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5|回复: 0

丁东:在一次口述历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09-12-10 0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就口述历史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口述历史的边界

四年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开始搭建口述历史的出版平台,出四种书,一是杂志型的口述历史,二是口述自传丛书,三是专题口述史著作,四是口述历史的理论,当时我们就确定了一点,一定要区别什么是口述历史。我们认为,口述历史的基本要求是口述者和采访者不能是一个人。必须由说的人和写的人合作完成。回忆录、自传、传记、评传,都不是口述历史。口述历史只能有两种方式成稿,一是一问一答,双方对话,二是用口述者第一人称叙述,提问者可以把自己的声音隐去。两种方式都可以。我在组稿过程中,也接触到一些精彩的回忆文章,比如章诒和的文章,最早在我手里,我只能发老照片,不能发口述历史。口述史和回忆录不存在誰高低的问题,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昨天读了当代四川要事实录,早就听说这本书好,看了一下,果然名不虚传。其中廖伯康的回忆录,更是份量非同一般的力作,可能将成为传世之作。回忆录编到题为实录的书中是恰当的。但进入当代口述史丛书有疑问,不属于我们界定的口述历史,是否把丛书的篮子放大,比如叫当代历史丛书更好。最近收到上海沙尚之女士撰写的陈修良评传,内容很好,但我告诉作者,我们的体裁是口述历史,如果你把母亲生前的录音整理成文,我们非常欢迎。但评传在我们的口述历史无法容纳。

二、文笔好的作者是否可以成为口述历史的对象?

在国外,口述历史最初是以缺少文字表达能力的社会群体为采访对象。大陆一些学者现在也选择这样的特殊人群,比如昨天苏教授说的慰安妇。文化高的对象,有人主张让他自己写,没有口述采访的必要。我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文章大家,口述采访仍有必要。互动的关系和独立的写作,效果肯定不一样。况且有人虽然文章好,但工作忙,或者年纪大,还是愿意口述。例如何方先生,他本人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享有盛誉。但我太太邢小群找他做口述自传,他还是很高兴。有人定期找他谈,可以促进他回忆个人历史。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十多万字。已经发表的一些章节,引起史学界重视。党史研究室的专家看了,说外交史要改写,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也来联系。

和这些做口述历史,一般应当让本人审定,尊重本人对文字的修改。我和邢小群采访吴敬琏,请他回忆与顾准交往的始末,他谈了半天,邢小群整理了一周。但等待吴敬琏修改,等了半年。他确实太忙了。

三、如何劝说重要人物接受采访。

我是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的顾问。最初策划选题的时候。我建议采访赵凡。赵凡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国家农垦总局局长。1979年,中央政府刚开会政府决定不让知青回城,当时就业压力很大。云南几万名知青绝食。中央派赵凡去和知青对话。赵凡临时决定,和四川上海协调,四川先同意,上海后同意,允许云南知青回来。赵凡在四川被称为知青之父。去年已经九十一岁。我请他女儿从中斡旋,他一开始不同意。我就让凤凰卫视给他送口述历史节目的光盘。后来,他看这个节目品味很高,改革初期的重要历史当事人连连出镜,所以他也接受了采访。从来是客大欺店,店大欺客。自己拿出好东西,才能争取对方。

四、口述史作品的发表,不是研究的过程结束。可以边发表,边完善。

昨天胡先生批评了文强口述自传。这本书的第一版确定有不少硬伤。但我了解的一些情况,也想就此机会和胡先生讨论。首先,我认为林豆豆是口述历史的热心推动者。她本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研究历史是她的本职。当时有人找他们所开展口述历史研究,林豆豆牵头做这件事。但她一无钱,二无人,开展不起来。2001年,她找到我,说文强愿意接受采访,你能不能承担。我当时应邀参加大学人文读本的编写,分不了身,于是帮助她找人。高水平的专家都是忙人。我们又没经费,上哪儿去找现成的专家?有一位女作家刘延民,人大中文系毕业,在一家大学做中文副教授。写过几本书,有一本外交官采访录反映不错。她愿意承担这件事。和文强谈了六次。文强当时已经97岁,没有等到成稿,文强就去突然世了。刘延民把书写成后,我知道她近现代历史方面并不擅长,和她说,你哥哥是党史教授,涉及的人名地名时间事件你要请他认真核对。但出版之后,仍然被龚育之、何蜀等专家发现上百处硬伤。她受到批评开始不愉快,我建议她诚恳接受批评。正好第一版很快销光,于是修正以后重出新版。并由刘女士写新版后记,对批评者表示谢意。文强的两个儿子对刘女士和出版社都表示感谢。这也谈不上什浪费资源。我们这套丛书,如果是文强口述自传,就可以纳入,如果是文强回忆录,就不能纳入。因为文强和林彪是黄埔同学,所以文强生前把自己应得的一半版税交林豆豆支配。林豆豆表示,这个钱用于口述历史。谈不上为林彪翻案。

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或者是口述者记忆力的局限,态度的不诚实,还是采访者学术功力不足,口述历史作品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争议,都是难免的。不能要求已经发表的方案都是铁板钉钉的信史,只能力求逼近历史真实。我们口述历史第一辑发表了学者傅光明的一组采访,三个人各自都说1966年老舍投太平湖是他收拾尸,但都不承认有别人参加,这三个人的口述,起码有两个是不真实的。作者也没有办法考证其真伪。我决定还是作为口述历史中的特殊现象,在多维视角栏目里同时发表出来。引起读者和思考,寻找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易的。学术是天下公器。口述历史的文本,即使不完美,发表出来引起讨论和争鸣,也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们深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最后还想表达一个看法,对口述历史作品的争议,我主张用学术批评和反批评的方式解决。口述历史作品中难免出现对一些人物的负面描述和评价,现在当事人和亲属动不动就打官司。只要不是恶意辱骂,法院应当不予受理。现在有一案子,受理得过于轻率。说明有些司法机构对于公民学术自由的空间缺乏理解。(2006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2 19:37 , Processed in 0.1073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