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杨兆钧批评干部子弟学校的“特权教育”(1957.5.23)

[复制链接]

947

主题

1116

回帖

777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773
发表于 2025-3-12 2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主义学院继续举行座谈会
杨兆钧批评干部子弟学校的“特权教育”

         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1957.05.23  第2861期  第2版
  本报讯 社会主义学院昨天继续座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专员杨兆钧发言,对干部子弟学校提出意见。他说,这些“贵族学校”,只有高级干部的子女才能入学,群众意见很多。教育部门早就想改变这类学校,使它平民化,但是没有办到,今天仍然变相地存在着。如“育材学校”,北京市教育局在去年暑假前,曾催促学校通知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子女接回去。但是马上遭到国务院人事局长的反对:“育材必须继续办下去,不然我的事麻烦,不好办”。他说,干部今天要与群众打成一片,拆“墙”填“沟”,而自己的子女却让他们继续受着“特权教育”,因此,这些青少年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生长,生活和知识领域狭小,同学间常发生争执,这个说:我的爸爸是局长。那个说:我的爸爸是部长,要管你的爸爸。要不就争谁家里汽车多。教学人员对这些“天之骄子”也很难管理。

  司法部人民接待室副主任王枫在她的发言中,揭露了过去的中央轻工业部党委副书记、现任食品工业部部长助理王中的特权思想和宗派主义情绪。

  另外,她对司法部不重视人民接待工作,不敢面对群众的官僚主义,和不敢放手,不支持不帮助非党干部做好工作的宗派主义,提出了批评。她说,部务会议通过:部里首长轮流接见来访群众的制度。但是,两三年来,四位部长每人只接见过一次,以后就不再过问了。有的问题,各业务司互相推诿,认为接待室又为他们增加负担。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民革北京市委会秘书长张克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王葆真、交通部专门委员俞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2 15:54 , Processed in 0.031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