。
4 d( i, v* r; N! \& \1 T+ G& \
1 w, ~' W6 H/ r: D1 m  王宏的朋友有一份知青文件,内容是中央政治局希望知青作为特别代表参加国庆观礼,还附有各省的名额分配。王宏出500元想购买,但卖家不愿意。
1 L& z+ T4 t3 h2 }+ m$ K, r  N
: T# B& H6 f* m, L/ {  王宏说,他也有几份重要文件,也不愿轻易交易,其中一份是当年知青罢工回城的文件。- [+ {' U! @3 B8 i0 q
0 ?, \0 ]) D$ n3 v4 ^: q& G
  继续查,直到查清" g1 G, B( y+ d) d( [# J' X
" W4 n5 W5 v  |9 _8 N3 g9 ~' g8 r
  市档案局副局长认为有些单位移交不规范导致档案流失
6 q4 Q) N. z6 n+ a( r, U6 u# r/ z7 X! r$ {! d& |- r
  王宏现在很少能在文物市场觅到知青档案了。他说,现在知青档案文书非常难得。以前偶尔在一些旧书摊上能看到,如今几乎没有了。+ }$ J3 ?$ G3 c2 c: ?0 Y" V9 [& i

% t$ j9 ~+ J. u2 q2 |4 D  陈兵(化名)是一个老知青,也是收藏者。他说,市场上交易知青档案都是私下交易,即买卖双方均相熟,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在市场上见了,会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目录,买家合适,一拍即合。约地方喝茶聊天,完成交易。不合适,还了纸条,双手作揖,下次还请多多照顾。  T. a5 M0 v' S1 s

% H: B, V5 H1 D  ~' `  成都市档案局也知道,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个档案交易市场。% U; T4 O5 W8 K8 B
+ }. b0 ?9 r% t7 ~
  据该档案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有市民在文物市场买了一份知青的个人档案,他送到成都市档案局,引起重视,局里派人走访文物市场,发现有一些企业的个人人事档案被买卖。6 R2 B, z: h9 D/ L. K, E( g- X

1 N4 M; C! h1 K7 ~4 J' f0 j  这名工作人员说,“转让个人的人事档案,只须去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登记。而国家档案是严禁买卖的。”8 y7 g0 e7 `& Q% B0 \0 ?2 y
) f# N% _1 J& ~: |5 b+ d; @
  该局副局长赵建强表示,他们也曾不定期去文物市场检查,但是没发现过交易国家档案。如果是私下交易的话,就比较难处理。因为要清楚谁在违法,才能执法。2 O: X* M' l( G3 j* w2 Q+ R/ i0 P1 `( l. {

) R  J- L- {7 p( w# Q  5月下旬,成都市领导再次批示,要求全市各级档案馆引以为戒,不再出现此类严重问题。
- Q# z# A% J. E3 x4 P/ K. k( w) J$ G& N7 W
  赵建强认为,要防止档案流失,还要从源头抓起。
3 @. B, @, e# r/ d- e. h: q) Q+ J, j8 q+ T$ K
  他说,档案管理是一个持续工作,需要随时整理,并且做到心中有数。总是换人,当然保证不了管理质量。一到移交时,大量的档案需要处理,登记。移交环节也不规范,出了问题,查都查不出来。9 W3 N/ }' ~7 h. A

. y2 ^0 J2 N9 w" C9 a  “档案流失,不仅影响到个人隐私和权益,还影响到国家利益和机密。不是一件小事。”赵建强说。% Q4 @0 m. l/ r* U
( w/ S' E3 ~( Y+ n( |
  按照相关规定,造成国家档案损失的,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个人处以500元到5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和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l# S1 I- e( o/ [8 Q
( R- R* }# }% O6 ~& U
  赵建强表示,此次事件的结果还没出来,所以最后如何处理还不清楚。查不清楚会继续要求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9:29 , Processed in 0.1038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