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10|回复: 1

文革电影研究之《决裂》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3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发表于 2010-7-8 0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同伊  文章来源:乌有之乡  点击数: 259  更新时间:2010-7-3 14:16:29
国产影片《决裂》是1975由李文化导演的一部故事片。《决裂》公映后,非常轰动,《决裂》一时成为舆论界的中心话题。影片简介如下:
江南某地区党委决定创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延安“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被派往松山分校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刚创办,斗争便十分激烈。副校长曹仲和要把学校建在城郊;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有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根据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主张打开考场大门,请工农学生进考场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论。开学后,龙国正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学生徐牛崽首先向孙子清开了第一炮,贴出《少讲马,多讲猪和牛》的大字报,这件事遭到曹仲和的训斥,却得到了龙国正的赞扬。龙国正批评学校关门教学,脱离实际。这些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国正调去大城市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几名为帮助农民抢收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
龙国正回校后,召开党委会,指出曹仲和的错误,撤销开除学生的通告,进一步动员全体师生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共大”师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了才干。他们批判了“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赵副专员。赵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全校师生欢欣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争还没有结束,号召“共大”师生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一、《决裂》坚持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典型中的人物,这是共性问题,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现实主义艺术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大保证。

(一)《决裂》的题材来源
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各地兴起“办大学”热,江西省也办起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共大”属于半工半读性质的农业技术学校,对学生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且招生向工农子弟倾斜。江西“共大”这种办学方式,在教育界引起了非议,许多人认为,这种大学不正规,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六十年代初的全国高教会议上,这种批评意见占了上风,并决定不给“共大”经费,不把“共大”学生列入全国招生计划。江西“共大”的一批分校也被停办。但“共大”引起了毛泽东的浓厚兴趣,因为他一贯持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1961年7月30日,毛泽东给江西“共大”写了一封信,称赞了“共大”的办学方向:“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决裂》就是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其基本情节与现实中的事件一致,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件。

(二)《决裂》所处的典型环境——文化大革命
JQ盛赞《决裂》:“政治好、思想好、内容好、艺术好。”1976年1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初澜”的长篇评论文章《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战歌——评彩色故事影片<决裂)》。文章说:“正当一场事关路线、事关方向的教育革命大辩论,在党的领导下深入开展的时候,彩色故事片《决裂》上映了。它通过创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初期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塑造了龙国正这一在教育革命中敢开顶风船、敢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顶着干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旗帜鲜明、非常适时地参加到教育战线这场大是大非的辩论中来,有力地驳斥了教育界的奇谈怪论,回击了那股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攻倒算的右倾翻案风。”同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在“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顶着干”的通栏大标题下,刊载了“清华,北大部分工宣队员、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座谈影片《决裂》纪要”,并配有编者按:“这部影片,对于当前批判教育战线那种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巩固和发展教育革命的成果,加强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决裂》所具有的强烈文革政治观念色彩、鲜明的现实政治倾向,奠定了它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深刻内在联系。《决裂》的创作者深受当时文革政治观念的影响,并全面接受了“教育革命”的主张。在大学入学考试上交白卷的张铁生和与老师发生矛盾的小学生黄帅树为“反潮流的英雄”,这是拉开“教育革命”序幕的号角。

(三)《决裂》塑造典型人物
按照“三突出”的塑造人物方法:“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就是要以主要英雄人物为中心来组织和展开矛盾冲突,以突出表现英雄人物推动矛盾发展的主导地位”,影片《决裂》在主要人物的刻划上,特别是主要英雄人物龙国正的性格刻划上。
影片把龙国正放在六十年代初期这个典型环境中,使他在李金凤反对赵副专员推行刘少奇“三自一包”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困难时刻,挺身而出支持李金凤的斗争,充满自豪感赞扬李金凤是共大“最好的学生”,当众驳斥了曹仲和诬蔑李金凤是“坏学生”的无耻谰言。影片这有力的一笔,赋予龙国正反潮流的英雄性格,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阶级内容。最后,曹仲和的失败不得不搬出他的后台老板赵副专员。但是龙国正在赵副专员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的恐吓面前,毫不畏惧,当面予以驳斥:“你们利用党和人民给你们的权力,开除我的党籍,撤销我的职务是会做得出来的,但并不说明你们有道理,并不说明你们正确。不!真理不在你们手里。你们这些做法,使我又一次坚信: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得好!办得对!”这铿锵的语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明了龙国正对革命、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

二、艺术创作自由与党性原则
艺术创作始终是有党性的,无论是站在被统治阶级立场还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艺术始终逃脱不了倾向性的规律。绝对自由的创造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所谓的‘绝对自由’的言论不过是一种伪善而已。在以金钱势力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广大劳动者一贫如洗而一小撮过着寄生生活的资产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有实际的和真正的‘自由’。资产阶级的作家、画家和女演员的自由,不过是他们依赖钱袋和依赖收买和依赖豢养的一种假面具(或一种伪装罢了)。
《决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努力做到艺术为工农兵服务。《决裂》中的所反映思想内容也是有党性的,这个党性就是教育要为贫下中农服务。
列宁又说:“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把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不是私利贪欲,也不是名誉地位,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它要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经验和生气勃勃的工作去丰富人类革命,思想的最新成就,它要使过去的经验(从原始空想的社会主义发展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经验(人们当前的活动与斗争)之间经常发生相互的作用。”
真正的自由创造只能在社会主义的国度里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决裂》就是坚持了党性原则下的自由创造,在为无产阶级大方针下,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创造的天空。

三、为人民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作家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党的立场,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所谓文艺大众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大成一片”。“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把立足点转移到工农兵方面来,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决裂》完全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无论从艺术追求,还是思想倾向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龙国正同副校长曹仲和之间的矛盾斗争,是贯串影片始终的一条主线。他们之间对着干,就是两条教育路线的根本对立和斗争。斗争的实质是要不要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是什么人才有“资格”上大学;到工农兵进校后,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怎样培养接班人,这些贯彻整部影片斗争,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龙国正以身作则,带头赤脚下田,彻底否定了曹仲和不准学生赤脚走路的资产阶级纪律,冲乱了资产阶级的全套教学秩序,切切实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向人民群众靠拢,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四、知识分子劳动化——深入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它虽然粗糙,但也最丰富、最生动、最基本。”“革命作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决裂》从剧本写作到拍摄过程中演员的“体验生活”,这种艺术的创作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来。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马尾巴的功能”在影片上映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就是向人民学习语言的反映。

五、依靠人民
在反潮流的斗争中,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一起并肩战斗,成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和同志,还是脱离群众,孤军奋斗?这是反潮流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关键。
龙国正深刻地认识到,占领教育阵地是一场“攻坚战”,是一场“仗”。要取得胜利,就要有敢于攻坚、敢于反潮流的阶级队伍,依靠一条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依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这支队伍。因此,他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转变学生的思想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实行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方针,发现学员有错误思想苗头,就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端正认识,沿着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前进。对教师正确贯彻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热情鼓励他们进步,诚恳严肃地帮助犯错误的教师改正错误,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热情支持革命师生的首创精神和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

五、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
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与批评,一定要坚持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别林斯基认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的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恩格斯更是提出了建立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离开了美学的批评标准,不可能有真正的历史批评,离开了美学的批评也不可能进行历史的批评。”

(一)“所谓历史的标准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内容。”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建国后,围绕着教育方针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一方认为教育规范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尖端人才是当务之急,而另一方则坚持教育的目的是为工农大众的实际需要服务、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而主张在教育的问题上应当继承延安“抗大”的办学精神,走降低入学门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大纲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的道路。《决裂》就是对这一真是情况的反映。
76年后的教育形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逆转,那种延安“抗大”式的试验性的办学思路完全被抛弃了,原本是旨在抗议教育中的异化现象的“交白卷”行为成了笑柄。76年以后的教育政策就是后者对前者的彻底决裂。也就是说,电影中所全盘批判的,正是76年以后所全盘肯定的。1979年1月10日,作为清算文革的一部分,《人民日报》第3版登出批判文章《影片<决裂>是什么货色?》。
三十年过去了,忽然间,人们发现,76年之后的教改虽然给了许多人通过上大学而获得个人成功的机遇,但随着这一政策的持续,唯升学率、唯分数主义的教育观却为社会制造了一大批对追逐名利的兴趣远远高于求知的兴趣的人;将自我实现看的远远高于社会责任的人。当然,这样被制造出来的人一定是当不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他们倒是为自己谋得了许多加官进爵和出国、发财的机会,至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有没有哪怕一丝的承担的意识就很难说了。
2010年06月15日《央视曝高考替考:枪手经专业训练考中清华北大得七万》:“游戏规则是,一个枪手的高考分数如果超过他所替考省份的重点录取线,可以得到2.5万元的报酬,如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他最高可以拿到七元。”教育产业化的弊端百出,中国之教育就合乎逻辑地演变成了所谓新三座大山之一,而给极力为孩子谋出路的家长们带来无尽之负担与痛苦焉。
对《决裂》的决裂之决裂,我们今天必须重新对待《决裂》。
《决裂》主演郭振清说:“我一生两部戏看得很重,一是《平原游击队》,二是《决裂》。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片表现的过去那一段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的办学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农业学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今后还应该办下去。”
教育必须改革。我反对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更反对《决裂》看老茧上大学的极端。我们能否把二者结合起来:高考+推荐。让那些没有考高分,但富有爱心、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组织能力强的人也能被推荐上大学,从而让家长也能为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而感到骄傲;为有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孩子而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也能让大学的校园变得生动活泼、人才多样而富有活力。当然,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推荐制度和方案。

(二)“所谓的美学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审美表现。”
《决裂》的艺术水平式非常高的。影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里面那首充满江西山歌乐观自信味道的歌:“满山的青松青哟青,满山的翠竹根连根……”长期流传。其中的音乐元素取自民间流传多年的精华,极易上口流传。就是今天,当听惯了聒噪金属音乐的我们,再次聆听这文革音乐时依然悦耳纯粹。
在影片开始的画面中,龙国正乘风破浪,在激湍的江流中,驾驶着竹排左撑右支,穿云雾,过险滩,紧锁双眉,满脸刚毅,两岸青山,绿林映照。这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龙国正在给杨志豪做思想工作时,面带徽笑,边走边谈。当时晚霞满天,青山翠竹,很有些诗情画意。
结尾,龙国正同志遨立于画面之中,右拳挥出,脚踏高台,背倚蓝天,面对观众语调激昂地说:“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要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终于化为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典型雕塑。
影片结构,凤头、猪肚、豹尾,紧锣密鼓,跌宕起伏,结构非常的紧密。“文革”时期的电影导演,在不违反“三突出”原则的基础上,他们完全可以运用自己所熟悉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法来表现影片的主题,体现个人的风格,有时还可以作一些技术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决裂》:对社会主义教育的探讨   严重单刀   热风   
2.要想知道刘俊卿“精英”的原型是谁,建议大家去看文革电影《决裂》  剑羽
3.又想起了“马尾巴的功能”(评电影《决裂》)
4.共大与《决裂》
5.评毒草影片《决裂》  晓阳
6.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千—学习影片《决裂》中龙国正的反潮流精神   陈衡
7.《决裂》纪事与分析   狄翟
8.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彻底决裂—彩色故事影片《决裂》观后  工农兵学员 齐三毅 李绪月
9.教育革命的生动教材—彩色故事影片  解放军某部  政治教育系学员
10.《决裂》观后  岳戈凌武
11.《央视曝高考替考:枪手经专业训练考中清华北大得七万》   2010年  来源:央视《新闻1+1》
12. 百度百科  《决裂》简介
13. 《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潘天强  复旦大学  2005
2010-6-15
转自:http://mzd.wyzxsx.com/Article/msd/class12/201007/310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7-9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向阳演的龙书记不错,这里是挥大手,不是玩驳壳枪了... ... 《决裂》我常从网上看,每看一次心情都很振奋,尽管是文革年代的,也受过批判,但她的意义在于教育要结合实际,人与事都刻画的恰到位置。
      对现在的教育,不顾及地说,一个字“乱”!钱字当头,学不到什么,所学知识就业用上的不多,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国家人太多所致吗?我小孙子上一年级,那题目出的,偏的,我都看不明白,也考不了100分!天天要当家庭老师,孩子哭叫的到10点还完不成... 老师次次家长会都强调,我们一个班65个孩子,看都看不过来,没有精力时间辅导,主要靠家长!这,这叫什么学校?也是因学生多,按规定50人,多出分班哦,师资力量不足,现在寄居人口,农村进城人口已经超过原城市人口的一半,往城市跑,农村都招不足生源... ... 电视应该放放《决裂》了!老片会对现实更有教育意义!  

4205572_200_200.jpg
执行三不 死不开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1:49 , Processed in 0.0897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