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38|回复: 8

【原创】瞻仰安息地之4:又是清明时节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30 1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栏目hachen网友转帖《何大明    张育海及<只把春来报>旧事》,所以发此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0年3月24日,已近清明,悼念逝者的日子。来到位于青岛李沧区的九峰陵墓园。
    站在何大明墓前,手中拿着一本《论出身》,身旁站着何大明生前的朋友张梁。黑色花岗石的墓碑上,围绕着一圈淡紫色的花环,其间还有绿色的叶子。
    这本《论出身》,是1967年3月26日,由署名“青岛二中五年一贯制五年级一班”刻蜡版油印的。发黄的劣质纸张上,从笔迹明显看出,两个人刻板。最后一页的末尾:“原载北京《只把春来报》”。
    何大明,北京4中学生,1966年文革开始时在高二2班。1967年初,与同班同学张育海等人在4中创办小报《只把春来报》。何大明在1999年4月20日的文章中回忆:报纸名称张育海起的,“当时《咏梅》词尚无毛体书稿可寻,我便拼了报头,到新华社对面的制版厂制了报头。”《论出身》发表在第2期报纸上。
    北京4中高二2班的牟志京也编了一份著名报纸《中学文革报》,创刊号上刊登遇罗克的《出身论》。
    《中学文革报》的《出身论》比《只把春来报》的《论出身》名气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何大明的出身,在那个年代很成问题。他的祖上属于入旗汉人,镶红旗。名人有泰安知县何毓福,就是配合丁宝桢抓捕太监安德海的那位。何毓福原任京城四品监察御史,由于参奏安德海而入狱受刑,贬到泰安,降至七品。安德海被杀,何家看到官场的凶险,其后人有弃官从商的。何大明是何毓福的第6世孙。
    何大明的父亲高级知识分子,原在化工部。反右时有了问题,调到青岛橡胶2厂任总工。何大明与外婆仍住在北京老宅子里。
    所以,当“鬼见愁”对联出来后,他非常反感。
    牟志京在《中学文革报》上刊登遇罗克的《出身论》,张育海起草《论出身》,何大明是支持的。
    《只把春来报》上何大明起草的文章不多,他主要负责报纸的制版印刷和推销。在青岛时,何大明曾向朋友张梁谈起在北京4中,张育海等人写文章,他去印刷和到北京街头销售的经历。
    何大明受刺激精神出现问题,被父母接到青岛治病看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3)《中学文革报》和《只把春来报》都出自北京4中高二2班,这两份报纸的总编牟志京和张育海是同班同学,互相熟悉。《中学文革报》先创刊的,编辑部还有一个人,就是4中高二2班的,名字吴景瑞,他从《中学文革报》退出后,与张育海等人创办了《只把春来报》。
    但张育海对遇罗克的《出身论》看不上眼。他在论述自己的观点后,笔锋一转,矛头指向《出身论》。
    “现在我们也不妨剖析一下《出身论》作者对于‘阶级出身’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所做的不严肃的论证”。
    “作者的逻辑推理,不客气地说,是一种诡辩术”。
    “我们认为,《出身论》是文不对题,题不对文,它应该叫《无出身论》”等等。
    《出身论》和《论出身》观点差不多,基本属于一派的。据说牟志京认为《只把春来报》刊登的《论出身》对《出身论》的评价是小骂大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4)何大明到了青岛,治疗休养了一段时间,基本恢复。他来到青岛沧口区振华路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五金组,算是有了正式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后半生的挚友管恩智。
    管恩智,曾是支边青年,自幼喜爱画水彩画,在五金组负责宣传。他的母亲姓高,祖上高凤翰,有学者认为是“扬州八怪”中唯一的北方人。
    两人结识的初期,何大明从不谈自己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加深,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管恩智才逐步了解了何大明的经历。
    看过何大明朋友对他的回忆文章。感觉在北京时,虽然仅20岁左右,他已经有些才子的气质。但在青岛,由于那个时代的原因,他停止了,而且与社会的交往实在有限。2008年9月28日他车祸遇难后的百日祭,管恩智写了祭文《傲岸在红尘之处》:“深深地裹在一个套子中的你,自从告别了北京城后,就此隔断了人生;彳亍在混沌的世界里,你走向了茫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5)著名诗人北岛与张育海、牟志京、何大明是校友,比他们低一届,在4中高一5班。他的回忆文章《北京四中》开篇第一句:“1965年暑假收到录取通知,我终于考上北京四中。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对我来说就像天堂那么遥远。”
    4中高二2班的牟志京因为创办的《中学文革报》登载遇罗克的《出身论》而闻名。
    张育海则因为《只把春来报》。报名他起的,其中的“报”是一字双关。
    《中学文革报》创刊号印了多少?网上有文章介绍“这份报纸总共出了三万份”。但陶洛诵在《我和遇罗克的一家》回忆文章中:“遇罗文已与四中高二年级学生牟志京、王建复办起了铅印报纸,创刊号登的就是《出身论》,卖报时被群众抢购一空,又印了三万份。”此处的数字,仅加印就是3万份。
    《只把春来报》的创刊号为两份,一份1967年2月23日,另一份1967年2月26日。为什么?网上已有文章介绍。
    创刊号和刊登《论出身》的第2期《只把春来报》印了多少份?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6)何大明与张育海的关系很好,很佩服他。引一段何大明对张育海的回忆描述:
    “张育海是北京八中六三届初中毕业生,高中考入北京四中。四中与八中同在西城,均为男校,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两校的高考升学率不相上下,但四中升入名牌大学的比八中略多,故有“四”“八”的排序。四中的学生眼眶子高,尤以“老四中”为甚。但对由八中考入四中者则另眼相待,因为八中生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报考四中的。六四年入学,我所在的高中2班,就来了三个八中生,他们的数理化成绩相当出色。六五年升高二,班上又多了一名八中生,就是患肺病休学一年的张育海。
  当时学校实行免修制度,开辟自修室免修考试通过,可到自修室学习其它课程。张育海因数学期中考试提前一节半课交卷得满分而免修数学。他的英语免修考试合格,成为全级部唯一的两科免休生。免修数学者还有王明和程翰生
  一次学校组织到天坛拔草,同学捡到一本黑皮本子,交到数学老师漆土芳手中。漆老师边翻看边说:“这个同学真不错,数理化和英文都有自学的计划,英文的微积分已学了。后来才知道笔记本是张育海的
  张育海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打球、游泳、拉小提琴、看话剧,有时还爱在黑板上画几笔。他常去看篮球,对钱澄海与杨伯镛的配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和沈大伟还模仿北京排球队陈文智的“平拉开”,他对北京“宝三”与天津“红桥”的掼跤也很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7))《中学文革报》和遇罗克出事了,《只把春来报》也寿终正寝。
    张育海下乡到云南,北京公安追到云南,张育海跑到异国他乡缅甸参加缅共真枪实弹的打仗去了。
    1969年6月12日,张育海从缅甸给国内何大明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至今网上还在流传。其中有两句经典:“战争不是想玩就玩的游戏,而是残酷的成千成万的吃人惨剧!”“犯不上用伤感的眼光看,而当然也不能像那些学生那样浪漫地想。”这两句很受现在某些年轻人的推崇。
    曾有人撰文描述张育海遇难的场面:缅政府军的火力像一道道烧红的铁栅压下来,张育海紧紧贴着地面,低得几乎嵌进土层里,嘴里全是泥,鼻子埋进草根里,枪弹的网还在往下压。他忍受不了压抑,“同志们,冲啊……”接着打出了整整一梭子弹。有几秒钟,对手的火力点居然懵了,哑了,沉寂了,像空出了一个舞台。接着三挺机枪一起扫射,密集的枪弹将他冲顶起来,他弹了起来,不像是冲锋,像是一次优雅的跳跃与飞翔……在疯舞和高歌之后倒下,他像一片软软的羽毛飘然落下。目睹者回忆说:“我们四个人才能捧起他碎了的尸体。”
    北岛的回忆文章中有一句:“很多年,一直有个漂亮高挑的女人,以‘小四女友’的身份出入他母亲家。她告诉老人,她在等着张育海回来。”
    何大明的文章中也谈到这个女人。
    北岛还谈到:“相比之下,《中学文革报》影响大得多,波及全国,《只把春来报》也跟着沾光。我帮他们卖过报,沿街叫卖。人们一听是四中办的,又和出身有关,争相抢购。”
    北岛曾经沿街叫卖过《只把春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0-6-30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8)何大明的小学校友“唯一”2008年7月也有一篇重要回忆文章《记何大明兄》,其中一段:
    “我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有年寒假到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得到系主任仑弗鲁教授的关照,负责中国文革图书文献的管理员对我网开一面,特意开放他们的收藏给我看。在报藏专柜里我居然发现有装裱妥善的《只把春来报》,真是不知今夕何夕,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的大明兄和其他的几位学长。”(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9:28 , Processed in 0.0157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