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2-14 2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杂记——血统论红卫兵
文革杂记——血统论红卫兵
/ {3 [# \; L/ a7 P0 o" H% e l O0 e/ q: J( R$ C) Q
寄件者:草根 (草根@阶级.人)4 e4 K( d, E8 R: G
% B' x& a- k/ V: k7 P2 b* l
* ]5 }6 W4 a7 @ J* z6 j, U, l7 ?! z
文革杂记——血统论红卫兵
) A: Z: F3 Q3 `6 I
+ M. W z9 |" k6 p# w! ~0 J8 [4 C 在研究1966年广州红卫兵运动时,不能不特别注意北京的情况。因为北京红卫兵是9 L3 I5 ]% W; C& h% M
全国红卫兵的样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全国引起疯狂的模仿。和北京一样,广州的8 M2 ^. I( |! \' C
第一批红卫兵,大部分来自干部、军队家庭,只有他们才具备纯正的革命血统,才有资
1 Q e6 V, D; C K* K, Z格去革别人的命。从父辈那儿,他们可以很快地了解中央的动向,掌握运动的进展,从/ r$ F5 G9 l9 m* y, N+ J
而抢占先机。4 ?4 X( a( u8 P6 b' C% c7 X6 l5 V
% s! e3 j; \: K: F; ?8 n( p9 ~ M 7月29日,一副对联出现于北航附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
$ k }8 x1 \$ T: _) E4 N1 u/ |7 q' @5 s批:“基本如此”。这短短的18个字,几天之内,便风靡北京,并在全国刮起了一股
/ a v6 H6 p+ P6 A8 F4 D“血统论”的狂风。家庭出身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关乎一生的特殊意义。每一次政治
/ Z- |6 ~8 U; [ c运动,都有一个排队的程序,按一定比例划分左、中、右,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先, k- Q8 H1 n# p, q. C
按家庭出身排队。出身于地主、富农、反革命、资本家、甚至小商小贩这类非无产阶级3 r# W2 w" W( S! c2 x
家庭的人,往往会首先成为运动的牺牲品。不同家庭出身的人,际遇截然不同,有些人 b) R) ^ w3 B
“根正苗红”,天生是无产阶级的坯子,是为革别人的命而生的;有些人一生下来就低
8 `! j2 w, z/ l5 E- b人一等,每次运动都在劫难逃,天生是被人革命的料。
, ^) w# y6 @9 N/ b& R0 ?
3 G6 X; |; G9 U% S9 S 一张来自北京红卫兵的传单发出令人震悸的呐喊:! e9 W: r' x3 y+ D) W4 s
( J" U6 M ]) T0 `0 v: q
要问老子是哪一个,大名就叫“自来红”,我们从小长在红旗下,成长在红色部队
8 C' z$ P6 L8 Z. W. M6 s4 R! F家庭环境中,从小饱受了红色革命的教育,我们的老子跟着党,跟着毛主席从枪林弹雨& W8 @* A/ ?/ w2 j
中闯出来的,他们对党对毛主席最热爱,并且从小就这样教育我们,所以我们从小就对
. Z: ~& k a! R( L8 I) A4 S党和毛主席有最最深厚的感情,最最热爱毛主席。老子的革命精神时时刻刻渗入我们的* t9 V( d) x0 A0 p. X' X
体内,我们从里到外都红透了。“自来红”正说明了老一辈革命者的传统怎样传给了革" e& R3 y/ O3 c
命的后代!我们是纯纯粹粹的无产阶级血统,我们受得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教育!而你们
, g, N6 B% [/ U& o) ^是在资产阶级高级玩意、反革命、大右派的环境中生长的,你们整天在家受的是黑黄白5 L# J3 x0 l1 p: ~1 H: O" [
等杂七杂八的教育,你们不改造,只会“自来黑”!“自来黄”!“自来白”!崽子们. f- N3 [0 T* ~' j3 U7 b7 m
:你们有人极端仇视我们这些“自来红”,我们告诉你们,无论如何,我们这些出身革
. @5 S& Y( m5 C命家庭的“自来红”比你们出身反革命的“自来黑”,资产阶级的“自来白”,要强一3 V+ ^! x) V4 {( o+ p% k& X. f) W
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强的无法比!. q- [% p3 H! I8 I$ ~8 V
- x+ Z+ Q( Z; \3 l 北京工业大学文革会副主任谭力夫(高干子弟)一张题名为《从对联谈起》的大字, ]5 O8 S6 u' a/ ~4 a
报,在广州也广为流传,“血统论”在出身“革命家庭”的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
: q3 \/ b# ]& F) P8 c; Z尽管在他们当中,也有人对下联心存疑惑,但上联所唤起的自豪感、优越感,已经使他5 D* G; i) _, R0 H& n; t& ]: W5 }. L
们忘乎所以。第一批走到文革前台的,正是这些红五类(即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
& n- ?% V; O4 w) a7 K部、革命烈士和革命军人家庭)的子弟,其他非红五类家庭的人,在革命的舞台上,备7 d1 w2 p* M; X% {, {& h4 q6 P
受排斥,几无立足之地。" L0 @5 |( C) r/ ?
# c7 p/ ^. O p 9月3日,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在广州成立。省军管会文革资料组一份材料披露了主义
: p- g4 Q+ \& L! A兵成立的经过:% `5 P3 r6 u+ E- Q9 A- C
4 B& ?! ~ R( ]1 ?: a 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建立,早在毛主席第一次接见首都红卫兵后,就开始酝酿了。
4 ~6 l# M* \2 c8月20日,首都第一批来广州串连的二十六中红卫兵五人,住在八一中学,帮助他们发
+ z) H2 k5 B: H2 ~; }8 n' Y0 R起和筹备成立全市性的总部,很快得到各中学的支持和响应。总部初期设在八一中学,
( S6 q; T* ]* [* T后来迁出。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成立,得到原市委的支持。
) p9 h( g" a A8 r# g3 X# a- \% R# Z+ s8 l9 {- V) |/ P* F* `
去年(1966年——引者注)10月以前,毛泽东主义红卫兵总部的负责人,均为军9 | s$ d/ _3 o
干、革干子弟,而且都是高干子弟。陈伯达同志提出高干子弟最好不要担任领导工作
3 g+ o3 @* k2 x9 J5 \6 G9 D$ `5 d后,他们先后离开了总部。* u# M, g$ ^, y' Y7 N7 {
$ V& p$ ?: F% n, W 当主义兵成立时,家庭出身好坏,成为能否参加这个组织的重要条件。张根生对主
5 S% S5 X! I5 r# A& e' Z* x义兵曾经有这么一段评论:“主义兵问题,这个组织在去年8月底,9 月初由旧市委搞
# h# u; I8 {7 t9 E/ Y1 Q起来的。得到中南局、旧省、市委的支持,中南局李尔重在市委当顾问支持‘主义兵
! F/ F) w4 M7 ]7 q s’,当时的头子都是高干子弟……‘主义兵’在破四旧时起了作用,旧省、市委有问! w1 S- o/ ~! d0 E2 x9 q
题,依靠他们去解决,受反动血统论影响很深。”& s6 @5 s/ j! w6 v
7 Z+ h1 E7 C1 w
青年学生打着“自来红”的招牌,俨然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华南师院就有一个叫. x/ V, @: O" M# \
“毛泽东主义自来红红卫兵”的组织,一听名字就知道,参加者都是清一色“红色革命, Q5 S+ T* i) k* Y) E& b/ y. M" {2 D6 ^
家庭”的子女,在娘胎里就是红的。
: M+ F% H1 ~3 v9 @; |' \; @6 h- ?0 p" e, P0 S u
这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发制定的标准,10月 11日,陶铸在给湖北省委的指示中,提
) J' c, d5 }8 e( @$ S1 g4 i出参加红卫兵的条件包括:“一、出身成份好(劳动者家庭出身);二、政治思想好;$ |$ D$ Y& d3 O1 t
三、纪律好;四、关于红卫兵条件,应当通过红卫兵代表会自行讨论会通过。”他也是& G5 O4 @9 y- C1 d- @
把家庭出身摆在第一位。事实上,出身论的源头来自他们的父辈,“家庭出身”这一观, D" i1 R/ j3 L- q1 V1 }& j% B
念,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已经根深蒂固,成为支撑现存社会结构的支柱之一。
! Q3 n" ] F6 [9 P/ p
0 I$ p0 X5 \5 z }9 I “血统论”大行其道,造成学生队伍的急剧分化。
) n+ V. n# O- N, D4 V9 |0 i% E/ z7 P, [ B! I- i2 ?9 o1 t# L
出生于红五类家庭的青年,当然不会赞成把现存的政权结构统统摧毁,不会赞成把
; y% k! n6 @: g" J所有当权派(包括他们的父母)统统打倒。因此,主义兵对炮打司令部,有所保留,是
: F- F# o# X8 }# D情理中事。他们的态度是:
8 a. H4 P U3 c f& c
2 }4 [5 i# {9 F h 炮打司令部是毛主席提出的。炮打司令部就是炮打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m1 m* ?6 e9 f, N& S. T8 [% h
派,决不是非要将司令部都整个儿搞垮。但是一小撮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没有改造好5 b9 P" o$ a* c% M* w! J% i& @) c
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企图炮打我们无产阶级的司令部。我们决不可上了他5 @( r, ]# |) `; c
们的当。( [5 ?9 o5 a! @: D" B* H Q. z
: A$ a5 z% L* J- G2 Z0 Y5 L+ A 对于炮打中南局、省委、市委各司令部,外地的和广州的红卫兵都不十分了解各司
* t; X( m9 l5 E; R! s4 ~1 |* H7 p0 {6 D令部的内幕,是不是可以将了解的情况用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去煽风点火,去将各司 h+ U) O1 k2 N3 ?/ i
令部的盖子揭开。但是炮位要正,我们反对盲目的炮打,更反对包办代替性的炮轰,因
S! t6 j. x8 C# c5 q C+ {1 D6 D为这样对运动只会有害而不会有利。无原则的斗争各司令部的领导同志也是错误的。
. b, A8 _/ t( J$ d; w D
9 l' {7 V9 y. t 但家庭成分不好,父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打击的青年学生,就不是这么看了。
: `& ^$ K2 k9 y. _他们成为最激烈的造反派,并把出身于红五类的青年学生,诸如主义兵,斥之为“保皇
' d5 {: l/ L1 K+ L9 o+ r派”。广州的红卫兵中,73%的干部子弟,加入了保护他们父辈的所谓“保皇派”组/ k1 X: e9 Z( G# }* h
织,而61%的知识分子子女和40 %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学生,则加入了造反派
/ f$ C1 D/ U0 k# L的行列。从两派组织的成分来看,82%的“保皇派”, 来自干部和工人家庭;45%的! L+ E* ?: T; i1 e# L5 N0 T, Q4 V
造反派,来自知识分子家庭。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文革期间狂热的造反浪潮,当
+ w; z; B2 ?3 A4 m j) P它还处于破四旧阶段时,其主力是红五类青年;但当它的矛头已经对准党政权力机构+ u: y5 W) g4 s" C' j/ b9 m
时,其主要的动力来源,则是对建国以后历次政治运动强烈不满的宣泄和报复,这时,
- D/ d/ ^: v. Q2 F' l1 j非红五类的青年便成为主力。. X4 b {4 S- q# u
# b: m: d8 @( Y
所谓非红五类,即其他劳动人民家庭出身,如小贩、中农、城市贫民和自由职业者
+ v) ]3 X' k+ S! m+ \/ s4 b7 H等,还有更等而下之的黑五类(即地、富、反、坏、右等,后来发展成黑七类、黑十一
4 n+ Y4 k \9 H" [- H7 Y2 b类),他们不仅丧失加入红卫兵的资格,而且丧失做一个“革命群众”的资格。中山医8 w) | f! Y/ a) e- e
的红五类贴出大字报,规定黑七类不准唱《不忘阶级苦》这首歌;不准到食堂吃饭;不
; S! N4 ^' Q" T& _# n7 H0 `! j准讲造反;不准讲革命;不准写大字报谈个人观点。在大部分地方,黑七类都是开会没
( m9 b6 g+ c% @8 M! V; b; _; t! c有发言权,没有选举权,不准佩戴毛主席纪念章,不发《毛主席语录》,不准唱革命歌- T9 x* A# ^" }0 E6 ~
曲,不准出去串连,不准下乡劳动。更有甚者,他们还要老老实实成为革命斗争的对
- S: V4 d+ n% b5 i& }9 ~! h+ K7 m2 X2 [象,精神和肉体,受到极大摧残。
4 F `" M7 d4 u% u& Q1 o( W9 o% D0 `
这一时期的红卫兵运动,其革命对象,主要是这些“黑五类”、“黑七类”。而这* j# W: f' h$ E$ x: H5 R
些人即使在文革前,已经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现在只不过又再踏上一只脚。在某些已. b' g$ j l9 @# y r4 T
经隐隐预感到文革与以前历次政治运动不同,自己有可能受到冲击的党政高级干部中,
% A9 p7 M6 h$ p; N3 M也有一种潜意识,希望以“黑五类”作为运动的防洪堤。
Q% G- A: A( h7 y+ Y
% E9 ?+ @, h8 i" ~' x 然而,文革确实与以往的政治运动不同。黑五类们这次再也不甘沉默了。省委文革8 b: t7 j7 }, M
小组接待组接到大量情况反映,对把家庭作为参加红卫兵的条件,反应极其强烈。. N" [0 N' J+ r) k1 @
* R7 B5 L+ e& z( ^ 近来,各学校和机关建立红卫兵组织,许多学校都提出非红五类不能参加红卫兵,
! ^' O! k% ]" T6 U6 X7 b+ C: r这对非红五类(小贩、中农、城市贫民)等家庭出身的学生震动极大,他们纷纷到省委# G; m8 |! q; l8 `0 w L
质问,非红五类不能参加红卫兵是谁规定的?要什么条件才能参加?中农、小贩、城市
9 M! e D: k' O7 H贫民、自由职业等家庭算不算红五类?一些出身剥削家庭的学生说,重在表现是党的政( P1 R2 R' W( x8 F$ m
策嘛,为什么不让参加红卫兵?& _! q4 n F: ?) u" t
* k3 F5 |/ t; s1 d: W
接待组听到来自广州市大塘中学(民办)学生的反映:该校情况较乱,一、运动无5 J5 ^9 S8 T. p. C9 J6 W
人领导,学校红卫兵虽然人数只有四十余人,但已分成两派,各搞各的,领导不了学校9 n1 j& o% q4 u+ \4 B5 x
的运动,市委派来的联络员也不甚起作用。二、红卫兵把出身非红五类的同学当作敌人2 d- ^5 j$ K H9 L6 V4 J; F
看待,黑七类家庭出身的学生不敢返校。因此,全校四百多人,现留校只有七八十人。
* Y# C/ |& r1 c5 T三、学校公物遭受严重损坏。有的学生偷窃教师的东西也无人处理,学校的财务账目全
0 H) ]2 C& g8 _. c被搞乱;学校的印章也由红卫兵掌管了。四、全校教师18人,被打成牛鬼蛇神的10人,$ n' J8 S) `+ q7 t* D! G/ T
大部分是历史上的问题,未发动群众斗争,只凭档案材料定罪,有的斗了一天,就送回# J. l. Q& D' \) }/ e; Z- y. y
原籍。五、有的红卫兵抄家缴获的财物不归公。有的红卫兵打人。六、红卫兵热衷于押
3 w$ q( c N; ~6 n地主回乡,对学校运动不感兴趣。& m; ?0 l5 ]6 ?4 d: ^9 A$ k5 |+ i
7 H9 t+ r; b3 M8 H( X$ r- A
一些出身于非红五类家庭,不能参加红卫兵组织,便自己拉起战斗组之类的小组$ ?/ A' B: j$ c! T1 y1 J
织。但他们马上受到红卫兵的围攻。广州八一八继红中学一些非红五类成份的学生,跑
a; N7 t% }3 [! W- J( g1 w# {8 h到省委反映,他们由于不能参加红卫兵,只好串连了非红五类成份的学生,组织起“向
, M4 m0 W+ v' A6 b上战斗小组”,“进行破四旧、写标语、押送四类分子回乡等革命行动”。但学校的红. M0 j) P: g& G. e) V, D
卫兵挖苦他们“向上”二字是向上爬,领导权不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并斥责他们取消3 b* Q4 ?; |% `! A
阶级斗争,主张阶级调和。他们反驳红卫兵是“左倾关门主义”,红卫兵骂他们犯了方5 x2 u+ x; \( K2 P) E& d
向性错误,是“狗崽子”。双方关系形同水火。" n9 |. j8 U/ n: Y- ]/ C7 Q$ s7 j3 g
$ ]! t1 h6 ~. }& Y! `6 ^% P
这一类情况,在广州市几乎所有大、中、小学里,普遍存在,屡见不鲜。五花八门+ X' s: k' C( l2 v% o
的群众组织开始出现。仅一个华南工学院里,便有三个不同的红卫兵组织,现在又冒出- R# E" B2 h8 X# H- j1 Y% E& j4 O* E
了诸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九一五红卫兵、红色工人战斗队、赤卫队(主要是教工)之6 U7 K, j7 Z% {/ M% G
类的组织,而且还不断有新的组织冒出来,有些所谓的组织,其实只有三五个人。组织
% x1 V2 u0 x5 u7 x之间,温和的,大逞词锋,互相谩骂;暴烈的,啸聚围攻,大打出手。省委文革小组接
+ R v3 Y9 D$ {6 D, T/ P! }$ X3 c2 p待组有这样一份记录:7 p! K1 F) Y# C
' q) c" b0 X6 X' x8 W% G6 A- \
中山医、华工、广工等校已开展两条路线问题的大辩论。他们来访,多是反映辩论; j/ R# Y7 E) z5 [% _: C7 B
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求给予解答。一、剥削阶级家庭出身,表现不好或有错误的: |2 O1 F% N# ~0 ~+ F8 ^- f; [
同学,被点名批判对不对?二、对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学生,不让他们参加战斗组,不
8 v7 q, e- L4 H: q3 J% T' L让他们上京,不给或减少助学金对不对?三、出身非红五类的其他劳动人民家庭的学
( w' O Z! \& |生,组织“红外围”对不对?中山医内,思想兵(即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引者注)和
! J: t7 V9 z, X0 G0 i3 r/ |5 v* J主义兵斗争激烈,思想兵(即筹委一派)说非红五类子弟是狗崽子,并责成他们200多
$ t2 C6 G& R2 c/ K; w8 w人写检讨,要解散“红色娘子军”组织(一个女学生组织——引者注),说她们是反革
: q# [; b& X. B, q8 [% D' Y" f0 G命组织,并要她们公开反省承认错误,现在主义兵要求给写过检讨的200多人平反。
0 F5 W( ?# |9 m& Q3 L8 N* z' W/ B0 V! o$ { t4 t$ S* s- T
9月25日,陶铸打电话给中南局说,“各方面稳住,让学生闹一下怕什么?”但学% K/ k9 [# X& h/ X
生们不是闹一下,而是愈闹愈凶。尤其是那些红五类学生,愈来愈无法无天,各方面也' I. i# @) F+ ?1 f+ z4 P
无法稳住了。
$ N5 G2 X+ m+ _& e- H. B. u
8 E! Q$ g5 N3 g 北京的校园暴力,实际上从6月就开始了,但演变成大规模的浪潮,则是8月初的事
% V* o: v6 f/ ~+ B/ O情。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高一学生在“打黑帮”时,把第一副校长卞仲9 z& @" \; \9 f% ]8 M# G
耘活活打死,成为文革中北京第一位被中学生打死的教育工作者。据后来公布的数字,
( }+ I5 b4 C) H# j: o; o从1966年8月下旬到9月底,北京有一千多人被打死。) a5 I% _7 l3 a/ x7 @' u
4 T5 E; @" s2 u$ y$ | 当北京的学生开始在校园内殴打老师以后,暴力浪潮便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天津、
: M5 F% a% b, A( `& J: v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刹那间都笼罩着腥风血雨。广州也不能幸免。尽管9月初毛泽
6 b/ Y7 ~+ p( e7 k东觉得大规模暴力斗争的火候已经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他告诫人们:“无产阶级1 v* z; ?2 z- G: i3 r6 e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实现这一场大革命,要用文斗,不用武! h9 Q2 s2 Q8 s+ z) a
斗”, 但广州的红色恐怖,仍然持续到10月份。打人最厉害的是中学,而且是干部子
$ V. L* }! g3 O ]弟、军队子弟比较集中的学校,像六中、铁中、七中、八一中学,二十一中等。
! t+ v2 C7 e, |5 u$ `
- ^8 y8 j- C# B) b5 _( P) d9 n# [ 广东省委竟然妙想天开,想出一个“以夷制夷”的办法。对本地红卫兵,由与省委
S3 B Q# }' z$ p5 x7 |关系较好的主义兵成立纠察队;对外地红卫兵,则请陶铸在京选派红卫兵纠察队南下,& c5 c3 n7 ?6 z5 a, y* h
共负督察纠绳的责任。8 D9 M5 E" q4 R. v
1 c% u$ b5 s' \: ?' V
9月21日,广州市毛泽东主义红卫兵临时总部监察部纠察总队宣告成立,纠察队的' i8 [! H% }5 k' I4 u- M
任务,“随时随地严防敌特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骚扰人民生活和社会治安,破坏
, J7 J! X- G, x! i6 B( y社会主义建设的罪恶活动。对于现行反革命分子有权逮捕”;“对于一切破坏文化大革2 u3 l7 ?. e$ x! I5 ^
命的冒牌红卫兵,和政治扒手,有权依法处理。”
B0 Z2 q1 J' r4 e0 u. }# M0 b& z8 \4 V+ w8 `) m7 t: `% p2 K$ m
9月中旬,陶铸在北京接见声名威赫的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要求他们10月到广3 R" `/ n( |. a9 S8 e
州出口商品展览会担任纠察。国庆前夕,陶铸让秘书打电话告知广东省委:“西城区纠5 L) e0 @/ U1 [
察队有300人在交易会时要来广州维持秩序,陶已答应。”然而,10月4日,当部分西城
5 D. X! |9 d' O+ A( j- D纠察队员持陶铸的介绍信,南下广州时,他们的名义却变成了“红卫兵农垦战斗团”。
9 \0 u/ c. o, |# W陶铸已经闭口不提什么“维持秩序”了,只要求“帮助他们安排在广东农村参加农业生$ e" e' e7 c9 M* A6 C/ [; j- D
产。” 显然,中央情况又起了变化。
$ ~: E; j' V7 T/ Z; t2 e
# S1 G7 n- F: j; @1 `/ K 从11月18日中央批转北京市委的一个通告,可以看出端倪。通告强调,任何厂矿、
+ ]8 r# b: r+ R! }9 w5 Q- Y学校、机关或其他单位,都不许私设拘留所、私设公堂、私自抓人拷打。11月27日,周
: n& H3 \( f: N% ~) U恩来在接见全国来京红卫兵代表时,明确指出,专政工具只有两个,一个是解放军,另% r7 j& p& {) S( Q9 ]% N) [
一个公安机关、法院、监狱。$ _! x9 z$ w' s( ~+ }. y
9 z1 ^" V$ t. H9 p9 e 中央认为不能由红卫兵接掌和扮演专政机关的角色,红卫兵只是受无产阶级专政保
" ^) C# c& S! O护的一个组织。社会上立即把红卫兵纠察队斥之为“宪兵”。很快,北京西纠也被解散
" F; w! `2 G) \* f& k了。12月9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中南海小礼堂接见红卫兵时批评:“纠察队的名字,开
/ h- A/ ^( ~2 i; ?始还有好意,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工人纠察队防工贼破坏罢工,防资本家的狗腿
0 I1 Y! L# M7 X子。手挽手的保护罢工机构。可现在纠察队变成红卫兵的上一级。” 这是不能允许* @' ?5 {! B& h8 j* q
的。! N# W3 ~% J" C
8 A% B2 }' Z" y6 T
因此,广州主义兵虽然成立了纠察队,但在那个一瞬千里的年头,并没有起过多少
( [- N2 ]5 g. t+ {) v* ~实际作用。
9 e4 F, `- ?5 y4 c, e4 M7 h, h% L' l) n- l: m
9月底,以破四旧,立四新为标志的文革第一阶段,已临近尾声。
0 |. F1 C4 E7 ?- v8 V3 q9 M& @: t% a7 O2 ` ]4 O2 X
下一阶段,中共的各级组织将受到全面的冲击和清洗,革命将不可避免地革到这些- m g& m) M | _2 |2 e4 \
红五类红卫兵的父母头上。届时,血统论势必从“动力”变成“阻力”,这是毫无疑问4 l/ | o0 L7 P9 F, ]. H* ~
的。不借助所谓的非红五类力量,根本无从实现这一革命。于是,舆论的准备,从10月
# u r/ U3 l) k. c: e, K0 `( B: y% M间开始了。9 N; `% _: ]- t/ z' n; D, e% y5 u
) D# e3 t( x* C$ y, a& @2 R R
10月9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清华红卫兵代表时,否定了“黑七类”的提法。他明
8 V( o ?0 O& l0 h确指出:“谭力夫讲话是典型的形‘左’实右得很。我不同意黑七类这个‘黑’字。”3 s ?8 x& b! i, v$ P
谭力夫这个炙手可热的人物,眨眼间就倒了。: Z% P' `) j& a% p0 M; r: T
4 H1 b! q* ^* _/ Z
紧接着,10月16日,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在中央工作会议作了一个长篇报告,! b- J( b8 n/ `
把那副对联斥为“血统论”,加以彻底否定。他说:“各地流传着一种所谓‘自来红’
, ?% R2 K# d% Z的谬论,宣传这种谬论的人,他们利用青年人天真提出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迷惑一批
! v- `/ r% Z4 \4 l! l: W. O学生,实质上这是剥削阶级反动的血统论,封建地主阶级宣传什么‘龙生龙,凤生凤,
9 w$ K! |; L# H" D/ x* V+ M老鼠生儿打地洞’就是这样的血统论。”
' p" y- L9 U. a: x+ ^
8 {/ m% ^/ w6 e1 g" `8 Y# u 中央文革另一位重要人物王力也表态了:“我们提出在学校里不要划分什么红五
. w' ]$ _# U7 ?0 }/ g! I类,特别是什么非红五类,黑五类,不要划分,不要用这样的名词。”& w4 ^; }8 M' C. j' _( S
3 g( Y4 e& B" J3 J# v5 q
这场争论,最后由毛泽东在10月24日一语定乾坤,他说:“我没料到一张大字报,
1 m, `% s' ?2 I- }一个红卫兵,一个大串连就闹起来这么大的事。学生有些出身不大好的,难道我们都出
4 |8 u8 w) {/ h- e& X8 e5 x身好吗?”而另一个名词,则从这时候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这就是:“修正主义红
% ~& g+ w7 n# S7 S9 l卫兵”。那些反对炮轰中共省委、市委、地委的红卫兵,被冠以这样一顶可笑的帽子。
9 C5 {8 W3 `+ x4 J3 H7 F许多久经政治斗争磨练的中共领导,似乎已经嗅出了舆论转向所蕴含的危险气息。10月
9 x$ e0 ]4 ]/ s3 y8 L8 ]下旬,广东省委书记处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在讲到陈伯达的报告提出“不偏左就偏
: `. P. k5 M) K, h, g |右,不偏无产阶级就偏资产阶级”的观点时,赵紫阳插话:“这句话,到会同志很多意
3 i3 _ J" O( Z4 p7 p见,可能将来还得改。陈伯达批评‘自来红’时,大家也不同意,这样就是不讲究家庭0 P5 y" E# N' H
成份了。” 他们都意识到,一旦成千上万的非红五类学生冲上舞台,大局将不堪设
$ W n+ N% s, O# N9 V想。" d E' }$ E, s9 i: U
. P. G% z% H! m" O$ z3 X: T9 @/ i 但无论如何,事实是,随着血统论的垮台,第一批起来的红卫兵(即所谓的老红卫$ h# M9 ~1 m+ R2 h6 W
兵),突然面对一次莫名其妙的“被颠覆”的惨痛经历。一夜之间,他们从理所当然的
/ ~3 ], T9 P* M5 F/ B0 x天生革命派,变成了和非红五类一样,不得不为证明自己的身家清白,而苦苦挣扎奋
& k' k+ s2 Y$ A, W0 l* C9 K3 v- t斗。威名赫赫的“首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联动),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现( ], I5 @& W! e# [( B( O2 e
的。
0 w! [# f: v5 Y* B# g" `: ~6 _+ [# }6 t) W6 G
http://www.yhcw.net/MyBBS/wg/mes/3277.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