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平君 四川地方史部分文革史参考文献推荐兼评述

[复制链接]

1067

主题

1170

回帖

849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495
发表于 昨天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owest 于 2025-10-24 02:24 编辑


四川地方史部分参考文献推荐兼评述

开头首先感谢 @苏沈 对鄙人书单的影响。

苏姐的书单在四川主要集中于川东南地区,鄙人在这里主要对四川其他地区和近期新“出土”的文献进行一个补齐,一些以提及书目不再赘述。

首先是一些当年的老材料

四川大学八二六战斗团资料室《战斗的历程》

(作为66-67年中旬的八二六战斗史的汇集,对研究川大和成都cr有极大的帮助。)



《八二六文选》

(四川大学八二六小报八二六炮声中精品文章的汇集,收录了大量的重要文献,尤其是掀起成都两派论战的“评四川日报的反动立场”、“保卫成都”、)



《宜宾风云》

(为刘张的传记式作品,可结合刘张采访和讲话阅读,详细的记载了刘张在宜宾专区的斗争史。)



《红十条》《红五条》《3.15讲话》《4.27讲话》《9.16讲话》

(决定四川走向的重要文件和讲话,不可不看。)



小报则主要为

成都:

八二六派:《八二六炮声》《惊雷》《兵团战报》《11.19战报》《井冈山人》《五七炮声》《028战报》等

红成派:《red guard》《红卫东人》《十一战报》《八三一战报》(成大八三一)《解放大西南》等

重庆:

反到底派:《重庆反到底》《重农烈火》《红岩》《山城红日》《东方欲晓》《反到底之声》等

八一五派:《815战报》《八一五烽火》《242战报》《32111》《八一五风暴》《春雷》等

回忆录系列

《四川cr史稿》周孜仁

(太伟大了周神,最喜欢的一集,问题还是立场会不同,史实方面从第一卷来看没大问题,后面支泸和四川各地区情况就很考验笔力了,不清楚周老是省略or大书特书一番,小小期待一下)



《当代四川要事实录》系列

(官方出版,含有大量老干部和亲历者的口述,虽然立场难绷,但在一些精细和重大的问题上很有价值,如:<文化大革命中的三老会冤案>李亚宁、<曲线救干部>孟广涵口述、<.....兵团赴京告状侧记>曾庆祥)

《沧海桑田五十载》侯振东

(成都方面回忆录,侯老作为132厂的造反派干部空降至兵团任政委,虽然有一定争议但是在当时也及富影响力,对于132厂斗争和兵团内部斗争有较多描述,侯老将其分为上下两篇,前篇偏自述历史,后篇偏引用大局历史对cr的功过进行论证,属于要了解成都cr史的必读书目。)

《我这七十年》丘先甫

(成都方面回忆录,丘曾经是号称“东郊的阿尔巴尼亚”硅酸盐厂造反派的勤务员之一,1978年成都3.5事件亲历者,但是在cr之后开始经商炒房子,赚了大钱,且思想已经堕落,文中有部分的错误论述,但是作为史实向作品不得不读,尤其是作为成都3.5事件和四川打游击案的亲历者这方面。)

《小草春秋》袁庭栋

(一般人只知道袁老为著名的巴蜀文化学者。同时他也是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是川大cr的亲历者,与八二六的核心人物们有着直接的接触,其文章对成都cr和川大cr都有描述,尤其是是涉及到八二六的组织形式与宣传形式,虽然袁老的思想已经变化,但此书的可读性却丝毫不差。)

《崎岖的山路》傅荣楷

(电科学子傅老的回忆录,傅老为电讯东方红的成员,亲历了成都前期的cr运动,作为一些成都地方史补录和了解电科的历史书目可以阅读*指速通)



长河系列·成都四中老三届回忆录

(四中cr史是整个成都中学文革史中都不得不书的一笔,作为成都第一个被立起来官办的红卫兵组织的学校,经历了三年的战斗历程,从申再望到抗大战校,从红四毛到新红成,这些名字在血与火中留在了这座千年名校之中,如果您想要了解四中的战斗史,老三届的去向,以及成都68年的武斗情况,尤其是四中直接参与并作为前线指挥部的“十中保卫战”,本书不可谓不读,作为集体性的老三届回忆录,更多的是站在“史实”与反思上,立场什么的就不要指望咯。)

《岁月留痕·成都十六中老三届纪实》

(十六中作为八二六派小报锦江评论的“产地”,川大对抗川医九一五的前哨,三年来屹立不倒,本书作为对十六中的集体性回忆录,对十六中的三年风雨进行了详细的回忆考证,以及额外记叙了破四旧中“砸刘湘墓”的考据,对于成都中学文革史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立场什么的跟四中一样不指望。)

《成都七中文革武斗杂忆》 吕帖

(临近成都工学院的成都七中一样是两派争夺的焦点,吕帖先生详细的在文中记载了七中的斗争史和七中武斗的几件大事,如抢枪,烧大楼,后听闻七中老三届们在近期新出版了集体回忆录《我们的十年岁月》可惜笔者并无资源,有好奇的读者可以上微信公众号搜索“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查阅。)

《重庆一中老三届回忆录》《重庆六中老三届回忆录》

(重庆地区较为重要的老三届回忆,对于两派都有描写。因为没读太多所以不做评价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写写观感)



《阳光下的腥风血雨》何光荣 《西昌文史》18/19辑

(西昌cr史的特殊点在于两派前期均为红十条派,后来另一派逐渐偏向,曾经作为地质队造反派头头的何光荣完整的记叙了他在西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相比之下,西昌文史更像对其中一些内容的补齐和科普,另外很好的就是西昌文史是罕见的对两派各种名词进行介绍的地方文史。)

《锅庄大院里的牛棚·炉城cr亲历记》《炉城cr补记》龚伯勋

(龚伯勋,1955年到达康定工作,cr初期被打为康定小三家村“三勋黑店”,本文是作为官方支持的康定cr回忆向史料,详细的介绍了康定文化革命的全程,虽然立场偏颇但是大量的史料和在记叙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念经”环节弥补了这一点{注:总比牧田好},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书目。)

《中江武斗实录》曾伯炎《德阳文史》第17辑

(中江cr史的代表作,德阳地区因为德阳东方红的大联合(德阳是少数几乎从头军管到尾的地区,注:即旌阳区一带,不包含中江,罗江,广汉*如果广汉人觉得自己属于德阳的话,什邡),所以保守派几乎是固守中江,这也是为什么德阳的风头都让中江抢了去,前者内容主要记录口述,主要围绕中江的大武斗展开,如果想要了解老干部的视角,我推荐看看《德阳文史》。)

《脚印·宜宾谢英富回忆录》《麻与黑》《昨天 129期》

(作为宜泸突破口,其历史在川渝文革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非功过,谁与评说?谢英富作为宜宾造反派的勤务员之一,其亲身经历可以为我们还原出所谓支泸最初的面貌,而麻与黑则是以对立派一个基层学生的视角展现了两派斗争之下的那一面。昨天第129期为泸州专辑,中间记叙了多篇文章,尤其是渔歌子*何x笔名 的泸州大事记,应该是目前最全且客观的泸州地方大事记,三本书结合观看可以为读者还原一场更真实的宜泸风云。)

《巴蜀风云·亲历涪陵大武斗》马万兹《我的造反生涯——涪陵忠实派罗成胜回忆录》罗成胜

(苏姐同样的提过的两本书,两书现在均以上传了电子版,前者在细节和史料上可弥补后者的缺陷,相辅相成,前者注重于历史的讲述,而后者则夹杂了自己后来的思考回顾。)

《重庆反到底》《一个xxx的复员坦克兵》吴如辉

(抗美援朝老兵吴如辉同志的回忆,前者针对性极强,主要针对周x仁、阳xx、何x等人,极致的嘴臭极致的享受,作为反到底派的成员对伪革联的诸位亲历者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可读性强但派性严重,同时也需要同其他回忆录互相照应观看。)

《亲历继续rev的实践》陈万明

(刚刚才说过被周家瑜同志所认可的书目,接下来说说被周老指出问题不小的,陈万明的特殊经历以及特殊地位值得被放入书单之中,陈作为军区一手扶持的八一五新兴头目(替代了原来阳增泰所处的位置),其地位自然不容小觑,在革委会中更是一站到底,直到76年后才被撸下,其所经历的人和事也造成了他坚定的派性。陈在回忆中认定了八一五比反到底更革命,更忠于毛主席{注:陈自称是忠于主席的好战士,但他的行动往往和他的口号是违背的}的想法,并且作为反周黄的第一人,读者们也可以看看70年代末的运动中造反派们是如何在夹缝中生存的。)

《盐亭cr史料集》

(四川第一步zx编的cr史料,材料文章丰富,并且都是对于一个县,盐亭造派为红二四,保派为东方红,反复不多,盐亭对其他地区介入不是很深,革委会于68年1月便早早成立,该书是作为县级cr入门的首选)



《难忘的伤痕——南充cr纪实》

(南充地区回忆,主要聚焦于临联与指挥部派(又称反逆流)的斗争,南充官方史料较少但在全川的地位不低,作为815派向川中挺进的前沿阵地而烽火不断,因为南充资料一直较少,也是不可不读。)



《荒唐年代》朱华高《万山不许一溪奔》江源《海棠春秋——嘉州往事》《风雨海棠》邓洪秀、邵其乐主编

(乐山地区回忆,前者两讲述造反派小人物在浪潮中的沉浮,最后两本本则是群体性回忆,从风起乐山至一举粉碎均有记叙,特点是乐山妖派作为前期比肩产业军的猖狂保派,手段残忍,斗争激烈,但后期垮台后基本没有反复。)

王锐地方网回忆 《峥嵘岁月》校间、城间 舒世松

(对于自贡地区的回忆,结合观看效果更佳,前者聚焦自贡市,后者则聚焦下辖的牛佛镇一带,作者为富顺地总下辖头目,自贡作为隆昌造反派的大后方,参与川东南斗争也颇多。)



《铜梁文史资料》第13辑

(对于现重庆铜梁地区的回忆,主要为短文,很零散,铜梁主要组织为815派的联司与反到底派的“师生员工”派,算是重庆地县记录比较多的地区。)

《萼山纪实》孙仁权《cr中的宣汉》

(达州方面的回忆录,后者为政协编纂的官方的,对于宣汉的地方研究非常详尽,对各个派系真正做到拆开剖析。)

《越西文史资料》第11辑

(凉山越西地区cr纪实,文献资料丰富,《腥风血雨》之下的第一作,主要聚焦826派的“兵团”与红成派的“凉奴”的斗争,若要了解川西的神秘十年可以和《腥风血雨》《西昌文史》一起阅读)



《广元市文史资料》第13辑

(广元地区的专辑材料,集体型回忆文集,广元地区武斗也很严重,其中最特殊的点是70年代与县委,县zf对峙的造派隐形政权河街zf)



《赵昌壁纪念文集》《许梦侠回忆》《xxx在四川》

(76年四川批二赵一许,剩下的不多讲了,前两本还好,老干部回忆啥的,主要是最后一个)



中国共产党成都历史资料丛书·cr时期文件资料汇编(1966-1976)

(虽然会对官办史料发出感叹,但高达750页的文件汇编也是真的量大管饱,故列在其中。)

笔者对以下书目不是很友善,但一样列在资料行列保证其完整性:

《沧桑十年》马识途(呵呵,劳保巨作,马公对cr的态度和他对李的态度一样,永不翻案,工院死鱼:这个家伙是个铁杆八二六 老马:我是桃源中人不知有魏晋)

《泸州武斗始末》李昌寅 《是武斗还是镇压群众?评泸州武斗始末一文》杨洪章

(啼笑皆非的劳保互扣字眼大作,一个觉得是群众之间的武斗,一个觉得是刘张的暴力机器对“可怜”且“手无寸铁”的红联站进行残酷屠杀,令观者忍俊不禁)

《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袁光厚

(八一五视角的申诉文学,其副标题也简明扼要的点出了全文的宗旨,揭露“刘张乱川史”,全书引用了极丰富的史料来进行对比论证,有一些问题作者也引用了两派的说法,在自己作答的同时也给了读者“思考”的余地。袁作为前新华社记者,作为八一五成员曾经就写作过呈送中央的对重庆局势调查报告,如果要从反方了解刘张是怎么“搅乱”全川的,那此书完全可以排在需阅读书目的第一位,抛开其立场,笔者也被其中极丰富的史料所震惊。另外还有个小知识,此书被周xx所认可,足以见其含“金”量。顺便一提,以何x,周x仁为首的学界对此书的评价低得多,用着错误的史料错误的文集(即上述李昌寅作品)来印证自己错误的观点大概就是如此。)



《远去的背影——李大章纪念文集》

(作为文集其文章更多的集中在大章日常工作,其中含有女儿对他在cr中的回忆,可以一读,但观点就比较谔谔了,且夹杂着回忆者大量的个人感情,姑且是因为记忆原因,在当时的事件描述上有扭曲与矛盾,仅代表其子女和身边人员的看法,李大章:我没意见)

《百年杨超》系列回忆文集

(同上,过于夸大回忆者自己的情感,且把杨超捧的太高了,太伟大了当代黑格尔)



《李井泉百年诞辰文集》《开国元勋李井泉》(如果有爱李人士可以拜读一番,其吹捧翼赞之词可以让李公活过来了,可惜他是火化。)

*以上所有z站未收录材料将于未来陆续上传。

9.11 初稿。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492069652103212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0-25 20:02 , Processed in 0.0303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